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崇禎皇帝pdf

崇禎皇帝pdf

發布時間:2022-10-29 21:03:10

『壹』 《崇禎皇帝》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崇禎皇帝》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LFufQwQPQ5MfZRckX2yNA

?pwd=057w 提取碼:057w
簡介:
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國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1622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即位後大力鏟除閹黨,並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後於煤山(景山)自縊身亡,終年35歲,在位17年。廟號思宗,謚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庄烈愍皇帝,葬於十三陵思陵。

『貳』 大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為何是一個勤勉賢德的好皇帝

一般來說,亡國之君多是昏庸無能的。與開國皇帝的賢明精幹相反,亡國皇帝們往往重於享樂,不理朝政,信任奸臣小人。每朝每代的末年,國家和政治都是混亂不堪的。可是明朝的這位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卻是少有的精明強干,賢明厚德。只可惜大明朝氣數已盡,如此勤勉賢德的好皇帝,也沒有挽救大明朝的亡國之命。

他生活非常簡朴,龍袍破了,讓皇後補一補。自己就是夜以繼日地處理政務,批改奏摺。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甚至為了閱覽文件通宵達旦。而且遇到戰事緊迫的時候,甚至幾天幾夜不休息。這么一個勤政的皇帝,也是一個好父親。他很重視接班人的培養和家庭氛圍的養成。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陪小太子讀書,或者陪小公主玩耍。

崇禎帝的品行也十分良好。遇到重大災難或者大的失敗,他往往第一時間出來承擔責任,寬慰下屬,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且他多次表示希望老天爺降罪自己,不要再為難百姓們了。他工作時間雖然長,但是工作能力卻很高。再長的奏摺,他也能一眼就抓住要點,就連錯別字都能第一時間挑出來。並且可以從奏摺的言語中間,看出來寫奏摺的人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實學。崇禎皇帝登基後,啟用了一大批忠臣良將。17年間,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

問題來了,就算他慧眼識人,為什麼會在17年間有如此大的人事調動?這其實就是崇禎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他並不很信任人。他一邊用人一邊懷疑,以至於不停地調換人手。而被他使用的能人們,也因為他的不信任,總是有所保留,並不能全心全意的辦差。心,也跟皇帝越離越遠。很快,皇帝又成了孤家寡人。這疑心病,其實不能全怪崇禎。他登基的時候,魏忠賢已經權傾朝野,崇禎帝不光統治,就連生命都岌岌可危。他登基最初的一些年,從來不敢吃御膳房提供的飲食,都是自己偷偷帶一些干糧,餓了充飢。由此可見他的處境是多麼的艱難。

崇禎帝雖然勵精圖治,但是明朝已經腐朽不堪,魏忠賢一黨專政多年,國家只是一個空架子。民間起義不斷爆發,更加消磨著國家的實力。崇禎皇帝無法力挽狂瀾,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

『叄』 歷史上的崇禎到底是一位怎樣的皇帝

崇禎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苦的一位皇帝。他在位十七年,勵志圖強,但因內憂外患和其本人剛愎自用等弱點,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弔死煤山。 從形式上看來他是個亡國的皇帝。外不能御敵於國門之外,內不能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一般情況下在我們這個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國家,也就是在這個「成王敗寇」的國家,亡國之君一般是遭到唾罵的,但是我們注意到,後人很少有唾罵:崇禎皇帝的。在這一點上不僅僅是因為他身殉社稷。 說實話我覺的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是個「才庸平平」的好皇帝,是個「生不逢時的好皇帝」。崇禎皇帝他十分的勤政,《明使》記載他經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批閱奏章。他不近女色,在這一點上他比很多皇帝都好的多。還有就是他生性剛強,很有氣節。從他弔死煤山上就能看出這一點。僅這些就是許多,皇帝做不到的。比如說他的哥哥,父親,爺爺。 至於他為什麼失敗並且敗的那麼摻,這就要綜合的看問題了。明朝末年,江山社稷已經不行了,大臣們結黨營私「比黨而公忠絕少」,再說崇禎皇帝畢竟是一個「平庸的皇帝」雖然他很勤奮,但是他沒有那種「力挽狂瀾」的本事又「生不逢時」,所以他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對於他的評價不用我們說。看看他的死對頭李自成在偽大順政權的登極詔 里怎麼說的吧。「君非甚暗,而湯避桓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是說:「皇帝是好皇帝,而大臣不是好大臣。明朝的滅亡大部分原因是大臣們造成的。」 另外,可以看看郭沫若老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上面有對崇禎皇帝的比較公正的評

