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簡譜知識pdf

簡譜知識pdf

發布時間:2022-10-31 15:13:04

『壹』 簡譜基本入門知識

簡譜基本入門知識

1、簡譜音高

簡譜用七個阿拉伯數字表示調式中的七個自然音級,即用1、2、3、4、5、6、7來代表do、re、mi、fa、so、la、si,這七個數字就是簡譜中的音符。在音符的上方加一個圓點(叫做高音點)表示高一個八度,在音符下方加一個圓點(叫做低音點)則表示低一個八度。若在上方加兩個圓點,即表示高兩個八度,在下方亦是如此,依此類推。

不帶點的音符稱為「中音」,帶高音點的音符稱為「高音」,帶低音點的音符稱為「低音」。為了演奏(演唱)的方便,一般將樂曲音域的中音區記成不帶點的音符(中音),這樣可以減少一些記譜符號,看得更清楚。

do、re、mi、fa、so、la、si只說明了音與音之間的相對關系,並沒有規定每個音的絕對音高,所以在樂曲開頭的地方(和轉調的地方)要用調號標明某一個音的高度,以便據此推斷其它所有音的音高。調號的形式是「1=C」、「6=A」、「2=D」等;用作調號的音是調式主音,「1=C」就意味著這首樂曲是C大調(或C宮調式,關於民族調式的概念,下面將會介紹),「6=A」意為A小調(或A羽調式),2=D意為D商調式。不過,近來更常見的標記方法是無論什麼調式都用「1」來作為調號的基準音,即「1=C」、「1=D」、「1=E」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一目瞭然,人們常說一首歌是「C調」、「D調」,就是指「1」的高度;其主要的缺點是不能反映樂曲的調式,容易在說法上和概念上造成混亂。例如,一首「1=C」的小調歌曲,其調性是a小調(因為主音的高度是A);

臨時變化音記號(升、降號)的寫法和用法與五線譜完全相伺,可參見前面的章節。

2、簡譜時值

簡譜以四分音符作為基本音符,通常將四分音符稱作「一拍」。在基本音符的後面或是下面的小橫線起到改變時值的作用;在基本音符後面的小橫線稱作「增時線」,每一個增時線代表一個基本音符的時值單位(即一拍),下例分別為一拍、二拍、三拍和四拍:

其中的a對應於五線譜的四分音符,b對應於二分音符,c對應於附點二分音符,d對應於全音符。

在基本音符下面的小橫線稱作「減時線」,每一條減時線將基本音符的時值減少一半;下例為半拍(即八分音符)和四分之一拍(即十六分音符)的寫法:

同五線譜完全一樣,簡譜也可以用附點來改變基本音符的時值,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簡譜沒有全音符和二分音符(這兩種音符是用增時線來表示的),所以附點只用在四分音符和小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上;附點音符的寫法和名稱與五線譜是一樣的,不必贅述。

3、簡譜體止符

簡譜用「0」表示休止,0的時值相當於一個四分音符(即一拍)。改變基本音符時值的三種方法,即增時線、減時線和附點,同樣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4、簡譜五聲調式

顧名思義,五聲調式就是由五個音(而不是七個)構成的調式。五聲調式廣泛存在於中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中,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民族調式的種種變化和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因此,盡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音樂中都可見到五聲調式,它還是常被稱為「中國調式」或「民族調式」。

五聲調式中的五個音是按照五度上行的關系得出的;假定從do開始,即為:

do→so→re→la→mi,為了方便起見,下面我們用簡譜來敘述(所以將這部分內容放在「簡譜知識」這一章中)。

將這五個音順序排列起來,便得到一個五聲音階,音階內部的音程結構是固定不變的,並且其中的每個音都有一個名稱:

五個音中的每一個都可以是調式的主音,由此產生了五種調式:

宮調式:1 2 3 5 6(1)

商調式:2 3 5 6 1(2)

角調式:3 5 6 1 2(3)

徵調式:5 6 1 2 3(5)

羽調式:6 1 2 3 5(6)

