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鑰密碼比傳統密碼更安全對嗎
公鑰密碼比傳統密碼更安全對。
公鑰密碼中,加密密鑰普通是公開的。正是由於加密密鑰能夠隨意公開,因而該密鑰被稱為公鑰。公鑰能夠通過郵件間接發送給接收者,也能夠刊登在報紙的廣告欄上,做成看板放在街上,或許做成網頁公開給天下上任何人,而完全不必擔憂被竊聽者盜取。
公鑰和私鑰是一一關於應的,一對公鑰和私鑰統稱為密鑰對。由公鑰進行加密的密文,必須運用與該公鑰配對的私鑰才可以解密。密鑰對中的兩個密鑰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數學上的關系—因而公鑰和私鑰是不可以分別獨自生成的。
公鑰密碼的運用者需要生成一個包羅公鑰和私鑰的密鑰對,此中公鑰會被發送給別人,而私鑰則僅供本人運用。
❷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有兩種是什麼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私有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私有密鑰加密法的特點信息發送方與信息接收方均需採用同樣的密鑰,具有對稱性,也稱對稱加密。公開密鑰加密,又稱非對稱加密,採用一對密鑰,一個是私人密鑰,另一個則是公開密鑰。
私有密鑰加密
私有密鑰加密,指在計算機網路上甲、乙兩用戶之間進行通信時,發送方甲為了保護要傳輸的明文信息不被第三方竊取,採用密鑰A對信息進行加密而形成密文M並發送給接收方乙,接收方乙用同樣的一把密鑰A對收到的密文M進行解密,得到明文信息,從而完成密文通信目的的方法。
這種信息加密傳輸方式,就稱為私有密鑰加密法。
私有密鑰加密的特點:
私有密鑰加密法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信息發送方與信息接收方均需採用同樣的密鑰,具有對稱性,所以私有密鑰加密又稱為對稱密鑰加密。
私有密鑰加密原理:
私有加密演算法使用單個私鑰來加密和解密數據。由於具有密鑰的任意一方都可以使用該密鑰解密數據,因此必須保證密鑰未被授權的代理得到。
公開密鑰加密
公開密鑰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也稱為非對稱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一種密碼學演算法類型,在這種密碼學方法中,需要一對密鑰,一個是私人密鑰,另一個則是公開密鑰。
這兩個密鑰是數學相關,用某用戶密鑰加密後所得的信息,只能用該用戶的解密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知道了其中一個,並不能計算出另外一個。因此如果公開了一對密鑰中的一個,並不會危害到另外一個的秘密性質。稱公開的密鑰為公鑰;不公開的密鑰為私鑰。
❸ 比較對稱加密演算法和公開密鑰演算法,分析其異同
基於密鑰的演算法通常有兩類:對稱演算法和公開密鑰演算法(非對稱演算法)。對稱演算法有時又叫傳統密碼演算法,加密密鑰能夠從解密密鑰中推算出來,反過來也成立。
在大多數對稱演算法中,加解密的密鑰是相同的。對稱演算法要求發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協商一個密鑰。對稱演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密鑰,泄漏密鑰就意味著任何人都能對消息進行加解密。對稱演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表示為: EK(M)=C;DK(C)=M
公開密鑰演算法(非對稱演算法)的加密的密鑰和解密的密鑰不同,而且解密密鑰不能根據加密密鑰計算出來,或者至少在可以計算的時間內不能計算出來。
之所以叫做公開密鑰演算法,是因為加密密鑰能夠公開,即陌生者能用加密密鑰加密信息,但只有用相應的解密密鑰才能解密信息。加密密鑰叫做公開密鑰(簡稱公鑰),解密密鑰叫做私人密鑰(簡稱私鑰)。
公開密鑰K1加密表示為:EK1(M)=C。公開密鑰和私人密鑰是不同的,用相應的私人密鑰K2解密可表示為:DK2(C)=M。
❹ 對稱密鑰體制與公鑰密鑰體制的特點各自是什麼各有何優缺點
對稱密鑰體制是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密碼相同,兩個參與者共享同一個密鑰。
公鑰密碼體制是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加密密鑰是公開信息,而解密密鑰需要保密。
公鑰密碼體制有很多良好的特性,它不僅可以用來加密,還可以很方便的用於鑒別和數字簽名。但公鑰密碼演算法比對稱密鑰密碼演算法要慢好幾個數量級。
對稱密鑰體制的加解密速度快且安全強度高,但密鑰難管理和傳送,不適於在網路中單獨使用。
密鑰的產生
1、選擇兩個大素數,p和q。
2、計算:n = p * q (p,q分別為兩個互異的大素數,p,q必須保密,一般要求p,q為安全素數,n的長度大於512bit,這主要是因為RSA演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因子分解大數問題)。有歐拉函數(n)=(p-1)(q-1)。
3、然後隨機選擇加密密鑰e,要求e和( p - 1 ) * ( q - 1 )互質。
4、最後,利用Euclid演算法計算解密密鑰d,滿足de≡1(modφ(n))。其中n和d也要互質。數e和n是公鑰,d是私鑰。兩個素數p和q不再需要,應該丟棄,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❺ 公鑰密碼體制和私鑰密碼體制各有什麼優缺點
常用密鑰,加密解密用同一個Key,安全性,防偽性,鑒權性都不好。
公鑰私鑰解決了以上的問題。
❻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法主要有兩種
對稱加密體系與非對稱加密體系
對稱密鑰加密 對稱密鑰加密,又稱私鑰加密,即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用一個密鑰去加密和解密數據。它的最大優勢是加/解密速度快, 適合於對大數據量進行加密,但密鑰管理困難。
非對稱密鑰加密系統 非對稱密鑰加密,又稱公鑰密鑰加密。它需要使用一對密鑰 來分別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個公開發布,即公開密鑰,另一 個由用戶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鑰。信息發送者用公開密鑰去 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則用私用密鑰去解密。公鑰機制靈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卻比對稱密鑰加密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