❶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韋斯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
作者:韋斯曼
譯者:劉志華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
頁數:203
內容簡介: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主要內容:近幾年來,無線通信系統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速發展,並不斷有新技術出現,主要在於射頻硬體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從第1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到當前普遍使用的第2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再到以寬頻、多媒體業務為標志的第3代移動通信,無論從用戶數量、業務范圍,還是從服務質量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迄今,我國移動用戶已超過3億,並與固話普及率並駕齊驅。
作為這方面的基礎知識,Carl J. Weisman以其多年的工作經驗,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簡潔明了的篇幅書寫了「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簡明地對無線通信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射頻器件做了全面的介紹,並以數字行動電話為例,詳細介紹了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基本常識。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對基本射頻硬體及無線通信系統從概念到工作原理上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並系統而具體地介紹了無線通信系統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關鍵技術及系統,如廣播、雷達、點到點微波以及行動電話系統等;對無線通信中較新領域的關鍵技術也進行了簡單介紹,如寬頻固定無線通信、無線網路、移動Internet等。
由於《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內容以理解射頻硬體和無線系統主要概念為主,因此,《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適合射頻和無線通信初學者閱讀,也可作為在射頻和無線通信領域工作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❷ 《深入淺出4G網路LTE/EPC》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深入淺出4G網路》(張明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a9tDh7u4J8hN7jZYCVwQcg
書名:深入淺出4G網路
作者:張明和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1
頁數:264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介紹4G網路內容的圖書。本書首先介紹了4G核心網(EPC)的概念、介面和演進特點,然後從用戶狀態和基本的附著流程介紹EPC網路的流程和業務—包括日常4G網路運維工作中常見的切換、服務請求和跟蹤區更新等流程,並對鑒權和網路拓撲選擇等難點進行深入講解;緊接著,本書探討了CDMA網路的歷史、特點、CDMA與3GPP移動數據核心網的區別,以及CDMA如何演進到3GPP架構下的4G網路;然後,本書針對4G網路3個技術難點—CSFB語音方案、QoS、VoLTE和SRVCC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講解。在本書的末章,對全球移動數據網路國際漫遊架構進行了分析。
本書來源於作者在公司內部社區的博客連載。本書在講解流程知識的過程中,嘗試探究技術方案產生的背後原因,使讀者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相信「一圖勝千言」,因此本書採用大量圖表來說明復雜的技術原理。另外,本書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圖中採用大量消息講解流程原理,為讀者呈現關鍵信元如何在消息中封裝,具有很強的實際網路運維工作指導意義。
本書可供無線通信技術初學者用來「從無到有」建立移動數據核心網的完整知識框架,也可作為4G相關網路設計、優化、維護人員進行問題處理的參考書,另外還可作為移動通信行業管理人員了解4G網路原理和業務的讀物。
作者簡介:
張明和,華為公司高級工程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通信行業十年,從事過GPRS網路、3G網路、4G網路的工程建設、培訓和維護等工作。熟悉移動數據核心網的架構、流程和業務,有著豐富的實際網路規劃、建設和維護經驗。在華為公司多次榮獲「技術尖兵」、「金筆獎」等榮譽,技術資料寫作和授課經驗豐富,所寫文章被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❸ 《5g無線網路及關鍵技術》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5g無線網路及關鍵技術》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MzxNkZsD7-4z12P5R0T_xg
❹ 《黑客大曝光原書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黑客大曝光原書第3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s0kCfGKS7bRZ4iY2qEEfPg
❺ 求《5g無線網路及關鍵技術》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5g無線網路及關鍵技術》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MzxNkZsD7-4z12P5R0T_xg
簡介:本書全面討論了第五代移動通信無線網路架構和相關關鍵技術,內容涵蓋5G網路發展與業務需求、5G網路架構、5G智能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控制承載分離技術、多制式協作與融合技術、5G網路資源管理、移動邊緣計算、無線網路虛擬化技術、頻譜共享技術等不同層面。本書可供具有一定移動通信技術基礎的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通信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讀物。
❻ 《iPhone簡史》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iPhone簡史》([美] 布萊恩•麥切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HP98tKpVoxbidmcbE4IRQ
書名:iPhone簡史
作者:[美] 布萊恩•麥切特
譯者:吳奕俊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2-9
頁數:428
內容簡介:
iPhone開啟了一個偉大的時代,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我們卻對它了解甚少。
iPhone來自哪裡?是什麼時候造的?是誰造的?怎樣造的?它是如何改變世界,並將蘋果公司變成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公司的?
