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爾夫球場用什麼做圍擋,各種圍擋的優缺點,價格
一般的擋隔都是不銹鋼管加防水尼龍布,也有人把尼龍布換成噴繪布。價格從200-500元不等。
⑵ 關於高爾夫球洞的基礎知識
早期的 高爾夫球 場並不像 傳說 中的一樣,都有18個洞,不同球場的球洞數也有不同。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爾夫球洞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高爾夫球洞的知識介紹
1744年,歷史上第一場高爾夫比賽的舉辦的地—雷斯球場(Leith Links),當時的球洞數是5個,後來增加到7個。這場比賽是由愛丁堡高球手榮譽團體(Honorable Company)舉辦的,他們主要是在雷斯球場打球。當時在雷斯球場出現的人,都是上流社會的佼佼者,在英格蘭的任何比賽中,他們都是最高級的一群。布萊克海斯(Blackheath)緊隨雷斯球場其後,也是從5個洞擴大為7個洞。布倫慈菲爾德(Bruntsfield Links)球場當時也只有5個洞,在1818年才擴展為6個洞。
位於愛丁堡郊區的穆塞爾堡(Musselburgh)老球場很多年都是只有7個洞,直到1832年才增加到8個,這一狀況維持了將近40年之後才發生改變,球場在1870年增加到9個。因此,1851年建成的普里斯維克球場(Prestcwick)當時雖只有12個洞,卻也沒有什麼不合時宜。
在1764年,乃至更早的時間里,即便是神聖如聖·安德魯斯的老球場者也只有12個洞。這12個洞排列在一條線上,打球時,球手會在其中10個洞打兩次,一次向外打,一次往回打,一輪下來總共打22個洞。1764年,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決定把前4洞改為2個洞,球洞數為10洞,一輪中8個洞被打兩次,從而將一輪球減少到18個洞。這也是高球歷史上出現最早的一輪18洞形式。當時間來到1857年時,老球場在8個雙果嶺上都增加第二個球洞,球場共有18個球洞,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適合一輪打18洞的球場。這之後一切趨於穩定。在接下來的1858年,聖安德魯斯俱樂部宣布會員之間的比賽都為一輪18洞。
據記載,蘇格蘭的蒙查斯林克斯球場(Montrose Links)在1810時有不少於7個洞,一輪球17洞。到1825年,該球場有14個獨立的球洞,一輪17洞,其中有3個洞打2次。從1866年一場比賽的記載看,一輪比賽打了25個洞。因此,在理論上講,在這個時間球場應該是已經有18個球洞的。後來,一張製作於1903年的New Circular 球場地圖顯示出該球場在1896就擁有18個球洞。
男子 3桿洞 小於250碼(229米)
4桿洞 251-470碼(230-430米)
5桿洞 大於471碼(429米)
女子 3桿洞 小於210碼(192米)
4桿洞 251-400碼(193-366米)
5桿洞 401-575碼(367-526米)
打高爾夫球的好處
1、提升記憶
在球場上運動,可以讓大腦充分有氧呼吸,對 提高 記憶力 很有幫助。
2、增加性慾
高爾夫作為一種比較平緩的運動,更適合中年男性,因為在打高爾夫球的過程中,人身體內可釋放出一種使人產生愉悅感的內啡肽物質,從而增加性慾,而高爾夫運動的主要鍛煉部位:腰、背及手臂恰恰是男人在性愛過程中的主要著力點,腰腹部的鍛煉可增加包括骨盆部位及性器官在內的全身血流量。
但養生之道網提醒,在高爾夫運動中還是要把握好度。感到非常疲憊的時候,就要馬上停止,切不可逞強。過量鍛煉也會導致性慾降低。
3、消除贅肉
高爾夫運動是擊敗腰腹脂肪的有力武器,因為高爾夫擊球動作是全身的整體運動,通過腰部發力帶動上肢將球擊出,是一套集協調、力量、爆發力的完整動作。
高爾夫運動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種舒緩悠閑的運動,實際上它可以運動到全身的每塊肌肉,一場球打下來也會大汗淋漓。經常練習高爾夫,不但可以增加腰腹部的力量,增加腰肌和腹肌,還能消除贅肉。
4、滋養腰椎
高爾夫運動中要用到上肢的力量,對胸肌及上肢各部位肌肉也會達到鍛煉的效果。
有些上了年紀的練習者腰不好,伏案久了輕易彎腰駝背,練習高爾夫還可以滋養腰椎,防止腰椎間盤突出。
5、培養信心
對於商務纏身的老闆們來說,打高爾夫不但鍛煉身體,還可以培養自信心,激勵自己勇於克服困難。
6、擴大交際
高爾夫球場是一塊相對優雅高端的運動場,喜歡高爾夫球的人一般都比較成熟,性格較好,打球可以擴大交際圈,認識一些生活中交不到的朋友。
7、發展興趣
高爾夫適合各種性別、年齡、體態、體能狀況者,是可以從3歲打到80歲的一輩子的運動,適合當做長久的養生興趣。
打高爾夫球的基本 經驗 技巧
1、動動腳趾來檢測體重分布(站姿)
許多球手瞄球時會犯離球太遠的毛病。這時你要確定你並沒有刻意去夠球,或者將太多的體重放在十個腳趾球上。很多職業球手採用這樣的檢測 方法 :瞄球時動動腳趾。這能夠確保你沒有將太多的體重放在雙腳的前半部分。
2、手動滾球尋找感覺(推桿)
你在控制推球距離上遇到一些麻煩?試試按照推球的姿勢站好後,把球桿放開,拿住一個球,用手拋出去,使其滾入洞中——或者僅僅想像一下朝著目標滾動這個球。當你有了好的感覺時或者你知道應該用多大力來推球後,再把球桿拿起來。別忘了之前的感覺,這時你也許能夠更好的控制距離了。
3、宜慢不宜急(揮桿)
許多業余球手上桿都太急,而這阻礙了正確的伸展,而且揮桿平面也會扭曲。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獲得正確的起桿感覺:首先,按照正常的瞄球姿勢站好,在桿頭後面再放一個球,在你開始上桿時,推動桿頭後面那個球向後滾動,直到它滾過右腳(相對左手打者是左腳)。如果能夠做得正確,你能夠感覺到左肩移向下巴下面。此時,你也能夠了解到上揮桿時左臂應該有多直。
4、肩部與臀部(轉肩)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訓練方法,以讓你獲得正確的轉肩,而不會導致臀部的太多轉動:坐在球車的邊沿(或者其他類似的地方,只要你能得到類似的姿勢)。雙手握住一根球桿放在雙肩線上,感覺自己正在進行正常的瞄球動作,然後做簡單的轉肩,使桿身指向前方。這時應該能夠感覺到身體左側有一個伸展動作,這就是好的。
5、使用身體兩側(整體動作)
許多球手左臂和身體左側都不夠牢固,下揮桿和通過擊球點時受控於身體右側。右側的過多支配會削弱身體的伸展和導致其他揮桿問題。為了獲得一個正確的感覺,你可以試試僅用左手進行揮桿,檢查一下通過擊球點時手臂是怎樣伸展開來的。然後加上右手,輕輕的握在球桿上即可,保持剛才的感覺,此時你應該立刻就感覺到了雙手的受限,繼續做下去,讓左臂和身體左側跟隨右側運動,這樣身體兩側都得到了訓練。
猜你喜歡:
1. 高爾夫比洞賽講解
2. 提高高爾夫推擊進洞成功率的方法
3. 關於高爾夫球果嶺的介紹
4. 高爾夫十大必殺技
5. 打高爾夫球的規則禮儀
