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夢溪筆談pdf

夢溪筆談pdf

發布時間:2022-09-27 21:10:13

Ⅰ 求《夢溪筆談》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夢溪筆談》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DMstaQnfvOjIgmhhqz5sA

?pwd=ikge 提取碼: ikge
簡介:《夢溪筆談》是中國筆記研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的本子之一,一直成為中國科學史研究的重點。然本書內容涉及甚廣,人事、官政、權智,下至閭巷之言,亦是研究北宋時期典制禮儀、財役制度、軍事制度的重要史料。此次整理,《筆談》部分以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元刊本為底本,《補筆談》、《續筆談》部分以清光緒三十年陶氏愛廬本為底本。為便於讀者閱讀,本書目錄的卷首條目標題按卷排比,文中出現的人物、典籍、年號編為索引,附於卷末。有價值的各種版本序跋和《沈括事略》收於附錄,以見全貌。

Ⅱ 誰有《大中華文庫:韓非子》 (漢英對照) PDF

大中華文庫

《大中華文庫》幾乎是涵蓋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精華,包括: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全2冊)、荀子(全2冊)、儒林外史(全3冊)、牡丹亭(全2冊)、西廂記、陶淵明集、楚辭、墨子(全2冊)、漢魏六朝詩三百首(全2冊)、紅樓夢(全6冊)、西遊記(全6冊)、水滸傳(全5冊)、三國演義(全5冊)、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搜神記(全2冊)、明清小品文、顏氏家訓、長生殿、關漢卿雜劇選、漢魏六朝小說選、南柯記、封神演義(全4冊)、兒女英雄傳(全2冊)、菜根潭、文心雕龍(全2冊)、邯鄲記、鏡花緣(全2冊)、老殘游記(全2冊)、浮生六記、管子(全4冊)、呂氏春秋(全3冊)、六韜、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黃石公三略、黃帝內經素問(全3冊)、列子、新編千家詩、阮籍詩選、四元玉鑒(全2冊)、商君書、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全2冊)、元曲三百首、初刻拍案驚奇(全4冊)、黃帝四經等51種92冊。


這個全套的《大中華文庫》均出自圖中右下角,基本上一本都不缺

大中華文庫目錄:


