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宋仁宗pdf

宋仁宗pdf

發布時間:2022-10-07 18:32:05

『壹』 「天寶聖元」是哪個朝代的銅錢

北宋仁宗趙禎,天聖年間1023-1032年的鑄幣,存世量較多,價在2-5元左右。有的版別價在20-50元。

『貳』 《新民說·吳鉤說宋系列(套裝共四冊)豆瓣》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新民說·吳鉤說宋系列(套裝共四冊)豆瓣》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EDAXG4-QKtS6Cmccg9ZtJg

?pwd=bk4q 提取碼:bk4q
簡介:吳鉤通過對海量文獻和數百幅宋代畫作進行檢索,從生活、文化、經濟、法政等角度生動展示了宋朝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宋人的起居飲食、茶花香畫等諸般雅事,還是趕集貿易、發明創新,抑或王朝建構、上朝議事,本書系幾乎無所不包。同時,吳鉤還挑選了宋代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宋仁宗,從他治理朝政的具體細節去挖掘為何宋朝能取得如此成就。這個書系構成了一幅趣味橫生、活靈活現的宋代立體生活圖卷,有力印證「宋乃近代之拂曉」的論點。

『叄』 求《井上靖《敦煌》》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井上靖《敦煌》》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7ytCv2B-MT65UDxqWGEvA

?pwd=4d7p 提取碼:4d7p
簡介:《敦煌》是日本文學巨匠井上靖以中國為題材創作的重要歷史小說之一,曾獲得每日藝術獎。莫高窟的浩繁經卷如今是世人為之稱奇的寶物,但是這些經卷到底是誰為何而埋,而那個未留姓名的藏經人背後,究竟還有多少謎團?井上靖用一部驚天動地的《敦煌》,引導人們前赴後繼奔向那片神奇的土地。

宋仁宗天聖年間,書生趙行德進京趕考,因瞌睡錯過了考試。他失魂落魄,四處游盪,偶然得到從未見過的西夏文布片。西域的氣息瞬間改變了趙行德的命運,也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千年未解之謎……

『肆』 求《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宋仁宗和他的帝國精英》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oO9ukHSpklhatjN5T_Kz4Q

?pwd=m10h 提取碼:m10h
簡介:中國文明造極於大宋。本書從第一手史料入手,以時間為軸,從宋仁宗親政到嘉佑開科、蘇軾題榜,全方位展現宋朝之絕代風華,亦揭示盛世背後的紛爭權斗,以此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治特色、時代氣質與人文氣象。觀點新穎,試圖突破社會對人物事件固有的平面印象,對原有史料也進行了新的挖掘和解讀。

