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密碼加密的方法有那些
用戶密碼加密方式
用戶密碼保存到資料庫時,常見的加密方式有哪些?以下幾種方式是常見的密碼保存方式:
1. 明文保存
比如用戶設置的密碼是「123456」,直接將「123456」保存在資料庫中,這種是最簡單的保存方式,也是最不安全的方式。但實際上不少互聯網公司,都可能採取的是這種方式。
2. 對稱加密演算法來保存
比如3DES、AES等演算法,使用這種方式加密是可以通過解密來還原出原始密碼的,當然前提條件是需要獲取到密鑰。不過既然大量的用戶信息已經泄露了,密鑰很可能也會泄露,當然可以將一般數據和密鑰分開存儲、分開管理,但要完全保護好密鑰也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所以這種方式並不是很好的方式。
總結
採用PBKDF2、bcrypt、scrypt等演算法可以有效抵禦彩虹表攻擊,即使數據泄露,最關鍵的「用戶密碼」仍然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黑客無法大批量破解用戶密碼,從而切斷撞庫掃號的根源。
【加密軟體編輯推薦】
易控網盾加密軟體--重要文件防泄密專家!輕松實現單位內部文件自動加密保護,加密後的文件在單位內部正常流轉使用。未經許可,任何私自拷貝加密文件外發出去,都將打開為亂碼,無法使用!對於發送給客戶等第三方的文件,可實現控制打開時間和打開次數等防泄密參數!同時可設置對員工電腦文件自動備份,防止惡意刪除造成核心數據的遺失!從源頭防止企業核心文件被外泄!
相關頁面:加密軟體,文件加密,文檔加密,圖紙加密軟體,防泄密軟體,CAD加密軟體,文件外發加密
Ⅱ AES加密技術
關鍵字
藍牙
流加密
分組加密
des
aes
1
引言隨著機技術的迅速,網路中的信息安全問題越來...
vba、word和資料庫的聯合編程日期:2008-04-05
01:37:06
點擊:15
好評:0
摘要
本文介紹了用vba作為開發語言,用access或foxpro作為數據...
wsdxs.cn/html/pc-theory
Ⅲ 003 國密演算法【技術】
國密演算法:國家密碼局認定的國產密碼演算法,即商用密碼。
非對稱密碼(公鑰演算法):SM2,SM9
對稱密碼(分組密碼,序列密碼):SM1,SM4,SM7,ZUC
雜湊演算法(散列,哈希演算法):SM3
概述 : 對稱加密演算法(分組密碼) ,分組長度128位,密鑰長度128位, 演算法不公開 ,通過加密晶元的介面進行調用。
場景 :採用該演算法已經研製了系列晶元、智能IC卡、智能密碼鑰匙、加密卡、加密機等安全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及國民經濟的各個應用領域(包括國家政務通、警務通等重要領域)。
概述 :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公鑰演算法) ,加密強度為256位,是一種橢圓曲線演算法。
公鑰密碼學與其他密碼學完全不同, 使用這種方法的加密系統,不僅公開加密演算法本身,也公開了加密用的密鑰。公鑰密碼系統與只使用一個密鑰的對稱傳統密碼不同,演算法是基於數學函數而不是基於替換和置換。公鑰密碼學是非對稱的,它使用兩個獨立的密鑰,即密鑰分為公鑰和私鑰,因此稱雙密鑰體制。雙鑰體制的公鑰可以公開,因此稱為公鑰演算法。
使用私鑰加密後的密文只能用對應公鑰進行解密,反之使用公鑰加密的密文也只能用對應的私鑰進行解密。通過對私鑰進行橢圓曲線運算可以生成公鑰,而由於橢圓曲線的特點,知道公鑰卻很難反推出私鑰,這就決定了SM2演算法的安全性。SM2演算法最常見的應用是進行身份認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數字簽名與驗簽,通過私鑰的私密性來實現身份的唯一性和合法性。
場景: 適用於商用應用中的 數字簽名和驗證 ,可滿足多種密碼應用中的 身份認證 和 數據完整性,真實性 的安全需求。
場景: 適用於商用密碼應用中的 密鑰交換 ,可滿足通信雙方經過兩次或可選三次信息傳遞過程,計算獲取一個由雙方共同決定的共享秘密密鑰(會話密鑰)。
