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門十三肘的主要動作
預備式
兩腳並攏,兩膝挺直,身體自然站立;兩臂垂於大腿兩側,手指井攏,掌心朝內,掌指朝下;目視前方,自然呼吸(圖1 )。要領:頭頂項直,下顱微內收,挺胸直背,沉肩墜肘,身體放鬆,精神貫注於行拳走勢之意境中。
十面埋伏
接上勢,兩臂外旋側平舉,掌心朝上;經頭頂劃弧向下按於小一腹前,復雙掌外旋抓握成拳收回腰部,拳心朝上;吐氣,雙拳自腰部向前擰臂平沖,拳心朝下。不停,雙拳外旋曲肘回撞,停於腰間,兩臂夾腰肋部,拳心朝上,同時頭向左側平視;微頓,雙拳內旋臂自腰部向兩側平沖,目視左拳,身微前挺(圖2—7)。
要點:動作要連貫迅猛,一氣呵成,力點要清楚,可以配合丹田顫動發合力。技擊意義:此為反攻防守招法。護檔掩肋,沖前撞後擊兩側,可破襲後之敵。
驚馬回首
接上勢,左腳向左側平邁一步,兩腳輾地,身體向右轉90°,左腳跟微抬,右腳尖微內扣,右腿曲膝半蹲,成四六步;左臂內旋曲肘向右側格擋,拳心朝內;同時右肘曲臂向右後方撞打,眼視右肘,右拳心朝上(圖8)。
要點:轉身要突然,發力要脆猛,結合轉體沖能配合沖撞肘,可以得到更大的爆發力,左肘格擋要隨身體的轉動而變化,有引進落空之意、需要掌握好時間差。技擊意義:此為以閃為進之招法。彼力雄勢猛,我可視彼攻勢而順其力走化彼鋒銳,即吞身含胸以轉體走弧使彼勁力滾化,同時以左腳插入彼兩腳之間,以右肘撞彼右肋。拳經日,「避正打斜」,即指此。
青龍獻角
接上勢,身體向左轉體180°,右腳以腳尖為袖輾地蹬地伸直,左腳以腳跟為軸向左轉擺腳尖,曲膝下蹲,成左弓步;同時左肘以小臂外側為力點,向上經臉前架格.停於額頭上方,拳眼朝下,攀心朝前;右肘曲臂由後向前盤擊,肘與肩齊,拳心朝下,「目前平視」(圖9)。要點:轉身、架肘、盤肘要同時完成,充分利用轉體沖能與勢能,以腰背發力,配合左膝的內含,發合力。鼻可短促噴氣以助拳勢。技擊意義:上架格彼之劈砸,中盤掃彼胸肋或頭面,下埋住彼後退之腳跟,三盤同時發力,彼必傾跌。另外,還可附以上步崩掌或沖拳,使彼重創。
湘子挎籃
接上勢,左膝稍直立,左腳尖微外擻,身體向左轉45°,右腳抬起,勾起腳尖,以腳跟為力點向前擦地勾踢,腳尖內扣;同時左拳變掌自額頭上側落於右肩側,掌心朝右;右臂伸直以右小臂外側為力點向右後方劃弧掃擺,拳心朝卞,停於右胯上部。右腳落地內扣,左腳尖外撇,身體下蹲成馬步,右劈屈肘90°由下向上勾挎,拳心朝內,高與眉齊,左掌同時從肩側向下沉按,掌心朝下,目視右肘關節(圖10, 11)。要點:勾踢要走扇形弧,用力要適當,注意用腳腕處發挑崩勁,與掃臂相一致。落步和挎肘要同時,力點在右肘關節處,挺胸塌腰,展胯含膝,力點要清楚。技擊意義:我以左手粘帶住彼攻擊手,以腳勾踢彼脛骨或踩骨,以臂掃擺彼胸肋,二力成剪股狀。彼若以直拳擊我,我可用左手擰其臂,使其拳心朝上,並向下沉壓,而令右肘捌挑彼肘關節,可使彼肘折裂。
觀音撣塵
接上勢.兩腳輾地向左轉體180°,兩腳交叉下蹲成左歇步,左掌變拳,曲肘向左側平頂;右拳變掌,掌心抵住拳面。左拳心朝下,右掌指朝上,目視左肘(圖12)。
要領:擰腰下蹲要穩,充分利用腰背發力,加夫替技擊意義:彼擊高樁擊頂肘與轉體要銜接一致,體沖能增強撞肘勁力。我,我以低式破之。轉身要一致,撞肘要突然,用於破解襲後之敵,打擊部位要根據情況選擇檔、腹、肋等。