在調式名稱的前面再加上調高,就構成了完整的調性名稱。例如宮調式,1=C對稱為「C宮調」,1=D時稱為「D宮調」,1=E時稱為「E宮調」……;又如徵調式,5=C時稱「C徵調」,5=D時稱「D徵調」,5=E時稱「E徵調」……;其它調式依此類推。以五聲調式為核心,還有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即由六個音或七個音構成的調式。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五個音稱作「正聲」(或正音),新加入的音稱作「偏聲」(或偏音)。偏聲分為四種:

變宮:宮音下方的大二度,假如1是宮,變宮為7;如果4是宮,變宮就是3。

清角:角音上方的小二度,假如3是角,清角為4;如果6是角的話,清角就是b7。

變徵:徵音下方的小二度,假如5是徵,變徵為#4。

閏:宮音下方的大二度,如果1是宮,閏就是b7。

五個正音和七個偏音的關系是:

1 2 3(4)(#4) 5 6 (b7)(7)

宮 商 角 清 變 徵 羽 閏 變

角 徵 宮

這四個偏音加入之後,產生了大量的調式,例如:加清

角和變宮的七聲宮調式:1 2 3 4 5 6 7 1

加變宮的六聲羽調式:6 7 1 2 3 5 6

加變宮的六聲徵調式:5 6 7 1 2 3 5

加清角和閏的七聲徵調式:5 6 b 7 1 2 3# 4 5

加變宮和變徵的七聲徵調式:5 6 7 1 2 3# 4 5

不同的調式會產生不同的「味道」,如果平時多留心,從聽覺上判斷調式並不困難。如果我們要從理論上分析、確定一首音樂作品(這里指的`是中國民歌或是用民族調式寫成的作品,用大、小調體系或其它歐洲調式寫的作品不在此列)的調式,應該做的事情是(1)找出調式主音:大多數情況下,樂曲是結束在主音上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看結束音是什麼,再將旋律唱一遍,看看調式是不是圍繞這個音進行的,如果不是例外的話,主音就可以確定了;(2)列出調式音階:將樂曲中出現的所有的音從主音開始向上排列,直到高八度的主音為止,這樣就列出了這個調式的音階;(3)確定宮音: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調式的主音,但是仍然不知道調式的名稱,這就需要先知道宮音的位置(從而知道其餘各音的名稱)。五聲調式有一個特點,主音上方、宮音和角音之間有一個大三度音程,由於這個「宮—角大三度」是五聲性調式中唯一的大三度,所以很容易判斷,可以據此找出宮音的位置。也就是說,在列出調式的音階之後,如果其中只有一個大三度,那麼它肯定是宮—角大三度,下方的音就是宮音。如果在音階中發現兩個大三度,其中一定有一個是由偏音(相對不穩定的音)構成的,需要找出這個偏音,排除一個「虛假」的大三度,再確定宮音的位置;(4)明確了主音、音階、宮音、調高四個因素之後,就可以說出樂曲的調性了。下面是山西民歌《交城山》,我們用它做例子來看一看分析的步驟:

(1)找出主音 在這個例子中,開始的音和結束的音都是「5」,主音是毫無疑問的;

(2)列出音階 樂曲中所有的音按照出現的順序為:5,#4,3,6,2,1,7,共七個音;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來,其音階為:5,6,7,1,2,3,#4,5;(3)確定宮音在這個音階中有三個大三度,5—7、1—3和2—#4,分析一下旋律,我們可以看出#4隻出現了一次,能夠肯定不是正音,7雖然出現了三次,但是都不在強拍位置,只是作為經過音使用,也不是正音,因此5—7和2—#4是「虛假」的,1—3是宮角大三度,1為宮音;各音的名稱為:

