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屈服史及其他》(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9549ury8-RUaR60PX1s45w
書名:屈服史及其他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03-8-1
頁數:248
內容簡介:
用「屈服」這一詞作為書名,是想使歷史敘述者站在道教的立場上。看一種宗教如何在古代中同強大的土流話語中被迫「調適」、「回應」以及「進入」。
思想史往往注意敘述不斷出現的新知識、新思想和新信仰,卻很少用「減法」人討論漸漸消滅的那些知識、思想與信仰,包括被斥為野蠻、落後、荒唐、淫亂以後逐漸「過緣化」和「秘密地』的過科,其實,正是在這些漸漸減少和消失的過程中間,我們可以看到被過上這遮蔽起來的歷史,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國的世俗皇權和主流意以形態,如何在不經意中就可以迫使其他異端「屈服」。正是宗教史上的這種『屈服」,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何過與世俗政權相對抗的本教權力,而中國集神靈、宇宙、倫理道德象徵以及政治權力與軍事權力於一身的「普遍皇權」也比的好要更為強人。
古代中國,皇權壟斷了所有的合理性忖和合法性,使得凡是個符合主流的所有宗教信仰,都要蒙上「妖」、「淫」、「亂」這類名稱,退出上層的、精英的思想世界,而一直存在於邊緣的、世俗的、民間的宗教、文化與思想,甚至小說之中,從古代直至現在……
作者簡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生於上海,1984年年北京大學古典文獻今業研究生畢收。1992年至今,任清華人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中國的宗教史和思想史。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1986)、《道教與中國文化》(1987)、《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1989)、《唐詩選注》(1994,1999)、《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1995)、《葛兆光自選集》(1997)以及《中間思想史》兩卷本(1998、2001)等。
2. 《且借紙遁讀書日記選1994—2011》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且借紙遁》(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1x-Brd6AGB4lR4XqvdVFMQ
書名:且借紙遁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8-1
頁數:310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葛兆光教授1994年到2011年間讀各種雜書所作的筆記和摘鈔,是從他的日記中選取的。相比他的學術論文,這些日記能從另一個角度為讀者提供讀書治學的門徑,從作者摘錄或「借題發揮」的內容里,能看出他對思想史問題的持續興趣,廣泛關注各國學者的研究,更能從不同的角度敏銳地發現一些學術問題的線索。
作者簡介: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歷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於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擔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獲選第一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全球學人」。著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等。
3.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古代中國文化講義》(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gmyZeBdUH25mAgna00hNg
書名:古代中國文化講義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6-06-01
頁數:214
內容簡介:在這本書裡面,作者不想把「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涇渭分明地劃開,也不想特別偏重「精英文化」或者「一般文化」,作者只是想讓閱讀者了解並且感受「古代中國文化世界」。所以,這里的內容,有古代中國觀察世界的方式,它影響了一直到今天的中國人面對外部世界的立場和態度,也有古代的婚禮喪儀,因為它可以了解到中國的家族制度,甚至了解到儒家和政治,作者想這是古代與現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它構造著中國人對內部世界的秩序感。佛教可能是西洋文明來到中國之前,對中國沖擊最大的外來文化,需要追問的是,到底它如何影響了中國古代和現代的生活世界?而道教呢,則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至今中國人的生死觀念和幸福觀念,好像還在古代道教的延長線上。盡管前面儒、釋、道都有了,但是,為了讓閱讀者了解一個更真實更普遍的古代中國,作者也在書中勉力去談普通民眾的宗教信仰,特別是專門講了一下流行於中國的風水,因為,在風水背後是影響整個漢族中國人思維的陰陽五行知識。
作者簡介: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初中畢來以後,曾經在貴州苗族山區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1984年研究生畢業。曾經在江蘇揚州師范學遼歷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與兼職教授。並曾應邀先後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台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過《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中國宗教與文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研究》、《歷史與文化理論》、《中國學術經典選讀與研究》、《宗教文獻概論》、《思想史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
主要著述如下:
《禪守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古代詩文要籍詳解》,北京出版社,1988年。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
《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唐詩選注》,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1999年。
《中國經典十種》,香港中華書局,1933年;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葛兆光自選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2001年。
