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變電站的定義是什麼
智能變電站是採用先進、可靠、集成和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台網路化、信息共享標准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等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和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
㈡ 求 GB/T 30155-2013 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
淘寶有賣的pdf版、手冊版都有。不貴十幾塊錢而已。
㈢ 什麼是智能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是指採用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台網路化、信息共享標准化為基本要 求,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 並可根據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 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智能電網建設是根據我國能源分布與負荷消費地域分布特點,適應我國當前和未來社會發展所採取的電網發展方式,對各類能源,尤其是大規模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計入和送出適應性強,能夠實現能源資源的大范圍、高效率配置。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智能變電站是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中實現能源轉化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前景依然廣闊。
㈣ 《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及驗收標准》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及驗收標准》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T3bokW5CdKoQhkTq1woCIg
㈤ 智能變電站的發展
智能電網作為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滲透到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通信信息各個環節。在上述這些環節中,智能變電站無疑是最核心的一環。
智能變電站由數字化變電站演變而來,經過4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日臻完善。相比較其它環節,智能變電站已經達到了可以大規模進行推廣的條件。智能變電站主要由設備層、系統層組成,與傳統變電站最大差別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次設備智能化、設備檢修狀態化,以及二次設備網路化。
2011年以後所有新建變電站全面按照智能變電站技術標准建設,並且重點對樞紐及中心變電站進行智能化改造。根據國網的規劃未來我國智能變電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第一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46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80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48座;第三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77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60座。
2015年9月,國家電網公司50個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擴大示範工程首個建成的項目—江西省首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110千伏贛縣雙龍變電站於9月29日11時16分投產送電。標志著中國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正式運營開始。
按照國家電網「十二五」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在「十二五」前期,新建智能變電站進度保持較快增速,在後期,智能變電站改造佔比將逐步提升。截至到2013年第六批招標,智能變電站招標量已經達到約3600座,招標量與規劃預期基本相符,但是近幾批智能變電站招標比例較前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前期國家電網推進的智能變電站運行效果為達到預期;智能變電站製造成本降低速度較慢,造價依然較高;國家電網正在積極推進第二代智能變電站試點新項目,預計會放緩現有智能變電站建設進度以及降低智能變電站招標比例。隨著新一代智能變電站試點項目逐步投入運營,智能變電站招標比例將繼續提升,建設進度將不斷加快。
㈥ 智能變電站的技術特點
智能變電站系統分為3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過程層包含由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構成的智能設備、合並單元和智能終端,完成變電站電能分配、變換、傳輸及其測量、控制、保護、計量、狀態監測等相關功能。根據國網相關導則、規范的要求,保護應直接采樣,對於單間隔的保護應直接跳閘,涉及多間隔的保護(母線保護)宜直接跳閘。
智能組件是靈活配置的物理設備,可包含測量單元、控制單元、保護單元、計量單元、狀態監測單元中的一個或幾個。
間隔層設備一般指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等二次設備,實現使用一個間隔的數據並且作用於該間隔一次設備的功能,即與各種遠方輸入/輸出、智能感測器和控制器通信。