場景: 適用於國家商用密碼應用中的 消息加解密 ,消息發送者可以利用接收者的公鑰對消息進行加密,接收者用對應的私鑰進行解,獲取消息。
涉及國密標准: GB/T 32918.1-2016、GB/T 32918.2-2016、GB/T 32918.3-2016、GB/T 32918.4-2016、GB/T 32918.5-2017、GB/T 35275-2017、GB/T 35276-2017。
概述:哈希演算法(散列演算法,雜湊演算法) ,任意長度的數據經過SM3演算法後會生成長度固定為256bit的摘要。SM3演算法的逆運算在數學上是不可實現的,即通過256bit的摘要無法反推出原數據的內容,因此在信息安全領域內常用SM3演算法對信息的完整性進行度量。
場景: 適用於商用密碼應用中的 數字簽名和驗證 , 消息認證碼的生成與驗證 以及 隨機數的生成 ,可滿足多種密碼應用的安全需求。
涉及國密標准: GB/T 32905-2016
概述:對稱加密演算法(分組密碼) ,分組長度128位,密鑰長度128位,使用某一密鑰加密後的密文只能用該密鑰解密出明文,故而稱為對稱加密。SM4演算法採用32輪非線性迭代實現,加解密速度較快,常應用於大量數據的加密,保存在存儲介質上的用戶數據往往就使用SM4演算法進行加密保護。
場景:大量數據的加密,解密,MAC的計算 。
分組密碼就是將明文數據按固定長度進行分組,然後在同一密鑰控制下逐組進行加密,從而將各個明文分組變換成一個等長的密文分組的密碼。其中二進制明文分組的長度稱為該分組密碼的分組規模。
分組密碼的實現原則如下:必須實現起來比較簡單,知道密鑰時加密和脫密都十分容易,適合硬體和(或)軟體實現。加脫密速度和所消耗的資源和成本較低,能滿足具體應用范圍的需要。
分組密碼的設計基本遵循混淆原則和擴散原則
①混淆原則就是將密文、明文、密鑰三者之間的統計關系和代數關系變得盡可能復雜,使得敵手即使獲得了密文和明文,也無法求出密鑰的任何信息;即使獲得了密文和明文的統計規律,也無法求出明文的任何信息。
②擴散原則就是應將明文的統計規律和結構規律散射到相當長的一段統計中去。也就是說讓明文中的每一位影響密文中的盡可能多的位,或者說讓密文中的每一位都受到明文中的盡可能多位的影響。
涉及國密標准: GB/T 32907-2016
概述 : 對稱加密演算法(分組密碼) ,分組長度128位,密鑰長度128位, 演算法不公開 ,通過加密晶元的介面進行調用。
場景 :適用於非接觸式IC卡,應用包括身份識別類應用(門禁卡、工作證、參賽證),票務類應用(大型賽事門票、展會門票),支付與通卡類應用(積分消費卡、校園一卡通、企業一卡通等)。
概述: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標識密碼) ,標識密碼將用戶的標識(如郵件地址、手機號碼、QQ號碼等)作為公鑰,省略了交換數字證書和公鑰過程,使得安全系統變得易於部署和管理,非常適合端對端離線安全通訊、雲端數據加密、基於屬性加密、基於策略加密的各種場合。
SM9演算法不需要申請數字證書,適用於互聯網應用的各種新興應用的安全保障。如基於雲技術的密碼服務、電子郵件安全、智能終端保護、物聯網安全、雲存儲安全等等。這些安全應用可採用手機號碼或郵件地址作為公鑰,實現數據加密、身份認證、通話加密、通道加密等安全應用,並具有使用方便,易於部署的特點,從而開啟了普及密碼演算法的大門。
概述 : 對稱加密演算法(序列密碼) ,是中國自主研究的流密碼演算法,是運用於移動通信4G網路中的國際標准密碼演算法,該演算法包括祖沖之演算法(ZUC)、加密演算法(128-EEA3)和完整性演算法(128-EIA3)三個部分。目前已有對ZUC演算法的優化實現,有專門針對128-EEA3和128-EIA3的硬體實現與優化。
Ⅳ 什麼是ctf技術
CTF網路安全比賽簡介
CTF起源
CTF(CaptureTheFlag)中文一般譯作奪旗賽,在網路安全領域中指的是網路安全技術人員之間進行技術競技的一種比賽形式。
