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中國敘事學pdf

中國敘事學pdf

發布時間:2022-09-21 14:22:31

㈠ 初中語文教師必讀書目

初中語文教師必讀書目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師必讀書目,希望您喜歡!

初中語文教師必讀書目

1.《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王文彥、蔡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鍾啟泉、崔允郭、張華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01年版。

3.《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鍾啟泉、崔允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給教師的建議》,(蘇)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5.《育人三部曲》,(蘇)蘇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孩子是個哲學家》,(意)皮耶羅·費魯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7.《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張國宏,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 《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巢宗祺、雷實、陸志平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巢宗祺、雷實、陸志平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11.《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語文教育展望》,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語文教學技能訓練》,韓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語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周慶元、王松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出版。

15.《語文教學技能培育教程》,黃麟生, 林潤之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16.《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徐林祥、張悅群主編,東北師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17.《語文板書設計及評釋》,彭小明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18.《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蔡高才,袁光華編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9.《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編,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0.《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孫紹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1.《中學語文名篇多元解讀》,廣東教育出版社,王麗主編,2006年版。

22.《語用學與語文教學》,王建華,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23.《中國敘事學》,楊義,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經典常談》朱自清,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25.《語文常談》,呂叔湘,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26.《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方克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1994年版

27.《文心雕龍講疏》,王元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28.《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9.《課程與教學論》,張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語文課程改革研究》,鄭國民著,北師大出版社,2003年版。

31.《言語教學論》,李海林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語文教育的心理學原理》,韓雪屏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語言學與語文教育》,倪寶元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4.《文章學與語文教育》,曾祥芹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5.《中學語言教學研究》,庄文中 著,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36.《中學教學語法和語法教學》,庄文中編,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37.《中國當代閱讀理論與閱讀教學》,韓雪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中國當代聽說理論與聽說教學》,張鴻苓,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中國當代寫作與閱讀測試》,章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寫作:指向自我實現的人生》,潘新和,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41.《中國初中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的比較研究》,何文勝,文思出版社,2005年版。

42.《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葉聖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43.《呂叔湘論語文教育》呂叔湘,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4.《王力論語文教育》,王力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5.《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王榮生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6.《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黃偉、陳尚達著,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7.《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

48.《初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

49.《中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黃孟柯著,廣西教育出版社,

50.《文章知識新視點》

51.《初中語文寫作新視點》

52.《現代文閱讀新視點》

53.《文學知識新視點》

54.《古詩文閱讀新視點》褚樹榮,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5.《語言知識新視點》

56.《於漪與語文教育》

57.《蔡澄清:點撥教學法》

58.《洪鎮濤:打開語言學習之門》

59.《蔡澄清中學語文點撥教學法》

60.《魏書生中學語文改革研究》

61.《餘映潮講語文》

62.《程紅兵講語文》

63.《褚樹榮講語文》

㈡ 2022全國乙卷語文答案:2022全國乙卷語文試卷評析及參考答案

2022高考語文考試已經落下帷幕,本期為大家整理2022全國乙卷語文答案相關內容,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難度如何?使用乙卷的河南、安徽等地如何評價全國乙卷語文科目試卷?2022全國乙卷語文解析及參考答案公布,供考生對答案、估分使用。

2022年使用全國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陝西,共12省市區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為大家整理出2022年全國乙卷語文試卷作文真題,其他試題正在路上,請保持關注。

全國乙卷論述類文本閱讀材料摘編自楊義的《中國敘事學:邏輯起點和操作程式》,在與西方敘事的對比中探討中國傳統敘事中流動視角的使用,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古代敘事文學的當代價值。
2. 文言文文本閱讀
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說苑·貴德》,以吳起告誡魏武侯國之寶在德不在險、晏子勸說齊景公供養老弱孤寡等歷史記載,引導學生領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和「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
3. 文學類文本閱讀
全國乙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選取左翼作家蕭紅在抗戰時期寫的書信《「九一八」致弟弟書》。在信中蕭紅並未沉溺於傷感的往事,而是對弟弟這樣的愛國青年滿懷希冀。她堅信,「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字里行間充滿著對祖國深沉的愛。第9題充分挖掘蕭紅對青年命運的觀察和思考,要求學生分析蕭紅對弟弟先後在上海和山西的兩段生活的不同感受,引導當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毅和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剛健,敢於負重,勇於實踐。