《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域外中國學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2003年。
譯作有《通向禪學之道》,日本鈴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學術性的隨筆和評論結集出版的有《門外談禪》、《考槃在澗》、《佛影道蹤》、《作壁上觀——葛兆光書話》、《並不遙遠的歷史》和《在異鄉聽雨看雲》等。
內容節選
引子:《坤輿萬國全圖》象徵古代中國將走進近代世界
2001年的秋天,去北京的義大利使館看一個關於傳教士與中國的展覽。
我佇立在那個不大的展覽廳,凝視著一幅著名的、叫做《坤輿萬國全圖》的世界地圖,那上面有五大洲、有四大洋,也有著奇奇怪怪的異獸怪魚,彷彿回到歷史。千萬不要小看這幅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個標志,象徵著古代中國觀念世界的一個大變化,是什麼大變化呢?就是中國人面前以自我為中心的「天下」,突然變成了「無處非中」的「萬國」,因此,中國要生存在這萬國林立的「世界」上。如果說,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那麼,「全球化」從這幅世界地圖給中國人展示一個互相聯系、共同存在的「萬國」圖像時,就已經悄悄地開始了。
4. 《域外中國學十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域外中國學十論》(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L5vTq-jHk_Y_gunZmLhnSQ
書名:域外中國學十論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10
頁數:191
內容簡介:
本書是域外中國學十論,主要的內容包括十八世紀的學術與思想九十年代日本中國學的新觀念評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經籍志詳考》、從喪葬制度中理解中國宗教與社會、日本的中國道教史研究印象記、文獻學與歷史學的進路、重新清理唐代宗教的歷史、見微與知著、隔簾望月也是洞見、學術思路的轉換、附錄一:語言學批評的前景與困境、附錄二:鈴木大拙《通向禪學之路》中文譯者序、後記。
作者簡介:
葛兆光,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清華大學教授。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宗教、思想、文化史,若有專著《中國思想史》.《祥宗與寧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葛兆光自選集》等,隨筆集有《老磐在洞》、《並不遙遠的歷史》等。/叢書策劃賀子遂陳麥育
/責任編輯 高若著海
5. 《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思想史的寫法》(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pLGx4zJCinMCmA0bBrAyAQ
書名:思想史的寫法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4-07
頁數:204
內容簡介:
本書原系《中國思想史》「導論」,內容為交代和說明研究角度、資料取捨、寫作思路。現經作者補充、修改,增加了《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與減法》、《什麼可以成為思想史的資料》、《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三節,以單行本問世,題為《思想史的寫法》。
用「寫法」為題,並不是說這里討論的只是一種寫作策略,因為思想史的不同寫法背後,總是有不同的觀念、思路和方法,寫法的改變常常意味著思想史研究的觀念、思路和方法的改變。這里討論的就是一些關於中國思想史或哲學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和方法問題,比如思想史應當如何思考精英與經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知識史與思想史之間應當如何互相說明,古代中國思想的終極依據或者說基本預設是什麼;思想史應當如何改變過去的傳統寫法和充滿訓導性的教科書式的章節結構,以追尋思想史的真正脈絡和精神;思想史是否應當描述所謂「無思想」的時代,在無畫處看出畫來;作為歷史記憶的傳統知識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詮釋中成為新的思想資源,又因此而產生了思想史的連續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發現與文物資料等等,最後,《導論》也討論了在後現代歷史學理論漸漸進入中國的背景下,應當怎樣理解和限制這種理論資源的意義和邊界。
作者簡介:
葛兆光:
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班。
已出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像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6.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漢字的魔方》(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w6xkJIdppMlo7vTTEeFebg
書名:漢字的魔方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5
頁數:229
內容簡介:
本書的獨特價值在於,它是古典文學研究界最早採用語言分析的方法看待古典詩歌如何構成的著作之一。作者提出,「『漢詩是漢字寫成的』是重新理解古典詩歌尤其是特別凸顯著中國詩特色的近體詩的關鍵」。因此,作者不是對一篇一首的詩詞進行微觀的分析,而是從宏觀的語言體系的角度對於古典詩歌在特定歷史時 期的整體風貌和動態發展作出把握。以精準的藝術感受力為支撐,如快刀斬亂麻般解剖、釐清印象式與教條式的傳統詩歌批評。本次最新修訂,又收入《語言學批評的前景與困境——讀高友工、梅祖麟著<唐詩的魅力>》作為附錄,更完整地展現了作者對詩歌語言學批評的看法。
作者簡介:
葛兆光,一九五0年生於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長。著作有:《中國思想史》、《禪宗與中國文化》、《唐詩選注》等
7. 《考_在澗》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考槃在澗》(葛兆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oBnh9Zsfd08A4mLSFIFPJA
書名:考槃在澗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7-08
頁數:221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序、過去的故事、往事如煙、世間原未有斯人、吾儕所學關天意、最是文人不自由、晚年心事恰如謎、運化細推知有味、世家考;二、硯邊閑談、准備深還照讀書窗、想起了鄭振鐸炒股票、一半兒清醒一半兒醉、如果沒有精神或只剩下精神、鄉路帶我回家、祭如在、學問的「好玩兒」、有所畏懼、關於「禮」的隨想、閑話容與忍、不變的山川和易變的世情、唐詩過後是宋詞;三、書前書後、《漢字的魔方》後記、《想像力的世界》後記、《門外談禪》後記、《佛影道蹤》後記、《中國經典思想史》後記、《唐詩卷》前言;五、書評一束、楊文會的憂思、從一個人看一個時代、郢書燕說?、步履艱難地前行、是非與真偽之間、思想的另一種形式的歷史、文化史:在體驗與實證之間、置於思想史視野中、由於「愛烏及屋」、信不信由你、齒牙口腹之中有道存焉。