CTF起源於1996年DEFCON全球黑客大會,以代替之前黑客們通過互相發起真實攻擊進行技術比拼的方式。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范圍網路安全圈流行的競賽形式,2013年全球舉辦了超過五十場國際性CTF賽事。而DEFCON作為CTF賽制的發源地,DEFCONCTF也成為了目前全球最高技術水平和影響力的CTF競賽,類似於CTF賽場中的「世界盃」。
CTF競賽模式
(1)解題模式(Jeopardy)
在解題模式CTF賽制中,參賽隊伍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現場網路參與,這種模式的CTF競賽與ACM編程競賽、信息學奧賽比較類似,以解決網路安全技術挑戰題目的分值和時間來排名,通常用於在線選拔賽。題目主要包含逆向、漏洞挖掘與利用、Web滲透、密碼、取證、隱寫、安全編程等類別。
(2)攻防模式(Attack-Defense)
在攻防模式CTF賽制中,參賽隊伍在網路空間互相進行攻擊和防守,挖掘網路服務漏洞並攻擊對手服務來得分,修補自身服務漏洞進行防禦來避免丟分。攻防模式CTF賽制可以實時通過得分反映出比賽情況,最終也以得分直接分出勝負,是一種競爭激烈,具有很強觀賞性和高度透明性的網路安全賽制。在這種賽制中,不僅僅是比參賽隊員的智力和技術,也比體力(因為比賽一般都會持續48小時及以上),同時也比團隊之間的分工配合與合作。
(3)混合模式(Mix)
結合了解題模式與攻防模式的CTF賽制,比如參賽隊伍通過解題可以獲取一些初始分數,然後通過攻防對抗進行得分增減的零和游戲,最終以得分高低分出勝負。採用混合模式CTF賽制的典型代表如iCTF國際CTF競賽。
CTF競賽目標
參賽團隊之間通過進行攻防對抗、程序分析等形式,率先從主辦方給出的比賽環境中得到一串具有一定格式的字元串或其他內容,並提交給主辦方,從而獲得分數。
為了方便稱呼,我們把這樣的內容稱之為「Flag」。
CTF競賽題型
傳統的CTF競賽中,賽題分為五大類。
WEB(web安全):WEB應用在今天越來越廣泛,也是CTF奪旗競賽中的主要題型,題目涉及到常見的Web漏洞,諸如注入、XSS、文件包含、代碼審計、上傳等漏洞。這些題目都不是簡單的注入、上傳題目,至少會有一層的安全過濾,需要選手想辦法繞過。且Web題目是國內比較多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題目。因為大多數人開始學安全都是從web開始的。
CRYPTO(密碼學):全稱Cryptography。題目考察各種加解密技術,包括古典加密技術、現代加密技術甚至出題者自創加密技術。實驗吧「角斗場」中,這樣的題目匯集的最多。這部分主要考查參賽選手密碼學相關知識點。
MISC(安全雜項):全稱Miscellaneous。題目涉及流量分析、電子取證、人肉搜索、數據分析、大數據統計等等,覆蓋面比較廣。我們平時看到的社工類題目;給你一個流量包讓你分析的題目;取證分析題目,都屬於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參賽選手的各種基礎綜合知識,考察范圍比較廣。
PWN(溢出):PWN在黑客俚語中代表著攻破,取得許可權,在CTF比賽中它代表著溢出類的題目,其中常見類型溢出漏洞有棧溢出、堆溢出。在CTF比賽中,線上比賽會有,但是比例不會太重,進入線下比賽,逆向和溢出則是戰隊實力的關鍵。主要考察參數選手漏洞挖掘和利用能力。
REVERSE(逆向):全稱reverse。題目涉及到軟體逆向、破解技術等,要求有較強的反匯編、反編譯扎實功底。需要掌握匯編,堆棧、寄存器方面的知識。有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主要考查參賽選手的逆向分析能力。此類題目也是線下比賽的考察重點。
CTF競賽發展至今,又細分出了一些其他類型。
STEGA(隱寫)全稱Steganography。題目的Flag會隱藏到圖片、音頻、視頻等各類數據載體中供參賽選手獲取。載體就是圖片、音頻、視頻等,可能是修改了這些載體來隱藏flag,也可能將flag隱藏在這些載體的二進制空白位置。
MOBILE(移動安全)題目多以安卓apk包的形式存在,主要考察選手們對安卓和IOS系統的理解,逆向工程等知識。
