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達利歐談加密貨幣

達利歐談加密貨幣

發布時間:2022-12-13 22:49:07

㈠ 比特幣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


2009年1月3日,一名自稱中本聰的密碼學愛好者,開發出了一套加密金融體系,在這個體系裡人人都可以通過「挖礦」發現數字貨幣。


這一天,中本聰自己還挖出了50個比特幣。


11年後,這50個比特幣市值接近300萬美元。加上其他比特幣,美團王興推測,理論上,中本聰已是世界首富了。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沒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但他開創的比特幣,開始被大眾所熟知並悄悄影響世界經濟:這個數字貨幣的價值不斷上升,成為越來越多投資客所熱愛的交易資產;實踐層面它如同中本聰當初的設計初衷一樣,正在成為部分交易活動的一般等價物。


比如,特斯拉不僅把比特幣視為貨幣(支持比特幣支付車款),也把它視為投資標的。在2月8日,特斯拉投資了總計 15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部分投資額佔到了特斯拉持有現金及其等價物的 7.7%。


從價格來看,確實「要比持有現金好」(馬斯克語)。粗略計算,僅僅不到兩周時間,特斯拉買入的這部分比特幣收益已經高達10億美金以上,超過了2020年特斯拉的凈利潤。


炒幣收益大於造車收益,特斯拉已經從一家造車公司成為炒幣公司。


比特幣的大漲從去年美股熔斷開始,從最低點的4000美元一路飆升,截至發稿日已經漲幅超過1000%,最高價格達到58318美元。在最高峰時,比特幣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這一市值高於國內所有 科技 公司的市值。


那麼,比特幣的這把火是如何燒起來的?


共識的形成:從無價值到有價值


早在春節前,馬斯克就在美國社交媒體 Clubhouse 中發表觀點稱,比特幣是一件好事,所以,自己是比特幣的支持者。


超級網紅的振臂一呼,多位商界大佬也隨著跟風發表對比特幣的認知。


在A股散戶心中有重要分量的但斌是坊間最出名的「茅台吹」,他聲稱旗下基金也開始投資比特幣。


相比往常諸年,今年具有輿論影響力的商界名人對比特幣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即使是商界的」保守勢力「態度也開始轉變。


以「老成持重」的印象著稱的瑞.達利歐和比爾蓋茨,更能代表保守勢力對於比特幣的看法。


瑞.達利歐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他被視為對沖基金之王。


他在今年1月時發文談論對比特幣的看法:「比特幣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發展速度之快實在令人震驚,整個一過程就像創建一條以信用為基礎的傳統貨幣體系。」


達利歐這一看法稍顯中立,更多的商業大佬表現出更具有傾向性的態度:比爾蓋茨在2月18日時談了自己對比特幣的新認知:「我確實認為,將資金轉換成更數字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三年前,他曾經對比特幣不屑一顧:「如果有簡單的方法做空,我會做空。」


除了商界名流,主要機構也開始對比特幣的進行背書和認可。


今年 1 月 20 日,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旗下的兩支基金向美國 SEC 提交了投資說明書。說明書中提到,旗下的某些基金或將參與基於比特幣的期貨合約交易。


幾天後,更為激進的投資機構ARK 發布了2021 Big Ideas,在報告中被散戶捧為女版巴菲特的ARK創始人凱瑟琳伍德女士在15個章節中用2個章節闡述了比特幣的基本面以及機構配置比特幣的分析,根據ARK的預期,未來比特幣將成為眾多機構和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迎接比特幣的將會是星辰大海。


鼓吹上市公司去把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當然是投資機構的一種策略,這就意味著自己的提前「埋伏」會有接盤俠。


截至2月19日,ARK旗下的ARKW持有876.98萬股灰度基金,根據區塊鏈媒體區塊律動的測算,ARK僅僅是在今年的浮盈就有2.47億美元。


這就像A股中抱團買茅台股票的公募基金一樣,華爾街的機構也開始對持有比特幣進行抱團。持有比特幣的交易員開始被人「尊敬」,如同A股中持有茅台的基金經理不再被散戶鄙視。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和另類資產,在早期沒有供機構持倉的基礎設施,17年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比特幣經紀人和託管商服務於機構,金融基建的完善支持了機構們對比特幣的投資。