『伍』 書的來歷和簡介

書的歷史
無論古今中外,對於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手工精製的紙特別適合中國書畫之用,分生宣和熟宣兩種。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叄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經過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 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記言文是在記事文之先發展的。商代甲骨卜辭大部分是些問句,記事的話不多見。兩周金文也還多以記言為主。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長足的進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說出的、寫下的都可以叫作「辭」。卜辭我們稱為「辭」,《尚書》的大部分其實也是「辭」。我們相信這些辭都是當時的「雅言」①,就是當時的官話或普通話。但傳到後世,這種官話或普通話卻變成了詰屈聱牙的古語了。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尋找寫刻的材料。最早書寫材料都取自於自然界,如:石塊、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等等,都是其例。但這些材料,各有缺陷,無法充分發揮文字的紀錄功能。春秋戰國時代,知識日漸普及,著書立說,大行其道,為應需要,簡書和帛書乃相繼產生。「簡」是用竹或木製成狹長的條片,書寫時,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續下來,然後再依順序由右而左的排列,並以繩索加以編連,這樣一部著作,便能連貫而完整。帛書是絲織品寫成的圖書,由於帛性柔軟又輕便,攜帶及閱讀均感便利。只是簡書笨重,帛書昂貴,都不利於知識的普及及圖書的長期發展,因而人們又發明紙張來取代它們。 紙的出現,約在西漢時期,史書正式的紀錄是公元一○五年。由於紙張具有輕柔及低廉的長處,因而,很快的成為生產圖書最主要的材料。紙出現以後,雖然解決了圖書生產方面的許多問題,但是生產圖書,猶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寫,既費時又費力,還是欠缺方便。人們遂從長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經驗中,啟發了雕版與印刷技術的結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產圖書方法,終於發明。以古法示範造紙過程。 雕版印刷術約在初、盛唐時代出現,由於它是手工業時代生產圖書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廣利用,成為五代、兩宋以後生產圖書的主力。為了使印刷技術更便捷與美觀,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進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領域。從此之後,印刷技術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鮮麗動人。 圖書除了文字、紙張、印刷之外,如何裝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簡策之後,我國圖書的裝潢技巧,即不斷的改良提升,其演進的方向,大都朝向簡便實用、美觀大方的原則。歷代以來,圖書裝潢型制約有:卷軸、冊葉、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演進過程。近代的圖書,雖然采機械操作裝訂成平裝、精裝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書,還常用線條來增加古意,頗能引發思古之幽情。 在中國早期即有了護書用的銅制護套。 然而無論生產圖書方法如何改變,其基本原理,卻都脫離不了舊日的方式。今日製版、印刷、造紙等製作圖書要件,可以說無一不是從國人舊有的發明中蛻變而來的。所以當我們緬懷人類文明的進步及圖書發展的歷史時,總難抑制住一股無名的興奮與榮耀的心情。當然,如何自勵自省,紹續先人光輝遺緒,或將更具有意義。
口袋書
對口袋書沒有完全准確的界定,大抵是指開本小於小32開,印張大致不超過10個印張的書。口袋書的興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7月在倫敦出版的「企鵝叢書」,這套叢書3年間銷售2500多萬冊,獲得巨大成功。口袋書從此流行於世並引發了一場「紙皮書革命」,對歐美國家的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與美國發明柯達克羅姆彩色膠片一起列入20世紀的人類發明、人類冒險和不尋常的事件當中。
電子書
單純文字形式的電子書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因此,CHM和HLP格式的電子書應運而生,作為Windows系統幫助文件的標准格式,CHM和HLP格式能夠支持圖片的插入,並且還能通過製作目錄、索引等功能來方便讀者閱讀。這兩種格式無須任何第三方軟體支持,在Windows系統中就可以直接閱讀。 CEB格式 CEB格式是由北大方正公司獨立開發的電子書格式,由於在文檔轉換過程中採用了「高保真」技術,從而可以使CEB格式的電子書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來的樣式。正是基於這種特點,不少電子書發行機構和數字化圖書館都已經開始採用這種格式,國家有關部門還把CEB格式作為電子公文傳遞的標准格式。方正Apabi Reader(阿帕比)是CEB格式的指定閱讀軟體,Apabi Reader還具有字體縮放、書簽、作筆記、書籍管理、翻譯和文字部分拷貝功能,能盡量符合廣大讀者傳統的閱讀習慣。 PDF格式 PDF是由Adobe公司所開發的電子讀物文件格式,它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原文檔中的格式、字體、版式和圖片,並能確保文檔列印出來的效果不失真。因此,PDF格式已經成為一種國際上認可的電子文檔格式。PDF文件的專用閱讀工具就是Adobe Acrobat Reader軟體。為了能夠使讀者閱讀到原始版面,不少報紙的電子版都是採用PDF格式,如上海的《新民晚報》,北京的《北京青年報》等。順便再說一句,上文介紹過的方正Apabi Reader(阿帕比)也能閱讀PDF文檔,所以在安裝PDF閱讀軟體的時候,你可以兩者選其一。 PDG格式 超星公司已經通過全國各家圖書館,收集了大約30萬冊左右的各種圖書,並且把書籍經過掃描後存儲為PDG數字格式,存放在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如果你要想閱讀這些圖書,則必須使用超星閱覽器(Superstar Reader),把閱覽器安裝完成後,打開超星閱覽器,點擊「資源」,我們就可以看到按照不同科目劃分的圖書分類,展開分類後,每一本具體的書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在閱讀過程中,你還可以選擇把這本書進行下載。 WDL和WDF格式 WDL和WDF格式解決了不同軟體平台和語言系統互相之間不兼容的問題,由於這兩種格式對漢字和文檔中的圖片的支持效果特別好,所以,當你在使用DynaDoc Reader閱讀這兩種格式時,絕對不會發生字體變形、亂碼等現象。從目前使用的情況來看,一些計算機編程類的電子書籍,大都喜歡採用WDL格式。如果你對編程感興趣,那麼DynaDoc Reader可是你的必備軟體之一。

『陸』 迷茫者說:書是什麼什麼

書是人類文化知識的傳承工具,是傳遞經驗的一種載體,是人類的朋友、導師、顧問。

書是作者心情的的真實反映。

有人因書而出名,有人因書而惹來殺人之禍。

書可以是一本裝訂好的著作,可以是一種感悟,可以是一種心情,也可以是一顆小石頭。

一萬個人,對於書的理解有一萬種不同的答案,但真要說什麼是書,就好比用一把文具尺用量喜馬拉雅山,用秒去計算地球的年齡。

對於一些人來說,書就是能讓自己廢寢忘食、讓自己沉醉其中不覺時間溜走的一東西。

什麼是書?書就是人的愛好、人的生活。

那簿簿的一本書,是許多人的心愛之物。人們習慣於從書中體會各種各樣的心情故事,享受那一種寧靜、那一種豁達、那一種悲憤。但書真的就是那裝訂好的冊子嗎?

