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唱片pdf

唱片pdf

發布時間:2022-11-25 14:41:49

① DJ技術與電音製作 pdf

DJ技術與電音製作》是講解關於DJ技術與電音製作的實體書籍本書的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CD混音Remix;二、數碼DJ技術;三、黑膠Scratch搓碟技術;四、電音舞曲製作。涵蓋了莋為一名職業俱樂部DJ、表演DJ、數碼DJ和音樂製作型DJ需要學習的技術
1.DJ的歷史與發展,傳統DJ技術的系統詳解全面的DJ設備介紹與學習。
3.DJ控制器與專業DJ軟體的使用方法
4.黑膠搓碟手法講解,Scratch手法的練習
5.詳細講解了主流數碼DJ軟體的功能設置和使用方法、電音製作技術和音樂製作軟體。
詳細講解的DJ軟體包括:
以實戰的方法講解了主流電子舞曲製作方法內容包括:
1.滑音Bass、Dubstep舞曲音色調制與製作方法、Kick與Bass的側鏈製作方法、電音舞曲常見FX音效製作等。
3.合成器技術及Sytrus合成器音色製作實戰
4.主流音頻工作站簡介,基礎MIDI與喑頻知識個人音樂工作室的建立。
本書所講解的幾款電音製作合成器使用方法與音色調制包括:
授課方式:可選擇遠程線上授課戓實地學習
house、Trance、Bounce、Bigroom等風格EDM製作教學幾乎涵蓋了EDM的全部風格。課程內容不僅包含舞曲樂理和軟體操作以及效果器運用等課程還包括了音銫設計、後期混音等高級製作技術;囊括了百大DJ作品的實例解析,讓你從實踐中全面掌握EDM製作的方法和技巧;學完之後不但可以製作專業嘚原創舞曲還可以從事相關職業工作,優秀作品享受海外發行和推廣的機會(優秀作品可在beatport、itunes、spotify等全球平台發布)
教學說明:本課程鈳遠程網路一對一教學也可實地一對一學習,完全一對一手把手教學隨到隨學共90課時,每課時30分鍾每周六節課(周一到周六,周日休息);
課程優勢: 1.從零開始學習完全一對一手把手教學;

2.課程內容最全面、豐富,學完之後完全達到專業製作水平;
3.學員通過考核正式畢業之後可以直接簽約新迪傑唱片製作有限公司享受國內外發行作品的服務,優秀作品可簽約優質流媒體推廣宣傳!
4.入學簽訂合同100%包學會,一期學不會可免費再學一期否則雙倍退還學費!
售後服務: 1.加入新迪傑音樂製作培訓中心「VIP一對一」互助服務小組,享受終身遠程敎學服務讓你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及時獲取老師的在線咨詢和幫助;

② 《狂想人生皇後樂隊傳》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狂想人生》([英] 馬克·布萊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z779qN-k8hTI_kdTZPJxXg

提取碼:ap5l

書名:狂想人生

作者:[英] 馬克·布萊克

譯者:席虎牙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雅眾文化

出版年份:2019-6

頁數:496

內容簡介:

★★★

生活不是玫瑰鋪就,它的航行從不愉悅

在舞台上燃盡華麗一生,

唱響音樂與生命交織的狂想曲

發行3億張唱片、攬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入選搖滾名人堂和詞曲作者名人堂

呈現史上最絢麗最火爆最直擊人心的傳世經典

2019年四項奧斯卡大獎獲獎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傳主樂隊音樂 傳奇

著名音樂記者馬克·布萊克權威傳記

★★★

【內容簡介】

擁有唱遍宇宙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我們是冠軍》(We Are the Champions),《我們將震撼你》(We Will Rock You)等傳世經典歌曲;英國唱片最高紀錄保持者,攬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入選搖滾名人堂,全員入選詞曲作者名人堂……如此輝煌與傳奇的締造者正是英國殿堂級的搖滾樂隊——皇後樂隊。

樂隊主唱弗雷迪·莫庫里是非洲出生、印度長大的帕西人,十七歲時隨家人移民至倫敦;吉他手布萊恩·梅在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手裡的電吉他由他自製;從牙科學轉戰生物學的鼓手羅傑·泰勒多才多藝,面容姣好卻有著粗獷的嗓音;貝司手約翰·迪肯是本科拿下全A成績的電子工程學碩士在讀生——1971年,當這四位倫敦的大學生最終走到一起,流行音樂史上最華麗高貴的樂隊就此誕生。

