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周有光pdf

周有光pdf

發布時間:2022-10-16 06:46:40

❶ 《拾貝集》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拾貝集》(周有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8SzHzELXeV6Zh7O-ug4l1g

提取碼:1234

書名:拾貝集

作者:周有光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1-3

頁數:277

內容簡介:

《拾貝集》收錄了周有光先生的近百篇文章,是繼《朝聞道集》後這位106歲的世紀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積累的讀書筆記和摘抄,他定名為《拾貝集》,昵稱它是一本「休閑讀物」。然而,雖謙稱「休閑」,但與《朝聞道集》一樣,周老以他獨特的風格對人類文明和中外歷史經驗教訓進行了新的審視,對國家、社會和文化發展深層次的問題進行了理性的反思。這些文章平實而高遠,簡練而睿智,有的幾乎達到了見所未見、思所未思的境界,充分體現了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氣度,開闊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歷史眼光。

《拾貝集》共分為三輯:清流拾貝、濁浪淘沙、以史為鑒。文章雖短小精悍卻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蘊深厚;句句真話,字字珠璣,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體現了這位百歲學人的赤子之誠。

作者簡介: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

1928—1949年,任教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回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❷ 《曲終人不散》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曲終人不散》(張允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Be-31LDl8vi0klRsHdXFqg

密碼:3xku

書名:曲終人不散

作者:張允和

豆瓣評分:7.4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

頁數:205

內容簡介:

《曲終人不散》作者張允和生於合肥名門世家,其曾祖張樹聲跟隨李鴻章打仗出名,是著名的淮軍將領,官做到了直隸、兩廣和兩江總督。 張允和有姐弟十人,受其父張武齡的影響,從小都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後各有所成。其中四姐妹(大姐元和、二姐允和、三妹兆和、四妹充和)又都與文化名人結姻緣,因而更加聞名中外。她們的夫婿依次是崑曲藝人顧傳玠、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從文和漢學家傅漢思。 張允和寫自己及其家事的文章,散見於她和兄弟姐妹合辦的家庭雜志《水》、幾本舊作和與丈夫周有光合著的集子里,未曾集中出版過。今年是張允和逝世六周年和冥壽一百

作者簡介:

張允和,1909年生,當代著名崑曲研究家。能寫曲、填詞、亦工詩。原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蘇州。上海光華大學畢業。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1956年與俞平伯創立北京崑曲研習社,編輯《社訊》並演出崑曲劇目多種。寫有詩詞近百首,散文多篇。出版《書的故事》、《多情人不老》,並自編家庭刊物《水》本書是她絕大部分散文的結集。

❸ 《拾貝集》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拾貝集》(周有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qojQvml96XZDjtLX3Xekug

提取碼: 58ck

書名:拾貝集

豆瓣評分:7.9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1-3

頁數:277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周有光先生的92篇文章,是繼《朝聞道集》後、這位106歲的語言文字學家最新的研究心得,包括他常年積累的讀書筆記和摘抄。此外,在附錄中收有幾篇親友的介紹和回憶性文章,使我們能夠在更近的距離來了解、閱讀周老先生。

作者簡介: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1928—1949年,任教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回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❹ 《張家舊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張家舊事》(張允和 口述)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r9YIopMjSeLYesr6vYZrA

提取碼:rlur

書名:張家舊事

作者:張允和 口述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4-7

頁數:241

內容簡介:

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便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四姐妹。她們的詩意人生牽動人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她們的文集和傳記——《最後的閨秀》、《張家舊事》、《合肥四姊妹》都曾暢銷一時。

《張家舊事》是從老照片來的,由張允和先生口述,葉稚珊女士編寫。是對一個文化世家幾代人老照片的解讀。講述這些故事的,是一位九十歲的才女,記錄、編寫這些故事的則是另一位才女———只是年齡小了一半。口述者的父親是蔡元培的朋友;口述者的丈夫是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口述者的四姊妹曾揚名上海學生界:大姐元和是校花,三妹兆和是體育健將———後來成了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夫人;二姐口述者本人則與大姐和四妹充和一樣,愛好崑曲,並極有造詣,而且四姊妹都有很好的文筆……還有六兄弟的故事、四女婿的故事、兒女孫輩的故事,這些照片和故事展現了中國八十多年的歷史的一個側面,其中有苦難,有親情,也有生活的韻味。

正如葉稚珊先生所說,「不折不扣的隔世。張先生講的都是些上一世的故事。那時沒有我,但我不覺得陌生。我喜歡那種感覺,那種情調,那種牛奶中加一匙咖啡後以淡咖啡色為基調的雅緻的老照片似的風格」。綉花鞋,精緻合體的滾邊中式大襟小襖,獨一無二的盤發,精美的臉龐,精緻的鼻子,精巧的薄嘴唇,一雙精明無比的眼睛,年輕時她的美,怎麼想像也不會過分。年近九十歲的白發才女張允和先生娓娓道出她自己、家人、師友的故事,盡管此時陪伴她的只有她的丈夫周有光先生了,盡管姐姐元和、妹妹兆和、充和以及許多親人都已遠離她……

❺ 《最後的閨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後的閨秀》(張允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8f7q6fMd20rjZZngiukwQ

提取碼:x9vo

書名:最後的閨秀

作者:張允和

豆瓣評分:7.4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2-10

頁數:208

內容簡介:

張家原籍安徽合肥,可算當地名門望族。張允和祖父張樹聲為晚清重臣、淮軍名將。父親張冀牖與蔡元培等人交往頗深。張允和有姐弟十人,從小便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環境中。但是在後來的歲月里,他們並沒有成為遭人厭惡的紈絝子弟,而是各有所成。

《最後的閨秀》記錄的是塵封的歷史所無法遮掩的暖暖的愛意——父母之愛,夫妻之愛,姐妹情深,恩師回往,崑曲之愛……其中無論是正史傳記還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動有趣。回憶中這些充滿暖意和懷舊感的棕色老照片,通過地那纖細的手,將溫婉而又充滿快樂的感覺傳遞給我們。就在這車海人流中,在這由高樓和商品構成的喧囂的大城市裡,在普通的居民樓里,她的生活意境卻遠遠高於、雅於庭院深深,深幾許。

作者簡介:

張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隨父移居蘇州,是當代著名崑曲研究家,語言學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門,長於蘇州園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精於丹青,擅長攝影,寫曲填詞,亦能工詩。1956年與俞平伯創立北京崑曲研習社,編輯《社訊》並演出崑曲劇目。在八十六歲高齡,重新編印張家久已停刊的《水》,凝聚親情,互通聲氣。晚年出版《最後的閨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閱讀全文

與周有光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把電腦里文件夾挪出來 瀏覽:693
java流程處理 瀏覽:683
ftp創建本地文件夾 瀏覽:659
腰椎第一節壓縮 瀏覽:738
xp去掉加密屬性 瀏覽:117
2345怎麼壓縮文件 瀏覽:982
迷你奪寶新演算法 瀏覽:407
伺服器如何防止木馬控制 瀏覽:715
壓縮空氣用電磁閥 瀏覽:742
微信為什麼不能設置加密認證 瀏覽:672
鄧倫參加密室逃脫視頻 瀏覽:391
音頻壓縮編碼標准 瀏覽:300
常提到的app是表示什麼 瀏覽:261
天津程序員傳銷 瀏覽:349
下班之後的程序員 瀏覽:73
檢測支持ssl加密演算法 瀏覽:344
衢州發布新聞什麼APP 瀏覽:85
中國移動長沙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252
wifi密碼加密了怎麼破解嗎 瀏覽:599
linux命令cpu使用率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