『肆』 崇禎前朝皇帝的生平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歲即位,在位七年。明光宗朱常洛皇長子,明思宗朱由檢同父異母兄。
朱由校好木工,即位之後魏忠賢等人擅權,朝政日益敗壞。天啟七年(1627年),落水生病的熹宗服用「仙葯」身亡,終年23歲。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總評
朱由校在位期間縱容奶娘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賢,任他二人胡作非為,在朝則陷害忠良,在後宮
德陵
則荼毒妃嬪,而熹宗卻不加規制。魏忠賢遍樹黨羽,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他們沆瀣一氣,排斥異己,尤其將東林黨人視作眼中釘,必欲除盡。楊漣、左光斗等皆慘死於其手,而熹宗絲毫不覺,連高官楊漣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熹宗酷愛做木工活,在宮中樂此不疲。世傳魏忠賢往往於皇帝全神貫注幹活時呈上奏章,於是上諭多是「知道了,你們用心行去」這類話語,魏忠賢始得肆意妄為。朝廷上正人君子殆盡,政治黑暗已極,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將這樣一個爛攤子留給了繼位的弟弟崇禎。彌留之時,還不忘叮囑崇禎帝要重用魏忠賢,然而志在振興的崇禎在三個月後就鏟除了這個大害。[4]
縱觀朱由校的一生,愛好機巧,喜歡木工,不思為國為民,被史書寫成昏庸之君。然而天啟初年,重用清流,頗有建樹,後平衡朝廷諸多黨派勢力,西南有內患,東北有外患,再加上天災不斷,尤能視為昏君?
此外,他對自己的親人可謂不錯。由於他對張皇後的愛惜,使得權勢滔天的魏忠賢以及客氏始終不能動搖皇後。臨終之際,他毅然傳位給弟弟朱由檢,同時囑咐朱由檢善待張皇後,頗有情義。[3]
史書評價
明史評價朱由校:明自世宗而後,綱紀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廢壞極矣。雖有剛明英武之君,已難復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4]
http://ke..com/view/3273261.htm?fromtitle=%E6%98%8E%E7%86%B9%E5%AE%97&fromid=1576474&type=syn#3

『伍』 歷史上的崇禎,究竟算不算是一個好皇帝呢

崇禎不算是好皇帝,當然他就算是朱元璋、朱棣再生也未必挽回大明的覆滅。

崇禎17歲登基,快刀斬亂麻的消滅了魏忠賢,隨後17年執政自殺而死。

拋去國家大環境不談,崇禎這個人性格有問題。

再說崇禎干涉一線指揮問題。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隔行如隔山,非專業人士不能隨便做專業的事情。

之前2003年伊拉克自由運動期間,某些專家對於戰爭驚呼搞笑的判斷,大家也都看在眼裡。

這說明什麼?所謂的軍事專家在電視上說說段子是沒問題的,同打仗的軍人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而崇禎明明不是軍人,卻往往在關鍵時候干涉具體指揮,出現一系列災難性後果。

『陸』 史上最悲情的皇帝崇禎,你怎麼看呢

對於明末崇禎皇帝,人們褒貶不一。褒者,認為他勤政節儉、勵精圖治,非亡國之君;貶者,認為他剛愎自用、自毀長城,乃咎由自取。

那麼,真實的崇禎皇帝是什麼樣子?


