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思日記:話要說清楚,事要辦明白
話要說清楚,別中傷人,顧忌別人的秘密和痛點。
事要做明白,該自己乾的堅決執行,不屬於核心kpi的事情學會授權和拒絕!
一、國內線路提供商可活ip整理
為啥要跑出這些可活ip?道理很簡單,在和友商對標時候,同樣是相同的運營商,同樣的網段,你的可以通,對方的不通。很明顯,你的連通性效果要比對方好太多。是吧。
為了跑出這些數據,採用了幾個思路
思路1 通過聽雲系統來進行全網運營商的線路撥測,然後拿到對比報告;
這種辦法好處是簡單省勁,不需要自己准備ip庫,也不需要自己准備跑測腳本,直接在控制台上設置好撥測的頻率和任務,去喝上一杯卡奇諾,回來收集好信息一鍵製作出報告,妥妥的!
當然,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在於他的目的網段不是很全,相對我收集到的ip庫,他的ip庫簡直糟透了!一個省份才幾十個ip而已。這樣的精確度肯定沒有我的高啊!
另外聽雲只能看到通斷性,延遲,丟包率這些指標,至於兩家對比相同網段的通斷,這個指標它還是沒有的。這也是我要採取自己跑腳本拿結果的重要原因。
思路2 通過自己收集ip庫然後區分運營商線路區分省份,跑腳本得到可活的ip地址。然後和友商進行對比
這個目標很明確,結果輸出也很清晰。只是中間的工作量挺大的。本來前期和後台監控人員核對,希望他們可以給出明確的ip地址庫,結果哥們只給了我一堆路由網段。。。。。尼瑪,網段到ip中間有不少的差距好不好啊?還需要自己來跑。結果今天一天沒干別的,就整這個事了。
另外還有,這個其實還沒有到售後階段,本來不應該自己來介入,至少不應該做為主導力量來介入。結果鬧到現在,大家都認我,讓我來搞。。。雖然側面證明你是有價值的,但是也耗費了不少自己的精力,同時完成核心kpi的時間必然就會少很多,有些該自己做的工作就不能很快地 響應和完成。各有利弊吧。
教訓:
1、下次類似問題剛開始了解的時候就要區分好事情的重要程度,思考和自己的核心kpi是否掛鉤。如果掛鉤,那麼介入。不掛鉤,看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取捨。千萬不能因為額外工作影響了本職工作!
2、既然已經做到這個份上,如果我現在不去做,影響的是整個項目,單子可能就拿不下來,公司這點預期會有損失。而我們team的職責,從大處說,不就是為了綁定商務拿客戶單子為公司創造利潤么?何況,工作過程中涉及到的項目管理,情緒管理,時間管理,人際關系關系,進度管理,技術技巧等很多方面,也鍛煉了自己。為自己積累了項目經驗。這些也算是自己的收獲啊!
結論
繼續做下去,快速搞定任務。把精力盡快轉移到核心kpi上去。
二、和別人的溝通技巧細節有待提升
下午一個朋友電話過來,決定幫他忙為了求職鋪墊下道路。找到自己的朋友簡單溝通後,把簡歷發過去。然後和朋友引申了一些溝通
「技術服務的定位」
「目前的工作現狀是不是滿意」
「對方現狀,招了幾個ali的人過來撐場子」
最後出於好奇,脫口而出一句話:」問下大客戶售後在你那邊待遇怎麼樣。。。。ali對自己員工待遇不低「
這句話說出去半天對方沒在理我。剛開始沒覺得什麼,覺得自己問的挺合情合理啊,既然是朋友,這點事還算是秘密?
後來想想,自己犯了幾個錯誤:
1、朋友分親疏,他和你的關系真的達到知無不言的程度了嗎?恐怕未必。不然不會半天不回應;
----如何測試朋友的親疏程度,與人溝通的心理技巧還需要進一步的掌握熟識。
2、工資待遇屬於公司的秘密
處於保密,這些信息也不應該大張旗鼓的在微信上聊。
---保密意識還是要有的,以後引以為戒吧,類似的工資等敏感信息,盡量電話當面問,不走郵件微信等即時溝通工具;
3、按照心理學來講,這句話問的不太合適
:」問下大客戶售後在你那邊待遇怎麼樣。。。。ali對自己員工待遇不低「
多讀幾遍是不是體會出來一種「ali待遇比你們公司好,你們挖過來的人,得不少錢吧?或者挖的員工是不是不是很牛逼的員工啊」的味道?
潛台詞破譯出來,如果是放在我身上,這句話看到後,十有八九我也不會回復對方。
---說話要注意分寸,哪怕慢些,也要斟詞逐句,雖然你是無心,但是對方不見得無意。說出去的話最好是贊美褒揚人的,別是中傷不中聽的!
三、看書感悟(架構真經)
這是IT業界最近新出的一本比較牛逼的書。據說讀完可以增加幾十年的功力。所以叫XX真經(類比九陰真經...呵呵開玩笑)
這本書今天讀完了,總的來說,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具體來說
1、之前自己對業務架構沒有一個全局觀,更多的是著眼在一個case問題上,並沒有從業務系統架構的本源上來看待問題,導致「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樣的工作方式無疑是低效不長久的。只有站在系統架構的角度上來看待問題,才能更真切的看到問題為啥發生,發生以後又改如何整改,以後還有哪些預期的問題。可以說,做到不質疑並治未病。
2、增加了處理問題的工具
馬斯洛的錘子原理說過,當你手裡拿著錘子的時候,好像看到是所有東西都是釘子。工具決定你的行為。
這本書中用戶用到積累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不同的場景應該使用合適的工具。你應該盡早的擁有自己的工具箱!
---工具箱
抓包軟體,ping,telnet,smokeping,監控,shell腳本,路由診斷,聽雲撥測,17ce,智能dns,dig工具,linux系統工具包等....
就這本書中的感悟,結合個人的工作經驗,下來我會逐步的整理成文章發出來。看完的不算完,必須自己能夠總結並且完成的描述出來讓別人能懂,才叫真正的學會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