英國著名文化記者馬克·布萊克整理了多年積累的采訪資料,以及對唱片製作人、前樂隊成員、私人助理和校友,包括弗雷迪·莫庫里在各地的故舊,近百次獨家采訪, 第一次完整講述了這支不斷創造歷史奇跡的樂隊背後的故事,展示了皇後樂隊如何成長為世界巨星的全部過程,帶我們領略他們實現夢想,成為冠軍的傳奇人生。

【編輯推薦】

1. 皇後樂隊是搖滾樂史上最著名的樂隊之一,不僅留下了多首膾炙人口的金曲和令人汗顏的唱片銷量,而且其表演風格和曲風對後世音樂文化影響巨大。

2. 《狂想人生:皇後樂隊傳》是目前為止最權威且評價最高的皇後樂隊傳記,作者不僅深入皇後樂隊史詩音樂歷程的台前幕後,更將時代與個人結合,在本書中還原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搖滾年代。本書亦是第一本中文簡體版皇後樂隊傳記。

3. 本書作者馬克·布萊克既是英國知名音樂記者,也是多本搖滾樂傳記的作者,他所著的《平克·弗洛伊德傳》等音樂書籍有著很高的讀者評價,作品質量有保障。

【媒體評論】

鼓手羅傑·泰勒:「弗雷迪·莫庫里很大意義上是他的自我創造。他造就了他自己。」

主唱弗雷迪·莫庫里:「就算在我最狂野的夢里,我也絕對想像不到布萊恩·梅這樣的人是搖滾樂手。」

吉他手布萊恩·梅:「羅傑·泰勒就是搖滾界的小飛俠彼得潘。」

貝司手約翰·迪肯:「我剛加入皇後樂隊時,那三個人天天打嘴仗,我只是圍觀。

作者簡介:

馬克·布萊克 (Mark Blake)

英國文化記者,自1989年便開始撰寫有關流行文化和音樂方面的文章,他所著的《平克·弗洛伊德傳》和《狂想人生:皇後樂隊傳》被認為是這兩支樂隊最好的傳記,也被公認為是搖滾樂傳記的經典著作。

席虎牙

工科女,MBA。影迷,現從事電影相關 行業。大不列顛影音文化愛好者,業余翻譯,專業皇後樂隊歌迷。《可口可樂傳》譯者之一。

③ 史上101張偉大爵士唱片有哪些專輯,能不能列出清單

史上101張偉大爵士唱片,是一本書。
http://www.amazon.com/101-best-jazz-albums-history/dp/0688037208
這本書沒有中文版,網上也沒有pdf資源,更沒有名單。
但是我這有個名單你可能感興趣
http://home.austarnet.com.au/petersykes/jazz100/top100.html
這是top 100 jazz albums,就是排名前100的爵士專輯。這個網站不錯,是了解爵士樂和了解爵士唱片的好站,推薦看看。
另外還有一本書,叫做爵士300名盤,這可是中文的,而且有資源,這是下載地址:
http://www.mediafire.com/?8xsttmwacaa
希望你滿意。

④ 求 李碧華-碧需擁有3 校園民謠[音樂谷唱片] 音樂專輯百度網盤資源

李碧華-碧需擁有3校園民謠[音樂谷唱片]鏈接:https://pan..com/s/1p6nZ_DuxFUxKY13Ywcqitw

提取碼:PDFK

⑤ 哪位大神有唱片經典(增補本)pdf電子書網盤資源

唱片經典(增補本)pdf

鏈接:https://pan..com/s/13jvfZ51gCZzzSrSgBAVSgA

提取碼:BQIL

⑥ 請問誰了解這部作品BACH Keyboard Concertos and Etc(Gould.Cbs),是專輯來的

巴赫 Bach -《鍵盤樂協奏曲等》(Keyboard Concertos and etc.)Gould,CBS

專輯英文名: Keyboard Concertos and etc.
專輯中文名: 鍵盤樂協奏曲等
藝術家: 巴赫 Bach資源格式: APE
版本: Gould,CBS[添加BWV1052的視屏]
發行時間: 1987年
地區: 加拿大
簡介:

作曲:J.S.Bach
指揮:Slovak,Golschmann
演奏:Glenn Gould(Piano & Organ)
樂團:Academic Symhony Orchestra of Leningrad
Colombia Symhony Orchestra
發行公司:CBS
CD編號:M2K 42270
資源出處(Credit):EMULE搜索

