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左傳pdf中華書局

左傳pdf中華書局

發布時間:2022-12-27 08:48:16

⑴ 《春秋左傳(全二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全二冊)》(左丘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SQRZ

書名:春秋左傳(全二冊)

豆瓣評分:8.9

作者:左丘明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譯者:吳兆基
出版年:1999-10
頁數:494

內容簡介

《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的史類文學作品。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或兩漢之間。作品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記事時間延長了許多。

作者簡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魯國之附庸小邾國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一說復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⑵ 《春秋左傳注(全四冊)春秋左傳注》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注(全四冊)》(楊伯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vVHStch0oG2BtyHG692UQ

提取碼:u2qn

書名:春秋左傳注(全四冊)

作者:楊伯峻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9-10

頁數:1736

內容簡介:

《春秋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作者積數十年之力,對左氏《春秋》經、傳作詳細校勘、分段、注釋,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資料,融會貫通,時出己見,是為當代《春秋左傳》集大成之全注本。

作者簡介:

楊伯峻(一九○九—一九九二)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孥家,現代著名學者,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藺州大單,生前屬中莘害局編審,參加遇黠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楊先生博通小學經史,所著《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列子集釋》《春秋左傅注》、《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以及所編《春秋左傅詞典》等,得到學術界廣大讀者的高度評價,享譽中外。

⑶ 《春秋左傳注(全四冊)春秋左傳注》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注(全四冊)》(楊伯峻)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xjw1lf92EpPPQ6AhiZGhDg

提取碼: 4aat

書名:春秋左傳注(全四冊)

作者:楊伯峻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9-10

頁數:1736

內容簡介:

《春秋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作者積數十年之力,對左氏《春秋》經、傳作詳細校勘、分段、注釋,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資料,融會貫通,時出己見,是為當代《春秋左傳》集大成之全注本。

作者簡介:

楊伯峻(一九○九—一九九二)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孥家,現代著名學者,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藺州大單,生前屬中莘害局編審,參加遇黠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楊先生博通小學經史,所著《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列子集釋》《春秋左傅注》、《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以及所編《春秋左傅詞典》等,得到學術界廣大讀者的高度評價,享譽中外。


⑷ 讀不懂-《左傳》交流筆記2:《春秋左傳序》[1]

 杜預,字元凱,是西晉文史學家和軍事家。平生博學多通,於經濟、政治、軍事、歷法、算術、律令、工程諸科均有研究或著述。因多謀略,人稱「杜武庫」。 尤精《左傳》,自稱有「左傳癖」,撰有《春秋左氏傳集解》《春秋釋例》。 《春秋左氏傳序》是杜預為《左傳》作的一篇序文, 講述了《春秋》立名之由、記事之人、內容體例、孔子修經的理由、左丘明作傳的理由、左傳的體例等內容。 理解《春秋左傳序》的內容將會對理解《春秋左傳》有很大幫助。

《春秋左傳序》 杜預

1.  本序的多個題目: 「春秋序」,「左氏傳序」,「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左氏傳序」。{孔:非「釋例序」}

2.  作者杜預的寫作目的: 序《春秋》名義、經傳體例及已為解之意也。

3.  此序的 大綱 :

此序大略,凡有十一段,明義以「春秋」是此書大名,先解立名之由。

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

自「周禮有史官」至「其實一也」。明天子諸侯皆有史官、必須記事之義。

自「韓宣子適魯」至「舊典禮經也」。言周史記事、褒貶得失、本有大法之意。

自「周德既衰」至「從而明之」,言典禮廢缺、善惡無章,故仲尼所以脩此經之意。

自「左丘明受經於仲尼」至「所脩之要故也」,言丘明作傳,務在解經,而有無傳之意。

自「身為國史」至「然後為得也」,言經旨之表不應,須傳有通經之意。

自「其發凡以言例」至「非例也」,言丘明傳有三等之體。

自「故發傳之體有三」至「三叛人名之類是也」,言仲尼脩經有五種之例。

自「推此五體」至「人倫之紀備矣」,總言聖賢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說經、傳理畢,故以此言結之。

