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樂府詩集pdf

樂府詩集pdf

發布時間:2023-01-03 01:12:24

Ⅰ 求《C程序設計教程與實驗》答案

長歌行
年代:【漢】 作者:【漢無名氏】 體裁:【樂府】 類別:【】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本詩選自《樂府詩集》 樂府原是漢武帝劉徹設置的音樂機關,專門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歌謠和文人的詩來配樂曲,以備朝廷祭祀和宴會時演奏。後來把樂府搜集、整理、保存的詩歌叫做「樂府」。它也就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新詩體。 以民歌俗曲為主的樂府詩,常見的有「歌」、「行」、「吟」、「曲」、等形式。本詩屬於歌形體,歌形體形式自由,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富於變化。
1、四時的變化,萬物的盛衰各有其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園中青葵,一片青翠,金黃的花兒飽沾朝露,正期待著日光把它曬干。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紅日升起,陽光散布恩惠,把溫暖無私地施捨給萬物。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秋天將至,花兒凋謝,草木枯黃的衰敗景象怎能不讓人憂慮、擔心呢?
從春天的生機盎然到秋天的蕭條冷落,寓意人生也是如此,告戒人們要趁著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努力奮斗。
2、勸勉人們要及時努力,不可蹉跎歲月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所有的河流都向東直奔大海,什麼時候才再向西流回呢?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如果少壯時代不發奮圖強,那麼年老力衰時,悲傷悔恨也來不及了。
本詩造語平淡,但細加體味就會覺得意味深長。詩句不多,感染力卻極強。
詩的主旨在結尾兩句,但詩人的思想又不是赤裸裸地推出,而是從現實世界中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體形象,寓教於審美之中。

七步詩
年代:【魏晉】 作者:【曹植】 體裁:【五古】 類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魏晉】
【作者小傳】: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陳王。他以詩的成就最高,現存詩九十多首,絕大部分是五言詩。他的詩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學的成就和特色,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突出功績。有《曹子建集》。

【注釋】

豆萁:豆秸。
釜:鍋。

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殺),應聲便為詩……帝深有慚色。」該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傳不衰。

又,「幼兒版」的《七步詩》被改編成這樣: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 詩麗而表逸。」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可見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 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為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干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此詩最早就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於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台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然,此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王鎮遠)

出塞
年代:【唐】 作者:【王昌齡】 體裁:【樂府】 類別:【邊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1、但使:只要。
2、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
3、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4、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韻譯】: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評析】: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
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
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
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
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王昌齡 【唐】
【作者小傳】: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補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中宏詞科,調汜水尉,遷江寧丞。晚節不護細行,貶龍標尉卒。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Ⅱ 出自《木蘭詩》最後一段的一個成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撲朔迷離: 撲朔:撲騰的意思;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撲騰,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時候就雌雄難辨了。後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Ⅲ 文學常識精講pdf

1.推薦一本關於文學常識的權威的書,盡量全一些,適合高三學生看的
《文學常識精講》作者:喻旭初 主編

ISBN:10位[780519856X] 13位[9787805198569]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1

定價:¥5.00 元

《文學常識精講》 - 內容提要

本書是繼《古代名句選講》和《古代文化知識精講》之後獻給廣大高中生的又一本文化讀物。全書分兩大部分:(一)文學常識精講。它包括中國作家作品、外國作家作品、主要的文學體裁,並補充了不少跟重要作家作品相關的文學團體、流派等方面的知識。(二)文學常識練習。針對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匯編了適應高考需要的練習50餘道,並附有參考答案。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遵循兩條原則:第一,緊扣現行中學語文教材;第二,參照文學科《考試說明》所提的要求。雖然是本普及性的小冊子,但為了對讀者負責,我們還是花很多時間檢查了各種資料,力求准確無誤。本書不是學術專著,對入選的作家作品不答深入考證,評價原則目前公認的說法。為了適應拓寬學生知識面,本書也收錄了一些中學語文課本中沒有提及的內容。書後部分練習較難,可選擇使用。

為了跟新教材配套,編者對本書內容作了大幅度充實,共增補作家作品、文學流派、練習等近百個條。目前高中語文新教材及語文讀本中的絕大部分作家作品都涵蓋在內,只有極少數影響較小的作家作品沒有收入。本書是目前配合高中語文新教材收錄文學常識最多的一本工具書,供廣大師生使用
2.文學常識
《威尼斯商人》揭示了夏洛克的冷酷無情 這句話是對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贊美了兒童的天真純朴 這句話也對《熱愛生命》謳歌了淘金者頑強的開拓進取精神 這句話有問題 熱愛生命主要講的是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他的夥伴——比爾拋棄了,他獨自在荒原上尋找著出路。

