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書目答問pdf

書目答問pdf

發布時間:2023-01-03 21:17:36

㈠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古史、醫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介紹了中華腹地的山川寶藏,特別是一些異鳥怪獸、奇花異石,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其中《海外經》介紹了傳說中的海外異國,如雙頭國、三首國、女子國、丈夫國、大人國、小人國等國的風俗習慣,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賞心悅目,而且能使人增長很多知識。……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等。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誇父追日、女媧補天、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鯀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18卷分別如下:

山經

第一卷 《南山經》 第二卷 《西山經》 第三卷 《北山經》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海經

第一卷 《海外南經》 第二卷 《海外西經》 第三卷 《海外北經》 第四卷 《海外東經》

第五卷 《海內南經》 第六卷 《海內西經》 第七卷 《海內北經》 第八卷 《海內東經》

第九卷 《大荒東經》 第十卷 《大荒南經》 第十一卷 《大荒西經》 第十二卷 《大荒北經》

第十三卷 《海內經》大禹

◇一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山海經》無疑是最富有神奇色彩,讓人一時難以說清的著作之一。

關於《山海經》的性質,也就是它是一部什麼書,從漢代以後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它看作是地理書,如漢代的劉秀(歆)就是如此。他認為《山海經》是「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隋書·經籍志》)而《漢書·藝文志》把它列入數術略形法家之首,認為是巫卜星相之類的書。明人胡應麟稱之為專講神怪的書,認為:「《山海經》,古之語怪之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視它為最古的小說,認為:「究其本旨,實非黃老之言定名,則小說之最古者爾。」清人張之洞《書目答問》則把它看作歷史著作,把它列入古史類。魯迅則認為它是巫書。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山海經》「記海內外山川神祗異物及祭禮所宜……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由此可見,給《山海經》定性歸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呂子方先生認為,《山海經》「涉及面廣泛,諸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礦物、醫葯、疾病、氣象、占驗、神靈、祀神的儀式及祭品、帝王的世系及葬地、器物的發明製作,以至絕域遐方,南山北地,異聞奇見,都兼收並錄,無所不包,可以說是一部名物方誌之書,也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類書」。這個說法比較准確。當然,把它稱為中國第一部山嶽地理專著和中國神話淵府也不錯。

現在流傳下來的《山海經》是西漢後期著名學者劉秀(歆)在校閱古籍時整理而成的。當時,劉秀(歆)發現的《山海經》是三十二篇,後經整理成為十八篇。這十八篇經晉郭璞作注後流傳了下來。清人郝懿行博採諸家之長,為《山海經》作注,寫成《山海經箋疏》。現在行的就是郝懿行的箋疏本。

今本《山海經》為十八卷三十九篇,由《山經》、《海經》、《大荒經》三個部分組成。《山經》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五卷二十六篇,共二萬一千多字。這部分又稱為《五藏山經》,是全書的主要部分,佔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海經》包括「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這「海外四經」四卷四篇及「海內四經」的「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四卷四篇以及《海內經》一卷一篇。而《大荒經》包括了「大荒四經」的「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四卷四篇。

關於《山海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劉秀(歆)在整理《山海經》時,認為是「出於唐虞之際」,為伯益所著。司馬遷和班固都承襲此說。南宋朱熹則認為是戰國屈原之後人為解釋《天問》而作。當代學者認為,《山海經》的成書情況較為復雜,決非一人一時所作。大都認為,《山經》,即《五藏山經》成書最早,保存了許多遠古的傳聞資料,產生的年代當不晚於戰國中後期。《海經》和《大荒經》產生的年代要晚一些,但最晚也不會晚於西漢初期。由於《山海經》內容及成書情況非常復雜,要確定其具體的作者及作年是非常困難的。

《山海經》的《山經》、《海經》及《大荒經》三個部分內容各有側重。《山經》的內容多記山川地理、奇異的動植物礦物、祀神的典禮儀式和所用之物等,對各山山神的形貌、職司和神力也時有描寫。《海經》中的《海外經》多寫海外各國的異人、異物,也記有一些古老的神話傳說,如誇父逐日、刑天斷首等。《海內經》則雜記海內的神奇事物。如昆侖景象,建木形態,梟陽、巴蛇、貳負的狀況等,也記載了一些國家和民族的情況。《大荒經》則主要記載神話,在各部分中,它保留的神話是最多的,一些重要的神話,如鯀、禹治水、禹殺共工、黃帝戰蚩尤等神話就記載在這一部分里,是研究神話的寶貴資料。

在古代,《山海經》是圖文並茂的,圖畫在書中還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有「山海圖」這樣的說法。郭璞注《山海經》時也有「圖亦作半形」、「亦在畏獸圖中」這樣的說明。可惜的是,這些圖大部分都已亡佚了。

◇二《山海經》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是我們研究古代地理、宗教、神話、動植物、醫葯、歷史、氣象等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

