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維熱納爾加密視頻

維熱納爾加密視頻

發布時間:2022-10-21 06:58:53

㈠ 什麼叫多字母加密

多字母順序加密的這種演算法的每個字母的後推位次並不相同,假如D代替了A ,並不一定是E取代B。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名聲大震的Enigma自動加密機,也基於這個原理工作。
相對而言:
羅馬的將軍們用字母後推3位的方法加密往來的信函。比如,用D來代替A,E代替B,以此類推。這個單一字母順序加密法,直到九世紀才被阿拉伯的學者通過不斷的分析破解。

http://www.chip.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040:2010-09-01-07-23-41&catid=5:news-remarks&Itemid=13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導言:每個人都在問這個問題:你能保密碼?2500年來,統治者、保密機構和密碼破譯家一直尋找著答案。

一直以來,加密技術都應用於政治領域。現如今,每個人在網上沖浪、收發email或者使用網上銀行的時候,都要用到加密演算法。加密能避免「竊聽」事件的發生,如果沒有加密演算法,互聯網或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現代數據加密演算法的原理仍基於羅馬帝國的凱撒與他的將軍們聯系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它的原理基於凱撒時代的字母表。羅馬的將軍們用字母後推3位的方法加密往來的信函。比如,用D來代替A,E代替B,以此類推。這個單一字母順序加密法,直到九世紀才被阿拉伯的學者通過不斷的分析破解。然而,法國人Blaise de Vigenère的多字母順序加密就不那麼容易破解了,這種演算法的每個字母的後推位次並不相同,假如D代替了A ,並不一定是E取代B。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名聲大震的Enigma自動加密機,也基於這個原理工作。

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使得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伴隨著不斷上升的處理能力,演算法變得越來越復雜,「攻擊」也變得越來越高效。此後,密碼破譯家便遵循Kerckhoffs原則,一個密碼系統應該是安全的,即使該系統的一切,除了密鑰,都可以作為公共知識。這種「開源」理念的好處是,任何人都可以試驗這種加密演算法的優劣。

用於科學研究目的的攻擊是可取的。如果攻擊是成功的,一個更好的演算法便有了用武之地。在1998年,數據加密標准(DES)的命運便是如此,它曾是美國當局首選的加密方法。密鑰的長度只有短短的56位,如果使用強力攻擊,很快便可破解。

DES 的繼任者從競爭中勝出,Rijndael演算法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美國國家標准技術研究所(NIST)選擇Rijndael作為美國政府加密標准(AES)的加密演算法,該演算法使用128位密鑰,適用WLAN,能夠勝任藍光加密。然而,這么經典的對稱演算法對於網路通訊還是不夠安全。發送者和接收者使用相同的密鑰加密和解密。任何人都可以截獲密鑰,因為它並未加密。

發明於上世紀70年代的非對稱加密法幫助解決了這個問題。接收者生成公共密鑰和私人密鑰兩個部分,他將公共密鑰發送給那些需要向他發送加密信息的人。公共密鑰可以加密文件,但是這些文件需要私人密鑰才能解碼。這一演算法的缺點是:密鑰對需要兩組大的原始數字生成,非常耗時。對網路銀行等個人業務,對稱法和非對稱法組合使用的方法是有效的。信息部分使用對稱法加密,但密鑰應採用非對稱法加密。

當量子電腦有足夠的能力使用強力攻擊破解128位的密鑰的時候,非對稱加密法就不安全了。量子密碼學利用物理學原理保護信息,以量子為信息載體,經由量子信道傳送,在合法用戶之間建立共享的密鑰,它的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及「單量子不可復制定理」保證。
加密史

400v.Chr. Skytale(天書)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Skytale 就是一種加密用的、具有一定粗細的棍棒或權杖。斯巴達人把重要的信息纏繞在Skytale上的皮革或羊皮紙之後,再把皮革或羊皮紙解下來,這樣就能有效地打亂字母順序。只有把皮(紙)帶再一點點卷回與原來加密的Skytale同樣粗細的棍棒上後,文字信息逐圈並列在棍棒的表面,才能還原出本來的意思。

50v.Chr. 凱撒密碼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羅馬的統治者將字母後推3個位次加密,這就是今天廣為人知的單一字母加密法。

1360 Alphabetum Kaldeorum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奧地利的Rudolf 四世發明了中世紀最受歡迎的加密法,他甚至在墓碑上也使用它。

1467 加密碟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這個工具使得單一字母加密法的字母取代簡單化。

1585 維熱納爾密碼(Vigenère)

