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中國文化pdf

中國文化pdf

發布時間:2022-10-17 16:01:07

Ⅰ 《中國文化合集(套裝共36本)》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合集(套裝共36本)》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l70fTdTu0einc0OQm5Fdpw

?pwd=64g9 提取碼:64g9
簡介:囊括了李濟、費孝通、梁思成、陳從周、侯仁之等大家之作,中英雙語,從中華思想、中醫、建築、歷史、經濟、外交等不同角度帶你了解中國文化,領略中國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

Ⅱ 《周易》與中國文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周易》與中國文化》(楊亞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KLtOLTJzS84lHUXcut6ngg

提取碼:nlm5

書名:《周易》與中國文化

作者:楊亞利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8-7

頁數:275

內容簡介:

楊亞利著的《周易與中國文化/周易文化講論》系統梳理了《周易》的基本精神、核心內容與主要特質,並由易與儒釋道的關系,闡釋《周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另外,作者又從中國文化的總體視野人手,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易與中醫、氣功、天文氣象、風水術、音樂、兵學、音韻學、數學、煉丹術等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展現了《周易》的文化廣度。通過本書,讀者可了解《周易》文化的整體樣貌,更可管窺《周易》作為大道之源對中國傳統文化各領域的影響。

國家漢辦暨孔子學院總部研究專項成果;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項目成果。

Ⅲ 《中_文化__》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史導論》(錢穆)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VSdgWbJy2fFcVIoca0qF-A

提取碼:z3e2

書名:中國文化史導論

作者:錢穆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3-02

頁數:261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寫於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學大師錢穆繼其《國史大綱》後,首部系統闡述他對中國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學術代表作。書中就通史中有關文化史一端作導論。故此書當與《國史大綱》合讀,方能獲得著者寫作之大意所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雖主要在專論中國方面,實亦兼論及中西文化異同問題。錢先生對中西文化問題之商榷討論屢有著作,而大體論點並無越出《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所提主要綱宗之外。

作者簡介:

錢穆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年八月逝世。歷任燕京、北大、清華、西南聯大、華西、江南各大學教授,創辦香港新亞書院。著有《國學概論》、《先秦諸子系年》、《周公》、《墨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政學私言》、《論語新解》、《莊子纂箋》、《朱子新學案》、《中國學術通義》、《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學論叢》、《雙溪獨語》、《晚學盲言》、《師友雜憶》等約六十種書。

Ⅳ 《中國文化要義新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要義新編》(勞思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D5odQIEpKKdE3bt7dheabQ

提取碼:1234

書名:中國文化要義新編

作者:勞思光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8/10

頁數:330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要義新編》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之第一種,以析論中國文化為課題。勞教授論述各種影響中國文化活動的價值觀念,從而展示中國文化精神的特性;並透過對此文化精神的掌握,來說明中國歷史中出現的生活態度、制度、習俗等現象的文化意義。勞教授於描述、整理的工作之外,還提出對中國文化精神的成就及缺陷的評估,同時對現代中國文化的困境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問題作出討論。

作者簡介:

勞思光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教授、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台灣華梵學院講座教授。著作包括《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康德知識論要義》、《歷史之懲罰》、《中國文化要義》、《中國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辯錄》等約三十種。

編者:

梁美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歷史系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客座講師,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部。專研法國革命史、法國社會經濟史、歐洲文化史、中西文化特質比較﹐及香港社會史。著有相關之學術論文多篇,並編有《思與行交匯點──哲學在香港》一書。

Ⅳ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許倬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OCwaZ96sVc5Zv6dlCrtwiA

提取碼:68it

書名: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

作者:許倬雲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9

頁數:406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始終是一個大問題。作者主要談論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中國文化的前途和命運、中國傳統文化在現時代的地位和出路、中華文化發展過程及其在世界文化發展中的地位、世界文化的未來走向等。

作者簡介:

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國際著名歷史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後執教於台灣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其間多次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杜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Ⅵ 《中國文化史通釋余英時新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史通釋余英時新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5DPrFgtEbQmMFdjrdA9Zxw

?pwd=ve39 提取碼:ve39
簡介:中國文化史通釋一書論說明晰,有條有理,文字平實,稍欠精粹。從士商合流、儒釋道演化、中醫、科學觀、科舉、俠道等不同面相解析中國文化。視野廣,觀點精,文筆清。「游於藝」到「心道合一」,特別喜歡《原」序「》那篇。

