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奇恆之腑之「髓」的認識
「髓」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要的基本物質,又為奇恆之腑之一。中醫學對「髓」的概念及其生理和病理的分析早在《黃帝內經》已有論述。本篇通過整理和歸納關於「髓」的古代文獻,從概念、生成、生理功能、與經絡和腎的聯系、以及病機的方面對髓進行詳細分析歸納和總結,以期對髓有更加明確和整體的認識。
「髓」,《說文解字》解析:髓,骨中脂也。中醫學關於髓的認識和論述有豐富的記載。
1 髓的基本概念
1.1髓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基本物質之一
中醫學認為,「髓」是藏於骨中,形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精華物質。髓之字,在《黃帝內經》,散在各篇之中。骨髓、腦髓、髓海等作為合成詞出現。如《素問·解精微論》:「髓者,骨之充也。」《素問·生氣通天論》:「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靈樞·海論》提及:「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
後世,對髓的認識皆傳承《黃帝內經》之論述。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傷筋骨候》:「肝主筋而藏血,腎主骨而生髓。虛勞損血耗髓,故傷筋骨也」。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痿敘論》:「夫人身之有皮毛、血脈、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形。』』清·周學海《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精者,血之精微所成,生氣之所依也。生氣者,衛氣之根,即命門真火是也,精竭則生氣絕矣。髓與腦,皆精之類也。』』
1.2髓為奇恆之腑之一
中醫學將「髓」歸為奇恆之腑之列,藏精氣而不泄。出於《素問·五藏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黃帝內經太素·藏府氣液》發揮:「地主苞納收藏,腦髓等六法地之氣,陰藏不瀉,故得名藏;以其聚,故亦名府。府,聚也。此本非是常府,乃是奇恆之府」 。
1.3人體最深入於里的部位
古人認為「髓」位於人體深層在里的部位。在描述病位時,也用「髓」表示於深、於里之處,「病在骨髓」也表示病邪深入之意。如《素問·診要經終論》:「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脈經》:「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熱在髓也,死不治。」《黃帝內經太素·本輸》:「春夏,陰氣從皮外入至骨髓,陽氣出至皮外。」《聖濟總錄纂要·諸注門》:「初為中惡、客忤、卒死、諸屍之類,雖或暫瘥(chài,病癒),必有邪氣伏於經脈,流傳臟腑,深入骨髓,經久不已·……」。
2 髓的解剖形態及生成
2.1髓的解剖形態
髓位於骨腔和骨骼腔隙之間,因骨和骨骼腔的解剖特點,髓也因其分布部位不同而分為腦髓、脊髓和骨髓。腦髓,藏於顱腔之中,是髓匯集之處,見於《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藏生成論》:「諸髓者皆屬於腦。」脊髓,藏於椎管,與腦髓相通.元·滑壽《難經本義·四十五難》論述:「髓自腦下注於大杼,大杼滲入脊心,下貫尾骶,滲諸骨節。」骨髓,藏於骨腔之中,《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骨者,髓之府。」 髓,是液態或膏脂狀的精微物質。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汗、溺、泣、唾、髓)。」把「髓」作為五液之一來認識。其形態為「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說文解字》記載:「髓,骨中脂也」。
2.2髓的生成
髓由腎精所化生,腎中精氣,注入脊髓,上行入腦,再灌注諸髓。正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言:「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 《類經·藏象類》更有:「精髓同類」之論,《醫說·消渴》亦言:「精氣入骨髓」。聯系精的生成而言,髓的生成也與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有密切關系。先天之精為之本原,如《靈樞·經脈》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集注難經·榮衛三焦》:「其精血各有清濁,其精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其濁者,堅強骨髓。」後天之精為之補充,如《靈樞·五癮津液別》:「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靈樞·決氣》論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可見,髓為精華物質,為腎所主,五行屬水,由腎精充給,與腎中精氣之虛實密切相關,受先天之精所生,並由後天水谷之膏之液所養。