5 6 7 1 2 3 #4 5

徵羽 變 宮 商 角 變 徵

宮徵

(4)根據調號「1=G」,可知主音5的音高為D,所以這首曲子是D徵調式,完整地講,是加變宮和變徵的七聲D徵調式。

『貳』 簡譜的基本常識。

簡譜 所謂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後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即載入史冊。18世紀時瑞士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一篇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因當時他寫《懺悔錄》一書,反而名聲大增。人一出名,書也出名,《音樂新符號建議書》也被人重視了。18世紀中葉此後,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在1882年這種記譜法傳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傳入中國。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之後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關於字母簡譜,主要為美英等國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創,J.柯溫完成的可動唱名法。它以d、r、m、f、s、l、t,7個字母作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讀作ti外,其餘各音與數字簡譜的讀音一樣。有關半音的記法:遇升高時一律加e,降低時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標1,低八度在右下角標1。其時值及節拍則以縱線表示強拍,雙點表示弱拍;橫線表示延長,單點表示數音連結成一拍。
由於簡譜的記法與中國的工尺譜(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相當接近,在中國簡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世界范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最發揚光大的國家。而五線譜,通過教育體制,以西方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已基本流行於各個國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項目之一,它為世界音樂統一於一譜提供了基礎。
在中國簡譜的發明者是李叔同。
簡譜基礎知識: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
2 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 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聲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住。
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 2 3 4 5 6 7 讀法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來 米 發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數字元號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音符的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的音樂術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裡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麼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的一拍定下來,那麼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符的長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們的長度標記:
音符名稱 寫 法 時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後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休止符:
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
休止符與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種。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橫線,每增加一個0,就增加一個四分休止符時的時值。
半音與全音:
音符與音符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是一個相對可計算的數值。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距離構成一個全音。表現在鋼琴上就是鋼琴鍵盤上緊密相連的兩個鍵盤就構成半音,而隔一個鍵盤的兩個鍵盤就是全音。
變化音:
將標準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就是變化音。 將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號)表示,一般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標準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號)表示,同樣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個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這和調式有關。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將已經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變成原始的音,則用還原記號「」表示。
附點音符:
附點就是記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節奏:
掌握讀譜,首先要掌握節奏,練習掌握節奏要能准確的擊拍。擊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節拍:
樂曲或歌曲中,音的強弱有規律地循環出現,就形成節拍。 節拍和節奏的關系,就像列隊行進中整齊的步伐(節拍)和變化著的鼓點(節奏)之間的關系。
單拍與復拍:
單拍指每小節一個強拍。復拍每小節有一個強的,有若干個次強的。
調式音階:
按照一定關系結合在一起的幾個音(一般是七個音左右)組成一個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體系,構成一個調式。
把調式中的個音,從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關系排列起來的音列,叫音階。
大調式:
凡是音階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結構的音階,就是自然大調。這是使用的最廣泛的調式。
一般來說,一首音樂作品的開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結束在1上的就是大調音樂。比如國歌就是大調音樂。要想真正搞懂大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小調式:
小調式有三種形式:
a:自然小調:凡是音階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結構的音階,叫自然小調。
b:和聲小調:升高自然小調音階的第VII級,叫和聲小調.
c:旋律小調:在自然小調音階上行時升高它的4、5,而小行時還原5、4叫旋律小調。
小調音樂一般第一個音符是從6 或3 開始,而結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調音樂。同大調一樣,要想真正搞懂小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反復記號:
表示記號內的曲調反復唱(奏)。
裝飾音:
裝飾音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裝飾旋律。它們用記號或小音符表示,裝飾音的時值很短。
(1)倚音: 指一個或數個依附於主要音符的音,椅音時值短暫。有前倚音、後倚音之粉。
(2)顫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鄰的音快速均勻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鄰的音快速一次或兩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個音.歡音分上滑音 下滑音 兩種.滑音除聲樂能 演唱這一技巧外.一切弦樂器都可演奏.但鋼琴等鍵盤樂器是無法演奏這一技巧的.
頓音記號:
用三角符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躍。
連音線:
用上弧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如下面的2的連線 ;(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重音記號:
用 > 或 或 sf 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 (奏) 得堅強有力. 當 > 與 兩個記號同時出現時,表示更強.
保持音記號:
用 - 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在唱 (奏) 時要保持足夠的時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節線:
用豎線將每一小節劃分開線叫小節線。