投資之後再進行吶喊和宣傳,是華爾街的一貫策略。


資產的形成,源於共識。


古代的貝殼以及黃金白銀成為一般等價物時源於大家都願意承認它是稀缺的、以及不具備功能性的。鑽石成為眾人推崇的求婚必備品,源於大家相信它是稀缺的,能夠代表愛情,隨著不斷實踐,「鑽石等於愛情」從故事變為事實。


在《人類簡史》中,作者傳遞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是相信故事的,相信皇帝的「君權神授」,就有了上千年的封建 社會 存續。


從這種意義上,上市公司的定價其實也是故事:人類相信商業組織永續存在,所以才發明了DCF(現金流折演算法)對上市公司進行定價。這些資產定價公式通過商學院的普及不斷傳遞,讓公募基金和散戶都獲得共識。


在原始 社會 ,人們相信大祭司講的神話故事,開始有了社群和族裔的概念。 當商界名人和機構開始對大眾說「我相信比特幣故事」,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這種「無價值」的數字貨幣開始「有價值」。


稀缺、FOMO情緒以及供需


商界名人和機構的空前一致的看多情緒,已經加速傳染給散戶群體。


從今年1月份開始,剛開始接觸比特幣的高明軒就開始在好友圈打聽誰有熟悉的USDT購買渠道。


USDT在圈子裡被簡稱為「U」,是用法幣(美元或者人民幣)購買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中介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交易所里只支持幣幣交易(即用數字貨幣A去購買數字貨幣B),如果想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里購買比特幣,首先要在場外買入USDT。


USDT通常會被戲稱為電子美元,和美元的兌換關系是1:1,但在兌換的時候由於是在場外交易,通常會出現溢價和折價。 如果投資者情緒高漲,要高於美元價格。


2月22日晚,比特幣從最高的5.8萬美元跌到4.7萬美元並沒有阻攔市場投資者的熱度,在某交易所軟體中,USDT的價格從短短一周內從6.45元漲到了6.56元。


實際上,交易所往往會提供很多售賣U的賣家信息,直接轉賬給對方的銀行卡即可兌換,但沒有見過面且沒有擔保的交易總是令人不安心。


由於找到合適的賣家,自稱「性格謹慎」的高明軒只好放棄了這次比特幣的購入。


高明軒仍然想要去找熟人去購買USDT,但隨著比特幣的行情持續新高,很多手持USDT的比特幣炒家已經不願意轉手給他人,他們更願意持有以便隨時進行比特幣交易。


他最終用6.50元的價格兌換了USDT,即使比特幣恢復到1月29日的價格,他手裡可以買的數量也要比之前減少了。


他擔心踏空。


高明軒的這種情緒被幣圈市場稱之為FOMO情緒。FOMO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 在市場呈現上漲趨勢時,投資者往往擔心踏空而不斷加倉,繼而造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FOMO情緒進一步擴大。


散戶的FOMO情緒助長了比特幣市場的火熱,但從2020年疫情開始的比特幣牛市的主要原因最開始來源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以及灰度基金不斷在市場中吸籌。


主要經濟體的大放水,讓「持有現金」和其他固收資產變得不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在2020年3月,被視為全球流動性重要指標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低達到0.5%,全球范圍內的核心資產價格持續上漲,在疫情期間出現了全球范圍的機構抱團現象:A股的白酒股、美股五大 科技 股(Facebook、Amazon等)。


稀缺的比特幣成了「資本」的另一個流入之地。去年新冠疫情導致很多境外國家出現了短暫的動亂局面,而比特幣擁有交易方便、打破資金跨境流通以及流動性高的特點,被全球買家視為」可以避險的資產「。


比特幣的交易門檻稍微高,但優勢卻很多:365*24小時不間斷交易,流動性甚至要高於股票。


相比不斷開足馬力的美元印鈔機,比特幣在數量上具有稀缺性,在理論上這種虛擬數字貨幣只有2100萬個,目前已經有85%的被挖出。由於總量上存在上限,數字貨幣的價格更多取決於供需和相信它價值的人的多寡。