冬天逼近了,環境十分惡劣,他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重傷不停的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

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發現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後,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

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生命就是不放棄自己。

這部小說以突出刻畫人性,表現人與自然抗爭時所展示的強大生命力的作品為主。其次,也選擇了有關北美地區土著文化與殖民文化沖突的作品以及反映資本主義殘酷剝削的作品。

因此頑強或許有,但是開拓進取精神有些牽強啊 湯姆索亞那個,主要是以贊揚兒童的天真純朴來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所以這么表述是對的。
3.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 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長篇敘事詩。

最早見於徐陵《玉台新詠》,題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有序雲:「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雲爾。」

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載詩及序入《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稱「古辭」,並說「不知誰氏之所作也」。 近人則多取本詩首句擬題,作《孔雀東南飛》。

它大致創作於東漢獻帝建安年間,是當時人據廬江郡(今屬安徽)實有其事的一個婚姻悲劇寫成的,後來在民間口頭流傳。由於原作失題,作者佚名,因而錄詩的《玉台新詠》稱之「古詩」,《樂府詩集》則以為「古辭」。

至於近人或疑此詩為南朝作品,是把全詩在後來流傳中民間集體加工潤色的成分割裂出來,用作證據,故不足信。 這首敘事詩共 350多句,1700多字。

它通過焦仲卿、劉蘭芝這對恩愛夫妻的悲劇遭遇,控訴了封建禮教束縛、家長統治和門第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幸福的合理願望。劉蘭芝是個平民家女子,17歲嫁給焦仲卿為妻。

焦仲卿是個衰落了的大家子弟,在太守府充任小吏。 他們結婚3年,夫妻恩愛,相誓「黃泉共為友 」,但仲卿的母親不忘自家是「仕宦於台閣」的大家,歧視蘭芝「人賤」,嫌她「無禮節」,「自專由」,蓄意為兒子另攀「東家」,逼迫仲卿出妻。

蘭芝被遣回娘家後,在兄長的逼迫下答應再嫁而暗自決定以身殉情。在新婚之夜,蘭芝赴水自盡;隨後仲卿也自縊身亡。

他們以自己的生命向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最後的抗爭,表明了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作者描述上述悲劇後,又添以浪漫的結尾,在枝葉相通的墓木上棲落一對鴛鴦鳥,夜夜相鳴到天明,彷彿告誡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這詩的男女主人公焦仲卿、劉蘭芝和主要人物焦母、劉兄及劉母,都是塑造得比較成功的人物形象。 焦、劉兩家是封建社會下層的兩個類型的家庭。

焦家是從上層衰落下來的。焦母是破落大家的婆母形象,頑固、專橫,一心指望兒子重振家門,滿腔怨氣都對兒媳發泄。

劉家則本屬地位低下的平民家。劉母是小家良母的形象,夫死從子,能諒解同情女兒的委屈和不幸。

劉兄則是庸碌的小民,居一家之主,為生計煩惱。 只看門第榮祿,無視胞妹的婚姻幸福,有世俗習氣,實無害妹之心。

這樣兩個家庭構成了主人公仲卿、蘭芝的生活環境,也是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具體原因。仲卿和蘭芝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各自家庭的影響。

仲卿守禮盡孝,性格懦弱。蘭芝勤勞善良,溫柔體貼,忍受折磨,顧全禮節。

他們追求愛情的忠貞和婚姻的幸福。仲卿自知「兒已薄祿相」,不求高官厚祿,而滿足於「幸復得此婦」, 不願失掉這幸而娶得的賢慧美麗的妻子。

蘭芝也「感君區區懷」,忠於愛情,不羨富貴,懂得「同是被逼迫」,矢志以死維護自己的幸福。他們的理想追求和悲劇遭遇,體現著封建統治下廣大青年男女的普遍願望和反抗要求,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這幾個人物形象,是這首詩突出的藝術成就。 從漢末到南朝,《孔雀東南飛》在民間口頭傳唱中經過不斷地加工潤色,汲收了豐富的民歌敘事藝術手法和技巧,使它成為漢代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長篇敘事詩。

