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過剩之地美式富足與貧困悖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過剩之地美式富足與貧困悖論》([美]莫妮卡·普拉薩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0iahCqt9Sf-mijYtcD2TXg
書名:過剩之地美式富足與貧困悖論
作者:[美] 莫妮卡·普拉薩德
出版社: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世紀文景
副標題:美式富足與貧困悖論
原作名:THE LAND OF TOO MUCH:American Abundance and the Paradox of Poverty
譯者:余暉
出版年:2019-1-1
頁數:436
內容簡介
美國道路為何對貧困問題無能為力?「需求側」經濟如何引發今日危機?揭示美國政府幹預的真實面相,避開美國經驗的政策陷阱。斬獲美國社會學協會社會學傑出學術貢獻等六項大獎19世紀末美國經濟出現了爆炸式增長,而路易斯安那州的傳奇州長休伊·朗卻質問道:「這是一片超級富足的過剩之地,可為何到處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無家可歸的人呢?」休伊·朗是那個時代美國政治經濟的典型代表,這位令羅斯福都忌憚三分的政治狂人,在奇襲、拳斗、謀殺、彈劾和大量的口誅筆伐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解決貧困悖論的激進政策。而在多次戲劇性的政治博弈中,美國走上了一條非同尋常的經濟發展道路。
作者簡介
莫妮卡·普拉薩德(Monica Prasad),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社會學教授,曾任美國社會學協會(ASA)比較歷史社會學組主席。研究領域涵蓋經濟社會學、比較歷史社會學和政治社會學。新自由主義、美國稅收制度的發展、以及美國持續的貧困是她關心的主要議題。普拉薩德還是多個知名學術獎項的獲得者,包括富布賴特獎學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教員早期職業發展獎、古根海姆社會科學類獎學金和拉塞爾·賽奇基金會獎學金,是社會學領域的學術新星。另著有《自由市場的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新財政社會學》(The New Fiscal Sociology)。
Ⅱ 《論美國的民主(上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論美國的民主(上下)》([法國] 托克維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_wCXUrlsCjx_8b-kaMHz3w
書名:論美國的民主(上下)
作者:[法國] 托克維爾
譯者:董果良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88-12
頁數:974
內容簡介:
托克維爾(Tocqueville)是法國著名的政論思想家,其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出版後 ,立即受到普遍好評,使他名揚海外。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寫於同一時期,其間相隔5年,因而在筆調、結構、敘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講述美國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對美國的民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下卷分四個部分,以美國為背景發揮其政治哲學和政治社會學思想。
作者簡介:
托克維爾(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主要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第一卷(1835)、《論美國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舊制度與大革命〉。《論美國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聲譽。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講述美國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對美國的民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下卷分四個部分,以美國為背景發揮其政治哲學和政治社會學思想。 出身貴族世家,經歷過五個「朝代」(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復辟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前期熱心於政治,1838年出任眾議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參與制訂第二共和國憲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長。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國,托克維爾對政治日益失望,從政治舞台上逐漸淡出,並逐漸認識到自己「擅長思想勝於行動」。《托克維爾回憶錄》是一本關於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的回憶錄,對其間許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崙、阿道夫·梯也爾、路易·勃朗等)的評述十分尖銳,用語幾近刻薄。可能由於這個原因,該書在作者死後34年(1893年)才首次出版。
Ⅲ 求分享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全集pdf電子版免費百度雲資源
《政治學》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_69348qviQ1fzi9tWtqm1w
政治學是一門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狹義的政治學研究國家的活動、形式和關系及其發展規律;廣義的政治學研究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公共權力的活動、形式和關系及其發展規律。
Ⅳ 求埃里希《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PDF
給你個鏈接吧
網頁鏈接
Ⅳ 《政治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政治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51ZS_pu7e5gYNblysHiNBg
書名:政治學
作者:(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譯者:吳壽彭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65-8-1
頁數:526
內容簡介:
《政治學》是作者亞里士多德的「關於政體研究的專著」,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對於了解當時希臘社會的狀況,了解古希臘人的政治、法律、倫理、教育思想,研究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這是一部論述政治問題的專著,但亞里士多德在探討和闡釋奴隸制各種政體及其統治形式的過程中也從教育與政治關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育的主張。
Ⅵ 《公共社會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公共社會學》(麥克·布洛維)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oVSpTrnWxCcpOZlD7XnTWA
書名:公共社會學
作者:麥克·布洛維
譯者:沈原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
頁數:325