曾經在IDG等知名投資機構工作過的牛駿峰現在在數字貨幣交易所工作,他認為 :「股票資產在牛市來臨時,其實也是投資者在用不同的資產定價公式來安慰自己,當所有定價公式都顯示太高的時候,就不談估值了,談資產的供需。」


比特幣供需因素主要被一家名為灰度基金的信託基金影響。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信託基金管理加密資產,它允許投資者把自己手裡的比特幣入金到信託里,但這個兌換是單向的,投資者不支持贖回,需要鎖倉。形象地說,「灰度」在扮演一個只入不出的比特幣「饕餮」的角色。


它並不需要動用自有資金就能不斷拿到市場中的比特幣,在上個月灰度基金持有高達60.68萬枚比特幣。


熟悉股市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來這件事的邏輯: 這是一個公開的莊家,市場上可流通的比特幣由於它的存在而不斷減少。


眾所周知,莊家影響價格最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控制供給。



在區塊鏈圈子裡有句段子,比特幣在市值低迷時被稱為「比特幣騙局」,在市值高漲時又被稱為「區塊鏈騙局」。


這句話常用來形容比特幣的劇烈波動。


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本身並沒有具備像黃金一樣的避險屬性。恰恰相反, 比特幣由於沒有像股票一樣有一個可以錨定的資產定價公式,反而呈現出大起大落的價格走勢。


2月23日,比特幣一度跌至45200美元左右,暴跌逾10000美元。


比特幣價格暴跌導致杠桿交易者大面積爆倉。據比特幣家園網實時統計數據,當天有48.67萬人爆倉,爆倉資金達到296.44億元。


從2016年至今,比特幣累計下跌20%及以上的情況,總共出現了四次,跌幅超過48%的情況共有4次。在2018年底,比特幣價格更是較高點下跌了90%,這樣的波動並非每一個投資者可以承受。


由於比特幣本身是非法定貨幣,是基於某種演算法而產生的去中心化貨幣。相對其他資產,比特幣的流通場景更為隱秘而小眾,甚至是非法的。


這是人類 歷史 上的荒謬事情:數字貨幣受人追捧正是源自於它的「自由」,不受監管,不實名,不受交易限制,24小時在交易。 但也正是它的「自由」屬性,導致成為它為恐怖主義融資、洗錢以及逃稅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在國內一些數字貨幣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仍然有一條提醒:「請勿備注任何信息BTC、USDT以及其他數字資產名稱用於轉賬備注,防止造成您的匯款被攔截、銀行卡凍結等問題。」


目前,市面上活躍的國內交易平台雖然其辦公場所仍然在國內,但注冊地卻往往是海外,國內監管對非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仍然是採取限制的態度。


對於投資者而言, 比特幣並非實名制的特點也導致了這一資產有被盜的風險。


被盜並非數字貨幣的專利,理論上所有賬戶都有被盜的風險,但實名制賬戶有追回的可能。而數字貨幣的規則是:誰掌握了私鑰,誰就掌握了這筆資產。一旦私鑰被盜,那麼就和這筆資產說再見。


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購買比特幣選擇用USDT等穩定幣,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大多會選擇持有USDT等穩定幣來規避下跌風險。但這些穩定幣並不具備如同比特幣一樣的稀缺性,也並沒有如同比特幣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共識。


USDT所在的泰達公司一直聲稱自己發行多少幣,就儲備多少美元,但卻無法提供相對應銀行賬戶的擔保。所以存在一個風險就是:或許有一天,即使比特幣依舊漲勢如虹,但持有的、本來用於購買比特幣的USDT突然就會因為過度超發大幅貶值。


股票及其衍生品走過了幾百年的歷程,現如今投資者們在股票交易所中自由出入只擔心資產下跌,從未擔心資產的丟失以及交易所跑路。


但比特幣作為一個新興的資產,相應的金融基建並沒有完善,比如大多數人持有的比特幣是存放在交易所提供的中心化虛擬賬戶,並非真實的比特幣地址, 理論上交易所攜幣跑路的風險仍然存在。


對於習慣了股票賬戶的投資者而言,這恐怕是最大的風險了。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㈡ 幣圈瘋狂!比特幣首次突破23000美元,誰是背後推手投資者還能進場嗎

近一個月,比特幣幣值從1.8萬美元狂奔到2萬美元,一度突破2.3萬美元,漲勢如虹。

受訪人士提醒,隨著幣值的沖高,市場的狂熱投資者陸續進入FOMO狀態,在不斷推高比特幣市值的同時,也讓回調的風險越來越大。投資者應保持冷靜,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時注意規避風險。

2.1萬美元、2.2萬美元、2.3萬美元……比特幣 歷史 性站上2萬美元!

