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西藏重加密硅灰

西藏重加密硅灰

發布時間:2022-11-14 19:32:47

『壹』 請問加密微硅粉的流動性怎麼測,謝謝

對於不加密微硅粉可以採用簡單的辦法,即:40克水:60克微硅粉:0.2克分散劑(三聚或P530)
充分攪拌後,傾倒在玻璃板上,自然流淌,測量流淌面積,如果平均直徑大於130MM則流動性一般會很好,但最好還要做不定形試塊試驗,根據加水量最終判定流動性好壞.不過現在國內的硅灰能達到這一標準的太少.
對於加密硅灰,不能用上述方法,只有用不定形試樣進行確定:
不定形試樣測試無固定配方,試舉例;可用70%礬土熟料,20% 0-325目礬土細粉,3%硅灰,7% 礬土水泥,六偏磷酸鈉0.2%,加水估計8-9%,採用跳桌或振動台測試澆注料漿料的振動流動值,水量最小流動值最大者為佳。

『貳』 硅灰是什麼

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稱凝聚硅灰,英文為Microsilica or Silica fume。是鐵合金在冶煉硅鐵和工業硅(金屬硅)時,礦熱電爐內產生出大量揮發性很強的SiO2和Si氣體,氣體排放後與空氣迅速氧化冷凝沉澱而成。它是大工業冶煉中的副產物,整個過程需要用除塵環保設備進行回收,因為質量比較輕,還需要用加密設備進行加密。

1、硅灰:外觀為灰色或灰白色粉末﹑耐火度>1600℃。容重:200~250千克/立方米。硅灰的化學成份見下表:(各種不同的硅灰化學組成是不同的以下只是列子。)

項目 SiO2 Al2O3 Fe2O3 MgO CaO NaO PH平均值

75~98% 1.0±0.2% 0.9±0.3% 0.7±0.1% 0.3±0.1% 1.3±0.2% 中性

2、硅灰的細度:硅灰中細度小於1um的佔80%以上,平均粒徑在0.1~0.3um,比表面積為:20~28m2/g。其細度和比表面積約為水泥的80~100倍,粉煤灰的50~70倍。

3、顆粒形態與礦相結構:硅灰在形成過程中,因相變的過程中受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非結晶相無定形圓球狀顆粒,且表面較為光滑,有些則是多個圓球顆粒粘在一起的團聚體。它是一種比表面積很大,活性很高的火山灰物質。摻有硅灰的物料,微小的球狀體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硅灰廣泛應用於核電,海工,水利, 橋梁,隧道,地鐵中的高性能混凝土,SiO2含量85%~97%硅灰可改善耐火材料流動性和緻密度,提高耐火材料的高溫強度和熱震性能等。

『叄』 硅灰是用什麼原材料做成的

(學名「硅灰」, MiCRosilICa 或 Silica Fume ),系在冶煉硅鐵和
工業硅時,通過煙道排出的硅蒸汽氧化後,經特別設計的收塵器收集得到的無定形
、粉末狀的二氧化硅(Sio2)。微硅粉平均粒徑在 0.1-0.15 μ m ,為水泥平均
粒徑的幾百分之一。比表面積為 15 -27 m2/g ,具有極強的表面活性。

按照微硅粉的 SiO 2 含量這個指標,把產品分為: 85%--95% 三種規格,其
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如下:

1. 微硅粉的基本物理性質:

◇ 存在形式:無定形超細(非晶體)粉末

◇ 典型顏色:灰白色(自然狀態呈白色,隨著密度的增大,顏色逐漸加深)

◇ 比表面積: 15 ~ 27 m2/g

◇ 鬆散容重: 150 ~ 200kg/m3

◇ 活性指標: ≥85%

◇ 需水量比: ≤125%

2. 微硅粉的主要化學成分是SiO 2 ,含量可達 85 — 95% ,其元素包括 Fe2O3
、 Al 2 O 3 、 CaO 、 K2O 、 Na2O 、 MgO 、 C 等。

基於微硅粉優異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早於八十年代即開展
關於微硅粉在高性能混凝土、超強水泥、耐火材料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及應用,並先
後制定頒布實施了關於微硅粉在不同應用領域的質量標准。目前,微硅粉世界市場
產銷量約 50 ~ 60 萬噸 / 年,主要應用於高強度耐火材料和建築行業(高強混
凝土及水泥製品等)。作為硅鐵合金、金屬硅及氧化鋯行業的副產物,資源有限,
國外市場供不應求。國內微硅粉應用起步時間不長,但增長迅速,目前年產微硅粉
10 ~ 12 萬噸,主要應用於水泥或混凝土摻合料,以改善水泥或混凝土的性能,
配製具有超高強( C70 以上)、耐磨、耐沖刷、耐腐蝕、抗滲透、抗凍、早強的
特種混凝土,用於大壩、大型水庫、水電、海港碼頭、鐵路橋梁(如青藏鐵路 90
% 的微硅粉採用甘肅三遠鐵合金有限公司的產品)、高速公路、飛機場跑道、隧道
及超高層建築等工程。同時,微硅粉還可以用於耐火材料和陶瓷製品的生產,提高
產品的強度和耐久性;用於油漆、塗料、樹脂、橡膠及其它高分子材料填充物,能
起到改善材料綜合性能的目的。

