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柱子錨固到屋頂的問題
中柱錨固正確,邊柱錨固錯誤。根據規則11G101-1第59頁圖顯示:邊柱內側鋼筋彎頭應向內12d,外側鋼筋錨固應達1.5labe,如外側配筋超過1.2%時需分二排錨固。從照片上看,外側鋼筋偏短。鋼筋彎頭應在製作時就成型好,現場烤肯定已破壞鋼筋材質,因此可從成型場從重製作一彎頭,豎向採用雙面電弧焊接的形式進行補救,當然嚴格的話從規范的角度也是不允許的,因為鋼筋接頭要離開彎折點10D以上。
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1、連梁和框架梁: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且跨高比小於5的梁(具體條文詳見「高規」第7.1.8條);框架梁是指兩端與框架柱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 兩者相同之處在於:一方面從概念設計的角度來說,在抗震時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連樑上出現塑性鉸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牆上,即所謂「強柱弱梁」或「強牆弱連梁」;另一方面從構造的角度來說,兩者都必須滿足抗震的構造要求,具體說來框架梁和連梁的縱向鋼筋(包括梁底和梁頂的鋼筋)在錨入支座時都必須滿足抗震的錨固長度的要求,對應於相同的抗震等級框架梁和連梁箍筋的直徑和加密區間距的要求是一樣的。 兩者不相同之處在於,在抗震設計時,允許連梁的剛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讓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剛度只允許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許其退出工作,所以規范規定次梁是不宜搭在連樑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樑上的。一般說來連梁的跨高比較小(小於5),以傳遞剪力為主,所以規范對連梁在構造上作了一些與框架梁不同的規定,一是要求連梁的箍筋是全長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為加密區和非加密區,二是對連梁的腰筋作了明確的規定即「牆體水平分布鋼筋應作為連梁的腰筋在連梁范圍內拉通連續配置;當連梁截面高度大於700mm時,其兩側面沿梁高范圍設置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的直徑不應小於10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對跨高比不大於2.5的連梁,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的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0.3%」且將其納入了強條的規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滿足「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且不是強條的規定。 2、框架梁和次梁: 一般情況下,次梁是指兩端搭在框架樑上的梁。這類梁是沒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構造上它與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現以國標圖集<03G101-1>為例加以說明: (1)次梁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錨固長度la,而框架梁的梁頂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抗震錨固長度laE。 (2)次梁梁底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一般情況下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鋼筋在支座的錨固長度為抗震錨固長度laE。 (3)次梁的箍筋沒有最小直徑的要求、沒有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要求,只需滿足計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據不同的抗震等級對箍筋的直徑和間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滿足計算要求,還要滿足構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編號為KL,次梁的編號為L。
㈡ 框架柱怎麼算加密區
柱子的加密分為兩種:1、底層柱根加密。2、柱樑相交處加密。
底層柱根加密范圍:從基礎頂面開始至1/3的柱凈高處為加密區。
柱樑相交處加密范圍:梁的頂面向上Hc處至梁底面向下Hc處為加密區,Hc為 柱的長邊尺寸、1/6本層柱的凈高、50CM 三個數值取最大值。
㈢ 躍層柱箍筋加密箍可以按層加密嗎
躍層柱箍筋加密箍不可以按層加密。原因是躍層柱箍筋加密箍是按躍層柱跨越各層的總高去計算的,不是按層去計算加密區長度,因此躍層柱箍筋加密箍不可以按層加密。
㈣ 廣聯達,圖形,框架結構外牆有柱子,怎樣畫散水智能布置,老是提示外牆不閉合
你畫牆的時候不是按柱邊開始畫的吧?那有的悲劇了。設下外牆外邊線,手工畫上去,然後再布散水,不過像我們浙江定額直接是按外牆中心線乘寬度來的,扣掉5米以上的台階和坡道,這樣直接手算了,或者導下外牆周長。不過我用的是品茗的,不是廣聯達呵呵。至於清單呵呵偷懶跟定額的量走了。
㈤ 繪圖說明外牆轉角構造柱的構造要求
繪圖說明外牆轉角構造柱的構造要求是構造柱最小截面為240毫米乘180毫米,縱向鋼筋,筋間距不宜大於250毫米,且在與圈樑相交得節點處宜適當加密。
㈥ 二次結構構造柱是否加密
需要。
50公分加密區,加密10公分間距。
GB5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8.2.8條3款對於組合磚牆構造柱要求箍筋加密間距100mm,范圍是柱頂柱腳各500mm。
GB50011-2010上的規定措辭是「應適當加密」。「二次結構中的構造柱」屬於填充、隔斷等非承載構件,不必硬靠組合磚牆構造規定,而可「應適當加密」。
設計規范
構造柱通常設置在樓梯間的休息平台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置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置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置成封閉狀。
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置要求是宜連續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梁設置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50m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構造柱
㈦ 柱子主筋接頭在加密區影響
框架柱全高加密時,柱筋接頭位置可否不考慮 施工時柱子接頭在加密區里了、可有這方面的規范?混規8.4.1條文說明,鋼筋接頭要避開柱端加密區。11G101的57頁,柱端非連接區不能連接。依據《鋼筋連接通用技術規程》,即使使用一級接頭時,也宜避開柱端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接頭率不得大於50%。
㈧ 五米層高柱子箍筋大過節面應該加密多少個
5米的柱子箍筋加密按規定需要36個加密箍筋,柱的上下各1/3均需要加密,唯有中間部位可以不加密,按36個加密箍筋做不會錯,加密箍筋間距是每10公分一個布置的,因為柱搭接部位需要加密,而梁下面也需要加密的。
㈨ 框架柱在什麼情況下全程加密
框架柱箍筋加密演算法:柱凈高除以柱長邊尺寸得出得結果小於等於4的話按柱全加密!還有若不是全加密的柱子的話加密為從板算起1/6加密和從梁下1/6!當下部為基礎筏板則沿柱1/3加密!
還有就是設計特別指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