美國資深記者布萊恩•麥切特數十次采訪核心工程師、設計師、團隊負責人等,深度對話技術發明家和創新者、研究iPhone的記者、科技歷史學家、行業專家等,深入分析掌握的第一手鮮活的資料,講述多點觸控、金剛玻璃、動感感測器、鋰離子電池、ARM晶元、無線技術
等iPhone核心技術的起源故事,展示了iPhone構想、設計、創新的全過程。
從美國的庫比蒂諾、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再到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甚至從地球上極其乾燥之處、肯亞的科技廢料坑到中國的上海、深圳,本書作者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深入iPhone供應商和原料產地,調查零部件的組裝情況,造訪iPhone的歸宿地,還原iPhone的誕生
歷程。
iPhone是一個融合技術,是集體成果,作者打破傳統,拋開「孤獨發明者創造的神話」這個錯誤觀念,探索匯集其中的強大技術,並還原技術的演進和發展歷程,揭開了它成功的真相——這凝聚著喬布斯背後各路英雄的智慧和心血!
作者簡介:
布萊恩•麥切特,美國VICE雜志的專欄編輯、資深記者,也是VICE雜志的虛構文學版塊Terraform的創始人,專注於科技領域多年,作品經常發表於《衛報》《發現》《超越》《沙龍》等美國媒體上。
為創作本書,他輾轉於世界各地,長期實地跟蹤采訪iPhone產業鏈,挖掘和整理了iPhone研發、設計、製造的大量細節和逸事。在這個過程中, 他用iPhone記錄著他的努力——共拍攝了8000 張照片,錄下了200小時的采訪,記下了數百頁筆記。
❼ 《黑客與安全技術指南》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黑客與安全技術指南》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VUW1O0Ytkg3GIuiYN8dRaA
❽ 《5G:開啟未來無線通信創新之路》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5G:開啟未來無線通信創新之路》(趙紹剛/李岳夢)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wNVzgN68U-2kc1WGWqZJDg
書名:5G:開啟未來無線通信創新之路
作者:趙紹剛/李岳夢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2017-3
頁數:356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對5G無線系統的五大關鍵技術——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技術、新型波形、毫米波通信、軌道角動量復用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對其性能進行對比分析,使讀者對5G無線網路關鍵技術有更直接、更具體、更全面的認識。首先對5G網路進行簡要介紹,讓讀者對5G系統的需求有個基本了解,然後對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技術、新型波形技術、毫米波通信、軌道角動量復用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對其性能進行了對比分析。'
作者簡介
入IMS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能夠對多媒體會話進行分類,合理計費。通過分組域進行會議的用戶會發送大量的信息(主要包括編碼的音頻和)。根據3G運營商的不同,這些數據的傳輸需要花費較大的費用,目前多數運營商基本是按照傳輸的位元組數進行計費的。由於運營商並不能識別傳輸位元組的內容(VoIP會話、即時消息、Web網頁或者E-),所以運營商不能按照不同的業務模型來進行收費,所以很容易造成業務量增加顯著而收入增長並不明顯的現象。
另一方面,如果運營商能夠了解用戶所使用的業務,那麼運營商便可以提供適用於該類業務的有效計費機制。例如,對於即時消息業務,運營商可以固定數量的即時消息進行計費(而不管每個消息的大小)。另外,運營商也可以基於時長來為多媒體會話進行計費(而不管傳輸的位元組數)。
IMS不強制任何特定商業模型,相反,它允許運營商根據其適當的情況來進行計費。IMS可以提供用戶所使用業務的相關信息,通過這些信息,運營商可以決定對這些業務是否採用統一費率、基於時長的傳統計費、基於QoS的計費,以及使用新方式計費。這里所說的業務,從計費角度而言是指向用戶提供的收費業務(例如,語音會話、音頻/會話、會議橋、即時消息和呈現信息等)。
❾ 高速移動體無線接收的關鍵技術
