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矢量空間資料庫
空間矢量資料庫是整個系統各種信息要素所依附的骨架,本次調查的矢量數據涉及地質背景、區域地球化學、遙感解譯、農產品安全、非點源污染、特色農產品立地環境、社會經濟、基礎地理等,均要求以空間數據分層形式存儲與管理。下面以地球化學數據子庫建立為例簡述矢量空間資料庫建庫工作流程(圖4-4),其他矢量數據的建庫過程基本類似於地球化學數據子庫的建設。
(1)收集數據資料
資料收集主要是對入庫數據的採集、分類,其內容包括野外采樣記錄、點位數據、測試分析數據、監控數據、統計單元劃分圖等。
(2)數據預處理
數據預處理就是在全面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需入庫的紙質圖件進行掃描、校正、矢量化等處理,並檢查采樣點位、組合點位坐標數據的正確性,以保證其點位誤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再對測試數據採用「速成等值線圖」的方法分析研究、綜合整理及篩選等,若不合理,則要反向檢查測試分析數據的正確性。然後就可進行「擴邊」處理,根據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的實際情況,一般要求使用最外圍的分析測試數據再往外填充8km。
圖4-4 地球化學數據建庫流程圖
(3)數據網格化
數據網格化是對離散的、隨機采樣的分析數據點進行網格化處理,將不規則的離散數據點網格化為規則的數據點。網格化模型演算法有最近點、距離倒數加權、三角剖分插值及克里金插值(包含多種漂移方式)等。數據網格化時要根據實際選擇恰當的模型,比較常用的是最近點位和克里格插值模型。如在GeoMDIS 2002中,網格化時先選擇欲操作的數據對象,設置坐標欄位和網格化的分析項元素並給定網格文件名稱,然後選擇網格化模型演算法和相關參數,設置網格化的特徵值後即可以進行數據網格化。
(4)定色階
各種分析元素含量值差異性大,為使之有一個統一的尺度,使用0.1lg
(5)生成等值線
在GeoMDIS 2000中,根據插值生成的網路數據文件,並設置上一步形成的色階等參數,就可生成彩色等值線圖件。
(6)數理統計
按行政區統計單元、不同土壤類型統計單元、不同地質背景統計單元進行相關地球化學參數統計,生成相應的專題圖。
(7)圖形編輯
對GeoMDIS 2000生成的等值線、極值點、注釋等導入到編輯功能強大的編輯軟體(如MapGIS)中根據需要進行編輯。處理等值線的「尖銳化」、「孤高點」等現象。要保證等值線自封閉、圓滑,然後對生成的等值線與水系圖層(主要考慮較大范圍水域邊界線)一起重新造區,和第六步生成的統計專題圖一起進行必要的圖形整飾,最後形成合理的地球化學面色圖件。
(8)分層與檢查
按照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信息系統屬性數據格式、圖層劃分要求建立分層文件,並對建立的分層文件進行檢查,主要檢查是否丟失圖元和內容,同時要對各圖層進行拓撲錯誤檢查,如果發現拓撲錯誤,則返回第七步進行修改。要確保數據質量合格才能轉入下一步。
(9)屬性採集
根據圖面內容填寫相應的屬性採集表,做到屬性表記錄內容和圖形上標注的編碼一一對應。填好的屬性採集表可在Excel、Dbase、Foxpro等軟體錄入,形成DBF格式的數據文件(蔡子華等,2002)。也可直接在GIS軟體的屬性管理庫中完成,如利用參數賦屬性或單獨逐一賦值。輸出屬性數據表要進行系統檢查、修改。
(10)屬性掛接
先進行圖元和屬性的一致性檢查。對原圖和屬性表及屬性庫進行一一對應檢查,如果發現漏圖元或屬性紊亂則要進行返回到上一步重新處理。然後將屬性數據文件和圖形數據文件利用圖元編號(ID號)或特殊標識意義的關鍵欄位進行掛接,使空間圖形和屬性數據聯系在一起。
(11)投影變換
根據《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資料庫圖層及屬性文件格式要求》對完成屬性掛接的圖層進行投影變換,轉換至以度為單位的無投影地理坐標系。
(12)格式轉換
因為AGEIS是矢量數據並以Arc/Info格式數據入庫,所以MapGIS格式完成的數據,需轉換成Arc/Info格式才能進行入庫。轉換成功的Arc/Info格式數據還需進行Clean拓撲重建操作,在Arc/Info中使用Clean命令時需注意下列2個容限參數(樊紅,1999)的選取:
第一個參數為Dangle Length(懸掛長度),用Clean命令使任何短於該長度的懸掛線段都被刪掉,一般使用0.000 001。
第二個參數為Fuzzy Tolerance(坐標距離),用Clean命令使間距小於坐標距離容差的2個或2個以上的坐標點就合並成一個,一般使用0.000 001。MapGIS格式向Arc/Info格式轉換後,對可能出現的錯誤需進行全面檢查。
(13)數據入庫
利用AGEIS系統提供的數據導入功能進行數據入庫,形成地球化學數據子庫。
2. 麻煩你給我也發一個,非常感謝!!!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1),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2),拜為上卿(3),以勇氣聞於諸侯(4)。相如者(5),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6)。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7)。秦昭王聞之(8),使人遺趙王書(9),願以十五城請易璧(10)。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1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12),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13)。臣舍人相如止臣(14),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15),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16),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17),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18)。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19),則幸得脫矣(20)。』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1)?」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22);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23),寧許以負秦曲(24)。」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25),臣願奉璧往使(26)。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27),相如奉璧奏秦王(28)。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29),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30),倚柱,怒發上沖冠(31),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32),趙王悉召群臣議(33),皆曰:『秦貪,負其強(34),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35),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36),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37),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38)。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39)。