站控層包含自動化系統、站域控制系統、通信系統、對時系統等子系統,實現面向全站或一個以上~次設備的測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數據採集和監視控制(SCA—DA)、操作閉鎖以及同步相量採集、電能量採集、保護信息管理等相關功能。
站控層功能應高度集成,可在一台計算機或嵌入式裝置實現,也可分布在多台計算機或嵌入式裝置中。 實現智能化的高壓設備操作宜採用順序控制,滿足無人值班及區域監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執行監控中心、調度中心和當地後台系統發出的控制指令,經安全校核正確後自動完成符合相關運行方式變化要求的設備控制,即應能自動生成不同的主接線和不同的運行方式下的典型操作票; 自動投退保護軟壓板;當設備出現緊急缺陷時,具備急停功能。
㈦ 智能變電站和普通變電站有什麼區別
智能變電站是採用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普通變電站設備的結合產物他覆蓋普通變電站的所有功能加上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遠程操控,數據傳送,實時的智能故障診斷,可以根據專用軟體程序實現部分故障的診斷和自動故障處理。
㈧ 智能變電站的簡介
智能變電站主要包括智能高壓設備和變電站統一信息平台兩部分。智能高壓設備主要包括智能變壓器、智能高壓開關設備、電子式互感器等。智能變壓器與控制系統依靠通信光纖相連,可及時掌握變壓器狀態參數和運行數據。當運行方式發生改變時,設備根據系統的電壓、功率情況,決定是否調節分接頭;當設備出現問題時,會發出預警並提供狀態參數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行管理成本,減少隱患,提高變壓器運行可靠性。智能高壓開關設備是具有較高性能的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配有電子設備、感測器和執行器,具有監測和診斷功能。電子式互感器是指純光纖互感器、磁光玻璃互感器等,可有效克服傳統電磁式互感器的缺點。變電站統一信息平台功能有兩個,一是系統橫向信息共享,主要表現為管理系統中各種上層應用對信息獲得的統一化;二是系統縱向信息的標准化,主要表現為各層對其上層應用支撐的透明化。
智能即為人性化,就是把變電站做成像人在調節一樣,當低壓負荷量增加時變電站送出滿足增加負荷量的電量,當低壓負荷量減小時,變電站送出電量隨之減少,確保節省能源。
㈨ 智能變電站的優點
1、智能變電站能實現很好的低碳環保效果
在智能變電站中,傳統的電纜接線不再被工程所應用,取而代之的是光纖電纜,在各類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了高集成度且功耗低的電子元件,此外,傳統的充油式互感器也沒有逃脫被淘汰的命運,電子式互感器將其取而代之。不管是各種設備還是接線手段的改善,都有效的減少了能源的消耗和浪費,不但降低了成本,也切實的降低了變電站內部的電磁、輻射等污染對人們和環境形成的傷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環境的質量,實現了變電站性能的優化,使之對環境保護的能力更加顯著。
2、智能變電站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智能變電站的工作特性和負擔的職責,使其必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它負責的電網運行的數據統計工作,就要求他必須具有向電網回饋安全可靠、准確細致的信息功能。智能變電站在實現信息的採集和分析功能之後,不但可以將這些信息在內部共享,還可以將其和網內更復雜、高級的系統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智能電網的互動性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3、智能變電站可靠性特點
客戶對電能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可靠性,智能變電站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在滿足了客戶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電網的高質量運行。因為變電站是一個系統的存在,容易出現牽一發動全身的現象,所以變電站自身和內部的所有設施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這樣的特性也就要求變電站需要具有檢測、管理故障的功能,只有具有該功能才可以有效地預防變電站故障的出現,並在故障出現之後能夠快速的對其進行處理,使變電站中的工作狀況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㈩ 智能變電站的重點技術
1、智能變電站中分布式電源的引用
智能變電站將分布式電源引入進來,能夠增強智能電網的安全靈活性,在運行效率上也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在配電系統中也改變了單項潮流網路的存在,使其從單向電源輻射的網路轉變成為一個多源型的網路。原來的變電站內的保護措施和保護行為的出現都是針對單項潮流網路的,現在單項潮流網路轉變為多元型網路將會使以前的保護行為和保護措施變得不再安全可靠。根據這種轉變,接入分布式電源後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作用提出更大的挑戰。
2、 智能變電站中硬體的集成技術
隨著智能電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電網硬體系統中開始有了描述語言的硬體,描述語言的硬體的出現使智能變電站在設計應用上有了集成、自動以及模型化的特點。以上特點使得硬體系統中出現了功能全面的模塊化的規劃,能夠將一些不同的邏輯問題固化到智能變電站內部的設備上,由軟體的控制到達硬體的應用。從而確保了設計應用的准確、可靠,同時也解決了信息傳送中的關鍵問題。
3、智能變電站中軟體的構件技術
智能變電中的軟體技術和硬體技術相輔相成,兩者形成完美的協作。軟體系統是保證智能變電站正常運行的靈魂和鑰匙,其不但能夠實現信息控制和監控功能,還可以將相量測量單元(PMU)、錄波等功能進行集成 ,這就完成了變電站內部的區域疾控、在線狀態監督、遠程操作等高級功能。對於保證日益龐大和復雜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高自動化程度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