4G移動通信系統研究進展與關鍵技術
劉偉 丁志傑 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系
摘要 本文概要介紹了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最新研究進展。文中詳細討論了4G系統的主要技術特點、主要技術目標,重點討論了4G系統中可能採用的有關關鍵技術。
關鍵詞 移動通信系統 4G系統 空中介面
1 概述
第四代(4G)移動通信系統與技術是目前移動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第三代(3G)移動通信系統從2001年起先後在日本和韓國投入商用,但目前大多數國家運營的仍然是2G或2.5G的移動通信系統。我國運營的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2G的GSM和CDMA。目前用戶對移動通信系統的速率要求越來越高,而3G系統實際所能提供的最高速率也只有384kbps(雖然標稱最高速率為2Mbps),不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因此在3G系統還沒有大規模投入商用的情況下,國內外移動通信領域的專家已經在進行4G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90年代早期歐洲就開始4G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其目標速率是100Mbps, 預期在2010左右投入商用。日本在2000年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領導日本的有關政府部門、大學研究機構和工業部門,從事4G系統的研究工作和制定4G 的有關標准。日本NTT的DoCoMo公司已經於2002年成功研製出一個包含移動終端和基站的4G空中介面實驗系統,並在該系統上成功地進行了有關的傳輸和實驗。
目前全球范圍內有多個組織正在進行4G 系統的研究和標准化工作,如IPv6 論壇、SDR 論壇、3GPP、無線世界研究論壇(the 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和MWIF(the 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Forum )等。一些全球著名的移動通信設備廠商也在進行4G的研究和開發工作。AT&&T已經開發了名為4G接入的實驗網路。NORTEL正進行軟體無線電功率放大器技術的研究,而HP實驗室正在進行4G 網路上傳輸多媒體內容的相關研究。Ericsson在加州大學投入了1000萬美元從事下一代CDMA和4G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
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專家的預測,4G 系統將會在2010年以後投入商業運營,最高下行速率將達到100Mbps。ITU-R 的WP8F工作組也估計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將在2010年左右投入商業運營。
2 4G系統的技術目標和特點
4G系統總的技術目標和特點可以概括為:同3G等已有的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相比,4G系統應具有更高的數據率、更好的業務質量(QoS)、更高的頻譜利用率、更高的安全性、更高的智能性、更高的傳輸質量、更高的靈活性;4G系統應能支持非對稱性業務,並能支持多種業務;4G系統應體現移動與無線接入網和IP網路不斷融合的發展趨勢,因此4G系統應當是一個全IP的網路。下面是一些具體的技術目標和特點。
2.1 4G系統的容量
4G系統的容量至少為3G系統的10 倍。4G系統下行信道的最高速率將達100Mbps, 因此移動終端下載文件的速度將比3G系統快得多。4G系統也可把高清晰度的視頻圖像實時地傳送給移動終端用戶,從而使用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為了適應數據和多媒體業務不斷增長的需求,4G系統自然應具有更高的容量,但所能分給4G系統的頻譜仍然是有限的,因此4G系統的頻譜效率應當為3G系統的5到10倍。
4G系統目標速率為:對於大范圍高速移動用戶(250km/h),數據速率為2Mbps; 對於中速移動用戶(60km/h),數據速率為20Mbps; 對於低速移動用戶(室內或步行者),數據速率為100Mbps。
2.2 4G系統是一個無縫網
4G系統應能實現全球范圍內多個移動網路和無線網路間的無縫漫遊。無線通信領域的一個發展趨勢是移動網路和無線接入網路的融合。4G系統應當是一個移動網路和無線接入網的融合體,它應能實現與無線LAN 的無縫連接。
