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有海洋化學專業的
研究所的情況,你最好進他們的網站去看看
http://www.fio.org.cn/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旅遊海濱勝地——青島。本所為公益事業型綜合性海洋研究所,其主要使命是探索海洋奧妙,開展海洋科學基礎、應用基礎和高新技術研究,完成國家海洋局職能規定的海洋科技管理與開發工作,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創造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所現有科技人員444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科研人員近20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8人,碩士學位的120人。研究所由「海洋環境科學與數值模擬」、 「海洋沉積與環境地質」、「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 、「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四個局級重點實驗室和遙感室、現代分析室及海岸帶中心等5個技術中心、1個海洋工程勘察設計院組成。主要從事中國近海、鄰海大洋和極地海域自然環境要素分布及變化規律、海洋多種資源分布及形成機制、海洋災害發生及預測預報和海洋生態環境變化規律及控制技術等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從事海洋遙感、遙測和海洋資源開發等高新技術研究;從事海洋測繪、海洋工程勘察設計、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和污染治理等海洋工程等服務研究,以及海洋生物製品和海洋環保產品等產業開發研究。
本所自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碩士學位授權專業5個,招生專業為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和環境科學。本所現有博士生導師28人,碩士生導師32人,已招生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132名,現在讀碩士生84名。已培養畢業博士生35名,在讀博士生91人。2002年10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已出站1人,在站博士後9人。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擁有充足的指導力量,在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本所碩士生招生考試科目除政治、英語外,其它科目均由本所自行命題。各招生專業均可接收推薦免試生,招生全部為國家計劃;畢業後雙向選擇工作單位。
我們熱烈歡迎具備報考條件、立志從事海洋事業的同志報考本所,我們將熱忱為您提供咨詢、復習資料等服務。(詳細招生計劃見當年招生簡章)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究生部
本所按招生的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六個專業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06年碩士生招生復試辦法
根據教育部 「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 教學[2006]4號文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復試辦法。
一、 指導思想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和科學選拔的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確保招生質量。
二、 組織管理
成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所長任組長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和錄取的各項工作,並根據不同招生專業組成若干復試小組,一般由5——7位同行專家組成,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對考生的面試、口試和實踐能力考核。
三、 復試
1.復試資格和人數:參加復試的考生必須符合國家教育部制訂的復試條件和錄取原則。參加復試的人數原則上應為該專業當年招生人數的120%,採取差額復試。對於個別專業考生較少或成績偏低,為保證質量,復試人數可少於上述比例。
2.資格審查
復試期間研究生部將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考生復試時須攜帶本人以下材料:
⑴准考證;
⑵有效身份證原件及一份復印件;
⑶畢業證、學位證原件及一份復印件(應屆生帶學生證);
⑷大學期間成績單復印件(加蓋檔案單位公章)。
3.復試內容與形式:
⑴專業課筆試和實踐(實驗)能力測試
筆試內容為專業課綜合,時間為120分鍾,滿分為100分。由研究生部統一安排組織筆試。條件許可的專業可由復試小組對考生進行實踐(實驗)能力考核;
⑵英語聽力和口語測試:滿分為100分,由各專業復試小組組織,並認真填寫英語(口語、聽力)測試記錄表,給出成績;
⑶綜合面試:滿分為100分。每生時間一般不少於20分鍾,主要對考生政治思想素質、道德品質、主要學習經歷、科研和社會實踐、事業心、責任感等方面進行考核,復試小組應對每位考生的作答進行現場記錄,並妥存備查;
⑷體檢:標准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執行;
⑸同等學力考生加試:按照教育部要求,必須對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的大學本科主幹課程,採用筆試方式,每門考試時間為120分鍾,分數滿分為100分。
4.復試成績計分方法:成績滿分100分。其中專業課筆試佔50%,綜合面試佔30%,英語聽力和口語測試佔20%。
⑴對有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者,以及在科研或相關實踐中表現突出者,經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可適當加分,計入復試成績,並由復試小組會議提交說明材料並簽字備查;
⑵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
5.復試監督:
⑴實行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復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結果全面負責;
⑵實行監督制度和巡視制度。所紀檢、監察部門及研究生部將對復試工作進行全面、有效監督,並選派專人到復試現場進行巡視。
四、 錄取:
1.總成績計算:
總成績=初試成績/5*初試比例(60%)+復試成績*復試比例(40%)
2.復試中面試、口試和筆試成績有一門小於60分者;體檢結果不合格者;同等學力加試課程成績小於60分者,均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3.根據總成績排名和各專業錄取人數,確定擬錄取名單,報所領導同意後在所網站上公布。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研 究 生 部
2006年3月
按國家規定本所招收的碩士生全部為統招生,暫一律不收費.