自「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至「《釋例》詳之也」,言已異於先儒,自明作《集解》、《釋例》之意。

自「或曰《春秋》之作」下盡「亦無取焉」,大明《春秋》之早晚、始隱終麟、先儒錯繆之意。

4.  《左傳》的傳播過程 及 《左傳》學的建立過程 :

賈逵《大史公十二諸侯年表序》雲:「魯君子左丘明作傳。」據劉向《別錄》雲:「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吳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鐸椒。鐸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張蒼。」此經既遭焚書而亦廢滅。及魯共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藏於秘府,伏而未發。漢武帝時,河間獻《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議立《左氏》學,公羊之徒上書訟《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學不立。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府中古文《春秋左氏傳》,歆大好之。時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與歆共校傳。歆略從咸及丞相翟方進受,質問大義。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釋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歆以為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二弟子後,傳聞之與親見,其詳略不同。歆數以問向,向不能非也。及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諸儒博士或不肯置對,歆因移書於大常博士,責讓之。和帝元興十一年,鄭興父子及歆創通大義奏上,《左氏》始得立學,遂行於世。至章帝時,賈逵上《春秋大義》四十條,以抵《公羊》、《穀梁》,帝賜布五百匹。又與《左氏》作《長義》。至鄭康成,箴《左氏膏肓》,發《公羊墨守》,起《穀梁廢疾》。自此以後,二傳遂微,《左氏》學顯矣。

5.  漢武帝時期的巫蠱倉卒之難: 漢武帝的幻覺為導火索,奸臣江充和宦官蘇文等作祟,使漢武帝害死了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太子劉據、劉據的兩個兒子、丞相公孫賀父子。最後漢武帝想明白了,又殺了江充和蘇文。嘖嘖嘖(吃驚[⊙o⊙])

1. 概括: 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

2.「春秋」這個名詞,不見於經,只有傳里有。 孔子之前,便已存在「春秋」的名詞了 。

3. 五帝時候的史官所記未必叫做「春秋」,但是周朝每國的史記都叫做「春秋」。 {孔:《禮記·內則》稱五帝有史官,既有史官,必應記事,但未必名為「春秋」耳。據周世法則,每國有史記,當同名「春秋」。}

1. 概括: 既辨「春秋」之名,又言記事之法。

2. 事之所系,年、時、月、日四者皆具文也。 史之所記,皆應具文,而《春秋》之經文多不具。

3. 《春秋》中缺少年、時、月、日的原因:

(1) 有月無時: 仲尼備文,後人脫誤

(2) 有日無月: 史文先闕,仲尼不改

(3) 不書日。 {孔說:「案經傳書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公以上,書日者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書日者四百三十二。」}

A.久遠遺落,不與近同

B.他國之告有詳有略

總之,按照孔穎達的看法,仲尼不可能錯就對啦。(諷刺)

4.  《春秋》不以日月為例 。以日月為例的,只有二事。 「公不與小斂,故不書日」(諷刺君恩薄)、「不書日,官失之也。」

5. 仲尼刊定日無褒貶,而此序言史官記事必系日月時年者,自言記事之體須有所系,不言系之具否皆有義例也。

1. 概括: 將解名曰「春秋」之意,先說記事主記當時之事。

2.事有先後,須顯有事之年。

3. 「春秋」的含義: 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

4. 《春秋》有空時而無事者,一時無事則書首月。 蓋以四時不具,不成為歲,故時雖無事,必虛錄首月,其或不錄,皆是史之闕文。

ps:

《左傳》交流會用書 ,包括:

1.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 中華書局. 1990年版

2.沈玉成.《左傳譯文》. 中華書局.1981年版

3.李學勤主編.《十三經註疏·春秋左傳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4.《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此版是在四部叢刊宋刻本《春秋經傳集解》底本的基礎上點校的)

5.杜預注. 四部叢刊本[再造善本]《春秋經傳集解》(中縫切,書簽全,據中國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

