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找一本介紹歷史人物的書
你要找的是不是這本。。。= =
《中華名人百傳》全20卷的
http://boyuebook.cn/I1749.html
這個網址里有
這個是電子書下載的:中國名人百傳 - 高清晰pdf
http://www.xlvv.com/soft/32/36/30DA/30DA0D36363689.html
內容也是如下
十大明君
十大昏君
十大宰相
十大將帥
十大名臣
十大奸臣
十大宦官
十大文豪
十大才子
十大豪傑
十大才女
十大美女
十大名妓
十大後妃
十大高僧
十大商人
十大思想家
十大謀略家
十大陰謀家
十大科學家
簡介:
據權威部門統計,人的成功經驗90%以上來間接來自社會,其中69%是從著名人物的生平中獲得的。《中華名人百傳》從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摘選二百位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范圍囊括: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豪傑、名妓優伶、淫君烈婦、大奸巨商、高官重臣、梟男霸女等。通過人物的特殊經歷,提示名人發家秘密,點評名人成因敗果,對現代人有極大的啟示作用。全書共20卷,大32開,特豪華精裝,為典藏、饋贈之佳品。
目錄:
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劉 邦
盛世明君---李世民
風流女皇---武則天
士兵皇帝---趙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開創盛世---康 熙
一代明君---雍 正
風流倜儻---乾 隆
十大奸臣
譖忠禍吳---伯 喜
朝廷叛逆---劉 濞
弒君跋扈---爾朱榮
盛唐大奸---楊國忠
三起三落---蔡 京
一代國賊---張邦昌
生財有道---阿合馬
馬屁天王---嚴 嵩
跋扈第一---鰲 拜
第一貪官---和 伸
十大才女
史筆千秋---班 昭
名垂千古---蔡文姬
鳳儀高邁---謝道韞
雁過留聲---薛 濤
道觀哀艷---魚玄機
出水芙蓉---花蕊夫人
詞國俊傑---李清照
斷腸英女---朱淑真
紡織大師---黃道婆
巾幗英雄---秋 瑾
十大商人
富甲陶朱---范 蠡
營國巨商---呂不韋
官商大鱷---桑弘羊
實業巨子---張 騫
商界巨擘---盛宣懷
第一商人---胡雪岩
火柴大王---劉鴻生
家族首富---孔祥熙
地產大王---徐 潤
雙棲勇士---章乃器
十大昏君
暴虐之君---商紂王
亡國之君---胡 亥
傀儡皇帝---漢獻帝
白痴皇帝---司馬衷
名義皇帝---唐高宗
苦難皇帝---明思宗
兒皇帝----石敬瑭
殺兄弒父---隋煬帝
異國囚徒---宋徵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十大宦官
指鹿為馬---趙 高
借刀殺人---石 顯
謅媚有術---和士開
忠誠老奴---高力士
宦官監軍---魚朝恩
「六賊之首」-童 貫
閹國英豪---鄭 和
立地皇帝---劉 瑾
宦官第一---魏忠賢
第一奴才---李蓮英
十大美女
傾國傾城---妲 已
一笑亡國---褒 姒
絕代佳人---西 施
色情間謀---貂 蟬
千古留名---王昭君
花中魁首---趙飛燕
閉月羞花---徐艷華
多才風雅---上官婉兒
忠於愛情---楊貴妃
秀色煞人---蕭觀音
十大思想家
道家鼻祖---老 子
百世師表---孔 子
東方亞聖---孟 子
無神先師---王 充
心學大師---王守仁
傳統叛逆---李 贄
經世匹夫---顧炎武
光耀百世---龔自珍
放眼世界---魏 源
維新志士---康有為
十大名妓
天生尤物---綠 珠
傲骨持潔--蘇小小
絕代名妓---李師師
天生尤物---如是
風塵奇葩---董小宛
紅顏禍水---陳圓圓
詩禪三味---顧媚
桃花遺恨---李香君
千秋俠妓---小鳳仙
花國狀元---賽金花
十大文豪
偉大詩人---屈原
史家第一---司馬遷
才高八斗---曹 植
沖天大鵬---李 白
詩中聖哲---杜 甫
詩壇領袖---白居易
文壇全才---蘇 軾
馳騁疆場---陸 游
劇作大師---湯顯祖
紅樓絕唱---曹雪芹
十大後妃
野鳥皇後---呂 雉
輓歌聖手---王政君
魂斷金城---賈南風
太和改制---馮 氏
獨孤奇妒---伽 羅
亂世驚鴻---張 氏
鐵馬紅顏---蕭燕燕
垂簾風流---劉 娥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鐵血太後---慈 禧
十大陰謀家
偽忠偽孝---王 莽
豪強獨夫---董 卓
虛偽狡詐---司馬昭
口蜜腹劍---李林甫
外憨內奸---安祿山
反復無常---朱 溫
漢奸鼻祖---秦 檜
湖上平章---賈似道
紅顏一怒---吳三桂
竊國大盜---袁世凱
十大宰相
成就霸業---管 仲
芝過昭著---李 斯
開國丞相---蕭 何
權術之王---曹 操
千古名相---諸葛亮
知人善任---狄仁傑
佐定天下---趙 普
北國卧龍---耶律楚材
獨裁良相---張居正
十大名臣
天下歸心---周 公
改革鬥士---商 鞅
流芳千古---房玄齡
千秋鏡鑒---魏 征
改革大師---王安石
治國奇才---劉 晏
第一清官---於成龍
扶棺諫君---海 瑞
千古完人---曾國藩
千秋功罪---李鴻章
十大豪傑
王侯無種---陳 勝
書生使節---班 超
亂世英豪---李 密
北國俠士---竇建德
沖天太保---黃 巢
飛虎將軍---辛棄疾
亂世闖王---李自成
女中英雄---王聰兒
天國之王---洪秀全
天國驍將---石達開
十大高僧
取經第一---法 顯
譯經大師---鳩摩羅什
不幸經僧---真 諦
智者大師---智 凱
飲譽華夏---玄 奘
著名唐僧---義 凈
禪宗祖師---惠 能
以法濟世---法 藏
丈量地球---一 行
六次東渡---鑒 真
十大科學家
通天知地---張 衡
醫家方祖---張仲景
數學泰斗---祖沖之
筆注華夏---酈道元
長壽葯王---孫思邈
科學巨星---沈 括