Ⅶ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精裝套裝全24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饒宗頤、葉嘉瑩顧問 套裝全24冊)》(陳洪 、 徐興無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 1234

書名: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饒宗頤、葉嘉瑩顧問 套裝全24冊)

作者:陳洪 、 徐興無等

出版年份:2019-1

內容簡介:1、龍鳳呈祥

龍是華夏祖先的化身,鳳是民族飛翔的理想,龍和鳳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鳳呈祥,象徵著我們民族多元一統的摶成歷程,凝聚著中國文化剛柔相濟的力量和陰陽和諧的情韻,象徵著太平盛世的到來。中國文化龍飛鳳舞,自強不息。其特徵沉潛而升騰,悠久而日新;其結構簡易而精緻,平衡而變通;其精神雄渾而典雅,中庸而剛健。談龍說鳳,走進中國文化的美麗殿堂。

2、書同文字

漢字古老悠遠,是一條蜿蜒無垠的歷史長河;漢字構形奇妙,是先人偉大智慧的結晶;漢字靈動飄逸,展現了中華民族非凡的藝術創造。「文」是花紋,是萬事萬物的象形符號;「字」是生育,是文與文相親相愛繁衍出的子子孫孫,中國文化的基因和血脈由漢字組成。漢字的理想是「書同文字」,統一的字形與書寫,鍛造了中國文化的堅強骨骼。漢字以整齊的身姿站立著,砌成中華文明的長城。

3、載之書冊

《尚書》有雲:「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書籍多的國度,在書寫、形制、印刷、流播、收藏、分類等方面形成了完備的體系與制度,珍存了豐富的歷史經驗與智慧。典冊從契刻發展到書寫,以甲骨、簡帛、金石等形態而存在,而紙的發明帶來了書寫與傳播的便利,進而製作出紙墨飄香、書法雋美的印刷書籍。經典於是乎產生,傳統於是乎繼承,學術於是乎發明。

4、仁義禮智

仁、義、禮、智,是中華倫理的「四維」,支撐起中國人的核心價值。它們根源於人類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蘊育於上古禮樂文化,由孔子創發,孟子闡明,在漢代形成了牢固的思想體系,成為傳統文化中安身立命、維系人倫、高揚人道的道德標准。它們既是個人修身養性、努力向善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和諧、民族凝聚、人類和平的道德理想。

5、君子之學

在世界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的文化悠久而綿延、源遠而流長、古老而常新,重視教育是其內在的文化動力。古代中國創造了自成系統的官學、私學以及書院等教育機構和制度;確立了被譽為「世界第五大發明」的科舉制;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從孔子開始,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是教育家,有教無類,誨人不倦,體現了自覺而覺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愛精神。教育既是成人之道,更是治民之道,富之而後教之,使之成為君子。

6、王霸之道

「天下為公」「天下大同」,中國的文化理想就是政治理想,政治是中國歷史車輪的軸心。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對國體設計、德刑關系有著精緻的設計與闡述。從周公制禮,到商鞅變法,中國古代社會由宗法封建王國發展為統一郡縣帝國,其政治和文化制度在禮法並存、王霸雜用的張力之中不斷地變革、更張。興亡成敗,載舟覆舟,為後世留下有益的經驗和沉痛的教訓,塑造了中國人情理兼顧、改革變通的政治性格。

7、四海之內

中華民族起源於中國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明,五十六個民族來自歷史上諸多的古老群體,他們都為中國文化貢獻了聰明才智,正如孟子所說:舜為東夷人,文王為西夷人,皆能「得志行乎中國」。古代各民族共生共存,既有和親、會盟、互市、通貢的和平友好,又有對抗、沖突、割據、兼並的利益斗爭。歷經時間長河的洗禮,他們形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升華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高尚情懷,蘊育出強大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這正是中國不斷復興並走向強盛的關鍵。

8、赤縣神州

中國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縣神州」。大禹治水,又將中國劃分為九州。這是戰國時代思想家的奇思妙想,是中國地理文化的神話傳說,它消解了封建國家的政治主體,呼喚著宏大的政治空間,「九州」象徵著中國統一的文化地理觀念。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存方式,每一個「州」都具備獨特色彩的土壤、獨特品質的人性與物產、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文化名勝。讓我們打開古老的《山海經》,游覽天下名山大川,領略中國的地理文化。