專輯介紹: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德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生於愛森那赫市音樂世家。十八歲起歷任多處教堂和宮廷的樂長及管風琴師。生前僅以管風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後,其創作才得到應有的尊重。
他篤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眾多贊歌和教會樂器管風琴當作自己的創作素材和音樂構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顯地突破了教會音樂的規范,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其創作以復調手法為主,構思嚴密,感情內在,富於哲理性和邏輯性,並在德國民族音樂的基礎上,集十六世紀以來尼德蘭、義大利和法國等國音樂之大成,是巴洛克音樂發展的頂峰。
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為全人類音樂的進步和發展指明了寬廣的遠景,為世界古典音樂樹立了豐碑,巴赫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煙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乾部宗教《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創意曲集》、《古鋼琴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布蘭登堡協奏曲》六首、《樂隊組曲》四首和大量管風琴曲及晚年所著《賦格的藝術》一書。

撥弦古鋼琴協奏曲
撥弦古鋼琴在巴洛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樂器,在亨德爾、巴赫、維瓦爾蒂等名家的協奏曲中可以聽到它迷人的音色。雖然大多數時間內古鋼琴只能作為一件陪襯(主要擔任低音通奏的任務),而巴赫卻史無前例地以它為樂器中心,寫成一大批優秀作品,最為著名的便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13首撥弦古鋼琴協奏曲。在這其中,三首為兩架古鋼琴而作(BWV1060-1062),兩首為三架古鋼琴而作(BWV1063-1064),一首為四架古鋼琴而作(BWV1065),其餘七首為一架古鋼琴而作(BWV1052-1058)。而目錄中還有一首編號的BMV1059,由於樂譜殘缺不全而無法演奏。

據傳這些作品是巴赫到達萊比錫居住後不久創作而成的,時間大約在1730-1733年間。不過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這些古鋼琴協奏曲並不是巴赫全新的創作,而是作曲家在其原先創作的一些其他器樂協奏曲的基礎上改寫而成。原作包括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為管樂器而作的部分協奏曲,甚至於BWV1065這首為四架古鋼琴而作的協奏曲,是改編自維瓦爾蒂協奏曲集《和諧的靈感 Op.3》中的一首為四把小提琴而寫的作品。唯一的例外是為兩架古鋼琴而作的BWV1062,屬於新創作品。有趣的是,學者們在整理巴赫作品的時候,雖然可以找到這些協奏曲確屬改編作品的推測證據,但大部分原作的總譜卻已經遺失並無從查找,反而是改編後的古鋼琴協奏曲被幸運地保留下來,流傳至今。

在巴赫的七首為一架古鋼琴而作的協奏曲中,第一號作品d小調,可能改編自一首已經失傳的小提琴協奏曲;第二號作品E大調,改編自巴赫早先的No.169、No.49康塔塔;第三號作品D大調,改編自著名的《E大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第四號作品A大調,原曲已經無從考證,但根據一些資料推測可能來自一首帶柔音的雙簧管協奏曲;第五號作品f小調,改編自原曲已經不存在的《g小調雙簧管協奏曲》;第六號作品F大調則改編自著名的《勃蘭登堡協奏曲 第四號》;第七號作品g小調,改編自《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F大調 義大利協奏曲 BWV 971是巴赫最受歡迎的鍵盤作品之一。創作於1734年,巴赫把此曲題為 "依義大利趣味的協奏曲" ( 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 ).現在簡稱為"義大利協奏曲" 從登科時代起,巴赫受了義大利的影響,而到了萊比錫時代之後,把研究所獲得的義大利型協奏曲的方法,活用於單一樂器的企圖,促成了"義大利協奏曲"的作品.

巴赫的《賦格的藝術》BWV 1080被看作巴赫在期晚年悉心於音樂藝術最深層探索的思想和實踐的最後總結。他的13首賦格被巴赫稱作「對位」(Contrapunctus),另外還有4首卡農,以及一首未完成的三部賦格。巴赫生前並沒未指定有何種方式演奏這部曲集,而今我們看到的《賦格的藝術》通常有三種演出版本,一是鍵盤樂的,鋼琴、羽管鍵琴或管風琴的,二是羅伊·哈里斯改編的弦樂四重奏,第三種是由沃爾夫岡·雷格塞改編的樂隊曲。

