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宋詞(共5冊)》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全宋詞(共5冊)》(唐圭璋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rOp8FsW21k2SuBTYFt6VQQ
書名:全宋詞(共5冊)
作者:唐圭璋 編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65-05
頁數:3940
內容簡介:《全宋詞(套裝全5冊)(繁體豎排版)》講述了:舊版《全宋詞》在一九三一年著手編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務印書館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戰時期在長沙出版。這部書的印數無多,流傳不廣,而且存在著很多缺點。最嚴重的,就是由於條件和時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許多書不知道或者無法見到,在體例上則參照了《全唐詩》的做法,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釋道」「女流」。一九四○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對於研究工作者說來,《全宋詞》仍然為他們所需要。如果用舊版重印,顯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師范學院黨委的關懷和鼓勵下,得以對舊版《全宋詞》進行重編;其後,又由中華書局文學組對全稿作了訂補加工,並使之和讀者見面。重編訂補後,不論在材料上或體例上,較舊版都有一定的提高::以某些較好的底本代替了從前的底本;增補詞人二百四十餘家,詞作一千四百餘首(不計殘篇);刪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詞人和作品;重新考訂詞人行實和改寫小傳;調整原來的編排方式;增加了若干附錄。現在謹就編訂情況說明如下:
宋人詞集的編纂,從宋代本朝就開始了。在北宋,詞雖然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體,但似乎還沒有被普遍承忍為「正統」文學,所以北宋人的詞一般不收入文集。如歐陽修的《平山集》、晏殊的《珠玉集》、蘇軾的《東坡詞》、賀鑄的《東山詞》,都是集外單行的。到了南宋,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詞作一般收入文集。如張孝祥《於湖居士文集》有詞四卷,陸游《渭南文集》有詞二卷,劉克庄《後村先生大全集》有詞五卷,等等。南宋人編刻北宋人的文集,也往往採用同樣的辦法,乾道刻《類編黃先生大全文集》有樂章一卷,慶元時編刻歐陽修全集有詞三卷,都是明顯的例子。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即已收入文集的詞,又另有單刊本,而且內容也不盡相同。如歐陽修另有《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張孝祥另有《於湖先生長短句》五卷《拾遺》一卷。這是宋人編刻詞別集的情況。當時流行的詞別集很多,據《直齊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所載,陳振孫見到的,包括所謂《百家詞》在內,就有一百零三種,另有注本三種。年經代遠,這些詞集很大部分已經亡佚;就是幸而流傳到今天,其名稱與卷數也常有出入,未必是陳振孫所見之舊了。
除單行的詞集以外,還有匯刻的詞集。宋有長沙書坊的《百家詞》(今佚)、閩刻《琴趣外編》(今存五種)、《典雅詞》(今存十九種)、《六十家詞》(今佚)。明吳訥有《唐宋名賢百家詞》,當時未刻,今存傳抄本和商務印書館排印本,內宋詞亡佚十家,尚存七十家。明末毛晉汲古閣刊《宋名家詞》六集六十一家,為宋以後大規模刊刻詞集之始,其書流傳最廣。清中葉以前,有侯文燦《十名家詞集》,中葉有秦恩復《詞學叢書》。至於間有刊入叢書如《知不足齊叢書》、《別下齊叢書》內的,則為數不多,影響不大。晚清以來,詞學在士大夫中一度得到提倡,匯刻詞集因之而蔚為風氣。王鵬運的《四印齊所刻詞》、《宋元三十一家詞》昉於其前;繼之而起的是江標的《宋元名家詞》,吳重熹的《山左人詞》;最後有朱孝臧的《彊村叢書》,吳昌綬、陶湘的《景刊宋金元明本詞》,陶湘的《景汲古閣鈔宋金詞七種》。這些匯刻詞籍,大多依傍前人,像《宋名家詞》幾全據單本詞集 《彊村叢書》則有半數從文集中裁篇別出;,只有少數詞集如《四印齊所刻詞》本李清照《瀨玉詞》、《彊村叢書》本趙崇嶓《白雲小稿》等,才是從各種載籍中收集遺佚而加以新編的。盡管如此,它們仍然有其資料價值:有的保存了底本今天已經亡佚的若干詞集,如《宋名家詞》;,有的影刊了今天已不易見到的舊本,如《景刊宋金元明本詞》,有的則編者本人就對詞學比較有研究,如《四印齊所刻詞》、《彊村叢書》,校讐增補,功不可沒。
