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 MATLAB/Simulink通信系統建模與模擬實例精講pdf,作者:作 者:邵佳,董辰輝
這本書非常難找,目前能找到的幾本相關圖書如下:
1、MATLAB/Simulink建模與模擬實例精講,張德豐等,機械工業出版社
這本書在新浪ishare有下載,分兩部分,掃描版,含封面421頁,一共53M左右。網路知道裡面關於樓主求助的書有些是通過郵件發的,內容不詳;公開的全部誤為本書。
2、MATLAB通信模擬及應用實例詳解,鄧華,人民郵電出版社
我手裡有這本書的掃描版(PDF帶書簽),427頁,17M左右。網上應該也不難找。
3、MATLAB/SIMULINK 通信系統建模與模擬實例分析,邵玉斌,清華大學出版社
網上流傳的此書不是掃描版,而是提交出版社的書稿。從寫作風格看,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學者。大約12M,特別推薦。
4、關於樓主要找的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我只找到11和13章,合計共90頁,約9M。
除非有什麼原因必須使用邵佳的那本書(譬如,學習某課程,老師布置作業是按照該書來的),否則,如果只是想學習相關的知識,個人認為有上面三本書足夠了。而從另一個角度說,邵佳的那本書在網上沒有廣泛流傳,是否也從側面說明該書質量一般?因為,在網上,好書從來都不難找。
作為重點推薦,我先上傳邵玉斌的那本書,樓主看看其它還需要哪本,追問之後我再上傳。
❷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韋斯曼)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
作者:韋斯曼
譯者:劉志華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6
頁數:203
內容簡介: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主要內容:近幾年來,無線通信系統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速發展,並不斷有新技術出現,主要在於射頻硬體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從第1代模擬蜂窩移動通信,到當前普遍使用的第2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再到以寬頻、多媒體業務為標志的第3代移動通信,無論從用戶數量、業務范圍,還是從服務質量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迄今,我國移動用戶已超過3億,並與固話普及率並駕齊驅。
作為這方面的基礎知識,Carl J. Weisman以其多年的工作經驗,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簡潔明了的篇幅書寫了「The Essential Guide to RF and Wireless」(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簡明地對無線通信中的基本概念、主要射頻器件做了全面的介紹,並以數字行動電話為例,詳細介紹了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基本常識。
《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對基本射頻硬體及無線通信系統從概念到工作原理上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並系統而具體地介紹了無線通信系統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關鍵技術及系統,如廣播、雷達、點到點微波以及行動電話系統等;對無線通信中較新領域的關鍵技術也進行了簡單介紹,如寬頻固定無線通信、無線網路、移動Internet等。
由於《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內容以理解射頻硬體和無線系統主要概念為主,因此,《射頻和無線技術入門(第2版)》適合射頻和無線通信初學者閱讀,也可作為在射頻和無線通信領域工作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❸ 通信電源里的pdf指的是什麼'
應該不是通信
電源里的吧,
是通信系統里
的配電房的
標注縮寫吧,
拼音PEI,DIAN,FANG的
第一字母大寫。PDF是也。
❹ 《數字通信基礎與應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字通信——基礎與應用(第二版)》([美] Bernard Sklar)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Fl4ur_c2P3AWQPObWvc84w
書名:數字通信——基礎與應用(第二版)
作者:[美] Bernard Sklar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3-1
頁數:852
內容簡介:本書重點論述數字通信的技術基礎和新應用。全書共分15章,詳細闡述了數字通信系統的基本信號變換、信號處理步驟、基帶信號及高斯雜訊中的信號檢測、帶通信號及其調制和解調技術、鏈路分析、各種信道編碼方法、網格編碼調制、同步問題、多路復用和多址接入、擴頻技術及其應用、信源編碼、基本的加密/解密方法以及衰落信道等。全書反映了近年來的新技術和新理論,還給出了大量富有特色的例題和習題。
❺ v2x標准閱讀筆記
《TC5-WG9-2019-133C-行標-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車載終端設備技術要求-送審稿_201907.docx》
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LTE-V2X分為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 終端之間 直通鏈路通信方式,其中終端之間的空中介面稱為 PC5 介面;另一種是 終端與LTE基站之間 的上/下行鏈路通信方式,其中終端和基站之間的空中介面稱為 Uu 介面。
直通鏈路通信方式又包括兩種發送模式,其中直通鏈路發送模式3(Mode 3)為基站調度資源分配模式,直通鏈路發送模式4(Mode 4)為終端自主資源選擇模式。
《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 消息層技術要求(送審稿)(1).doc》
該 消息層位於 應用層內部,向下對接網路層的數據子層,向上支持具體的用戶應用。該消息層可支持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系統網路層定義的各類數據傳輸。
RSI: 交通事件 信息當前支持國標GB/T 29100; 交通標志 信息當前支持國標GB 5768.2。
消息幀:是單個應用層消息的統一打包格式,是數據編解碼的唯一操作對象。消息幀由不同類別的消息體組成,並支持擴展。
消息體:BSM MAP RSI RSM SPAT
數據幀:由其他數據單元或數據類型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實際意義。是消息體的組成部分。 如 DF_AccelerationSet4Way為四軸加速度。
數據元素:是消息體或數據單元的組成部分。它由基本數據類型定義產生,具有實際物理意義。如DE_Acceleration為車輛加速度
本文定義了部分DE_EventType(交通事件索引)類型及取值
《CCSA TC10-基於LTE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 網路層技術要求 (送審稿)_20190531 v3(1).docx》
接入層、適配層、DSM、DME服務原語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場景Day1.PDF》
系統延遲:從遠車或路側單元等設備發送通信數據,到主車接收該數據並通過網路層進行信息處理後傳遞給應用層的時間。本標准中特指應用層端到端的延遲時間。
F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1.5米。