Glenn Gould 古爾德(1932-1982),加拿大鋼琴家,在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師從格雷羅學琴,14歲與多倫多交響樂團協作演奏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而開始演奏生涯,1955年首次到美國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而一舉成名.古爾德的演奏曲目從巴赫到爵士樂無所不包,他錄制了勛伯格全部鋼琴作品,但最出色的表現還在對巴赫的演繹上.古爾德在處理快速樂段和聲部的力度層次方面有非凡的才能,只有他才能出色地表現出巴赫的賦格的層次與魅力,而他在處理慢速時,音粒似是一個一個跳躍出來,快速又是音粒飛濺,有眼花繚亂之感.古爾德是一個拒絕觀眾、專注於在錄音中尋找表現的鋼琴家,他興奮時會邊彈邊哼,我們在唱片中經常聽到他的這種"雜音",但這絲毫也不損害他演奏的光輝.(所有文字介紹整合自VeryCD相關資源,感謝原作者)

第一張CD的第一軌及第二張CD的第17軌各有一處跳音,播放或解壓會造成1~2秒的停頓

為彌補遺憾,加了一組第一號d小調協奏曲BWV1052的視屏,由Thomas Mayer指揮Ottawa Philharmonic

EMULE搜索,ape+cue無log,有大圖和PDF格式冊子,感謝原發布者Ex gratia小組

專輯曲目:

Disc1
01-03.Keyboard Concerto NO. 1 in D minor, BWV 1052
04-06.Keyboard Concerto NO. 2 in E Major, BWV 1053
07-09.Keyboard Concerto NO. 3 in D Major, BWV 1054
10-12.Keyboard Concerto NO. 4 in A Major, BWV 1055
Disc2
01-03.Keyboard Concerto NO. 5 in F minor, BWV 1056
04-06.Keyboard Concerto NO. 7 in G minor, BWV 1058
07-09.Italian Concerto, BWV 971
10-18.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Contrapunctus 1-9)

⑦ spdf是什麼介面

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是SONY、PHILIPS數字音頻介面的簡稱。就傳輸方式而言,SPDIF分為輸出(SPDIF OUT)和輸入(SPDIF IN)兩種。目前大多數的音效卡晶元都能夠支持SPDIF OUT,但我們需要注意,並不是每一種產品都會提供數碼介面。而支持SPDIF IN的音效卡晶元則相對少一些,如:EMU10K1、YMF-744和FM801-AU、CMI8738等。SPDIF IN在音效卡上的典型應用就是CD SPDIF,但也並不是每一種支持SPDIF IN的音效卡都提供這個介面。

⑧ 《及時行樂》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及時行樂》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oH1pu3wSOhaPSjAnsrQzzQ

?pwd=dvre 提取碼:dvre
簡介:本書為《京師愛樂叢書》之一。《京師愛樂叢書》是一套中國最資深愛樂者的美文集,內容涉及音樂流派、音樂史論、音樂家及其作品評介、音樂會現場評論、唱片版本與收藏、音樂事件剖析、音樂跨界探索等,部分內容刊發於《愛樂》《音樂愛好者》《歌劇》《音樂周報》《留聲機》等知名音樂報刊,並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叢書作者均系近二十年中國(包括內地、香港、台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評論家、媒體人,在中國音樂界均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⑨ 《來自民間的叛逆美國民歌傳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來自民間的叛逆》(袁越)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EkT5qGcN6_Lvd2r5dmRkg

提取碼:1rcb

書名:來自民間的叛逆

作者:袁越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8

頁數:733

內容簡介:

本書以近似說書的方式記錄了上百個民歌手的經歷,書寫了美國的民歌歷史。從學者艾倫·洛馬克斯到鉛肚皮,從民權鬥士喬·希爾到流浪民謠歌手伍迪·格斯里,從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謠之王鮑勃·迪倫,從毒品到伍德斯托克……這些人以看來混亂而且不可思議的方式創造了一個歷史。書中充滿著躁動、人民與明星、根源與現代,藝術與商業,其間的交錯與矛盾,展現的不僅是民歌的歷史,也從另一個角度書寫了二戰後美國的歷史。本書能讓我們從根本上改變對民歌的看法,並且深深地喜歡上民歌。本書嚴謹、清晰、朴實,敘述豐滿,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作者簡介:

袁越,男,1968年生於上海,五歲隨家人去北京生活。1986年進入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系學習,大學期間喜歡上了流行音樂。1992年赴美讀書,並在朋友推薦下開始聽鮑勃·迪倫,從此喜歡上了美國民歌,收集了大量美國民歌CD,並開始閱讀相關歷史書籍。1995年正式開始撰寫本書。因為在美國內工作繁忙,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雖然辛苦,但樂趣無窮。2001年年底終於完成初稿,幾經反復後於2003年由北京現代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初回到國內,擔任華納唱片公司歐西部經理。同年進入《三聯生活周刊》,擔任特約撰稿人至今。2008年,本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增加了之前被刪除的一些照片,修改了一些錯誤,改進了裝幀。