PPC(編程類)全稱ProfessionallyProgramCoder。題目涉及到程序編寫、編程演算法實現。演算法的逆向編寫,批量處理等,有時候用編程去處理問題,會方便的多。
CTF相關賽事
國際
DEFCONCTF
CTF界最知名影響最廣的比賽,歷史也相當悠久,已經舉辦了22屆,相當於CTF的「世界盃」。題目復雜度高,偏向實際軟體系統的漏洞挖掘與利用。
除了DEFCONCTF之外還有一些重量級的比賽會作為DEFCON的預選賽,獲得這些比賽第一名的戰隊可以直接入圍DEFCON決賽。
PlaidCTF
由當今CTF戰隊世界排名第一的CMU的PPP戰隊主辦的比賽,參賽人數眾多,題目質量優秀,難度高,學術氣息濃厚。
ECSC
歐洲網路安全挑戰賽,歐洲網路安全挑戰賽提供了與歐洲最佳網路安全人才見面的機會。您可以與領域專家合作並建立聯系,通過解決復雜的挑戰得到成長學習,並提供機會與行業領先的組織會面,大大擴展未來可能工作機遇。
國內
網鼎杯
網鼎杯是國內知名賽事,由於規模龐大,超過2萬支戰隊、4萬名選手遍布全國各地,覆蓋幾十個行業,上千家單位並且各行各業的競技水平不同,主辦方把所有參賽隊伍分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條賽道。
青龍——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社會參賽隊伍
白虎——通信、交通、國防、政務等單位
朱雀——能源、金融、政法、其他行業單位
玄武——科研機構、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網安企業單位
比賽當天上午9點,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上萬名選手齊刷刷打開電腦,各自登上競賽平台,至當天下午5點之前,平台會不斷放出賽題,等待選手們來解答。
強網杯
由中央網信辦、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的網路安全「國賽」——第四屆「強網杯」全國網路安全挑戰賽在鄭州高新區網路安全科技館落下帷幕。
信安世紀的Secdriverlab戰隊獲得入圍賽全國16名,線下全國14名成績!
Ⅳ 資料庫加密的方式有哪幾種
資料庫加密的方式有多種,不同場景下仍在使用的資料庫加密技術主要有:前置代理加密、應用系統加密、文件系統加密、後置代理加密、表空間加密和磁碟加密等,這些你找安策工程師幫你,都是可以做到的網路裡面也有詳細介紹。
Ⅵ 詳解加密技術概念、加密方法以及應用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安全也就成為當今網路 社會 的焦點中的焦點,幾乎沒有人不在談論網路上的安全問題,病毒、黑客程序、郵件炸彈、遠程偵聽等這一切都無不讓人膽戰心驚。病毒、黑客的猖獗使身處今日網路 社會 的人們感覺到談網色變,無所適從。
但我們必需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切一切的安全問題我們不可一下全部找到解決方案,況且有的是根本無法找到徹底的解決方案,如病毒程序,因為任何反病毒程序都只能在新病毒發現之後才能開發出來,目前還沒有哪能一家反病毒軟體開發商敢承諾他們的軟體能查殺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病毒,所以我們不能有等網路安全了再上網的念頭,因為或許網路不能有這么一日,就象「矛」與「盾」,網路與病毒、黑客永遠是一對共存體。
現代的電腦加密技術就是適應了網路安全的需要而應運產生的,它為我們進行一般的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了安全保障,如在網路中進行文件傳輸、電子郵件往來和進行合同文本的簽署等。其實加密技術也不是什麼新生事物,只不過應用在當今電子商務、電腦網路中還是近幾年的 歷史 。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加密技術的方方面面,希望能為那些對加密技術還一知半解的朋友提供一個詳細了解的機會!