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40),禮節甚倨(41);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42),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相如持其譬睨柱(43),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44),召有司案圖(45),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46)。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47),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48)。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49),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50)。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51),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52),從徑道亡(53),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54),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55)。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56)。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57),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58)。唯大王與群臣熟計議之(59)!」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60)。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61),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62),畢禮而歸之(63)。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64),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65)。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66)。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67),欲與王為好(68),會於西河外澠池(69)。趙王畏秦,欲毋行(70)。廉頗、藺相如計(71),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72):「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73),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74)。」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75),請奏瑟(76)。」趙王鼓瑟(77)。秦御史前(78),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79),請奏盆缻秦王(80),以相
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81)!」左右欲刃相如(82),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83)。於是秦王不懌(84),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85),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86)。」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87)。」秦王竟酒(88),終不能加勝於趙(89)。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90)。
既罷(91),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92)。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93),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94),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95):「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96)。已而相如出(97),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98):「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99),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100),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101),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102),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103)?」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104),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105),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106)。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107),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108),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109)!」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110)。
3. 什麼是空間資料庫
空間資料庫是隨著地理信息系統GIS的開發和應用發展起來的資料庫新技術,主要用來處理空間數據。想必你了解資料庫吧,那它主要用來處理數據,你也知道了吧,只不過空間資料庫SDB主要用來處理空間數據,即二維、三維等特徵數據,而不是傳統的數值、字元串等。
4. 《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原書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據挖掘》((美)Jiawei Han)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數據挖掘
作者:(美)Jiawei Han
譯者:范明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8
頁數:468
內容簡介:數據挖掘領域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完整全面闡述該領域的重要知識和技術創新
這是一本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的優秀教材,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本書既保留了相當篇幅講述數據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又增加了若干章節介紹數據挖掘領域最新的技術和發展,因此既適合初學者學習又適合專業人員和實踐者參考。本書視角廣闊、資料翔實、內容全面,能夠為有意深入研究相關技術的讀者提供足夠的參考和支持。總之, 強烈推薦從高年級本科生到專業人員和實踐者都來閱讀這本書!