⑩ 《樂隊女孩金·戈登回憶錄》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樂隊女孩》([美]金·戈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ZbUUpl7uoR6F8xbAp5msQ

提取碼:jkjb

書名:樂隊女孩

作者:[美]金·戈登

譯者:董楠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8

頁數:384

內容簡介:

她,搖滾樂史上最偉大樂隊之一「音速青年」主唱

這不僅是一部「後朋克女神」的成長傳記,更是一份過去五十年另類文化的獨特記錄。

誠實得讓你無法拒絕,關於女孩、女人、母親以及搖滾樂的真實故事。

【作品看點】

★《樂隊女孩》不僅是一部搖滾傳記,也是一份關於過去五十年另類文化 的獨特記錄。——《NME》

★金·戈登用口語寫作的方式再現了美國1980—1990年代的獨立音樂場景,並且誠實得讓人無法拒絕。——楊海崧(P.K.14樂隊主唱)

★本書是在讀完帕蒂·史密斯的《只是孩子》之後,繼續認識搖滾樂中的女性主義的最佳選擇。——張有待(獨立電台節目主持人)

成長於哥哥精神問題的陰影之下,來到物慾縱橫的紐約,用一把貝斯在充滿性別定見的音樂圈子裡辟出一片天空。

她是史上最偉大樂隊之一「音速青年」的創始人、流行文化的符號、歐美幾代新女性的集體偶像,也是這部深情而坦率的回憶錄作者——金·戈登:

親筆追溯與「音速青年」共同成長的三十餘年,與瑟斯頓·摩爾的分手緣由,與柯特·科本等人的友誼。

講述一個女人如何在舞台上下找到和迷失自己,當世上沒有模式可尋時,如何構造出一個復雜而充滿創造力的人生。

【內容簡介】

出現於後朋克時期紐約的「音速青年」,是美國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樂隊之一,同樣著名的,還有女主唱金·戈登與同為樂隊主創的瑟斯頓·摩爾的婚姻,他們首次締造了男女雙方在樂隊中的平等創作關系,成為諸多樂迷的理想。

2011年,兩人在二十七年的婚姻之後分手,並由此導致了「音速青年」的解散,公眾對此震驚異常。戈登寫下這本回憶錄,檢視自己之前所走過的路途。

戈登追溯了自己在垮掉派氛圍的加州所度過的童年。也記述了二十世紀末的紐約景象。那座曾屬於安迪·沃霍爾、帕蒂史密斯和盧·里德的城市已經消亡,金錢大量湧入藝術領域,為「音速青年」傳奇的登台埋下伏筆。未來,這支樂隊又會成為「涅槃」等樂隊爆炸性成功的先聲。

最後,戈登更以專輯為線索,逐一向啟發過她的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致敬,為樂迷們提供了無價的細節。

全書充滿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所特有的聲光顆粒,記錄下一個「樂隊女孩」如何在男性樂手的「能量頂點」之下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以及當世上並無前路可尋時,如何構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充滿創造力的人生。

【名人推薦】

金·戈登在舞台上那麼酷,但她的文字是那麼坦誠和感人。在這本自傳里,你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樂手的經歷,你看到的還是關於選擇的故事,在她作為女孩、女人,以及母親的人生階段。

——阿富汗奸細(自媒體人)

如果「音速青年」解散的並發症,是催生了《樂隊女孩》這本赤裸裸的告解之書,那麼,「音速青年」不復存在的事實,也許稍微不那麼殘忍了。

——陳德政(台灣音樂文化作家)

在《樂隊女孩》中,金·戈登對音樂的執著和藝術的虔誠,篤定的信任,與在生活中的無奈,妥協,隱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本書是從酷女孩到成熟女人的成長記錄,客觀如實地展示了成長道路上的痛苦與放棄。也在一定意義上給了我們這些「搖滾女孩」以啟示和安慰:成長本就不易,但堅守住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熱愛,生命中還有什麼是不能失去(超越)的?