一、加密的由來
加密作為保障數據安全的一種方式,它不是現在才有的,它產生的 歷史 相當久遠,它是起源於要追溯於公元前2000年(幾個世紀了),雖然它不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加密技術(甚至不叫加密),但作為一種加密的概念,確實早在幾個世紀前就誕生了。當時埃及人是最先使用特別的象形文字作為信息編碼的,隨著時間推移,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和希臘文明都開始使用一些方法來保護他們的書面信息。
近期加密技術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如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內戰和兩次世界大戰。最廣為人知的編碼機器是German Enigma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利用它創建了加密信息。此後,由於Alan Turing和Ultra計劃以及其他人的努力,終於對德國人的密碼進行了破解。當初,計算機的研究就是為了破解德國人的密碼,人們並沒有想到計算機給今天帶來的信息革命。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運算能力的增強,過去的密碼都變得十分簡單了,於是人們又不斷地研究出了新的數據加密方式,如利用ROSA演算法產生的私鑰和公鑰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二、加密的概念
數據加密的基本過程就是對原來為明文的文件或數據按某種演算法進行處理,使其成為不可讀的一段代碼,通常稱為「密文」,使其只能在輸入相應的密鑰之後才能顯示出本來內容,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達到保護數據不被非法人竊取、閱讀的目的。該過程的逆過程為解密,即將該編碼信息轉化為其原來數據的過程。
三、加密的理由
當今網路 社會 選擇加密已是我們別無選擇,其一是我們知道在互聯網上進行文件傳輸、電子郵件商務往來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特別是對於一些大公司和一些機密文件在網路上傳輸。而且這種不安全性是互聯網存在基礎——TCP/IP協議所固有的,包括一些基於TCP/IP的服務;另一方面,互聯網給眾多的商家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互聯網把全世界連在了一起,走向互聯網就意味著走向了世界,這對於無數商家無疑是夢寐以求的好事,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為了解決這一對矛盾、為了能在安全的基礎上大開這通向世界之門,我們只好選擇了數據加密和基於加密技術的數字簽名。
加密在網路上的作用就是防止有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網路上被攔截和竊取。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密碼的傳輸,計算機密碼極為重要,許多安全防護體系是基於密碼的,密碼的泄露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意味著其安全體系的全面崩潰。
通過網路進行登錄時,所鍵入的密碼以明文的形式被傳輸到伺服器,而網路上的竊聽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情,所以很有可能黑客會竊取得用戶的密碼,如果用戶是Root用戶或Administrator用戶,那後果將是極為嚴重的。
還有如果你公司在進行著某個招標項目的投標工作,工作人員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把他們單位的標書發給招標單位,如果此時有另一位競爭對手從網路上竊取到你公司的標書,從中知道你公司投標的標的,那後果將是怎樣,相信不用多說聰明的你也明白。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解決上述難題的方案就是加密,加密後的口令即使被黑客獲得也是不可讀的,加密後的標書沒有收件人的私鑰也就無法解開,標書成為一大堆無任何實際意義的亂碼。總之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加密也成為當今網路 社會 進行文件或郵件安全傳輸的時代象徵!