正如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指出的那樣:「《五藏山經》在《山海經》全書各部分中最為平實雅正,盡管免不了雜有一些傳聞、神話,基本上是一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據譚先生研究,《山經》共寫了四百四十七座山,這些山中,見於漢晉以來記載,可以指系確切的約為一百四十座,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對晉南、陝中、豫西地區記述得最詳細正確。這應該是研究我國古代地理的寶貴資料。而《山經》在記述時,往往以山為綱,以首山敘起,依次敘山名、水名、道里、民族、風俗、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又是研究其他學科的寶貴材料。在《海經》中,記載了一些諸如結胸民、羽民國、厭火國、貫胸國、不死民、反舌國、三首國、長臂國、三身國、一臂國、奇肱國、丈夫國、巫咸國、女子國、軒轅國、白民國、長股國、一目國、大人國、君子國、無腸國、誇父國、黑齒國、玄股國等奇異的國家和民族,雖然這些國家和民族並非真有,只存在於傳說中,但也有一定的地理學和民族學價值。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誇父逐日、鯀、禹治水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經》中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台。在昆侖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這個禹殺相柳的傳說充滿了神奇色彩,既可從文學或神話學的角度來研究,也可以從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古代民族部落之間的斗爭。《山海經》中大量存在的這些神話傳說,是今天我們研究原始宗教的難得材料。例如: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海外西經》)

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葯爰在。(《大荒西經》)

這是研究古代巫的活動的資料。又如: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鄉(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這一段神話的前半部分寫女魃在黃帝與蚩尤之戰中的作用,後半部分寫巫師驅逐女魃的宗教活動。「神北行」即是巫師的咒語。

在《山海經》的神話中,不僅可以看到巫師的活動,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經》中,存在著大量的神奇動物的記載,這些動物主要是鳥、獸、龍、蛇之類,它們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這些動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圖騰崇拜。如上文所引的《海外西經》中的文字。「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咸國的圖騰。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經》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有時還是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經》中黃帝戰蚩尤的記載,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爭。又如《大荒西經》、《海內經》中記載了一個黃帝的譜系: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海內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經》)這個譜系具有傳奇色彩,具有神譜的性質,但是,它與《大戴禮記·帝系篇》、《史記·五帝本紀》、皇甫謐《帝王世紀》基本相同。

這就意味著《山海經》中的這一譜系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它是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的,並非完全是無稽之談,荒誕之言。再如鯀這一人物,《國語》、《尚書》、《左傳》、等書都把他寫成反面人物。《國語·周語》說:「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於羽山。「《尚書·洪範》載:「鯀湮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這些材料不是說鯀品質不好,就是說鯀治水方法不對,因而被堯所殺。而《山海經》則提供了另外一種說法:「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按照這一記載,鯀被殺不是因為他品質不好或治水方法不對,而是因為他「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因而激怒了帝堯。鯀不僅不是反面人物,而且是一個不顧個人安危,救民於水火的英雄。到底《山海經》的記載真實呢,還是《尚書》、《國語》中的記載真實呢?現在已很難說清楚了。不過,《山海經》在這個問題上,起碼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假如我們把《山海經》的這一記載與屈原《離騷》中的「鯀婞直以忘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以及《惜頌》中的「行婞直而不豫合,鯀功用而不就」等聯系比較一下,恐怕還會傾向於《山海經》的這一記載。

同時,《山海經》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記載了古代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也有他們的科學實踐活動,還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思想以及已經達到的科學技術水平。例如,關於農業生產,《大荒海內經》載:「後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經》載:「叔均乃為田祖。」關於手工業,《大荒海內經》載:「義均是始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關於天文、歷法,《大荒海內經》載:「噎鳴生歲有十二。」《大荒西經》載:「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諸如此類的記載不勝枚舉。有一些自然現象的記載尤其珍貴,這在其他書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經》載:「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上啟下月}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現在,許多學者均認為,《山海經》在這里記載的是北極地帶半年為晝,半年為夜的極地現象,只不過是古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於是就用神話來解釋。這種記載無疑是寶貴的科學資料。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例如《大荒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又如《海外東經》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這兩條記載,有人認為前者記載的是太陽黑子活動和北極的極地現象,後者記載的是極地附近的假日現象。此外,從《山海經》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對大地的探測活動。《海外東經》載:「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中山經》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這些記載,數字未必確實,但已反映出中國古人的探測活動。總而言之,《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細心鑽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㈡ 《書目答問補正》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書目答問補正》(張之洞)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NiQowa5x4qWO-4bXf1WqEA

提取碼:XUNU

書名:書目答問補正

豆瓣評分:8.6

作者:張之洞/范希曾 補正/孫文泱 增訂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2011-11
頁數:798

內容簡介

張之洞編纂、范希曾補正、孫文泱增訂的《增訂書目答問補正(精)》在社會影響面、讀者認可度、學術可靠性和學術規范的示範引導性等這些方面達成了較為完美的統一。從學術史和教育史的意義上說,本書是中國古典學術史上影響最為深遠廣大的導讀書目之一。

作者簡介

孫文泱

江蘇金壇人,1958年生,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招生專業:隋唐五代史、歷史文獻學。