(一 )、產品特點:

1. 微硅粉用於混凝土,具有以下獨特優點:

( 1 )製造高 強度混凝土( C70 以上),顯著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泵送性能;

( 2 )製造高抗滲(≥ P30 )、結構自防水混凝土,用於地鐵、隧道、高層建築
物的地下室;

( 3 )製造海工和化工混凝土,由於其高緻密性能,有效阻止硫酸鹽及氯離子對
混凝土的滲透、侵蝕,避免混凝土鋼筋受到腐蝕,從而延長混凝土的壽命;

( 4 )在水利、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項目中,混凝土不僅需要上述基本指標,更
對其耐磨、耐沖刷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摻入微硅粉非常必要;

( 5 )微硅粉極強的活性,具有減水性能,適用於快速施工需要的早強、高強混
凝土的外加劑; 隧道、地鐵、大型基坑結構施工過程中用於支護的高強噴射混凝
土的外加劑;水下施工項目(如:橋墩、大壩、鑽井平台等)用的混凝土的外加劑

2. 微硅粉用於改善耐火材料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微硅粉用於耐火材料將具有下
列特點:

(1) 提高澆注型耐火材料的流動性、減少用水量,使其易於成型,生產效率大為
提高;

(2) 由於其超微結構的填隙作用,耐火材料的緻密性和強度獲得大幅度提高;

(3) 微硅粉具有高活性,在 Al 2 O 3 成份存在的前提下,更易生成莫來石相,
使耐火材料的的高溫強度、熱震性明顯提高。

目前除在澆注型耐火材料中普遍使用之外,在電熔和燒結型耐火材料中亦正獲得大
量應用。

3. 使用方法:混凝土工程中,根據使用功能確定,一般建議摻入量為膠結材料的
5% -10% ,並且與減水劑配合使用。

微硅粉與水泥、骨料同時加入攪拌,嚴格按規范施工,同時必須加強養護。

(二)、產品規格:

(1)產品分為加密和不加密兩大類。

(2)包裝:微硅粉每袋2 0 kg 。(可根據用戶要求包裝)

加密微硅粉按實際生產重量交貨。

(3)貯存和運輸
微硅粉用編織袋套塑料內密封袋包裝,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注意防水、防潮。

二、微硅粉成分指數

微硅粉的推廣應用,標志著我國的建築行業和陶瓷耐火材料生產進入高技術時期,
80 年代,由於 微硅粉的應用也帶動了其它微粉的應用,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
建築行業、陶瓷及耐火材料要求日益提高,微硅粉的其特的理化性能,將會受到市
場更加親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近幾年,微硅粉在建築和建材行業中應用,達到
非常理想的效果,其用途越來越廣闊。

微硅粉滲入水泥混凝土後能很好地填充於水泥空隙之中,使漿體更微密,另外它還
與游離的 Ca(OH) 結合,形成穩定的硅酸鈣水化物 2CaO.SiO2 .H 2O,該水化物凝
膠強度高於 Ca(OH) 晶體,主要表現在 :
( 1 )增加強度。使混凝土抗壓、抗折強度大大增加,滲入 5-10% 的 微硅粉,
抗壓強度可提高 10-30% ,抗折強度提高 10% 以上 ;
( 2 )增加緻密度。抗滲性能提高 5-18 倍,抗化能力提高 4 倍以上 :
( 3 )抗凍性: 微硅粉混凝土在經過 300-500 次快速凍解循環,相對彈性模量
降低 10-20% ,而普通混凝土通過 25-50 次循環,相對彈性模量降低為 30-73%

( 4 )早強性:微硅粉混凝土使誘導期縮短,具有早強的特性;
( 5 )抗沖磨、控空蝕性:微硅粉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沖磨能力提高 0.5-2.5
倍,抗空蝕能力提高 3-16 倍。

提供以下實驗數據供參考:

1 、 活性指數試驗
原材料(g) 控制配比 測試試配比
525 號硅酸水泥 540 486
微硅粉 0 54
軟練標准砂 1350 1350
水 210 225
砂漿流動度( mm ) 111-113 113-118
抗折強度 (mPA) 10.21 11.46
28天 抗壓強度 (mpa) 76.1 83.8
活性 抗折 112
指數 抗壓 110

2 、 微硅粉摻量對砂漿強度的影響:

量 (g)


1 2 3 4 5
水泥 540.0 507.6 496.8 486.0 475.2
微硅粉 0 32.4 43.2 54.0 64.8
標准砂 1350.0 1350.0 1350.0 1350.0 1350.0
水 238.0 238.0 238.0 238.0 238.0
減水劑 RC 0 0.54 0.81 1.08 1.35
微硅粉摻量 % 0 6 8 10 12
砂漿流動度 mm 136 142 142 143 139
7 天 抗折強度 (Mpa) 7.66 7.56 7.59 7.19 7.19
抗壓強度 (Mpa) 52.2 49.6 53.0 50.7 49.6
28 天 抗折強度 (Mpa) 9.40 9.68 9.94 9.88 10.27
抗壓強度 (Mpa) 66.0 70.0 73.0 78.0 84.7