9、風土人情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華大地縱橫萬里,百族共生,風土人情,五彩繽紛:合兩性之好的婚規、舌尖百味的飲食、繼祖正體的姓名、和睦人群的禮儀、祈福求吉的信仰、普天同慶的節日,描繪出中華民族數千年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卷。推開歷史的窗口,用長鏡頭聚焦源流,管窺先民的生生息息;用近鏡頭紀錄寫真,剪裁中國的衣食住行,去發現「人情似故鄉」的中國。

10、九流十家

百家爭鳴的先秦諸子,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淵藪與源泉。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劇烈變動,知識普及,思想自由而活躍,諸子們以「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游說救世,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九流十家,蜂出並作,各引一端。他們一方面激烈辯論,水火不容;一方面百慮一致,殊途同歸,都是入世或經世之術。相互之間可以論衡而融合,可以並行而不悖。中國思想綜合創新的基調和走向由此確立。

11、內聖外王

它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雖屢經坎坷,甚至瀕臨滅頂之災,但至今仍然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在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規范與社會心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為塑造中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源起於洙泗之間,由孔子開宗立說,將西周禮樂文明的精神創發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倫理價值,經過歷代仁人志士的闡釋與履踐,如大江大河,澤潤了中國和東亞,並匯入世界文明的海洋。這就是儒學,是「內聖外王」之道,是成人立德之教。

12、蓮花凈土

從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佛教,與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儒、道兩家,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主要的三個精神傳統,共同關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身心的文化取向,因此,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了解佛教在其中的形成、綿延和影響。凈土開出的蓮花,根源於古老的印度文化,延展出中國、東亞和世界的繁茂枝葉,開放出多姿多彩的信仰與藝術之花,結出了外來文化和中國文化融合的碩果。

13、抱朴歸真

道教是中國古代巫術與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學、美學、文學、科技等諸多方面對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產生了浪漫而深刻的影響。它探索宇宙的奧秘,尋找長生的秘訣,故而煉丹、畫符、運氣、行醫;它並不禁慾,但擯棄名利,故而仙樂飄緲,男女神交;它並不玄想,故而飲酒服葯,羽化登仙。它熱愛生命,崇尚自然,抱朴歸真。

14、文苑英華

中國古代文學是禮樂文明開出的奇葩,禮是社會規范,發為文章;樂是心志情懷,發為詩歌。詩言志而緣情,文明道以立言,它們是中國文學的正統,是中國書寫的範式。詩意和文采是中國任何一種藝術的靈魂。在藝術上,它們或溫柔敦厚,或綺靡朗麗,或平淡自然,或空明寧靜,或豪邁飄逸,或沉鬱頓挫;沉思翰藻,煉字度句;比興寄託,境界高遠;文苑英華,美不勝收。

15、今古傳奇

說部之體,淵源於史傳;志怪志人,濫觴於六朝。唐傳奇、宋話本,各擅其勝,文言白話,自此始分,小說之義,漸與今同。章回長篇,明清為盛,四大奇書,雅俗共賞,《紅樓》一夢,是為*。而話本短篇,「三言」「二拍」,坊間刊刻,流播市井。諷時罵世,談鬼說神,演說痴情,了斷公案,演繹歷史,表彰忠義,盡在今古傳奇之中。

16、花雅爭勝

百戲雜劇、南戲傳奇、海鹽弋陽、花雅爭勝,中國戲曲早形成於民間社會,隨著歷史的推移,文人雅士參與創作,產生了許多精湛的經典之作,由民間文化上升為高雅文化,進入中國文化的大傳統中。悲壯的《竇娥冤》、凄涼的《梧桐雨》、華美的《牡丹亭》、幻滅的《桃花扇》,舞台春秋,人生寫照;生旦凈丑,粉墨登場;一折一出,顧盼生姿;感天動地,曲盡悲歡。

17、藝舟雙楫

毛筆是中國造型藝術獨步於世界的工具,書寫勾勒,氣韻生動,濃墨淡彩,隨類賦形。書畫同生於錐穎,如江河同源於昆侖,流為山水花鳥的畫卷,流為篆隸真草的碑帖。在墨香紙韻的支持下,毛筆抒發了中國人對自然的胸襟意氣和對人生的心靈感懷:「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18、金聲玉振