大自然,是人類無法讀懂的書,每一個人,也是一本書。

世間萬物,什麼不是書?

書,並不是那一本本的書,而是一種人生的感悟。

喜、怒、哀、樂,花、草、蟲、魚……

何物不是書?何處不是書?

『柒』 水調歌頭是詞嗎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捌』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王立群)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DbJYmmDW-9aTpE25L4JkxQ

提取碼: 86bs

書名: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

作者:王立群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1

內容簡介: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最願意回到哪個朝代生活呢?

對此,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答案確實有點出人意外——「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 無獨有偶,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博士在談到宋代時也不禁由衷地感嘆:「談到十一世紀,我們猶如來到最偉大的時期」。但提到宋朝,除了宋詞,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異族並起」以及民間戲文里流傳甚廣的楊家將演義、水滸一百單八將諸如此類。長久以來,宋朝一直是被我們誤解與低估的朝代。事實上,有宋一代,創造了絕不輸於漢唐的文明。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藝術水準,在中國古代史上都達到了一個高峰,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此外,尤其為人稱道的是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真正實現文職政府的時代,號稱「與士大夫治天下」,宋代皇帝的仁慈和開明在歷朝歷代中是絕無僅有的。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為什麼宋朝的政府組織架構跟歷朝歷代迥然不同呢?

著名學者王立群先生主講的《王立群讀宋史》系列將陸續為什麼揭開這一謎團。《王立群讀宋史》是央視《百家講壇》2012年開始陸續推出的大型系列人文節目,將評述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等五位北宋皇帝的生平故事,通過五位皇帝將北宋一百六十八年的歷史大事貫穿起來,力圖重新再現一千年前北宋的繁華風采。

《王立群讀宋史》是在央視「百家講壇」同名講稿《王立群讀宋史》的基礎上潤色、增補而成的。《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書是此系列的第二季。

長期以來,宋太宗趙光義並沒有受到世人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他本人更因為「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等長期遭人詆毀和非議。然而,真正的歷史並不會因為後人的漠視與誤解而消退她本來的繁華。趙光義作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繼承長兄大業,勵精圖治,為宋代的穩定、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一生,是奮斗與變革的一生,也是毀譽參半的一生。《宋太宗》將為大家揭示這位自詡與周公相提並論的一代帝王奮斗的心路歷程、統一歷程、改革歷程。

《宋太宗》採取傳記特點和歷史評論相結合的寫作方式,講解趙光義「大興科舉 」和「提倡文治」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以大眾視角關照和解讀歷史,寄託了知名學者王立群先生的個人生活體驗和強烈的愛憎情感。

作者簡介:

王立群,1945年生,祖籍山東,生在安徽,長於河南。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主要為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山水游記研究和《文選》研究兩個方面。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選〉版本、注釋綜合研究》、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歷代<選>學文獻輯考與研究》的研究,為《文選》學研究的權威人士。

在專業研究之餘,王立群雜涉甚廣,學養深厚,對漢魏六朝歷史也有著獨到的研究,在河南大學文學院主講《史記》四十餘年,聽眾累計達數萬人。2006年,王立群與易中天在央視「百家講壇」合講《漢代風雲人物》,其中的「呂後系列」,創造了該欄目的年收視率之冠,王立群因而也成為2007年央視重點打造的學術主講人,主講的節目貫穿全年,與易中天、閻崇年一起被稱為百家講壇的三駕馬車。

2011年,王立群接受《百家講壇》邀請,開始錄制《王立群讀宋史》,評述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等五位北宋皇帝的生平故事。這是《百家講壇》繼前些年推出的史記系列之後又一大手筆通俗講史公開課,每部50集,預計將歷5年完成,目前已錄制到《宋太宗》,第一季《宋太祖》已於2012年播出,引起了巨大反響。《王立群讀宋史》第二季《宋太宗》於2013年10月16日開始播出。

『玖』 推薦一本星象學的書

1、中國古代天文星象學的入門書:《步天歌》
步天歌
東方七宿:

角兩星南北正直著,中有平道上天田,總是黑星兩相連。別有一烏名進賢,平道右畔獨淵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門左平星,雙雙橫於庫樓上。庫樓十星屈曲明,樓中五柱十五星,三三相似如鼎形。其中四星別名衡,南門樓外兩星橫。