全國乙卷的古代詩歌閱讀選用王勃的《白下驛餞唐少府》,試題要求學生將其與教材所選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進行比較,體味兩首送別詩與普通抒寫傷感愁緒的離別之作的不同。詩中的「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樣,充滿豪情。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中國人民愛國熱情的激揚展示,是新時代建設偉大成就的體現。試題以表格和數據的形式,直觀呈現我國綜合國力的跨越式發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體會冬奧精神的深刻內涵,體會奧運會成功舉辦背後的國家力量和制度優勢,將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更多關於高考的資訊,請在本文下方「輸入分數看能上的大學」一欄,輸入成績、所在省份、所選科類,一鍵進入圓夢志願查看。

除了查看高考資訊,圓夢志願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為大家科學評估出2022年所有能上的大學以及被錄取的概率。

預祝各位圓夢高考、圓夢大學!

㈢ 楊毅的著作

楊毅先生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文藝理論等多個領域均有成果問世。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中國敘事學》、《中國古典文學圖志——宋、遼、西夏、金、回鶻、吐蕃、大理國、元代卷》、《楚辭詩學》、《李杜詩學》、《重繪中國文學地圖》、《20世紀中國文學圖志》、《重繪中國文學地圖通釋》、《讀書的啟示》、《感悟通論》 、《現代中國學術方法通論》以及《楊毅文存》(7卷10冊)等30餘種,著述量在900萬字以上;主編《顧毓琇文集》(16卷)、《古今名篇》(上、下)、《文學研究所學術文選(1953-2003)》(五卷)等18種67冊;發表論文400餘篇。 《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150萬字)為「十年磨一劍」的力作,開了個人獨立寫多卷文學史的風氣。作者為此書讀過2000多種原版書刊,論述的作家600人以上,流派30個以上。此書各卷陸續出版,海內外好評如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夏志清稱作者為「新一代治小說史、文學史的第一人」。蘇聯科學院費德林院士說「作者一人做了我們需要一個研究所做的工作」。新加坡國立大學王潤華教授認為,此書是「近幾十年來最有突破性、最有見解的文學史」。此書列為高校文科教材,已出十幾版,被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列為教學基本參考書和研究生基本必讀書。又被中國社會科學文學研究所列為建所四十周年最有影響的十部著作之一,並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1979-1991)優秀科研著作獎、新聞出版總署首屆(1978-1990)「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作者也因此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文學史家之一」。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上下卷)創造了「以圖出史、圖文互動」的文學史寫作模式,在台灣與大陸先後出版,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與台灣引起強烈的影響,被認為是文學史寫作獨創性和多樣性的一個範本。日本中國文學研究會專門為此書召開年會(1996)加以研討。著名作家蕭乾稱「這是文學史上的一部曠世奇書」。著名藏書家姜德明說「《圖志》是把死材料用活的典範,唐弢先生地下有知,當亦鼓掌稱快」。自此以後,以圖來講文學和歷史成為出版界的一個熱點,出現許多圖志類的著作,始作俑者當為此書。

㈣ 有什麼漢語言文學專業必讀的書籍

漢語言文學專業必讀書目:

1.《中國詩史》陸侃如,馮沅君著,人發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國文學史》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國古代文學史》郭預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國分體文學史》李修生,趙義山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國散文發展史》張夢新主編,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陳蘭村主編,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7.《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

8.《中國詩史》[日]吉川幸郎著,章培恆等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9.《中國詩話史》蔡鎮楚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10.《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楊義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中國小說史學史長編》胡從經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13.《中國戲曲通史》張庚,郭漢城著,中國戲曲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郭英德等著,中華書局1995年版

15.《中國主平點文學史》孫琴安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16.《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陳文忠著,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7.《庄騷傳播接受史綜論》尚永亮著,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版

18.《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

19.《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

20.《中古文學史論著》王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1.《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傅璇琮主編,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宋元戲曲史》王國維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23.《明代小說史》陳大康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24.《中國詩學體系論》陳良運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25.《中國古代接受詩學》鄧新華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中國敘事學》楊義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㈤ 敘事學有哪些經典著作值得推薦

因為敘事學概念是從西方拿過來的,所以一下子上來就看可能有些看不進去,建議先從楊義先生的《中國敘事學》開始,舉例偏中國一些,容易看。不過畢竟還是學術專著,不可能太淺顯的。

㈥ 《中國敘事學楊義文存(第一卷)》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敘事學》(楊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SmZ1LuK_ALFsJAm08V8TqA