⑶ 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和規則
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和規則
目前,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已經成為貴族運動的代名詞,是中國古代一種名為「捶丸」的球戲演變而來的。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和規則,歡迎大家參考學習。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球桿- Clubs
選合適的球桿及熟讀規則是除了勤練高爾夫技術以外的兩大必修課程,但愈貴的球桿不一定最好,適合自己體型、揮桿動作的球桿才是好的球桿。雖然高爾夫規則中4-4中規定:「球員.......使用之球桿總數不得超過十四支。」但是初學者在開始時,只要先選合適的6、7或8號鐵桿學習基本動作即可,當然少於14隻球桿一樣可以參加比賽。
小白球-Golf Balls
高爾夫規則中提到:球之重量不得超過1.62英兩,球體之直徑不得小於1.68英寸(俗稱大球)不管市面上有多少高爾夫球的廠牌,都必須符合一定的規格,球一般分為實心球和纏線球兩種,打實心球與塑膠皮的球距離較遠,但是落點不易控制,適合球技較差者使用;纏線球與樹脂皮的球距離稍差,但較易控制落點,適合球技較佳者。
球的表皮分塑膠皮(Surlyn Urlyn)及樹脂皮(Balata)。球的顏色多半為白色,蓋在綠色的草地上較為明顯。球有90磅和100磅兩種,前者適合揮桿速度慢且不穩定的球友,後者則適合揮桿速度快且一致的好手。球的初速及距離也有規定。
球與桿是打高爾夫的主要裝備,市面上小白球的價錢一打12顆球從600起,ETOUH GOLF門市常辦特賣會,建議初學者來撿便宜,便宜的球打丟了不會鬧心疼。
發球台開球
球梯-Tee
在發球台開球時用來把球架高好像大型圖釘的工具,「梯」是英文TEE的翻譯,TEE價格不貴,某些球場還免費供應。
球袋-Golf Bag
裝球桿的袋子叫球袋,有8~12寸口徑可供選擇,價位由千把塊到七、八仟元都有。真皮球袋一隻要價十幾萬的貨色都有。
球桿套-Head Cover
早期高爾夫木桿,桿頭為木頭所制,所以特別需要保護,現今木桿大部份為鈦合金或不?鋼,知名廠商還有送球桿套,仍是延續高爾夫傳統。
球帽-Cap
打球一定要戴帽子,除了可以保護頭部與頭發免受紫外線侵襲外,寬大的帽檐也可以保護眼睛。高爾夫球帽大致有圓邊帽和棒球帽。女士多喜愛可保護發型不受破壞的`銀行家型,布料則挑選用透氣防雨得材質較好。
球衣-Clothes
舒適、輕便、合身是選擇高爾夫球裝的原則,布料選擇棉質能吸汗通風者為宜,如果選擇抗紫外線功能的布料更佳。式樣只要個人喜歡就好,Polo長袖上裝休閑服。搭配色彩活潑的淺色系棉質卡其長褲,是歷久不衰的選擇。如果穿短褲則應選長過膝蓋者。女士避免穿網球裝的迷你褲裙。
手套-Glove
右打者手套應戴左手,左打者反之,雙手都戴也成,可以防止曬黑和磨破手。好的手套除了能保護手腕,也能改善握球桿的感覺。由於手套能增加摩擦力,,使揮桿時能輕易掌控球桿揮出的方向。高爾夫球手套以真皮製或不織布制者居多,用復合材質制為佳,手掌部份宜選用牛皮材質,手背部份則以透氣防水材質較好,手腕部份以護腕方式設計最好,不但有吸汗功能,也能起護腕作用。選購手套的尺寸最好稍為大一些,以五指能輕易分開為准,手套的每一部份都能緊貼皮膚最上選。不過手套並非必須裝備,如果您習慣空手揮桿。
球襪-Soc
以棉質、厚底、吸汗、透氣彈性佳,能保護足部者的產品最好。
球鞋-Shoes
球鞋分真皮及塑膠皮兩種,從透氣的、防水的、輕便的到穩重的均有。高爾夫球鞋最重要組件是鞋釘以及固定鞋釘用的螺絲座,選購時要檢查螺絲座和螺絲是否有牢固,否則不當安裝的螺絲不但會縮短鞋子的壽命,也會增加穿著時帶給足部的痛苦和運動傷害高爾夫培訓。
打18洞高爾夫球得走數小時的路,球鞋的款式和材質的選擇格外重要高爾夫球鞋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足部與草皮,只要18洞打下來足部絲毫無疼痛感的鞋子就是好鞋子。高爾夫球的另一功能就是在揮桿時固定雙腳,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至於式樣與顏色只要歡喜就好。雖然職業選手為維護擊球時的穩定感,特別喜愛牛皮製重量級的傳統鞋,但一般球友宜選擇較輕且用透氣防水材質做鞋面的鞋子。
雨具-Rain Coa
高爾夫這樣的戶外健身運動是很常見的,特別是要多注意一下自身的裝備問題,有的時候打高爾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運動方式,穿衣也是很關鍵的,高爾夫是戶外活動,所以備妥雨衣雨傘,應付不時之需是必要的,選購休閑服式樣的透氣雨衣褲是最佳選擇,雨傘最好用陽傘代替,既可遮陽又可遮雨,一物兩用。
;⑷ 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及規則
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及規則
目前,現代高爾夫球運動已經成為貴族運動的代名詞,是中國古代一種名為“捶丸”的球戲演變而來的。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打高爾夫必要裝備及規則,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高爾夫規則
球桿- Clubs
選合適的球桿及熟讀規則是除了勤練高爾夫技術以外的兩大必修課程,但愈貴的球桿不一定最好,適合自己體型、揮桿動作的球桿才是好的球桿。雖然高爾夫規則中4-4中規定:「球員.......使用之球桿總數不得超過十四支。」但是初學者在開始時,只要先選合適的6、7或8號鐵桿學習基本動作即可,當然少於14隻球桿一樣可以參加比賽。
小白球-Golf Balls
高爾夫規則中提到:球之重量不得超過1.62英兩,球體之直徑不得小於1.68英寸(俗稱大球)不管市面上有多少高爾夫球的廠牌,都必須符合一定的規格,球一般分為實心球和纏線球兩種,打實心球與塑膠皮的球距離較遠,但是落點不易控制,適合球技較差者使用;纏線球與樹脂皮的球距離稍差,但較易控制落點,適合球技較佳者。
球的表皮分塑膠皮(Surlyn Urlyn)及樹脂皮(Balata)。球的顏色多半為白色,蓋在綠色的草地上較為明顯。球有90磅和100磅兩種,前者適合揮桿速度慢且不穩定的球友,後者則適合揮桿速度快且一致的好手。球的初速及距離也有規定。
球與桿是打高爾夫的主要裝備,市面上小白球的價錢一打12顆球從600起,ETOUH GOLF門市常辦特賣會,建議初學者來撿便宜,便宜的球打丟了不會鬧心疼。
發球台開球
球梯-Tee
在發球台開球時用來把球架高好像大型圖釘的工具,「梯」是英文TEE的翻譯,TEE價格不貴,某些球場還免費供應。
球袋-Golf Bag