亢四星恰如彎弓狀,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橫。大角左右攝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頓頑星,兩個斜安黃色精。頑下二星號陽門,色若頓頑直下存。

氐四星似斗測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識稱無名。一個招搖梗河上,梗河橫列三星狀,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攝提,氐下眾星騎官出,騎官之眾二十七,三三相連十欠一。陣車氐下騎官次,騎官下三車騎位。天輻兩星立陣旁,將軍陣里振威霜。

房四星直下主明堂,鍵閉一黃斜向上,鉤鈐兩個近其旁。罰有三星直鍵上,兩咸夾罰似房狀,房西一星號為日,從官兩個日下出。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尾九星如鉤蒼龍尾,下頭五點號龜星,尾上天江四橫是,尾東一個名傅說,傅說東畔一魚子,尾西一室是神宮,所以列在後妃中。

箕四星形狀如簸箕,箕下三星名木杵,其前一黑是糠皮。

北方七宿: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對,天弁建上三三九。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鱉貫索形。天雞建背雙黑星,天龠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天淵十星鱉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農家丈人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牛六星近在河岸頭,頭上雖然有兩角,腹下從來欠一腳。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連,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號織女。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兩畔右邊明。更有四黃名天桴,河鼓直下如連珠。羅堰三烏牛東居,漸台四星似口形。輦道東足連五丁。輦道漸台在何許?欲得見時近織女。

女四星如箕主嫁娶,十二諸國在下陳。先從越國向東論,東西兩周次二秦,雍州南下雙雁門,代國向西一晉伸,韓魏各一晉北輪,楚之一國魏西屯,楚城南畔獨燕軍,燕西一郡是齊鄰,齊北兩邑平原君,欲知鄭在越下存,十六黃星細區分。五個離珠女上星,敗瓜珠上瓠瓜生,兩個各五瓠瓜明。天津九個彈弓形,兩星入牛河中橫。四個奚仲天津上,七個仲側扶筐星。

虛上下各一如連珠,命祿危非虛上呈,虛危之下哭泣星。哭泣雙雙下壘城,天壘團圓十三星。敗臼四星城下橫,臼西三個離瑜明。(註:命祿危非,即司命、司祿、司危、司非)

危三星不直舊先知,危上五黑號人星,人畔三四杵臼形,人上七烏號車府,府上天鉤九黃晶,鉤上五鴉字造父。危下四星號墳墓,墓下四星斜虛梁,十個天錢梁下黃。墓旁兩星能蓋屋,身著黑衣危下宿。

室兩星上有離宮出,繞室三雙有六星。下頭六個雷電形,壘壁陣次十二星,十二兩頭大似井,陣下分布羽林軍,四十五卒三為群。軍西西下多難論,仔細歷歷看區分:三粒黃金名鈇鋮,一顆真珠北落門,門東八魁九個子,門西一宿天綱是。電旁兩星土公吏,騰蛇室上二十二。

壁兩星下頭是霹靂,霹靂五星橫著行,雲雨次之口四方。壁上天廄十圓黃,鈇鑕五星羽林旁,土公兩黑壁下藏。

西方七宿:


腰細頭尖似破鞋 一十六星繞鞋生 外屏七烏奎下橫 屏下七個天溷明
司空右畔土之精 奎上一宿軍南門 河中六個閣道形 附路一星道傍明
五個吐花王良星 良星近上一策名 天策天溷與天屏 一十五星皆不明


三星不勻近一顆 左更右更烏夾婁 天倉六個樓下頭 天庾三星倉東腳
婁上十一將軍侯


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廩胃下斜四星 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大陵
陵北九個天船名 陵中積屍一個星 積水船中一黑精


七星一聚實不少 阿西月東各一星 月下五黃天陰名 陰下六烏芻槁營
營南十六天苑形 河裡六星名捲舌 舌中黑點天讒星 礪石舌旁斜四丁


恰似爪叉八星出 附耳畢股一星光 天街兩星畢背旁 天節耳下八烏幢
畢上橫列六諸王 王下四皂天高星 節下團圓九州城 畢口斜對五車口
車有三柱任縱橫 車中五個天潢精 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關一星車腳邊
參旗九個參車間 旗下十三烏天園 九游天園參腳邊


三星相近作參蕊 觜上座旗直指天 尊卑之位九相連 司怪曲立座旗邊
四鴉大近井鉞前


總有七星觜相侵 兩肩雙足三為心 伐星三小足里深 玉井四星右足陰
屏星兩扇井南襟 軍井四星屏上吟 左足下四天廁臨 廁下一物天屎沉

南方七宿:

井宿
八星橫列河中凈,一星名鉞井邊安,兩河各三南北正,
天樽三星井上頭。樽上橫列五諸侯,侯上北河西積水,
欲覓積薪東畔是,鉞下四星名水府,水位東邊四星序。
四瀆橫列南河裡,南河下頭是軍市,軍市團圓十三星,
中有一個野雞精。孫子丈人市下列,各立兩星從東說,
闕丘兩個南河東,邱下一狼光蓬茸。左畔九個彎弧弓,
一矢擬射頑狼胸,有個老人南極中,春秋出入壽無窮。

鬼宿
四星冊方似木櫃,中央白者積屍氣,鬼上四星是爟位,
天狗七星鬼下是,外廚六間柳星次,天社六個弧東倚,
社東一星名天紀。

柳宿
八星曲頭垂似柳,近上三星號為酒,宴享大酺五星守。

星宿
七星如鉤柳下生,星上十七軒轅形,軒轅東頭四內平,
平下三個名天相,相下稷星橫五靈。

張宿
六星似軫在星傍,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數星欹在太微傍,太尊一星直上黃。

翼宿
二十二星太難識,上五下五橫著行,中心六個恰似張,
更有六星在何許?三三相連張畔附,必若不能分處所,
更請向前看記取,五個黑星翼下頭,欲知名字是東甌。

軫宿
四星似張翼相近,中央一個長沙子,左轄右轄附兩星,
軍門兩黃近翼是。門下四個土司空,門東七烏青邱子,
青邱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以上便為太微宮,
黃道向上看取是。

三垣
紫微宮
中元北極紫微宮 , 北 極 五 星 在 其 中 , 大 帝 之 座 第 二 珠 ,
第三之星庶子居 , 第 一 號 曰 為 太 子 , 四 為 後 宮 五 天 樞 ,
左右四星是四輔 , 天 乙 太 乙 當 門 路 。 左 樞 右 樞 夾 南 門 ,
兩面營衛一十五 , 東 藩 左 樞 連 上 宰 , 少 宰 上 輔 次 少 輔 ,
上衛少衛次上丞 , 後 門 東 邊 大 贊 府 。 西 藩 右 樞 次 少 尉 ,
上輔少輔四相視 , 上 衛 少 衛 七 少 丞 , 以 次 卻 向 前 門 數 。
陰德門星兩黃聚 , 尚 書 以 次 其 位 五 , 女 史 柱 史 各 一 戶 ,
御女四星五天柱 。 大 理 兩 星 陰 德 邊 , 勾 陳 尾 指 北 極 巔 ,
六甲六星勾陳前 , 天 皇 獨 在 勾 陳 里 , 五 帝 內 座 後 門 間 。
華蓋並杠十六星 , 杠 作 柄 象 華 蓋 形 , 蓋 上 連 連 九 個 星 ,
名曰傳舍如連丁 , 垣 外 左 右 各 六 珠 , 右 是 內 階 左 天 廚 ,
階前八星名八谷 , 廚 下 五 個 天 棓 宿 。 天 床 六 星 左 樞 右 ,
內廚兩星右樞對 , 文 昌 斗 上 半 月 形 , 稀 疏 分 明 六 個 星 。
文昌之下曰三公 , 太 尊 只 向 三 公 明 , 天 牢 六 星 太 尊 邊 ,
太陽之守四勢前 。 一 個 宰 相 太 陽 側 , 更 有 三 公 向 西 偏 ,
即是玄戈一星圓 , 天 理 四 星 斗 里 暗 , 輔 星 近 著 開 陽 淡 。
北斗之宿七星明 , 第 一 主 帝 名 樞 精 , 第 二 第 三 璇 璣 是 ,
第四名權第五衡 , 開 陽 搖 光 六 七 名 , 搖 光 左 三 天 槍 明 。

太 微 宮
上 元 天 庭 太 微 宮 , 昭 昭 列 象 布 蒼 穹 , 端 門 只 是 門 之 中 ,
左 右 執 法 門 西 東 。 門 左 皂 衣 一 謁 者 , 以 次 即 是 烏 三 公 ,
三 黑 九 卿 公 背 旁 , 五 黑 諸 侯 卿 後 行 。 四 個 門 西 主 軒 屏 ,
五 帝 內 座 於 中 正 , 幸 臣 太 子 並 從 官 , 烏 列 帝 後 從 東 定 。
郎 將 虎 賁 居 左 右 , 常 陳 郎 位 居 其 後 , 常 陳 七 星 不 相 誤 ,
郎 位 陳 東 一 十 五 。 兩 面 宮 垣 十 星 布 , 左 右 執 法 是 其 數 ,
宮 外 明 堂 布 政 宮 , 三 個 靈 台 候 雲 雨 。 少 微 四 星 西 北 隅 ,
長 垣 雙 雙 微 西 居 , 北 門 西 外 接 三 台 , 與 垣 相 對 無 兵 災 。