獎貸學金
本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除按國家規定享受普通獎學金外,另外每人每月發研究助理補貼等360元.
一、2007年本所六個專業共計劃招收國家統招碩士生36名(其中與國家海洋局淡化所聯合培養2名);
二、考試科目除統考科目(政治、英語)外,其它科目均由本所自行命題;
三、本所各專業均接收符合條件的推薦免試生,欲申請者請與本所研究生部聯系,填寫《國家海洋
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生申請表》並提交《推免生登記表》、大學成績單復印件及四、六級英語證復印件;
四、本所網址:http://www.fio.org.cn,歡迎查詢,E-mail地址:[email protected];
五、主要參考書目:
《高等數學》四川大學數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流體力學》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系編;
《流體力學》吳望一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數學物理方法》梁昆淼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論力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分析化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儀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環境化學》戴樹桂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原理》譚天恩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
《化工原理》陳敏恆 (第二版);
《普通生物學》 陳閱增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基礎生態學》孫儒泳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海洋生態學》沈國英等編,科學出版社;
《生物化學》鄭集主編 南京大學出版社;
《生物化學》沈同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地質學》夏幫棟編,地質出版社;
《海洋地質學》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統基礎》龔建雅等編,科學出版社 ;
《GPS衛星測量原理與應用》周忠謨、易傑軍、周琪編著,測繪出版社;
《環境工程學》蔣展鵬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註:《高等數學》復習范圍:微積分部分:極限、連續、(偏)導數的定義、計算;定積分、不定積分的計算及應用;微分學、積分學中值定理的應用;有關廣義積分、含參變數積分的定義、定理及應用;級數的有關計算及應用;場論基本知識;高等代數部分:行列式、矩陣的有關概念及計算;線性相關、無關、基等有關概念及應用;常微分方程部分:簡單常微分方程求解方法;常微分線性方程組求解方法。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7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
招生單位代碼:85301 地址:青島市高科園仙霞嶺路6號 郵編:266061 電話:0532-88967448、88967748 傳真88967848
聯系部門: 研究生部 聯系人: 劉麗玲 王永珍 楊軍
招生專業、代碼 招生院系
及人數 研究方向 導師姓名及職稱 考 試 科 目 備注
政治 外語 專 業 科 目
070701
物理海洋學 001
物理海洋系
14人 01. 海洋動力學 袁業立 院 士
方國洪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A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01流體力學或802理論力學或803數學物理方法;
B組: ③601高等數學
④804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C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05數據結構 研究方向01—07必考A組;08必考B組;09 必考C組;10可考B組或C組。
02.海洋環流 喬方利 研究員
03.海洋環境數值模擬 華 鋒 研究員
陳顯堯 研究員
魏澤勛 研究員
楊永增 研究員
04.大尺度海洋—大氣相互作用 於衛東 研究員
05.海洋遙感物理 鄭全安 研究員
紀育強 研究員
06. 海洋動力遙感 孟俊敏 副研究員
07.海洋物理應用技術 王岩峰 研究員
馬 毅 副研究員
08.海洋微波遙感 李紫薇 研究員
09.三維海洋環境模擬 劉海行 研究員
10. 海洋遙感信息系統 張 傑 研究員