裝球桿的袋子叫球袋,有8~12寸口徑可供選擇,價位由千把塊到七、八仟元都有。真皮球袋一隻要價十幾萬的貨色都有。
球桿套-Head Cover
早期高爾夫木桿,桿頭為木頭所制,所以特別需要保護,現今木桿大部份為鈦合金或不?鋼,知名廠商還有送球桿套,仍是延續高爾夫傳統。
球帽-Cap
打球一定要戴帽子,除了可以保護頭部與頭發免受紫外線侵襲外,寬大的帽檐也可以保護眼睛。高爾夫球帽大致有圓邊帽和棒球帽。女士多喜愛可保護發型不受破壞的銀行家型,布料則挑選用透氣防雨得材質較好。
球衣-Clothes
舒適、輕便、合身是選擇高爾夫球裝的原則,布料選擇棉質能吸汗通風者為宜,如果選擇抗紫外線功能的布料更佳。式樣只要個人喜歡就好,Polo長袖上裝休閑服。搭配色彩活潑的淺色系棉質卡其長褲,是歷久不衰的選擇。如果穿短褲則應選長過膝蓋者。女士避免穿網球裝的迷你褲裙。
尺寸最好稍為大一些
手套-Glove
右打者手套應戴左手,左打者反之,雙手都戴也成,可以防止曬黑和磨破手。好的手套除了能保護手腕,也能改善握球桿的感覺。由於手套能增加摩擦力,,使揮桿時能輕易掌控球桿揮出的方向。高爾夫球手套以真皮製或不織布制者居多,用復合材質制為佳,手掌部份宜選用牛皮材質,手背部份則以透氣防水材質較好,手腕部份以護腕方式設計最好,不但有吸汗功能,也能起護腕作用。選購手套的尺寸最好稍為大一些,以五指能輕易分開為准,手套的每一部份都能緊貼皮膚最上選。不過手套並非必須裝備,如果您習慣空手揮桿。
球襪-Soc
以棉質、厚底、吸汗、透氣彈性佳,能保護足部者的產品最好。
球鞋-Shoes
球鞋分真皮及塑膠皮兩種,從透氣的、防水的、輕便的到穩重的均有。高爾夫球鞋最重要組件是鞋釘以及固定鞋釘用的螺絲座,選購時要檢查螺絲座和螺絲是否有牢固,否則不當安裝的螺絲不但會縮短鞋子的.壽命,也會增加穿著時帶給足部的痛苦和運動傷害。
打18洞高爾夫球得走數小時的路,球鞋的款式和材質的選擇格外重要。高爾夫球鞋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足部與草皮,只要18洞打下來足部絲毫無疼痛感的鞋子就是好鞋子。高爾夫球的另一功能就是在揮桿時固定雙腳,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至於式樣與顏色只要歡喜就好。雖然職業選手為維護擊球時的穩定感,特別喜愛牛皮製重量級的傳統鞋,但一般球友宜選擇較輕且用透氣防水材質做鞋面的鞋子。
高爾夫球講究禮節
雨具-Rain Coa
高爾夫這樣的戶外健身運動是很常見的,特別是要多注意一下自身的裝備問題,有的時候打高爾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運動方式,穿衣也是很關鍵的,高爾夫是戶外活動,所以備妥雨衣雨傘,應付不時之需是必要的,選購休閑服式樣的透氣雨衣褲是最佳選擇,雨傘最好用陽傘代替,既可遮陽又可遮雨,一物兩用。
;⑸ 第八代高爾夫全球首趴 改裝氣動避震玩姿態風格
在2019年10月底,第八代高爾夫發布亮相,作為大眾最經代的車型之一,高爾夫歷經45年銷量達到了3500萬,而在國內兩廂車並不熱門的市場環境下,高爾夫7的月銷量也維持在1萬台上下,所以大家還是很期待高爾夫8在國內上市的。
對於玩低趴氣動的玩家來說,這輛高爾夫8的改裝並不算完美,不過至少讓我們第一時間感受到了第八代高爾夫改裝的效果。
本期高爾夫改裝案例鳴謝:@nullbar_air.and.static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高爾夫的裝備
——最重要的「裝備」。
如果以對打球者的輔助作用為標准判斷,球僮應該是高爾夫運動中最重要的「裝備」,尤其對業余高爾夫愛好者來說。球僮在高爾夫球場上發揮著多重作用:運動員成績的記錄者、球員的陪同和輔助以及球場的即時維護者。合格的職業球僮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內容包括:掌握高爾夫運動的技巧和規則 ,熟悉場地上每一個球洞的長度、通道上障礙區的特點、果嶺的地形地勢,甚至當地的天氣、風速。球僮需要幫助來到一片陌生場地的球員盡快熟悉場地,為球員參謀制定打法和戰術,為球員每一桿的決定提出最合理的意見。當球飛進了復雜的障礙區,鑽進樹林、池塘,找回失球也是球僮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可以使球員免於加桿的懲罰。除此之外,球僮還同時承擔著很多諸如運送球具等為球員服務的瑣碎工作。出於信賴和尊重,有修養的紳士球員把球僮稱作自己的「小夥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所有的球僮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無姓氏的名字:「小妹」或者「小弟」。國際職業賽事規定不允許給參賽者配備球僮,這意味著球員在數小時與風吹日曬下的行走之外,還要自己背負所有球具,高爾夫比賽的辛苦由此可見一斑。但在最高級的高爾夫俱樂部中,或者像中國這樣人力成本極度低廉的國家,就有為業余球員專門配備的球僮,為球員提供一些更體貼的服務。 ——只求舒適。
Ashworth、Fila Lacoste等是傳統而專業的高爾夫服飾製造商,他們所生產的服飾都是從運動本身的需要出發,注重的是服裝的舒適以及防風、排汗的功能。由於從事高爾夫運動的是一特定人群,很多著名的奢侈品牌也加入高爾夫服飾製造的行列,著名的Salvatore Ferragamo生產的休閑高爾夫鞋開價在3000元以上,而事實上一雙可換膠釘的專業高爾夫鞋只要不到1000元就可以購買到,三分之二的價格差是Fevagamo作為著名奢侈品牌的價值。高爾夫對禮儀有嚴格要求,表現在服裝上,就是要求服裝款式端莊大方,舒適而適宜身體動作,並不追求品牌、質地和剪裁。無論你穿著普通的棉服T恤還是精緻的拉爾夫·勞倫,沒有人會因此在高爾夫球場上對你區別對待,而一件有著BMW LIFESTILE標記的上衣也不會幫你把差點縮小一個。 ——耐用品。
世上僅有這樣一支古董高爾夫球桿:以紫檀為桿、純金為頭、鑲嵌翡翠,單是它本身材質的價格就已經達到數十萬人民幣。據說它曾經是某個歐洲古老王室的愛物,被一個低調卻狂熱的高爾夫 球迷收藏。就如有純金鑲鑽的腕錶,有價值連城的球鞋,高爾夫球桿可以將奢華進行到極致,也可以普通到只講究耐用和物美價廉。木製球桿仍然在高爾夫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球桿的設計上,桿頭體積日益增大,容錯度也相應提高,精心安排的周邊承重及桿底設計,讓使用者能更輕易地打出遠而高飛的擊球;特殊鐵桿的桿面傾角和反彈角設計越來越精密,讓使用者的短擊球更接近球洞;推桿不論是傳統楔型還是鐮刀型,或者外形越來越特殊的大頭款式,目的都在於為使用者帶來最佳球感。 一套高爾夫球桿限定不得超過 14 支。整套的組成則視個人的喜好而定。
通常一套球桿包括下列幾項:鐵桿:3,4,5,6,7,8,9,PW。木桿:1,3,5及推桿。這並不表示每次打球都必須攜帶這些球桿。初學者可攜帶一支發球桿(1 號木桿)或 3 號木桿,3,5,7 各一支,以及 9 號鐵桿,外加一支推桿。