├─大中華文庫(pdf)3-2
│ [七俠五義 1 (漢英對照)].(清)石玉昆著.掃描版.pdf
│ [七俠五義 3 (漢英對照)].(清)石玉昆著.掃描版.pdf
│ [三國演義 1 (漢英對照)].(明)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三國演義 2 (漢英對照)].(明)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三國演義 3 (漢英對照)].(明)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三國演義 4 (漢英對照)].(明)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三國演義 5 (漢英對照)].(明)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世說新語 1(漢英對照)].(南朝宋)劉義慶著.掃描版.pdf
│ [世說新語 2(漢英對照)].(南朝宋)劉義慶著.掃描版.pdf
│ [中國古代寓言選(漢英對照)].楊憲益戴乃迭英譯.掃描版.pdf
│ [人物誌 漢英對照].伏俊璉(今譯) 羅應換(英譯).掃描版.pdf
│ [傷寒論 漢英對照].羅希文 (譯).掃描版.pdf
│ [儒林外史(全三卷)(漢英對照)].(清)吳敬梓著.掃描版.pdf
│ [南柯記(漢英對照)].(明)湯顯祖著.張光前譯.掃描版.pdf
│ [史記選1 漢英對照].安平秋(校譯) 楊憲益 戴乃迭(英譯).掃描版.pdf
│ [史記選2 漢英對照].安平秋(校譯) 楊憲益 戴乃迭(英譯).掃描版.pdf
│ [史記選3 漢英對照].安平秋(校譯) 楊憲益 戴乃迭(英譯).掃描版.pdf
│ [吳子 司馬法 尉繚子 漢英對照].潘嘉玢 (譯).掃描版.pdf
│ [周易1 漢英對照].張善文(今譯) 傅惠生(英譯).掃描版 .pdf
│ [周易2 漢英對照].張善文(今譯) 傅惠生(英譯).掃描版 .pdf
│ [周易參同契(漢英對照)].(東漢)魏伯陽著 蕭漢明校譯 吳魯強 戴維斯英譯.掃描版.pdf
│ [唐代傳奇選(漢英對照)](唐)沈既濟等編著 王中立今譯.掃描版.pdf
│ [唐宋文選1(漢英對照)].(唐)韓愈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唐宋文選2(漢英對照)].(唐)韓愈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商君書 漢英對照].高亨(今譯) 戴聞達(英譯).掃描版.pdf
│ [四元玉鑒1 漢英對照].郭書春(今譯) 陳在新(英譯).掃描版.pdf
│ [四元玉鑒2 漢英對照].郭書春(今譯) 陳在新(英譯).掃描版.pdf
│ [壇經(漢英對照)]. 顧瑞榮今譯 蔣堅松英譯.掃描版.pdf
│ [墨子1 漢英對照].周才珠 齊瑞瑞(今譯) 汪榕培 王宏(英譯).掃描版.pdf
│ [墨子2 漢英對照].周才珠 齊瑞瑞(今譯) 汪榕培 王宏(英譯).掃描版.pdf
│ [天工開物 (漢英對照)].(明)宋應星著 潘吉星今譯 王義靜等譯.掃描版.pdf
│ [太平廣記選 2(漢英對照)].(宋)李昉等編.掃描版.pdf
│ [太白陰經 漢英對照].劉先廷(校釋) 朱世達(英譯).掃描版.pdf
│ [夷堅志選 漢英對照].王錫婷 等(今譯) 英格爾斯(英譯).掃描版.pdf
│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漢英對照].吳如嵩 吳顯林(校釋) 林戊蓀(英譯).掃描版.pdf
│ [孟子 漢英對照].楊伯峻(今譯) 趙甄陶 等(英譯).掃描版.pdf
│ [宋明評話選 1(漢英對照)].(明)馮夢龍 凌濛初編著.掃描版.pdf
│ [尚書 (漢英對照)].周秉鈞今譯.掃描版.pdf
│ [山海經(漢英對照)].陳成今著 王宏 趙崢英譯.掃描版.pdf
│ [戰國策 3(漢英對照)].翟江月英譯 今譯.pdf
│ [戰國策1 漢英對照].翟江月(譯).掃描版.pdf
│ [戰國策2 漢英對照].翟江月(譯).掃描版.pdf
│ [搜神記 1 (漢英對照)].(晉)干寶 黃滌明 丁往道英譯.掃描版.pdf
│ [搜神記 2 (漢英對照)].(晉)干寶 黃滌明 丁往道英譯.掃描版.pdf
│ [文心雕龍1 漢英對照].周振甫(今譯) 楊國斌(英譯).掃描版.pdf
│ [文心雕龍2 漢英對照].周振甫(今譯) 楊國斌(英譯).掃描版.pdf
│ [文賦 二十四詩品(漢英對照)].陸機司空圖著.掃描版.pdf
│ [新編千家詩 漢英對照].袁行霈(編) 徐放 韓珊(今譯) 許淵中(英譯).掃描版.pdf
│ [明清文選1 (漢英對照)].宋濂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明清文選2 (漢英對照)].宋濂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水滸傳 1(漢英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2(漢英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3(漢英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4(漢英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5(漢英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牡丹亭 1 (漢英對照)].(明)湯顯祖著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牡丹亭 2 (漢英對照 )].(明)湯顯祖著.掃描版.pdf
│ [蘇軾詩詞選 漢英對照].許淵沖 (譯).掃描版.pdf
│ [荀子1 漢英對照].張覺(今譯) 約翰·諾布洛克(英譯).掃描版.pdf
│ [荀子2 漢英對照].張覺(今譯) 約翰·諾布洛克(英譯).掃描版.pdf
│ [西廂記(漢英對照)].(元)王實甫著 許淵沖英譯.掃描版.pdf
│ [西遊記1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西遊記2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西遊記3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西遊記4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西遊記5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西遊記6 (漢英對照)].(明)吳承恩著.掃描版.pdf
│ [詩經1 漢英對照].陳俊英 蔣見元(今譯)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詩經2 漢英對照].陳俊英 蔣見元(今譯)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長生殿 (漢英對照)].(清)洪升著;楊憲益,戴乃迭譯.掃描版.pdf
│ [阮籍詩選 漢英對照]. 吳伏生(今譯) 格林鹿山 吳伏生(英譯).掃描版.pdf
│ [陶淵明集 漢英對照].熊治祁(今譯)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大中華文庫(pdf)3-1
