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馬氏溫灸法pdf

馬氏溫灸法pdf

發布時間:2022-12-16 06:01:25

A. 馬氏溫灸法:8日循灸法,蕁麻疹溫灸效果極佳

蕁麻疹系變應性皮膚病,急性發作常起因於進食某種蛋白質類食物,如魚蝦等海鮮;服用痢特靈、阿司匹林等葯物;寒冷刺激;腸寄生蟲。也可突然發生,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但又不斷成批發生。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多年。

皮損為大小不等,鮮紅色或瓷白色風團。粘膜亦可受累,發生於胃腸道可伴有腹瀉,發生在喉頭粘膜則可有憋氣,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一、8日循環灸

按以下常規灸法灸療

灸序:

第1日:風門、支溝;

第2日:肺俞、曲池;

第3日:膈俞、大陵;

第4日:大腸俞、大橫;

第5日:中脘、足三里;

第6日:下脘、天樞、氣海;

第7日:肝俞、太沖;

第8日:脾俞、三陰交;

注:

1、急性蕁麻疹息者只灸前4日穴即可。

2、以上穴循環灸至盤,每日灸臍30分鍾。

二、蕁麻疹灸療案例

例1高 ,男性,42歲,住天津市東門外玉皇閣街。1960年2月27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9個月前開始全身起大小不等淺紅色風團,以面部及手部最嚴重,病情時輕時重,尚有消化不良,口渴,大便量少,小便短赤,腰痛;乏力等症狀,容易感冒。自發病至今,不能工作。

2、治療:囑其自灸: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 2日,下脘、天樞各30分鍾,氣海60分鍾;3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4日關元30分鍾,三陰交25分鍾,中極60分鍾;5日三焦俞、曲池各25分鍾; 6日肝俞25分鍾,章門30分鍾,7日脾俞25分鍾,不容30分鍾;8日,腎俞30分鍾,照海25分鍾。 以上8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施灸後,間斷瀉下數次粘液樣便及水樣便,自覺腹中非常舒服,蕁麻疹隨之誠輕;灸至第10天,矢氣頗多,大便已正常,新起的尊麻已很少,唯小便黃赤,囑灸關元、中極各30分鍾。三陰交26分鍾以助膀胱之熱下行。共灸24天病癒。

例2李 ,男性,42歲,天津市並崗山機械廠職工。1975年3月1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患有嚴重的蕁麻痿,曾住院治療末愈。現背腹部及四肢起淺紅色風團,刺癢,時好時壞,消化不良。大便不正常。

2、治療:按常規灸法,灸6天而愈。

三、臨床體會

溫灸治療蕁麻疹效佳。急性尊麻疹多與風寒外束及飲食不適有關,慢性者必有脾胃不和,腸腑積滯,故臨床常可見到患者灸後瀉下濁物,病即向愈。

如果身體問題可以留言,定回復;如果您有艾灸調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綠色理療。此號專業艾灸學習號,歡迎您的點贊、關注;一起學習艾灸!

B. 馬氏溫灸法:8日循環法,高血壓、低血壓、半身不遂都可這樣灸

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高於正常。本病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發病中佔主導地位,而腎臟、內分必系統、電解質等則參與了發病的過程。判斷高血壓以舒張壓(低壓)為主要依據。一般認為連續兩天測得舒張壓在13.3kPa (100mmHg〉以上者,可確定為高血壓(要排除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狀性高血壓)。

正常人的收縮壓隨年齡而增高,40歲以下,收縮壓不超過18.7kPa (140rm mHg),以後年齡每增長10歲,收縮壓可增高1.33kPa (10mmHg)。

雖然高血壓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傳統中醫學文獻中沒有高血壓病這一病名,但這並不等於中醫對這一疾病沒有認識。其實 ,根據高血壓病的臨床表現來看,它當屬於中醫的「眩暈」、「頭痛」等病證范疇, 中醫早已對其病因病機有較深刻的認識。目前, 從中醫角度深入認識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無疑對高血壓病的防治與調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於長期的精神緊張、憂愁思慮、急躁多怒、起居失常、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肝、腎、心、脾等臟腑的陰陽平衡失調所致,尤以肝腎的陰陽平衡失調為發病的關鍵。

一、8日循環灸

一般可按高血壓及半身不遂關節炎常規灸法灸治。高主壓、半身不遂及關節炎常規灸法

灸序:

第1日:中脘、足三里;