天 市 宮
下 元 一 宮 名 天 市 , 兩 扇 垣 牆 二 十 二 , 當 門 六 角 黑 市 樓 ,
門 左 兩 星 是 車 肆 , 兩 個 宗 正 四 宗 人 , 宗 星 一 雙 亦 依 次 ,
帛 度 兩 星 屠 肆 前 , 候 星 還 在 帝 座 邊 。 帝 座 一 星 常 光 明 ,
四 個 微 茫 宦 者 星 , 以 次 兩 星 名 列 肆 , 斗 斛 帝 前 依 其 次 ,
斗 是 五 星 斛 是 四 , 垣 北 九 個 貫 索 星 , 索 口 橫 者 七 公 成 ,
天 紀 恰 似 七 公 形 , 數 著 分 明 多 兩 星 。 紀 北 三 星 名 女 床 ,
此 坐 還 依 織 女 傍 , 三 元 之 像 無 相 侵 , 二 十 八 宿 隨 其 陰 ,
水 火 木 土 與 並 金 , 以 次 別 有 五 行 吟 。 河 中 河 間 晉 鄭 周 ,
秦 連 巴 蜀 細 搜 求 , 十 一 星 屬 十 一 國 , 梁 楚 韓 邦 在 盡 頭 ,
魏 趙 九 河 與 中 山 , 齊 越 吳 徐 東 海 間 , 燕 連 南 海 盡 屬 宋 ,
請 君 熟 記 有 何 難 。

2、開元占經(這本就比較深入一點了)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天文學明著。本書的全名是《大唐開元占經》,作者是瞿曇悉達,成書時間約在718~726年之間。唐朝以後,《開元占經》一度失傳,所幸在明末又被人發現,才得以流傳。本書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歷法資料和緯書,還介紹了16種歷法有關紀年、章率等基本數據。在書中,各種物異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術語很多。本書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價值。

《開元占經》,一名《大唐開元占經》,清人又或名《唐開元占經》,是唐代瞿曇悉達主編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瞿曇悉達祖籍印度,其先世由印度遷居中國。關於他本人的生平史料傳世很少。在《開元占經》卷一中記載,唐睿宗景雲二年(711),瞿曇悉達奉敕作為主持人,參加修復北魏晁崇所造鐵渾儀的工作,並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完成。在《舊唐書·天文志》中又記載有,瞿曇悉達於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奉敕翻譯印度歷法《九執歷》。這部歷法後來被錄入了《開元占經》,至於瞿曇悉達何時編撰《開元占經》,史無明文。但據今人薄樹人考證,瞿曇悉達大概在開元二年二月之後奉敕編撰《開元占經》的,至於編成時間,則不會早晚於開元十二年。

《開元占經》全書共一二�卷,其中前二卷是集錄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關於宇宙理論的論述;卷三至卷九集錄了古代名家有關天體的狀況、運動、各種天文現象等等方面的論述,以及有關的星占術文獻;卷九十一至卷一�二集錄了有關各種氣象的星占術文獻;卷一�三主要抄錄了唐代李淳風撰的《麟德歷經》;卷一�四講演算法,《九執歷》就錄在這一卷內;卷一�五集錄了從先秦古六歷到唐代神龍歷為止共二十九種歷法的一些最基本的數據,卷一�六至卷一一�則是講星圖,不過書中並沒有圖象,而是用文字介紹今測恆星位置與舊星圖所載之不同;卷一一一至卷一二�是集錄古代各種有關草木鳥獸、人鬼器物等等的星占術文獻。

那麼,《開元占經》究竟有多少內容值得我們珍視呢?簡而言之,至少有如下幾個方面:(一)《開元占經》保存了中國最古老的關於恆星位置觀測的記錄。在卷六十至卷六十三有關二十八宿星占和卷六十五至卷六十八有關石氏中、外官星中總共給出了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其中有六顆星的數據在今傳各本中已佚失)。這種赤道坐標和現代天文學上所使用的赤道坐標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這一百二十一顆星的坐標構成了一份我國最古老的星表,研究者名之為「石氏星表」。