│ [二刻拍案驚奇 1(漢英對照)].(明)凌濛初著 李子亮譯.掃描版.pdf
│ [二刻拍案驚奇 2(漢英對照)].(明)凌濛初著 李子亮譯.掃描版.pdf
│ [二刻拍案驚奇 4(漢英對照)].(明)凌濛初著 李子亮譯.掃描版.pdf
│ [兒女英雄傳 (漢英對照)].(清)文康著 費致德譯.掃描版.pdf
│ [六韜 (漢英對照)].聶送來譯.掃描版.pdf
│ [關漢卿雜劇選 (漢英對照)].(元)關漢卿著 楊憲益 戴乃迭譯.掃描版.pdf
│ [列子 漢英對照].李建國(今譯) 梁曉鵬(英譯).掃描版.pdf
│ [呂氏春秋1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呂氏春秋2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呂氏春秋3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國語(漢英對照)].王宏 趙崢英譯.掃描版.pdf
│ [封神演義 (Ⅰ、Ⅱ、Ⅲ、Ⅳ)(漢英對照)].(明)許仲琳編 顧執中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1(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2(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3(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4(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5(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本草綱目選6(漢英對照 )].(明)李時珍著 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李白詩選 漢英對照].許淵沖(英譯).掃描版.pdf
│ [杜甫詩選(漢英對照)].(美)華茲生英譯.掃描版.pdf
│ [夢溪筆談 1 (漢英對照 )].(北宋)沈括著 胡道靜 金良年 胡小靜今譯.掃描版.pdf
│ [夢溪筆談 2 (漢英對照 )].(北宋)沈括著 胡道靜 金良年 胡小靜今譯.掃描版.pdf
│ [楚辭 漢英對照].陳器之 李奕(今譯) 卓振英(英譯).掃描版.pdf
│ [漢魏六朝文選1 (漢英對照 )].賈誼等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漢魏六朝文選2 (漢英對照 )].賈誼等著 謝百魁譯.掃描版.pdf
│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1 漢英對照].弘征 熊治祁(今譯)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漢魏六朝詩三百首2 漢英對照].弘征 熊治祁(今譯) 汪榕培(英譯).掃描版.pdf
│ [洛陽伽藍記 漢英對照].曹虹(今譯) 王伊同(英譯).掃描版.pdf
│ [浮生六記(漢英對照)].(清)沈復著.掃描版.pdf
│ [淮南子1 漢英對照].翟江月(今譯) 翟江月 牟愛鵬(英譯).掃描版.pdf
│ [淮南子2 漢英對照].翟江月(今譯) 翟江月 牟愛鵬(英譯).掃描版.pdf
│ [淮南子3 漢英對照].翟江月(今譯) 翟江月 牟愛鵬(英譯).掃描版.pdf
│ [管子1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管子2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管子3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修).pdf
│ [管子4 漢英對照].翟江月 (譯).掃描版.pdf
│ [紅樓夢 1(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紅樓夢 2(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紅樓夢 3(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紅樓夢 4(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紅樓夢 5(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紅樓夢 6(漢英對照)].(清)曹雪芹 高鶚著.掃描版.pdf
│ [老子 漢英對照].陳鼓應(今譯) 傅惠生(校注) 韋利(英譯).掃描版.pdf
│ [老殘游記 2(漢英對照)].(清)劉鶚著 (美)哈洛德·謝迪克譯.掃描版.pdf
│ [聊齋志異選 1(漢英對照)].(清)蒲松齡著.掃描版.pdf
│ [聊齋志異選 2(漢英對照)].(清)蒲松齡著.掃描版.pdf
│ [聊齋志異選 3(漢英對照)].(清)蒲松齡著.掃描版.pdf
│ [聊齋志異選 4(漢英對照)].(清)蒲松齡著.掃描版.pdf
│ [花間集1(漢英對照 )].(後蜀)趙崇祚編 (美)傅恩英譯 張宗友譯.掃描版.pdf
│ [花間集2(漢英對照 )].(後蜀)趙崇祚編 (美)傅恩英譯 張宗友譯.掃描版.pdf
│ [菜根潭 漢英對照].姜汗忠(今譯) 懷特(英譯).掃描版.pdf
│ [警世通言1 (漢英對照 )].(明)馮夢龍編著.掃描版.pdf
│ [警世通言2 (漢英對照 )].(明)馮夢龍編著.掃描版.pdf
│ [警世通言3 (漢英對照 )].(明)馮夢龍編著.掃描版.pdf
│ [警世通言4 (漢英對照 )].(明)馮夢龍編著.掃描版.pdf
│ [論語 漢英對照].楊伯峻(今譯) 韋利(英譯).掃描版.pdf
│ [邯鄲記(漢英對照)].(明)湯顯祖著 汪培英譯.掃描版.pdf
│ [金匱要略 漢英對照].羅希文(英譯).掃描版.pdf
│ [鏡花緣 1 (漢英對照)].(清)李汝珍著.掃描版.pdf
│ [鏡花緣 2 (漢英對照)].(清)李汝珍著.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靈樞1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靈樞2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靈樞3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素問1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素問2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內經 素問3 漢英對照].劉希茹(今譯) 李照國(英譯).掃描版.pdf
│ [黃帝四經 漢英對照].餘明國 等(今譯) 張純 等(英譯).掃描版.pdf
│ [黃石公三略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漢英對照]黃朴民 等(校釋) 何小東(譯).掃描版.pdf
│├─漢法對照
││ [周易 漢法對照].張善文(漢譯) 菲拉斯特(法譯).掃描版.pdf
││ [孟子 (漢法對照)].楊伯峻今譯.掃描版.pdf
││ [莊子 (漢法對照)].劉家槐譯.掃描版.pdf
││ [論語 漢法對照].楊伯峻(今譯) 董強(法譯).掃描版.pdf
││ [論語 (漢法對照)].楊伯峻今譯 董強法譯.掃描版.pdf│