第2日:環跳、陽陵泉;

第3日:風市、申脈;

第4日:肩髃、曲池;

第5日:風池、懸鍾;

第6日:身柱、陽關、三陰交;

第7日:委中、照海;

第8日:百會、瘂門、列缺;

注:

1.高、低血壓、半身不遞、關節炎等均可按此法灸治。

⒉.高血壓患者,在1 7日穴灸4個循環後再開始灸第8日的穴。灸百會、瘂門、對降血壓及減輕頭暈頭痛等均有良效。然灸之過早,會因經脈未通,艾火不能流行,聚於頭部而致頭暈等症加重故宜先灸通中下部的穴道;再加灸頭部穴

3.以上穴循環灸至盒,每日灸臍30分鍾。

由 腎臟病引起的高血壓,或高血壓兼腎臟病者,常小便不正常,腰痛,眼瞼及卞股浮腫。 可先循環灸以下穴(每日灸臍30分鍾),俟腎臟病症好轉後,再將下列三組穴與前述高血風常規灸穴合用。

第1日:關元、水道、中極;

第2日:腎俞、復溜;

第3日:肝俞、章門;

二、高血壓典型病例介紹

例1馬 x,男性,住6018部隊。

1、病史及症狀:1962年7月來信雲:患高血壓已5年,1年前血壓一般為24.0~20.0/16.0~12.7kPa (180~150/120~95mmHg),屢治不效,今年經治療,血壓近來穩定在20.0/13.3kPa ( 150/100mmHg),但仍然頭星、頭痛,斯味晨持續到晚間,看文件,寫材料則加重,食慾不振;·.失眠,每天平均只能睡5個小時。.

2、治療:經函授灸法,於1962年7月11日開始自灸: 1日,中院、足三里各30分鍾;2日,環跳、陽陵泉備25分鍾3日,風市、印脈各25分鍾 .4日,肩髃、曲池各5分·鍾;5日,風池、懸鍾各25分鍾, 6日,腰陽關、委中各30分鍾。以上6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 灸3周後,血壓降:至17.3/12.okPa ( 130/9ommHg,食慾大增,每日能睡6小時,頭暈、痛域輕。 囑加兩日穴:1日,百會、瘂門各20分鍾,合谷25分鍾:2日,囪會、列缺、豐隆各20分鍾,與前穴循環灸; 灸至4周後,血壓下降至16.0/10.7kPa (120/.80mmHg),頭痛又有減輕,頭暈止,每日睡眠9個小時,體重比未灸時增加4千克;灸至月半,血壓降至14.7/9.33k Pa: (i10/7om mHg),諸症皆愈。次年接患者來信,知其病未復發。

例2邢 ,男性,61歲,住天津市和平區蘭州道。

1963年12月9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5年前患高血壓,彼時血壓最高達-30.7/18.7kPa (230/1.4om mHg>﹔4個月前測血壓為22.0/.16.okPa'(165/120mmHg) 。現症:頭暈,失眠,乏力畏:冷食,左脅疼,矢氣多,大便時干時踏。檢查:身柱及四肢.內外側穴有壓痛,胃骯及臍周觸之硬,有觸痛。

2、治療:投予灸法,由溫灸愛好者,貨 施灸, 先治腸胃積滯:1日,中朧、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0分鍾,3日,天樞30分鍾,下院60分鍾;4日,章門30分鍾,氣海60分鍾,5日,膈俞25分鍾,膻中、巨闕各30分鍾: 6日,脾俞、三陰交各25分鍾。以上6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 灸2個月後,大便已正常,左脅已不痛,腹部無不舒,食慾增,身上長勁,原先去某處辦事,途中要歇息3次,現一次不歇。囑加灸高血壓常規灸法中的前7日穴,灸至近3個月。調血壓為22.7/9.33kPa( 170/70mnmHg)s.進食,睡眠均好,於活不感覺累,但時間長則還是頭'i灸至半年,血壓持絨穩定在21.3~20.0/10.7.~9.33kPa:(160~ 150/80~ 70mmHg),行走輕快,勞累時亦無頭瑩等症狀.