宋平艦 副研究員
070702
海洋化學 002
海洋化學系
6人 01.大型儀器聯用技術 王小如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A組:③602分析化學④806儀器分析
B組:③602分析化學④807環境化學
C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08化工原理 研究方向01—04方向必考A組;05方向必考B組;06方向為本所與海洋局淡化所聯合培養,必考C組;
02.現代分離分析 王小如 研究員
楊黃浩 副研究員
03.海洋環境分析 鄭曉玲 研究員
04.環境化學物與分析 李 磊 副研究員
05.海洋生物地球化學 王保棟 研究員
06.海洋化學資源提取 王國強 研究員
070703
海洋生物學 003
海洋生物系
5人 01.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 王宗靈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A組:③603普通生物學④809生態學
B組:③603普通生物學④810生物化學
研究方向01-03必考A組;04必考B組;05可考A組或B組;
02.赤潮生態 李瑞香 研究員
03.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評價 陳 尚 副研究員
04.海洋生物活性物質 黃曉航 研究員
繆錦來 研究員
05.藻類生理 朱明遠 研究員
張學雷 副研究員
070704
海洋地質 004
海洋地質系
6人 01.海洋地球物理 劉保華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A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11普通地質學或812海洋地質學
B組: ③601高等數學④804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或811普通地質學或812海洋地質學
研究方向01—05必考A組;06必考B組;
02.海洋沉積 石學法 研究員
03.第四紀地質學 於洪軍 研究員
04.海洋地球化學 劉季花 研究員
05.海洋工程地球物理勘察技術 亓發慶 研究員
06.信息技術與數據處理 杜德文 研究員
077501
環境科學
(理學) 005
環境科學系
2人 01.海底地形特徵研究 周興華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③601高等數學④804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或813 GPS衛星測量原理與應用
02.衛星精密定位 劉焱雄 研究員
077502
環境工程
(理學) 006
環境工程系
3人 01. 海洋環境動力學 胡澤建 研究員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語 A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01流體力學或802理論力學
B組:③601高等數學④814環境工程學 方向01必考A組;02必考B組;方向03為本所與海洋局淡化所聯合培養, 必考B組
02. 海洋工程地質環境 孫永福 研究員
03. 海水利用環境影響分析 侯純揚 研究員
阮國嶺 研究員
專業目錄還是你自己下載下來看吧
http://www.fio.org.cn/department/yjsb/招生簡章2007.doc
『貳』 中國海洋大學林霄沛怎麼樣
非常優秀。
林霄沛,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海洋動力學研究。1999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專業學士學位,2004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學博士學位。2004至2006年任職於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講師。2006至2010年任職於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2010至今任職於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副主任。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9年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2年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2年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叄』 海洋渦旋是怎麼形成的
當海岸和海底地形有相當深的窄通道時就會出現。河流里的渦旋運動略有不同。在湍流的一定階段,就會形成中心向上運動的旋轉水流,叫做涌,在水面上很容易見到。