├─大中華文庫(pdf)3-3
│├─漢德對照
││ [孟子 漢德對照].楊伯峻(今譯) 衛禮賢(德譯).掃描版.pdf
││ [老子 漢德對照].陳鼓應(今譯) 衛禮賢(德譯).掃描版.pdf
││ [論語 漢德對照].楊伯峻(今譯) 衛禮賢(德譯).掃描版 .pdf
││
│├─漢日對照
││ [莊子 2 (漢日對照)].秦旭卿 孫雍長今譯 森三樹三郎日譯.掃描版.pdf
││ [論語 (漢日對照 )].楊伯峻今譯 孔健日譯.掃描版.pdf
││

││
│├─漢西對照
││ [莊子 2 (漢西對照 )].秦旭卿 孫雍長今譯 姜鳳光西譯.掃描版.pdf
││ [水滸傳 2(漢西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3(漢西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4(漢西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水滸傳 5(漢西對照)].(明)施耐庵 羅貫中著.掃描版.pdf
││
│├─漢阿對照
│└─漢韓對照
│ [儒林外史 1(漢韓對照)].(清)吳敬梓著.金寬雄 金晶銀譯.掃描版.pdf
│ [儒林外史 2(漢韓對照)].(清)吳敬梓著.金寬雄 金晶銀譯.掃描版.pdf
│ [儒林外史 3(漢韓對照)].(清)吳敬梓著.金寬雄 金晶銀譯.掃描版.pdf
│ [孫子兵法 孫臏兵法 漢韓對照].吳如嵩 吳顯林(校釋) 金得順(韓譯).掃描版.pdf
│ [搜神記 2(漢韓對照)].(晉)干寶著.掃描版.pdf
│ [搜神記1 漢韓對照].黃滌明(校譯) 李元吉(韓譯).掃描版.pdf
│ [搜神記2 漢韓對照].黃滌明(校譯) 李元吉(韓譯).掃描版.pdf
│ [文心雕龍2 漢韓對照].周振甫(今譯) 金寬雄 等(韓譯).掃描版.pdf
│ [老子 漢韓對照].陳鼓應(今譯) 傅惠生(校注) 金德順(韓譯).掃描版 .pdf