『叄』 簡譜有哪些基本知識及看法

簡譜 的基礎知識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以下是由我整理的簡譜的基本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簡譜的基礎知識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聲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住。

譜的看法

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2、3、4、5、6、7讀法為:do、re、mi、fa、so、la、si(多、來、米、發、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數字元號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音符的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的音樂術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裡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麼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的一拍定下來,那麼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符的長短。

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後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休止符

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 休止符與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種。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橫線,每增加一個0,就增加一個四分休止符時的時值。

半音與全音

音符與音符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是一個相對可計算的數值。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距離構成一個全音。表現在鋼琴上就是鋼琴鍵盤上緊密相連的兩個鍵盤就構成半音,而隔一個鍵盤的兩個鍵盤就是全音。

變化音

將標準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就是變化音。 將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號)表示,一般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標準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號)表示,同樣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個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這和調式有關。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 將已經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變成原始的音,則用還原記號“ヰ”表示。

附點音符

附點就是記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節奏

掌握讀譜,首先要掌握節奏,練習掌握節奏要能准確的擊拍。擊拍的 方法 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節拍

樂曲或歌曲中,音的強弱有規律地循環出現,就形成節拍。節拍和節奏的關系,就像列隊行進中整齊的步伐(節拍)和變化著的鼓點(節奏)之間的關系。

單拍與復拍

單拍指每小節一個強拍。復拍每小節有一個強的,有若干個次強的。

調式音階

按照一定關系結合在一起的幾個音(一般是七個音左右)組成一個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體系,構成一個調式。 把調式中的個音,從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關系排列起來的音列,叫音階。

大調式

凡是音階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結構的音階,就是自然大調。這是使用的最廣泛的調式。 一般來說,一首音樂作品的開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結束在1上的就是大調音樂。比如國歌就是大調音樂。要想真正搞懂大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小調式

小調式有三種形式: a:自然小調:凡是音階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結構的音階,叫自然小調。 b:和聲小調:升高自然小調音階的第VII級,叫和聲小調. c:旋律小調:在自然小調音階上行時升高它的4、5,而小行時還原5、4叫旋律小調。 小調音樂一般第一個音符是從6 或3 開始,而結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調音樂。同大調一樣,要想真正搞懂小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反復記號

表示記號內的曲調反復唱(奏)。

裝飾音

裝飾音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裝飾旋律。它們用記號或小音符表示,裝飾音的時值很短。 (1)倚音: 指一個或數個依附於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時值短暫。有前倚音、後倚音之分。 (2)顫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鄰的音快速均勻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鄰的音快速一次或兩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個音。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兩種。滑音除聲樂能演唱這一技巧外,一切弦樂器都可演奏,但鋼琴等鍵盤樂器是無法演奏這一技巧的。

頓音記號

用三角符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躍。

連音線

用上弧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如下面的2的連線;(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重音記號

用“>”或“□”或“sf”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堅強有力。當“>”與“□”兩個記號同時出現時,表示更強。

保持音記號

用-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在唱(奏)時要保持足夠的時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節線

用豎線將每一小節劃分開線叫小節線。

換氣號

用記號“v”標記。表示在此處換氣。

簡譜的基本要素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就數字簡譜來說,在數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點"˙"、"︰"符,點的多少可以理解為強度,越多越強,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現為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振動頻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注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原理表現為聲音的時值長短。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現為振幅的大小。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注。

『肆』 簡譜樂理基礎入門知識

簡譜 是一個法國人在 五線譜 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記譜 方法 ,它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便於教學,而不是為了演唱和演奏。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簡譜樂理基礎入門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簡譜樂理基礎入門知識

1.音高

簡譜用七個阿拉伯數字表示調式中的七個自然音級,即用1、2、3、4、5、6、7來代表do、re、mi、fa、so、la、si,這七個數字就是簡譜中的音符。在音符的上方加一個圓點(叫做高音點)表示高一個八度,在音符下方加一個圓點(叫做低音點)則表示低一個八度。若在上方加兩個圓點,即表示高兩個八度,在下方亦是如此,依此類推。