木桿
木桿主要用於開球,若能用它第一桿就擊出很遠的球,對以盡可能少的桿數打完一洞無疑邁出了決定性的第一步。當然,第一桿就打出「一桿進洞」(HOle in One),那就是開球木桿功勞的極限。木桿的特點是桿身長,桿頭相對而言較輕,這就導致便於揮桿。現代的發球桿(Driver)盡管一直都被稱為木桿,實際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發球桿已由金屬製造。高球界特別重傳統的「保守派」球手有些仍使用柿木木桿,但組裝的鋼制桿頭會影響擊球是否理想。帶有鵝形桿頸的桿頭的球打可以給一般球手較大的自信心。發球桿通常長100厘米。木桿分成四種,即l號木桿(Driver),3號木桿(Spoon)。4號木桿(Buffy),5號木桿(Cleek)。號碼越小.桿身長度越長,重量越輕;反之,號碼越大,桿身長度越短,重量越重。木桿如此,鐵桿亦然。l號木桿是長球桿,揮桿時是在草上滑動打過去。木桿桿頭從結構上看,不同的設計就有不同的特性與效能。一般來說,它對於擊打距離和結構頗有影響。桿頭根面與後方的長度大於前端和桿根的長度,可將球高飛打出,往往可以獲得預期的方向性和選擇球的理想落點。
鐵桿
鐵桿實際是不銹鋼桿,或鍛造製成或鑄造製成。優秀高爾夫球手喜歡選用手工打造的桿面球桿。鑄造製成的,在外緣加重的鐵桿有較大的甜蜜點(Sweetspot)。大多數不銹鋼桿身的鐵桿有著不盡相同的桿身彈性。通常鐵桿的長度為95厘米。鐵桿的特性是易於保持擊球的方向性,高爾夫球運動的主旨是用桿擊球接近目標,因此能最大限度確保方向性,使擊出的球即使未達到目標至少也接近目標就是首要目的。鐵桿擊球部位用軟鐵製造,它的底部比木桿底部要小,也不像木桿那樣厚,長度短。由於鐵桿重量較重,因此揮桿如割草,揮 桿角度更佳,更易將草皮掀起。鐵桿共有9種,包括從3號鐵桿到9號鐵桿的7種以及劈起桿(Piching Wedge)、沙坑桿(Sand Wedgr)。實際上還有一種多功能特殊鐵桿。由於劈起桿、沙坑桿和多用桿在揮桿時都無需做出大振幅的充分動作,因而這些鐵桿的桿身彈性只具有三等重要性。它們的一般長度也更短,約為90厘米。全部14支球桿為一套球桿,即四木九鐵一推;取其奇數就是半套球桿(Half Set)。本世紀30年代鐵桿盛行時,製造商為了拓展市場銷路,紛紛標新立異,推出不同重量的鐵桿,加上桿身長度和彈性均有區別,令買家面對五花八門的球桿而眼花繚亂,不知所從。製造商還挖空心思的研製和開發不同球位、不同險惡地勢及障礙情況下的特製鐵桿。當時有些球手甚至背上20支或更多的球桿在球場上奔走。1938年1月1日,美國高爾夫協會宣布:一套球桿組合的最大限度是14支球桿,不得超過。蘇格蘭的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在一年之後亦響應,確定上場球桿上限為14支。
推桿
推桿是用來在果嶺上朝球洞方向推擊球的專門球桿。推桿與鐵桿在規格上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推桿桿身較短,桿面傾角最大不超過5度。此外,推打形狀與材質千奇百怪,究竟哪一種好,要看球手使用起來是否順手,更重要的是看效果,即推擊成功率高低。打高爾夫球這件事,第一利器是球桿。但是這不等於說,哪個牌子有名,哪個桿子最貴,或者說哪種桿子是大牌明星使用的,你就購置它。球桿選擇走錯一步棋,不僅不利於你提高球技,降低差點,還浪費了金錢,效果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分辨技巧
1.價格上的差異通常市場上正品球具和仿冒產品還是存在一定的價格差異,消費者會有一種希望少花錢也能買到優質球桿的心理,也正因為這樣一些不法之徒也就有了瞞天過海的借口,隨之而來的就是鼓吹其產品是以走私,偷盜,違規代銷等諸多理由來欺騙購買者,其實一套正品球具從生產加工到檢驗測試要經過多重極其繁瑣復雜的工序,其成本和零售價格自然成正比,所以,細心的您一定要警惕切勿佔便宜而自己吃大虧。
2.防偽標記很多著名的品牌高爾夫球桿都有其獨特的標記,比如CALLWAY的鐵桿桿頭的右下角就刻有一個小指甲大的橢圓型的防偽鋼印。幾款1號木桿的第一個大字母里會印有一個很小的其加工廠英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的小寫,廣大愛好者可以通過瀏覽其官方網站和咨詢當地代理商來以此識別真假。
3.品牌經銷商仍有很多世界著名品牌高爾夫球桿還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所以只會有少部分從國外零售回來的個別款式,其中多為愛好者的個人珍藏。所以,只要是國內沒有正式代理商的品牌進行大批量的銷售,必然是仿冒產品。只有通過正當渠道購買的球具,才會確保其質量的恆久遠。
4.細微差別個別品牌高爾夫球桿的新款球具在上市之初,市場普及率較低,一些急於獲利的仿冒商便會在沒有詳細資料的前提下,通過查看正品的廣告介紹或其他種種途徑來臨摹仿造,但常常會出現用以往舊款式仿冒的球桿套和舊款球包來魚目混珠。
5.組裝做工一支假高爾夫球桿最常見的就是使用一段時間後,非常容易磨損報廢,所以購買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球頭和桿身連接處做工是否正規牢固,不結實的連接通常很容易折斷損傷,假桿由於成本低廉故此在選材上一定漏洞百出,桿身和握柄質量是否優質便取決與此。
⑺ 高爾夫球場上的冷知識
高爾夫球場上的冷知識
高爾夫是一種社交運動,因此必須在高爾夫球場上注意你的一舉一動。你一定不想讓自己因為無知而成為球場上的笑柄。
以下就是高爾夫球場上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禮儀知識:
上裝要有領子
可以向你打球的高爾夫俱樂部詢問著裝要求,因為大多數的俱樂部都有嚴格的著裝規定。對於大多數俱樂部來說,有領子的網球衫和Polo襯衫都是可以接受的。
每個季節的著裝要求也有所不同,但以下的著裝可以讓你在任何季節、任何球場都安全通過要求:
男士:高爾夫襯衫或Polo襯衫,長褲、卡其褲或寬松長褲、襪子和適合的高爾夫球鞋。
女士:高爾夫襯衫或Polo襯衫,及膝的短褲/女用裙褲或長褲、長及腳踝的襪子、適合的高爾夫球鞋。
緊跟步伐
切記不要讓其他選手等你,而要緊跟其他選手的步伐。應該知道何時停止研究復雜的推桿,走向下一洞。並且,高爾夫初學者應該尊重年長且更富經驗的選手,不要成為其他選手的負擔。
不要留下痕跡
讓高爾夫球場保持你剛到時的模樣。把因擊球過低時削起的小塊草皮放回原處,將沙坑耙平。如果在你之前打球的那位選手能夠做到這一點,你會非常感謝他的行為。
控制好你的情緒
高爾夫只是一項運動。打出一個糟糕的擊球,或球落進球場障礙之中,的確讓人心煩,但如果因為球桿斷裂或因遭到俱樂部禁令處罰而無法打球,那麼這會讓你更為窘迫。因此當心你的言語,控制好你的情緒。好好保護自己的高爾夫裝備,不要在打出糟糕開桿或沒能將球從沙坑救起之後,將球桿砸在地上。
保持安靜
打高爾夫球需要集中精力。因此當其他選手正在進行准備或揮桿時,保持安靜是必須的禮儀。
不要阻擋其他選手