6.童書業. 《春秋左傳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7.孔穎達注.《春秋左傳註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崇禎11年古虞毛氏汲古閣本

8.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 明嘉靖時期覆刻元相台岳氏刊本

9.吳楚材、吳調侯. 《解題匯評古文觀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不讀不懂,多讀多懂,不懂處渴望請教,讀懂處期盼交流。望減少疏離和孤獨感、獲得相對意義的快樂。

 願,吾道不孤,必有鄰。

⑸ 讀不懂-《左傳》交流筆記4:《春秋左傳序》[3]

自此至「非例也」,辯說傳之三體。

(十九)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

1.自此至「非例也」,辯說傳之三體。此一段說舊發例也,言發凡五十皆是周公舊法。(發凡正例)

2.孔穎達反駁了先儒說「丘明以意作傳,仲尼之經的凡例沒有新舊」,而認為杜預是在說凡例從古至今都有,只不過到了周朝,周公正凡例而已。即孔穎達所說「以是故知發凡言例,皆是周公垂法、史書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也。」

3. 發凡之體,凡有二條: 一是特為策書;一是兼載國事。特為策書者,凡告以名則書之類是也。兼載國事者,凡嫁女於敵國之類是也。雖為國事,但他書有者,亦不在凡例。

4.這個部分可以看杜預的《春秋釋例》。

(二十) 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舊例而發義,指行事以正褒貶。

1.此下盡「曲而暢之」,說新意也。(新意變例)

2.  微其顯事:

(1) 善事顯者:

A.  秦晉崤之戰。 《春秋》:「冬,晉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杜預注曰:四人皆卿。秦穆悔過,終用孟明,故貶四國大夫以尊秦伯。正義曰:四國大夫,傳皆稱名氏,是四人皆卿也。秦穆悔過,終用孟明,仲尼特善其事,無辭可以寄文,故貶四國大夫稱「人」,所以尊崇秦德。 以諸侯之名無所可加,貶大夫以尊秦,大夫非有罪也。 襄八年邢丘之會,晉悼霸功既就,德立刑行,貶諸侯之卿以尊晉侯,其事與此同也。《釋例》曰:「秦伯終用孟明而致敗,敗而罪已,赦其闕而養其志,孟明增修其德,以霸西戎。夫子嘉之,故於伐秦之役貶四國大夫。四國大夫奉君命而行,今以一義變例,故稱『尊秦』,謂之崇德,明罪不在四國大夫也。」

(2)惡事顯者:

A.貶「諸侯城緣陵」。 「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杜預:闕,謂器用不具,城池未固而去,為惠不終也。澶淵之會,既而無歸,大夫不書,而國別稱人,今此總曰諸侯,君臣之辭,不言城杞,杞未遷也。/正義曰:今此總雲「諸侯城緣陵」,不言某侯某侯,與城邢文異,不具書其所城之人,為其有闕也 。知闕為器用不具,城池不固而去,為惠不終,故總言諸侯以譏之。凡諸侯盟會,不歷序其人,總言諸侯者,皆是譏之辭。 文十五年諸侯盟於扈,傳曰:「書曰諸侯,無能為也。」十七年諸侯會於扈,傳曰:「書曰諸侯,無功也。」是其總言諸侯,皆譏辭也。十六年會於淮,傳稱:「城鄫,役人病,不果城而還。」亦是為惠不終,而淮會具書其人者,淮之會為謀鄫,且東略,非為城鄫而聚會,既會之後,乃欲城鄫而不果,本意不城鄫,無可貶也。先儒以為諸侯有過,貶而稱人。杜據澶淵之會與此傳文,知諸侯之貶,不至稱人。故《釋例》曰:「傳滅入例,衛侯毀滅邢,同姓故名。」又雲:「谷伯綏、鄧侯吾離來朝,名,賤之也。」又雲:「不書蔡許之君,乘楚車也,謂之失位。」此皆諸侯貶之例,例不稱人也。 諸侯在事,傳有明文,而經稱人者,凡十一條,丘明不示其義,而諸儒皆據案生意,原無所出。貶諸侯而去爵稱人,是為君臣同文,非正等差之謂也。 又澶淵大夫之會,傳曰「不書其人」,案經皆去名稱人;至諸侯親城緣陵,傳亦曰「不書其人」,而經總稱諸侯,此大夫及諸侯經、傳所以為別也。通校《春秋》, 自宣公五年以下百數十年,諸侯之咎甚多,而皆無貶稱人者,益明此蓋當時告命注記之異,非仲尼所以為例故也。 }