3 髓的功能
3.1髓充養腦
腦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樞機,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主宰,也是人體感覺運動的根本。腦為髓之所匯,「腦為髓之海」,「諸髓者,皆屬於腦」,故髓充盛,則腦力充足,思維敏捷,耳聰目慧,身強體健;髓空而虛,則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肢體酸軟等。正如《靈樞·海論》:「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
《醫林改錯·腦髓說》更進一步論述了髓、腦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記憶力之間的聯系,「靈機、記性在腦者……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骨上行入腦,名曰腦髓。盛腦髓者,名曰髓海……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於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又雲:「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可見髓會於腦,髓聚而腦充,才實現了腦主宰人體視聽言動的生理功能。
3.2髓生骨骼
髓為「骨之充」,直接影響骨骼的發育和生長代謝。如《靈樞·衛氣失常》:「骨之屬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聖濟總錄·諸痹門》:「夫骨者,腎之餘,髓者,精之所充也,腎水流行,則髓滿而骨強。」《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注釋:「骨通精髓,故合骨也。」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腎一精一髓一骨形成整體系統,腎榮精充則髓滿,髓充盈則骨骼得養而強健有力。
反之,腎虛精虧則髓空,髓空則骨弱無力,甚至影響人體骨骼發育。如《聖濟總錄·小兒門》在論述「囟(xìn,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解」中提到:「骨髓充足,則顱囟園滿二若腎氣不足,則骨髓不充,年雖長大,其頭縫尚開。」另外,齒為骨之餘,亦需髓的充養,因此,髓的虛實對牙齒的 健康 也有重要的影響。正如《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曰:「齒牙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髓弱骨虛,風氣客之,則齒斷。」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長骨的發育,從胚胎時期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密集排列開始,再經由其在不同信號通路調控下成軟骨、成骨、成血管內皮細胞不同方向的轉化,形成長骨初級骨化中心,並最終形成長骨雛形。人出生後,骨骼的生長和代謝都需要骨髓幹細胞所分化的成骨、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而實現。可見「髓」確實如中醫學文獻中所載,是骨骼的發育、生長和代謝重要的物質基礎。
3.3髓化血液
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曰:『精者血之所成」,又曰:「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精生髓,『骨髓堅固,氣血皆從」,髓也是化生血液的物質基礎。精髓足則血液豐。 現代醫學對骨髓造血功能的認識和研究,以及骨髓移植等方法對血液再生障礙等疾病的治療,說明「髓」是「精生血,血生精,精血互生」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環節。
4 髓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4.1髓與腎
髓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與五臟皆相關,尤其與腎關系最為密切。腎居下焦,為五臟陰中之陰,五行屬水,主藏精,如《素問·六節藏象論》:「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為生髓之官,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素問·痿論》:「腎主身之骨髓」。《四聖心源·形體結聚》認為:「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