3 、 混凝土強度試驗:
原材料用量 (kg)


1 2 3
水泥

488.9
499.8 440.0
微硅粉 0 39.1 48.9
水 127.00 127.11 127.11
砂 621.7 621.7 621.7
石 1262.3 1262.3 1262.3
最大材料粒徑 mm 20 20 20
水灰比 0.26 0.26 0.26
微硅粉摻量 % 0 8 10
減水劑用量 % RC 1.0 1.0 1.0
抗壓強度 7 天齡期 62.2 68.9 69.6
28 天齡期 79.1 90.0 91.0

微硅粉應用陶瓷及耐火材料,可以大大降低澆注料水的用量,大幅度提高澆注
料的強度和密度,甚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產品的壽命,是最理想的結合劑和性能
改善摻合物。

『肆』 硅微粉和微硅粉的區別

一、成分含量不同

1、H系硅微粉的含硅量比較高,基本都在99%以上。

2、而微硅粉的含硅量一般都在80-92%,94%以上都屬於很不常見的。

二、物質不同

1、硅微粉

硅微粉是一種無毒、無味、無污染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由於它具備耐溫性好、耐酸鹼腐蝕、導熱系數高、高絕緣、低膨脹、化學性能穩定、硬度大等優良的性能,被廣泛用於化工、電子、集成電路(IC)、電器、塑料、塗料、高級油漆、橡膠、國防等領域。隨著高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硅微粉亦將步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微硅粉

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稱凝聚硅灰,是鐵合金在冶煉硅鐵和工業硅(金屬硅)時,礦熱電爐內產生出大量揮發性很強的SiO2和Si氣體,氣體排放後與空氣迅速氧化冷凝沉澱而成。

它是大工業冶煉中的副產物,整個過程需要用除塵環保設備進行回收,因為密度較小,還需要用加密設備進行加密。

三、作用不同

1、硅微粉

1)顯著提高抗壓、抗折、抗滲、防腐、抗沖擊及耐磨性能。

2)具有保水、防止離析、泌水、大幅降低砼泵送阻力的作用。

3)顯著延長砼的使用壽命。

4)大幅度降低噴射砼和澆注料的落地灰,提高單次噴層厚度。

5)是高強砼的必要成份,已有C150砼的工程應用。

2、微硅粉

優質微硅粉主要被用作高性能耐火澆注料、預製件、鋼包料、透氣磚、自流型耐火澆注料及干濕法噴射材料。在高溫陶瓷領域。

如:氧化物結合碳化硅製品,高溫型硅酸鈣輕質隔熱材料,電磁窯用剛玉莫來石推板,高溫耐磨材料及製品,剛玉及陶瓷製品,賽龍結合製品等,微硅粉的使用具有高流動性、低蓄水量、高緻密度和高強度等特點。

『伍』 硅灰怎樣能溶於水

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稱凝聚硅灰,是鐵合金在冶煉硅鐵和工業硅時,礦熱電爐內產生出大量揮發性很強的SiO2和Si氣體,氣體排放後與空氣迅速氧化冷凝沉澱而成。它是大工業冶煉中的副產物,整個過程需要用除塵環保設備進行回收,因為密度較小,還需要用加密設備進行加密。水泥製品中加入5-10%微硅粉,能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和密實度。生產相應強度標準的水泥製品時,可以降低水泥材料成本,提高製品性能,微硅粉能夠填充水泥顆粒間的孔隙,同時與水化產物生成凝膠體,與鹼性材料氧化鎂反應生成凝膠體。在水泥基的砼、砂漿與耐火材料澆注料中,摻入適量的硅灰,可起到如下作用:1、顯著提高抗壓、抗折、抗滲、防腐、抗沖擊及耐磨性能。2、具有保水、防止離析、泌水、大幅降低砼泵送阻力的作用。3、顯著延長砼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在氯鹽污染侵蝕、硫酸鹽侵蝕、高濕度等惡劣環境下,可使砼的耐久性提高一倍甚至數倍。4、大幅度降低噴射砼和澆注料的落地灰,提高單次噴層厚度。5、是高強砼的必要成份,已有C150砼的工程應用。6、具有約5倍水泥的功效,在普通砼和低水泥澆注料中應用可降低成本.提高耐久性。7、有效防止發生砼鹼骨料反應。8、提高澆注型耐火材料的緻密性。在與Al2O3並存時,更易生成莫來石相,使其高溫強度,抗熱振性增強。9、具有極強的火山灰效應,拌合混凝土時,可以與水泥水化產物Ca(OH)2發生二次水化反應,形成膠凝產物,填充水泥石結構,改善漿體的微觀結構,提高硬化體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10、微硅粉為無定型球狀顆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變性能。11、微硅粉的平均顆粒尺寸比較小,具有很好的填充效應,可以填充在水泥顆粒空隙之間,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12、微硅粉的粒徑比水泥顆粒要小100倍,填充於水泥顆粒的空隙之間,其效果如同水泥顆料填充在骨料之間一樣,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13、關鍵在於提高了水泥漿體與骨料之間的粘結強度,防止水分在骨料下表面聚集,從而提高界面過渡區的密實度和減小界面過渡區的厚度。