B.叔孫豹違命。 叔孫曰:「邾、滕,人之私也。我,列國也,何故視之?宋、衛,吾匹也。」乃盟。故不書其族,言違命也。{杜預:季孫專政於國,魯君非得有命。今君唯以此命告豹,豹宜崇大順以顯弱命之君,而遂其小是,故貶之。/正義曰:季孫專政於國,魯君非得有命。此以公命,非公可知,叔孫亦知非公命,故不肯從之。其實叔孫違命,止違季孫意耳。但季孫假以公命謂之,叔孫雖內知非公,而其辭稱公,即須從命。叔孫既得此命,宜應內自思省,我君由來無命,今君唯以此命命我,事雖非理,亦宜聽從。如是則敬君之情深矣。豹宜崇此大順之道以顯弱命之君,而乃校計公言是非,不肯同於小國。 遂其小是以忘大順,故貶之。此義至妙,唯杜始得之矣。 賈逵雲:「叔孫義也,魯疾之非也。」服虔雲:「叔孫欲尊魯國,不為人私,雖以違命見貶,其於尊國之義得之。」案經去其族,是文貶也。傳言「違命」,是實惡也。賈、服違經反傳,背左氏,異孔子 。孔子貶之,賈逵賞之。丘明言其「違命」,服虔善其尊國,是不以丘明之言解《左傳》,不以孔子之意說《春秋》也。 }

3.闡其幽理:若晉趙盾、鄭歸生、楚比陳乞及許大子止,皆非親弒其君,是其罪幽隱,孔子脩經加「弒」,使罪狀宣露,是闡幽也。

4.左丘明為什麼在傳里「說新意」?孔穎達認為是因為「丘明作傳,其有微經之顯、闡經之幽,以裁製成其義理比類者,皆據舊典凡例而起發經義,指其人行事是非,以正經之褒貶。」

5.孔穎達認為,這里主要討論的是左丘明作傳的問題,而不是經的問題,賀沈諸儒因為沒有看清上下文而理解錯了杜預的想法。

(二十一) 諸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皆所以起新舊,發大義,謂之變例。

1. 上既言據舊例而發義,故更指發義之條,諸傳之所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及「書曰」七者之類,皆所以起新舊之例,令人知發凡是舊,七者是新,發明經之大義,謂之變例。

2.  「凡」是正例,而這七者是變例 ,類似於《詩經》的變風變雅。

3.  杜預第一次認識到「變例」 。

4. 七個變例的例子。

5. 孔穎達認為,還當有「追書」、「言」、「稱」的變例。一方面孔認為杜不說「言」和「稱」是有理由的,但是以理而論之,「言」、「稱」也應當是新意。

(二十二) 然亦有史所不書,即以為義者,此蓋《春秋》新意,故傳不言「凡」,曲而暢之也。

1.此說因舊為新也。

2. 變例的含義 :

3.  除了上述七個變例之外的《春秋》新意: 改其舊史和史所不書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傳不言「凡」。因此孔穎達說:「舉一凡而事同者,諸理盡見,是其直也;不言凡而每事發傳,是其曲暢。」