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大旋渦,如加羅法洛旋渦、墨西拿旋渦、梅爾斯托姆旋渦、鳴門旋渦等等。日本淡路島與四國之間有一條長約1.3公里的狹長水道叫鳴門海峽。
漩流是由於瀨戶內海和外海的潮位之差所產生的現象,當海水通過狹窄的瀨戶時,潮流變急,流經擋路的暗礁就形成大小的漩渦。滿潮時在播磨灘、退潮時在紀伊海峽側造成漩渦,春天和秋天的大潮日是觀潮最好的時候。
(3)海洋動力學pdf擴展閱讀
海洋渦旋是一種旋轉的、以封閉環流為主要特徵的水體,是由於各種氣象因素作用和海洋動力不穩定性造成的,在全球海域廣泛分布。
作為海洋動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渦旋的形成、運動和消衰一直是海洋科學家關注的重要研究方向。渦旋不僅能夠影響海洋流場與化學物質的輸送,從而對海洋的環流結構和海洋生態等產生重要作用,還能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對風場、雲及降雨等大氣現象產生影響。
合成孔徑雷達(SAR)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高解析度、廣覆蓋面等優點,對海洋渦旋探測具有特殊意義,受到國際海洋遙感界的重視。然而,渦旋在SAR成像時會受到各種海洋環境因素的影響,通過真實SAR圖像難以完全解譯渦旋的特徵。
利用模擬SAR圖像可以為渦旋的SAR圖像特徵解譯提供指導,但是目前少有關於渦旋SAR圖像模擬方法的研究,這也是目前海洋學者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肆』 海洋動力學的介紹
海洋動力學(marine dynamics),研究海洋力場及其引起的各種機械運動的學科。
『伍』 海洋數據時空特徵分析
如上所述的海洋數據的總體特徵,從GIS的角度來看,還有著其獨特的時空特徵。相對於陸地數據來講,海洋數據普遍存在著非常典型的真三維和時刻變動的特點。
2.1.4.1 海洋數據的空間類型復雜
海洋數據的空間類型相比陸地數據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海洋是個真三維的環境。這就使處理海洋空間問題必然要涉及3個空間坐標的問題,而不再像陸地上那樣,在很多情況下只需要處理2個平面坐標。值得重視的是,第3個空間坐標的出現,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增加1個坐標。即使是只考慮空間數據的存儲,按照這種2:3的線性比例來看,可能新出現需要考慮和處理的空間情況也會多增加一半,而實際情況則是在更多方面,如三維的可視化等,會增加更多的麻煩。
如圖2.1所示,通過對國際流行的商業化GIS和資料庫軟體所採用的數據模型的對比研究,得出常用GIS系統的數據組織與管理模型。數據首先被分解成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兩大類,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分開存儲管理,其中屬性數據用SQLServer等關系數據管理系統管理,空間數據用文件或關系資料庫方式管理。空間數據的存儲格式包括矢量、柵格、圖像和多維表格等。此外,所謂的對象數據,則經常採用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並置的方式進行存儲與管理。
對於二維數據(包括含高程的二維數據),這種組織方式已經在無數個實例驗證了它的成功,因此對它的效率和可靠度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需要處理的海洋數據,是一種真三維的數據,那麼空間數據如果用關系表組織的話,就多出很大的數據量,因為原先是二維空間結構的,現在需要在二維的基礎上再疊加一維,如果數據關系表設計不周到,必然會造成數據的極大冗餘。數據的文件式存儲暫時也許會是個更好的選擇,但是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文件格式,以提高三維空間數據存放的效率。
圖2.1 GIS系統中常用的數據組織和管理模型
2.1.4.2 海洋數據的時間類型復雜
與增加了第三維空間數據相比,海洋數據新增加的時間類型則要更加突出。這是因為,在常用的陸地GIS系統中,一般都不考慮或極少考慮到數據的時間變動問題,而在海洋數據中,這種情況恰好相反,時間不再作為一種屬性數據的形式出現,而是成為完全並列於空間數據的重要類型之一,在多數時候,它的重要性不亞於任何一維的空間數據。
如圖2.2所示,既然有了新的時間類型數據,必須給它賦予一個合理的重要位置,與空間數據的位置同等重要,或者至少也要比一般的屬性數據更加重要。
同時,海洋數據的時間類型具有多種樣式,類比於空間數據的存儲格式,時間數據也有所謂的「矢量」、「柵格」、「圖表」等,用更加標準的語言描述,應該是「時刻」、「時段」、「過程」等。時刻指精確到一定精度的時間節點,例如對於一般海洋常規調查的海流測量,精確到分鍾的時間精度已經可以作為一個時刻出現。時段指一定時間區間內的所有結果,即具有一定的起始時刻和結束時刻,在這個時間區間中的數據都屬於該時段。實際上,一個時段的平均結果或代表性效果,在更大的時間尺度上,可以作為時刻出現,例如以每月的水溫測量平均值作為當月的代表,在全年的水溫序列中,它僅僅是一個時間點而已。過程定義成時刻或者時段的序列。