提取碼: crw8

書名:中國敘事學

作者:楊義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12-1

頁數:430 頁

內容簡介:

理論之道有兩條,一條簡捷,一條艱難。近年來有些人擁擠在簡捷的路上,把西方在特殊情境中式樣翻新的思潮術語飢不擇食地搬來,未經選擇、消化、質疑,更捨不得潛心去融匯貫通,便急急忙忙地以為這就是「觀念更新」,中國的文學現象在他們的手下,就像借得純陽祖師呂洞賓的「金指頭」一般假乎點石成金了。

㈦ 如何在一張畫中變現一天的時刻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自古以來,人們對時間的體驗和認知一直沒有終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時間的認知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可以總結七個方向來體現繪畫中表現時間的流逝。
一、繪畫裝裱的形式與時間的關系
一張畫如何呈現在觀者面前,這就涉及到藝術家如何看待時間。按《中國敘事學》[1]中的理論來看:人類對時間的意識,不是來自於物理層面,也不來自於哲學,而是根據每天的作息。感受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及生老病死的生命體驗,時間便成為每個人津津樂道的討論話題。在時間意識上,中方按「年月日」的順序進行標示,而西方採用「日月年」的序列,時間元素都有,卻運用了不同的結構組成。這說明了中國人很講究時間的整體性,這樣的概念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敘述方式。比如中國畫的卷軸,時間和空間融為一體,題跋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無法分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之所以被切割成四塊,也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長卷畫的呈現形式。)
西方油畫大部分都是用畫框去裝裱,畫框不需要卷收與展放,時間在此是「凝固」的。而中國卷軸是以連續的形式,通過不同的場景有機相連,形成了一個「時間流」的敘事空間,畫面具有一段一段的拼接模式,從而具有時間的流動性。大多數敘述性題材的中國長卷創造的是一個循回的時空觀,比如《清明上河圖》,倘若我們把卷軸圍合起來,便形成一個無始無終的循環,人物在卷尾「出城」,又可以繼續在卷首處「進城」,這與原始符號「銜尾蛇」的概念(時間)非常相似。
再比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觀此畫時,一邊觀山及樹木的同時,通過順川而下讓你身在其中,河川必然有上游和下游,綿綿不絕,富有變化,而這也正是時間的變化。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伴隨著中國特有的卷軸慢慢地展開,觀者可隨著畫卷的打開在其中游歷,畫卷的徐徐展開實際上也意味著空間的挪移,時間的轉變。
二、繪畫形式產生的運動感和時間的關系
印象派利用光線變化來表達時間的變換。莫奈的《乾草垛》利用「光色瞬間」來繪制,他畫過很多乾草垛,分別從清晨畫到傍晚。每一張畫代表某個時間點光色明亮度,莫奈不斷觀察不同時辰和不同光線下的草垛形象。他曾對友人寫信說:「太陽落下得那麼快,我追不上它。」與其說他在追光,不如說他在追時間。
未來派畫家通過一個連續動作的分解圖,將定格下的分解動作重疊到一起,形成一個時間段。也可以看成是將「時間」進行了斷裂式的「分割」。開頭舉例說明了杜尚的《下樓梯的裸女》(立體+未來),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波洛克的行動繪畫,他拋棄了架上繪畫,把畫布直接固定在地上,用顏料潑甩在畫布上。波洛克利用這種方法圍繞畫布行走,在作品的創作中,他隨意地在不同方位作畫,把自己浸入在繪畫行動中。他的滴灑畫並沒有長時間思考某個主題而產生,也不是通過對生活的觀察,更不是精心的刻意之作,而是無意識的隨自己的心情完成。波洛克自己說:「我能感覺到更加接近,更成為畫的一部分。」他使繪畫自己完成,就像時間的製造者。
覆蓋是王光樂的主要方式,用兩種或者幾種顏色一條條刷下來互相覆蓋,這種形式其實是一種時間的堆積。王光樂說:塗刷過程完全「靠天吃飯」。冷的時候,只能刷一兩遍;潮的時候,可能就一遍;乾爽的時候,三四遍都是有的。只要畫布幹了,我就去刷一遍,目的就是為了去捕捉時間的痕跡。每件作品大概會刷兩三個月,平均下來兩三百遍。
作品由於每一層之間乾燥的時間不一樣,畫面會隆起一些不規則的細微紋理,這就是經歷時間的印證。王光樂用時間去賦予生命的意義,用繪畫的覆蓋形式感受到生命的本身和時間的存在。通過「無意義」的作品去表現「變化」,最終折射到時間本身。