4G的無縫特性,包含系統、業務和覆蓋等多方面的無縫性。系統的無縫性指的是用戶既能在WLAN中使用,也能在蜂窩系統中使用;業務的無縫性指的是對話音、數據和圖像的無縫性;而覆蓋的無縫性則指4G系統應該能向全球提供業務。因此4G系統應當是一個綜合系統,蜂窩部分提供廣域移動性,而WLAN提供熱點地區的高速業務,同時也應當包含家庭和辦公室的個人LAN。
2.3 4G系統應具有良好的覆蓋性能
4G系統應具有良好的覆蓋性,並能提供高速可變速率傳輸。對於室內環境,由於要提供高速傳輸,因此小區的半徑更小。
2.4 4G系統應當是一個基於IP的網路
4G應當是一個基於IP的移動網路,所以有些文獻把4G系統稱為「基於IP的第四代無線網路」(the Fourth Generation IP-based wireless network)。全IP 的4G網路同已有的移動網路相比具有根本性的優點。IP與實際所採用的各種無線接入方式是兼容的,並且與具體採用的無線接入方式是獨立的,採用IP後,所採用的無線接入方式和協議與核心網路(CN)協議、鏈路層是分離獨立的。IP與多種無線接入協議相兼容,因此在設計核心網路時就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而不需要去考慮無線接入究竟採用何種方式和協議。一個採用IP的核心網路可以採用多種無線接入方式,比如IEEE 802.11、WCDMA、Bluetooth、HyperLAN等。全IP的核心網可以與無線接入方式獨立地發展。4G系統將會採用Ipv6。Ipv6將能在IP網路上實現話音和多媒體業務。
2.5 4G系統將能實現不同QoS的業務
4G系統通過動態帶寬分配和調節發射功率來提供不同質量的業務。
3 4G與3G的主要技術參數比較
4 4G系統的關鍵技術
4G 系統的有關關鍵技術為:寬頻接受機、智能天線、空時編碼、高性能的功率放大器、先進的調制解調技術、高性能的RF收發信機和多用戶檢測等。
4.1 無線接入方式與多址方案
在FDMA、TDMA、CDMA和OFDM等多址方式中,OFDM是4G系統最為合適的多址方案,從目前的研究進展來看,OFDM也是將來4G系統最有可能採用的多址方式。OFDM的主要優點有:各個信號間不會相互干擾;對多徑衰落和多普勒頻移不敏感;用戶間和相鄰小區間無干擾;可實現低成本的單波段接收機等。OFDM的主要缺點是功率效率不高。
日本NTT DoCoMo提出的4G移動系統方案的無線接入方式為:VSF-OFCDM。VSF 表示可變擴頻因子(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而OFCDM則表示正交頻分與碼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VSF-OFCDM 屬於多載波CDMA(MC-CDMA),這種無線接入方式可以提高頻譜利用率,並且不受多徑干擾的影響。
VSF-OFCDM實際上也是CDMA, 因此同一般的CDMA移動通信系統一樣,頻率可以在所有的小區中重復使用。由於VSF-OFCDM採用了可變擴頻因子,因此通過改變擴頻因子,可應用於高密度業務區和一般業務區。
NTT DoCoMo 已經於2002年10月成功進行了4G系統的有關試驗。採用他們研製的4G移動通信試驗系統,在室內環境成功進行了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的傳輸試驗。
4.2 調制與編碼
4G系統將會採用多載波調制(MCM)技術。4G系統可能會採用兩種形式的MCM:多載波碼分多址(MC-CDMA)和正交頻分復用時分多址(OFDM-TDMA)
一般MC-CDMA採用QPSK調制,而OFDM-TDMA採用高電平調制,如M-QAM(M從4 到256)。對於M-QAM,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一般認為需要採用自適應調制,按照實際測量的參數來確定QAM 的電平數和符號速率。
NTT DoCoMo的4G移動通信系統的基本調制方案為QPSK,相應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03.68Mbps。當採用64-QAM調制時,數據速率高達331.776Mbps(相應的擴頻因子為1)。
4G移動通信系統將採用更高級的信道編碼方案,如Turbo碼、級連碼和LDPC等,從而在極低的Eb/N0下保證足夠的性能。NTT DoCoMo的4G實驗系統信道編碼採用TURBO碼。
4.3 無線鏈路增強技術
可以提高容量和覆蓋的無線鏈路增強技術有:分集技術,如通過空間分集、時間分集(信道編碼)、頻率分集和極化分集等方法來獲得最好的分集性能;多天線技術,如採用2或4 天線來實現發射分集,或者採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來實現發射和接受分集。
