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偉達2021財年營收達166.75億美元,但晶元短缺仍拖累供貨
2月24日美股盤後,英偉達公布了2021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報告顯示,英偉達第四季度營收為50.03億美元,同比增長61%,環比增長6%;凈利潤為14.57億美元,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9%。不計入某些一次性項目(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准則),英偉達第四季度調整後凈利潤為19.57億美元,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7%;每股攤薄收益為2.31美元,同比增長51%,環比增長9%。
英偉達2021財年營收為166.75億美元,同比增長53%;凈利潤為43.32億美元,同比增長55%;每股攤薄收益為6.90美元,同比增長53%。
英偉達四季度 游戲 業務收入為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7%。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稱,去年發布的RTX30系列GPU需求令人難以置信,隨著光線追蹤、深度學習超高采樣(DLSS)技術與AI需求提高,英偉達 游戲 GPU系列已經開始進入主要升級周期。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表示,數據中心、高性能計算的強勁成長需求將持續,不過晶元供應緊縮正限制產品供應。Colette Kress稱,全球需求大幅增加限制了晶元供應產能和零部件獲取,尤其是在 游戲 業務上。
黃仁勛稱,英偉達的供應受到「公司層面」的限制,但認為今年全年有足夠的供應來保持增長,並且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部分細分市場不會受到供應短缺的傷害。不過,即使英偉達增加了供應量,庫存在第一季度仍可能保持較低水平。
英偉達對晶元短缺的表述與此前AMD一致,擁有 游戲 主機、桌面CPU和GPU業務的AMD同樣受限於晶元供應。AMD CEO蘇姿豐表示, 游戲 主機、PC處理器、GPU的缺貨將持續到2021年下半年之前,其中 游戲 主機晶元影響最為嚴重。
此外,由於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價格暴漲,引來大量用戶購買顯卡用於「挖礦」,該現象推動了GPU價格的增長,甚至一度讓多款GPU斷貨。目前英偉達已經採取多種方式遏制該情況,英偉達推出了一系列專用於開采加密貨幣以太幣的處理器CMP(加密貨幣挖礦處理器),並在軟體層面限制顯卡挖礦效率。Colette Kress稱,公司估計其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銷售額為1億美元至3億美元。
數據中心銷售額增長了97%,上季度收入為19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去年對以色列網路設備商邁絡思 科技 (Mellanox)的收購。得益於超高速網路產品需求增加, 邁絡思業務第一季將較上季增長。黃仁勛還表示,公司旗下普遍用於AI數據中心的GPU在雲端服務商和垂直產業中迅速成長。全球上千家企業正在使用英偉達AI技術來建立具備AI服務的雲端產品。
英偉達上季度 汽車 業務銷售總額為1.45億美元,較前一季度增長16%,較去年同期下降11%。其 汽車 部門經歷了連續多個季度的下滑,反映出 汽車 生產中斷和銷售疲軟,因為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推遲了大筆采購。
針對ARM並購案,黃仁勛回應稱,公司在收購ARM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在去年9月宣布後該交易時,曾預計花費18個月與各國監管機構協商以獲得批准。
24日美股盤後,英偉達股價上漲2.52%,報收579.96美元。公布財報後英偉達股價一度攀高,但隨即下跌3.17%至每股561.6美元。
B. 如何看待比特幣暴跌比特幣可能跌至1500美元
隨著虛擬貨幣暴跌開始發酵,比特幣價格也將進一步下跌。比特幣價格可能會跌至1500美元,70%的市值將會蒸發。
僅在上周三,比特幣就就下跌了12%,跌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迄今已跌至其市值已銳減60%以上。許多其他加密貨幣包括萊特幣也同步下跌。
比特幣現金(BCH)將迎「硬分叉」是比特幣近期大跌的誘因。11月16日00:40,比特幣現金社區迎來一輪硬分叉,分為Bitcoin ABC和Bitcoin SV。
這場硬分叉由長期自稱「中本聰」的澳大利亞人Craig Steven Wright發起,主要是他與BCH的忠實捍衛者——比特大陸CEO吳忌寒之間的BCH社區內部爭執。
目前受到加密貨幣市場暴跌的影響,世界知名顯卡廠商英偉達近日股價也呈現暴跌態勢,市值蒸發230億美元,這相當於一個AMD的市值。
英偉達股價下跌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加密貨幣需求下降的預期。這對英偉達來說當然是壞消息,而對於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來說,其警示作用亦如同「煤礦中的金絲雀」。
C. 英偉達一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
英偉達一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
英偉達一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英偉達本財季營收8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6%,創公司歷史紀錄。兩大營收支柱游戲和數據中心業績仍然強勁。英偉達一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