三、繪畫中的「時間差」
在繪畫作品中,畫家會運用歷史跡象去影射當代問題,而「時間差」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工具。在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他把公元前5世紀的蘇格拉底、公元2世紀托勒密,文藝復興時期的布拉曼特等不同時代的學者都設計到了一個畫面中。拉斐爾通過道具去暗示人的身份,把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學者都匯集於此,他們代表著古代文明的七種自由藝術[3]。畫家藉此寄託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嚮往。
記憶過去,憧憬未來的還有大衛·德·格朗治的《索頓斯托爾之家》,男主人手裡牽著兩個孩子,床上躺著的是他的前妻、椅子上坐著的是現任妻子。男子左手拿著白手帕,象徵著葬禮。畫家畫這幅肖像時是在1636年,這個時間點男子與第二任妻子已經結婚,並育有一子。在現實中,男主人的前妻和新婦在這個家庭中並未同時出現,但畫家將她們置於同一場景中,一個躺在床上尚有一絲氣息,另一位已經坐在一旁並手中抱有孩子,似乎已經成為了替代者。
由此讓我想到另一張充滿爭議的繪畫:揚·凡·艾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畫中的新娘在這幅畫完成前一年就已經去世了,而當時的文化背景是不允許未婚先孕的。所以是否可以推出:這里的新娘在現實中並未懷孕,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同時也是為了紀念亡妻。
米勒畫的《拾穗者》是那個時代巴黎郊外村莊里的農婦,但畫面內容不僅如此。還描繪了耶穌的祖母路得的撿麥穗生涯。在1851年的信件中,米勒談到他正在創作《路得與波阿斯》,根據「路得記」記載,路得的丈夫去世後仍對婆婆很好,她的善良感動了上帝,在拾取財主波阿斯家麥田裡的麥穗後,又嫁給波阿斯,使她成為這遼闊田原的共同擁有者。
米勒創作繪畫的時候,他會去尋找《聖經》里的資源,也會注意到歷史中前輩創造的圖像資源。比如他畫筆下的播種者既是19世紀法國田野上的播種者,也是中世紀手抄本插圖中的播種者。根據《聖經》記載:富有的人在收割後,不要將遺落的麥穗帶走,要讓更貧窮的人來撿。他通過繪畫賦予現實以歷史的信息。其實歷史是被包裹著的,而藝術家可以通過作品去揭示它。
以上都是西方繪畫,而在中國畫中,也有「時間差」的作品,比如五代南唐: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
畫中有雙重屏風,且屏風中有畫,這件作品的重屏銜接方式就像平行世界一般。第一空間是南唐第二皇帝李_與其兄弟下棋的場景。第二空間是白居易的家中,其卧於屏風之下微醉在半夢半醒中,其妻婢忙於侍候的安逸場景。第三空間是「屏中屏」,描繪的是山水畫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第二空間的的卧眠狀態的取自白居易的《偶眠》,《偶眠》給我們提供了絕佳的線索,晚年的詩人己行動不便,生活沉溺於半醉不醒的鬆弛狀態,而詩中呈現的畫面是多麼的悠閑自得。白居易與李_並非生在同時代,當我們欣賞這張作品時,發現畫面中李_與內部的白居易都在同一條線上的,所以是否可以推出白居易就是李_精神世界中的人物。李_貴為帝王在文學藝術上有著較高的造詣,但生活上較為奢靡,政治上軟弱無能,引起當時人們對他的不滿。三個空間並置在一起產生政治隱喻,歷史上的李_與畫中的形象截然不同,世外桃源人人嚮往,而恬淡舒適的場景之下是南唐一步步走向滅國深淵的可悲事實。
四、時間作為主題的繪畫作品
布爾喬亞《上午十點是你走向我的時刻》,這套組畫中出現兩個手,一個是布爾喬亞她自己的手,另一個是她的助理格羅威。這個助理陪伴她28年,幫助她打理一切工作上的事務,直到她去世。
這些圖遠看有些詭異,只是因為老太太最喜歡紅色水彩,這些圖關鍵點在手的位置角度的變化。讓我聯想到一則雀巢咖的廣告(下圖右),第一杯咖啡勺子的角度到最後一個勺子的角度,正好旋轉一圈,搭配文案:「每個時刻,都有雀巢咖啡與你為伴。」同理,上午十點是助理接布爾喬亞去工作室的時間點,他幫布爾喬亞處理事務,使她能完全地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28年來格羅威與布爾喬亞誰都無法離開誰,互相影響彼此成就。
米開朗基羅為美第奇的陵墓設計並製作的雕塑《晝》、《夜》、《晨》、《暮》。這組作品雖然不是繪畫,但是對我們理解西方藝術家的時間觀念頗有啟發。
五、代表性「瞬間」的繪畫作品
中西方繪畫中,還有一個方向屬於「決定性瞬間的表現」,「瞬間」並不是取消時間,而是取消了時間線的向度。畫面隱含了事情前因後果,只呈現故事中最重要的某一時刻,但是在畫面中通常會有顯現的線索,觀者細心觀察便能推出故事的脈絡。比如路易·大衛的《馬拉之死》、席里柯《梅杜薩之筏》、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槍殺》。