不帶點的音符稱為「中音」,帶高音點的音符稱為「高音」,帶低音點的音符稱為「低音」。為了演奏(演唱)的方便,一般將樂曲音域的中音區記成不帶點的音符(中音),這樣可以減少一些記譜符號,看得更清楚。

do、re、mi、fa、so、la、si只說明了音與音之間的相對關系,並沒有規定每個音的絕對音高,所以在樂曲開頭的地方(和轉調的地方)要用調號標明某一個音的高度,以便據此推斷 其它 所有音的音高。調號的形式是「1=C」、「6=A」、「2=D」等;用作調號的音是調式主音,「1=C」就意味著這首樂曲是C大調(或C宮調式,關於民族調式的概念,下面將會介紹),「6=A」意為A小調(或A羽調式),2=D意為D商調式。不過,近來更常見的標記方法是無論什麼調式都用「1」來作為調號的基準音,即「1=C」、「1=D」、「1=E」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一目瞭然,人們常說一首歌是「C調」、「D調」,就是指「1」的高度;其主要的缺點是不能反映樂曲的調式,容易在說法上和概念上造成混亂。例如,一首「1=C」的小調歌曲,其調性是a小調(因為主音的高度是A);

臨時變化音記號(升、降號)的寫法和用法與五線譜完全相伺,可參見前面的章節。

2.時值

簡譜以四分音符作為基本音符,通常將四分音符稱作「一拍」。在基本音符的後面或是下面的小橫線起到改變時值的作用;在基本音符後面的小橫線稱作「增時線」,每一個增時線代表一個基本音符的時值單位(即一拍),下例分別為一拍、二拍、三拍和四拍:

其中的a對應於五線譜的四分音符,b對應於二分音符,c對應於附點二分音符,d對應於全音符。

在基本音符下面的小橫線稱作「減時線」,每一條減時線將基本音符的時值減少一半;下例為半拍(即八分音符)和四分之一拍(即十六分音符)的寫法:

同五線譜完全一樣,簡譜也可以用附點來改變基本音符的時值,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簡譜沒有全音符和二分音符(這兩種音符是用增時線來表示的),所以附點只用在四分音符和小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上;附點音符的寫法和名稱與五線譜是一樣的,不必贅述。

3.體止符

簡譜用「0」表示休止,0的時值相當於一個四分音符(即一拍)。改變基本音符時值的三種方法,即增時線、減時線和附點,同樣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4.五聲調式

顧名思義,五聲調式就是由五個音(而不是七個)構成的調式。五聲調式廣泛存在於中國古代和民間音樂中,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民族調式的種.種變化和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因此,盡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音樂中都可見到五聲調式,它還是常被稱為「中國調式」或「民族調式」。

五聲調式中的五個音是按照五度上行的關系得出的;假定從do開始,即為:

do→so→re→la→mi,為了方便起見,下面我們用簡譜來敘述(所以將這部分內容放在「簡譜知識」這一章中)。

將這五個音順序排列起來,便得到一個五聲音階,音階內部的音程結構是固定不變的,並且其中的每個音都有一個名稱:

五個音中的每一個都可以是調式的主音,由此產生了五種調式:

宮調式:1 2 3 5 6(1)

商調式:2 3 5 6 1(2)

角調式:3 5 6 1 2(3)

徵調式:5 6 1 2 3(5)

羽調式:6 1 2 3 5(6)

在調式名稱的前面再加上調高,就構成了完整的調性名稱。例如宮調式,1=C對稱為「C宮調」,1=D時稱為「D宮調」,1=E時稱為「E宮調」……;又如徵調式,5=C時稱「C徵調」,5=D時稱「D徵調」,5=E時稱「E徵調」……;其它調式依此類推。

以五聲調式為核心,還有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即由六個音或七個音構成的調式。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五個音稱作「正聲」(或正音),新加入的音稱作「偏聲」(或偏音)。偏聲分為四種:

變宮:宮音下方的大二度,假如1是宮,變宮為7;如果4是宮,變宮就是3。

清角:角音上方的小二度,假如3是角,清角為4;如果6是角的話,清角就是b7。

變徵:徵音下方的小二度,假如5是徵,變徵為#4。

閏:宮音下方的大二度,如果1是宮,閏就是b7。

五個正音和七個偏音的關系是:

1 2 3(4)(#4) 5 6 (b7)(7)

宮 商 角 清 變 徵 羽 閏 變

角 徵 宮

這四個偏音加入之後,產生了大量的調式,例如:加清

角和變宮的七聲宮調式:1 2 3 4 5 6 7 1

加變宮的六聲羽調式:6 7 1 2 3 5 6

加變宮的六聲徵調式:5 6 7 1 2 3 5

加清角和閏的七聲徵調式:5 6 b 7 1 2 3# 4 5

加變宮和變徵的七聲徵調式:5 6 7 1 2 3# 4 5

不同的調式會產生不同的「味道」,如果平時多留心,從聽覺上判斷調式並不困難。如果我們要從理論上分析、確定一首音樂作品(這里指的是中國民歌或是用民族調式寫成的作品,用大、小調體系或其它歐洲調式寫的作品不在此列)的調式,應該做的事情是(1)找出調式主音:大多數情況下,樂曲是結束在主音上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看結束音是什麼,再將旋律唱一遍,看看調式是不是圍繞這個音進行的,如果不是例外的話,主音就可以確定了;(2)列出調式音階:將樂曲中出現的所有的音從主音開始向上排列,直到高八度的主音為止,這樣就列出了這個調式的音階;(3)確定宮音: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調式的主音,但是仍然不知道調式的名稱,這就需要先知道宮音的位置(從而知道其餘各音的名稱)。五聲調式有一個特點,主音上方、宮音和角音之間有一個大三度音程,由於這個「宮—角大三度」是五聲性調式中唯一的大三度,所以很容易判斷,可以據此找出宮音的位置。也就是說,在列出調式的音階之後,如果其中只有一個大三度,那麼它肯定是宮—角大三度,下方的音就是宮音。如果在音階中發現兩個大三度,其中一定有一個是由偏音(相對不穩定的音)構成的,需要找出這個偏音,排除一個「虛假」的大三度,再確定宮音的位置;(4)明確了主音、音階、宮音、調高四個因素之後,就可以說出樂曲的調性了。下面是山西民歌《交城山》,我們用它做例子來看一看分析的步驟:

(1)找出主音 在這個例子中,開始的音和結束的音都是「5」,主音是毫無疑問的;

(2)列出音階 樂曲中所有的音按照出現的順序為:5,#4,3,6,2,1,7,共七個音;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來,其音階為:5,6,7,1,2,3,#4,5;(3)確定宮音在這個音階中有三個大三度,5—7、1—3和2—#4,分析一下旋律,我們可以看出#4隻出現了一次,能夠肯定不是正音,7雖然出現了三次,但是都不在強拍位置,只是作為經過音使用,也不是正音,因此5—7和2—#4是「虛假」的,1—3是宮角大三度,1為宮音;各音的名稱為:

5 6 7 1 2 3 #4 5

徵羽 變 宮 商 角 變 徵

宮徵

(4)根據調號「1=G」,可知主音5的音高為D,所以這首曲子是D徵調式,完整地講,是加變宮和變徵的七聲D徵調式。

5.小結

就記譜形式而言,簡譜與五線譜只有兩點不同,即音高和時值的表示方法。由於簡譜是從五線譜脫胎而來的,所以在其它方面與五線譜沒有什麼原則的區別;比如說連線的用法、調式中各音的名稱和性質、音程及音程轉位等內容,在學習了前面各章之後,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不過,懂得了這些理性的、理論的知識並不意味著能夠視唱或者視奏;要達到那樣的目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在音準和節奏兩方面都掌握感性的 經驗 ,並且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唱歌 的聲音製作方法