北京時間5月26日凌晨,英偉達(Nvidia)公布了2023財年Q1的財報。財報顯示,英偉達Q1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82.9億美元(約合5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環比也有8%的漲幅。凈收入方面,Q1凈收入為16.2億美元(約合109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46%,同比下降15%。
總體而言,上一季度英偉達的表現略高於市場預期。
不過由於俄烏和中國新館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問題,英偉達對Q2的業績表現比較悲觀。該公司EVP及CFO克萊特·克蕾絲(Colette Kress)指出,這可能會影響大約5億美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的收入。財報顯示,英偉達預計Q2的營收為81億美元(約合543億元人民幣),低於分析師預期的85.4億美元(約合573元人民幣)。
受此影響,英偉達股票盤後下跌6.5%至159.36美元(約合1069元人民幣),連帶主要競爭對手AMD股價也下跌了2.6%,英特爾的股價也略有下跌。
主營業務方面,作為英偉達的傳統強勢業務,以游戲顯卡為代表的游戲業務Q1達到了創紀錄的36.2億美元(約合2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6%。
英偉達表示,游戲業務的增長主要是由筆記本顯卡和游戲主機晶元帶動的。今年,英偉達發布了迄今為止性能最強的消費者級顯卡GeForce RTX 3090 Ti。
與此同時,過去一年困擾全球玩家的顯卡短缺問題也得到了緩解。英偉達表示,用於游戲的顯卡庫存已經「正常化」。從地區來看,北美的游戲需求依然強勁,但英偉達在歐洲部分地區和中國市場看到了一些疲軟。英偉達預計第二季度渠道庫存將基本恢復正常,但游戲收入也將下降10%左右。
反映在顯卡價格上,去年瘋漲的顯卡價格已經開始下跌。根據PC硬體網站Toms Hardware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顯卡有關商品的價格較1月平均下降了30%。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顯卡短缺的現象得到了緩解,但晶元短缺的情況可能還將持續。英特爾CEO帕特里克·基爾辛格(Patrick Gelsinger)就在4月份預測,短缺將持續到2024年。
數據中心業務方面,雖然從2019年才起步,但是增長迅猛。財報顯示,Q1數據中心業務營收37.5億美元(約合2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3%,環比增長15%,首次超過了英偉達最核心的游戲業務。
過去幾年,深度學習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強勁的算力需求。以參數量達到了1750億的通用AI模型GPT-3為例,微軟2020年專為其設計的超級計算機就搭載了1萬塊顯卡。
Nvidia CEO黃仁勛在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無論是工業界對人工智慧重要性的認可,還是這些新的人工智慧模型的變革性質、推薦系統、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慧對話、全球數以千計的公司在雲端使用英偉達人工智慧,所有這些因素都在推動我們的數據中心增長,因此我們預計數據中心需求將保持強勁。」
其它業務方面,專業視覺化業務同比增長了67%至6.22億美元(約合42億元人民幣)。克蕾絲表示,工作站級GPU的表現仍然很強勁,因為公司正在持續投入對遠程工作的支持。她還強調了旗下的3D協作/模擬平台Omniverse正在為像亞馬遜、百事可樂、Kroger這樣的客戶盈利,提高了GPU的.銷售。
唯一表現不佳的是汽車晶元業務,Q1收入為1.38億美元(約合9.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10%。英偉達將其歸因於汽車供應緊張和車載娛樂SoC 收入下降。
此外,雖然收購ARM失敗,但英偉達還需支付給軟銀至多12.5億美元(約合84億元人民幣),這是在2020年兩家公司簽署合約時規定的押金。
5月25日美股盤後,英偉達公布截至2022年5月1日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英偉達本財季營收8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6%,創公司歷史紀錄。凈利為16.2億美元,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46%。英偉達該季度營收高於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但凈利不及預期。
英偉達兩大營收支柱游戲和數據中心業績仍然強勁。英偉達CEO黃仁勛稱,雖然游戲業務收入創新高,但數據中心已經是英偉達最大的平台,對下半年表現看好。
分板塊看,兩大業務中,游戲業務第一財季實現營收36.2億美元,同比增長31%,主要涵蓋台式及筆記本電腦所需圖形處理器(GPU),以及向任天堂Switch游戲機供貨的GPU。英偉達稱,此前用於游戲的顯卡價格高漲導致消費者難以購買,現在缺貨情況緩解,但預計二季度游戲業務銷售收入將環比一季度減少百分之十幾。
英偉達一季度數據中心營收37.5億美元超過游戲業務,同比增長83%,主要由於市場對公司人工智慧產品的強勢需求。黃仁勛預計數據中心業績還將創新高。
第一財季,英偉達來自超大規模和雲計算客戶的銷售收入同比翻了一倍多,垂直行業需求仍強勁,網路方面的營收加速增長。
另兩項業務則是喜憂參半,專業可視化業務當季營收6.22億美元,同比增長67%,該業務主要向工作站、3D設計用途提供專業級渲染GPU。受汽車行業部分供應鏈制約影響,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至1.38億美元。