8. 《殊方未遠古代中國的疆域、民族與認同》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殊方未遠》(葛兆光 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9yXfwNqYUMAGPXWT0EZ9mA
書名:殊方未遠
作者:葛兆光 等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8
頁數:426
內容簡介:何為「中國」?元朝、清朝不是中國的王朝嗎?清帝國通過怎樣的統治政策獲得了奠定今日中國版圖的疆域?「新清史」、內亞史研究為什麼在國際學術界這么火?……
近年來,在新的理論視角與新的理論框架的沖擊下,中國史研究日益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葛兆光、徐文堪、汪榮祖、姚大力、張帆、羅新、沈衛榮、鍾焓、狄宇宙、歐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學者,在本書中展開了精彩的論述與對話,對上述種種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也具有鮮明的學術史意義。
本書可以使我們比較深入地了解當前中國史研究的前沿論題,啟發我們對傳統的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史研究範式進行檢討與反思,進而豐富對中國歷史的宏觀思考。
封面圖片取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清人明福繪《西域圖冊》。
作者簡介:葛兆光,1950年生,復旦大學教授,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徐文堪,1943年生,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審。長期從事漢語語文辭典編寫,參與《漢語大詞典》編纂、訂補達三十餘年。同時致力於古代中亞和內亞文明(尤重吐火羅學研究)、古代中外關系、歐亞大陸史前史、語言學、辭書學、人類學和域外東方學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譯多種。
汪榮祖,1940年生,著名歷史學家,曾在美國執教三十一年。現任台灣「中央大學」人文中心講座教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總咨詢委員、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等職。著有《史家陳寅恪傳》、《康章合論》、《史傳通說》、《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史學九章》、《追尋失落的圓明園》等。
姚大力,1949年生,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元史、中國邊疆史地,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論》、《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讀史的智慧》等。
9. 《唐詩選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唐詩選注》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書名:唐詩選注
作者:葛兆光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8-6
10.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增訂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增訂版)》(王泛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0UQWyd_hvSSLkLklJRvjZw
書名: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增訂版)
作者:王泛森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8-4
頁數:590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士、思想史大家王泛森代表作全新增訂,葛兆光、羅志田特別推薦
★在「堅如磐石的堤防上鑿洞」,發現晦暗不明的人物,傾聽多元競逐的聲音
★斷裂、跳躍、游移、煩悶,人真的能在自己身上克服他的時代嗎?
★學術與社會、政治之間始終不曾消失的緊張,背負 生命危機感的個體,在新與舊、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之間徘徊掙扎
【內容介紹】
為什麼現實中的「禮學大家」在日記和未刊著作中會有極端反叛的面孔?晚清以來,面對時代的困局和挑戰,中國民間社會又有什麼反應?為什麼有的西方主義要反西方,有的傳統主義卻是反傳統的?歷史記憶是怎樣被壓制下去的,又是怎樣復活的?近代中國,為什麼學術會逐漸淪為闡釋現實的工具?何以知識精英會自問「我為什麼還不是一個工人」?
適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晚清士大夫和民國知識人的學術追求、思想世界乃至個人命運與時代劇烈碰撞,從應對「傳統學術與思想內部的危機」,到「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糾纏與徘徊」,再到建立「學術社群」的努力、學術世界主義與學術民族主義間的兩難選擇,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貫穿其間。而在原有秩序已經崩解的近代中國,任何一種思想都有機會脫穎而出,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思潮在競爭,必須擺脫「後見之明」式的,或過度目的論式的思維,巡迴往還於「史家的邏輯」與「事件發展的邏輯」之間,才能發掘其間的復雜性、豐富性及內在的張力,發現晦暗不明的思想與人物,傾聽多元競逐的聲音。
【名家推薦】
關於「近代」、「思想」與「學術」,原本那些宏大而牢固的論述,構成了一個強大的脈絡,既規定了歷史敘述的邊界,也限制著我們理解的視野。泛森兄讀書多、用心細、思考深,最善於重新探究歷史底層和發現隱沒資料,在「堅如磐石的堤防上鑿洞」(用他自己的話),也最善於巧妙地選擇「思想資源」和「概念工具」。在本書中,他不僅使原本有關近代思想與學術的論述「去脈絡化」,也總能通過特殊的資料選擇、別致的切入角度、清晰的文字表述「再脈絡化」,從而可能重建一個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歷史系特聘教授)
本書以動態而非靜止的眼光考察世局對讀書人的困擾以及後者的因應,使時代社會、政治與思想、學術的關聯互動得以凸顯。文字曉暢通達,辭足達其所欲言;既能關照今日西方學界思考的重大問題,又體現出作者對晚清學術傳統內在理路的深刻把握,且所著皆「見之於行事」,並不以「空言」似的泛論出之,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必會成為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研究的典範之作。
——羅志田(四川大學傑出教授)
作者簡介:
王泛森,1958年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明清至中國近代的思想史、學術史等領域的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