腎精促進生長發育的功能是腎主骨生髓的具體體現,腎精充盛,髓生化有源,髓充則骨得養,才能實現身體的生長發育,骨骼堅固強韌,肢體運動靈活,亦即「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伙反之,腎精不足則髓化生乏源,骨骼失養,如《素問·逆調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在病理上,腎與髓也相互影響,除了上述腎在髓的生成方面的影響,腎的病變也會導致髓的病變,如《備急千金要方·腎臟脈論》:「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痛……骨中寒,主髓厥,善忘……」。
4.2髓與經絡
經脈者,「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內屬腑臟,外絡肢節,是氣血運行、溝通聯繫上下內外的途徑。《中西匯參銅人圖說·例言》指出:「腎精足則人脊化髓,上循入腦而為腦髓,髓足則精氣能供五臟六腑之驅使,故知覺運動,無不捷應,是髓能為各臟用。」 髓與某些經絡直接相通,如《靈樞·經脈》曰:「足少陰腎經,……貫脊屬腎」。《難經·論經絡》:「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脈貫·十二經絡圖》亦說:「……是腎帶經過處,上行脊髓,至腦中,連於髓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十二經脈》曰:「足厥陰肝之脈……會於巔頂,子會於母也,目系巔頂內為腦髓」等。因此,髓與經絡在生理功能上關系密切,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如《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若髓氣不足,陽明脈虛,不能榮於牙齒……故疼痛也。」《靈樞·經脈》:「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
5 髓的病因病機
髓,作為人體精微物質,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的基礎之一,多以「不足」為病。古代相關文獻在論述「髓」的病理情況及病機改變中也可見由生成不足或消耗太過未導致的「髓枯」「髓減」,其中與「腎」「精」的關系最為密切。見於《素問·逆調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靈樞·終始》:「形體淫佚([yì],通溢),乃消腦髓」。王冰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然強力人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氣內枯」,可見,腎虛精虧是導致「髓虛」的主要且重要的病機。 骨為髓之府,骨骼的耗傷也會導致髓的消耗,髓空而骨骼失養,加重骨骼病變。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可見「髓」是「腎一精一髓一骨」體系的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必要的物質基礎並發揮重要的作用。
此外,脾胃虛弱,化生乏源也會導致髓虛,《脾胃論·脾胃盛衰論》曰:「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脾病則下流乘腎……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 先天不足、腎精虧虛、後天失養等因素會導致髓虛,髓虛也反過來導致正氣不足,易感外邪,如《靈樞·五變》提到:「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髓虛而導致骨骼失養,引發「骨痿」「骨痹」「骨蒸」等病證,如《素問·屢論》:「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素問·逆調論》:「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凡骨蒸莫非是勞,脊骨尤屬虛髓竭也」。髓虛,則髓海不足,神志失主,如《備急千金要方·用針略例》雲:「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
除髓虛不足病證以外,亦有對邪實發於髓的病證記載,如《素問·奇病論》:「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素問·逆調論》:「寒入骨髓,骨病而筋亦縮,為攣節,病名骨痹」;《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熱邪在骨髓,而腦為髓海,故熱氣從骨髓流入於腦,則身體發黃,頭腦痛,眉疼,名為腦黃候。」 總之,髓的病證與臟腑功能、氣血精津液的狀態相關,特別是「『腎」「精」的異常會直接導致「髓」的異常;髓發生病理改變之後也會導致腎、腦、骨等臟腑和器官的病理變化。
本文摘自遼寧中醫葯大學學報,2014年11月,作者劉亞梅,王斌
B. 癸水簡介
guǐ shuǐ
癸水 指月經。見《古今醫統》。
太陽而下行,水得此火,應當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蓋水以蟄藏為性,火秘於內,水斂於外,...
血液已虛,因而內風時動,即覺頭暈心悸,腰背酸痛,癸水澀少,此方治法,系是緩肝熄風,滋腎退熱之意。某脘...
)鼻淵雖止。其鬱火未凈。心脾氣血未復。諸恙和平。癸水尚易驂前。仍從前法減輕為治。細生地羚羊角川楝子左...
生雙睛;牽一條絲於下而生金丹。自茲以往,十二日生癸水一銖,一百八十日生癸水一兩。自是而後,十五日生癸...