在推桿果嶺上,不要擋在你的同伴前面。這會令果嶺狀況有所改變,而因此破壞同伴的推桿。不要走在將要揮桿的選手前面。同時,不能阻擋球,或站在球滾動的路線上。
前面當心
“前面當心”是高爾夫比賽中正式的警告用語。一位選手應該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喊叫“前面當心”,即使球擊中另一位選手的危險性非常小。聽到這句警告語時,你要保護好自己。你的頭部和臉部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你應該用雙手保護它們。
解讀高爾夫服飾專屬語言 各種面料帶來不同感受
每個時尚擁戴者都會同意:服飾是會說話的,它們有自己的內涵和文化。而高爾夫服飾所要表達的,是淡泊從容,是活潑輕松,是典雅純粹,也是成熟高尚。完美的高爾夫球運動軌跡,更接近於一道從容的曲線,而不是一根沖動的直線。有人說高爾夫是富人的運動,與平民無緣;其實高爾夫是富人的運動,首先體現在參與者心態上的富足和寬裕,而高爾夫服飾所展示的,正是一種成功的活力。
眼下,一些知名品牌,如阿迪達斯、耐克、銳步、美津濃等都推出了緊身上衣和超短裙系列的高爾夫女裝。相比之下,一些運動品牌推出的高爾夫女裝則顯得保守,上衣的樣式主打始終是較寬松T恤為主,每年的變化集中於短袖或中長袖,立領、尖領或圓領,扣子或者拉鏈,布料上則以針織布和棉布為主,顏色上一般則是清爽的單色等。裙子和褲子上的款式主要是長褲、七分褲和裙褲,短褲和短裙等等。
傳統高爾夫球服以“V”領防風服居多,而在今年,知名品牌SUNWIK(創威高爾夫)敏銳地感受到人們在服裝上對時尚的推崇、對舒適休閑的偏愛,於是摒棄高爾夫服裝界保守的式樣和顏色,開拓出風格各異的時尚款式;同時在顏色圖案中加入創意元素,讓任何一個人在單調的球場背景下都能成為主角。
高爾夫服飾的出眾之處,是面料新科技帶來的舒適和呵護,讓你盡情享受打球的樂趣。選擇時,請注意這樣的標識:
吸汗速乾麵料
用富含蛋殼內膜提取物的滌綸絲,結合先進加工工藝製成。蛋殼內膜富含多種氨基酸,促使細胞顯現活性,起到呵護肌膚的作用。
清爽感面料
該面料具有柔和清爽、吸汗速干、透氣性良好的特性,卓越的柔和涼爽觸感,與含水率較高的`纖維迭加令肌膚產生脫俗的清爽感。雙重組織構造的面料使紫外線遮蓋率達到90%以上。
吸汗速乾麵料
採用最新開發的Y字變異型橫切面的滌綸彈力尼龍面料,不僅具備極強的吸汗速乾的功能,而且經特殊加工後的面料削弱了滌綸本身悶熱不透氣的缺點。
夏日舒適面料
舒適、吸汗速乾性強且不粘肌膚,具有呵護肌膚的酸鹼平衡效果和消臭的功能,更適宜在夏天打高爾夫時穿著。
高爾夫不是一項輕松運動 多種途徑減輕損傷程度
有種錯誤觀點必須糾正。人們普遍認為,高爾夫僅是一項技能性運動,而非體能性運動。這種錯誤認識,往往會導致損傷發生,甚至使人過早陷入練習的停滯不前。
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高爾夫是一項艱苦的運動。
在電視中,經常可以看到球員們漂亮地擊球,毫不費力,這是一種天大的誤會。球員在訓練中所承受的艱苦,是無法在電視屏幕中表現出來的。在職業球員和業余愛好者中,身體發生損傷的幾率很高,由此帶來的痛苦也是無法想像的。幾篇醫學文獻提供了高爾夫精英們損傷發生的幾率,看到下面的結果,你可能會大吃一驚。
1、超過80%的職業球員,在以往的職業生涯中,曾有過與高爾夫相關的運動損傷。
2、約有10-33%的職業球員,損傷時仍帶傷練習或比賽。
3、職業球員在其職業生涯中平均約兩次受傷。
4、因損傷而失去參加巡迴賽的平均時間,男球手超過9周,女球手接近3周。
5、受傷的職業球員重返巡迴賽時,近一半的球員仍受到損傷困擾。
對職業球員來說,每天要做的不僅是長時間揮桿,還需是按照要求進行揮桿練習。絕大多數職業球員或者低差點球手,採用所謂的現代揮桿技術。類似技術均是要求身體進行最大程度的扭轉,下桿時力量可以很好釋放,收桿時脊柱過伸,從而獲得最大的桿頭速度及力量。絕大多數專家相信,職業球員的損傷來自長期艱苦訓練和頻繁比賽的需要。
一組調查研究的數據顯示,職業球員身體各部位發生損傷的概率分別是:腰(24%)、腕/手(24%)、肩(10%)、肘(7%)、膝(7%)、踝/足(5%)、頸(3%)。
這組數據使我們尤為需要注意幾點:
(1)腰部損傷極為常見;
(2)肩、肘、腕和手部的上肢損傷超過損傷總數的一半,而且大多數損傷發生在軀體的左側;
(3)下肢損傷相對少見,僅僅約占損傷總數的10%。
職業球員不僅如此,業余愛好者的損傷發生率同樣很高,不同的是,業余愛好者肘部損傷多於職業球員。調查數據顯示,業余愛好者發生損傷常見的原因是:
(1)過多練習或比賽;
(2)揮桿技術較差;
(3)擊球時打到地面或其它物體。
職業球員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揮桿技術,可以較好的預防損傷的發生。對業余愛好者而言,身體發生損傷的原因主要是,在練習過程中,因為揮桿技術常常存在錯誤,身體往往比職業球員承受更多的扭轉力。此外,業余愛好者忽視充分的常規准備活動,也是受傷的原因之一。
;⑻ 高爾夫球的規則
基本規則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1、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2、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至於其它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但絕大多數仍是委由選手本身執行實際上的管理。當比賽進行時,每位選手皆負有使比賽公平公正之責任;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擇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簡而言之,即是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復地擊球,將球打進洞,除此之外便別無他法。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當球被擊出後,不論是在何種狀態下行進,都應該等到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此乃高爾夫不變的法則,絕對不可觸摸或挪動球的位置,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一、比桿賽與比洞賽
形式上的差異高爾夫的比賽形式比桿賽及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余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
省略進洞之差異比桿賽規定必須待球被擊進球洞後,才可移往下一洞的開球台去開球。而比洞賽是在每一洞就決定勝負,因此只要對方同意就不必堅持球皆需進洞之原則。