緊接著,幣圈上演了一幕幕「真香」現場:「去年有個人指著我鼻子說BTC(比特幣)是騙人的,昨晚他來找我問如何進場。」

至於後市行情,多位專家表示,隨著幣值的沖高,市場的狂熱投資者陸續進入FOMO(害怕錯過機會)狀態,在不斷推高比特幣市值的同時,也讓回調的風險越來越大。投資者應保持冷靜,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時注意規避風險。

數據顯示,比特幣12月16日首度突破2萬美元,16日23時20分,比特幣交易價格漲至20670美元,日內漲幅高達6.51%,創 歷史 新高;較今年3月的年內低谷增長了430%以上,較今年初累計上漲近200%,市值接近4000億美元。比特幣站上 歷史 高位也帶動其他虛擬幣幣值上漲。

突破2萬美元新高之後,比特幣幣值在12月17日一再刷新,最高一度漲超2.3萬美元。截至12月17日18時45分,比特幣報於2.25萬美元。

實際上,今年11月以來,比特幣一直在高位盤旋,屢次逼近2萬美元。11月18日突破1.8萬美元,11月30日一度漲至19698美元。12月份前半個月稍有回落,但也保持在1.8萬美元上方。

長期來看,在2013年的時候,比特幣沖高到1000美元,之後大回撤到150美元。在2017年12月,比特幣的價格上漲至接近2萬美元時,當時比特幣總市值達到3288.9億美元。然而,之後的一年卻遭遇了大跌,跌至近3000美元。

數據顯示,MicroStrategy在2020年8月至9月期間以4.25億美元買入38250枚比特幣。Square在10月購買了價值5000萬美元的比特幣。灰度信託數字資產管理總規模已達近140億美元。灰度基金旗下的GBTC數字資產總持倉量已經接近57萬枚,相較於6月初的36萬枚持倉量,不到半年的時間增長了58.3%。

10月21日,擁有超過3億活躍用戶的PayPal宣布將允許用戶使用其應用買賣和持有比特幣等少數虛擬貨幣,並在11月正式向符合條件的美國用戶開放了加密貨幣服務。據投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的對沖基金Pantera Capital估算,PayPal上線比特幣業務三周內,其客戶買入的比特幣已經約占市場新供應幣的70%。

12月,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達利歐表示,過去十年,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已經成為一種類黃金資產替代品。比特幣與黃金等供應有限的流動財富存儲方式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因此可作為黃金的一種分散投資。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12月16日宣布,將在2021年2月8日上線以太坊(ETH)期貨產品。CME在2017年市場周期的高峰期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打破了加密衍生品世界的格局。根據The Block的數據,其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未平倉合約已超過10億美元,這使其成為最大的加密貨幣期貨市場之一。

「隨著越來越多大機構進入數字資產投資領域,全球數字資產交易領域將走向主流化、合規化、機構化,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更多的傳統金融巨頭全面擁抱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並強勢入局是行業大勢所趨,也給市場帶來了海量資金入場的預期。」於佳寧分析指出。

比特幣創新高之後,後市行情怎麼走?

劉峰預計,隨著幣價創新高,市場的狂熱投資者陸續進入FOMO狀態,在不斷推高比特幣市值的同時,也讓回調的風險越來越大。作為投資者應在這種FOMO心態中保持冷靜,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時注意規避風險,做好保護自己資產的舉措。

加密貨幣金融機構Nexo的聯席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Antoni Trenchev則表示,「我們有了新的分水嶺,下一個目標整數關口是30000美元,這是比特幣新篇章的開始」。

此外,倫敦數字資產交易所Luno首席執行官Marcus Swanepoel表示,比特幣可能會繼續上沖至20000美元至25000美元區間,隨後新一輪的大幅拋售將出現,比特幣可能會回調20%至30%。