事實上,這對大明來說是絕對的利好,如果答應,極有可能不會亡國,但崇禎不能接受割地的條件,堅決反對。北京城破之前,本來他有南逃南京另組政權的機會,可他寧願選擇留下來守護列祖列宗,最終自縊殉國,展現了不屈不服的態度和「君王死社稷」的擔當。

『柒』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遺詔內容,你知道哪些

當年崇禎皇帝知道明朝覆滅已經是必然的了,所以便在上吊的槐樹下面,扯了一塊衣服上的布,寫下了自己的遺詔。遺詔中一共分為三部分內容:1、反思自己的錯誤;2、指責大臣的過錯;3、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3、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最後,作為明朝最後一名皇帝,崇禎皇帝自殺的時候,其實也是備受煎熬的,所以他在遺詔中表示:“我死了以後,希望你們能夠用我的頭發遮住我的臉,因為我實在是沒有顏面到地下去見我的祖先了。我的屍體、明朝的國土,你們這群賊人要想如何分配都可以,但希望你們不要傷害任何一名百姓。”

『捌』 崇禎是一位怎樣的皇帝

1)崇禎是明朝歷史上的最後一任皇帝。在中國所有的亡國之君里,他大概是得到同情最多的一位。從繼位那天開始,十七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是在內憂外患中度過的。這位皇帝不貪財,不好色,不懶惰,天分也不算低,身體也不差,並且日夜辛勞,廢寢忘食。但到底是回天乏力,二百七十六的明朝終究斷送在了他的手上。 崇禎的失敗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不善於領導。朝鮮的歷史書上曾經這樣評價過崇禎:不信士流,而信內臣,馴致禍亂,為千古烱戒。其失在於不知人,而非士流之罪。 這段話很好地評價了崇禎「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錯誤思想,歷史反復地證明,主昏則臣奸,君明則臣賢,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崇禎始終認識不到,丟掉江山的不是他的大臣,而正是他自己。 2) 崇禎即位之初,這個16歲的少年以雷厲風行之手段收拾了魏忠賢。民間歡呼不已,稱頌他為「聖人出」(《五人墓碑記》),然而明朝龐大的文臣集團對君權的限制,使這個末代帝王無能為力。他的一生在不斷的為了國家奮斗,也在不斷的與文臣集團對抗掙扎。 據有的史學家分析,崇禎是我國最勤政的皇帝,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到2小時。又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 崇禎執政時期,對於滿清,群臣分為主戰主和兩派。崇禎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派袁崇煥。袁崇煥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將,然則對清用兵,明朝幾近崩潰的財政幾乎無法支撐;把持朝政的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不重能力戰功。幾次大規模對滿清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壓農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有傳崇禎天性多疑,剛愎自用,嗜殺成性,史書中有相關證據證實;然從另一方面而言,崇禎即位時,曾經強盛的明帝國已經風雨飄搖,閹黨文官把持朝政,君權受到極大的限制。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卻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利膨脹。 崇禎與臣子的關系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滿清入侵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清朝乾隆時期,反清復明的聲音在民間仍然沒有停止消亡過,文字獄的大背景下,乾隆御用文人放出明朝殺袁崇煥是崇禎中了反間計的謠言,影響極廣,真正的事實如何,尚未有定論。 造了他十幾年反的李自成曾這樣形容他的:「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登極詔》)李自成是在明朝統治下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與崇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這段卻說的客氣之極,分明就是「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文雅說法。 清張廷玉在《明史·流賊傳》中這樣評價崇禎:「嗚呼!庄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清朝編纂的《明史》依舊承認他兢兢業業,勤勉勤儉。崇禎下旨停江南織造,自己用的器物都是木頭鐵器。他把全部的內帑都用來充當軍餉,他寵愛的田妃墓葬里的金銀器都是銅鐵,萬年燈只有上面兩寸是油,內府中的人參和器具都變賣了湊軍餉。 他的勤政,《明史·本記第二十四》中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而且,從崇禎的諸多舉措來看,他也是想有為的,他在位十七年,動輒下《罪已詔》來安撫民心,所用之言都極盡自責之能事。 