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樑上部通長搭接處需要箍筋加密嗎
不需要加密,但梁兩側端部應按是否有抗震要求在抗剪區段設置箍筋加密區。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
舉例:直徑25mm的鋼筋與直徑16mm的通長筋連接,連接區段的箍筋直徑應≥25×0.25=6.25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16×5=80mm。箍筋間距比加密區間距100還要密!
(1)梁交接處箍筋加密起步擴展閱讀:
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
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區間總長均要滿足大於500mm,如果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進行加密。
『貳』 誰能告知下樑箍筋加密區位置從哪裡開始
從支座邊緣50mm處開始,具體可以參考圖集:
『叄』 主次梁交接處箍筋如何加密
主次梁交接處,主梁不斷,且與次梁交接處,在主梁每側附 加三個間距50的箍筋。
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於主梁或者次樑上就是次梁。
通俗的理解,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於主梁或者次樑上的就是次梁。規范的標注主梁及框架梁是「KL」,次梁是「L」,但也存在設計對主梁和次梁的標注有不規范的現象。
可以從受力的特點和結構兩個方面來考慮:荷載從板傳到次梁再傳到主梁,再由主梁傳到柱子。所以一般主梁是是搭接在柱子上,而次梁是搭接在主樑上。次梁一般和主梁鉸接。
柱箍筋加密范圍是:
底層柱(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梁的箍筋加密區規定:
加密范圍從柱邊開始,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區間總長均要滿足大於500mm,如果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進行加密。
『肆』 梁與梁相交處箍筋是否加密,(無柱子)
梁與柱交界處,梁離柱邊50mm,開始綁扎第一隻箍筋。
樑柱節點中(核心區),柱箍筋應加密。
12G901-1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
『伍』 樑上鋼筋搭接處箍筋需要加密嗎
梁,柱,縱向鋼筋搭接處箍筋都是需要加密的,加密規范統一按下圖施工,明白了請採納!
『陸』 主次梁交接處都要設加密箍筋和吊筋
主次梁交接處都要設加密箍筋和吊筋,主次梁交接處,吊筋及加筋按圖示要求布置規格及數量,吊筋在主樑上設置,箍筋加密設置在主樑上的次梁兩側。
梁定義為受彎構件,承受拉力,剪力和彎矩,主梁與主梁之間的跨度過大,須在其中加入次梁,力均勻傳遞給主梁,次梁是通過主梁的,也就是說主梁要給次梁一個穩定的環境(而次梁和主梁的交界處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區域)。也就是應力最集中的地方,當次梁受到剪力和扭力的時候,次梁會把力傳遞個主梁,主梁為了加強抗剪力,抗扭力,就得設置加強筋,也就是,吊筋或者是附加箍筋。值得一提的是,吊筋的效果比附加箍筋要強。
『柒』 主梁與次梁交接處箍筋加密是多少啊
主梁與主梁交接處是需要進行箍筋加密。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捌』 主梁與主梁交接處是否需要進行箍筋加密
主梁與主梁交接處是需要進行箍筋加密。
箍筋加密區是對於抗震結構來說的。根據抗震等級的不同,箍筋加密區設置的規定也不同。
一般來說,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
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中的最大值。
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8)梁交接處箍筋加密起步擴展閱讀:
加密范圍是按照規范規定來的,沒有具體的計算公式。柱子和梁的加密
區箍筋的設置方法為:
柱箍筋加密范圍是,底層柱(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梁箍筋加密范圍,加密范圍從柱邊開始,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而且加密區間總長均要滿足大於500mm,如果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進行加密。
詳見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16G101-1》
具體加密高度還應依據結構設計並應滿足規范要求。
『玖』 樑柱交界處的鋼筋加密是怎樣的
據《混凝土結構工程設計規范》及11G101圖集,框架結構樑柱節點區域柱子的箍筋應當做加密處理,加密區域為:
1、底層柱自嵌固部位Hn/3(Hn為凈高)。
2、其餘部位為Hn/6、hc(hc為柱子截面長邊尺寸或圓柱直徑)、500mm中的最大值。
見圖1:
但由於樑柱節點區域鋼筋密集,且由於施工順序問題,往往造成柱子加密區箍筋缺失的現象。針對樑柱節點鋼筋密集造成節點核心區加密區箍筋少放或漏放的現象,可考慮三種解決方法:
1、U形箍焊接法
在梁主筋放置後,未綁扎前,先把節點內柱箍筋按位置(梁下、梁內、樑上)和數量放置好,待梁鋼筋綁扎完畢,再勻開預先放置的柱箍筋,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若因節點鋼筋過密,預先放置箍筋確實困難,不得已可少放幾道,不足的在梁鋼筋綁扎完畢,用兩個開口箍筋(U形箍筋)焊接,為滿足抗震要求,可用相應規格焊條單面焊接一段(不小於10d)。
2、導筋——箍筋籠沉梁法
此方法是將核心區箍筋焊接成箍筋籠,其步驟是先配備所需節點核心區外圍箍筋,在外圍箍筋四邊外皮焊接導筋,按間距焊接成鋼筋籠,鋼筋籠套入柱縱向鋼筋內,然後鋼筋籠與梁鋼筋同時綁扎,最後綁紮好後梁鋼筋和鋼筋籠一起落入樑柱模板內,如果箍筋為復合箍,可以全部採用拉筋,拉筋須同時鉤住縱向鋼筋和外圍箍筋。
3、模板後封法
此方法側重細分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順序,要求木工和鋼筋工緊密配合,保證節點區域箍筋綁扎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做法是將柱的箍筋分段綁扎:首先木工鋪設梁底模,盡早給鋼筋工提供施工面,但不鋪設梁側模板和樓板模板,鋼筋工先將柱箍綁至梁底下;其次再穿好框架梁底筋後綁扎節點區箍筋;最後在鋼筋工綁完框架梁鋼筋和柱箍筋後,木工再鋪梁側模板、樓板底板以及柱側模板。這樣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綁扎框架梁鋼筋使用的操作架,這時可以用工具式腳手架來解決。如果樓板底模是用鋼管做頂撐,也可以先搭頂撐架,利用它來做綁扎梁鋼筋的操作架。
『拾』 主次梁交接處的箍筋加密應該怎麼表示
主次梁交接處的箍筋加密表示:標注@100/200。
對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層梁的兩端都要進行加密。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區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不小於1/3的該層柱凈高。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
附加箍筋一般布置在主梁,主要是抵抗集中力,只是習慣上兩側各布置3根。
主梁和次梁相交,上排筋都是Φ25的,保護層以哪梁的上排筋為主,按照06G901-1的P2-33的說明,分兩種情況,但做法二是要經設計同意,如施工原因先綁扎次梁鋼筋等等,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構造一,此梁鋼筋在主梁鋼筋上,即次梁保護層厚度不變,而主梁保護層厚度增加了次梁鋼筋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