例吳 ,女性,53歲,住天津市南開區。

1960年·10月20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1959年2月出現左側頭痛,眩暈甚為嚴重,每臼卧床不願動。當時送往南開醫院,測血壓收縮壓..為32.0kPa (240mmHg(低壓未能記憶)﹒經治療8天,無效而出院。1960年2月因血壓甚高又住天津第二中心器院,仍治療無效。至來診時已卧床1年另8個月。現症:頭暈,頭.痛,不願睜眼,不願說話,吃飯時坐起,吃完須趕緊卧床;耳嗚,尖民,心悸,盜汗,感覺胃內燒灼且有硬物堵悶其:-中,咀嚼食物亦感乏力,故進食少;腰痛。

2、治療:囑先灸以下4日穴: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0分鍾,3日,下脘,豐隆:各30分鉚: 4日,懸鍾、三陰交各25分鍾,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

10月26日,已灸6天,覺腹部舒展,胃腸蠕動增多,已有食慾,但僅無力咀嚼,頭部有時仍感輕度暈、痛。囑加3日穴與前穴循環灸 。 1日,曲池30分鍾,關元60分鍾2日,神門25分鍾,臍60分鍾: 3日,勞宮30分鍾,中極60分鍾。以後又增加5日穴:1日,巨闕30分鍾,氣海60分鍾,合谷25,分鍾:2日,陰陵泉、照海各25分鍾:3日,手三里、合谷各.25分鍾,4日,頰車20分鍾,,曲池25分鍾,關元60分鍾:5日,風池、委中、昆侖各20分鍾。

12月7日,已能坐起20分鍾,吃飯時已覺上牙有力,下牙仍力弱。1961年1月30日,已能在床上爬行,頭暈、心悸止睡:聯好其餘諸症均大為減輕;但近半個月來愛笑面不能自製 。囑加灸1日,大陵、列缺各25分鍾,2日,肝俞、沖陽各25分鍾。

2月11,自笑症狀愈。

2月24日,囑停用以前的灸法,按「高血壓常規灸法」三繼絨灸〈未灸第8日穴)。

3月8日。已能下地活動。

9月2日,已能常在院中坐,諸症愈,只是身體還弱。1962年5月12日隨訪,知己能隨意外出活動。病未復發。

三、臨床體會

溫灸治療高血壓效果良好。部分患者灸後血壓遂漸穩定以至恢復正常。部分重症患者,血壓在灸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不正常,然頭暈、頭痛,腿軟,失眠等等症狀的改善會是顯著的。

如果身體問題可以留言,定回復;如果您有艾灸調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綠色理療。此號專業艾灸學習號,歡迎您的點贊、關注;一起學習艾灸!

C. 請推薦幾本關於艾灸的書,最好有治療方法

1. 《馬氏溫灸法》,這本書網上可以下載。這本書理論和具體針對不同病症的穴位艾灸方法,寫的非常詳細,建議一定要看。
2. 《謝錫亮灸法》,謝老是近代艾灸界的泰斗之一,這本書對於理論和醫案都做了詳細的論述,而且,很多重症的醫案,讓人看了之後,堅定信心。具體艾灸的穴位取穴方法介紹的也比較詳細。
3. 《灸繩》,另外一位艾灸界的泰斗的著作,更加專業,需要對中醫有了解的人,才能看懂。
4. 《范長偉極簡艾灸》,科普性質,內容很少。范老師拜了好幾位艾灸界的泰斗為師,幾十年專業研究艾灸,功力相對深厚。范老師的視頻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非常好的。

D. 馬氏溫灸法:10天循環灸,近視、散光、白內障......都可這樣灸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形容一個人長得好看通常用「明眸皓長」,要知道眼睛是人們獲得光線色彩,形象信息的主要感官。由於眼睛的作用時刻伴隨著人們的生活以至於保護眼睛又成為很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而且,如何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愛護眼睛,更是很少有人認真考慮過的問題。真到出現了各種症狀,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現代 社會 ,人們視功能的逐漸減退受環境的影響較大。都市化帶給人類視覺功能和眼睛疾病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近視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眼病、高血壓眼病及"乾眼症"也日益增多。很多上班族由於長期注視電腦屏幕,眼睛轉動次數減少,導致眼乾、眼澀、疲勞等不適症狀。

在艾灸的領域中,中醫眼科對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疾病的診治方面的認識均有獨到之處。它把眼睛看作是以臟腑經絡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因此更注重治病求本,辨證施治。 相對而言,中醫對以下眼病的防治具有優勢。

下面分享的是《馬氏溫灸法》里推薦的穴位,供您參考。

一、10日循灸法

【 治療】 按以下眼病常規炙法炙治。

第1日:中脘、足三里;

第2日:期門、太沖;