編纂《全宋詞》,以上兩類詞集是我們最主要的依據。
宋人選詞選,從宋詞別集在當時流行的情況來估計,為數一定是不少的。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有《梅苑》、《樂府雅詞》、《草堂詩余》、《唐宋以來絕妙詞選》、《中興以來絕妙詞選》、《陽春白雪》、《絕妙好詞》、《樂府補題》八種。可以考知名稱而已經不傳的,還有五六種。其中《羣公詩余》一種,曾由清初的錢曾、季振宜收藏過,後來就不知下落了。元人的選本,現在所知道的只鳳林書院輯《草堂詩余》一種。這些宋元人的選本,往往有不見於專集的詞作,特別是小家的作品,率多賴是以傳。至於明清人的詞選,像《詞林萬選》、《匯選歷代名賢詞府全集》、《花草粹編》、《續草堂詩余》、《詞綜》、《歷代詩余》、《詞綜補遺》等等,有的出自學人,有的成於坊肆,精粗不一。然而除了《花草粹編》等個別選本以外,就他們所見的材料而言,已經很難為宋人編訂的別集、選集增補過多的作品了。
這些選本,也是我們編纂工作中的重要依據之一。
綜合地利用上述資料編纂《全宋詞》,我們遇到過不少困難。有的書由於刊刻不精,有的書限於編輯者的水平,經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錯誤;即使是編輯得比較認真的書,如果和其他材料綜合比照來看,也時會顯出它們零亂和蕪雜的缺點。因而,選擇底本和考訂作品的真偽是我們利用這些詞籍時付出勞動最多的工作。
在底本的比勘選擇上,尊重舊本而不迷信舊本,擇善而從。例如北京圖書館藏陸貽典、毛展手校的《宋名家詞》,陸、毛二人所據校的本子都是舊本,今天已經看不到了。而從校勘記的實際情況來考察,他們所據校的本子確乎勝過現存的本子,因此這一部分的底本我們基本上選擇了陸、毛的校本。然而他們所據的舊本也決不是完美無缺的,如盧祖皋的《蒲江詞》,汲古閣本只二十餘首,陸、毛的校本也沒有增補,但《彊村叢書》本所據的是明抄本《蒲江詞稿》,縱然其中雜有個別偽詞,但在數量上比汲古閣本多出七十餘首。對這種情況,我們當然選用了《彊村叢書》本。又例如黃庭堅的詞集,現有宋本《山谷琴趣外編》,但《彊村叢書本》的《山谷琴趣外編》是經朱孝臧校過的,我們把兩本比勘以後,也選用了《彊村叢書》本。
關於作品的考訂,情況要更復雜一點。宋詞作品互見於兩個或兩個以上作家的集中,為數甚多。汲古閣刻《宋名家詞》本《珠玉詞》、《六一詞》、《壽域詞》、《惜香樂府》,就頗多這一類的例子。詞選中如《類編草堂詩余》誤題作者姓名的約有八十餘首,《詞林萬選》約有二十餘首,《續草堂詩余》約有三十餘首。後人失考,陳陳相因,也有誤補於各家詞集的。辨偽存真,宋朝的羅泌已經做了一些,他校勘歐陽修《近體樂府》,在校記中作了說明而不下結論。毛晉刻詞,也間有考證,然而缺乏冷靜和嚴肅的態度,隨意判斷,誤刪誤補,不免流於武斷。我們在編纂的過程中,力求改正前人的錯誤,澄清前人的混淆。如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一首,楊慎以為是朱淑真的作品,毛晉承謬踵誤,以之補入《斷腸詞》,不久以前還有人發表文章力辨楊慎之說不誤。其實此詞既見於宋元本的歐集,宋人又別無異說,隨便推翻這個結論是很不妥當的。又如《蒲江詞稿》中末一首「洞仙歌」,已見於曾慥《樂府雅詞》。曾慥的時代比盧祖皋早得多,這首詞決不是盧祖皋所作。《彊村叢書》本朱翌《灊山詩余》,僅存詞五首,而其中有一首是王庭珪所作,有一首是張元干所作。凡此種種,我們都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了比較認真的考察。
宋詞的輯佚工作真正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已經是清末的事了。前面提到的《潄玉詞》和《白雲小稿》,就是王鵬運和吳昌綬的成績。之後,劉毓盤的《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輯》開始了大規模的輯佚,內收宋詞四十四種六十四家,可惜出處不明、真偽不辨、校勘不精,頗為學者詬病。到趙萬里的《校輯宋金元人詞》,利用的材料更為廣泛,收宋詞五十五家,內五十一家為裒輯遺佚而成。此外也還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工作。盡管各家的工作還都有不足之處,然而沒有這些成果,《全宋詞》的編輯工作就會困難得多。
本套書包括《全宋詞一》、《全宋詞二》、《全宋詞三》,《全宋詞四》和《全宋詞五》。
⑵ 求《全宋詞》(第5冊)_唐圭璋 編_中華書局.1999年.pdf
品品品資源站有epub版的,如果深圳文獻港有該書試讀,也可以在那個論壇定製PDF的書