如在十年閏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時的《罪己詔》上,皇帝是如此說的。 「……張官設吏,原為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貿易。催錢糧先比火耗,完正額又欲羨余。甚至已經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議繕修,(輒)乘機自潤。或召買不給價值,或驛路詭名轎抬。或差派則賣富殊貧,或理讞則以直為枉。阿堵違心,則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則好慝可容。撫按之薦劾失真,要津之毀譽倒置。又如勛戚不知厭足,縱貪橫了京畿。鄉宦滅棄防維,肆侵凌於閭里。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明季北略》卷十三) 崇禎的果斷是有據可查的,誅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輝的事情。 崇禎對民仁慈寬容有據可查的:在最後關頭分秒必爭的緊急時刻,命令吳三桂進京勤王仍然要他棄地不要棄民。遺書中寫著「勿傷朕百姓一人」。(崇禎遺書:「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反之的是崇禎對於官員的殘暴。崇禎在當時文臣階級乃至文人的眼中,無疑是個暴君:在位十七年通過錦衣衛等特務機關,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誅殺無辜地方官員及朝廷重臣,極大的損害削弱了明朝上層階級的利益,加強了中央集權,然而也為時已晚,再整個動盪的大環境下為日後埋下了禍根。 崇禎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悲劇色彩,他擁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干練,並且精力充沛,幾乎擁有歷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徵: 崇禎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大的爭議,他提拔了一批忠臣良將,組建了一套極具效率的政治軍事框架。明朝滅亡後,南明還能夠迅速建立政權,並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擁有百萬大軍,以南明的腐敗無能,也支撐到了康熙年間才最終覆滅,皆受崇禎之惠。 但同時,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對比宋朝自從開國到元佑初百三十年,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范純仁擔任宰相時,不過五十一人。崇禎提拔重用的人,入《明史·奸臣傳》的就有溫體仁、周延儒二人,而整個《明史·奸臣傳》所列者不過十人,其餘明朝兩百多年中只有胡惟庸、嚴嵩、陳瑛等六個,而自命不凡的崇禎十七年就佔了兩個,極端腐敗的南明也佔了馬士英、阮大鋮兩個。崇禎年間換了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這其中就包括總督袁崇煥。 之所以會有這樣自相矛盾的情況出現,主流觀點認為,他是知人善用的,危卵般的成長經歷埋下了他多疑的性格,再加上明末的文官與君權的利益及對抗,通過對官員的不斷調換問罪,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及影響力,同時也為平衡各方勢力不至於出現較大的動盪局面,麻痹文官集團,而進行妥協,其中冤殺袁崇煥即是例子。 崇禎的是非功過充滿爭議,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之一。

『玖』 祟禎皇帝叫什麼名字

崇禎皇帝叫朱由檢。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年的2月6日在北京紫禁城出生,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時期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在年輕的時候被封為信王爺。

1627年,明熹宗去世,因為沒有子嗣,所以立下遺詔讓朱由檢,於1627年的10月2日繼承皇位,那是朱由檢只有十七歲。

朱由檢繼承皇位以後的第二年,就改國號為崇禎,崇禎皇帝剛繼位以後就鏟除了當時禍亂朝政的閹黨魏忠賢,並且勤於政事想要恢復大明王朝的國力。

但是他生性多疑,沒有辦法挽救已經日漸衰退的大明朝,在他在位期間曾多次爆發了農民起義,在關外的後金政權也虎視眈眈。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後,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年僅三十四歲,隨著崇禎皇帝的死去,大明王朝正式滅亡。

(9)崇禎皇帝pdf擴展閱讀:

崇禎的一生其實十分悲慘,16歲就當上皇帝的他,在年幼的時候承受了在他這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壓力。為了治理好國家,他每天都為了處理政事費盡了心,當上皇帝沒幾年就白了頭發,甚至還出現了皺紋。