C. 《中醫解周易》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中醫解周易》([唐] 孫思邈)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sZ05kXhVZRcCpdfpfkUEuA
書名:中醫解周易
作者:[唐] 孫思邈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
頁數:326
內容簡介: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曾說:「賓嘗聞之孫真人(孫思邈)日,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醫易相通的思想,已經為古今中外學者所公認。《中醫解周易》收錄了有關古代名醫論述中醫與周易的著作十數部(《備急千金要方》、《醫旨緒余》、《類經圖翼》、《類經附翼》、《群經見智錄》為節選本),希望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易學與醫學之間的淵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對中西醫匯通學派影響頗大,也一並收錄於後。
D. 舒血寧注射液簡介
shū xuè níng zhù shè yè
銀杏葉注射液
Shuxuening Zhusheye
WS3B370798
本品為銀杏葉經提取製成的滅菌水溶液。
本品為黃色的澄明液體。
(1)取本品30ml,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並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葉對照葯材 2g,加乙醇20ml,加熱迴流提取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攪拌,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 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4%醋酸鈉溶液制備的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或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外光燈下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銀杏內酯A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銀杏內酯A、銀杏內酯B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用4%醋酸鈉溶液制備的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 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丙酮甲醇(5:2.5:2.5: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醋酐蒸氣中蒸15分鍾,於160℃烘30分鍾,放冷,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pH值 應為4.5~5.8(附錄Ⅶ G)。 黃酮甙元峰面積比 以總黃酮醇甙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計算槲皮素與山柰素峰面積比,應為1:1±20%。 銀杏酚類 取本品10ml,濃縮至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果對照葯材 1g,加乙醇10ml,迴流提取30分鍾,揮去乙醇,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對照葯材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苯正己烷乙醇(5:3: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香草醛硫酸試液,105℃烘約5分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不應顯示任何斑點。 蛋白質 取本品1ml,用1%氫氧化鈉調pH值至6.5~7.0,加1%鞣酸1~3滴,不得出現混濁。 鞣質 取本品1ml,加新鮮配製的含1%雞蛋清的生理鹽水5ml,放置10分鍾(須新鮮配製),不得出現混濁或沉澱。 熱原 取本品,依法檢查(附錄Ⅷ A),劑量按家兔體重每1kg注射5ml,應符合規定。 熾灼殘渣 精密吸取本品2ml,依法檢查(附錄Ⅸ J),殘渣每1ml不得過0.5mg。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附錄Ⅸ E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其他 應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U)。
總黃酮醇甙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4%磷酸(55: 4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68nm;理論板數按槲皮素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分離度按槲皮素與異鼠李素峰計算,應大於1.5。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五氧化二磷乾燥的槲皮素、山柰素與異鼠李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0.03mg、0.03mg、0.0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或分別製成每1ml中含槲皮素0.1mg、山柰素0.1mg、異鼠李素0.05mg的儲備液。臨用前精密量取各1ml,混勻)。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量取本品10ml,加甲醇16ml、18%鹽酸6ml,置水浴中加熱迴流1.5 小時,迅速冷卻至室溫,轉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混勻,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三種黃酮甙元的含量,以下式換算成總黃酮醇甙的含量: 總黃酮醇甙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異鼠李素含量)×2.51 本品含總黃酮醇甙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 銀杏內酯 A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3:7)為流動相,以示差折光檢測器測定。理論板數按銀杏內酯A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銀杏內酯A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量取本品25ml,加稀鹽酸1~2滴,調節pH值至2,用乙醚振搖提取4 次,每次20ml,每次乙醚提取液用相同的5%氯化鈉溶液15ml洗滌2次,洗滌液再用乙醚20ml提取1 次。合並乙醚液,蒸干,用甲醇溶解並定量轉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銀杏內酯A應不少於標示量的80%。
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腦栓塞,腦血管痙攣等。
肌內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靜脈滴注,每日5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稀釋後使用,或遵醫囑。
每支
(1)2ml(含總黃酮醇甙1.68mg;含銀杏內酯A 0.12mg)
(2)5ml(含總黃酮醇甙4.2mg;含銀杏內酯A 0.30mg)
密封,避光。
北京市葯品檢驗所 起草
如《煤礦醫學》(34)25,1980,載柴胡注射液過敏回應報告。《中華內科雜志》(812)130...
根四味。與李方大同小異。惟遵《難經》蓄則腫熱。以注射之之法於腫上。約正十餘刺。血出紫黑如露珠狀。頃時...
胱下口。曲而斜上。以入 *** 。溺能射出者。則又肺氣注射之力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
消痰,則內損不起矣。(陰火如電爍,最為駁劣難當,注射臟腑,最易爍肺金,焉得不咳。)都氣法去丹澤,加脊...