英偉達OEM及其他業務當季營收為1.58億美元,同比大跌51%,環比下跌18%,環比跌幅主要源於挖礦專用處理器CMP出貨下滑。5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已與英偉達公司就披露不充分達成和解。
先前SEC指控這家晶元巨頭就加密采礦對公司的游戲業務影響披露不充分。在不承認或否認SEC調查結果的情況下,英偉達同意接受停終條令,並支付550萬美元罰款。
英偉達還披露,隨著放棄並購Arm後,向軟銀支付了13.5億美元解約費用。
在地緣政治形勢和供應鏈混亂影響下,英偉達對第二季度給出悲觀業績展望:預計營收81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英偉達CFO克雷斯在電話會上表示,預計中國和俄羅斯的游戲業務銷售額損失約4億美元,在俄羅斯的數據中心業務銷售額也損失近1億美元,共計損失超過5億美元。
克雷斯還稱,為了應對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英偉達將放慢招聘步伐並控制開支。
受悲觀業績預期影響,英偉達股價盤後跌超9%。英偉達股價波動同樣波及AMD、美光、西部數據等半導體公司股票。
5月26日消息,英偉達披露最近一個季度的業績。
報告顯示,英偉達第一季度實現的營收創紀錄,達82.9億美元,同比增長46%,環比增長8%,數據中心和游戲業務收入創下新高。不過,英偉達實現的凈利潤僅為16.18億美元,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46%。按照美國通用會計准則計算,英偉達的調整後凈利潤為34.43億美元,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3%。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表示,在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背景下,英偉達在數據中心和游戲領域取得了創紀錄的業績,「深度學習自動化智能的有效性,正在推動各行業的公司採用英偉達產品進行人工智慧計算。盡管游戲業務實現的營收創下了季度新高,但數據中心業務已成為英偉達最主要的業務。」
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實現營收37.5億美元,同比增長83%,約占總營收的45.23%;英偉達的游戲業務實現營收36.2億美元,同比增長31%,約占總營收的43.67%。
D. 2021年7月20英偉達股票為什麼降價了
盈利時間較長。2021年7月20英偉達股票因為盈利時間較長而導致降價。自2019年初以來,英偉達在股票市場上表現不俗。由於視頻游戲和專業礦卡業務的強勁增長,英偉達的股價在兩年半的時間里上漲了500%。英偉達股價一度下跌2.5%,至183.24美元,英偉達1:4拆股計劃於7月20日生效,通常情況下,此消息本應該對英偉達利好,然而,股價竟一度出現大幅下跌。英偉達的RTX3080卡將為礦商帶來每天約3美元的凈收益,需要233天才能實現盈利。
E. 有媒體形容這份英偉達財報堪稱「雪崩」,為什麼這么說呢
有媒體形容這份英偉達財報堪稱“雪崩”,這樣說的原因如下。
由於加密貨幣的價格下降,礦主對昂貴的視頻卡的需求也隨之降低。與此同時,以太坊區塊鏈逐漸轉向了一種新的獲得方式,即“權益證明”,因為它不需要花費大量的計算機硬體,所以顯卡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小。
所以,英偉達公司的財報下跌將是一個持續的現象。
F. 英偉達股票為什麼從800到200
英偉達股票從800到200是因為游戲業務下降導致的。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英偉達的股價今年迄今下跌了逾37%,過去三個月下跌了12.3%,與加密貨幣礦工相比,英偉達受到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歸咎於游戲玩家需求的下降。
G. 是什麼讓英偉達一夜市值暴跌230億美元
2019財年Q3財報,基本宣告了英偉達增長神話的破滅。而上周五的股價暴跌,算是一個不太客氣的告別式。
英偉達周五大跌18.76%,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周四盤後發布的財報,市值跌倒1000億美元以下,一夜之間損失了230多億美元,跌去了一個AMD,AMD是英偉達的有力競爭對手。截止周五收盤時,AMD市值為201億美元。
最新財報顯示,英偉達2019財年Q3游戲收入不振,數據中心業務增長放緩,當期營收不及市場預期。2019財年Q3營收增長21%,過去九個季度中首次增幅低於30%。
實際上,從2018財年Q3之後,英偉達增速就開始放緩,當期營收增速只有31.54%;此前四個季度,英偉達營收均獲得50%左右的高速增長。除了挖礦熱一度使2019財年Q1營收增長60%以上,過去五個季度增速基本都在20%-40%之間。
不巧的是,近期又發生了 2080Ti 燒卡事件。而英偉達對下季度的預期也很不樂觀,預計2019財年Q4營收將達到27億美元,上下浮動2%,這相當於同比下跌7.2%左右。這就意味著英偉達將迎來首次五年以來的首次營收下滑,成為壓垮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英偉達近期業績壓力要追溯到挖礦熱,加密貨幣對英偉達來說曾是一筆意外之財。
在2019財年Q1的財報中,英偉達首次公布數字加密貨幣營收,其中顯示英偉達從數字加密貨幣晶元中獲得了2.89億美元的收入,受此影響當期營收錄得60%以上高速增長。
可是加密貨幣的退潮,也讓英偉達的業績付出代價。由於加密貨幣價格的下滑,以及新幣開采成本持續攀升,導致大量礦商拋售設備,二手礦卡充斥市場,分流了GPU的需求,上一代的Pascal 游戲晶元庫存難以清理。
老款顯卡庫存無法消化,是當期業績不振最重要的原因,並將持續影響到四季度。這就造成對清理庫存的擔憂,這實際上也是本次股價下跌的主要動因。
財報顯示英偉達本季度的庫存價值Q3高達14.17億美元,明顯高於此前兩個季度,2019財年Q1庫存價值為8億美元,Q2為10.9億美元。英偉達預計庫存的問題將得到修正,預計四季度末將回歸正常水平。