『陸』 硅灰棉的作用和用途

硅灰棉的作用和用途如下。

具有保水、防止離析、泌水、大幅降低砼泵送阻力的作用。顯著提高抗壓、抗折、抗滲、防腐、抗沖擊及耐磨性能。硅灰能夠填充水泥顆粒間的孔隙,同時與水化產物生成凝膠體,與鹼性材料氧化鎂反應生成凝膠體。

主要介紹:

硅灰具有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氧化硅純度高、火山灰活性高等理化性質。在灌漿料中加入硅灰作為礦物摻合料,對灌漿料的性能會產生許多良好的影響。高性能灌漿料對非晶態和超細硅灰堆的有益效果在物理和化學方面,它們充當超細填料,在早期水化過程中充當核,具有高的火山灰活性。

它的存正在好像正在鋼的基體上存正在大量小缺口,即減少承載面積,又刪加裂紋源,所以灰口鑄鐵強度低、韌性差,不克不及停止壓力加工。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稱凝聚硅灰,是鐵合金在冶煉硅鐵和工業硅金屬硅時,礦熱電爐內產生出大量揮發性很強的SiO2和Si氣體。

氣體排放後與空氣迅速氧化冷凝沉澱而成。它是大工業冶煉中的副產物,整個過程需要用除塵環保設備進行回收,因為質量比較輕,還需要用加密設備進行加密。

『柒』 硅灰相關的標準是什麼應用在哪裡

我國《砂槳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2011)規定了硅灰的質量指標,其主要指標為:需水量比矣125%,比表面積多15mVg,活性指數(川快速法)身105%,燒失量<4 0%;抑制鹼骨料反應性,14d膨脹率降低值>35%;抗氯離子滲透性,28d電通量比矣40%。

1、硅灰:外觀為灰色或灰白色粉末﹑耐火度>1600℃。容重:200~250千克/立方米。項目SiO2Al2O3Fe2O3MgOCaONaO PH。平均值7596%1.0±0.2%0.9±0.3%0.7±0.1%0.3±0.1%1.3±0.2%中性。

2、硅灰的細度:硅灰中細度小於1µm的佔80%以上,平均粒徑在0.1~0.3µm,比表面積為:20~28m2/g。其細度和比表面積約為水泥的80~100倍,粉煤灰的50~70倍。

3、顆粒形態與礦相結構:硅灰在形成過程中,因相變的過程中受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非結晶相無定形圓球狀顆粒,且表面較為光滑,有些則是多個圓球顆粒粘在一起的團聚體。它是一種比表面積很大,活性很高的火山灰物質。摻有硅灰的物料,微小的球狀體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硅灰能夠填充水泥顆粒間的孔隙,同時與水化產物生成凝膠體,與鹼性材料氧化鎂反應生成凝膠體。在水泥基的砼、砂漿與耐火材料澆注料中,摻入適量的硅灰,可起到如下作用:

1、顯著提高抗壓、抗折、抗滲、防腐、抗沖擊及耐磨性能。

2、具有保水、防止離析、泌水、大幅降低砼泵送阻力的作用。

3、顯著延長砼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在氯鹽污染侵蝕、硫酸鹽侵蝕、高濕度等惡劣環境下,可使砼的耐久性提高一倍甚至數倍。

4、大幅度降低噴射砼和澆注料的落地灰,提高單次噴層厚度。

5、是高強砼的必要成份,已有C150砼的工程應用。

6、具有約5倍水泥的功效,在普通砼和低水泥澆注料中應用可降低成本.提高耐久性。

7、有效防止發生砼鹼骨料反應。

8、提高澆注型耐火材料的緻密性。在與Al2O3並存時,更易生成莫來石相,使其高溫強度,抗熱振性增強。

『捌』 微硅粉的介紹

(賽普森)微硅粉

二、微硅粉的適用范圍:
微硅粉適用於商品砼、高強度砼、自流平砼、不定形耐火材料、干混(預拌)砂漿、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耐磨工業地坪、修補砂漿、聚合物砂漿、保溫砂漿、抗滲砼、砼密實劑、砼防腐劑、水泥基聚合物防水劑;橡膠、塑料、不飽合聚酯、油漆、塗料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的補強,陶瓷製品的改性,汽車輪胎的耐磨改性等等。


三、微硅粉的應用領域:

1﹑用於砂漿與砼中:高層建築物、海港碼頭、水庫大壩、水利、涵閘、鐵路、公路、橋梁、地鐵、隧道、機場跑道、砼路面以及煤礦巷道錨噴加固等。

2﹑材料工業中:

(1)高檔高性能低水泥耐火澆注料及預製件,使用壽命是普通澆注料的三倍,耐火度提高約100℃,高溫強度及抗熱震性能都明顯改善。已普遍應用於:焦爐、煉鐵、煉鋼、軋鋼、有色金屬、玻璃、陶瓷及發電等行業。(2)大型鐵溝及鋼包料、透氣磚、塗抹修補料等。