音樂是維持道德教化和抒發個人情志的工具,中國古代音樂在制度、機構、樂器、樂理等方面均有獨造,《詩經》皆是樂曲,《楚辭》亦為歌詩。窈窕淑女,鍾鼓樂之;制禮作樂,金聲玉振;五聲六律,調和律呂;祭唱歌贊,和諧天人。漢武樂府,廣采「趙、代之謳」「秦、楚之風」;隋唐燕樂,融匯胡漢中外之音。而音樂高妙,知音難覓,令人悵惘。所謂高山流水,大音希聲。古人詩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19、採菊東籬

山水、園林、飲饌、游藝,表達了中國人高雅的生活姿態和詩意的棲居方式。山水本是自然之物,古人卻賦予它生命肌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寄託了人生的志向與抱負。古典園林,壺天自春,以小見大,融自然、藝術、意境之美為一體。飲食茶酒,調和鼎鼐,烹煮蒸炒而特重滋味。圍棋、蹴鞠、投壺、酒令,游於藝而娛身心,雖為小道而見妙理,蘊含著智慧和樂趣。

20、紅粉閨秀

紅粉與閨秀,是中國古代兩大女性群體。在家庭倫理和男權社會的制約下,她們的社會生活空間受到制約,但是她們創造了別具一格的女性文化,贏得了尊嚴與地位,母教淑儀、賢媛才女,層出不窮,尤其在文學藝術方面成就突出,因為她們的感情細膩而豐富,或溫婉地抒發了閨怨之情,或率性地吟唱著艷歌情曲。山間竹喧歸浣女,潯陽江頭聽琵琶。感傷如夢青春,珍惜花樣年華。

21、天工開物

被科學視為巫術的中國古代數術文化,積累了中國人與大自然交往的經驗和手段,恰恰是古代科技的萌芽。中國人用陰陽五行分析物質關系,催生了發達的物質文明。被全世界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皆發明於漢唐這兩個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中醫、陶瓷、制茶、絲綢及其它傳統手工藝至今仍是獨到的科技。中國的科技思想充滿了倫理因素,主張道技結合,天工開物,啟發我們反思現代科技面臨的倫理和生態困境,是珍貴的思想遺產。

22、懸壺濟世

中國古代醫學辨五味以養形,節情慾以養神,和天氣以養精。從調養五臟,到調治性情,再到察占節氣,使自然賦予身體的元氣精神得以保持,形體血氣得以長養,包涵於其中的道德心靈得以培育,人民安康而臻於王道。故醫道即人道,治病即治國,懸壺濟世,救民水火,古人雲:「君親有疾不能療之者,非忠孝也。」又曰:「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傳統中醫學蘊含著濃厚的人文情懷,積極探索天人之道和倫理精神。

23、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公元8世紀日本聖德太子的話,呼喚起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東渡傳法的信心。從漢至唐,東亞各國分享中國的文化成果,並各自奉獻出智慧,共同建構了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古代東亞文明。儒學和佛教摶成了整個東亞文明圈的制度與信仰,而漢字成為東亞文明的通用文字,中國的詩文典範和書寫體式被廣泛應用於文學創作和精英的書寫,創造了精神文明的高級成果。正如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句所雲:「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24、變法圖強

文化因傳承而不息,因變通而不衰。明清以來,中國因專制自大而固步自封,漸失活力,國勢不振,弊政叢生。至近代列強紛至,國門洞開,民族危難日益深重。於是窮則思變,仁人志士借鑒西方文化,探尋救國之道,企求革故鼎新,變法圖強,雖屢遭挫折,仍前赴後繼,譜寫了爭取民族和文化復興的壯麗樂章。

Ⅷ 《中國文化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文化史》(柳詒徵)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7IxNsp7B-_3ab0o44XdPEA

提取碼:IUPZ

書名:中國文化史

豆瓣評分:9.3

作者:柳詒徵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2015-1

頁數:1495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史(套裝共3冊)》是中國文化叢書之一。《中國文化史(套裝共3冊)》依據歷史演進的順序,講述中國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的思潮、文化現象與文化制度的發生與發展,內容照顧到點與面,時間與地域,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勾勒出中國文化的全貌,培養讀者對中國文化的整體觀念和認同感。

作者簡介:

柳詒徵(1880年-1956年,徵,音zheng一聲),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又號龍蟠迂叟,江蘇省鎮江人。學者、歷史學家、古典文學家、圖書館學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學的奠基人,現代儒學宗師。 17歲考中秀才,後就讀三江師范學堂。