E. 肺主皮毛是什麼意思
肺主皮毛
皮毛賴肺的精氣以滋養和溫煦,皮毛的散氣與汗孔的開合也與肺之宣發功能密切相關。
皮毛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膚與毛發等組織,有分泌汗液、潤澤皮膚、調節呼吸和抵禦外邪之功能,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過其宣發作用能將衛氣和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肌腠皮毛,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見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氣支配的,所以說「肺主皮毛 」
皮毛的具體生理功能是:
(1)調節水液代謝:如肺主通調水道中所述。
(2)調節呼吸:皮膚之汗孔也有散氣作用,所以稱汗孔為「氣門」(《素問 ·生氣通天論》)。後世醫家唐容川明確指出皮毛有「宣肺氣」的作用,謂:「皮毛屬肺,肺多孔竅以行氣。而皮毛盡是孔竅,所以宣肺氣,使出於皮毛以衛外也。」(《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3)調節體溫:衛氣司汗孔的開合,有調節體溫的作用。這種作用是肺氣宣發衛氣於皮毛的結果。若肺衛氣虛,外邪侵襲,體溫調節功能失常,則出現發熱惡寒等症狀。
(4)屏障作用:衛氣能溫養皮毛,有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的作用。
肺主氣,助心行血,通過其宣發作用,將氣血津液敷布於皮毛,即所謂輸精於皮毛,保證了皮毛充分發揮上述的生理功能。肺氣充足,則皮毛潤澤,汗孔開合正常,機體不易受外邪的侵襲。若肺氣虛弱,則衛外之氣不足,肌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襲而經常感冒。若肺氣虛弱不能輸精於皮毛,則皮毛因營養不良而憔悴枯槁,不僅可以出現多汗或無汗等症,而且外邪也易侵入。所以說:「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靈樞·經脈篇》)。
皮下細小經絡都與肺脈相通,就像脊柱和大腦的關系。肺對皮膚起協調作用,(肺是人體和外界直接進行物質交流的通道,肺氣一傷百病蜂起。)經常運動的人肺功能強大外在表現就是汗毛多皮膚有彈性緊致,體質虛弱的人汗毛少,皮膚乾燥沒光澤,毛孔擴張,容易受風寒襲擾感冒。
一般白色食物入肺,利肺的食物有:
一、清肺湯兩種:
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干凈後加水,然後一並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鍾,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三、潤肺豆漿粥:
清肺的食物,如胡蘿卜、梨子、木耳、豆漿、蜂蜜等。清肺梨:可生津止渴,清熱止咳等。一種做法是把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帶皮切塊,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後可拌入蜂蜜,趁熱吃效果最好。三是連皮切成塊,和木瓜、蜜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清肺熱、開胃作用。四是將銀耳泡發後,和梨一起放到涼水中煮湯,根據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棗等。另外,還可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後食用,也能清熱、治療咳嗽。。 中醫一向講究葯食同源,很重視通過調節飲食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通過養肺氣來達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人們食用時應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葯效,如食用白蘿卜,以痰多、咳嗽者較為適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飲效果較佳;食用綠豆,適宜於內火旺盛的人;而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服用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症選食,而且要注意同時忌食過於辣、咸、膩等食物。
編輯本段肺病食療法
一、清肺湯兩種: 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干凈後加水,然後一並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鍾,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三、潤肺豆漿粥: 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鍾,加白糖適量即可。 四、鴨肉粥: 原料:鴨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鹽少許。 做法:先將鴨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後加入鴨肉、少許料酒和鹽,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湯: 原料:鴨血300克,毛肚150克(注意不要加入羊肉,因為羊肉屬熱,不適宜在氣溫漸高、天氣乾燥的春夏之交食用)。 配料: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各100克,重慶火鍋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許。 做法:先將鴨血切成片,放在炒鍋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許清油把薑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慶火鍋底料燒開;湯味熬好後,加入鴨血、毛肚、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提示:俗話說「血能洗肺」。因此,對於這種綿軟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六、火腿冬瓜湯: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麻油。 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鍾後加入火腿片,2分鍾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提示: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適合春夏季節食用。 七、銀耳昆布子鴨煲: 原料:銀耳30克,枸杞子20克,海帶50克,子鴨1隻。 配料:料酒、木耳各10克,姜5克,鹽4克,蔥10克,味精3克,大棗3枚。 做法: 1.銀耳、木耳用溫水浸泡,去蒂頭,撕成瓣;枸杞子去果柄、雜質;海帶洗凈,用冷水浸泡,切2厘米X5厘米的塊。 2.子鴨宰殺後去毛、內臟及爪;用沸水汆去血。水,除去腥味;姜拍松;蔥切段。 3.將子鴨、銀耳、木耳、海帶、料酒、姜、蔥、大棗同放燉鍋內,加水2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鍾,加入鹽、味精、枸杞子,再將燉品倒入煲內,裝飾上桌食用。 提示:清肺熱,遺脾胃,軟堅,化痰,利水泄熱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躁熱,血管硬化等.春季宜用.