我國繪畫作品閻立本的《步輦圖》中也應用了此技巧。這張畫講述了唐太宗在貞觀十五年,為了政治原因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番國王松贊干布的故事。面對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閻立本沒有描繪文成公主入藏的宏大場面,也沒有描繪唐太宗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歡迎使者的場面。同時,畫家並未使用長卷以敘事的方式把整個流程都繪制在畫面中,而是通過描繪的《步輦圖》———即唐太宗乘坐步輦接見來使這一特定場面。我們可以從人物的服飾、顏色、站位、姿勢和歷史信息等去觀測出每個人的身份地位,從中推斷出過去發生了什麼,以及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六、以靜代動的繪畫作品
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探討了具有時間意味的不動之動[4]。「以艾爾·格列柯的繪畫作品《聖·耶洛碼》為例(下左:原圖)。畫面中的人物由於左邊的手和書的位置而達到相互的平衡。如果觀看時把圖中下方的物體全部掩蓋起來,這種平衡就會遭到破壞。這時,胡須就會像電扇或是別的什麼吹倒了一樣。這一回歸不僅使它看上去沒有運動感,還失去了它在完整的畫面中的飄灑自如狀態。」回到原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似乎在看書或寫字,但是卻被人打斷了。因此在繪畫表現中,並非要表現正在進行時的運動。
大衛·霍克尼的《水花》,畫布是二維,空間是三維,霍克尼一直在探討更高的維度——時間,他用「定格」來表現時間靜止感。這還不夠,他在泳池系列、水花系列,都涉及了水的各種狀態。水,向來是作為時間的一個隱喻。在繪畫中也有很多藝術家用河流來描述時間,但多數作品都指向時間的不停留,霍克尼卻想把這個瞬間留下來。表現「瞬間」通常是在激烈的動作下定格,而霍克尼的水花表現出寧靜的動態。
這張畫與上一張的《聖·耶洛碼》有稍些區別:從「水花」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出,剛才有人從跳板上跳入水面。霍克尼定格在一個即將躍出泳池的狀態,剎那間將時間凝結,以一種隨時在運動的物質定格在一刻,又暗含了下一秒的運動。
七、圖像敘事與時間的關系
這一塊其實特別有意思,但信息量也特別大,簡單概括一下。繪畫中的敘事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全景畫,比如米開朗基羅的《末日審判》、馬薩喬的《納稅錢》、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另一種是組畫,最有名的就是霍加斯的《時髦的婚姻》,還有蒙克的《生命》組合畫,也是一種特殊的敘事。
而敘述又構成兩個時間,一方面是畫面內容的時間性,另一方面是屬於敘述行為本身的時間性。因為敘事的功能之一是在一個時間處理另一個時間。
西洋油畫在20世紀前,大部分使用焦點透視,這里的焦點並不一定是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它可以是在同空間下幾個時間點的合成,比如下圖的馬薩喬的《納稅錢》,彼得的形象在同一畫面中出現了三次,故事從中間開始:收稅人索要稅錢,接著彼得在湖邊捕魚尋找錢幣,最後彼得將銀幣上交給收稅人。
霍加斯的《時髦的婚姻》,這一系列的組畫有六幅構成,分別為:《訂婚》、《早餐》、《求醫》、《早起》、《伯爵之死》、《伯爵夫人之死》。講述了沒貴族與暴發戶之間兩個家族聯姻的始末。作品具有故事圖說的性質,就如同連環畫一般。
歷時性是指繪畫對象在時間軸中形態與形式的變化。去年我去上海看了穆夏和克萊因的回顧展,回顧展大體都是按藝術家個人的時間線布置的,如果把這樣的回顧展當成是一個整體,那麼回顧展就是藝術家「唯一」的一件繪畫作品,作品在展覽中流傳,成就了它的價值,這樣的「作品」就是一種時間現象。
在當代主義盛行的今天,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而繪畫只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我個人認為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能完全丟棄「過時」的形式,應該共存,然後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在文中提到的波洛克滴灑畫,還有湯伯利的黑板畫,克萊因的人體測量,赫斯特的圓點畫等等。他們依然從繪畫出發,只是尋找到了突破的邊界,這是藝術探索的無限可能。