(3)自流型耐火澆注材料及干濕法噴射施工應用。

(4)氧化物結合碳化硅製品(陶瓷窯窯具、隔焰板等)。

(5)高溫型硅酸鈣輕質隔熱材料。

(6)電瓷窯用剛玉莫來石推板。

(7)高溫耐磨材料及製品。

(8)剛玉及陶瓷製品。

(9)賽隆結合製品。目前除在澆注型耐火材料中普遍使用之外,在電熔和燒結型耐火材料亦獲得大量應用。

3、新型牆體材料、飾面材料:

(1)牆體保溫用聚合物砂漿、保溫砂漿、界面劑。

(2)水泥基聚合物防水材料。

(3)輕骨料保溫節能砼及製品。

(4)內外牆建築用膩子粉加工。

4、 其他用途:

(1)硅酸鹽磚原料。

(2)生產水玻璃。

(3)用做有機化合物的補強材料。因其成份與氣相法生產的白炭黑相近。可以用在橡膠、樹脂、塗料、油漆、不飽合聚酯等高分子材料中用作填充補強材料。

(4)化肥行業中用作防結塊劑。


四、微硅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1)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和最終強度

當微硅粉對水泥的取代率為30%以內時,蒸氣溫度為80℃,砂漿一天的抗壓強度為不摻微硅粉的2倍,(100MPa);若無採用蒸壓養護,則幾乎達3倍(150MPa);採用標准養護,砂漿的抗壓強度也明顯提高。當微硅粉與高效鹼水劑復合使用時,可使混凝土的水膠比(W/C+Si)降至0.13-0.18,水泥顆粒之間被硅粉填充密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為不摻硅粉的3-5倍。

(2)增加混凝土緻密度

混凝土中摻入微硅粉增加了起反應的硅含量,在電鏡下觀察,摻硅混凝土的水泥石空隙中有晶體生長。另外,微硅粉顆粒很細小,均勻地填充了混凝土微孔。國外用水泥注入法測定,無論哪種養護條件,摻微硅粉的混凝土水泥石微孔容積均明顯減少。

(3)改善混凝土離析和泌水性能

澆灌混凝土之後,往往產生水從混凝土中分離出來的現象,即在表層形成水膜,也稱之為浮漿,使上層混凝土分布不均勻,影響建築質量。國外研究證明,微硅粉摻入量即取代率Si/(Si+C)愈多,混凝土材料愈難以離析和泌水。當取代率達15%時,混凝土坍落即使達15-20cm,也幾乎不產生離析和泌水;當取代率達20-30%時,將該混凝土直接放入自來水中也不宜產生離析。由於微硅粉對混凝土離析和泌水性能的改善,使摻微硅粉混凝土可以用作海港、隧道等水下工程。

(4)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抗化學腐蝕性和比電阻。

(5)增加強度:當摻量為5-10%時。混凝土強度可提高10%-30%,抗折強度提高10%以上。

『玖』 研究程度

西南地區鈾資源勘查過程中,圍繞地質找礦和生產的各個階段,廣泛開展了科研工作。研究內容涵蓋了找礦方法、勘查手段、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分析測試方法等。西南地區鈾礦科研工作可分為「九·五」以前就礦找礦、地表找礦和「九·五」以後攻深找盲兩個階段。前者科研工作主要圍繞找礦方法、礦床勘查手段,以及不同類型鈾礦床特徵、成礦規律與礦床擴大開展;後者科研工作圍繞主要成礦帶(礦田)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開展。

1.2.1.1 主要成礦區(帶)研究現狀

(1)滇西新生代盆地

1962年,雲南省隊通過對滇西新生代盆地進行調查,提出了含鈾盆地與不含鈾盆地的地質區別和鈾成礦需具備的七個前提條件,尤以花崗岩為基底的新生代盆地是最重要的成礦條件。撰寫的《論第三系山間盆地含鈾煤礦床成因問題》一文,第一次從區域地質特點闡述盆地的形成歷史,探討了鈾成礦的地質條件和規律,對勘查滇西新生代山間盆地含鈾煤礦床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1971年,雲南九隊初進龍川江盆地381礦區。首先在Ⅰ、Ⅱ號礦段開展鑽探普查,結果Ⅰ號段施工落空,Ⅱ號段僅見幾個表外孔,加密鑽也不理想,只圈出幾個小礦體。通過地質填圖和古地理編圖,提出盆地邊緣凹陷、古沖溝與主河道交匯的喇叭口是有利成礦部位。於是重新調整設計,在「靠邊近底」的部位,採用大網度鑽探普查,迅速控制了四個遠景地段,並在50號礦段發現了盲礦體。

1981年,二○九大隊一分隊在騰沖盆地開展放射性水化學概查,發現了水映寺B-372水異常,接著開展放射性水化學普查,在該地區圈出水異常面積3km2。經對水化學成果進行綜合分析,認為水異常的形成可能與深部存在的隱伏鈾礦體有關。後經鑽探揭露,將該水化學異常片落實成了小型鈾礦床。

1995年,核工業西南地質局二八○研究所在滇西新生代盆地已探明鈾礦床上方開展了綜合物探方法試驗。發現鈾礦床上方存在低磁異常、自然電位處於「零值」線附近的特點,並系統總結了滇西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鈾礦找礦的有效物探方法組合,為後續在滇西開展砂岩型鈾礦區調物探方法選擇提供了依據。