於佳寧指出,「比特幣價格上漲是周期的紅利,它的價值本質來源全球性共識的力量。在未來我們將看到有更多主流數字資產被主流資產所接納。同時,在全球資產數字化的進程中,也會涌現越來越多的新興數字資產走向主流,而這些數字資產都將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在未來,區塊鏈思維也將成為全 社會 基礎性的思維方式。」

㈢ 2022年世界首富馬斯克:金錢只不過是一種信息系統

2022年世界首富馬斯克以2903億美元的身家登頂,現年51歲的他掙錢效率無人能敵,這來源於他對於金錢的特殊看法。他說「所謂的金錢不過是勞動分配的信息系統罷了。真正重要的是做出商品以及提供服務。我們應該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去看待貨幣。誤差和延遲最小的一方將獲勝」。

說白了,誰能創造出更多、更好、更快的價值,誰就有更多的金錢。

以特斯拉為例,他終極目標不是做電動車,他是要打造一台能製造電動車的機器,「材料進去,車出來」,這就是印鈔機,每生產一輛車,就產生數萬美元的利潤進入到銀行賬戶。

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做車和做煎餅果子的人是同一種形式,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掙錢方式比較辛苦,哪怕是馬斯克,小便也不能超過3分鍾,一休假火箭就爆炸。

英國和美國都是靠工業發家,但是因為太辛苦,一旦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他們的後代就會選擇其他行業。正如美國開國元勛所言:「我必須學習政治和戰爭,這樣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學習數學和哲學,以及地理、自然 歷史 等等,然後我的孫子才有機會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編織女紅和瓷藝」。

做戴森吸塵器的詹姆斯·戴森,說英國現在非常鄙視做工業的,認為工業就是「油膩的抹布」「敲敲打打」,而美國也在上一波全球化浪潮中把工業遷出了國內,靠更為體面的金融、 科技 掙錢,特朗普、拜登都想把工廠遷回美國,可是自古「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誰還想進入工廠當螺絲釘呢?誰還想拿起「油膩的抹布」呢?可還有哪些更舒服、體面的掙錢方式呢?

一、靠投資掙錢

現在美國人是靠投資掙錢,老百姓40%的資產都在金融產品上,股市就相當於中國的樓市。巴菲特靠投資常年在富豪榜上。

我們看一下他的金融體系:找到一個很長的雪坡,然後一把把雪球推下去,這個雪坡是美國的長達40多年的黃金發展期,是美國國運。

他能掙錢的秘訣在於,資產和價格掛鉤,而負債和價格脫鉤。

所謂資產與價格掛鉤,就是資產可以跟著通脹而上漲,比如可口可樂,價格隨著經濟的發展是不斷上調的,乃至於可以跑贏通脹,這樣就可以保證資產不縮水。

負債和價格脫鉤,就是負債不能隨著通貨膨脹而上漲,這個很難做到,物價都在漲,別人借給你錢的利息自然也得漲,但是巴菲特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子,就是他旗下的保險公司,投保人今天投的保費,相當於借給巴菲特的錢,但這個錢幾乎是沒有利息的,不會隨著通脹而變化,這筆錢即便是存入銀行,也能拿到凈收益。

這就是巴菲特的「開源節流」模型——資產隨通脹齊飛,負債永遠不變,利潤在時間和國運的加持下富可敵國。

二、靠文化掙錢

索羅斯被稱為金融大鱷,大到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1992年9月,他判斷德國馬克一定不會降息,十幾天就賺了10億美金,英國則損失了38億美元。

判斷的依據,是對 歷史 文化的洞察:當時德國民眾是絕對不會允許德國通貨膨脹的,因為當年希特勒的崛起,獲得那麼多的支持,就是因為通貨膨脹,避免通貨膨脹是當時德國的意識形態。

索羅斯說讀書是為了培養這樣一種能力:能夠分析出一個地方發生的事兒,對遙遠地方的影響。他更願意成為一名哲學家。

蒙達利歐也是這種類型的投資者,因為成功預測了2008年金融危機而成名。他在多國進行投資,建立了自己的一個判斷系統,人機結合決策的典範,他把孩子送到中國讀書,和中國高層往來密切,他看好一個正在處於上升周期的中國。