法國外交家Blaise de Vigenère發明了一種方法來對同一條信息中的不同字母用不同的密碼進行加密,這種多字母加密法在誕生後300年內都沒能被破解。

1854 Charles Babbage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計算機的發明者,據說是他第一個破解了維熱納爾代碼,人們在檢查他的遺物時發現了這一破解方法。

1881 Kerkhoff原則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這以後,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不再取決於演算法的保密,而是密鑰的保密。

1918 Enigma和一次性密鑰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Enigma是著名的德國加密機,為每個字母生成取代位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無法破解的。

一次性密鑰在數學上是安全的:使用編碼手冊,為每個文本使用不用的加密方式——在冷戰時期,間諜常使用此工具。

1940 Tuning-Bombe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這個機器由Alan Turking 發明,用於破解Enigma加密機。它包含了多個相互配合使用的Enigma設備。

1965 Fialka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東歐的「Enigma」,一直使用到柏林牆倒塌。自1967起被為認為不再安全。

1973 公共密鑰

英國智囊機構的3個軍官首先開發了非對稱加密。直到1997年才被揭秘。

1976 DES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IBM與NASA合作,為美國官方開發了數據加密標准。然而,評論家發現了將密鑰長度從128位降低到56位這一該演算法的瑕疵。

1977 RSA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Rivest、Shamir 和Adelman三人發明了可靠的非對稱加密法。目前,它主要用於郵件加密和數字簽名等場合。

1998 深度破解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電子國界基金會有一台擁有1800個處理器的計算機,它通過蠻力破解了DES加密法。

2000 AES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DES的繼任者,Rijndael演算法在公開競爭中取勝。高級加密標準是最為廣泛應用的對稱加密手段。

2008 量子密碼網路 DES

使用量子密碼保護的光纖網路在維也納首次展示。

2030未來趨勢:量子計算機
時間之旅:天書奇譚-加密篇

㈡ 關於密碼的一切

密碼大事記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斯巴達出現原始的密碼器,用一條帶子纏繞在一根木棍上,沿木棍縱軸方向寫好明文,解下來的帶子上就只有雜亂無章的密文字母。解密者只需找到相同直徑的木棍,再把帶子纏上去,沿木棍縱軸方向即可讀出有意義的明文。這是最早的換位密碼術。

公元前1世紀,著名的愷撒(Caesar)密碼被用於高盧戰爭中,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單字母替代密碼。

公元9世紀,阿拉伯的密碼學家阿爾·金迪(al' Kindi 也被稱為伊沙克 Ishaq,(801?~873年),同時還是天文學家、哲學家、化學家和音樂理論家)提出解密的頻度分析方法,通過分析計算密文字元出現的頻率破譯密碼。

公元16世紀中期,義大利的數學家卡爾達諾(G.Cardano,1501—1576)發明了卡爾達諾漏格板,覆蓋在密文上,可從漏格中讀出明文,這是較早的一種分置式密碼。

公元16世紀晚期,英國的菲利普斯(Philips)利用頻度分析法成功破解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密碼信,信中策劃暗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這次解密將瑪麗送上了斷頭台。
幾乎在同一時期,法國外交官維熱納爾(或譯為維瓊內爾) Blaise de Vigenere(1523-1596)提出著名的維熱納爾方陣密表和維熱納爾密碼(Vigenerecypher),這是一種多表加密的替代密碼,可使阿爾—金迪和菲利普斯的頻度分析法失效。

公元1863,普魯士少校卡西斯基(Kasiski)首次從關鍵詞的長度著手將它破解。英國的巴貝奇(Charles Babbage)通過仔細分析編碼字母的結構也將維熱納爾密碼破解。

公元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關鍵時刻,英國破譯密碼的專門機構「40號房間」利用繳獲的德國密碼本破譯了著名的「齊默爾曼電報」,促使美國放棄中立參戰,改變了戰爭進程。

大戰快結束時,准確地說是1918年,美國數學家吉爾伯特·維那姆發明一次性便箋密碼,它是一種理論上絕對無法破譯的加密系統,被譽為密碼編碼學的聖杯。但產生和分發大量隨機密鑰的困難使它的實際應用受到很大限制,從另一方面來說安全性也更加無法保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破譯德國著名的「恩格瑪(Enigma)」密碼機密碼過程中,原本是以語言學家和人文學者為主的解碼團隊中加入了數學家和科學家。電腦之父亞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了解碼隊伍,發明了一套更高明的解碼方法。同時,這支優秀的隊伍設計了人類的第一部電腦來協助破解工作。顯然,越來越普及的計算機也是軍工轉民用產品。美國人破譯了被稱為「紫密」的日本「九七式」密碼機密碼。靠前者,德國的許多重大軍事行動對盟軍都不成為秘密;靠後者,美軍炸死了偷襲珍珠港的元兇日本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