數字簽名就是基於加密技術的,它的作用就是用來確定用戶是否是真實的。應用最多的還是電子郵件,如當用戶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時,郵件上面標有發信人的姓名和信箱地址,很多人可能會簡單地認為發信人就是信上說明的那個人,但實際上偽造一封電子郵件對於一個通常人來說是極為容易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加密技術基礎上的數字簽名,用它來確認發信人身份的真實性。
類似數字簽名技術的還有一種身份認證技術,有些站點提供入站FTP和WWW服務,當然用戶通常接觸的這類服務是匿名服務,用戶的權力要受到限制,但也有的這類服務不是匿名的,如某公司為了信息交流提供用戶的合作夥伴非匿名的FTP服務,或開發小組把他們的Web網頁上載到用戶的WWW伺服器上,現在的問題就是,用戶如何確定正在訪問用戶的伺服器的人就是用戶認為的那個人,身份認證技術就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在這里需要強調一點的就是,文件加密其實不只用於電子郵件或網路上的文件傳輸,其實也可應用靜態的文件保護,如PIP軟體就可以對磁碟、硬碟中的文件或文件夾進行加密,以防他人竊取其中的信息。
四、兩種加密方法
加密技術通常分為兩大類:「對稱式」和「非對稱式」。
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個密鑰,通常稱之為「Session Key 」這種加密技術目前被廣泛採用,如美國政府所採用的DES加密標准就是一種典型的「對稱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 Key長度為56Bits。
非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個密鑰,通常有兩個密鑰,稱為「公鑰」和「私鑰」,它們兩個必需配對使用,否則不能打開加密文件。這里的「公鑰」是指可以對外公布的,「私鑰」則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個人知道。它的優越性就在這里,因為對稱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網路上傳輸加密文件就很難把密鑰告訴對方,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有可能被別竊聽到。而非對稱式的加密方法有兩個密鑰,且其中的「公鑰」是可以公開的,也就不怕別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時只要用自己的私鑰即可以,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鑰的傳輸安全性問題。
五、加密技術中的摘要函數(MAD、MAD和MAD)
摘要是一種防止改動的方法,其中用到的函數叫摘要函數。這些函數的輸入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消息,而輸出是一個固定長度的摘要。摘要有這樣一個性質,如果改變了輸入消息中的任何東西,甚至只有一位,輸出的摘要將會發生不可預測的改變,也就是說輸入消息的每一位對輸出摘要都有影響。總之,摘要演算法從給定的文本塊中產生一個數字簽名(fingerprint或message digest),數字簽名可以用於防止有人從一個簽名上獲取文本信息或改變文本信息內容和進行身份認證。摘要演算法的數字簽名原理在很多加密演算法中都被使用,如SO/KEY和PIP(pretty good privacy)。
現在流行的摘要函數有MAD和MAD,但要記住客戶機和伺服器必須使用相同的演算法,無論是MAD還是MAD,MAD客戶機不能和MAD伺服器交互。
MAD摘要演算法的設計是出於利用32位RISC結構來最大其吞吐量,而不需要大量的替換表(substitution table)來考慮的。
MAD演算法是以消息給予的長度作為輸入,產生一個128位的"指紋"或"消息化"。要產生兩個具有相同消息化的文字塊或者產生任何具有預先給定"指紋"的消息,都被認為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
MAD摘要演算法是個數據認證標准。MAD的設計思想是要找出速度更快,比MAD更安全的一種演算法,MAD的設計者通過使MAD在計算上慢下來,以及對這些計算做了一些基礎性的改動來解決安全性這一問題,是MAD演算法的一個擴展。
六、密鑰的管理