夜讀兵書
接上勢,左腳向左側平邁一步成半馬步,左拳變掌向前抓樓.臂微曲;右掌變拳,自然擺於身後。重心前移,右腳上半步,腳跟抬起,右臂曲肘由後向前砸擊。拳心朝里,與肩齊高.右臂肌肉緊張;左掌隨勢下按至小腹前(圖13.14)要點:抓摟要有纏絲枯按勁,砸肘要迅速有力,注意要懸頂含胸。技擊意義:樓開彼進功,以肘砸彼背、肩、或用於破解欲樓抱我腿之敵。
迎風展旗
接上勢,右腳向後邁半步,左腳輾地蹬直.身體向右轉體90°,右腿曲膝下蹲.成右弓步。右臂屈肘由下向上格擋.架·於額頭上側,拳眼朝下;左掌變拳自後向前平沖.拳心朝下,目視左拳,右腳尖微內扣(圖15)。要點:轉體、架肘「沖拳要協調一致,動作放鬆自然,注意利用各關節的反作用力而發整勁,即合力。技擊意義:上架彼劈砸,上步埋住彼跟,以左拳沖破彼胸腹。可附以右劈拳,連擊。
挑燈看劍
接上勢,身體重心後移至左腿,右腳退半步,下蹲成四六步。左拳變掌,外旋復抓握成拳拉至小腹前,拳心斜朝上,右拳隨之收回小腹右前方,臂微屈,向下沉壓,拳心斜朝上.目視右肘(圖16)要點:抓握成拳要迅猛利落,左拳收回與肘沉壓要銜接一致。重心要穩健。技擊意義:若我左拳被彼抓住,我須立刻反臂抓帶住彼跳,向回拉帶,隨之用右肘沉壓彼關節。右肘與左腕發相對合力。
望鄉回顧
接上勢,右臂向左平格,拳心朝內,左拳攣掌貼靠於右肩側,身體向左轉45°,左膝屈成90°,右腿蹬直,成左弓步。上動不停,身體微向前俯,左腳向右腳後插一大步,腳尖著地;左掌沿右小臂內側向前穿出,亮於額頭上方,掌心斜朝上,右肘同時向後撩出,右拳心朝上,目視右肘(圖17, 18)。要點:插步要快、巧,格肘要順、化,撩撞要暴、刁,腰脊要挺、直。腰微向右擰身。
技擊意義:彼進,我以格肘護住胸肋等要害部位,避其鋒銳,隨即擂進一步,以肘撩撞彼檔、肋、腹、胸等部位。
秋風掃葉
接上勢,右腳蹬直,身體向左轉體180°,左腿曲膝90°,蹲成左弓步;左掌變拳曲肘,隨轉體向左後側掃擺,拳心朝下;右拳收回腰部,拳心朝上;目視左肘(圖19)。要點:轉體要穩,左肘力點在肘尖及上上臂外側,肩部要松肩,利用腰背發力。技擊意義:彼襲我背,我閃讓的同時回身以肘掃彼頭部;可附以上步右沖拳,連擊。
巨象卷鼻
接上勢.左拳收回腰部向後撞,拳心朝上,右肘以肘尖及小臂外側為力點向前挑擊,拳心朝左,對准右耳部。上身挺直,目視前(圖20)。要點:挑肘要與掃肘合用,以腰背發力,以丹田沉氣助勢,前後肘勁力相反相承。技擊意義:左肘撞後襲之敵,右肘挑擊前敵之下領。可配合頂膝沖拳,加大攻擊力。
陳枷開鎖
接上勢,兩臂上舉,拳心相對,左膝挺直,身體直立。不停,右膝抬膝向前上方頂撞,同時雙臂下劈,力點為小臂外側(圖21. 22)。要點: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砸肘與撞膝同時發力,合成整勁。技擊意義:彼欲抱我身體施摔技,我可以肘劈砸彼肩井穴、頸後大動脈,以膝頂撞彼小腹、檔、肋等部位。
反披袈裟
接上勢,右腳前落,向左轉體90°,兩腳輾地蹲成馬步,左拳變掌向右肩按壓,右臂伸直向後纏擺,沉壓至胸前,拳心朝里,與眉平齊。上動不停,左拳收回腰部,右肘向右側平頂,拳心朝下,目視右肘(圖23-25)。要點:右臂松沉有力,以右肩為軸向前纏壓,頂肘要有寸勁。技擊意義:此為破解襲後之敵的擒拿術。敵按我右肩,我以左手纏帶彼腕,以轉體的右肘拉直彼餚,沉捌其肘關節,並乘勢頂其胸。