4. 宣公十年「夏,齊惠公卒。崔杼有寵於惠公,高、國畏其逼也,高、國二家,齊正卿。公卒而逐之,奔衛。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杜預:典策之法,告者皆當書以名,今齊特以族告,夫子因而存之,以示無罪。又言「且告以族,不以名」者,明《春秋》有因而用之,不皆改舊。/孔:傳既雲「書曰崔氏」,以明非罪;復雲「且告以族,不以名」。知典策之書,舊當以名通也。齊國雖繆以族告,適合仲尼所褒之實,因而不革,以示無罪,且明《春秋》之作,或因仍舊史成文,不必皆有改也?}這里是說孔子在修《春秋》的時候,按照典策之法,應當說出崔氏的名字,但是孔子沒說出崔氏的名字,是為了要說明崔杼無罪,這就是孔子自己創造的新意,而不是舊史的凡例。

(二十三) 其經無義例,因行事而言,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非例也。

1.此一段說經無義例者。(歸趣非例)

2.此類最多。

自此辯說 「為 例之 五 情 」 。

(二十四) 故發傳之體有三,而為例之情有五。

1. 傳體有三,即上文發凡正例、新意變例、歸趣非例是也。為例之情有五,則下文「五曰」是也。

2.{孔:稱古典則立凡以顯之,釋變例則隨辭以贊之。杜言甚明,尚不能悟,其為暗也,不亦甚乎!}「杜言甚明,尚不能悟,其為暗也,不亦甚乎!」這里是孔穎達在諷刺看不懂杜預的話的人嗎?(捂臉笑)

(二十五) 一曰:「微而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稱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緣陵」之類是也。

1.「文見於此」,謂彼注雲「辭微而義顯」也。

2. 三個辭微而義顯的例子 :

(1)成公十四年「稱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孔:出稱叔孫,舉其榮名,所以尊君命也;入舍叔孫,替其尊稱,所以尊夫人也。族自卿家之族,稱舍別有所尊。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

(2)僖公十九年「梁亡」。{孔:「梁亡」,是秦亡之也,傳曰「不書其主,自取之也」。}梁是被秦所亡,自取的結果,因此不說被哪個國家亡的。

(3)「城緣陵」{孔:傳曰:「不書其人,有闕也。」}

(二十六) 二曰「志而晦」,約言示制,推以知例。參會不地、與謀曰「及」之類是也。

1.彼注雲「志,記也。晦,亦微也。謂約言以記事,事敘而文微」。

2. 兩國參會,那麼「以地致」,三國參會,「以會致」。 {孔:桓公二年「公及戎盟於唐。冬,公至自唐」。傳例曰「特相會,往來稱地,讓事也。自參以上,則往稱地,來稱會,成事也」。其意言會必有主,二人共會,則莫肯為主,兩相推讓,會事不成,故以地致。三國以上,則一人為主,二人聽命,會事有成,故以會致。}

3. 及:同志之國。會:不得已而相會合。 {孔:宣七年「公會齊侯伐萊」。傳例曰「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其意言同志之國,共行征伐,彼與我同謀計議,議成而後出師,則以相連及為文。彼不與我謀,不得已而往應命,則以相會合為文。此二事者,義之所異,在於一字。約少其言,以示法制,推尋其事,以知其例。是所記事有敘,而其文晦微也。}

(二十七) 三曰「婉而成章」,曲從義訓,以示大順。諸所諱辟,璧假許田之類是也。

1.彼注雲「婉,曲也。謂屈曲其辭,有所辟諱,以示大順,而成篇章」。

2.兩個例子:

(1){孔:僖十六年,公會諸侯於淮,未歸而取項,齊人以為討而止公。十七年,九月,得釋始歸。諱執止之恥,辟而不言,經乃書「公至自會」。}

(2)鄭加璧以易許田。

(二十八) 四曰「盡而不污」,直書其事,具文見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車、齊侯獻捷之類是也。

1.彼注雲:「謂直言其事,盡其事實,無所污曲」。

2.三個例子:丹楹刻桷、天王求車、齊侯獻捷。{孔:禮制,宮廟之飾,楹不丹,桷不刻。禮,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禮,諸侯不相遺俘。}

(二十九) 五曰「懲惡而勸善」,求名而亡,欲蓋而章。書齊豹「盜」、三叛人名之類是也。

1. 彼注雲「善名必書,惡名不滅,所以為懲勸」。

2.  盜者 ,賤人有罪之稱也。

3. 兩個例子:

(1)書齊豹「盜」。

(2)三叛人名。

(三十) 推此五體,以尋經、傳,觸類而長之。附於二百四十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倫之紀備矣。

1.上雲「情有五」,此言「五體」者,言其意謂之情,指其狀謂之體,體情一也,故互見之。

2.進一步總結了這「為例之五情」。

3. 微而顯排在第一,懲惡勸善排在最後的原因: 但勸戒緩者,在微而顯之條;貶責切者,在懲惡勸善之例,故微而顯居五例之首,懲惡勸善在五例之末。這五種為例方法真的是很有意思,表現了當時人們的某些思想,可以再思考思考。

4.從首至此,說經、傳理畢,故以此言結之。

5. 「觸類而長之」 是指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孔:十年經亦書「翚帥師」,傳雖不言「書曰」、「故書」,是知與上同為新意。又隱元年傳「曰『儀父』,貴之也」,則桓十七年雲「儀父」,亦是貴之是也。}

編輯:不確定uncertain

ps:

讀不懂-《左傳》交流筆記2:《春秋左傳序》[1]

讀不懂-《左傳》交流筆記3:《春秋左傳序》[2]

《左傳》交流會用書 ,包括:

1.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 中華書局. 1990年版

2.沈玉成.《左傳譯文》. 中華書局.1981年版

3.李學勤主編.《十三經註疏·春秋左傳正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4.《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版(此版是在四部叢刊宋刻本《春秋經傳集解》底本的基礎上點校的)

5.杜預注. 四部叢刊本[再造善本]《春秋經傳集解》(中縫切,書簽全,據中國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

6.童書業. 《春秋左傳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7.孔穎達注.《春秋左傳註疏》.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崇禎11年古虞毛氏汲古閣本

8.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 明嘉靖時期覆刻元相台岳氏刊本

9.吳楚材、吳調侯. 《解題匯評古文觀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⑹ 《春秋左傳正義》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186w

書名:春秋左傳正義

作者:(晉)杜預注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1957

內容簡介:

影印四部備要本

⑺ 《中華經典藏書左傳》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華經典藏書左傳》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3sUOB4pxV_RmOOrhKC3KQ

?pwd=inlh 提取碼:inlh
簡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共十二代國君、二百五十四年間的歷史。

⑻ 哪位大神有《《左傳》與中國古典小說》電子書百度網盤資源

《左傳》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anki

《左傳》是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春秋)左丘明著。

⑼ 《左傳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左傳中華經典藏書》劉利譯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1234

書名:左傳中華經典藏書
作者名:劉利譯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7-04
頁數:304
內容介紹: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全書約十八萬字,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共十二代國君、二百五十四年間的歷史。

⑽ 《春秋左傳(全二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全二冊)》(左丘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7fq8

書名:春秋左傳(全二冊)

作者:左丘明

譯者:吳兆基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9-10

頁數:494

閱讀全文

與左傳pdf中華書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ysql命令行版本 瀏覽:303
如何進入itunes找文件夾 瀏覽:832
CAD中重復命令使用 瀏覽:477
心智pdf 瀏覽:475
網站電台直播間源碼 瀏覽:850
文件夾14c和18c的區別 瀏覽:34
android隱式調用 瀏覽:667
plc的編程指令邊沿繼電器 瀏覽:721
voc文件夾 瀏覽:862
租廣東聯通伺服器注意什麼雲空間 瀏覽:932
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pdf 瀏覽:289
pwm單片機原理 瀏覽:346
ai演算法在線修復圖片 瀏覽:979
scratch編程中如何做射擊游戲 瀏覽:476
at89c51編程器 瀏覽:341
項目經理叫醒程序員 瀏覽:342
autocad旋轉命令 瀏覽:660
手機版wpsoffice怎麼打包文件夾 瀏覽:579
在成都學車用什麼app 瀏覽:819
grep命令管道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