內容簡介:按照麥克·布洛維的分類,存在著四種社會學:專業的社會學;批判的社會學;以及公共的社會學。專業社會學是所有社會學的基礎。但是,社會學家基於自己的專業基礎,卻可以而且應當發展出其他的社會學取向。公共社會學以公民社會的存在和成長為自己的基本目標,即在維系和發展公民社會的同時,達到對公民社會的認識。
《公共社會學》是布洛維教授在大陸出版的第一本中文作品集,收集了布洛維學術生涯中的幾篇經典文章,包括《保衛公共社會學》、《社會學和社會的命運》、《拓展個案法》、《社會學的馬克思主義》等。闡述了布洛維教授深入研究公共社會學的主要成果。
作者簡介:麥克·布洛維(Michael Burawo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社會學系教授,2003~2004年度美國社會學協會會長。「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性人物,始終堅持「階級」分析的視角,主張將階級帶回社會學研究的核心。勞工社會學領域最重要學者之一,曾以參與觀察的方法在尚比亞、美國、匈牙利和俄羅斯的多個工廠當過工人,在此基礎上完成的《製造同意》、《生產的政治》和《輝煌的過去》構成了他的勞工研究三部曲,對馬克思主義傳統下的勞工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學術工人」的經歷也已成為某種傳奇。在研究方法上,他發展了所謂的「拓展個案法」,並提出「全球民族志」的概念,對定性研究和民族志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歲月使他再也不能重返工廠的生產現場時,他又將目光投向了社會學的學術生產本身。近年來,他大力提倡「公共社會學」,強調社會學的公共關懷和道德擔當,在社會學界產生了非常之大的反響。
Ⅶ 《政治學基礎》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政治學基礎
作者:王浦劬
豆瓣評分:5.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1
頁數:332
內容簡介:
在當前改革開放大潮中,祖國正突飛猛進。經濟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但是,相對於自然科學的繁榮興旺來說,我們的社會科學就顯得很不景氣。
本書打破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舊模式,而以政治關系中的利益分析作為理論架構的基點。作者揭示了人類社會利益的二重性——利益實現要求的自我性和利益實現途徑的社會性,並由此論證了政治現象在人類社會中的發生、發展及其動因。由此入手,作者對政治關系作了全面的分析,繼而進一步論述了各種基本政治現象(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政治發展等)。可以說,本書不僅構建了全新的政治學原理體系,而且拓寬了政治學原理的視野。
同時,本書還客觀介紹了當前在政治學原理學術范圍內外的許多不同看法,並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觀,評價其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作者力圖在比較分析和鑒別中,闡明並豐富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原理。
Ⅷ 《政治學基礎(第二版)21世紀政治學系列教材》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政治學基礎(第二版)》(王浦劬)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政治學基礎(第二版)
作者:王浦劬
豆瓣評分:6.4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1
頁數:344
內容簡介:
本書是《政治學基礎》的修訂版。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利益分析方法,對於包括階級利益在內的社會利益的兩種利開深入分析,以此為邏輯起點,揭示了社會政治生活的政治權利兩條邏輯主線,分別從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展開了分析,包括對於作為政治權力行為的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作為政治權利行為的政治參與的分析;對於作為政治權力的組織和制度體現的國家和執政黨現象的分析,作為政治權利的組織和制度體現的非執政黨和政治社團的分析;對於作為社會政治文化主要方面的政治權力的思想形態的政治思想的分析,作為政治權利及其對於政治權力的轉化形態的精神反映的政治心理的分析,作為政治權利及其對於政治權力的轉化形態的精神反映的政治心理的分析。最後,按照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和發展引起的政治權務與政治權利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會政治發展現象。由此可見,《政治學基礎(第二版)》比第一版具有更加嚴密而新穎的政治學理論體系。
作者力圖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積極正確吸收政治學和相關學科的新的理論研究成果,論述政治學基礎論內容。本書對政治的含義即政治分析的邏輯起點進行了再思考,對政治權利、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進行了新理論論述。同時,按照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對書中的重要理論觀點進行了新闡述。以此力圖構成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時代性和富有解釋力的政治學理論。
Ⅸ 《風險社會》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風險社會》([德] 烏爾里希·貝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LDk6h1JJSgMR7NKX_sAg
書名:風險社會
作者:[德] 烏爾里希·貝克
譯者:何博聞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1
頁數:337
內容簡介:
簡介:
烏爾里希·貝克將後現代社會詮釋為風險社會,其主要特徵在於:人類面臨著威脅其生存的由社會所製造的風險。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充斥著組織化不負責任的態度,尤其是,風險的製造者以風險犧牲品為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作者認為西方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僅捲入了風險製造,而且參與了對風險真相的掩蓋。貝克力倡反思性現代化,其特點是既洞察到現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試圖以理性的精神來治療這種困境。
作者簡介: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1944—2015),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生前為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和巴黎人文之家基金會(FMSH)任教。貝克是「風險社會」理論的主要提出者和奠基者,並與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出了「第二現代性」的觀念,力圖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開辟出「第三條道路」。貝克的主要學術興趣在於現代社會的轉型,其專業領域涉及政治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和環境社會學,並提出了風險社會、第二現代性、自反性現代化、世界主義等若乾重要概念。其代表作有:《風險社會》(1986)《反毒物》(1991)《生態啟蒙》(1992)《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4)《什麼是全球化?》(1997)《世界主義的觀點》(2004)《世界風險社會》(2007)。
Ⅹ 誰有政治社會學導論(第4版)/安東尼·奧羅姆的pdf,可以下載的,請上傳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