到了他里的這個國家,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是好的了,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時間打磨,明朝幾乎已經要崩潰的很徹底了。但是他好像不信這個邪,想用自己的方法把明朝接著發展下去。

剛剛上位的他,想著改如何接著統治明朝,於是就在手下的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他剛剛上位,就免除了很多之前留下來的奸臣,還讓魏忠賢等人走上了絕路。在他上位之前,宦官專政一直殘害著這個國家,讓整個朝廷變得很不安穩。

他上位之後,很好的解決了這件事,朝廷上下都覺得這件事他處理的很不錯,很有成大事的人的作風。可惜事情最後並不不如人們所願,崇禎皇帝想要穩定皇朝的夢,也一直沒有成真。好像當時的老天都不願意幫助崇禎,當時的明朝連年災害,讓百姓生活十分困難。

國家也沒有什麼好的收獲,甚至連糧食都很少能夠收獲到。各地還有很多起義軍在作怪,想要推翻崇禎皇帝的統治。如果說國內那些拿著武器要和自己翻臉的百姓已經住夠讓崇禎難過了,那麼國外的後金軍隊對於他的打擊就更大了。

自從他上位之後,每一天都在為這件事煩惱著,自己本來只是一介凡人,面對這些矛盾,他自己也沒有辦法。 要說他最大的威脅,還是國內的李自成。當時李自成的勢力十分強大,而且崛起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作為皇帝的崇禎卻控制不了,心裡難免有些畏懼。

雖然說當時崇禎有過安撫一下李自成的想法,封他做個王,暫時穩定下來了之後再把他除掉。可是當時的大臣們卻覺得李自成是個叛徒,不值得這樣的待遇,所以這個計劃就這么擱淺了。可惜崇禎沒有及時的把李自成除掉,想要後悔都沒有機會。

當時李自成攻打進京城,那些一開始覺得李自成是個叛徒的人,到了此刻都逃走了。最後只有少部分的忠臣,選擇為了國家自盡。一進城的李自成,就開始尋找崇禎,想看看這個和自己作對的皇帝到底長什麼樣了。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崇禎最後竟然上吊自殺了。而更讓李自成沒有想到的是,崇禎在上吊之前,竟然還給他留了一封信,當時崇禎穿著一件藍袍,在衣服上寫著很長一段話。

意思就是,自己當了17年的皇帝,但是每一天都過得很痛苦,甚至連老天都不願意幫助自己。不過他這些全部都是他自己的過錯,是因為他沒能治理好國家,才導致了國家最後的破滅。

『拾』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遺詔內容,你知道哪些

大家好,我是奎哥,很高興能為你解答: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遺詔內容,你知道哪些?

關於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遺詔,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翻閱了大量資料,大致可以分以下內容:

第一:激勵的反省自己的錯誤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好的建議,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崇禎皇帝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從伺服器有什麼用 瀏覽:213
jstlpdf 瀏覽:14
安卓原神在哪個app下載 瀏覽:808
單片機編程技術什麼意思 瀏覽:104
e點課堂源碼 瀏覽:45
免費打擊墊app哪個好 瀏覽:532
程序員必裝的6款軟體 瀏覽:750
基於單片機的遙控器設計 瀏覽:521
安卓如何取消圓圖標 瀏覽:11
收件伺服器怎麼樣 瀏覽:48
建築設計規范pdf 瀏覽:98
如何合並兩個pdf 瀏覽:174
刷機包必須要解壓的單詞 瀏覽:483
android課表實現 瀏覽:864
頭條app在哪裡能看見有什麼活動 瀏覽:511
冰櫃壓縮機電容80歐 瀏覽:609
安卓各個版本圖標什麼樣 瀏覽:152
無錫哪裡有製作手機app 瀏覽:538
php字元串轉json數組 瀏覽:6
數控網路編程課程有哪些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