收勢
右腳向右腳並攏,雙臂拉直側平舉,經頭頂向下沉按至小腹前。立正,雙臂垂於腿側(圖26. 27)。
要點:目視前方,呼吸自然,可以接練左式奇門肘.動作與上述相同,唯左右肘互換而已!如此不輟,直至情熟。
2. 軍體拳和傳統中國武術哪個更實用些,特種兵和散打高手相較量哪個勝算更大
軍體拳,擒敵拳,捕俘拳,警衛拳,刺殺操,應急棍術,洪拳,八極拳,兩儀拳,形意拳,蔡李佛拳,黑龍十八手,警道拳,奇門十三肘,五步拳,青年拳,查拳,華拳,五禽戲,太極拳,通背拳,翻子拳,劈掛拳,八閃翻,七星拳,龜牛拳,硬門拳,太祖拳,劉家拳,石頭拳,炮拳,鐵線拳,大鴻拳,溫水小手拳,綿掌南少林五祖拳,截拳道,余門拳,八寶拳,金剛鐵板功,鴨形拳,黑虎拳,八卦拳,八卦掌,文聖拳,二郎拳,燕青拳,八仙拳,一神拳,韋馱拳,大聖拳,天羅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剛拳,觀音拳、佛漢拳佛教拳,羅漢拳,金剛錘,二十八宿拳,四仙對打拳,七星訪友拳,羅漢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剛三昧掌,夜叉鐵沙掌,硬門拳,法門拳,空門拳,紅門拳,魚門拳,孔門拳風門拳,水門拳,火門拳,鳥門拳,佛門拳,窄門拳,字門拳,孫門拳,嚴門拳,熊門拳,自然門拳,引新門拳,羅漢門拳,磨盤門拳,水滸門拳,軌跡拳,武當太虛拳
3. 少林窩心肘與奇門十三肘那個更強
拳術個有長處,個有短處,只有能把長處發揮極致,找到別人拳術的短處進行攻擊,那個時候才有強弱之分,拳術本身是沒有強弱的,強弱在於人的運用。
4. 中國武術肘擊最多的套路是
中國武術流派太多,無從考證的。
不過 奇門十三肘 里全是以肘為主的攻擊。
可以搜索一下奇門十三肘,小剛已經把十三肘的套路發到網路上了。
5. 奇門十三肘推廣者
奇門十三肘亦名問津十三肘,是一路以實戰主要目的,極具獨特技擊風格的肘法短套。肘、質硬節短,發力剛爆,武林中有「寧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說,可見其威力極大。此肘技動作簡潔干練,三五個動作連環串用,迅猛刁鑽,節烈勢剛,短打近攻,舒展而不失剛暴,緊湊而雍容大度。用之於實戰,以閃為進,以身體的滾化,腳步的走轉而使我方始終處於主動地位,閃轉走化,審時度勢,力求一招定乾坤!
隱蹤民間上百年,今簡介於後,以期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6. 奇門十三肘的作品介紹
《奇門十三肘》隱蹤民間上百年,希望能發揚中華武術,希望能通過網路讓更多人知道《奇門十三肘》,天下武學是一家。 劉 剛奇門十三肘編輯排版、策劃,圖片製作人員紀金成奇門十三肘編輯排版、編導,網路製作人員
7. 散打和五祖拳哪個簡單
當然是散打簡單些 勾拳直拳 左右拳,節奏的控制。看似簡單,但也需要後期系統鍛煉的支撐,劉海龍的柳腿劈掛,看似簡單的一招,也需要日積月累的汗水的疊加 才有的成績,所以說功夫 ,不只能說簡單與不簡單,而是熱不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