三、靠隱秘知識掙錢

19世紀30年代,居住在倫敦的亨利 ·貝塞麥偶然得知用來裝飾畫作的金粉售價高昂,每一磅(約合453克)賣到5英鎊多。他買了一罐拿回家檢驗,發現這些金粉並不含有一點點黃金成分,成分全部是銅。以銅為材料,經由特定的工藝,做成極細微的顆粒後,就能形成類似金粉的視覺觀感。這些「金粉」在歐洲的油畫、壁畫、建築裝飾中應用廣泛,銷量很好,畢竟很少有人會富裕到用真金來做裝飾。

那麼為什麼銅做的「金粉」也能賣很貴呢?原因是這玩意兒不好做,能生產這種產品的商家非常少,而且全部來自德國紐倫堡一個地方,其他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生產方法。

他通過《工藝全書》找到了生產方法,但是步驟相當繁瑣,他就利用蒸汽機改造了一個流水線設備,而且保密了40年,價格只有原先產品的1/40,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德國有很多這樣的隱形冠軍,他們不申請專利,他們只悶聲發大財。

四、靠創意掙錢

在1974年,美國政府重新翻修了自由女神像,翻修之後留下了大量的建築垃圾,政府招標解決,很久沒人接手,因為這是一個受累不討好的活,一不小心惹上環保組織,麻煩會很大。有個法國人聽到了消息,把建築垃圾做成了紀念品,短短三個月賺了300美元,即掙到了錢,又解決了事兒,稱得上是黃金點子。

Alan Perry是美國北卡州W小鎮的一位珠寶店老闆。2010年的黑色星期五,(相當於中國的雙十一),他推出了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活動:如果你兩周內在本店買了珠寶,聖誕節當天,只要距離本店500公里的A小鎮下雪超過3英寸,珠寶你留著,錢我全額退給你。 這個消息,一下子傳播開了,甚至A小鎮的居民,都開車500公里到W小鎮買珠寶。Alan的珠寶店,門庭若市,銷量大漲。

後來,這個很少下雪的A小鎮在聖誕節當天,居然真的下起大雪,厚度竟然達到6英寸!Alan的小店門前,排滿了退錢的人,他一共退了40多萬美金。 但你可能萬萬沒想到的是,Alan早就為自己的銷售額購買了「天氣保險」。這種不怎麼下雪的地方如果居然下起了雪,而且是3英寸以上的大雪,保險公司會賠付Alan的損失。 這是個教科書級別的創意營銷。

鞏俐主演的一部電影里邊有個地主,被打倒流放之後高喊:我還會回來的,我知道怎麼掙錢!

掙錢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關乎於對金錢、對人性、對 社會 機器運轉的認知程度,外加一些運氣和時間,此外還有資源型、權力型的,這兩種往往是一種東西,相互轉化,自古有之,但很難通過創新解決稀缺(比如很難出現兩個局長),還有用時間換資源的,比如上班。

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然也有曲徑通幽的,《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在哥哥意外去世後,在瓦爾登湖搭建了一個小木屋,他想一個人活著,只需要維持必要的熱量就好了,算下來一周只上一天班就行,就此他就在湖邊散步、和人聊天和思考,意外的是9年之後寫下了《瓦爾登湖》,全球賣了1億冊,可能子孫都不用為生存發愁了。

看吧,人生就是這么有意思,雖然掙錢不易,但是若干年後,大多會發現,曾經想要的,基本上也都能得到,正常勞動,創造價值,時間就會給予回饋。

㈣ 中國貨幣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本文核心數據:人民幣國際化指數、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人民幣外匯儲備佔比

1、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穩進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超越日元和英鎊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於2012年設計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變化趨勢來看,2010-2019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由0.02增長提升至了3.03,處於趨勢上升通道。《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1》顯示,截至2020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5.02,同比大幅增長54.20%。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在2020年上半年超過日元和英鎊,並連續三個季度在主要國際貨幣排名中位列第三,但與美元和歐元的國際化指數仍存在較大差距。

㈤ 和我一起讀《原則》之(1.3我的低谷)

Chapter 1

1.3我的低谷(1979—1982)

