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畫出對稱加密的原理

畫出對稱加密的原理

發布時間:2022-12-06 01:36:29

㈠ 簡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

對稱加密是計算機加密領域最古老也是最經典的加密標准。雖然對稱加密被認為不再是安全的加密方式,但是直到現在,還看不到它被淘汰的跡象。在很多非網路化的加密環境中,對稱加密足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對稱加密採用單密鑰加密方式,不論是加密還是解密都是用同一個密鑰,即「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稱加密的好處在於操作簡單、管理方便、速度快。它的缺點在於密鑰在網路傳輸中容易被竊聽,每個密鑰只能應用一次,對密鑰管理造成了困難。對稱加密的實現形式和加密演算法的公開性使它依賴於密鑰的安全性,而不是演算法的安全性。

一個對稱加密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可以表述為

S={M,C,K,E,D}

各字母的含義如下:

M:明文空間,所有明文的集合。

C:密文空間,全體密文的集合。

K:密鑰空間,全體密鑰的集合。

E:加密演算法。

D:解密演算法。

㈡ 加密的原理什麼

加密有兩種方式:對稱密鑰加密和非對稱密鑰加密:
1. 對稱密鑰加密原理
在加密傳輸中最初是採用對稱密鑰方式,也就是加密和解密都用相同的密鑰。
2. 非對稱密鑰加密原理 正因為對稱密鑰加密方法也不是很安全,於是想到了一種稱之為「非對稱密鑰」加密(也稱公鑰加密)方法。所謂非對稱密鑰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用不同的密鑰,其中一個稱之為公鑰,可以對外公開,通常用於數據加密,另一個相對稱之為私鑰,是不能對外公布的,通常用於數據解密。而且公/私鑰必須成對使用,也就是用其中一個密鑰加密的數據只能由與其配對的另一個密鑰進行解密。這樣用公鑰加密的數據即使被人非法截取了,因為他沒有與之配對的私鑰(私鑰僅發送方自己擁有),也不能對數據進行解密,確保了數據的安全。

㈢ 對稱加密的工作過程

下面舉個例子來簡要說明一下對稱加密的工作過程。甲和乙是一對生意搭檔,他們住在不同的城市。由於生意上的需要,他們經常會相互之間郵寄重要的貨物。為了保證貨物的安全,他們商定製作一個保險盒,將物品放入其中。他們打造了兩把相同的鑰匙分別保管,以便在收到包裹時用這個鑰匙打開保險盒,以及在郵寄貨物前用這把鑰匙鎖上保險盒。
上面是一個將重要資源安全傳遞到目的地的傳統方式,只要甲乙小心保管好鑰匙,那麼就算有人得到保險盒,也無法打開。這個思想被用到了現代計算機通信的信息加密中。在對稱加密中,數據發送方將明文(原始數據)和加密密鑰一起經過特殊加密演算法處理後,使其變成復雜的加密密文發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密文後,若想解讀原文,則需要使用加密密鑰及相同演算法的逆演算法對密文進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復成可讀明文。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使用的密鑰只有一個,發收信雙方都使用這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

㈣ 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其流程圖

對稱加密的核心——通信雙方共享一個密鑰


通信過程:

A有明文m,使用加密演算法E,密鑰key,生成密文c=E(key,m);

B收到密文c,使用解密演算法D,密鑰key,得到明文m=D(key,c);

比喻:

對稱加密是最直觀,也是歷史最久遠的加密手段,類似於加鎖和解鎖,只不過鑰匙的個數非常多(~~2^100),一個人窮其一生也試不完所有可能的鑰匙。

㈤ 什麼是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顧名思義就是加密和解密的密鑰是相同的。

㈥ 簡述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

不對稱加密演算法使用兩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對鑰匙—公鑰和私鑰。在使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文件時,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對公鑰和私鑰,才能完成對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過程。~~~ ~ 加密明文時採用公鑰加密,解密密文時使用私鑰才能完成,而且發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鑰,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鑰的人。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發信方想發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讀的加密信息,發信方必須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鑰,然後利用收信方的公鑰來加密原文; 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後,使用自己的私鑰才能解密密文。顯然,採用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收發信雙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須將自己早已隨機生成的公鑰送給發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鑰。由於不對稱演算法擁有兩個密鑰,因而特別適用於分布式系統中的數據加密。 廣泛應用的不對稱加密演算法有RSA演算法和美國國家標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對稱加密演算法為基礎的加密技術應用非常廣泛。~~~ OK

㈦ 密碼學基礎(二):對稱加密

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秘鑰稱為對稱加密。

DES:已經淘汰
3DES:相對於DES有所加強,但是仍然存在較大風險
AES:全新的對稱加密演算法。

特點決定使用場景,對稱加密擁有如下特點:

速度快,可用於頻率很高的加密場景。

使用同一個秘鑰進行加密和解密。

可選按照128、192、256位為一組的加密方式,加密後的輸出值為所選分組位數的倍數。密鑰的長度不同,推薦加密輪數也不同,加密強度也更強。

例如:
AES加密結果的長度由原字元串長度決定:一個字元為1byte=4bit,一個字元串為n+1byte,因為最後一位為'',所以當字元串長度小於等於15時,AES128得到的16進制結果為32位,也就是32 4=128byte,當長度超過15時,就是64位為128 2byte。

因為對稱加密速度快的特點,對稱加密被廣泛運用在各種加密場所中。但是因為其需要傳遞秘鑰,一旦秘鑰被截獲或者泄露,其加密就會玩完全破解,所以AES一般和RSA一起使用。

因為RSA不用傳遞秘鑰,加密速度慢,所以一般使用RSA加密AES中鎖使用的秘鑰後,再傳遞秘鑰,保證秘鑰的安全。秘鑰安全傳遞成功後,一直使用AES對會話中的信息進行加密,以此來解決AES和RSA的缺點並完美發揮兩者的優點,其中相對經典的例子就是HTTPS加密,後文會專門研究。

本文針對ECB模式下的AES演算法進行大概講解,針對每一步的詳細演算法不再該文討論范圍內。

128位的明文被分成16個位元組的明文矩陣,然後將明文矩陣轉化成狀態矩陣,以「abcdefghijklmnop」的明文為例:

同樣的,128位密鑰被分成16組的狀態矩陣。與明文不同的是,密文會以列為單位,生成最初的4x8x4=128的秘鑰,也就是一個組中有4個元素,每個元素由每列中的4個秘鑰疊加而成,其中矩陣中的每個秘鑰為1個位元組也就是8位。

生成初始的w[0]、w[1]、w[2]、w[3]原始密鑰之後,通過密鑰編排函數,該密鑰矩陣被擴展成一個44個組成的序列W[0],W[1], … ,W[43]。該序列的前4個元素W[0],W[1],W[2],W[3]是原始密鑰,用於加密運算中的初始密鑰加,後面40個字分為10組,每組4個32位的欄位組成,總共為128位,分別用於10輪加密運算中的輪密鑰加密,如下圖所示:

之所以把這一步單獨提出來,是因為ECB和CBC模式中主要的區別就在這一步。

ECB模式中,初始秘鑰擴展後生成秘鑰組後(w0-w43),明文根據當前輪數取出w[i,i+3]進行加密操作。

CBC模式中,則使用前一輪的密文(明文加密之後的值)和當前的明文進行異或操作之後再進行加密操作。如圖所示:

根據不同位數分組,官方推薦的加密輪數:

輪操作加密的第1輪到第9輪的輪函數一樣,包括4個操作:位元組代換、行位移、列混合和輪密鑰加。最後一輪迭代不執行列混合。

當第一組加密完成時,後面的組循環進行加密操作知道所有的組都完成加密操作。

一般會將結果轉化成base64位,此時在iOS中應該使用base64編碼的方式進行解碼操作,而不是UTF-8。

base64是一種編碼方式,常用語傳輸8bit位元組碼。其編碼原理如下所示:

將原數據按照3個位元組取為一組,即為3x8=24位

將3x8=24的數據分為4x6=24的數據,也就是分為了4組

將4個組中的數據分別在高位補上2個0,也就成了8x4=32,所以原數據增大了三分之一。

根據base64編碼表對數據進行轉換,如果要編碼的二進制數據不是3的倍數,最後會剩下1個或2個位元組怎麼辦,Base64用x00位元組在末尾補足後,再在編碼的末尾加上1個或2個=號,表示補了多少位元組,解碼的時候,會自動去掉。

舉個栗子:Man最後的結果就是TWFu。

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都是以0和1的二進制來存儲,而所有的文字都是通過ascii表轉化而來進而顯示成對應的語言。但是ascii表中存在許多不可見字元,這些不可見字元在數據傳輸時,有可能經過不同硬體上各種類型的路由,在轉義時容易發生錯誤,所以規定了64個可見字元(a-z、A-Z、0-9、+、/),通過base64轉碼之後,所有的二進制數據都是可見的。

ECB和CBC是兩種加密工作模式。其相同點都是在開始輪加密之前,將明文和密文按照128/192/256進行分組。以128位為例,明文和密文都分為16組,每組1個位元組為8位。

ECB工作模式中,每一組的明文和密文相互獨立,每一組的明文通過對應該組的密文加密後生成密文,不影響其他組。

CBC工作模式中,後一組的明文在加密之前先使用前一組的密文進行異或運算後再和對應該組的密文進行加密操作生成密文。

為簡單的分組加密。將明文和密文分成若干組後,使用密文對明文進行加密生成密文
CBC

加密:

解密:

㈧ 簡述加密技術的基本原理,並指出有哪些常用的加密體制及其代表演算法

1、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加密演算法用來對敏感數據等信息進行加密,常用的演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數據加密標准,速度較快,適用於加密大量數據的場合。
3DES(Triple DES):是基於DES,對一塊數據用三個不同的密鑰進行三次加密,強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級加密標准,是下一代的加密演算法標准,速度快,安全級別高;
演算法原理
AES 演算法基於排列和置換運算。排列是對數據重新進行安排,置換是將一個數據單元替換為另一個。AES 使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執行排列和置換運算。
2、非對稱演算法
常見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如下:
RSA:由 RSA 公司發明,是一個支持變長密鑰的公共密鑰演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塊的長度也是可變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數字簽名演算法,是一種標準的 DSS(數字簽名標准);
ECC(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編碼學。
演算法原理——橢圓曲線上的難題
橢圓曲線上離散對數問題ECDLP定義如下:給定素數p和橢圓曲線E,對Q=kP,在已知P,Q 的情況下求出小於p的正整數k。可以證明由k和P計算Q比較容易,而由Q和P計算k則比較困難。
將橢圓曲線中的加法運算與離散對數中的模乘運算相對應,將橢圓曲線中的乘法運算與離散對數中的模冪運算相對應,我們就可以建立基於橢圓曲線的對應的密碼體制。

㈨ 對稱加密演算法介紹 關於對稱加密演算法簡介

1、對稱加密(也叫私鑰加密)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鑰的加密演算法。有時又叫傳統密碼演算法,就是加密密鑰能夠從解密密鑰中推算出來,同時解密密鑰也可以從加密密鑰中推算出來。而在大多數的對稱演算法中,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相同的,所以也稱這種加密演算法為秘密密鑰演算法或單密鑰演算法。它要求發送方和接收方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個密鑰。對稱演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密鑰,泄漏密鑰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對他們發送或接收的消息解密,所以密鑰的保密性對通信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2、對稱加密演算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閱讀全文

與畫出對稱加密的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4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