天文巨子---郭守敬
華夏神醫---李時珍
中西會通---徐光啟
啟蒙先驅---宋應星
十大才子
盛世文豪---司馬相如
詩名天下---謝靈運
唐代詩鬼---李 賀
天才浪子---李商隱
百代文宗---劉禹錫
一生風流---唐伯虎
人間大隱---李 漁
第一才子---紀曉嵐
大清奇才---張之洞
浪漫詩僧---蘇曼殊
十大將帥
兵家鼻祖---孫 武
常勝將軍---白 起
統一六國---王 翦
一代兵仙---韓 信
再造唐朝---郭子儀
悲劇英雄---項 羽
英名長存---岳 飛
開國第一---徐 達
驅逐倭寇---戚繼光
心憂天下---左宗棠
十大謀略家
謀略始祖---姜尚
忍辱臏腳---孫 臏
縱橫捭闔---蘇 秦
強秦弱楚---張 儀
遠交近攻---范 睢
一代謀聖---張 良
精計奇謀---王 允
算無遺策---郭 嘉
締造明朝---劉 基
佐清入關---範文程
『貳』 有沒有《術藏》的愛好者有電子版的。跪求。
術藏:六壬金口訣
術藏是非常豐富的,不僅僅包括六壬、六爻、奇門遁甲、四柱八字、梅花易數、紫微斗數、風水等周易的很多方面,包羅萬像,我列舉了一些術藏中的部分電子書,
《術藏》一書,按成書先後的順序,對歷史上的重要術數經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統的、綜合的總結。術數學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學術之一。
圖中術藏書籍有個紅色塊狀,術藏的電子書都出自。。。。。不說你應該說懂了
術藏部分書籍目錄:
《六壬際斯 二卷》
《鼎鍥卜筮鬼谷源流斷易天機大全 三卷首一卷》
《火珠林 一卷》
《奇門卜筮 不分卷》
《術數.命書相書》
《新刊合並官板音義評注淵海子平 五卷》
《神相全編 十二卷首一卷》
《子平集要 不分卷》
《星平集腋統宗 四卷》
《神相匯編 四卷 續集 一卷》
《子平管見集解 二卷》
《術數類.22.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舊題唐]曾文辿楊筠松撰》
《術數類.48.御定星歷考原-[清]李光地等奉敕編》
《術數類.21.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舊題唐]楊筠松撰》
《術數類.04.潛虛、附潛虛發微論-[宋]司馬光撰[宋]張敦實撰》
《術數類.07.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宋]張行成撰》
《術數類.27.焦氏易林-[漢]焦贛撰》
《術數類.03.元包經傳、附元包數總義-[北周]衛元嵩等撰》
《術數類.15.易象圖說內篇、外篇-[元]張理撰》
《術數類.14.大衍索隱-[宋]丁易東撰》
《術數類.25.發微論-[宋]蔡元定撰》
《術數類.19.宅經-[舊題]黃帝撰》
《術數類.41.月波洞中記-不著撰人》
《術數類.16.三易洞璣-[明]黃道周撰》
《術數類.08.易通變-[宋]張行成撰》
《術數類.10.皇極經世書解-[清]王植撰》
《術數類.38.演禽通纂-不著撰人》
《術數類.42.玉管照神局-[舊題南唐]宋齊丘撰》
《術數類.49.欽定協紀辨方書-[清]李光地等奉敕編》
《術數類.44.人倫大統賦-[金]張行簡撰[元]薛延年注》
《術數類.09.觀物篇解、附皇極經世解起數訣-[宋]祝泌撰》
《術數類.12.洪範皇極內篇-[宋]蔡沉撰》
《術數類.26.靈棋經-[舊題漢]東方朔撰[明]劉基等注》
《術數類.36.三命指迷賦-[舊題宋]岳珂補注》
《術數類.11.易學-[宋]王湜撰》
《術數類.02.太玄本旨-[明]葉子奇撰》
《術數類.28.京氏易傳-[漢]京房撰[吳]陸績注》
《術數類.35.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宋]徐子平撰》
《術數類.31.李虛中命書-[舊題周]鬼穀子撰[唐]李虛中注》
《術數類.24.催官篇-[宋]賴文俊撰》
《術數類.40.三命通會-[明]萬民英撰》
《術數類.43.太清神鑒-[舊題後周]王朴撰》
《術數類.23.靈城精義-[舊題南唐]何溥撰》
《術數類.17.靈台秘苑 -[北周]庾季才原撰、[宋]王安禮等重修》
《術數類.33.星命溯源-不著撰人》
《術數類.34.珞琭子賦注-[宋]釋曇瑩撰》
《術數類.13.天原發微、附各類圖等-[宋]鮑雲龍等撰》
《術數類.06.皇極經世索隱-[宋]張行成撰》
《術數類.39.星學大成-[明]萬民英撰》
《術數類.18.唐開元占經-[唐]瞿曇悉達撰》
《術數類.46.遁甲演義-[明]程道生撰》
《術數類.05.皇極經世書-[宋]邵雍撰》
《術數類.01.太玄經-[漢]揚雄撰、[晉]范望注》
《術數類.20.葬書-[舊題晉]郭璞撰[元]吳澄刪定》
《術數類.32.玉照定真經-[舊題晉]郭璞撰、張顒注》
《術數類.29.六壬大全-不著撰人》
《術數類.45.太乙金鏡式經-[唐]王希明撰》
《術數類.37.星命總括-[舊題遼]耶律純撰》
《術數類.30.卜法詳考-[清]胡煦撰》
『叄』 傷寒論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傷寒論》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傷寒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漢醫經典著作,是一部闡述外感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全書10卷。
『肆』 求《求醫不如求己小全書》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求醫不如求己小全書》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aixIaMvlR9P2HVaEdwC0A
『伍』 中醫經典書籍有哪些
這些中醫書籍注意看圖片中,那裡都有這些書籍的電子版
時間充足的話下面這些中醫經典書籍也可以看看
中醫書籍目錄:
中醫歌訣白話解系列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高清版)
中醫經典臨證發微(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中醫經典注評叢書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
中醫葯學高級叢書
中醫葯精華讀本(共六冊)
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
中醫證候學(上、中、下)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7
中醫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共三十八冊)
中醫驗案點評與誤案分析叢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中葯材及原植物彩色圖鑒(全2冊)
中華傳世醫典(全12冊)
中華養生網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中華醫書集成
中華醫學網路大辭海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全10卷)
中華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國中醫秘方大全(文匯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編)
中國中醫葯學術語集成
中國中葯材真偽鑒別圖典(全4冊)
中國中葯資源叢書系列(全6冊)
中國醫學大成叢書(全套10卷)
中國醫學大成續集
中國醫學大成(簡體橫排版)
中國醫學大成(繁體豎排版)
中國醫學網路全書(全七卷)(掃描版)
中國醫術名家精華叢書(全4卷)(掃描版)
中國醫著系列叢書(全6冊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中國古今醫案類編(全十五部)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叢書(全六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版
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全33冊)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全112冊)
中國葯典(2010版)(全3部)
中國葯學大辭典(陳存仁)
中國藏葯(全3卷)
中央電視台《中華醫葯》欄目組系列圖書
中草葯現代研究(全三卷)
中葯成方制劑(全20冊)
中葯類書籍
中西醫結合專科病診療大系叢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臨床經典中醫讀本(共三十八冊)
臨床辨病專方治療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
二續名醫類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雲南天然葯物圖鑒(全5卷)
傳統中醫葯精華讀本(共六冊)
傷寒類書籍
傷寒論注十人書叢書(全10冊)
住院醫師手冊(合集,共12本)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傅山醫學臨證運用叢書(全3冊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兒童心理學手冊(全四卷)
全國名老中醫醫案醫話醫論精選(共二十二冊)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冊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0)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冊)(掃描版)
全民獻方獻葯運動驗方
內經類書籍
醫學人生叢書:走近中醫大家(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8)
醫學入門(上、下)
醫學圖譜、圖解(一)(共十冊)
醫學圖譜、圖解(二)(共十冊)
醫學衷中參西錄叢書
醫家金鑒
醫方類聚(全十一冊)
醫方精要系列叢書(全10冊)(高清版)
醫林薈萃(浙江省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選編)
醫經六書(全3冊)
千家妙方(上、下冊)(掃描版)
歷代本草精華叢書
古今名醫臨證金鑒(全二十二部三十冊)
名中醫醫案醫論(共15冊)
名醫臨證金鑒(全二十二部三十冊)
名醫名方錄(全4冊)
名醫類案(正續編)中國中醫葯出版社1996
名醫遺珍系列叢書(全四冊 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10)
名家臨證醫著重刊
名家臨證醫著重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名家獻秘:老中醫養生葯膳(廣東旅遊出版社)
名師與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名師經方講錄(全2輯)
名老中醫之路(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名老中醫方葯心得叢書(共5冊)
呂志傑著作(河北中醫學院)
吳中醫集(全4集)
吳熙婦科溯洄(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
四季養生葯膳(三采文化)
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
國醫大師臨床經驗實錄叢書(全12冊)