用時間和空間做個類比:單個時刻的數據相當於空間「矢量」數據中的點;單個時段的數據相當於空間「柵格」數據中的一個像素;時刻(或時段)的不規則序列,相當於空間「矢量」數據中的線;如果時刻(或時段)的序列是規則間隔的,並且時刻序列間的時間空隙是可以忽略的,那麼該過程就相當於空間數據中的「柵格」數據。僅有時間概念的話,無法組成面,因此這里沒有「矢量」數據的面,所謂的「柵格」數據也只是指柵格線而已。
這樣,就可以重新勾勒一下海洋數據的常用組織方法和管理模型的概念框架了(圖2.2)。其中,空間數據已經被時空數據全面代替,需要處理的同時包含時間和空間的數據類型。關於時空拓撲的研究,目前並沒有取得較大的進展,並且考慮到這種研究如果和具體的專業(如物理海洋學)結合,將專業理論、技術和方法融入到拓撲關系研究中,會更加合適。
圖2.2 海洋數據的時空組織和管理模型
2.1.4.3 海洋數據的屬性數據
海洋數據的屬性數據,可以分為海洋要素數據和海洋現象數據兩大類,前者是海洋調查的真實測量數據,後者則是理論抽象的數據。海洋要素經常是以場的形式出現的,海洋場表現為海洋要素的連續場分布,海洋場是海洋和海洋科學的基本特點。
而關於歐拉方式和拉格朗日方式是物理海洋科學研究中的兩種基本表達方式。在海洋地理信息系統中,這兩種方式對於解決海洋數據,更重要的是海洋現象(如海流)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其中,歐拉方式更多的是體現了一種歐拉場的表達方式,在空間場的范疇下建立海洋要素場,從而進一步揭示更多的海洋現象。例如,海洋水團的研究,則主要是從海洋要素場入手來分析水團的生消變化。在海洋地理信息系統中,這樣的海洋現象應該更容易用歐拉方式來表達。而拉格朗日方式則有所不同,在拉格朗日表達方式中,場的概念被弱化了,但是海洋現象的空間位置變動成為一種更易於表現。例如,海流可以用歐拉方式表達為流場,但是持續的海流更應該用拉格朗日方式來表達,拉格朗日方式的海流在更多的時候更能體現海流研究中的很多精華,起到歐拉方式所難以達到的表達效果。
如前所述,所謂海洋現象,是指在對海洋場的分析和研究基礎上,物理要素的特殊空間和時間分布規律的總稱。一種海洋現象,外在表現上必然對應著某個或某些物理要素的特殊分布。所以,海洋動力學現象是其中的重點。某些海洋現象,其本身或許不發生明顯的動力學變化,但是動力學的變化卻必然影響和制約著其隨後的發展變化。所以說,海洋動力學現象是海洋要素場的重點。
顯然,海洋要素場和海洋現象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常需要在對象與場之間進行概念切換。它們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海洋場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對象,海洋現象相對於海洋場來說,實際上是海洋場的特徵表達和概念提煉。從數學的空間變換角度看,對應著場域到局部域的變換。從對象視圖到場視圖的轉換或逆過程,可以用特徵函數(對象到場)或反函數(場到對象)建立。但是有時海洋現象也有其特殊性,不能僅僅用這種變換就能夠完全解決問題。例如,基於拉格朗日描述方法的海洋現象就是另外一種思路。所以,海洋場的表達目前基本上只局限於歐拉方式下,對於基於拉格朗日的海洋現象的表達需要採用新的表達方法,如採用時空「矢量」方式來處理。
基於拉格朗日描述的海洋動力學,它在監測和預報海洋環境污染方面的特殊地位,因此一直受到廣泛重視。例如,海域內污染物質(如油膜)的漂移可以認為是一種拉格朗日形式的運動。簡單地說,海水的流線場才真正代表了污染物質的運動特徵,海水的運動軌跡場才真正代表了污染物質可能造成的危害。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發現它在應用層次上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如上所述,海洋數據有時也稱為海洋時空數據,它具有三個基本特徵,即時間、空間和屬性特徵。這也是地理信息系統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一般方法。
2.1.4.4 時空數據的復雜性
相比於一般地理數據,海洋數據的時間特性和空間三維特性使得海洋地理信息時刻面對時空數據的復雜性問題,尤其是海洋數據的組織、存儲和管理,如何對時間和空間重新組合,從而在原有的二維空間圖層的概念上增加新的數據類型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問題。
海洋時空數據除了在數量上具有大小的概念之外,在時空尺度問題上也遵循海洋科學固有的規律,因此時空數據具有自身的尺度問題和多層次問題。
2.1.4.5 海洋現象的表達
海洋要素數據的表達可以通過增加時間—空間組合的方式進行表達,但海洋現象本身還涉及海洋科學研究對海洋現象的定量化刻畫問題,對此,涉及海洋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化,需要對海洋現象的基本涵義做出定量的解釋,進而構建它的時空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