同樣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印第安納瓦霍土著語言被美軍用作密碼,從吳宇森導演的《風語者》Windtalkers中能窺其一二。所謂風語者,是指美國二戰時候特別征摹使用的印第安納瓦約(Navajo)通信兵。在二次世界大戰日美的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軍部讓北墨西哥和亞歷桑那印第安納瓦約族人使用約瓦納語進行情報傳遞。納瓦約語的語法、音調及詞彙都極為獨特,不為世人所知道,當時納瓦約族以外的美國人中,能聽懂這種語言的也就一二十人。這是密碼學和語言學的成功結合,納瓦霍語密碼成為歷史上從未被破譯的密碼。

1975年1月15日,對計算機系統和網路進行加密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數據加密標准)由美國國家標准局頒布為國家標准,這是密碼術歷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1976年,當時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迪菲(Diffie)和赫爾曼(Hellman)兩人提出了公開密鑰密碼的新思想(論文"New Direction in Cryptography"),把密鑰分為加密的公鑰和解密的私鑰,這是密碼學的一場革命。

1977年,美國的里維斯特(Ronald Rivest)、沙米爾(Adi Shamir)和阿德勒曼(Len Adleman)提出第一個較完善的公鑰密碼體制——RSA體制,這是一種建立在大數因子分解基礎上的演算法。

1985年,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量子計算機的初步設想,這種計算機一旦造出來,可在30秒鍾內完成傳統計算機要花上100億年才能完成的大數因子分解,從而破解RSA運用這個大數產生公鑰來加密的信息。

同一年,美國的貝內特(Bennet)根據他關於量子密碼術的協議,在實驗室第一次實現了量子密碼加密信息的通信。盡管通信距離只有30厘米,但它證明了量子密碼術的實用性。與一次性便箋密碼結合,同樣利用量子的神奇物理特性,可產生連量子計算機也無法破譯的絕對安全的密碼。

2003,位於日內瓦的id Quantique公司和位於紐約的MagiQ技術公司,推出了傳送量子密鑰的距離超越了貝內特實驗中30厘米的商業產品。日本電氣公司在創紀錄的150公里傳送距離的演示後,最早將在明年向市場推出產品。IBM、富士通和東芝等企業也在積極進行研發。目前,市面上的產品能夠將密鑰通過光纖傳送幾十公里。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和美聯儲都在考慮購買這種產品。MagiQ公司的一套系統價格在7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

㈢ 混合加密演算法有哪些

混合加密演算法是在上述基礎加密演算法的基礎上,由初始加密演算法、改進優化的維熱納爾加密演算法以及Base64加密演算法共同組成的,井且其實現的過程必須按照固定的順序依次進行,即先使用自己定義的初始加密演算法,再使用改進優化的維熱納爾加密演算法,最後使用Base64加密演算法。

㈣ 世界著名密碼表

1·最著名的摩斯密碼:(又譯為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這種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等。它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發明,當時他正在協助Samuel Morse進行摩爾斯電報機的發明(1835年)。
摩爾斯電碼的歷史:最早的摩爾斯電碼是一些表示數字的點和劃。數字對應單詞,需要查找一本代碼表才能知道每個詞對應的數。用一個電鍵可以敲擊出點、劃以及中間的停頓。 雖然摩爾斯發明了電報,但他缺乏相關的專門技術。他與艾爾菲德·維爾簽定了一個協議,讓他幫自己制 摩爾斯電碼
造更加實用的設備。艾爾菲德·維爾構思了一個方案,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元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們達成一致,同意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專利中。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美式摩爾斯電碼,它被用來傳送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 這種代碼可以用一種音調平穩時斷時續的無線電信號來傳送,通常被稱做連續波(Continuous Wave),縮寫為CW。它可以是電報電線里的電子脈沖,也可以是一種機械的或視覺的信號(比如閃光)。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能把書面字元用可變長度的信號表示的編碼方式都可以稱為摩爾斯電碼。但現在這一術語只用來特指兩種表示英語字母和符號的摩爾斯電碼:美式摩爾斯電碼被使用了在有線電報通信系統;今天還在使用的國際摩爾斯電碼則只使用點和劃(去掉了停頓)。 電報公司根據要發的信的長度收費。商業代碼精心設計了五個字元組成一組的代碼,做為一個單詞發送。比如:BYOXO (「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 (「Why do not you answer my question?」);AYYLU (「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這些五個字元的簡語可以用摩爾斯電碼單獨發送。在網路用詞中,我們也會說一些最常用的摩爾斯商用代碼。現在仍然在業余無線電中使用的有Q簡語和Z簡語:他們最初是為報務員之間交流通信質量、頻率變更、電報編號等信息服務的。 1838年1月8日,艾菲爾德·維爾展示了一種使用點和劃的電報碼,這是摩爾斯電碼前身。 作為一種信息編碼標准,摩爾斯電碼擁有其他編碼方案無法超越的長久的生命。摩爾斯電碼在海事通訊中被作為國際標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當法國海軍停止使用摩爾斯電碼時,發送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所有人注意,這是我們在永遠沉寂之前最後的一聲吶喊!」