⑶ 《全宋詞》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全宋詞》(唐圭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xSRnroQrJVBJ97iyw0VPuA
書名:全宋詞
作者:唐圭璋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5-1
頁數:5103
內容簡介:
全宋詞(全五冊),ISBN:9787101017144,作者: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
⑷ 《全宋詞》完整版,txt,doc,PDF均可,謝謝!
鏈接:https://pan..com/s/1QC3saMJfBbPP99PCWdkxXg
提取碼:2m9i
《全宋詞》是中國近百年來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宋詞和唐詩均為中國古典詩的藝術高峰。清代所編《全唐詩》是家喻戶曉籍,現又新編出《全宋詞》,堪稱中國文學的雙璧。全書共五冊,薈萃宋代三百年間的詞作。
⑸ 《全宋詞(共5冊)》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全宋詞(共5冊)》(唐圭璋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0FuwkbMMWJJphreETQtBow
書名:全宋詞(共5冊)
作者:唐圭璋 編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65-05
頁數:3940
內容簡介:
《全宋詞(套裝全5冊)(繁體豎排版)》講述了:舊版《全宋詞》在一九三一年著手編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務印書館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戰時期在長沙出版。這部書的印數無多,流傳不廣,而且存在著很多缺點。最嚴重的,就是由於條件和時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許多書不知道或者無法見到,在體例上則參照了《全唐詩》的做法,首以「帝王」宗室」,而殿以「釋道」「女流」。一九四○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對於研究工作者說來,《全宋詞》仍然為他們所需要。如果用舊版重印,顯然是不相宜的。在南京師范學院黨委的關懷和鼓勵下,得以對舊版《全宋詞》進行重編;其後,又由中華書局文學組對全稿作了訂補加工,並使之和讀者見面。重編訂補後,不論在材料上或體例上,較舊版都有一定的提高::以某些較好的底本代替了從前的底本;增補詞人二百四十餘家,詞作一千四百餘首(不計殘篇);刪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詞人和作品;重新考訂詞人行實和改寫小傳;調整原來的編排方式;增加了若干附錄。
⑹ 唐圭璋的介紹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漢族,生於南京。終其一生,專治詞學。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中文系教授。建國後歷任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編著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宋詞鑒賞辭典》等,著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彙箋》、《宋詞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詞苑叢談校注》、《宋詞紀事》、《詞學論叢》等。
⑺ 唐圭璋的人物簡介
唐圭璋(1901-1990),男,漢族,中國當代詞學大師、著名的中國文史學家、教育家、詞人。字季特。民盟成員。1901年1月23日出生於南京。據吳調公言,南京駐防旗人之後,辛亥年間革命軍與八旗駐防軍交戰頗慘烈,革命軍殺入旗營時,駐防將士及其家眷悉數服毒自盡,唐圭璋本人因服葯較少而得以倖存,後被一家市民收養。
專治詞學。1928年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中文系。曾任南京第一女中、鍾英中學、安徽中學教師,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中文系教授。解放後曾任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兼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韻文學會會長,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詞學》主編。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蘇省政協委員。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11月28日在南京病逝。