├─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黃帝內經靈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 黃帝內經—靈樞(1)(中英對照超清版).pdf
│ 黃帝內經—靈樞(2)(中英對照超清版).pdf
│ 黃帝內經—靈樞(3)(中英對照超清版).pdf

└─大中華文庫英漢
古典詩詞名篇百首.pdf
古詩苑漢英譯叢詩經.pdf
史記選古文經典譯叢.pdf
宋詞古詩苑漢英譯叢.pdf
漢魏六朝小說選.pdf
洛陽伽藍記.pdf

Ⅲ <<夢溪筆談>> 世間奇疾者,呂縉叔以知``` 譯文

世上有得奇怪疾病的人。呂縉叔以知制浩的官銜擔任穎州知州,忽然得病,只是身體縮小,到 臨死時縮小得象一個小孩。古人不曾有過這種疾病,所以始終沒有人懂得這是什麼病。有一個松滋縣 令叫姜愚的,沒有其他的病,忽然不認識字,幾年後才稍微有些復原。又有一個人家的小老婆,看見 筆直的東西都是彎曲的,把弓的弦和界尺這一類直的東西都看成象彎鉤,行醫的僧人奉真親眼看見, 江南的一個旅館中有一老婦人,吃東西不知道飽。徐德佔經過那個旅舍,那老婦人喊肚子餓,她的兒 子很以為羞恥,便當著徐德佔的面拿出蒸餅給她吃,吃完了一竹筐約一百個餅,還不停地喊餓。她每 天吃一石米,吃完後馬上拉肚子,還同沒吃以前一樣肚子餓。京兆府醴泉縣主簿蔡繩是我的朋友,也 得了飢餓病,每覺得餓時必須立即吃東西,稍微慢一點就昏倒在地。他懷中常帶有餅,即使當著大官 的面,碰到飢餓也必須馬上吃。蔡繩行為端正,學識豐富而有文采,是當時有名氣的人,終於得了這 種不幸的病。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病,人們只能替他悲傷惋惜。

世有奇疾者。呂縉叔以知制誥知穎州,忽得疾,但縮小,臨終僅如小兒。 古人不曾有此疾,終無人識。有松滋令姜愚無他疾,忽不識字,數年方稍稍 復舊。又有一人家妾,視直物皆曲,弓弦界尺之類,視之皆如鉤,醫僧奉真 親見之。江南逆旅中一者婦,啖物不知飽,徐德佔過逆旅,老婦訴以飢,其 子恥之,對德佔以蒸餅啖之,盡一竹簣,約百餅,猶稱飢不已;日食飯一石 米,隨即痢之,飢復如故。京兆醴泉主簿蔡繩,予友人也,亦得飢疾,每飢 立須啖物,稍遲則頓仆悶絕,懷中常置餅餌,雖對貴官,遇飢亦便齕啖。繩 有美行,博學有文,為時聞人,終以此不幸。無人識其疾,每為之哀傷。