國醫大師學術經驗研讀錄(全2輯)
國醫大師驗案良方(共七冊)
國醫英才系列叢書(全3卷)
聖濟總錄(上、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62版)
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黃帝內經靈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陸』 體育保健養生的文章,2000字
運動保健,又叫中醫健身術,是指運用傳統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鍛煉。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宇宙生物界,特別是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運動的特徵,因而積極提倡運動保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體育運動被作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莊子·刻意》雲:「吹(口句)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己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說明當時用導引等方法運動形體來養生的人,已經為數不少了。《呂氏春秋》中更明確指明了運動養生的意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這里用流水和戶樞為例,說明運動的益處,並從形、氣的關繫上,明確指出了不運動的危害。非常明顯,此在說明一個道理:動則身健,不動則體衰。《黃帝內經》也很重視運動養生,提倡「形勞而不倦」,反對「久坐」、「久卧」,強調應「和於術數」。所謂「術數」,據王冰註:「術數者,保生之大倫」,即指各種養生之道,也包括各種鍛煉身體的方法在內。後漢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編了「五禽戲」,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做體操,其弟子吳普按照「五禽戲」天天鍛煉,活到90多歲,還耳目聰明、牙齒完好。「五禽戲」的出現,使中醫健身術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為以後其他運動保健形式的出現,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到了晉唐時期,主張運動的養生家多了起來,晉張華《博物志》中所載青牛道士封君達養性法的第一條便是「體欲常少勞,無過度」。南北朝時期,梁陶弘景所輯《養性延命錄》中說:「人慾小勞,但莫至疲及強所不能堪勝耳。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修為快也。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數故也。」唐代名醫孫思邈亦很重視運動養生,他在《保生銘》中提出「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他本人還堅持走步運動,認為「四時氣候和暢之日,量其時節寒溫,出門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為佳」。到宋代,對運動保健的養生法的研究又前進了一步,如蒲虔貫著《保生要錄》,專列「調肢體」一門,主張用導引動形體。明代著名養生學家冷謙著《修令要旨》、王蔡傳撰(修真秘要),均提倡用導引來鍛煉身體。現在,在我國流傳極廣的太極拳,據說是明代戚繼光根據民間拳術總結出來的拳經32勢。清代養生學家曹庭棟創「卧功、坐功、立功三項」,作為簡便易行的導引法,以供老年鍛煉之用。 以上說明,古人是非常重視運動保健的,「動則不衰」是我們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觀點,這同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現代醫學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推遲向衰老變化的過程,尤其是對心血管系統,更是極為有益。法國醫生蒂索曾說:「運動就其作用來說,幾乎可以代替任何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葯品並不能代替運動的作用。」話盡管講得有點過頭,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實是,適度的體育運動,可以使生活和工作充滿朝氣蓬勃的活力和輕松愉快的樂趣;可以幫助建立生活的規律和秩序,提高睡眠的質量,保證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人體的適應和代償機能,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總之,運動可以使人健全體魄、防病防老、延長壽命,正因為如此,所以,國外有人說:「運動是健康的源泉」,這同我國清代的教育家顏習齋所說的「養生莫善於習動」。「一身動則一身強」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
『柒』 《求醫不如求己小全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求醫不如求己小全書》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aixIaMvlR9P2HVaEdwC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