編著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 》、《唐宋詞鑒賞辭典》等,著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彙箋》、《宋詞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詞苑叢談校注》、《宋詞紀事》、《詞學論叢》等。
⑻ 跪求唐圭璋的<唐宋詞鑒賞辭典>.TXT文檔格式.只要TXT格式的其他格式的不需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
鏈接:
《宋詞鑒賞辭典》是北京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韋立軍。
⑼ 唐圭璋為什麼能編纂成功《全宋詞》
唐圭璋在綜合諸家輯刻的基礎上,廣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詞選中所選、宋人筆記中所載詞作,俱一並采錄,更旁求類書、方誌、金石、題跋、花木譜等諸書中所載之詞,統匯於一處,編為《全宋詞》。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在長沙出版線裝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編者對此書進行重編,並經王仲聞訂補加工,1965年由中華書局重印出版。新版《全宋詞》在材料和體例方面較舊版均有很大提高:以善本代替從前的底本,增補詞人 240餘家,詞作1400餘首。在體例上改變舊版按「帝王」、「宗室」等分類排列,改為按詞人年代先後排列。全書共計輯兩宋詞人1330餘家,詞作約 20000首。引用書目達530餘種。新版重考詞人行實,改寫小傳。
編者又續作修訂補正,寫成《訂補續記》,附於1979年重印本卷末。
此書收錄齊備,考訂也比較精審,改正了不少前人的承謬踵誤之處,為研究宋詞的重要參考書。
此書新版問世後,今人孔凡禮又從明抄本《詩淵》及其他書中輯錄遺佚,編為《全宋詞補輯》,收錄作家140餘人(其中41人,已見《全宋詞》),詞作430餘首,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⑽ 中華書局《全宋詞》版本問題
1999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了署名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的新版《全宋詞》。新版合舊版《全宋詞》及孔凡禮《全宋詞補輯》於一編,採用簡體字橫排,並把舊版附錄中已經列出的排印、標點、底本等方面的錯誤,納入新版的相應位置。中華書局編輯部暨孔凡禮等先生在校讀中又是正了有關的訛誤。關於新版《全宋詞》的學術含量,中華書局編輯部在書前的」改版重印說明」中認為:」這樣,經過全面修訂的改版重印的《全宋詞》,無論在整體質量,還是在網羅資料上,都有明顯提高,版式也有了更新。希望它為學術界同仁及廣大宋詞愛好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在整體質量上,確較舊版有所提高。但是,作一部廣為詞學研究者翻檢引用的學術名著,新版《全宋詞》仍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在輯佚方面。新版《全宋詞》的修訂者注意到了近年來發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的宋詞輯佚成果,並把這些輯佚成果增添到新版中去,但是仍然有些作品遺漏。在校勘方面。舊版《全宋詞》初以唐圭璋先生一人之力編定,繼以王仲聞先生的參訂及後來唐先生本人的修訂,詞句錯訛之處仍在所難免。新版《全宋詞》雖經中華書局編輯部暨孔凡禮等先生的審核修訂,亦不免留下些許遺憾。
新版《全宋詞》把舊版第一冊前的總目次分排到每冊之首,這本無可厚非;但新版卻刪除了舊版第五冊後面的作者筆畫索引,舊版《全宋詞補輯》書前的目次及書後的作者筆畫索引也被刪除了。讀者若想查找某個詞人的作品,尤其是不太著名的詞人,只能把新版《全宋詞》每冊前的目次翻檢一遍,使用起來頗感不便。僅從作者檢索方面來說,新版《全宋詞》就不如舊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