Ⅸ 求《中國文化合集(套裝共36本)》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中國文化合集(套裝共36本)》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l70fTdTu0einc0OQm5Fdpw

?pwd=64g9 提取碼:64g9
簡介:囊括了李濟、費孝通、梁思成、陳從周、侯仁之等大家之作,中英雙語,從中華思想、中醫、建築、歷史、經濟、外交等不同角度帶你了解中國文化,領略中國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

Ⅹ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gmyZeBdUH25mAgna00hNg

提取碼:qg0s

書名:古代中國文化講義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06-01

頁數:214

內容簡介:在這本書裡面,作者不想把「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涇渭分明地劃開,也不想特別偏重「精英文化」或者「一般文化」,作者只是想讓閱讀者了解並且感受「古代中國文化世界」。所以,這里的內容,有古代中國觀察世界的方式,它影響了一直到今天的中國人面對外部世界的立場和態度,也有古代的婚禮喪儀,因為它可以了解到中國的家族制度,甚至了解到儒家和政治,作者想這是古代與現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它構造著中國人對內部世界的秩序感。佛教可能是西洋文明來到中國之前,對中國沖擊最大的外來文化,需要追問的是,到底它如何影響了中國古代和現代的生活世界?而道教呢,則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至今中國人的生死觀念和幸福觀念,好像還在古代道教的延長線上。盡管前面儒、釋、道都有了,但是,為了讓閱讀者了解一個更真實更普遍的古代中國,作者也在書中勉力去談普通民眾的宗教信仰,特別是專門講了一下流行於中國的風水,因為,在風水背後是影響整個漢族中國人思維的陰陽五行知識。

作者簡介: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初中畢來以後,曾經在貴州苗族山區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1984年研究生畢業。曾經在江蘇揚州師范學遼歷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與兼職教授。並曾應邀先後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過《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中國宗教與文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研究》、《歷史與文化理論》、《中國學術經典選讀與研究》、《宗教文獻概論》、《思想史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

主要著述如下:

《禪守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古代詩文要籍詳解》,北京出版社,1988年。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唐詩選注》,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1999年。

《中國經典十種》,香港中華書局,1933年;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葛兆光自選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2001年。

《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域外中國學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2003年。

譯作有《通向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學術性的隨筆和評論結集出版的有《門外談禪》、《考槃在澗》、《佛影道蹤》、《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並不遙遠的歷史》和《在異鄉聽雨看雲》等。

內容節選

引子:《坤輿萬國全圖》象徵古代中國將走進近代世界

2001年的秋天,去北京的義大利使館看一個關於傳教士與中國的展覽。

我佇立在那個不大的展覽廳,凝視著一幅著名的、叫做《坤輿萬國全圖》的世界地圖,那上面有五大洲、有四大洋,也有著奇奇怪怪的異獸怪魚,彷彿回到歷史。千萬不要小看這幅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個標志,象徵著古代中國觀念世界的一個大變化,是什麼大變化呢?就是中國人面前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下」,突然變成了「無處非中」的「萬國」,因此,中國要生存在這萬國林立的「世界」上。如果說,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那麼,「全球化」從這幅世界地圖給中國人展示一個互相聯系、共同存在的「萬國」圖像時,就已經悄悄地開始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流程處理 瀏覽:683
ftp創建本地文件夾 瀏覽:657
腰椎第一節壓縮 瀏覽:738
xp去掉加密屬性 瀏覽:117
2345怎麼壓縮文件 瀏覽:982
迷你奪寶新演算法 瀏覽:407
伺服器如何防止木馬控制 瀏覽:715
壓縮空氣用電磁閥 瀏覽:742
微信為什麼不能設置加密認證 瀏覽:672
鄧倫參加密室逃脫視頻 瀏覽:391
音頻壓縮編碼標准 瀏覽:300
常提到的app是表示什麼 瀏覽:261
天津程序員傳銷 瀏覽:349
下班之後的程序員 瀏覽:73
檢測支持ssl加密演算法 瀏覽:344
衢州發布新聞什麼APP 瀏覽:85
中國移動長沙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251
wifi密碼加密了怎麼破解嗎 瀏覽:598
linux命令cpu使用率 瀏覽:70
linux實用命令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