吸入:通過口腔和鼻子垂直向下吸入肺部底部。注意不要抬起肩膀。吸氣時,它會在下肋骨附近擴張。在腹側,膈肌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和向左和向右擴展,而下腹部收縮並且不擴張。背部應該直立,脊柱幾乎不動,但它的兩側可以移動,它必須向下和向左和向右擴展。此時,空氣向兩側推回並在那裡存放,保持它,然後慢慢呼出它。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打開喉嚨」意味著喉嚨穩定在正確的位置,口腔的蓋子向上正向收縮成拱形,舌根鬆弛,下牙平坦,牙齒打開,下巴放鬆,後來自然被拉下來,此時喉嚨打開了。

唱歌技巧 有哪些

歌唱技巧: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身體完整性可以使身體發出的聲音非常好。嘴是唱歌的小號。它應該是開放和鬆散的。保持牙齒開放。唱歌時,下顎縮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好像在下腹部和眉毛之間形成直線,並且頸部和背部和腰部連成一條直線,以使呼吸暢通無阻。


簡譜樂理基礎入門知識相關 文章 :

★ 簡譜基本入門樂理知識有哪些

★ 樂理入門基礎知識

★ 簡譜的基本樂理知識

★ 基本簡譜樂理知識

★ 唱歌入門的樂理基礎知識點

★ 鋼琴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 樂理基礎知識

★ 樂理基礎知識

★ 十二音音樂的基本樂理入門知識

★ 樂理基礎知識入門學習

『伍』 簡譜的基礎知識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聲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住。

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2、3、4、5、6、7讀法為:do、re、mi、fa、so、la、si(多、來、米、發、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數字元號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音符的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的音樂術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裡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麼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的一拍定下來,那麼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符的長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們的長度標記:

上例可以看出: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後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休止符

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 休止符與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種。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橫線,每增加一個0,就增加一個四分休止符時的時值。

半音與全音

音符與音符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是一個相對可計算的數值。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距離構成一個全音。表現在鋼琴上就是鋼琴鍵盤上緊密相連的兩個鍵盤就構成半音,而隔一個鍵盤的兩個鍵盤就是全音。

變化音

將標準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來的音,就是變化音。 將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號)表示,一般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標準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號)表示,同樣寫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個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這和調式有關。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

將已經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變成原始的音,則用還原記號「ヰ」表示。

附點音符

附點就是記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節奏

掌握讀譜,首先要掌握節奏,練習掌握節奏要能准確的擊拍。擊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節拍

樂曲或歌曲中,音的強弱有規律地循環出現,就形成節拍。節拍和節奏的關系,就像列隊行進中整齊的步伐(節拍)和變化著的鼓點(節奏)之間的關系。

單拍與復拍

單拍指每小節一個強拍。復拍每小節有一個強的,有若干個次強的。

調式音階

按照一定關系結合在一起的幾個音(一般是七個音左右)組成一個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體系,構成一個調式。把調式中的'個音,從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關系排列起來的音列,叫音階。

大調式

凡是音階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結構的音階,就是自然大調。這是使用的最廣泛的調式。 一般來說,一首音樂作品的開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結束在1上的就是大調音樂。比如國歌就是大調音樂。要想真正搞懂大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小調式

小調式有三種形式:a:自然小調:凡是音階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結構的音階,叫自然小調。b:和聲小調:升高自然小調音階的第VII級,叫和聲小調。c:旋律小調:在自然小調音階上行時升高它的4、5,而小行時還原5、4叫旋律小調。小調音樂一般第一個音符是從6 或3 開始,而結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調音樂。同大調一樣,要想真正搞懂小調音樂,必須要學習和聲知識。

反復記號

表示記號內的曲調反復唱(奏)。

裝飾音

裝飾音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裝飾旋律。它們用記號或小音符表示,裝飾音的時值很短。

(1)倚音: 指一個或數個依附於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時值短暫。有前倚音、後倚音之分。

(2)顫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鄰的音快速均勻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鄰的音快速一次或兩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個音。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兩種。滑音除聲樂能演唱這一技巧外,一切弦樂器都可演奏,但鋼琴等鍵盤樂器是無法演奏這一技巧的。

頓音記號

用三角符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躍。

連音線

用上弧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如下面的2的連線;(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重音記號