—— 美國CHOICE雜志
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數據挖掘教材,最新的第3版反映了數據挖掘領域的最新發展和變化。書中增加了2006年第2版以來最新的引用資料,新增小節討論可視化、模式挖掘以及最新的聚類方法。本書配有豐富及完善的教輔支持,包括配套網站、大量的習題集以及習題答案等。盡管這是一本數據挖掘的教材,但對於讀者沒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讀者具有少量編程經驗並了解基本的資料庫設計和統計分析知識。還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本書的參考書目是關於了解數據挖掘研究的非常好的參考列表;第二,書中的索引非常全面和有效,能夠幫助讀者很容易地定位相關知識點。其他學科的研究人員和分析人員,例如,流行病學家、金融分析師、心理測量研究人員,也會發現本書非常有用。
—— Computing Reviews
當代商業和科學領域大量激增的數據量要求我們採用更加復雜和精細的工具來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挖掘。盡管近年來數據挖掘技術取得的長足進展使得我們廣泛收集數據越來越容易,但技術的發展依然難以匹配爆炸性的數據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量數據處理需求,因此我們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新技術和自動化工具來幫助我們將這些數據轉換為有用的信息和知識。
本書前版曾被KDnuggets的讀者評選為最受歡迎的數據挖掘專著,是一本可讀性極佳的教材。它從資料庫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數據挖掘的概念、方法和技術以及技術研究進展,並重點關注近年來該領域重要和最新的課題——數據倉庫和數據立方體技術,流數據挖掘,社會網路挖掘,空間、多媒體和其他復雜數據挖掘。每章都針對關鍵專題有單獨的指導,提供最佳演算法,並對怎樣將技術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給出了經過實踐檢驗的實用型規則。如果你希望自己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當今最有力的數據挖掘技術,那本書正是你需要閱讀和學習的寶貴資源。本書是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領域內的所有教師、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用戶都必讀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引入了許多演算法和實現示例,全部以易於理解的偽代碼編寫,適用於實際的大規模數據挖掘項目。
討論了一些高級主題,例如挖掘面向對象的關系型資料庫、空間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時間序列資料庫、文本資料庫、萬維網以及其他領域的應用等。
全面而實用地給出用於從海量數據中獲取盡可能多信息的概念和技術。
作者簡介:Jiawei Han(韓家煒)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計算機科學系Abel Bliss教授。由於在數據挖掘和資料庫系統領域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他曾多次獲得各種榮譽和獎勵,包括2004年ACM SIGKDD頒發的最佳創新獎,2005年IEEE Computer Society頒發的技術成就獎,2009年IEEE頒發的W. Wallace McDowell獎。他是ACM和IEEE Fellow。
Micheline Kamber 擁有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她是NSERC Scholar,先後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西蒙-弗雷澤大學及瑞士從事研究工作。
Jian Pei(裴健)目前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2002年,他在Jiawei Han教授的指導下獲得西蒙-弗雷澤大學博士學位。
5. 常見的關系資料庫和空間資料庫
關系資料庫:是建立在關系資料庫模型基礎上的資料庫,藉助於集合代數等概念和方法來處理資料庫中的數據。
目前主流的關系資料庫有oracle(甲骨文)、SQL、access、db2(IBM)、sqlserver,sybase等。
空間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中的資料庫,具有明顯的空間特徵,是某一區域關於一定地理空間要素的數據集合。
主要有:地形資料庫、地名資料庫、數字柵格地圖資料庫、數字正射影像資料庫、數字高程模型(DEM、重力資料庫、大地資料庫。
6.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
(一)資料庫建設工作流程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是從單礦業權成果數據出發,經過數據規范化整理、數據採集、數據檢查與驗收、數據轉換、數據集成與匯總等一系列過程形成的,囊括全國所有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數據。資料庫建設工作流程如圖10-1所示。
為了保證入庫的核查成果數據質量,需對各省提交的所有礦業權數據進行全面清理。主要內容包括:檢查各省(區、市)登記資料庫與核查資料庫數據的一致性;對屬性資料庫內的采礦權實地核查對照表、探礦權實地核查對照表逐條、逐個數據項檢查,對項目名稱、發證類別、礦種、日期值、法定代表人等進行嚴格的有效性或存在性檢查;對屬性表與單礦業權成果數據(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對應關系進行檢查;對各種空間要素進行全面檢查等。