Ⅳ 誰能推薦一些自己覺得好的的歷史類的書籍

歷史·地理類\B0101塔西佗《編年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102法蘭克人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103法國革命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10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pdf
B歷史·地理類\B0105古代社會.pdf
B歷史·地理類\B0105古代社會單行本.pdf
B歷史·地理類\B0106地理學性質的透視.pdf
B歷史·地理類\B0201高盧戰記.pdf
B歷史·地理類\B0202佛羅倫薩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203路易十四時代.pdf
B歷史·地理類\B0204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pdf
B歷史·地理類\B0204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單行本].pdf
B歷史·地理類\B0301希羅多德歷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30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303長征記.pdf
B歷史·地理類\B0304 亞歷山大遠征記([古希臘]阿里安).pdf
B歷史·地理類\B0305羅馬史 上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305羅馬史 下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306塔西佗歷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307阿古利可拉傳 日耳曼尼亞志.pdf
B歷史·地理類\B0308查理大帝傳.pdf
B歷史·地理類\B0309克拉維約東使記.pdf
B歷史·地理類\B0310拿破崙時代 上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310拿破崙時代 下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311摩奴法典.pdf
B歷史·地理類\B0401內戰記.pdf
B歷史·地理類\B0402史集 第二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402史集 第三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402史集 第一卷 第二分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402史集 第一卷 第一分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403一六四〇年英國革命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404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pdf
B歷史·地理類\B0405古代的地理學.pdf
B歷史·地理類\B0406大陸和海洋的形成.pdf
B歷史·地理類\B0407地理學.pdf
B歷史·地理類\B0501新科學.pdf
B歷史·地理類\B0502十九世紀歷史學與歷史學家.pdf
B歷史·地理類\B0503新史學.pdf
B歷史·地理類\B0504地理學思想史(增訂本).pdf
B歷史·地理類\B0601工作與時日 神譜.pdf
B歷史·地理類\B0602西印度毀滅述略.pdf
B歷史·地理類\B0603英吉利教會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604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上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604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下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605氣候與生命.pdf
B歷史·地理類\B0606理論地理學.pdf
B歷史·地理類\B0701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pdf
B歷史·地理類\B0702羅馬十二帝王傳.pdf
B歷史·地理類\B0703羅馬帝國衰亡史 上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703羅馬帝國衰亡史 下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704秘魯征服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705舊制度與大革命.pdf
B歷史·地理類\B0706憲章運動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707歷史著作史 上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707歷史著作史 下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708蒙古帝國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709歷史的觀念.pdf
B歷史·地理類\B0710地理學的性質.pdf
B歷史·地理類\B0711地理學中的解釋.pdf
B歷史·地理類\B0801巴布爾回憶錄.pdf
B歷史·地理類\B0802印卡王室述評.pdf
B歷史·地理類\B0803風俗論 上.pdf
B歷史·地理類\B0803風俗論 下.pdf
B歷史·地理類\B0803風俗論 中.pdf
B歷史·地理類\B0804法國文明史 第二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4法國文明史 第三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4法國文明史 第四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4法國文明史 第一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6草原帝國.pdf
B歷史·地理類\B0807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第二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7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第一卷.pdf
B歷史·地理類\B0808人文地理學問題.pdf
B歷史·地理類\B0901世界征服者史 上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1世界征服者史 下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2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pdf
B歷史·地理類\B0904 中世紀的城市(經濟和社會史評論)([比]皮雷納).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二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六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三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四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五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5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第一冊.pdf
B歷史·地理類\B0906 歷史是什麼?([英]卡爾).pdf
B歷史·地理類\B1001封建社會.pdf
B歷史·地理類\B1004俄國史教程 第二卷.pdf
B歷史·地理類\B1004俄國史教程 第三卷.pdf
B歷史·地理類\B1004俄國史教程 第一卷.pdf
B歷史·地理類\B1005蒙塔尤.pdf
B歷史·地理類\B1006往事紀年譯注.pdf
B歷史·地理類\B1007 歐洲文明史([法]基佐).pdf
B歷史·地理類\B1008宗教改革史 上冊.pdf
都是商務印書館的。在電驢能下載到。
還有北京大學出版的《世界通史》

Ⅳ 《夢溪筆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夢溪筆談》(沈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RzK3DSdsaRfEQ8JWb3_eA

提取碼:ka2b

書名:夢溪筆談

作者:沈括

譯者:諸雨辰譯注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11-2

頁數:775

內容簡介:

《夢溪筆談》是沈括晚年所作筆記文字的結集,是他一生學問最精華部分的結晶,包括制度史、財政史、音樂學、天文歷算學、醫葯學、地理地圖學、考古學、詩學及書畫學、音韻學、文獻考證學等方面的內容,以及一些逸聞軼事、雜記瑣談等。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資料,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之為「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沈括則被稱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作者簡介: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Ⅵ 《夢溪筆談全鑒》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夢溪筆談全鑒》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uD_Dqv5sLAQ0wJtSOhNj6w

?pwd=60j5 提取碼:60j5
簡介:《夢溪筆談》具有世界性影響。日本早在19世紀中期排印這部名著,20世紀,法、德、英、美、意等國家都有學者、漢學家對《夢溪筆談》進行系統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這之前,早有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等各種語言的翻譯本。

Ⅶ 《夢溪筆談全譯》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夢溪筆談全譯》(【宋】沈括 著 金良年 胡小靜 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FKNJV7rPqa-_ciVGHWRrAA