1995~1996年,先後有烏克蘭、俄羅斯專家來滇西新生代盆地現場考察,同時,核工業西南地質局也選送了部分科技人員赴俄羅斯、中亞地區學習地浸砂岩型鈾礦找礦經驗。通過對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維季姆高原上的古河道砂岩型鈾礦床現場考察,認為滇西新生代盆地內砂岩型鈾礦可與之類比,於是提出在滇西新生代盆地內開展古河道砂岩型鈾礦的找礦思路。

1996年以來,一些學者(陳友良,1998;蔡煜琦等,2002;朱西養等,2004;孫澤軒等,2004,2006,2007)對滇西新生代盆地蓋層沉積體系和層序地層、盆地沉積演化與盆山耦合、氧化帶發育特徵、鈾礦化特徵等開展了系列研究。認為滇西地區存在兩種類型的新生代盆地,其盆地沉積演化、火山活動、地貌景觀等不同,砂岩型鈾礦成礦條件亦存在差異;提出滇西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鈾礦是發育於沖積扇沉積體繫上的潛水層間氧化帶類型,初步建立了潛水層間氧化帶砂岩型鈾礦成礦模式。

(2)四川盆地北緣砂岩型鈾礦成礦帶

1974年,川北砂岩專題組開展了川北白堊系岩相古地理編圖,研究了白堊系劍門關組沖積相特徵、沖積相類型、古河流類型和岩相帶劃分、沖積岩相與鈾礦化聚集條件等規律,指導川北砂岩型鈾礦地質找礦工作,為探明川北砂岩型鈾礦床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5年,在南江縣花台寺三○三地區勘探中,六四二團開展了以徑跡測量為主的多方法綜合找礦,編制了徑跡密度趨勢圖和剩餘圖。發現徑跡密度總趨勢與礦帶的展布方向一致,總結出「總趨勢反映成礦帶,復合場暈反映礦化帶,鞍部剩餘值反映礦化體(群)」的徑跡找礦規律。經鑽探驗證,在徑跡趨勢圖的過渡開闊部位見到厚4.83m、品位0.292%的富礦體,取得了徑跡測量方法在該地區找礦的成功經驗。

1983年、朱覺人等研究了四川盆地北部中生代砂岩型鈾礦床礦化特徵與成因。通過對含礦建造的岩性岩相特徵及鈾礦化特徵研究,提出砂岩中鈾礦化的分布明顯地受地層層位和岩性岩相控制,具有多層、多韻、多部位的特點。

1995年,陳友良研究了川北砂岩型鈾礦床成礦條件及成礦模式。提出川北砂岩型鈾礦為受古地形、岩相、構造、地球化學環境及熱水改造等多因素控制的層控礦床,並對成礦模式進行了探討。

2004年,朱西養等研究了川北砂岩型鈾礦稀土元素特徵及鈾成礦作用。通過研究圍岩、礦石、方解石脈和鈾礦物的稀土元素組成,提出川北砂岩型鈾礦具有熱液(水)改造成礦作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點,鈾礦化經歷了沉積成岩和熱液改造富集兩個階段。

(3)西秦嶺鈾成礦帶

1966~1977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先後完成了《西秦嶺火山硅岩型鈾礦成礦特徵》(1972)、《西秦嶺構造運動特徵及其與鈾礦化關系》(1976)、《南秦嶺西段與鈾有關的硅灰岩體》(1977)成果報告。他們從圍岩特徵及構造角度對礦床的形成規律進行了研究。

1968~1975年,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及地質力學研究所提交了《510礦區一礦段成礦控制因素及礦床成因》(1976)、《南秦嶺西段志留紀地層中淋積型鈾礦及成礦特徵》(1973)、《512礦段鈾礦床的礦化特徵和成礦條件》(1973)、《南秦嶺地下水鈾礦床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1975)研究報告,主要從表生改造作用角度探討了鈾礦床的成因。

1975~1982年,核工業部北京鈾礦地質研究所完成了《512礦床地質特徵》(1975)、《利用U-P b 同位素體系對南秦嶺西段硅灰岩型鈾礦床成礦機理的初步研究》(1979)、《南秦嶺西段志留系硅灰岩透鏡體成因及與鈾礦化的關系》(周德安等,1980)、《512礦區三礦段硅岩型礦石和灰岩型礦石物質成分特徵》(1981)、《南秦嶺西段硅灰泥岩型鈾礦床形成機理的探討》(1981)、《南秦嶺西段志留系鈾成礦的主要控制因素》(周德安,1982)、《五一二鈾礦床鉛、硫、氧、碳同位素特徵》(張待時,1982)、《南秦嶺西段地區中志留統硅灰岩及其與鈾礦化關系》(陳一峰,1982)、《羅君溝礦床礦石成分特徵及礦床成因》(季洪芳等,1982)等。分別從地層、同位素組成及礦石成分特徵等角度探討了礦床的成因。

1982~1987年,川西北地質大隊科研隊毛裕年等人研究了《西秦嶺硅灰泥岩型層控鈾礦成礦條件》,並於1989年,在該科研成果報告基礎上整理出版了《西秦嶺硅灰泥岩型鈾礦》專著。探討了含礦地層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環境,鈾在礦源層基礎上富集成礦機理,鈾礦床的保存條件,建立了「塔式累積成礦概念模式」。認為鈾礦床的形成是在礦源層基礎上,通過「自生自儲」方式逐漸富集,累積成礦。