略知一二
其華在毛。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毛是指依附在皮膚上的毫毛,肺主皮毛是說毫毛的色澤與肺相關。
毫毛的營養,是來源與肺宣的衛氣和津液,所以肺氣肺陰充足,毫毛就有光澤,若肺的氣陰不足,毫毛就容易出現萎黃。
對的
一:肺主皮毛,分布水份。
二、發為血之餘。而心主血,脾生血,肝藏血。
三、腎主骨生髓化精,精血同源。
綜上所述,腎虛無與化精,而精血虧虛可引起脫發…若脾虛無以生血,也可導致脫發…肺虛,而水份不達,皮膚燥熱,皮毛也會脫落。
「皮毛」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膚與毛發等組織,有分泌汗液、潤澤皮膚、調節呼吸和抵禦外邪之功能,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過其宣發作用能將衛氣和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肌腠皮毛,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見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氣支配的,所以說「肺主皮毛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皮毛者,肺之合」(《素問·咳論》),「肺主一身之皮毛「(《素問·痿論》)。 皮毛的具體生理功能是: (1)調節水液代謝:如肺主通調水道中所述。 (2)調節呼吸:皮膚之汗孔也有散氣作用,所以稱汗孔為「氣門」(《素問·生氣通天論》)。後世醫家唐容川明確指出皮毛有「宣肺氣」的作用,謂:「皮毛屬肺,肺多孔竅以行氣。而皮毛盡是孔竅,所以宣肺氣,使出於皮毛以衛外也。」(《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3)調節體溫:衛氣司汗孔的開合,有調節體溫的作用。這種作用是肺氣宣發衛氣於皮毛的結果。若肺衛氣虛,外邪侵襲,體溫調節功能失常,則出現發熱惡寒等症狀。 (4)屏障作用:衛氣能溫養皮毛,有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的作用。 肺主氣,助心行血,通過其宣發作用,將氣血津液敷布於皮毛,即所謂輸精於皮毛,保證了皮毛充分發揮上述的生理功能。肺氣充足,則皮毛潤澤,汗孔開合正常,機體不易受外邪的侵襲。若肺氣虛弱,則衛外之氣不足,肌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襲而經常感冒 。若肺氣虛弱不能輸精於皮毛,則皮毛因營養不良而憔悴枯槁,不僅可以出現多汗或無汗等症,而且外邪也易侵入。所以說:「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靈樞·經脈篇》)。因此,臨床上,不僅外感病的衛氣分證可從肺治,而且一部分皮膚病也可以用治肺的方法治之。如針刺耳部肺穴可治神經性皮炎,用荊芥、防風、麻黃、杏仁、薄荷、浮萍等治療皮膚病就是肺主皮毛的這一理論的具體運用。
採納哦
只知道最基本和初淺的知識,了解不深入
F. 《中醫各家學說》書目
1、傷寒學派:
王叔和 著作: 《脈經》
龐安時 著作: 《傷寒總病論》
朱肱 著作: 《朱肱著作書目》
成無己 著作: 《成無己著作書目》
張景岳 著作: 《類經》 、 《類經圖翼》 、 《類經附翼》 、 《景岳全書》(含《新方八陣》) 、 《質疑錄》
葉天士 著作: 《溫熱論》 、 《臨證指南醫案》 、 《未刻本葉天士醫案》
孫思邈 著作: 《孫思邈著作書目》
方有執 著作: 《傷寒論條辨》八卷 、 《傷寒論條辨》