密鑰既然要求保密,這就涉及到密鑰的管理問題,管理不好,密鑰同樣可能被無意識地泄露,並不是有了密鑰就高枕無憂,任何保密也只是相對的,是有時效的。要管理好密鑰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密鑰的使用要注意時效和次數
如果用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同樣密鑰與別人交換信息,那麼密鑰也同其它任何密碼一樣存在著一定的安全性,雖然說用戶的私鑰是不對外公開的,但是也很難保證私鑰長期的保密性,很難保證長期以來不被泄露。如果某人偶然地知道了用戶的密鑰,那麼用戶曾經和另一個人交換的每一條消息都不再是保密的了。另外使用一個特定密鑰加密的信息越多,提供給竊聽者的材料也就越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就越不安全了。
因此,一般強調僅將一個對話密鑰用於一條信息中或一次對話中,或者建立一種按時更換密鑰的機制以減小密鑰暴露的可能性。
2、多密鑰的管理
假設在某機構中有100個人,如果他們任意兩人之間可以進行秘密對話,那麼總共需要多少密鑰呢?每個人需要知道多少密鑰呢?也許很容易得出答案,如果任何兩個人之間要不同的密鑰,則總共需要4950個密鑰,而且每個人應記住99個密鑰。如果機構的人數是1000、10000人或更多,這種辦法就顯然過於愚蠢了,管理密鑰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Kerberos提供了一種解決這個較好方案,它是由MIT發明的,使保密密鑰的管理和分發變得十分容易,但這種方法本身還存在一定的缺點。為能在網際網路上提供一個實用的解決方案,Kerberos建立了一個安全的、可信任的密鑰分發中心(Key Distribution Center,KDC),每個用戶只要知道一個和KDC進行會話的密鑰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知道成百上千個不同的密鑰。
假設用戶甲想要和用戶乙進行秘密通信,則用戶甲先和KDC通信,用只有用戶甲和KDC知道的密鑰進行加密 ,用戶甲告訴KDC他想和用戶乙進行通信,KDC會為用戶甲和用戶乙之間的會話隨機選擇一個對話密鑰,並生成一個標簽,這個標簽由KDC和用戶乙之間的密鑰進行加密,並在用戶甲啟動和用戶乙對話時,用戶甲會把這個標簽交給用戶乙。這個標簽的作用是讓用戶甲確信和他交談的是用戶乙,而不是冒充者。因為這個標簽是由只有用戶乙和KDC知道的密鑰進行加密的,所以即使冒充者得到用戶甲發出的標簽也不可能進行解密,只有用戶乙收到後才能夠進行解密,從而確定了與用戶甲對話的人就是用戶乙。
當KDC生成標簽和隨機會話密碼,就會把它們用只有用戶甲和KDC知道的密鑰進行加密,然後把標簽和會話鑰傳給用戶甲,加密的結果可以確保只有用戶甲能得到這個信息,只有用戶甲能利用這個會話密鑰和用戶乙進行通話。同理,KDC會把會話密碼用只有KDC和用戶乙知道的密鑰加密,並把會話密鑰給用戶乙。
用戶甲會啟動一個和用戶乙的會話,並用得到的會話密鑰加密自己和用戶乙的會話,還要把KDC傳給它的標簽傳給用戶乙以確定用戶乙的身份,然後用戶甲和用戶乙之間就可以用會話密鑰進行安全的會話了,而且為了保證安全,這個會話密鑰是一次性的,這樣黑客就更難進行破解了。同時由於密鑰是一次性由系統自動產生的,則用戶不必記那麼多密鑰了,方便了人們的通信。
七、數據加密的標准
隨著計算機硬體的速度越來越快,製造一台這樣特殊的機器的花費已經降到了十萬美元左右,而用它來保護十億美元的銀行,那顯然是不夠保險了。另一方面,如果只用它來保護一台普通伺服器,那麼DES確實是一種好的辦法,因為黑客絕不會僅僅為入侵一個伺服器而花那麼多的錢破解DES密文。
另一種非常著名的加密演算法就是RSA了,RSA(Rivest-Shamir-Adleman)演算法是基於大數不可能被質因數分解假設的公鑰體系。簡單地說就是找兩個很大的質數。一個對外公開的為「公鑰」(Prblic key) ,另一個不告訴任何人,稱為"私鑰」(Private key)。這兩個密鑰是互補的,也就是說用公鑰加密的密文可以用私鑰解密,反過來也一樣。
假設用戶甲要寄信給用戶乙,他們互相知道對方的公鑰。甲就用乙的公鑰加密郵件寄出,乙收到後就可以用自己的私鑰解密出甲的原文。由於別人不知道乙的私鑰,所以即使是甲本人也無法解密那封信,這就解決了信件保密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每個人都知道乙的公鑰,他們都可以給乙發信,那麼乙怎麼確信是不是甲的來信呢?那就要用到基於加密技術的數字簽名了。