主要從事古代經濟史、史料學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

擔任過的本科生課程有中國歷史文獻、中國古代史、《資治通鑒》研究、中國歷史與文化(公共選修),研究生課程有隋唐五代史史料學、中國古代史史料學、歷史文獻學專題研討等。

主要論著有《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注釋商榷》《<通鑒考異>校讀札記》《<廿二史札記>引書疏誤舉例》《約法三章文本的考證》《短陌性質初探》《試論中國歷史上賤金屬鑄幣的貨幣貶值》《對唐代錢荒的幾點看法》等。

曾獲曾憲梓全國師范院校教師獎(1997)、北京市優秀教師獎(2004),並被評為首都師范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第一名(2002)。

㈢ 如何閱讀一本書How+to+read+a+book.pdf

該書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後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通過閱讀增進理解力。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在書後推薦了一系列的經典名著。
閱讀的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上一層次包括下一層次閱讀法。
第一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都指出一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至少已經開始認字了。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說)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也可以稱之為略讀或預讀。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麼?」。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讀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如果讀者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特別在追尋理解的。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里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藉助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里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除了介紹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外,作者也介紹了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包括實用型的書、想像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書、社會科學等。
在書本的最後一章,作者指出了閱讀與心智成長之間的關系。「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
該書序言中,作者引用了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詹姆斯·黑塞爾教授寫於1939年的文章《學校教育的失敗》,給人極深的印象,不妨轉引如下:
學校是否有效地教導過學生如何閱讀母語?到了五六年級之前,整體地說,閱讀是被有效地教導過,學習過之後,閱讀的學習曲線就跌入了死寂的水平。學生進入中學之後成績很差,就是因為讀不懂書中的意義。
作者艾德勒和范多倫修訂《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在1972年,離這篇文章寫作已過去30年。作者認為,70年代美國的情況仍未改變,學生沒有得到足夠的閱讀技巧的正式訓練,指導閱讀的層次仍然停留在基本水平——直言不諱地說,中國大陸目前的情況恐怕也是這樣(此時為2012年,編者注)。大多數所謂讀書人其實並不掌握讀書的方法,因為他們很少受到這方面的訓練,也很少作這方面的科學的研究。
美國教育界認為,指導年輕人閱讀,以最基本的閱讀概念來閱讀,是最重要的教育問題。很遺憾,在中國大陸,有這樣共識的人並不多。
讀書是有方法、技巧的,閱讀是需要訓練的。我國近代以前的讀書人都很重視讀書方法,朱熹讀書法、張之洞《書目答問》都是讀書方法的總結,展現了中國讀書人的智慧。遺憾的是,中國當代學者撰寫的關於「如何讀書」的書卻很少。國內關於閱讀方法的研究還不多見,科學而通俗的著作就更少了。盡管《如何閱讀一本書》寫作於數十年前,但它提供了一套實用的、有說服力的閱讀理念和方法,足資我們思考和借鑒。
書中有許多關於閱讀論述,都使人深受啟發。
簡言之,閱讀是一門藝術,是每個讀書人都必修的一門功課。這本書正是一本「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
同一本書,我可以很迅速的,很簡略的讀,我也可以很認真,很細致的去讀。那麼這種把閱讀的層次區分出來的這種想法,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里邊我覺得最了不起的一個說法。當然,像這樣的說法從古到今都很多人講過,並不足為奇。可是我覺得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它的好處就是它充滿了很多的細節,寫的非常清楚。這本書,我覺得是本大家想學閱讀方法不錯的一本工具書。 ——梁文道
這是一本講解閱讀的專業學術書,作者是「大英網路全書」的編輯指導,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在國外這本「專業學術書」卻十分暢銷,原因在於作者在書中用何其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人們講解了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成都商報》

㈣ 尋《山海經》白話文版

請問你要的是TXT版本還是pdf版本?txt版本已經發送,文檔內含序言+原文+譯文+注釋,完全白話沒有古文對照的資源我沒有找到。如果你想要pdf版本的話可以繼續追問我,我剛才發現一版圖文對照的,看起來還行。

閱讀全文

與書目答問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編譯器有幾個好用的 瀏覽:500
資料庫和網站如何搭載伺服器 瀏覽:154
網路流理論演算法與應用 瀏覽:795
java和matlab 瀏覽:388
釘釘蘋果怎麼下app軟體 瀏覽:832
php網站驗證碼不顯示 瀏覽:859
鋁膜構造柱要設置加密區嗎 瀏覽:344
考駕照怎麼找伺服器 瀏覽:884
阿里雲伺服器如何更換地區 瀏覽:972
手機app調音器怎麼調古箏 瀏覽:503
銳起無盤系統在伺服器上需要設置什麼嗎 瀏覽:19
紅旗計程車app怎麼應聘 瀏覽:978
如何編寫linux程序 瀏覽:870
吉利車解壓 瀏覽:248
java輸入流字元串 瀏覽:341
安卓軟體沒網怎麼回事 瀏覽:785
dvd壓縮碟怎麼導出電腦 瀏覽:275
冒險島什麼伺服器好玩 瀏覽:542
如何在伺服器上做性能測試 瀏覽:794
命令序列錯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