罰則之差別在比桿賽和比洞賽中,選手違反規則所受之處罰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比桿賽的罰則是罰兩桿,而比洞賽的罰則為處罰其該洞輸球。
二、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界外(OB)「界外」系禁止打球之地區,常以界樁或圍籬標示。界外之界限應以界樁(不含支架)或圍籬內側最靠近地面點決定。如在地上以標線標示界外時,界外線系垂直向上向下延伸,且線之本身即作界外論。
遺失球下列情況即可認定為」遺失球」:
1、球員或其同隊、或彼等之桿弟在開始找球後五分鍾,仍找不到球;或是雖經找到,但球員無法辨認是否為其所用之球;
2、球員按規則已用另一球當作比賽球,而未尋找其原球;
3、球員已自可能為原球所在地,或較原球位靠球洞之點擊出代替球,因此該代替球即成為比賽球。
代替球原球可能在水障礙以外遺失、出界而了以代替之球,稱為」代替球」。
水障礙(包括側面水障礙)」水障礙」系指任海、湖、池塘、河川、溝渠、地面排水溝或其它露天水渠(不論其中有無積水),以及其它類似者。
凡在水障礙界限內之陸地或水,地屬於水障礙的部分。水障礙之界限系垂直向上延伸,用以標明界限所用的界樁、界標皆算在障礙內。
水障礙(除側面水障礙外)應以黃色界樁或標線標明界限;側面水障礙則是以紅色界樁或標線了以界定。 註:台鳳球場的小、水池皆用側面水障礙之規則,以紅色界樁界定。
水障礙中的球向水障礙方向打出之球,是否在障礙以內或障礙以外遺失,乃是一項涉及事實的問題。如認為系障礙內遺失者,必須有之證據證明球確落入障礙內;如無確定之證據時,則應視為遺失球,按規則處理之。 如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水障礙中(不管球是否位於水中),球員要受一桿之處罰,並依下列方法處理:
1、盡可能在接近上次擊球之原位打次一桿。
2、在原球最後通過該水障礙邊緣之一點與球間之直線,於水障礙後方拋球,至於應離水障礙後方多遠處拋球並無限制。
3、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側面水障礙中時,可以選擇下列特別措施:
(1)在障礙外距原球最後通過之水障礙邊緣;
(2)或距離球洞相等距離之另一邊水障礙邊緣;
於兩支球桿長度以內拋球。
三、成績計算
高爾夫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當技術水準不同的球友匯聚在一起比賽時,為了使比賽更公平、更具競爭,水平高的球友要讓水平較差的球友,如何計算每一位球員讓分點的多少,即出現了差點。下面向您介紹最常用的差點計算方法:
1、平均法:
差點=五次比賽的平均成績-標准桿
2、新新貝利亞計演算法
A、從18洞中任選12洞的桿數總和×1.5=總數
B、從此總桿數減去標准桿後×0.8=差點
即(12洞桿數總和×1.5—標准桿)×0.8=差點
C、凈桿=總桿-差點
四、參加比賽應注意事項
嚴禁遲到參加高爾夫比賽的最大禁忌就遲到。若是與朋友間的比賽遲到,定會被列為最不受觀迎的球友;若是正式比賽場合中遲到,輕則受罰,重則喪失比賽資格。
遲到的罰則可依比賽形式分為兩種;比桿賽中對遲到者處罰兩桿;比洞賽則判第一洞輸球。由此可知,比賽遲到是參賽者的一大恥,應該極力避免。
事先了解參賽條件每位參賽者必須於賽前了解球場所定之比賽條件:
1、比賽之正確時間;
2、各組成員之編排;
3、自己被認可的差點;
4、第一洞是一號或十號;
5、比賽當天當地之規則;
球桿數只限十四支在正規的競賽中,每位選手只能攜帶十四支以內的球桿參賽,球桿若少於十四支時可補充到十四支。比賽中可更換損壞或不堪使用的球桿,但以不耽誤比賽為原則;而且不論補充或更換球桿,皆不得向球場上任何一位參賽者借用。球桿一旦借出後,直至比賽終止,借出的球桿將供借用者使用,借出的一方不得使用之。
異常球場狀態(Abnormal Ground Conditions)
「異常球場狀態」是指球場上的任何臨時積水、整修地或由掘穴動物、爬行動物或鳥造成的洞穴、遺棄物或通道。
擊球准備(Addressing the Ball)
當球員做好站位、球桿接觸地面時,即為做好了「擊球准備」。但是在障礙區內,當球員做好站位時即為擊球准備。
助言(Advice)
「助言」是指任何能夠影響球員打球決斷、球桿選擇或擊球方法的勸告或建議。
有關規則的信息及眾所周知的事實諸如障礙區的位置或球洞區上旗桿的位置,不屬於助言。
被認為移動了的球(Ball Deemed to Move)
見「移動或被移動(Move or Moved)」。
入洞之球(Ball Holed)
見「球進洞(Holed)」。
球遺失(Ball Lost)
見「遺失球(Lost Ball)」。
使用中球(Ball in Play)
球員從發球區上擊球之後,球即成為「使用中球」,該球除去被遺失、界外、被拿起或不論規則允許與否被另一球替換(不論是否允許替換)之外,直至擊球入洞為止都一直保持使用中球的狀態。當球被另一球替換時,替換的球成為使用中球。
如果在球員開始一洞的打球時從發球區外打了球,或者是在糾正這一錯誤時從發球區外打了球,則該球不是使用中球,規則11-4或11-5適用。否則使用中球包括當球員選擇或被要求從發球區進行下一次擊球時從發球區外打的球。
比洞賽中的例外:如果在球員開始一洞的打球時從發球區外打了球而對手並沒有要求其按照規則11-4a取消該次擊球,則使用中球包括此球。
最佳球(Best-Ball)
見「比賽(Matches)」。
沙坑(Bunker)
「沙坑」是指由去除草皮和泥土而代之以沙或沙狀物並經過整備而多呈凹狀的地域構成的障礙區。
沙坑邊緣或沙坑內被草覆蓋的地麵包括草皮碼放而成的表面(不論是有草覆蓋的還是土質的)不屬於沙坑的一部分。沙坑的側壁或邊緣未被草覆蓋的部分屬於沙坑的一部分。
沙坑的界線垂直向下延伸,但不向上延伸。當球位於沙坑內或其任一部分觸及沙坑時,則該球為沙坑內的球。
掘穴動物(Burrowing Animal)
「掘穴動物」是指出於習性或藏身需要而製造坑穴的任何動物,諸如兔子、鼴鼠、土撥鼠、囊地鼠或火蜥蜴等。
註:除非被標示或宣布為整修地,否則由非掘穴動物諸如狗造成的坑穴不屬於異常球場狀態。
球童(Caddie)
「球童」是指按照規則幫助球員的人,他的工作可以包括在球員打球過程中為其運送或管理球桿。
當一個球童受雇於一個以上球員時,在發生與球有關的問題的場合,他始終被視為是球的所有者的球童,而且他的攜帶品也被視為是該球員的攜帶品,除非該球童是按照另一球員的特定指示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他被視為是指示他採取行動的球員的球童。
臨時積水(Casual Water)
「臨時積水」是指球員在採取站位前後在球場上可見的任何暫時性積水,但水障礙區內的水不是臨時積水,雪和自然冰根據球員的選擇可以是臨時積水或散置障礙物,但霜除外。人造冰是妨礙物。露水和霜不是臨時積水。當球位於臨時積水中或任何部分觸及臨時積水時,該球為位於臨時積水中的球。
委員會(Committee)
「委員會」是指負責競賽的委員會,如果比賽中沒有發生問題,則委員會負責球場事宜。
