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國志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三國志》(陳壽)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IoQsmx-3Ru2I5bb_muTSOw
書名:三國志
作者:陳壽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7-04
頁數:329
內容簡介:
「中華經典藏書書系」,內容經典,形式精美,全面體現「經典藏書」理念。
該書簡介:《三國志》為其中之一。
《三國志》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後代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周瑜等都有記載。《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為「前四史」。本書是為了滿足現代廣大讀者閱讀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節選本。以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為底本,核校出注,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三國這段歷史。
B. 《二十四史簡體橫排本全63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二十四史
作者: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著
豆瓣評分:9.4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0-01
頁數:57944
內容簡介:
「二十四史」用統一的紀傳體裁,系統、完整地記錄清以前各個朝代的歷史,共計3249卷,約4200萬字。清代欽定為「正史」,堪稱為清代以前中華文明史的全記錄。為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蘊含的豐富資料,中華書局在繁體豎排本的基礎上,約請國內專家學者,按照國務院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和國家語委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的有關規定,結合古籍整理的具體要求,對「二十四史」繁體本進行修訂,推出簡體橫排本「二十四史」。
C. 《古文觀止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古文觀止(全二冊)》(鍾基、李先銀、王身剛譯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古文觀止(全二冊)
作者:鍾基、李先銀、王身剛譯注
譯者:鍾基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9-07
頁數:912
內容簡介: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共十二卷,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按從古到今的順序選錄自春秋戰國至明末三千多年間的名作222篇,選目精當,取材廣泛,篇幅適中,各體皆備,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影響足以與《文選》相比,與《唐詩三百首》號稱清代詩文選集之「雙璧」。
本書是《古文觀止》的全譯全注本,以權威底本核校,注釋准確,譯文流暢,為方便讀者閱讀,依《漢語大詞典》加註了大量拼音。本書對每篇文章都做了題解,幫助讀者理解其大意,了解其特點;每部被取材的古文獻與古文原作者也均有單獨的題解,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大量的信息。
作者簡介:
吳乘權和吳大職是叔侄二人,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吳乘權字楚村,博覽經史,學識豐富,一生以授館為業,所著除《古文觀止》外,尚有《綱鑒易知錄》傳世。吳大職字調侯,秉承家學,頗有才氣。他同叔父吳乘權一起在家鄉「課業子弟」。《古文觀止》就是他們教授弟子誦讀古文的講義。
D. 《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唐詩三百首》(顧青 編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I7t_9MQ1eplFsRhAZp6dcA 提取碼: 8zks
書名:唐詩三百首
作者:顧青 編注
譯者:編者顧青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1
內容簡介:
《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徐蘭英伉儷合編的唐詩普及讀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問世以來,伴隨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俗諺廣為傳布,並逐漸取代《千家詩》成為新的家塾課本,編訂之初曾家弦戶誦,「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迄今二百餘年來仍在啟蒙教育、培養人們的審美感受、陶冶審美趣味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唐詩三百首》共選唐代七十七位詩人的作品,約三百一十餘首詩。全書按照體裁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分為八部分,在各類的體裁下又大致按照詩人的時代先後編次。本書所選的詩,既側重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等一流詩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這些詩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鬱頓挫,范圍相當廣泛,且又膾炙人口,總體符合當時「雅正」、「中正和平」的詩教要求。
E. 《莊子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華經典藏書 莊子(升級版)》(莊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jC5PXmVf7rcOYVjAj5iqA
書名:中華經典藏書 莊子(升級版)
作者:莊子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1-1
頁數:406
內容簡介: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與《老子》雙峰並峙。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散文集。
F. 《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唐詩三百首》(顧青 編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x6xy5mCYog58JnTFtySqg
書名:唐詩三百首
作者:顧青 編注
譯者:編者顧青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1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經典的價值和魅力在流光歲影里永不褪色,先賢聖哲的智慧光芒照耀著我們的現代生活。為在古代經典與現代社會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中華書局推出「中華經典藏書」叢書。自2006年推出第一輯開始,累計銷售上千萬冊,銷售碼洋突破1.6億元,成為廣大讀者閱讀學習國學經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為適應時代、市場及廣大讀者的需求,經過認真調研,中華書局決定推出升級版,從原來的50種調整為60種,其中增補的新書都是堪稱經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讀者喜愛的經典名著,也有適合廣大師生教學閱讀的重要作品。相信書店、讀者會更加喜歡升級版的「中華經典藏書」。
內容推薦
《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徐蘭英伉儷合編的唐詩普及讀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問世以來,伴隨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俗諺廣為傳布,並逐漸取代《千家詩》成為新的家塾課本,編訂之初曾家弦戶誦,「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迄今二百餘年來仍在啟蒙教育、培養人們的審美感受、陶冶審美趣味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唐詩三百首》共選唐代七十七位詩人的作品,約三百一十餘首詩。全書按照體裁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分為八部分,在各類的體裁下又大致按照詩人的時代先後編次。本書所選的詩,既側重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等一流詩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這些詩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鬱頓挫,范圍相當廣泛,且又膾炙人口,總體符合當時「雅正」、「中正和平」的詩教要求。
G. 求中華書局版明實錄PDF網盤資源
結論:網路整理所得,僅供學習交流,喜歡請購買正版
是不是題主需要,請自行查收!
鏈:https://pan..com/s/1hEOQWonck-Om8ripzbkm4Q
碼:gnqy
如覺得答案滿意,記得及時採納哦,謝謝了!
H. 《吳越春秋中華書局》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吳越春秋中華書局》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ESwCLaNbrHpNe3aXmzOqHw
I. 《世說新語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世說新語中華經典藏書》瀋海波譯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3MQtMsWssG4Ksd-06Lbtmw
書名:世說新語中華經典藏書
作者名:瀋海波譯注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9-07
頁數:304
內容介紹:
《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志人筆記的代表作,作者為劉宋臨川王劉義慶。全書共36篇 1130則,主要記載了東漢末年至劉宋初年近三百年間的人物故事,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學、思想、習俗、民生等各個方面。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只言片語即可刻畫出鮮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本書選取其中最能體現《世說新語》特點和當時人物風採的255則做了注釋和白話文翻譯,在每一篇前都用一個簡短的題解對該篇進行介紹,提供相應的背景資料,引導讀者正確理解和評價當時的事件和人物。本書還對一些生僻字依《漢語大詞典》做了注音,以方便讀者閱讀。
J. 《楚辭中華經典藏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楚辭(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屈原)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_9N9OpI1NdxtDLJqDTD90A 提取碼:d4mf
書名:楚辭(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作者:屈原
譯者:林家驪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16-1
頁數:268
內容簡介:「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並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它作為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