用「>」或「□」或「sf」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堅強有力。當「>」與「□」兩個記號同時出現時,表示更強。

保持音記號

用-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在唱(奏)時要保持足夠的時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節線

用豎線將每一小節劃分開線叫小節線。

換氣號

用記號「v」標記。表示在此處換氣。

『陸』 音樂簡譜入門基礎知識有哪些

1、節奏: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音樂的節奏常被比喻為音樂家的骨架。節拍是音樂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規律地重復進行。我國傳統音樂稱節拍為「板眼」,「板」相當於強拍,「眼」相當於強拍(中眼)或弱拍。

2、速度:音樂進行中節拍的快慢程度。

3、旋律:也叫曲調,是指長短、高低、強弱不同的一連串樂音有組織地進行。它是音樂的基礎和靈魂。

4、調式:是指幾個音按照一定的關系組成一個體系,並以其中的某個音為中心(主音),該體系即稱為調式。有大調式、小調式、五聲調式。大調式:1234567i小調式:67123456●●五聲調式:1(宮)2(商)3(角)5(徵)6(羽)。

5、五音不全:就是指「宮、商、角、徵、羽」唱的不準。

6、休止符:音樂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長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聲音休止的符號叫休止符,用「0」標記。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聲音,不出聲的符號。休止符與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種。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橫線,每增加一個0,就增加一個四分休止符時的時值。

(6)簡譜知識pdf擴展閱讀:

音樂簡譜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後經德國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稱的簡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ti(中國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

『柒』 簡譜基礎知識簡譜基本要素

簡譜 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常用的樂譜之一,那麼你對簡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簡譜基礎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簡譜基礎知識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就數字簡譜來說,在數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點“˙”、“︰”符,點的多少可以理解為強度,越多越強,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注。

5、簡譜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拍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盧梭

寫法: 1 2 3 4 5 6 7 i

讀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 其它 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6、增時線和減時線

簡譜中,音的長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礎上加短橫線、附點、延音線和連音符號表示的。

※)短橫線的用法有兩種:寫在基本音符右邊的短橫線叫增時線。增時線越多,音的時值就越長。

不帶增時線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條增時線,表示延長一個四分音符的時間。

寫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叫減時線。減時線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條減時線,就表示縮短為原音符音長的一半。

※)寫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叫做附點,表示延長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附點往往用於四分音符和少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7、臨時改變音的高低的符號叫臨時變音記號,主要有升號、降號、還原記號等。

升號寫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該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將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進一格。

降號寫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該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將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還原號是將一小節內“#”或“b”過的某個音回到原來的位置。

以上臨時變音記號都是一小節內才起作用,過了這小節就不起作用了,一小節也就是|XXXX|。

8、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2、3、4、5、6、7讀法為:do、re、mi、fa、so、la、si( 簡譜-音符多、來、米、發、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9、音高

音符的數字元號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10、音符的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的音樂術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裡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麼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的一拍定下來,那麼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簡譜-音符符的長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們的長度標記:

音符名稱 寫法 時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

≡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後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 半音與全音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下一頁更多有關“簡譜基礎知識”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簡譜知識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電音app哪個好 瀏覽:749
checksum命令 瀏覽:637
java創建xml文件 瀏覽:170
算命源碼國際版 瀏覽:283
三菱模塊化編程 瀏覽:718
控制項讀取文件源碼 瀏覽:445
文件夾側面目錄標簽怎麼製作 瀏覽:232
做程序員學什麼 瀏覽:320
pdfeditor教程 瀏覽:880
fortran把文件放入文件夾 瀏覽:709
程序員1年經驗不敢投簡歷 瀏覽:481
如何看電腦的源碼 瀏覽:897
找工作app軟體哪個好 瀏覽:96
信息管理網站源碼 瀏覽:439
小說app哪個好免費 瀏覽:224
域名在線加密 瀏覽:146
軟體編程西安交大 瀏覽:453
是不是串貨的奶粉查不到溯源碼的 瀏覽:825
北京dns伺服器雲主機 瀏覽:221
openldaplinux安裝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