㈧ 《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傅修延)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O575udPWJGQxoGpdEL8NiQ

密碼:13xu

書名: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

作者:傅修延

出版年份:2020-4

頁數:296

內容簡介:敘述是人類的一種永恆的藝術需要。從古老的岩洞到摩登的波音飛機客艙中,都有人在興致勃勃地用各種形式「講述」著故事……

敘述又是難從事的藝術,古往今來的故事講述人多如過江之鯽,然而有幾人能躍過龍門,成為敘述藝術大師,成為曹雪芹、托爾斯泰這種偉大的故事講述人?

《講故事的奧秘:文學敘述論》探討了包括小說、戲劇、敘事詩等在內的敘事作品中的「敘述」,既對接西方敘事學理論,又從中國文學實際創作與批評需求出發,寫得深入淺出、明白曉暢,是一本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敘事學著作。


㈨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陳平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rFo1oZpHv0m0nBCI1zE3kQ

提取碼:efyz

書名: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作者:陳平原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01

頁數:360

內容簡介:

本書以1898到1927年的中國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借用西方的敘事理論,從西方小說的啟迪與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傳統文學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中的作用兩個視角探討晚清與"五四"兩代作家是如何完成從古代小說到現代小說的過渡。作者借鑒托多洛夫的敘事理論,從敘事時間、敘事角度、敘事結構三個方面"把純形式的敘事學研究與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說社會學研究結合起來",不僅填補了文體研究的空白,而且推進了文學的形式研究,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㈩ 《敘事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敘事學》(胡亞敏)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IWIhDaNxHUAr-BOKR3UGgA

提取碼:1234

書名:敘事學

作者:胡亞敏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2

頁數:309

內容簡介:

敘事學是在高潮迭起的文學批評中涌現出來的一門新型學科。《敘事學》為「文學理論批評建設叢書」中的一本,從敘述、故事、閱讀這三方面闡述了敘事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閱讀」一章,將形式批評與意義闡釋結合起來,強調文本的未完成性和可交流性,強調讀者閱讀過程中的自主性、參與性和創造性。而這種從文本向讀者的轉移實際上是走出結構主義城堡的初步。此外,書中對情節完整性的詰問和提出的「過程論」人物理論等也是變革和拓展經典敘事學的嘗試。

作者簡介:

胡亞敏,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一直從事文學批評和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3項。出版《敘事學》等著作2種,《批評的實踐》等譯著3種,《比較文學教程》和《文學批評原理》(副主編)等教材3部,參編教材和辭典4部。在《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外國文學》、《華中師范大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和譯文50餘篇。曾獲得多項國家和省級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和優秀教學成果獎勵,2003年9月被授予湖北「教學名師」稱號。

閱讀全文

與中國敘事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編譯器指令 瀏覽:219
微控制器邏輯命令使用什麼匯流排 瀏覽:885
程序員在學校里是學什麼的 瀏覽:601
oraclejava數據類型 瀏覽:890
程序員考注冊會計師 瀏覽:957
怎麼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鈕 瀏覽:899
有點錢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32
博途v15解壓後無法安裝 瀏覽:205
什麼是根伺服器主機 瀏覽:438
安卓手游怎麼申請退款 瀏覽:555
安卓系統如何分享網頁 瀏覽:278
ad如何編譯pcb工程 瀏覽:414
除了滴滴app哪裡還能用滴滴 瀏覽:399
截圖怎麼保存文件夾然後壓縮 瀏覽:8
幻影伺服器怎麼樣 瀏覽:27
具體哪些廣東公司招程序員 瀏覽:870
嵌入式編譯器教程 瀏覽:306
ssl數據加密傳輸 瀏覽:86
51單片機定時器方式2 瀏覽:332
命令行查看開機時間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