ICW、LTA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m。
BSW、L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1.5米。
DNP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1.5米。
EB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1.5米。
A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C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10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H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5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SL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1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RL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5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1.5米。
VRUC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5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GLOSA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150,道路數據更新頻率<=1hz,信號燈數據更新頻率<=5hz,系統延遲<=200ms,定位精度<=5米。
IVS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70,通信距離>=150,道路數據更新頻率<=1hz,交通標牌信息更新頻率<=1hz,系統延遲<=500ms,定位精度<=5米。
TJ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150,數據更新頻率<=1hz,系統延遲<=500ms,定位精度<=5米。
EVW基本性能要求:速度0-130,通信距離>=300,數據更新頻率<=5hz,系統延遲<=100ms,定位精度<=5米。
本標准也介紹了 消息集、數據幀、數據元素 。
車輛制動過程、最小安全距離模型 。
《2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 專用短程通信 第3部分:網路層和應用層規范( 送審稿) 20180424 上系統.docx》
原語、消息集、數據幀、數據元素。
《合作式智能運輸系統 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准》(TCSAE 53-2017)全文.pdf
這個節day1重了。
《11-10修改版基於LTE-V2X直連通信的車載信息交互性系統技術要求-9.2neu修訂201205.docx》
發送BSM的系統的位置應當在Open Sky條件下,68%的測試測量中相對車輛的實際2D水平位置參照的差距在1.5 m之內。注1:要求旨在令位置的精度足以支撐車道級別精度的安全應用。精度要求是基於典型的最小道路寬度為3.0 m這一假設。
系統設置DE_DSecond,應採用UTC作為參考時間。DE_DSecond的數值所表示的時間,來源於系統確定BSM中所包含的車輛位置數據時所參考的時鍾。DE_DSecond的數值所表示的時間與生成BSM的UTC之間的偏差應小於150ms。註:上述要求使得BSM不包含早於生成該BSM的UTC減去150ms時間點的信息。
常規BSM消息應為周期性生成,開機後常規BSM消息的默認生成周期應為100ms。對於開機後發送的第一個常規BSM消息,應在滿足數據發送最小准則後的0-100ms隨機選擇生成時刻。事件觸發BSM消息在某個觸發條件首次滿足後應立刻生成並取消原BSM消息的發送,該條BSM消息應包含截止到數據封裝時刻的所有有效關鍵事件標志。在觸發條件有效期間,應以上述首個事件觸發BSM消息的生成時刻為起點,持續按照100ms的默認生成周期生成事件觸發BSM消息。在一個具體觸發條件無效後,應取消BSM消息中攜帶的相應關鍵事件標志。
車載信息交互系統在30ms時刻發送第一個事件觸發BSM消息用以指示車輛發生急剎車,並將130ms時刻設置為下一個事件觸發BSM消息的發送時刻。但在發送完第一個事件觸發BSM消息後車輛發生爆胎,車載信息交互系統針對這個新增事件立刻生成一個新的事件觸發BSM消息並取消原計劃在130ms時刻發送的原事件觸發BSM消息。在新的事件觸發BSM消息中,車載信息交互系統會同時包含 eventHardBraking 和 eventFlatTire 信元用於指示車輛發送和急剎車以及爆胎。假定該事件觸發BSM消息在70ms時刻發送,則車載信息交互系統後續會按照100ms的間隔在170ms、270ms等時刻發送後續事件觸發BSM消息。
❻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張海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yNgbuzT7xlGBhPIPH7xcWA
書名: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
作者:張海君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頁數:322
內容簡介: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是暢銷書《大話移動通信》的全新升級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動通信技術讀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風趣的語言,從身邊的通信講起,歷數古代通信到現代通信的發展歷程,以及從最基礎、最通用的通信理論與技術到1G、2G、3G、4G通信系統所特有的技術特點。本書用白話風格的語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將移動通信的知識娓娓道來。為了增強內容的可讀性,書中穿插了多幅專門為本書繪制的漫畫,並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圖。閱讀完本書,您會發現原來移動通信技術也可以很白話,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作者簡介:
張海君,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第四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標准化工作,提交了多項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准提案。主要研究方向為LTE-Advanced關鍵技術和無線資源管理。多次參加了相關國際會議和標准化會議。發表論文數篇,並申請發明專利多項。作為子課題項目組長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863計劃的多個項目。
鄭偉,博士,北京郵電大學講師。長期參與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標准化工作。提交並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准提案。目前已在國內外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並負責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