它是整齊的五言詩,而通篇運用精練的口語,適於歌唱,便於描述,表達靈活。 全詩以蘭芝的婚姻遭遇為主,描述了從焦母逼歸到蘭芝被迫再嫁而自盡的悲劇發展過程 故事完整,剪裁精當,沖突尖銳,情節動人。

詩中「歷述十許人口中語,各各肖其聲情」(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作者善於以富於個性特點的人物對話開展情節,同時又在沖突發展中表現人物性格。

對次要人物如媒人、太守,次要情節如蘭芝告別小姑、太守家籌備婚禮等,描述也有簡有繁,都起著表現主題思想、襯托主要人物、渲染悲劇氣氛的作用。全詩基本上是依照生活本來面貌作如實的描述,但也採用了民歌常用的鋪敘和比興手法,如寫蘭芝辭別焦家時的服飾儀容、太守家顯示富貴的豪華婚禮置備,以及篇末的鴛鴦鳥相鳴等,都不僅起著襯托、渲染作用,更增強了濃郁的民歌色彩。

千百年來,《孔雀東南飛》始終為人民喜愛,傳誦不衰。到五四時期,更被改編成各種劇本,搬上舞台,以揭露、抨擊封建禮教的罪惡。

同時,它也被某些封建文人曲解成寫義夫節婦,「作節烈詩輒擬其體,更益以綱常名教等語」(費錫璜《漢詩說》)。可見它的影響十分深遠。
4.如何考千分考
復旦要求的是所有主課副科的平均,沒有文理之分。於是乎,千萬不能偏科,否則通過率很小。理科生物理化學數學最好能優秀,文科生一定不能理化空白。

副科考得一般不難,高中內容掌握即可。但語數英很難,英語考積累,語文要求大量文學常識,數學題非常靈活。

千分考題量大,想要做完是不可能的,最好事先安排順序,先做副科簡單題抓分。

自招一般是高三那年的寒假或更晚,那麼從高二下開始,副科就可以復習起來了,畢竟高三應該沒這么多時間,寒假也未必來得及。文科不管學得怎麼樣,死背也要背出來。數學注重技巧,很難去復習,市重點學校里的內容應該夠了。

推薦書目:

(1)《全球通史》(很厚很厚,如果要看,可以從現在開始了,不然是來不及的,對歷史很有好處)

(2)鳳凰出版社的《文學常識精講》,小冊子,蠻薄的,但對語文異常有用。把裡面的全背出來,估計復旦語文一半左右可以應付了。

(3)少數數學物理化學基礎競賽書,不必看得多,有空再說,數學一向是出得難的,水平能夠提高當然有好處。

(4)所有副科的教科書(必看,文科要背)