1991~1994年,金景福、何明友等對川西北成礦帶鈾礦床進行詳細研究後,提出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成因觀點——構造-岩漿活化成礦論(金景福,1994;何明友,1993)。認為鈾礦床的形成,既不是外生也不是層控,而是內生成礦作用產物;鈾源為中酸性侵入體,鈾主要由隱伏中酸性岩提供,而不是地層;水介質來自粒間溶液,而不是大氣降水或由大氣降水成因的地下水;礦化劑主要為 CO2、CO,來源與粒間溶液同源。趙兵博士(1994)則詳細研究了鈾礦田的地球化學特徵,並提出成礦介質溶液為以深部循環為主的混合水,降壓沸騰引起的快速共沉澱是鈾成礦的主要機理。

2006~2007年,核工業二八○研究所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研究了若爾蓋鈾礦田富大礦體定位條件和擴大方向。在總結和深入分析前人已有大量資料的基礎上,以具有代表性的510-1礦床為重點研究對象,詳細研究了礦床蝕變礦物組合,提出礦床蝕變礦物組合存在「上酸下鹼」的垂直分帶規律(陳友良,2008)。通過對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的熱液礦物(方解石、石英、黃鐵礦等)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穩定同位素的特徵進行分析和對比,認為距當今地表約200m深度為「酸鹼分離」的地球化學界面,是多種微量元素的富集地帶(陳友良,2008),亦是鈾發生突發成礦作用並形成高度富集的部位。流體、礦化劑(ΣCO2)和熱源主要來源於殼幔混合流體和地幔,成礦過程主要為富ΣCO2、富鈾的成礦熱液上升至壓力突然降低的部位,產生減壓沸騰而突發沉澱形成鈾礦床(王正其等,2007;陳友良,2008),並建立了礦床的地幔流體成礦模式。

(4)黔中成礦帶

1957年,對白馬洞礦床的初勘中,開始在北北東向斷裂帶上施工,但大部分鑽孔落空,探礦效果不好。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認為鈾礦化與中上寒武統中的蝕變岩、蝕變岩與白雲岩接觸帶、白雲岩破碎帶關系密切,並提出以中上寒武統高台組頁岩為界,將礦區分為上、下兩個破碎蝕變帶,礦化受層間蝕變控制。根據這一認識布置一批鑽孔,在深部找到了富、厚的鈾礦體,並在下部蝕變帶中圈出了規模大,礦化連續的主礦體。

1985~1988年,206大隊對黔中成礦帶三十多年來的地質、物探、水文資料進行了綜合整理,編制了鈾礦物化探工作程度圖、成果圖等重要圖件,提交了《貴州省鈾礦物化探工作程度圖說明書》、《貴州省鈾礦物化探工作成果圖說明書》、《貴州省黔中地區沉積岩相及其與鈾礦化關系研究報告》、《貴州省黔中地區地質構造特徵及其與鈾礦化關系》、《貴州省黔中地區鈾異常礦化特徵》、《黔中地區鈾礦資源評價報告》等研究報告。

(5)康滇地軸

1991年,核工業西南地勘局在昆明市召開了康滇地軸鈾成礦遠景評價研討會。會議以「地軸攻關突破」為主題,總結交流了多年來康滇地軸鈾礦地質科研成果,廣泛討論了鈾成礦條件及遠景、主攻類型、遠景靶區、突破的途徑和方法。會議認為,主要找礦地區在地軸中、南段,主攻方向是中、上元古界不整合型兼顧鹼交代型。初步歸納了找礦的主要地質判據。會議提出「研究環境,查明判據,攻深找盲,頑強實踐」的指導原則,制定了區域研究、重點地區和深部探索三個層次的攻關方案,按照「模式—靶區—方法—驗證」的思路開展找礦工作(戴傑敏等,1992)。

1990~1993年,成都理工大學李巨初、王劍鋒等承擔核工業總公司「康滇地軸中南段鈾(金、銅)礦床成礦條件研究」科研課題。研究了康滇地軸中南段地質演化、主要鈾成礦類型和成礦條件。

1992年,胥德恩、陳友良研究了康滇地軸鈾礦物的年齡及地質意義。提出康滇地軸瀝青鈾礦及晶質鈾礦脈,生成於晉寧運動之後,集中在澄江期、泥盆紀、印支-燕山三個造陸時期。鈾礦化期都處於地殼拉張減壓階段,並伴有斷塊活動及岩漿活動。

1996年,李巨初等探討了康滇地軸中南段元古宙主要鈾礦化類型及其成礦遠景。將康滇地軸中南段元古宙主要鈾礦化類型劃分為四個主要類型七個亞類,初步總結了元古宙鈾成礦的基本特徵,提出鈾礦化是晉寧-澄江運動的產物(960~600Ma),與該區同層位中銅礦化改造富集時期一致。