李傑,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通信領域的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成為了業界的後起之秀。在IP網路建設、管理和運維及數據通信和軟交換領域享有一定的聲譽。對TD-SCDMA和LTE等網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曾經參與了華為和中興等眾多知名企業的通信項目合作。是移動、電信和聯通LTE建網初期的技術支持,並為各家通信技術企業進行過多場LTE培訓。
❼ 通信系統原理2維pdf是什麼意思
同步主要包括位同步和字元同步。 位同步:目的是使接收方可以正確地接受各個二進制位。通常,分為自同步和外同步兩種方法。 自同步方法是指接收方直接利用通信編碼的特點從數據塊中獲取同步信息,包括利用獨特的信號來激活接收動作,或者利用數據塊中的電平變換調整接收采樣脈沖。 外同步方法是指發送方在發送數據之前,先向接收方發出一串同步時鍾序列,接收方根據這一時鍾脈沖頻率和時序鎖定接收頻率,以便在接收數據過程中始終與發送方保持同步。 字元同步也稱群同步,其目的是使接收方可以爭取地識別數據(常指一個字元),以構成完整信息。顯然字元同步是基於位同步的,僅當識別了獨特的同步模式後,才可是真正的數據接收。 轉載的。。
❽ 《通信專業實務》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通信專業實務》(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辦公室)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通信專業實務
作者: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辦公室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6
頁數:255
內容簡介:
《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參考用書:通信專業實務(初級)》按照人事部、信息產業部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大綱要求編寫。《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參考用書:通信專業實務(初級)》共分14章,分別對電信網、固定電話網、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幀中繼網、綜合業務數字網、網際網路、電信支撐網、移動通信網、智能網、接入網及接入技術、下一代網路概述、傳輸網、電信技術專業技能等內容進行了系統講解。
《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參考用書:通信專業實務(初級)》既可作為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初級職業水平考試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職業大中專在校學生的學習輔導教材,還可供通信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自學使用。
❾ 《5G移動通信系統:從演進到革命》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5G移動通信系統:從演進到革命》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FZIIRuRLK2ETJB9uRRNhLg
❿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張海君)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Kd09uU9SN9SKbFzfEq6I5A
書名: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
作者:張海君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4-1
頁數:322
內容簡介:《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是暢銷書《大話移動通信》的全新升級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動通信技術讀物。作者力求用通俗、幽默、風趣的語言,從身邊的通信講起,歷數古代通信到現代通信的發展歷程,以及從最基礎、最通用的通信理論與技術到1G、2G、3G、4G通信系統所特有的技術特點。本書用白話風格的語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將移動通信的知識娓娓道來。為了增強內容的可讀性,書中穿插了多幅專門為本書繪制的漫畫,並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圖。閱讀完本書,您會發現原來移動通信技術也可以很白話,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書共12章,分3篇。第1篇介紹了移動通信的前世今生、移動通信要用到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信息安全與無線資源管理技術等。第2篇介紹了從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到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網路架構、關鍵技術、空中介面、基本呼叫與信令流程等技術的演進過程。第3篇介紹了移動通信的標准化,還介紹了移動通信中的網路規劃及優化的基礎知識與應用。
《大話移動通信(第2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將艱深復雜的通信理論進行了通俗的解讀,適用於移動開發人員、通信專業的學生、基站建設人員、基站服務人員、移動通信研究人員等閱讀。對於那些沒有任何通信理論基礎的非專業人員,也可以在本書的引領下了解很多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移動通信知識。希望本書能讓您在一種愉悅的心境下對移動通信有一個立體而直觀的認識,並能快速掌握移動通信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術,特別是對3G和超LTE、4G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整體的概念。
作者簡介:張海君,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第四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與標准化工作,提交了多項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准提案。主要研究方向為LTE-Advanced關鍵技術和無線資源管理。多次參加了相關國際會議和標准化會議。發表論文數篇,並申請發明專利多項。作為子課題項目組長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863計劃的多個項目。
鄭偉,博士,北京郵電大學講師。長期參與ITU、3GPPLTE-Advanced和CCSA等標准化工作。提交並被接受多篇LTE-Advanced系統相關的標准提案。目前已在國內外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8項,並負責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
李傑,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通信領域的工作。通過幾年的努力,成為了業界的後起之秀。在IP網路建設、管理和運維及數據通信和軟交換領域享有一定的聲譽。對TD-SCDMA和LTE等網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曾經參與了華為和中興等眾多知名企業的通信項目合作。是移動、電信和聯通LTE建網初期的技術支持,並為各家通信技術企業進行過多場LTE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