甲用自己的私鑰將簽名內容加密,附加在郵件後,再用乙的公鑰將整個郵件加密(注意這里的次序,如果先加密再簽名的話,別人可以將簽名去掉後簽上自己的簽名,從而篡改了簽名)。這樣這份密文被乙收到以後,乙用自己的私鑰將郵件解密,得到甲的原文和數字簽名,然後用甲的公鑰解密簽名,這樣一來就可以確保兩方面的安全了。
八、加密技術的應用
加密技術的應用是多方面的,但最為廣泛的還是在電子商務和VPN上的應用,下面就分別簡敘。
1、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應用
電子商務(E-business)要求顧客可以在網上進行各種商務活動,不必擔心自己的信用卡會被人盜用。在過去,用戶為了防止信用卡的號碼被竊取到,一般是通過電話訂貨,然後使用用戶的信用卡進行付款。現在人們開始用RSA(一種公開/私有密鑰)的加密技術,提高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從而使電子商務走向實用成為可能。
許多人都知道NETSCAPE公司是Internet商業中領先技術的提供者,該公司提供了一種基於RSA和保密密鑰的應用於網際網路的技術,被稱為安全插座層(Secure Sockets Layer,SSL)。
也許很多人知道Socket,它是一個編程界面,並不提供任何安全措施,而SSL不但提供編程界面,而且向上提供一種安全的服務,SSL3.0現在已經應用到了伺服器和瀏覽器上,SSL2.0則只能應用於伺服器端。
SSL3.0用一種電子證書(electric certificate)來實行身份進行驗證後,雙方就可以用保密密鑰進行安全的會話了。它同時使用「對稱」和「非對稱」加密方法,在客戶與電子商務的伺服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客戶會產生一個Session Key,然後客戶用伺服器端的公鑰將Session Key進行加密,再傳給伺服器端,在雙方都知道Session Key後,傳輸的數據都是以Session Key進行加密與解密的,但伺服器端發給用戶的公鑰必需先向有關發證機關申請,以得到公證。
基於SSL3.0提供的安全保障,用戶就可以自由訂購商品並且給出信用卡號了,也可以在網上和合作夥伴交流商業信息並且讓供應商把訂單和收貨單從網上發過來,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紙張,為公司節省大量的電話、傳真費用。在過去,電子信息交換(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EDI)、信息交易(information transaction)和金融交易(financial transaction)都是在專用網路上完成的,使用專用網的費用大大高於互聯網。正是這樣巨大的誘惑,才使人們開始發展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商務,但不要忘記數據加密。
2、加密技術在VPN中的應用
現在,越多越多的公司走向國際化,一個公司可能在多個國家都有辦事機構或銷售中心,每一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但在當今的網路 社會 人們的要求不僅如此,用戶希望將這些LAN連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公司的廣域網,這個在現在已不是什麼難事了。
事實上,很多公司都已經這樣做了,但他們一般使用租用專用線路來連結這些區域網 ,他們考慮的就是網路的安全問題。現在具有加密/解密功能的路由器已到處都是,這就使人們通過互聯網連接這些區域網成為可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虛擬專用網(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當數據離開發送者所在的區域網時,該數據首先被用戶湍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路由器進行硬體加密,數據在互聯網上是以加密的形式傳送的,當達到目的LAN的路由器時,該路由器就會對數據進行解密,這樣目的LAN中的用戶就可以看到真正的信息了。
Ⅶ 企業加密軟體一般採用的是什麼加密技術
現在主流的加密技術:驅動層透明加密技術。
金甲企業數據保密系統~~~~也是利用的驅動層透明加密技術,能夠對多種類型文件進行加密,同時能夠控制加密文件的列印、拷貝、截屏等等一系列操作,能夠真正做到數據在辦公區域網內正常使用,一旦未獲得許可帶出加密文件,文件將呈現亂碼!
風奧金甲加密軟體口碑不錯,是一款專業的企業加密軟體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