(二)數據模型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由屬性資料庫、空間資料庫和相關基礎數據組成。屬性資料庫包括單礦業權屬性表、登記信息與核查信息對照表、單礦業權基本情況說明等數據;核查空間資料庫包括AutoCAD或MapGIS、ArcGIS、PDF等格式數據和W ord格式的圖件基本說明信息。相關基礎數據包括基礎地理、地質底圖、詞表、輔助規則庫等。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空間資料庫是由各省(區、市)的單個礦業權成果數據聚合而成(圖10-2)。單礦業權成果數據包括采礦權、探礦權兩種核查成果數據,每一個單礦業權又包括其相應的屬性與空間數據(圖10-3)。
(三)資料庫形成過程
圖10-4表明了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的集成過程。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不但存儲全國、各省(區、市)的匯總成果數據,還保存每一個礦業權空間要素所對應的單礦業權所有不同格式的原始數據,以保證資料庫不但可以滿足不同形式、不同輸入條件的查詢與統計分析要求,還能完成對每一個單礦業權成果數據的管理,並根據需要展現指定單個礦業權的多角度、多層次描述的細節信息(包括對照表信息、A uto-CAD或MapGIS格式數據、ArcGIS格式數據、PDF格式信息、基本情況說明信息等),為其他資料庫或系統提供第一手完整的原始資料和全國、省、市、縣多級成果數據。使用資料庫管理系統可以訪問資料庫中的屬性數據、空間數據,完成各種形式的查詢、統計、分析、空間瀏覽、空間分析、空間計算等操作。
圖10-1 資料庫建設工作流程
(四)核查空間數據生成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屬性庫可採用兩種方法生成空間要素:
(1)分省提取單個探礦權屬性數據的區域坐標,生成經緯度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面、點;再將31個省的合並成全國探礦權分布要素(面、點),采礦權與之類似,所不同的是在生成之前要將直角坐標轉換成經緯度坐標後再去生成經緯度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面、點;
圖10-3 單礦業權數據模型
(2)同時提取全國所有的探礦權或采礦權,按第一種方法中生成要素的過程生成對應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經緯度面、點。將最後生成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空間要素導入到空間資料庫,其他基礎地理、地質圖等也統一入庫,為空間數據瀏覽、查詢與分析、制定專題圖提供數據基礎。
圖10-5表示了使用單個礦業權區域坐標生成對應的空間要素的示意圖。圖10-6給出了使用各省采礦權核查或探礦權核查的屬性數據生成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空間數據流程,生成的省級礦業權成果圖層有采礦權核查面、采礦權核查點、探礦權核查面、探礦權核查點,再將同類各省的合並成全國圖層。當然也可以一次性生成全國的采礦權核查面、采礦權核查點、探礦權核查面、探礦權核查點。
圖10-4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資料庫形成過程
圖10-5 單個礦業權區域坐標生成要素示意圖
(五)核查數據入庫
(1)屬性數據入庫。將各省提交的省級礦業權實地核查屬性數據導入全國庫,形成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屬性資料庫。在導入過程中,分別對重號、有效性等進行檢查。
圖10-6 核查屬性數據生成ArcGIS空間數據流程
(2)單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數據入庫。單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採取兩種方式進行保存,第一種為以操作系統文件形式保存在資料庫外面;第二種將所有單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數據壓縮成一個文件,以大對象形式保存到資料庫中。
(3)空間數據入庫。使用ArcCatalog或系統工具通過ArcSDE將采礦權核查點、采礦權核查面、探礦權核查點、探礦權核查面以及其他空間數據導入到Oracle資料庫中,從而形成一個屬性與空間及單礦業權一體化存儲的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空間資料庫。
7. 空間資料庫的組成部分
空間資料庫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上存儲的與應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總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結構的文件的形式組織在存儲介質之上的。《空間資料庫》范圍及重點 1. 第一章:緒論 1) 空間資料庫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名稱簡寫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與聯系; 答;利用當代的系統方法,在地理學、地圖學原理的指導下,對地理空間進行科學的認識與抽象,將地理資料庫化為計算機處理時所需的形式與結構,形成綜合性的信息系統技術——空間資料庫 或者SDBMS是海量SD的存儲場所、提供SD處理與更新、交換與共享,實現空間分析與決策的綜合系統。 組成:存儲系統、管理系統、應用系統 是SDBS的簡稱 2) 目前空間資料庫實現方案; 答:ORDBMS 3) GIS,RS與空間資料庫之間的聯系; 4) 常見的空間資料庫產品 答:輕量級: MS的Access、FoxPro、 SUN的MySQL 中等:MS的SQL Server系列 重量級:Oracle的Oracle 不太熟悉的有: Sybase、Informix、DB2 、Ingress、 PostgreSQL(PG)等 5) 產生空間資料庫的原因; 答:直接利用? SD特徵 :空間特性 非結構化特徵 空間關系特徵 多尺度與多態性 海量數據特性 存在的問題:復雜圖形功能:空間對象 復雜的空間關系 數據變長記錄 6)空間資料庫與普通關系資料庫的主要區別。 