受此影響,英偉達游戲顯卡銷售乏力。財報顯示,Q3英偉達游戲收入17.64億,同比增長13%,過去七個季度以來首次增速放緩到10%的段位。此前六個季度中,有四個季度游戲收入增幅在50%左右或更高,兩個季度低於30%,但也都在25%以上。
英偉達因為AI浪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谷歌、微軟、亞馬遜、BAT都在購買英偉達晶元,以便在各自的數據中心部署人工智慧。不過,目前其營收的重頭依然來自游戲,因此游戲業務不振,會造成其短期業績的巨大壓力。
不過,對於英偉達的長期前景,資本市場還是看好。英偉達在AI晶元上所佔據的優勢依然明顯,其數據中心業務、專業可視化和智能駕駛業務都在得享其利。
這三項業務中,目前需求最大、增長最快的就是數據中心業務,2018財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0%,可視化業務增長23%,智能駕駛業務增長12%。雖然這塊業務的增速在放緩,Q3同比增長降至58.1%,創造了過去七個季度以來的新低,但總體來說依然會保持長期的增長。
智能駕駛是AI應用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但落地進展實際上並沒那麼迅速,因此這塊業務的爆發式增長依然遙遠。在這三項業務中,智能駕駛業務增速最慢,營收貢獻也最小,在Q3營收佔比只有5.4%。它對英偉達的意義更多在於捕捉未來的戰略機會。
當然,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們也在從四面八方分食它的優勢。英特爾2017年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一大FPGA(可編程陣列)公司Altera,FPGA可針對特定框架進行深度優化定製,根據不同計算需求進行修改。AMD發布了面向數據中心的7納米GPU,可用於機器學習訓練和推理。這些都會跟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形成競爭。
H. 英偉達股票代碼
一. 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 。公司創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Jensen Huang(黃仁勛)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二. 1999年,NVIDIA發明了GPU,這極大地推動了PC游戲市場的發展,重新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並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
三. 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聰明公司」榜單。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英偉達排名第479。
四. 2019年3月,英偉達擬出價70億美元收購Mellanox。 兩年前,英偉達(http://NVDA.US)成為一支成長型股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英偉達股價上漲175%。在經歷了21個月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之後,該公司股價在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8月15日期間下跌了一半,因為其所有的增長動力都受到了不利因素的沖擊。
五. 現在,該股的下跌似乎已經過去了,隨著該公司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其股價將繼續上漲。自發布強勁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以來,英偉達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5%,而且還在繼續上漲。 美國財經網站CNBC股評人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曾表示:「市場即將正常化,首先是在游戲領域,然後是數據中心。加密貨幣挖掘市場的繁榮不會卷土重來——這是英偉達業務從懸崖上跌落的首要原因。但像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或自動駕駛這樣的高性能產品仍在不斷滲透,我認為英偉達是這些市場的領導者。」
英偉達(NVIDIA Corporation)[1]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人工智慧計算公司,GPU的發明者,由黃仁勛、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創立於1993年1月,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市。 公司於1999年1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產品包括GeForce、Tegra、ION等。 2021年11月,英偉達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在截至2021年10月31日的季度中,英偉達的收入達到71億美元,同比增長50%,每股盈利1.17美元,同比增長60%。
I. 英偉達2021年7月為什麼跌
礦機價值下降。
隨著礦機價值的下降,可能會出現二次風險。在許多情況下,礦企的貸款都是由礦機本身提供抵押。礦機價值下降,抵押品的價值也會隨之蒸發。
因為他們知道這可能會在兩個季度內過時。認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購買量正在穩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