㈤ 什麼是維熱納爾方陣

公元16世紀晚期,,法國外交官維熱納爾(或譯為維瓊內爾) Blaise de Vigenere(1523-1596)提出著名的維熱納爾方陣密表和維熱納爾密碼(Vigenerecypher),這是一種多表加密的替代密碼,可使阿爾—金迪和菲利普斯的頻度分析法失效。維熱納爾方陣加密法其實很簡單,它只需要用一個雙方約定的單詞來加密一條明文。方陣如下:
1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2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3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4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5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6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7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8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9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10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11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12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13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14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15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16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17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18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19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20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21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22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23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24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25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26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㈥ 世界上著名的密碼

謀殺之謎:薩默頓男子的神秘死亡事件

1948年,在一個溫暖的夏日夜晚,目擊者看見一名穿著講究的男子躺在南澳大利亞薩默頓(Somerton)的海灘上。第二天早晨6點30分,男子仍未挪動地方——他已經死了。

於是,傳說中的「薩默頓男子」誕生了。他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神秘的死亡謎題。直到今天,我們仍不知道他是誰——穿著得體的醉漢,孤獨凄涼的愛人,還是俄羅斯間諜?各種猜測層出不窮,但事實真相卻只有一個。不過,薩默頓男子確實留下了一串密碼。

屍體發現六個月後,調查人員發現了隱藏在男子褲子口袋裡的小紙片,紙片上僅僅寫著「Tamam Shud」,在波斯語中是「結束」的意思。

調查人員的這一發現又給案件帶來了新的線索。一個人把他的汽車停放在案發海灘附近,車沒有上鎖,後來他發現車內多了一本波斯詩人歐邁爾(Omar Khayyam)的《魯拜集(The Ruyat)》。

警察追蹤其它線索都走進了死胡同。這串詩集上的密碼成了揭示死者身份的僅存線索。

(6)維熱納爾加密視頻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傑出的密碼破譯者Top5:赫伯特·亞德利

國家:美國

一生:1889年4月13日-1958年8月7日

著名的作者:密碼學的創始人/主管,著名的密碼學作者

Herbert Osborn Yardley是來自美國的密碼學家,黑人商會是由他創立並由他領導的組織,在他的領導下,黑暗分庭能夠破解日本的信息,向美國海
軍提供重要信息,他是在華盛頓海軍會議上提供重要信息的人。

除此之外,他還幫助中國國民黨打破日本法典,避免了當時日本的許多重大攻擊,後來,他與加拿大政府合作,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加密邏輯部分,
它被稱為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閱讀全文

與維熱納爾加密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奇引擎修改在線時間命令 瀏覽:107
php取域名中間 瀏覽:896
cad命令欄太小 瀏覽:830
php開發環境搭建eclipse 瀏覽:480
qt文件夾名稱大全 瀏覽:212
金山雲伺服器架構 瀏覽:230
安卓系統筆記本怎麼切換系統 瀏覽:618
u盤加密快2個小時還沒有搞完 瀏覽:93
小米有品商家版app叫什麼 瀏覽:94
行命令調用 瀏覽:435
菜鳥裹裹員用什麼app 瀏覽:273
窮查理寶典pdf下載 瀏覽:514
csgo您已被禁用此伺服器怎麼辦 瀏覽:398
打開加密軟體的方法 瀏覽:156
雲存儲伺服器可靠嗎 瀏覽:967
2核1g的雲伺服器能帶動游戲嘛 瀏覽:898
逆命20解壓碼 瀏覽:146
徐州辦犬證需要下載什麼app 瀏覽:1002
百保盾是什麼樣的app 瀏覽:699
文件和文件夾的命名規格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