答:關系資料庫管理屬性數據,空間數據採用文件庫或圖庫形式;增加大二進制數據類型(BLOB),解決變長數據存儲問題;將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全部存放在資料庫中;但空間特性由程序處理 2. 第二章:空間資料庫模型 1) 如何理解空間資料庫模型; 2) 空間數據及空間關系; „ (1) 空間數據類型 幾何圖形數據 影像數據 屬性數據 地形數據 元數據:對空間數據進行推理、分析和總結得到的關於數據的數據, 數據來源、數據權屬、數據產生的時間 數據精度、數據解析度、元數據比例尺 地理空間參考基準、數據轉換方法… (2) 空間關系 指地理空間實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 拓撲關系:形狀、大小隨投影改變。在拓撲變換下不變的拓撲變數,如相鄰、包含、相交等,
反映空間連續變化的不變性 方位關系:地理空間上的排列順序,如前後、上下、左右和東、南、西、北等方位 度量關系:距離遠近等 3) 空間資料庫如何建模; DB設計三步驟 ‹ Conceptual Data Model:與應用有關的可用信息組織、數據類型、聯系及約束、不考慮細節、E-R模型 Logic Data Model 層次、網狀、關系,都歸為關系,SQL的關系代數(relational algebra, RA) Physical Data Model:解決應用在計算機中具體實現的各種細節,計算機存儲、數據結構等 4) 模型之間如何轉換? 5) 可行的空間資料庫建模方案。 面向對象的空間資料庫模型GeoDatabase 3. 第三章:空間資料庫存儲與索引 1) 空間數據如何組織、存儲的,採用什麼技術或者方法; 為有效表達空間信息內容,空間數據必須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組織與存儲:適合外存操作的數據結構、記錄和文件的多種組織方式 SDB空間數據組織:數據項、記錄、文件、資料庫 SDB空間數據存儲:二級存儲器、緩沖區管理器、空間聚類(clustering)、空間索引 2) 空間近似與空間聚類; 目的:降低響應大查詢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在二級存儲中空間上相鄰的/查詢上有關聯的空間對象在物理上存放在一起, 內部聚類(internal clustering):加快單個對象的訪問,一個對象都存放在一個磁碟塊(頁面);如超出則存放在連續扇區,本地聚類(local clustering):加快多個對象訪問。一組空間相鄰對象存放在一個頁面 空間聚類比傳統聚類技術復雜。多維空間對象無天然的順序 磁碟:一維存取,高維:將高維映射到一維, 一一對應,保持距離(distance preserving):一一對應,容易;距離不變,近似,映射技術、Z序(z-order)、Hilbert曲線 3) 空間資料庫性能提升的關鍵問題是什麼?如何提升; 資料庫索引,基於樹:ISAM、B樹、B 樹等,基於Hash:靜態、可擴展、線性等 4) 空間索引技術是什麼?為什麼產生?有哪些常見的空間索引;各有何特點及適用范圍? 依據空間對象的位置和形狀或者空間對象之間的空間關系,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一種數據結構,介於空間操作演算法和空間對象之間,通過篩選,大量與特定空間操作無關的空間對象被排除,提高效率,空間資料庫關鍵的技術 空間索引產生的原因:空間數據的特點:空間定位、空間關系、多維、多尺度、海量、復雜,傳統資料庫索引處理的一維的字元、數字,對多維處理採用組合欄位 1、基於二叉樹的索引技術:二分索引樹結構主要用於索引多維數據點;對復雜空間目標(線、面、體等)的索引卻必須採用近似索引方法和空間映射技術 2、 基於B樹的索引技術 ‹B樹的變體如R樹系列,外包矩形;對大型資料庫具有出色表現;需要解決:減少區域重疊,提高搜索效率 3、基於哈希的網格技術
8. 空間資料庫主要包含哪幾方面
gis空間數據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地理實體的空間特徵、屬性特徵及時間特徵 (2)空間數據的抽象:點,線,面 (3)空間數據的表達:矢量、柵格數據結構 (4)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 按來源分為: 地圖數據 影像數據: 遙感 地形數據:
9. 網上找地質圖
【PDF】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的資料基礎
http://www.tianjin.cgs.gov.cn/manage_tj/upload/file00000591.pdf
你需要下個PDF閱讀器 在多特上就可以
10. 空間資料庫與GIS的區別
空間資料庫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上存儲的與應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總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結構的文件的形式組織在存儲介質之上的。空間資料庫的研究始於20
世紀
70年代的地圖制圖與遙感圖像處理領域,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利用衛星遙感資源迅速繪制出各種經濟專題地圖。由於傳統的關系資料庫在空間數據的表示、存儲、管理、檢索上存在許多缺陷,從而形成了空間資料庫這一資料庫研究領域。而傳統資料庫系統只針對簡單對象,無法有效的支持復雜對象(如圖形、圖像)。
GIS中使用的資料庫多數為空間資料庫,
GIS和空間資料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沒有區別,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