(5)英語,這要看個人水平了。如果想要提高又有時間,可以翻翻四六級什麼的

Ⅳ 四部備要的子部

周秦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補遺一卷) (戰國)荀況撰、(唐)楊倞注 FB.59:9.264(1)
孔叢子(七卷釋文一卷) (漢)孔鮒撰 FB.59:9.264(2)
孫子十家注(十三卷敘錄一卷遺說一卷) (宋)吉天保輯 FB.59:9.265
吳子(二卷) (戰國)吳起撰 FB.59:9.266(1)
司馬法(三卷) (春秋)司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評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齡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遺文一卷) (戰國)慎到撰、(清)錢熙祚校並輯逸文 FB.59:9.268(1)
商君書(五卷附考一卷) (戰國)商鞅撰、(清)嚴可均校 FB.59:9.268(2)
鄧析子(一卷) (春秋)鄧析撰 FB.59:9.268(3)
韓非子(二十卷識誤三卷) (戰國)韓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尹文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戰國)墨翟撰、(清)畢沅校注 FB.59:9.270(2)
鬼穀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錄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復校 FB.59:9.271(1)
公孫龍子(一卷) (春秋)公孫龍撰、(宋)謝希深注 FB.59:9.271(2)
屍子(二卷) (戰國)屍佼撰、(清)孫星衍輯 FB.59:9.271(3)
鶡冠子(三卷) (宋)陸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孫星衍校 FB.59:9.271(5)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經(二卷音義一卷) (春秋)李耳撰、(晉)王弼注 FB.59:9.273(1)
關尹子(一卷) (戰國)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戰國)列禦寇撰、(晉)張湛注 FB.59:9.273(3)
莊子(十卷)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記一卷) (戰國)辛鈃撰、(清)錢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纘義(十二卷) (元)杜道堅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別下齋補刻宋本第六卷) (唐)馬總輯 FB.59:9.275(3)
儒家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漢)揚雄撰、(唐)李軌注 FB.59:9.276(1)
新語(二卷) (漢)陸賈撰 FB.59:9.276(2)
新書(十卷)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 FB.59:9.276(3)
鹽鐵論(十卷校勘小識一卷) (漢)桓寬撰、王先謙撰校勘小識 FB.59:9.276(4)
論衡(三十卷) (漢)王充撰 FB.59:9.277
潛夫論(十卷)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 FB.59:9.278(1)
桓子新論(一卷)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 FB.59:9.278(2)
申鑒(五卷)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誌(三卷) (魏)劉邵撰、(北魏)劉曌? FB.59:9.279(2)
中說(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訪錄(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書(一卷) (宋)周敦頤撰 FB.59:9.279(5)
二程全書(六種) (宋)程頤、(宋)程顥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附錄一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 (宋)朱熹輯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遺文一卷附錄一卷) (宋)程頤撰 FB.59:9.280(4)
伊川易傳(四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1)
伊川經說(八卷) (宋)程頤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楊時訂定 FB.59:9.281(3)
張子全書(十五卷) (宋)張載撰、(宋)朱熹注釋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目錄二卷) (宋)朱熹著 FB.59:9.283-289
陸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陸九淵撰、(清)李紱評點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傳習錄(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論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錄(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別錄(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錄續編(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譜(三卷附錄二卷) (明)錢德洪編、(明)王畿輯附錄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紀(一卷附錄一卷) (明)錢德洪,(明)王畿輯 FB.59:9.292(4)
五種遺規(十六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94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1)
訓俗遺規(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3(2)
從政遺規(二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1)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2)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輯 FB.59:9.294(3)
小學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陳選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輯 FB.59:9.295(2)
近思錄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呂祖謙撰 FB.59:9.295(3)
宋元學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學案(六十二卷師說一卷) (清)黃宗羲撰 FB.59:9.300-301
國朝學案小識(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鑒撰 FB.59:9.302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附記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風俗通義(十卷) (漢)應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晉)崔豹撰 FB.59:9.303(5)
中華古今注(三卷) (晉)馬縞撰 FB.59:9.303(6)
困學紀聞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清)顧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卷余錄三卷) (清)錢大昕撰 FB.59:9.309
東塾讀書記(二十五卷) (清)陳澧撰 FB.59:9.310
農家
齊民要術(十卷) (北魏)賈思勰撰 FB.59:9.311(1)
農桑輯要(七卷) (元)司農司撰 FB.59:9.311(2)
蠶事要略(一卷) (清)張行孚撰 FB.59:9.311(3)
醫家
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 (唐)啟玄子注、(宋)林億等校正 FB.59:9.312(1)
黃帝內經素問遺篇(一卷) (宋)劉溫舒原本 FB.59:9.312(2)
難經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輯 FB.59:9.313(1)
本草經(三卷)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 FB.59:9.313(2)
註解傷寒論(十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編 FB.59:9.314
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 (漢)張仲景撰、(晉)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黃帝內經靈樞(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演算法術數
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 (漢)趙爽注、(北周)甄鸞述 FB.59:9.316(1)
歷代長術輯要(十卷古今推步諸術考二卷) (清)汪曰楨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漢)焦贛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馬光撰 FB.59:9.317(2)
皇極經世書緒言(八卷卷首一卷雜著一卷) (宋)邵康節撰 FB.59:9.318
雜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晉)葛洪撰 FB.59:9.320
顏氏家訓(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補正一卷注補並重校一卷) (北齊)顏之推著 FB.59:9.321
小說家
博物志(十卷) (晉)張華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 FB.59:9.322(2)
續世說(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釋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釋僧佑撰 FB.59:9.323
廣弘明集(四十卷) (唐)釋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 (宋)朱熹撰、(清)錢熙祚校 FB.59:9.326(1)
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孫撰 FB.59:9.326(2)

Ⅳ 《樂府詩集全4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樂府詩集全4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hiMS5oV2wcZsdXCNsQHSDg

?pwd=bw9y 提取碼:bw9y
簡介:《傅增湘藏宋本:樂府詩集(繁體豎排版)(套裝共4冊)》主要內容簡介: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一百卷,分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典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十二個門類,輯錄宋代之前音樂文學作品凡五千餘首,詩學價值甚高。尤為可貴的是,近代曲辭四卷收錄了隋唐時期新興的燕樂曲辭,為考察詞體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參照。

Ⅵ 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

《初中必背古詩詞【69篇】》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BSFLdfsvq3VVxKXZKeCJ7g