提取碼: mxaq

書名:夢溪筆談全譯

作者:【宋】沈括 著 金良年 胡小靜 譯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7

頁數:328

內容簡介: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志、葯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葯、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佔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佔全書的46%。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因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他所記述的科技知識,也就具有極高價值,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學發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還稱譽沈括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本書是《夢溪筆談》原文加上全文白話翻譯。

Ⅷ 一些簡單的文學常識

表現手法,也叫寫作方法。它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3)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4)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5)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8)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9)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修辭手法:
一、比喻
不直接說被描寫的對象甲,而用與它有相似性的乙來描寫它,以使被描寫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點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個要素:本體(甲)、喻體(乙)和連接兩者的喻詞。根據這三個方面出現情況,將比喻分為:
(一)明喻 用「像、如、彷彿」等喻詞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如:
(1)共產黨像太陽。
當然,如果前後句子叫長,且意義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詞。如:
(2)鐵不用就會生銹,水不流就會發臭,人的頭腦不用,功能就會萎縮。
(二)暗喻 用「是、成為」等喻詞直接將本體當做喻體的方法。如:
(3)大王莊這個陣地成為一顆銳利的鐵釘,牢牢地釘進了黃維兵團的腦門心。
(4)困難是彈簧,你軟它就強。
(三)借喻 不出現本體和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指本體的方法。如:
(5)一旦把敵人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里「鮮紅的太陽」喻指新生的社會制度。

二、比擬
直接將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徵、屬性加在甲事物對甲進行跨類式描寫的修辭格。有本體、擬體兩個部分組成,本體一般為名詞性事物,擬體則多為謂詞性成分。從語義特徵上說,擬體本不能與本體構成陳述關系。根據本體與擬體的關系,一般將比擬分為:
(一)擬人 將非人類的事物當做人來寫。如:
(1)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2) 硬幣正悄然「退休」。
(二)擬物 將人直接當做物,或將此物當彼物來寫。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夾著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臉,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三、借代 直接用與本體甲有相關關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辭格。如:
(1)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2)凡是願意留下的,再不許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園子,豐富菜籃子。

四、拈連 在用乙對甲進行陳述或描述後,再將甲轉移與本不能陳述或描述的丙進行組合的修辭手法,可用格式表述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別看我耳朵聾,可我的心不聾。
(2)這一錘沒敲在鍾上,卻敲在俺的心上。

五、誇張 對事物或行為作超越事實的描述的修辭格。例如:
(1)毛色格外發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
(2)莫誇財主豪富,財主心腸比蛇毒。塘邊洗手魚也死,路過青山樹也枯。

六、雙關 讓詞句具有表面上一個意義實則表達另外一個意義的修辭方式。比如:
(1)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
(2)旗桿上插雞毛,好的撣子(膽子)!
注意:雙關與歧義不同。雙關是一種表達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達一種意思的時候,暗地裡還有另外一種意思,而後者才是表達者的真正用意。不過不能理解後一層意思的人,不影響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義。但歧義不同,它是表達者無意產生的一種消極現象,它所表達的兩種意義存在於話語表面,而且這兩個意義會讓接受者無所適從。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騙等)的話,歧義是應該避免的。

七、映襯 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使它們互相襯托,相得益彰的修辭手法。例如:
(1)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八、移就 將描寫甲事物的詞語直接用來描寫乙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格的最常見形式是體詞性偏正短語,如(1)、(2)
(1)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
(2)甜甜的聲音讓奶奶心裡樂開了花。
另外一種形式是謂詞性結構,如:
(3)秋天的黃昏,晚霞燒紅了西方的天空。
(4)建築也是新式,簡截不羅嗦,痛快之至。