比賽者(Competitor)
「比賽者」是指比桿賽中的球員。「同伴比賽者」是指與比賽者同組打球的任何球員,兩者並非互為夥伴。在四人二球賽和四球賽的比桿賽中,在不違反文意的情況下,「比賽者」和「同伴比賽者」的用語中包括其夥伴。 球場(Course)
「球場」是指委員會設定的區域界限內全部區域(見規則33-2)。
攜帶品(Equipment)
「攜帶品」是指球員或為球員使用、穿著或攜帶的所有物品,但不包括在正在打球之洞使用的球及用來標示球的位置或標示應拋球區域范圍的小物品如硬幣或球座等。攜帶品中包括機動或非機動高爾夫球車。如果該球車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球員共用,在發生與球有關的問題時,該球車及車上的所有物品均被視為球的所有者的攜帶品,若另一共用球車的球員正在移動球車,則球車及其中所有物品被視為是正在移動球車之球員的攜帶品。
註:當在一洞正在使用的球被拿起且未被放回原處成為使用中球時,該球是攜帶品。
同伴比賽者(Fellow-Competitor)
見「比賽者(Competitor)」。
旗桿(Flagstick)
「旗桿」是指一個上面可附有或沒有旗布或其它物品,用來插在球洞中心以標示其位置且可移動的直的標志物。其橫斷面必須是圓形。禁止使用可能會對球的運動產生不適當影響的軟墊或減震緩沖材料。
觀察球童(Forecaddie)
「觀察球童」是受雇於委員會在打球中為球員指示球的位置的人員,他是局外者。
四球賽(Four-Ball)
見「比賽(Matches)」。
四人二球賽(Foursome)
見「比賽(Matches)」。
整修地(Ground Under Repair)
「整修地」是指被委員會標示為整修地或由委員會授權的代表宣布為整修地的球場的任何部分,它包括需移走的堆積物和球場管理人員所做之坑穴,即使它們沒有被標示為整修地。
位於整修地內的所有地面和任何草、灌木、樹或其它生長物均為該整修地的一部分。整修地的界線垂直向下延伸,但不向上延伸。標示整修地的立樁或線屬於整修地內。上述立樁為妨礙物。當球位於整修地中或任何部分觸及整修地時,該球為位於整修地中的球。
注1:被棄置在球場內而不準備移走的剪下的草和其它物體不是整修地,除非它們被標示為整修地。
注2:委員會可以制定當地規則禁止在整修地內或被標示為整修地的准環境保護區域內打球。
障礙區(Hazards)
「障礙區」是指任何沙坑或水障礙區。
球洞(Hole)
「球洞」的直徑應為4.25英寸(108毫米),深度至少為4英寸(101.6毫米)。除非土質情況不允許,否則襯筒必須至少要沉進球洞區表面以下1英寸(25.4毫米);襯筒的外徑不得超過4.25英寸(108毫米)。
球進洞(Holed)
當球靜止在球洞內,整體都在球洞邊緣水平面以下時即為「球進洞」。
優先擊球權(Honour) 首先從發球區打球的球員謂之有「優先擊球權」。
側面水障礙區(Lateral Water Hazard)
「側面水障礙區」是指水障礙區或其一部分,而根據地形無法按照規則26-1b在該水障礙區後方拋球或委員會認定為無法在其後方拋球的水域。
水障礙區中要被作為側面水障礙區打球的部分應被特別標定。當球位於側面水障礙區中或任何部分觸及側面水障礙區時,該球為位於側面水障礙區中的球。
注1:用以標示側面水障礙區的立樁或線必須是紅色的。當同時使用立樁和線標示側面水障礙區時,立樁作為障礙區的識別標識,而線標定障礙區的界線。
注2:委員會可以制定當地規則,禁止在被標定為側面水障礙區的准環境保護區域內打球。
注3:委員會可以將側面水障礙區標示為水障礙區。
打球線(Line of Play)
「打球線」是指球員期望擊球之後球運動的方向,再加上向期望的方向兩側延長適當的距離。打球線從地面垂直向上延伸,但是不越過球洞。
推擊線(Line of Putt)
「推擊線」是指球員在球洞區上進行擊球之後期望球的運動路線,除去規則16-1e中提到的場合外,推擊線包括向期望的路線兩側延長適當的距離。推擊線不越過球洞。
散置障礙物(Loose Impediments)
「散置障礙物」是自然物體,包括:石塊、樹葉、樹枝、樹杈及其類似物,動物的糞便,蠕蟲和昆蟲及它們的遺棄物或堆積物等,它們不是固定的或生長著的,沒有牢固地嵌入地面,也沒有附著在球上。
僅限於在球洞區上,沙和鬆散的泥土屬於散置障礙物。
雪和自然冰可以依球員的意見視為臨時積水或散置障礙物,但霜除外。
露水和霜不是散置障礙物。
遺失球(Lost Ball)
符合下列情況的球被視為是「遺失球」:
球員的一方或他的或他們的球童開始找球五分鍾後,沒有找到球或球員不能確認是自己的球時;或
球員打了替換球;或
球員在被認為大概是初始球之所在地或較該地點更靠近球洞處打了暫定球。
打錯球所花費的時間不計入允許找球的五分鍾內。
記分員(Marker)
「記分員」是指由委員會指定的在比桿賽中記錄比賽者分數的人員。他可以是同伴比賽者。他不是裁判員。 比賽(Matches)
個人賽:一個人對抗另一人的比賽。
三人二球賽:一人對抗二人,每一方各打一個球的比賽。
四人二球賽:二人對抗二人,每一方各打一個球的比賽。
三球賽:三人互為對抗的比洞賽,各自打自己的球,每個球員同時進行兩個分別的比賽。
最佳球賽:一人對抗二人中分數較好者或三人中分數最好者的比賽。
四球賽:二人中分數較好者對抗另二人中分數較好者的比賽。
移動或被移動(Move or Moved)
如果一個球離開原來的位置停留在任何其它地點,則該球被視為「移動」了。
補救的點(Nearest Point of Relief)
「補救的最近點」是指對由不可移動妨礙物(規則24-2)、異常球場狀態(規則25-1)或錯誤的球洞區(規則25-3)造成的妨礙不受處罰地進行補救時的參考點。
該點是球場上最接近球的停點,而且能夠滿足以下要求:
(i)不比球原來的停點更靠近球洞,
(ii)在球的初始位置打球會對球員的擊球造成妨礙而需接受補救,但若將球置於該點,則上述妨礙不復存在。 註:為了准確地確定補救的近點,球員應使用假設沒有妨礙時他理應在下一次擊球時使用的球桿模擬其擊球准備位置、打球方向和擊球的揮桿動作。
觀察員(Observer)
「觀察員」是指由委員會指定幫助裁判員判定事實問題,並向其報告違反規則情況的人員。觀察員不應照管旗桿、站在球洞邊、指示球洞位置、拿起球或標定球的位置。
妨礙物(Obstructions)
「妨礙物」是指任何人造物體,包括道路及通道的人造表面和側面部分以及人造冰。但下列物體除外:a.標示界外的物體諸如牆壁、柵欄、立樁和欄桿;b.在界外的不可移動人造物體的任何部分;以及 c.委員會宣布為球場不可分割部分的建築物。當一個妨礙物不需使用超常的力量、不需造成不正當延誤打球和引起傷害即可移動時,則該妨礙物為可移動妨礙物,否則,它是不可移動妨礙物。 註:委員會可以制定當地規則宣布可移動妨礙物為不可移動妨礙物。
界外(Out of Bounds)
「界外」是指球場界線以外的區域或被委員會標定為界線以外的球場的任何部分。 當界外被立樁或柵欄限定,或作為越過立樁或柵欄的地方被標示時,界外線由立樁或除去斜支柱以外的柵欄支柱在地平面的最內側點決定。 標定界外的物體諸如牆壁、柵欄、立樁和欄桿不是妨礙物,並被視為是固定的。 當界外由地面上的線標示時,該線本身屬於界外。界外線垂直向上下延伸。 當球的整體位於界外時即為界外球。球員可以站在界外打位於界內的球。