第3日:肝俞、章門;

第4日:筋縮、命門、曲泉;

第5日:瞳子髎、丘墟;

第6日:頭臨泣、光明;

第7日:巨髎、合谷;

第8日:頸四椎旁、中渚;

第9日:風池、上星、印堂。

第10日:腎俞、照海

註:

(1)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虹膜炎、角膜炎等病均可按此法灸治。

(2)以上穴循環灸至愈,每日灸臍30分鍾。

二、案例分享


【 病案介紹】一:近視

陳某,女,29歲。

病史及症狀:患者自幼患近視,十幾歲時曾去醫院檢查,兩眼近視達400-500度。現不戴眼鏡時,距離2米以外的物體不能看清楚。

治療:從1967年8月開始,自按馬少群早年寫的資料溫灸研究與實驗」上所載灸法灸治。1日,中脘、足三里各灸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肝俞25分鍾,命門30分鍾,丘墟20分鍾;4日,風池、合谷各25分鍾。以上4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連灸3個月,視力顯著好轉,以前照鏡子從未看見自己左眼旁有一黑痣,現已看清,遠望能看清200米以外建築上的門、窗等物。

【 病案介紹】二:散光

周某之女,7歲,於1963年4月來信求治。

病史及症狀:患女兩年前身體開始逐漸瘦弱,並於一年前因視力下降伴頭痛,去醫院檢查,診為散光,散光300度。

治療: 函囑每日灸頸四椎旁、肝俞、命門、合谷、光明各10分鍾,灸臍30分鍾。因患兒住托兒所,故只能在每周末灸1次,共灸7次,灸後視力顯著好轉,坐在教室後排座位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頭痛亦愈,以後因天氣炎熱而止灸。 3個月後周某函告,患兒視力已正常。

【 病案介紹】三:鞏膜炎、白內障

馬某,女,23歲,1963年11月27日初診。

病史及症狀:8個月前,因產後與丈夫吵架,哭了一天,以後右眼腫。4個月前,經天津眼科醫院診為右眼鞏膜炎,白內障。來診時仍右眼腫大,疼痛,內眼角至角膜部生有胬肉,黑睛渾白,不能視物,頭暈痛,失眠多夢,納差,便干。

查:眼四周穴,神庭、百會、風池及第3、4、9胸椎均有壓痛;兩脅及胃脘、臍周均有壓痛。

治療:囑其先自灸承山及左大橫,大便正常後按下法灸治。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風池、懸鍾各25分鍾;4日,肝俞25分鍾,章門30分鍾;5日,命門30分鍾,目窗、光明各20分鍾;6日,上星、百會各20分鍾,合谷25分鍾;7日,絲竹空、攢竹、陷谷各20分鍾;8日,脾俞、三陰交各25分鍾;9日,腎俞25分鍾,腕骨20分鍾,關元60分鍾。以上9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

灸1周後,右眼之腫大已明顯消退,眼痛大減,飲食進步;灸至20天,右眼視力好轉,頭痛止。此後患者返回撫順市,仍每日自灸,至1964年4月來信雲,眼球上的胬肉已消失;7月8日來信雲,右眼視物幾乎與正常時相同,只是黑睛白翳沒有完全消退。

【 病案介紹】四:青光眼

許某,女,72歲,1975年5月19日初診。

病史及症狀:患者於3個月前開始左眼視物不清,眼球脹痛,在當地醫院診為青光眼並予手術治療。術後左眼仍視物不清,且右眼也開始有視物不清及脹痛症狀。

治療:囑自灸。 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鍾;2日,期門30分鍾,太沖25分鍾;3日,肝俞25分鍾,命門30分鍾;4日,頭臨泣、巨髎各20分鍾,關元60分鍾;5日,風池25分鍾,上星、合谷各20分鍾,6日,頸四椎旁、絲竹空、光明各20分鍾;7日,腎俞30分鍾,照海25分鍾。以上7日穴循環灸,每日灸臍30分鍾。灸10天後來信雲,兩眼均覺舒適;灸4個月後,來信告愈。

如果身體問題可以留言,定回復;如果您有艾灸調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綠色理療。此號專業艾灸學習號,歡迎您的點贊、關注;一起學習艾灸!

閱讀全文

與馬氏溫灸法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5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58
phpffmpeg轉碼 瀏覽:669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0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2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1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0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1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0
PDF分析 瀏覽:482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0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1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7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6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0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48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88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