(二)《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可能是世界最早木星衛星的肉眼觀測記錄。在卷二十三有關歲星(木星的古代名稱)佔中有一段甘氏的論述:「單於之歲,歲星在子。與虛、危晨出夕入。其狀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於其側,是謂同盟。」意思是說,在單於歲那年,木星運動到了這一天區,早、晚和虛、危二宿共升共落。這時的木星看上去又大又亮,而在它的邊上彷彿有一顆小的紅色的星,這個現象稱之為「同盟」。甘氏的這個發現是在公元前364年,這比伽利略在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後,才發現木星衛星早了近兩千年。

(三)《開元占經》保存了石氏、甘氏和王咸三家星官的原來面目。星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恆星命名形式。一個星官是一個恆星組合,其中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顆,多到數十顆。一組星起一個名字,如北斗(七顆星)、牽牛(六顆星)、天官(一顆星)、羽林軍(四十五顆星)等等。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有許多流派,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星官體系,彼此略有差異。三國時代時有吳國的一位太史令陳單曾把古代主要的三家官體系——石氏、甘氏和王鹹的,並同存異,組成一個二八三個星官包含一四**顆星的完整體系。這個體系被後世接受,成為中國傳統的恆星命名系統。由於陳單綜合的成功,反使原來的三家星官逐漸不為世人所知。全賴《開元占經》保存了原來三家各自的組成情況,才使後人得以知曉這三家星官的原貌,從而為中國星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四)《開元占經》中有很高科學水平的關於日蝕現象的論述。卷九中錄有西漢天文學家劉向的論斷:「日蝕者,月往蔽之。」這是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解釋了日食發生的原因。同卷中還引有與劉向同時代的一位星占家京房對古代日食觀測方法的記述:「日之將蝕,……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視之。」這段記述表明,當時已發明了預報日食的方法,但在時刻計算上還比較粗疏,因此,耐心的天文學家藉助了一盆水使觀測者專注的目光從長時間向上仰視刺目的太陽光本身轉變為自然微俯觀測刺目程度較低的水中太陽像,從而可以大大減輕觀測者的痛苦和疲勞。這個觀測方法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觀測日食的能力和質量。此外,《開元占經》還集錄了日全食時人們看到的太陽外層的一些有關現象,如日珥和日冕。

(五)《開元占經》記述了大量古代天文學家有關宇宙結構和運動的認識,而且其中有一些是僅見於此書的。如後秦天文學家姜岌訴《渾天論參難》,梁武帝在長春殿召集群臣討論天文、星象的記載,以及祖恆對姜岌的批評等等。這些論述在《開元占經》之外迄今尚未發現影跡。還有些論述在別的古書中雖也有所記載,但是《開元占經》所錄卻更為詳盡。如對祖恆的《渾天論》、陸績的《渾天象說》等的記載都較《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等所記為詳。所以,集中記述宇宙理論的《開元占經》卷一、卷二,乃是研究中國古代宇宙觀史的學者所必讀之書。

(六)《開元占經》卷一�三主要介紹了《麟德歷經》。《麟德歷》是初唐天文學家李淳風所編。該歷繼承了隋代劉焯《皇極歷》的成就,並在天文數據和一些數學計算方面又有許多進步。它是我國歷法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述,但這二書所載錯訛特多,且互有差異。因此瞿曇悉達所錄的《麟德歷經》對於《麟德歷》的整理研究工作具有很大參考價值。(七)《開元占經》卷一�四中記錄了印度的數碼,提出了「�」的符號。這是中印數學交流史上的一段重要資料。

(八)《開元占經》卷一�四中還主要記載了《九執歷》術文。《九執歷》是一部印度歷法。九執是指日、月、五星這七個天體和羅�、計都二顆「隱星」,羅�、計都實際上並不是星,而是天球上月亮軌道與太陽軌道相交的兩個交點。印度天文學家中把它們看作「隱星」)。《九執歷》原來面目如何,已無可考。《開元占經》所載主要是有關日、月運動和日、月食預報的計算方法。印度天文學曾經受到希臘天文學的影響,在計算天體運動時採用了黃道坐標系和幾何學方法,和中國之採用赤道坐標系及代數方法大不相同。《九執歷》中的基本天文數據中有若干較之中國略有遜色,但其方法和概念也有許多長處。例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一直沒有分辨出太陽運動的近地點和冬至點、遠地點和夏至點的區別,而《九執歷》則定出遠地點在夏至點之前十度,這是符合當時天文實際的。又如,中國古代歷法中不考慮日、月和地球之間直線距離的遠近變化問題,所以在日、月食的計算中是有局限,《九執歷》則有推算月亮視直徑大小變化的方法,較中國古代歷法有所進步。此外,《九執歷》中引進了三角學里的正弦函數演算法和正弦函數表,這在中國古代數學中也是一個新事物。總之,《九執歷》的傳入乃是中國與印度科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的價值都只有《開元占經》才能為我們提供評價的具體依據。