    本節,達利歐迎來了全球宏觀市場波動最大的時期,通過對宏觀經濟和歷史數據的研究,他在白銀市場獲利豐厚。通過研究了可追溯到1800年的債務和經濟蕭條問題並進行計算後,又自信地預測了大蕭條。但他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使股市進入一輪大牛市,美國經濟進入了繁榮的18年無通脹增長時,押注黃金和債券的達利歐損失慘重,橋水公司最終只剩下達利歐一名職員,瀕臨破產。

    1978年,達利歐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他給兒子取名「德溫」,人類所知最早的牛種之一,以繁殖率高著稱。同年,巴列維王朝傾覆,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催生了史上最早的石油期貨合同,達利歐看到了交易機會,一頭扎進對宏觀經濟和歷史數據,尤其是利率數據和外匯數據的研究中,預測了債務危機和通脹風險。1979年,達利歐和當時的全球第一富翁邦克·享特見面,邦克也看到了債務危機和通脹風險,他們開始購買大宗商品白銀,白銀價從1.29美元一盎司一路攀升,至1980年年初價格高達50美元,達利歐在10美元的時候預測白銀市場見頂並獲利退出,錯過了向50美元狂奔的銀價。邦克沒有及時退出,1980年3月,銀價開始暴跌至11美元以下,達利歐眼睜睜看著全球首富破產了。

    20世紀70年代,宏觀市場發生了三次大的波動,第一次發生在1970年,是美元貶值的結果;第二次發生在1974-1975年,美聯儲收緊貨幣供應,通脹率上升到了「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從而造成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股市下跌和經濟下滑;第三次發生在1979-1982年,利率和通脹率先是猛漲,然後暴跌,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和外匯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動盪的時期,失業率達到大蕭條以來最高水平。

    1980年,達利歐在做牲畜和牛肉交易時的好朋友保羅·科爾曼加入橋水。1981年,橋水搬到康涅狄格州的威爾頓,一種鄉村氣氛的環境中。1979-1981年,美國經濟狀況比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還要差,市場變得更加動盪,通脹水平不斷升高,經濟活力不斷下滑。債務增速遠遠高於收入增速,美國銀行向新興國家大量放貸,規模遠遠超過了它們的資本金。這一時期,瑪格麗特·撒切爾、羅納德·里根和赫爾穆特·科爾走上政治舞台。

    達利歐研究了可追溯到1800年的債務和經濟蕭條問題並進行了計算,預測「一場以新興國家為先導的債務危機將會爆發」,但無人贊同這個觀點。為了對沖規避通脹加速和通縮性蕭條最不利的可能性,達利歐開始同時持有黃金和債券。1981年秋,美聯儲的緊縮政策產生了毀滅性的結果,達利歐在債券上的押注開始取得回報。1982年8月,墨西哥對其債務違約,隨後,幾乎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很多其他國家將步其後塵,達利歐的大蕭條預警開始受到關注。美國國會就這場危機舉行了聽證會,並邀請達利歐去做證,11月,他成為《路易斯·魯凱澤華爾街一周》的特約嘉賓,在這兩個重要場合,達利歐自信地宣稱「我們正在走向一場蕭條」並解釋了原因。

    墨西哥違約後,作為對經濟崩潰和債務違約的回應,美聯儲增加了貨幣供給,這一舉措使股市出現了創紀錄的漲幅,進入一輪大牛市。隨著資金大舉撤出那些借債國,迴流美國,美元升值,給美國經濟造成了通縮壓力,從而使美聯儲可以在不加劇通脹的情況下降息,從而驅動了一場經濟繁榮。在接下來18年裡,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段史上最繁榮的無通脹增長時期,達利歐在重要場合的預言被證明是錯誤的。由於預測失敗,從業8年的達利歐陷入人生低谷,投資損失慘重,公司職員相繼離開,最後科爾曼也不得不離開,他幾乎失去了在橋水創造成的一切,為了實現收支平衡,達利歐不得不向父親借了4000美元並賣掉了第二輛車。

    是打起領帶在華爾街找一份差事養家糊口還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達利歐站走到了一個人生分岔口。

閱讀全文

與達利歐談加密貨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2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2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1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0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