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任之堂跟診日記1一味雞屎藤消積怎樣用
老師這時以雞矢藤為君葯,重用50克,以消食化積。雞矢藤消食化積之力極佳,而且葯性平和。再配上一個葯對,枳殼、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氣機開通。然後再加上焦三仙與四君子,一邊消食健胃,一邊還補益脾氣。老師治療小兒食積沒胃口的方子,與尋常的湯方最大的不同,便在於重用雞矢藤這味葯,還用枳殼、桔梗這對葯來升降氣機。
什麼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以一味消積的雞矢藤。二就是兩味升降氣機的桔梗、枳殼葯對。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麥芽。四就是四君子。這樣治療小兒食積的思路,就基本理順了。我們還編了首順口溜方歌,歌曰:
一味雞矢藤消積,二葯枳桔調氣機,
三仙消食開胃氣,四君補養脾中虛。
❷ 豎子橫行,國醫痛矣!起底湖北十堰任之堂余浩!
本文對 《醫間道》 作者余浩,也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任之堂展開調查。
我們本著爭取盡量客觀嚴謹的態度,通過網路公開資料、公開論文庫、企業信息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參考包括網路、網路知道、貼吧、知乎、天涯論壇等盡可能多的平台,盡可能做到信息來源的多元化,以免有失偏頗。
一. 網路上的個人經驗和評價綜合分析
二. 業內專業人士評價
三. 網路,工商信息等個人背景調研
四. 相關人物關系
總結:
說明:以上多篇參考信息,消極負面評價較多,只有兩篇相對中立和正面的評價。並非有意偏頗,實際上,摘選資料時,為避免誤解,已經特意增加了中立、正面的評價數量比例。而實際情況是——去除0 粉絲只刷好評廣告的小號之後,幾乎一邊倒的負面評價,因不了解而持中立者尚有,好評幾無。
我們聯繫到知乎上對其了解的另一個活躍的中醫賬戶,成氏中醫,對其評價如下:
我們還聯繫到在中醫界有一定影響力的 民間中醫論壇 創人人,也是論壇中德高望重的一位中醫,網名「水中火」。其曾經在民間中醫論壇中與徐浩激烈辯論,懟的其無話可說,並致徐浩本人在該網站幾乎銷聲匿跡。
余浩所著的圖書的網路詞條《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萬病從根治》被編輯數十次,更新了數十個版本從 2011 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人定期付費更新維護。而與此同時,知名度更高的徐文兵的飲食滋味(《黃帝內經》飲食版)只有1 次歷史版本。除非是知名書籍,一般書籍除非主動聯系網路相關的廣告人員,是不會自動生成詞條的。這種對圖書的多次版本更新不是常規的操作手法,一定是有人在通過編輯更新增加詞條活躍度。
廣州揭陽人,早年以「草嶺書齋」之名混跡於網路貼吧戒色吧、天涯論壇,
混了幾年也沒什麼成色,在當時的網路流量中心,只混到 216 個粉絲。在民間打著宣傳中醫的名號,搞各種花式培訓班。線下課情況有些瘋狂(請看下面視頻),動輒集體喊口號,上課的人稱曾為「曾師」,曾稱余浩為余師……畫風真實像極了傳銷。公眾號里動不動就提:廣東中醫葯大學學生,然而聯系校方,並未找到此人。
中醫普及學堂曾培傑老師及學子的一天紀實(點擊查看)
「曾師」和余師同樣在各個論壇被追著黑,公開平台中已經銷聲匿跡。最終只剩下了微信公眾號這個「封閉式」陣地,因為可以篩選、刪除評論,而得以保全。
師徒倆同樣被追著聲討……同樣是搞個人「造神運動」,同樣的權威洗腦套路,就連招生時用的廣告詞都是一樣的。跟師、免費/低價、要熱愛中醫、弘揚、傳承、主要是情懷雲雲……余先從安徽某醫生那裡 過來,曾又從余這里 過來。(朋友圈截圖找不到了)。我不禁想起魯迅那段著名的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來,滿本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然而,盡管網友四處追討,也這擋不住二人可以以光速出書。2013 年緊隨其「余師」出版發行多本中醫圖書,首先出版:
《任之堂跟診日記》
《任之堂醫經心悟記 : 醫門話頭參究》
緊接著,2014 年,2015 年更是出版了《小郎中學醫記》等 超過 20 本圖書。
僅僅兩年多的時間,30 本中醫圖書就放到了圖書館的書架上!厲不厲害?
什麼動力會讓一個人在兩三年之內瘋狂發行數十本書?當然是利益!而普通人如何能有這么好的資源,在版號稀缺的年代獲得如此便利的條件?這我們就要來看看另一位關鍵人物了。
一名西醫和一名中醫一起寫了好多本內容全是中醫的書?難到是鄭黎對徐浩的每本書所寫主題都同樣有干貨內容要寫?這不符合常識吧。其實不難想到,醫院里評職稱是需要論文、著作來加分的,自己老婆,掛名當個第二作者,自己人沒毛病。更何況曾經在 中國中醫葯現代遠程教育雜志社 刷過經驗的鄭黎本人必定熟悉各種出版流程,擁有出版界的各種人脈。夫妻二人合作,你出內容我跑路子,默契的很。
作為醫者,什麼是真正的情懷?腳踏實地,精進醫術,保一方百姓安靜,免受疾苦,是為醫者情懷!半瓶醋四處鼓吹斂財,是偷竊!
中國古人奉行,立功、立德、立言。功不成、德不立,妄稱大師,是妖言惑眾,嘩眾取寵,欺世盜名!錢鍾書先生才華蓋世,一輩子也就《圍城》《管錐》——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風骨,繼世情懷!
請擦亮眼睛。不要迷信造神運動!不要把傳統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金匱》《千金》淪為商人賺錢的工具。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更沒有捷徑。想看病還是要去正規的三甲中醫院,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冒險。
經過這次調研,內心百感交加。中醫發展停滯也就罷了,欺世盜名者又那麼多,中醫之悲哀!網路科技是一把殺傷性武器,用它可以創造價值,可是它也同樣讓沒有信息分別能力的普通老百姓暴露在危險之中,微信平台出於商業考慮(為了所謂訂閱號的產品體驗)讓公眾處於被動地位,又給了欺世盜名之徒以生存的空間。眼看著那麼多人把血汗錢捐給了無良商人!心中劇痛!
同樣是中醫愛好者的我,更加意識到——當今,活人的書,不能看了。中醫領域更是如此。就像黃元御《四聖心源》中所述,從今以後,中醫我只信經典和我自己。其他的,誰都不可信。放眼全中國的中醫,有效率超過 50%的,恐怕難過3000 人。
❸ 任之堂跟診日記怎麼樣
以理順中醫思路為主線,講述了廣東揭西的兩位中醫學子,在湖北十堰任之堂跟師學習的故事。在進入第二階段跟師學習後,他們仍然一邊領悟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