4.4 高效的頻譜使用方案
提高頻譜效率的方法有:使用3GHz以上的頻段,由於可以使用的帶寬更寬,因此將具有更高的傳輸容量。3G系統的頻譜效率只有2 bps/Hz,而4G系統的頻譜效率應達到5 bps/Hz。
4.5 基於IP的核心網
3G系統不是基於IP的,如CDMA2000基於ANSI-41,而WCDMA基於GSM-MAP。4G系統應當是一個全IP的網路。採用全IP 的優點有:可以實現不同網路間的無縫互連;全IP也是一種低成本的集成目前網路的方法。4G系統的核心網是一個基於全IP的網路,因此核心網獨立於各種具體的無線接入方案,能提供端到端的IP業務,能同已有的核心網和PSTN共存。要實現全IP的核心網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鑒權、計費等;核心網應具有開放的結構,從而能允許各種空中介面接入核心網;同時核心網應把業務、控制和傳輸等分開。
4.6 軟體無線電(SDR)技術
軟體無線電技術將會在4G系統得到應用。軟體無線電使得系統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適應不同的網路和空中介面。軟體無線電技術能支持採用不同空中介面的多模式手機和基站,能實現各種應用的可變QoS。軟體無線電技術有助於不同標准和系統的融合。軟體無線電在4G中的可能應用為:採用軟體無線電實現的基站可同時為多個網路服務;當終端移動時,可重新配置,如當移動終端移動到一個採用不同標準的移動系統中時,終端可按照該系統的標准重新自動配置該終端,從而該終端可獲得服務。
採用軟體無線電技術實現的移動終端或BS將採用模塊化的結構,主要由天線模塊、LNA模塊、功率放大器模塊、ADC\DAC模塊、DSP模塊和多媒體模塊等組成。軟體無線電中RF和基帶器件都應當是可編程的。
4.7 高性能的接收機
4G系統對接收機提出了特別高的要求。我們知道Shannon定理指出了在帶寬為BW的信道中實現容量為C的可靠傳輸所需要的最小SNR。按照Shannon定理,我們可以計算出,對於3G系統如果信道帶寬為5MHz,而數據速率為2Mbps,則所需的SNR 為1.2 dB;而對於4G系統,要在5MHz的帶寬上傳輸20Mbps的數據,則所需要的SNR為12dB。可見對於4G系統,由於速率很高,因此對接收機的性能要求也要高得多。
4.8 智能天線與MIMO技術
智能天線和MIMO技術可以降低多址干擾,實現空間分集,因此將會在4G系統中得到應用。圖一左端為一個智能天線示意圖,基站對各個用戶可形成一個定向波束,因此既可降低來自小區內其它用戶的多址干擾,也可降低對基站發射功率的要求。
4.9 多用戶檢測技術
隨著多用戶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多用戶檢測器將會在4G系統的基站和終端中得到應用。多用戶檢測器可以提高系統的容量,因此將是4G系統必然採用的技術。隨著多用戶檢測器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高性能但演算法不是特別復雜的多用戶檢測器演算法不斷提出來,因此在實際系統中採用多用戶檢測技術將是切實可行的。
參 考 文 獻
[1] Young Kyun Kim.「new technological and standards toward beyond 3G」. cic 2002 . seoul,korea.
[2] Christian prehofer.「technologies for future mobile networks」, cic 2002, seoul, korea
[3] tatsuro masamura.「towards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ic2002,seoul,korea.
[4] Rahim Tafazolli.「why we need 4G!」. 2001 Workshop on multiradio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5] v. kumar.「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yond 3G」. Alcatel Telecommunications Review, 2002
[6] http://www.motorola.com. 「beyond 3G」.
[7] http://dis.cnu.ac.kr/download/John-Beyond_3G.pdf
[8] http://www.fraunhofer.de/english/publications/df/df2002/magazine2-2002-26.pdf .
----《中國數據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