九、對偶 用字數相同、意義相關、形式整齊的兩個句子並列表達所形成的修辭格。根據兩句之間的語義關系,將它分為三類:
(一)正對 上下句從不同的側面說明同一事理,意義上互相補充。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反對 上下句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敘述,意義上相反相成。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手首甘為孺子牛。
(二)串對,也叫流水對,上下句意義相承,表達因果、條件等關系。如:
(3)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十、排比 用一組結構相似的語句,表達相關的內容的修辭手法。如:
(1)祖國是一座花園。北方就是圓中的臘梅,小興安嶺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2)理想是石,敲出了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十一、仿詞 更換現成詞中的某個語素,臨時造出新的詞,以表達風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辭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賣超標「官宅」。
(2)搞四個現代化,不懂科學技術就要成為科盲。
表達方式:有五種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1)記敘: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記敘順序:
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三種。
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採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順敘的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
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序來敘述事件
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系為序來敘述事件
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
肖像描寫:文藝作品中通過對人物的容貌、衣飾、神情、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它能讓讀者直觀地認識作品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外在的特徵。
描寫方法:
語言描寫:文學創作中通過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它能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心理描寫: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描寫。它能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動作描寫:文學作品中用人物自己的行動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它可以顯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發展。

景物描寫:景物描寫除要抓住景物的形狀、顏色、動態外,還要把各部分景物的方位交待清楚,這樣才能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可以襯托當時人物的心情。

感情描寫:可以寫出文學作品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之後發生的事做伏筆。

正面描寫:又稱「直接描寫」。文章的描寫手法之一,與「側面描寫」相對。它主要是指對人物的肖像、心理、語言、行動以及對。

側面描寫: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它是正面描寫的一種補充。側面描寫曲折含蓄,能喚起讀者的想像,豐富人物的形象,達到以此顯彼的效果。
故事情節(我覺得應該是記敘文6要素吧):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不就是小說的故事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好一點的網站:
http://mypage.zhyww.cn/page2.asp?pgid=61139&pid=55843

Ⅸ 跪求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語文課本課文的全部目錄

初中語文全套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fvlxmTewN_L8PB7c0IZTnw

?pwd=qh1s 提取碼: qh1s

初中語文全套|語文初中課本9年級下冊人教版.pdf|語文初中課本9年級上冊人教版.pdf|語文初中課本8年級下冊人教版.pdf|語文初中課本8年級上冊人教版.pdf|語文初中課本7年級下冊人教版.pdf|語文初中課本7年級上冊人教版.pdf|九下語文電子課本pdf.pdf|九年級上冊.pdf|八年級上冊.pdf|(部編)9年級語文下冊課本.pdf|(部編)9年級語文上冊課本.pdf|(部編)8年級語文下冊課本(雙面).pdf|(部編)8年級語文下冊課本(單面).pdf|(部編)8年級語文上冊課本.pdf

Ⅹ 《夢溪筆談》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夢溪筆談》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DMstaQnfvOjIgmhhqz5sA

?pwd=ikge 提取碼: ikge
簡介:《夢溪筆談》是中國筆記研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的本子之一,一直成為中國科學史研究的重點。然本書內容涉及甚廣,人事、官政、權智,下至閭巷之言,亦是研究北宋時期典制禮儀、財役制度、軍事制度的重要史料。此次整理,《筆談》部分以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元刊本為底本,《補筆談》、《續筆談》部分以清光緒三十年陶氏愛廬本為底本。為便於讀者閱讀,本書目錄的卷首條目標題按卷排比,文中出現的人物、典籍、年號編為索引,附於卷末。有價值的各種版本序跋和《沈括事略》收於附錄,以見全貌。

閱讀全文

與夢溪筆談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xp配置java環境變數配置 瀏覽:7
python中1到100怎麼算 瀏覽:765
小度我想看程序員 瀏覽:504
bs刷裝備建立後文件夾沒有 瀏覽:79
找漫畫看應該下載什麼app 瀏覽:182
如何在vps上搭建自己的代理伺服器 瀏覽:744
nginxphp埠 瀏覽:403
內臟pdf 瀏覽:152
怎麼看雲伺服器架構 瀏覽:85
我的世界國際服為什麼登不進伺服器 瀏覽:997
微盟程序員老婆 瀏覽:931
intellij創建java 瀏覽:111
java連接odbc 瀏覽:40
啟動修復無法修復電腦命令提示符 瀏覽:360
手機編程是什麼 瀏覽:98
山東移動程序員 瀏覽:165
蘇州java程序員培訓學校 瀏覽:479
單片機液晶驅動 瀏覽:856
魔拆app里能拆到什麼 瀏覽:132
新預演算法的立法理念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