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世界國家地圖。(要圖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世界國家地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由意、德法西斯國家和蘇、英、法、波蘭、希臘等反法西斯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B. 二戰世界地圖全圖
戰爭起因:
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
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2)二戰地圖pdf擴展閱讀:
雙方陣營
軸心國陣營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同盟國陣營
美國、蘇聯、英國、中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原本是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義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退出了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後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C. 有沒有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地圖
資料很分散,不好找,多去找找二戰素的戰場哪些將軍們的戰後回憶錄,那裡面有關於他個人戰役的,最後串一下。
D. 求二戰德國戰敗前的地圖
1.和樓上的是一張圖,但是大圖……德國1925年的地圖,地名都是德語標注的 2.http://www.libraries.psu.e/maps/text/EUR1938.pdf 1938年歐洲的地圖,其中包括德國的,是英語標注的地名。 3.此外,還找到一個比較有趣的 http://news.bbc.co.uk/2/shared/spl/hi/europe/04/changing_borders/html/1938_40.stm 這里可以以動畫的方式看德國1900-2004年的版圖變化~旁邊還有英語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