提取碼: hzpi

初中必背古詩詞【69篇】


Ⅶ 郁達夫詩詞箋注 pdf

這位知友,"郁達夫詩詞箋注"。
【題解】 一九二0年七月底作於富陽,原載同年十月一日日
本《太陽》雜志第二十六卷第十號。作者從日本返回故鄉,於七月
二十四日(夏歷六月初九)與孫荃完婚。新婚燕爾,作者從家庭生
活中感受了無限的快樂,因仿效李商隱的「無題」詩,作成這兩首
七律,盡情地表現婚後生活的溫柔旖旎,但細味詩意,這中間似乎
還疊印著對昔日愛情的綿綿情思,隱約之間,有一種欲言不言的衷
曲。無題,唐詩人李商隱作愛情詩常以「無題」為題,這里亦仿用,
點出愛情的主題。詩題又作《春閨兩首》。
夢來啼笑醒時羞,紅似相思綠似愁。
中酒情懷春作惡,落花庭院月如鉤。
妙年碧玉瓜初破,子夜銅屏影欲流。
懶卷珠簾聽燕語,泥他風度太溫柔。
【箋注】
廣紅似相思」句] 龔自珍《己亥雜詩》二五一:「盤堆霜實擘
庭榴,紅似相思綠似愁。」紅似相思,王維《相思》詩有「紅豆生南
國」、「此物最相思」句,語本此。綠似愁,李壕《攤破浣溪沙》詞:
「西風愁起綠波間。」語或本此。
[中酒] 醉酒。杜牧《睦州四韻》:「殘春杜陵客,中酒落
花前。」
[春作惡]陸游《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春依舊,人
空瘦。」語化用此。
[「落花」句] 張泌《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
落花。」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這里化用其語以
造境寄情。
[碧玉瓜初破] 《樂府詩集》卷四十五《碧玉歌》:「碧玉破瓜
時,郎為情顛倒。」碧玉,人名,南朝宋汝南王的愛妾。破瓜,瓜字
可分剖為二「八」,舊時常以「破瓜」代指女子十六歲。這里以「碧
玉瓜初破」贊美孫荃正當芳年妙齡。
[銅屏] 宋佚名《迷樓記》:「上官時自江外得替回,鑄烏銅扉
八面,其高五尺而闊三尺,磨以成鑒,為屏,可環於寢所,詣闕投進。
帝以屏內迷樓,而御女於其中,纖毫皆入於鑒中。」
[泥]軟纏,此為「貪戀」之意。
豆蔻花開碧樹枝,可憐春淺費相思。
柳梢月暗猜來約,籠里雞鳴是去時。
錦樣文章懷宋玉,夢中鸞鳳惱西施。
明知此樂人人有,總覺兒家事最奇。
【箋注】
[「豆蔻」句] 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
月初。」句本此。
[春淺]指早春。
[「柳梢」句] 宋朱淑真《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
後。」句本此。
[「錦樣」兩句] 意謂自己文章錦美,不禁使人聯想起楚國的
才子宋玉,而妻子貌美、夫妻親昵和愛,直可使得古代佳人西施因
嫉妒而著惱。夢中鸞鳳,喻睡夢中的美好夫妻。
[「廣明知」兩句] 元稹《遣悲懷》:「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
妻百事哀。」句仿此而反其意,亟言自已新婚之樂。
讀史梧岡《西青散記》
【題解】 一九二O年十月十七日作於日本,是作者讀史梧岡
《西青散記》後的興感之作,題於該書卷末。史梧岡,即史震林,號
瓠岡居士,清代文學家,著有《西青散記》、《華陽散稿》、《華陽詩
稿》等。關於《西青散記》一書,日本學者伊藤虎丸等所輯之《郁達
夫資料》有影印郁達夫手記:「己未秋寄跡都門,星疏月淡之夜,每
與曼兄談世界各國文藝之進退。余頗以德國英國之田園小說為可
貴,曼兄因為言《西青散記》足超秀。來日本後於上野圖書館內得
此書,誦讀數過,欲抄錄一部而未果。今夏因婚事西歸,無意中得
《西青散記》之翻印本於滬上之書肆,其中錯落處頗多。來日本後
又得此書於坊間,大約此書之古者莫過於是矣。予將以之寄潛口
處。庚申秋郁文識。」
逸老梧岡大有情,一枝斑管淚縱橫。
西青散記閑來讀,獨替雙卿抱不平。