——郭小寒(樂評人、獨立音樂推手)

「音速青年」這個名字就在那裡,習慣成自然。當它著實地成為過去式,而不再代表那個四人組,金·戈登的講述卻把那段與我們的生命同時期的、發生在另一個空間的音樂生活帶到我們面前。不同於其他傳說般的歷史,這一次我們可以去回憶。

——李青(Carsick Cars、Snapline樂隊成員)

1980年代早期,「音速青年」是我在紐約東村的音樂俱樂部里最重要的樂隊之一,當時他們剛開始做那些令他們日後聲名遠揚的音樂,我也在那段時間里跟瑟斯頓·摩爾和李·拉納爾多成了朋友,經常在傍晚俱樂部開門前見上一面,一起吃飯或者看個電影。

但我很少跟金·戈登說話。她雖然在台上充滿能量,但在台下卻十分安靜神秘,幾乎不跟任何人說話。現在有了這本書,我們終於可以知道她在想什麼了,也終於可以知道,她是如何參與塑造了這支改變了紐約之音的樂隊,並且如何在數十年的時間里,將地下搖滾、先鋒古典和實驗音樂聯結起來。

——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兵馬司唱片公司創始人)

我一直都欽佩金·戈登,她很酷,而且聰明又高貴,《樂隊女孩》是一本迷人而誠實的回憶錄,充滿了坦誠的情感與洞見。

——索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

金·戈登用口語寫作的方式再現了美國1980—1990年代的獨立音樂場景,並且誠實得讓人無法拒絕。

——楊海崧(P.K.14樂隊主唱)

如果沒有金·戈登,可能全世界的獨立搖滾樂隊會少一半的女貝斯手。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女權主義,而《樂隊女孩》更是以女性視角記錄了「音速青年」噪音迷牆裡面的故事。

——張守望(Carsick Cars、White+ 樂隊成員)

我一直對有女貝斯手的樂隊有著特殊的好感。「傳聲頭」的蒂娜·威茅斯,「小妖精」的金·迪爾和「音速青年」的金·戈登……她們給充滿雄性荷爾蒙的另類獨立搖滾帶來母性的包容和性感。在這本自傳里,金·戈登為讀者生動展現了1980年代紐約地下音樂文化的圖景,也寫到了她在1960年代的青春經歷,以及一個熱愛藝術的女孩是如何尋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成為世界上最酷的搖滾樂隊的貝斯手的。而書中所提及的她的愛情與婚姻,家庭與事業之間的緊密關系,更是無數樂迷所最想了解的故事。

《樂隊女孩》不僅可以讓我們認識「音速青年」這支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樂隊,同時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成為「涅槃」的偶像,以及誘發了1990年代垃圾搖滾浪潮的先鋒。本書是在讀完帕蒂·史密斯的《只是孩子》之後,繼續認識搖滾樂中的女性主義的最佳選擇。

——張有待(獨立電台節目主持人)

作者簡介:

作者:金·戈登,生於1953年,美國實驗後朋克樂隊「音速青年」創始成員兼主唱和貝斯手,被視作女權主義力量的燈塔,有「後朋克女神」之稱。

出現於紐約的「音速青年」,是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樂隊之一,他們的傳奇持續影響著獨立搖滾和美國流行文化。戈登多年來在舞台上以神秘而疏離的氣質著稱,毫無女孩氣,也不倒向男人氣,與這支男性主導的紐約噪音樂隊共同奮斗三十餘年,更將自己的活動擴展至時尚、表演和藝術等領域,成為女性力量存在的鮮活證明。

2011年「音速青年」解散後,戈登組建了樂隊「身體/頭腦」(Body/Head)。2014年,出版藝術評論文集《這是我的身體嗎?》(Is It My Body?),並在洛杉磯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紐約白色廊柱畫廊(White Columns)、紐約303畫廊(303 Gallery)舉行個人藝術展。

戈登目前生活在馬薩諸塞州北安普頓、紐約和洛杉磯。

譯者:董楠,自由譯者,翻譯了諸多搖滾樂書籍和傳記,包括:《此地無人生還》(No One Here Gets Out Alive,傑里·霍普金斯[Jerry Hopkins]、丹尼·薩格曼[Danny Sugerman]著),《滾吧,生活》(Life,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老美國志異》,(The Old, Weird America,格雷爾·馬庫斯[Greil Marcus]著),《披頭士》(The Beatles,鮑勃·施皮茨[Bob Spitz]著),《穿越火焰》(Pass Thru Fire,盧•里德[Lou Reed]著),《聆聽大門》(The Doors: A Lifetime of Listening to Five Mean Years,格雷爾·馬庫斯著),《大衛·鮑伊》(David Bowie: A Life in Pictures,克里斯·韋爾奇[Chris Welch]著)等。

閱讀全文

與唱片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5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2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50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