局外者(Outside Agency)
「局外者」是指比洞賽中與比賽無關者,在比桿賽中不屬於比賽者一方者,包括裁判員、記分員、觀察員及觀察球童。風和水都不是局外者。
夥伴(Partner)
「夥伴」是指與另一球員互為一方的球員。 在三人二球賽、四人二球賽、最佳球賽或四球賽中,在不違反文意的情況下,「球員」一詞中包括其夥伴。
罰桿(Penalty Stroke)
「罰桿」是指按照相應的規則加算給一個球員或一方的桿數。在三人二球賽或四人二球賽中,罰桿不影響打球的順序。
暫定球(Provisional Ball)
「暫定球」是指球有可能在水障礙區以外遺失或有可能界外時按照規則27-2所打的球。
球洞區(Putting Green)
「球洞區」是指在正在打球的洞專為推擊而特別整備的或委員會為此限定的全部區域。當球的任何部分觸及球洞區時即成為球洞區上的球。
R & A
「R & A」是指聖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球俱樂部規則有限公司(The Royal and Ancient Golf Club of St Andrews Rules Limited)。
裁判員(Referee)
「裁判員」是指由委員會指定的與球員同行以判定事實問題並執行規則的人員。他必須對自己觀察到的或接到報告的所有違反規則的行為採取行動。裁判員不應照管旗桿、站在球洞邊、指示球洞位置、拿起球或標定球的位置。
球因局外者突然變向或停止(Rub of the Green)
「球因局外者變向或停止」是指運動中的球意外地被任何局外者改變方向或停止(見規則19-1)。
規則(Rule or Rules)
「規則」一詞包括:a.高爾夫球規則以及在高爾夫球規則判例中的解釋; b.委員會依照規則33-1和附屬規則I制定的任何比賽條件;c.委員會依照規則33-8a和附屬規則I制定的任何當地規則;以及 d.附屬規則II和III中關於球和球桿的規格。
一方(Side)
「一方」是指一個球員,或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為夥伴的球員。
個人賽(Single)
見「比賽(Matches)」。
站位(Stance)
球員為准備擊球而確定了雙腳的位置即為做好了「站位」。
規定一輪(Stipulated Round)
「規定一輪」是指除委員會另外認可時外,按正確的順序打完球場上的各洞。委員會認可可以少於18洞的場合除外,規定一輪的洞數應為18洞。比洞賽中規定一輪的延長見規則2-3。
擊球(Stroke)
「擊球」是指意在打球並使其移動而使球桿向前的運動,但是如果球員在球桿桿頭觸及球之前自發地停止下揮桿則他沒有擊球。
替換球(Substituted Ball)
「替換球」是指無論初始球是處於使用中球、遺失、界外或被拿起的任一狀態時,被轉為使用中球的球。
球座(Tee)
「球座」是設計用來將球架離地面的用品。它的長度不得超過4英寸(101.6毫米),在其設計和製造上不得有指示打球線或影響球運動的作用。
發球區(Teeing Ground)
「發球區」是指准備打球之洞的起始處。它是縱深為兩球桿長度、前面和兩側由兩個發球區標志外側邊緣限定的方形區域。當球的整體位於發球區以外時,即為發球區以外的球。
三球賽(Three-Ball)
見「比賽(Matches)」。
三人二球賽(Threesome)
見「比賽(Matches)」。
球洞區通道(Through the Green)
「球洞區通道」是指球場內除下列區域以外的所有區域:a.正在打球之洞的發球區和球洞區,以及 b.球場內的所有障礙區。
水障礙區(Water Hazard)
「水障礙區」是指任何海、湖、池塘、河川、水溝、地表排水溝或其它無覆蓋水道(無論有水與否)及其它類似性質的水域。 水障礙區區域界線內的所有地面和水都是該水障礙區的一部分,水障礙區的界線垂直向上下延伸。標示水障礙區界線的立樁和線屬於該障礙區內。標示水障礙區界線的立樁為妨礙物。當球位於水障礙區內或其任何部分觸及水障礙區時,該球是位於水障礙區內的球。注1:用以標示水障礙區的立樁或線必須是黃色的。當同時使用立樁和線標示水障礙區時,立樁作為障礙區的識別標識,而線標定障礙區的界線。注2:委員會可以制定當地規則,禁止在被標定為水障礙區的准環境保護區域內打球。
錯球(Wrong Ball)
「錯球」是指除球員的下列球以外的任何球: 使用中球;暫定球;或 在比桿賽中按照規則3-3或規則20-7b打的第二球; 並且包括: 其他球員的球;被遺棄的球;不再是使用中球的球員的初始球。 注:使用中球包括不論允許替換與否實際上已替換了使用中球的球。
錯誤的球洞區(Wrong Putting Green)
「錯誤的球洞區」是指除正在打球之洞的球洞區以外的任何球洞區。除委員會另有規定外,錯誤的球洞區包括球場上的練習球洞區和切擊球洞區
⑼ GIII高爾夫球桿為什麼稱為碳桿之父,碳桿之王,還有人叫它神之鞭
GIII(GRAND GOLF GEAR)是一個即神秘又高貴的日本高爾夫球桿品牌。由於其採用尖端的高科技材料,成本非常昂貴,做工獨到而精細,加上產量不多,所以基本不在海外銷售。GIII在日本屬國寶級禮品球桿,因此在日本政界及商界名流均以擁有GIII球桿為榮,當年因打高爾夫下台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就是GIII的粉絲之一。過去在中國只有極少數高爾夫發燒友用過GIII球桿,那時他們都是親自跑到日本去購買,甚至還要提前預定。
所謂「神秘」,是指它的生產工廠保安嚴密,除了工人,甚至公司高管都嚴禁入內。中國只有原全國人大萬里委員長的長子萬伯翱先生一人參觀過。萬伯翱先生後來談到:「工廠里做桿身的碳素布都是世界最尖端的材料,其原材料涉及軍工產品因此是嚴格保密的,除非做成球桿否則不得出口。另外加工用的機床也是僅限美日兩國共享、嚴禁向第三方泄露的高新技術加工設備,有的車床精確度居然可達百分之一微毫米!
GIII桿身不僅材料尖端、技術先進(含有多項桿身技術製作專利),而且工藝精湛,所以產品為桿中極品,稱為「碳桿之王」。由於GIII是日本第一家用碳素材料生產球桿的品牌,至今已有56年的歷史,因此又稱為「碳桿之父」。日本一些知名品牌的球桿如Majesty等都是購買GIII的碳素桿身。GIII的高爾夫球桿的桿身將柔韌性和穩定性高度兼容,使用起來手感極佳。被日本高球界尊稱為「神之鞭」。
今年四月在釣魚台國賓館召開了GIII榮登中國的盛大發布會。全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北京市高協主席張百發等貴賓親自出席並為GIII球桿揭幕,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專門為GIII在中國上市題詞祝賀,這在中國高爾夫業界絕對是空前的,足見這一品牌的特殊與尊貴。
「揮桿就揮神之鞭,買桿送禮選GIII」,媒體記者的這句評語是對GIII球桿最精彩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