2007~2008年,核工業二八○研究所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研究了康滇地軸中南段鈾礦找礦方向。重點研究了康滇地軸新元古代晉寧-澄江期Rodinia超大陸構造地質事件及其與鈾成礦的關系。提出在鈾資源戰略選區上,以晉寧-澄江期地質構造演化重大轉折事件與鈾多金屬成礦的關系作為研究重點,並建議將安寧河斷裂帶兩側雜岩-花崗岩體的混合-交代帶作為鈾資源勘查的重點探索地帶。

2010~2011年,核工業二八○研究所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研究了康滇地軸中南段米易-元謀地區結晶基底岩系混合-交代作用與鈾礦化。系統地研究了攀枝花大田505地區混合岩化特徵;確定了與混合-交代作用有關的鈾礦化類型和主要控制因素;初步研究和提出了米易埡口-海塔地區華力西晚期-印支早期花崗岩邊緣韌-脆性剪切帶鈾成礦作用。

(6)西藏地區

2006年,核工業二八○研究所研究了西藏岡底斯構造帶鈾礦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在資料收集、綜合整理與編圖的基礎上,開展了針對性地野外地質、物化探查證,探討了西藏岡底斯構造帶的鈾成礦條件和找礦方向。

2009~2010年,核工業二八○研究所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研究了藏東三江北段熱液型鈾礦成礦條件和找礦前景。在系統收集研究區內不同部門大量基礎性成果資料的基礎上,以D-95、根多鈾礦點等典型鈾礦點為研究重點,以熱液型鈾礦成礦條件為研究主線,確定了區內熱液型鈾礦化的主攻類型,指出了熱液型鈾礦找礦的遠景地區。

1.2.1.2 綜合研究現狀

2004年,陳友良研究了西南地區鈾資源現狀與找礦前景。在分析西南地區鈾資源現狀,以及滇西、川西高原、川北、黔中四個鈾成礦區基本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了「擴大老礦區,開辟新基地」的找礦思路,並對西南地區的找鈾前景進行了展望。

2009年,張成江等研究了西南地區鈾及其相關元素異常特徵及找礦方向。在收集大量化探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西南地區鈾、釷、鉬、磷四種元素的地球化學異常特徵,提出西南地區鈾地球化學異常高值區主要分布在:川西茂汶、巴塘-九龍以及若爾蓋北,滇西騰沖-瑞麗、滇南臨滄-景洪,貴州-雲南東部三個區域,並根據異常特徵對今後鈾礦找礦方向進行了初步分析。

2009~2010年,倪師軍等研究了西南地區鈾礦成礦作用與找礦方向。系統研究了西南地區地質演化與鈾成礦事件、西南地區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的鈾成礦特徵,分析了川西花崗岩鈾成礦潛力,提出了下一步找礦思路及找礦方向。

2009~2012年,孫澤軒等研究了西南地區鈾資源勘查思路與突破方向。在研究西南地區已探明鈾礦床、礦田成礦環境、控礦因素及礦化成因的基礎上,根據區域鈾成礦特點和控制區域構造單元的級別,結合鈾礦床、礦(化)點的集中程度等,將西南地區劃分為岡底斯-騰沖、三江、川西北、川北、黔中五個鈾成礦帶以及岡底斯,昌都,昌台-稻城和康滇地軸四個鈾成礦遠景帶。提出下一步鈾資源勘查基本思路是,加大區域地質調查力度,優選一批成礦有利地區;加快區域評價步伐,逐步實施重點地區鈾資源預查工作,做好鈾資源與勘查基地儲備。突破方向是,擴大老礦區,開辟新基地,探索新類型,提高非常規鈾資源綜合利用價值。

『拾』 硅灰石粉的用途性能是什麼

硅灰石粉的用途性能:

1、硅灰石添加劑的用途

硅灰石用作添加劑在很多行業,如磨具磨料用針狀硅灰石粉添加劑、水泥混凝土添加劑、玻璃原料添加劑、油漆塗料添加劑等。

2、硅灰石的造紙用途

全球造紙用木材資源匱乏日趨嚴重,填料的加入能夠降低紙張的製造成本,同時還可賦予紙張不透明度和印刷適印性等一些特殊的性能,所以,造紙用硅灰石填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3、硅灰石粉耐磨用途

用硅灰石粉超細、硅灰石粉超長、高活性硅灰石礦物纖維制備耐磨地坪,提升地坪耐磨與耐腐蝕性能。

4、硅灰石在塑料中的用途

硅灰石在塑料中的用途典型用於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乙丙橡膠、丁橡膠等生產,提高耐磨和抗劃傷性能;提高抗沖擊強度、良好的電、熱絕緣體;提高熱穩定性和尺寸穩定性;提高表面光潔度;補強作用,並能提高增白效果;提高拉伸強度、撕裂強度、披斷伸長率、耐磨耗等性;改善潤濕和分散性能,可參與硫化,增強交聯和補強作用。

5、硅灰石粉在塗料的用途

硅灰石粉用於防腐塗料、隔熱塗料、建築漆、船舶漆、電氣絕緣漆等。具有耐磨、耐腐蝕、抗紫外線;提高表面光澤度、放水侵蝕和緩沖PH值的性能;遮蓋、增量作用、防開裂;抗老化、延長塗膜壽命;提高熱穩定性;減少粘結物質的消耗。

閱讀全文

與西藏重加密硅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8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2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6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3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50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9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1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3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