(九)《開元占經》記錄的古代歷法基本數據對《二十四史》中的有關記載有所補充。《二十四史》中有多部史書辟有「歷志」或「律歷志」卷,記載有關時代所用歷法的種種情況,但由於各種原因,有些歷法留下來的記載很少,而《開元占經》卷一�五「古今歷積年及草率」中所記有不少可為史書資料作補充。例如,晉代北涼地方行用的趙匪攵《玄始歷》是一部重要的歷法。它首先改革了古代歷法中十九年裡安排七個閏月的規律,創立了六��年中安排二二一個閏月的新規律,由此促進了古代歷法中朔望月和回歸年時間長度數據的精確性的提高。可是這個歷法在古書中記載極少。只有《開元占經》中記述了這個歷法的一些基本天文數據,才使我們對它有所了解。又如漢代太初歷以前有所謂古六歷,後人只知它們都是一種四分歷,但它們的歷元是哪一年,卻僅見於《開元占經》。此外,還有隋代劉孝孫的歷法,張容的《開皇歷》等,在《開元占經》中都有可以補充《隋書·律歷志》中所載的資料。

(十)《開元占經》中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據初步統計,《開元占經》中摘錄有現已失傳的古代天文學和星占學著作共約七十七種,緯書共約八十二種。這些佚書在其他古籍中間或已有記載,但完全不如《開元占經》豐富。如有關緯書,明代曾有一位學者孫珏從許多唐宋古籍中輯錄出一部緯書輯佚集,題為《古微書》。然而,自《開元占經》重新發現後,清朝人所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等所輯緯書篇幅超出了《古微書》好幾倍。至於天文學和星占學的著作,則還沒有人全面重新輯佚過。此外,《開元占經》中還摘有若干現已佚失的經學、史學和兵家著作。總之,可以說,《開元占經》作為保存古代文獻的著作來說,稱得上是一座寶庫。

除了以上十項之外,如果用不同科學學科來檢驗,肯定還可以發掘出新的令人驚異的科學內容。總之,《開元占經》的科學價值是不容低估的。

《開元占經》自撰成以後,傳世極少。這是因為書是一部以星占術為主的書,宣揚天命論的本身及篤信迷信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把它視為高度的機密,生怕有人拿其中的話,結合天上的天象,來「妖言惑眾」,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本書在唐、宋時代就流傳極少。宋以後即無記載,當已失傳。甚至連明代的皇家天文台也無藏本。直到明神萬曆四十四年(1616),安徽歙縣有叫程明善的學者,因給古佛像布施裝金,而在佛腹中發現了一部抄本。當今傳世較廣的是道光年間的恆德堂刻版巾箱本。近年來,台北出版了文淵閣藏本《四庫全書》影印本。中國書店也於一九八九年出版影印本。

3、與開元占經齊名的還有以下:
唐代學者李淳風在中國歷史上被視為占星大家,其著作《乙巳占》則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學典籍.但李淳風本人實際上是一位天文學家,在天文儀器製作、歷法修訂、天文著作編撰乃至數學、氣象學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乙巳占》本身對於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也具有極高價值.

《靈台秘苑》原是北周庾季才撰,據《隋書·經籍志》載,共有一百二十卷,現在見到的只有二十卷,北宋王安禮等人重修。書中有三百四十五顆恆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第二份星表,它的觀測年代是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公元1049年到1053年),這對研究宋代的恆星觀測很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宋仁宗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液壓油可壓縮嗎 瀏覽:944
源泉cad加密文件 瀏覽:125
銀河v10驅動重編譯 瀏覽:889
電腦上文件夾右擊就會崩潰 瀏覽:689
右美維持演算法 瀏覽:938
php基礎編程教程pdf 瀏覽:219
穿越之命令與征服將軍 瀏覽:351
android廣播重復 瀏覽:832
像阿里雲一樣的伺服器 瀏覽:318
水冷空調有壓縮機嗎 瀏覽:478
訪問日本伺服器可以做什麼 瀏覽:434
bytejava詳解 瀏覽:450
androidjava7 瀏覽:386
伺服器在山洞裡為什麼還有油 瀏覽:887
天天基金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976
伺服器軟路由怎麼做 瀏覽:293
冰箱壓縮機出口 瀏覽:229
OPT最佳頁面置換演算法 瀏覽:645
網盤忘記解壓碼怎麼辦 瀏覽:853
文件加密看不到裡面的內容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