Ⅷ 求《樂府詩集全鑒典藏版》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樂府詩集全鑒典藏版》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QMBsURfvFmHKCSr816I0WA

?pwd=4zfa 提取碼:4zfa
簡介:《樂府詩集》是一部成書很早、收錄我國古代樂府歌辭很為完備的詩歌總集。由於《樂府詩集》全本的篇目浩繁,為了使讀者既能窺樂府詩歌之全貌,又可領略其核心精華,《樂府詩集全鑒(典藏版)》

編者道紀居士以郭茂倩的《樂府詩集》為藍本,精心選編了其中十一類頗具代表性的名篇,匯集成《樂府詩集全鑒》一書。此外,本書還在文中添加了注釋及賞析,以便於讀者閱讀理解,體會樂府詩詞的絕妙華章。

Ⅸ 請推薦一本有關"公司"知識的書!

(推薦書籍)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增訂本)
史 部
二十四史+清史稿:《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戰國策》、《貞觀政要》、《逸周書》、《古列女傳》、《徐霞客游記》、
《大唐西域記》、《荊楚歲時記》、《唐才子傳》、《通典》、《東觀漢記》、《前漢紀》、《後漢紀》、《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唐會要》、《唐律疏議》、《吳越春秋》、《越絕書》、《竹書紀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歷史》、《中國通史》。
經 部
十三經(《簡介》):《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
《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禮記》。
其它:《四書章句集注》、《春秋繁露》、《韓詩外傳》 、《大戴禮記》。
子 部
兵書類-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李問對》、
《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夢溪筆談》、《太平廣記》、《孔子家語》、《韓非子》、《墨子》、
《列子》、《莊子》、《荀子》、《公孫龍子》、《鬼穀子》、
《搜神記》、《搜神後記》、《周易參同契》、《山海經》、《校注》、《歸田錄》、
《藝文類聚》、《穆天子傳》、《唐摭言》、 《唐新語》、《顏氏家訓》、
《古畫品錄》、《鹽鐵論》、《弘明集》、《廣弘明集》、《宋高僧傳》、
《道德經》、《鈍吟雜錄》、《申鑒》、《論衡》、《說苑》、
《新語》、《宣室志》、《九章算術》、《呂氏春秋》、《世說新語》、
《黃帝內經靈樞經》、《黃帝內經素問》、《備急千金要方》、《傷寒論注》、《金匱要略注》、
《難經本義》、《神農本草經》、《棋經》、《茶經》、《抱朴子內篇》、
《法言義疏》、《風俗通義》、《鶡冠子》、《孔叢子》、《齊民要術》、
《潛夫論》、《人物誌》、《西京雜記》、《晏子春秋》、《中論》、
《周髀算經》、《朱子語類》、《鄧子》、《林泉高致集》、《山房隨筆》。
集 部
《全唐詩》、《全宋詞》、《李太白全集》、《樂府詩集》、《文心雕龍》、
《文選》、《王右丞集箋注》、《楚辭》、《楚辭補注》、《觀林詩話》、
《優古堂詩話》、《誠齋詩話》、《庚溪詩話》、《草堂詩話》、《藏海詩話》、
《六一詩話》、《後山詩話》、《彥周詩話》、《二老堂詩話》、《懷麓堂詩話》、
《滄浪詩話》、《詩品》、《詩人玉屑》、《中山詩話》。

閱讀全文

與樂府詩集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entos命令窗口 瀏覽:596
編譯器有幾個好用的 瀏覽:500
資料庫和網站如何搭載伺服器 瀏覽:154
網路流理論演算法與應用 瀏覽:795
java和matlab 瀏覽:388
釘釘蘋果怎麼下app軟體 瀏覽:832
php網站驗證碼不顯示 瀏覽:859
鋁膜構造柱要設置加密區嗎 瀏覽:344
考駕照怎麼找伺服器 瀏覽:884
阿里雲伺服器如何更換地區 瀏覽:972
手機app調音器怎麼調古箏 瀏覽:503
銳起無盤系統在伺服器上需要設置什麼嗎 瀏覽:19
紅旗計程車app怎麼應聘 瀏覽:978
如何編寫linux程序 瀏覽:870
吉利車解壓 瀏覽:248
java輸入流字元串 瀏覽:341
安卓軟體沒網怎麼回事 瀏覽:785
dvd壓縮碟怎麼導出電腦 瀏覽:275
冒險島什麼伺服器好玩 瀏覽:543
如何在伺服器上做性能測試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