俞嘉言 著作: 《喻嘉言著作書目》
張從正 著作: 《儒門事親》
尤在涇 著作: 《傷寒貫珠集》
許叔微 著作: 《許叔微著作書目》
柯 琴 著作: 《傷寒來蘇集》 、 《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十人書) 、 《傷寒來蘇集-校注》 、 《傷寒來蘇集》(明清中醫臨證小叢書)王晨校
黃元御 著作: 《黃元御著作書目》
陳念祖 著作: 《陳修園著作書目》
陸九芝 著作: 《陸懋修醫學全書》
2、河間學派(寒涼學派):
劉完素 著作: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3、易水學派(補土學派):
張元素 著作: 《醫學啟源》 、 《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葯式》
李 杲 著作: 《李東垣著作書目》
王好古 著作: 《陰證略例》 、 《醫壘元戎》
羅天益 著作: 《衛生寶鑒》
4、功邪學派:
張從正 著作: 《儒門事親》
5、丹溪學派:
朱震亨 著作: 《朱丹溪著作書目》
王 履 著作: 《醫經溯洄集》
戴思恭 著作: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 《推求師意》
6、溫補學派:
薛己 著作: 《內科摘要》 、 《女科撮要》 、 《外科發揮》 、 《正體類要》(上-下卷)
孫一奎 著作: 《孫一奎著作書目》
趙獻可 著作: 《醫貫》
李中梓 著作: 《李中梓著作書目》
鄭壽全 著作: 《鄭欽安著作書目》
7、溫病學派:
吳有性 著作: 《瘟疫論》 、 《溫疫論譯注》
薛雪 著作: 《薛生白著作書目》
余霖 著作: 《疫疹一得》
吳瑭 著作: 《吳鞠通著作書目》
王士雄 著作: 《王士雄著作書目》
8、其他著名醫家:
錢乙 著作: 《小兒葯證直訣》
陳自明 著作: 《外科精要》
繆希雍 著作: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 《繆希雍醫學全書》
綺石 著作: 《理虛元鑒》
喻昌 著作: 《寓意草》 、 《尚論篇》 、 《醫門法律》 、 《喻嘉言醫學全書》
張石頑 著作: 《張氏醫通》
張志聰 著作: 《本草崇原》 、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 、 《金匱要略注》 、 《傷寒論宗印》
吳師機 著作: 《理瀹駢文》 。
王泰林 著作: 《王旭高著作書目》
王清任 著作: 《醫林改錯》
唐宗海 著作: 《金匱要略淺注補正》 、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 《血證論》 、 《唐容川醫學全書》 、 《本草問答》
張山雷 著作: 《難經匯注箋正》 、 《中風斠詮》 、 《讀素問識小錄》 、 《中風斠詮》 、 《張山雷醫集》
惲樹珏 著作: 《靈素商兌與群經見智錄》 、 《臨證筆記》
G. 求推薦入門醫書
《中醫古籍大全》
這是一套從網路上搜集的中醫古籍大全.一共699本.全都是.TXT格式的.這樣方便大家從電腦,手機,甚至是PSP上觀看.裡面的內容從古代經典到各類醫家對經典的詮釋,醫案的等等著作都有,同時也包括:內,外,骨,婦,兒,方劑,針灸,本草,醫案等書籍,是一套很全面的醫書集成.可供同道們和中醫愛好者們閱讀學習.
說到中醫古書,個人認為這才是中華傳統醫學的統宗!以中國古代哲學方法論為統,以兩經一論為宗,以辨證論治為標,以理法方葯為榜.這樣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中國古代醫學的精髓.
當然或許有很多人會說有些古人的書籍里有許多令人質疑的東西在,可能在現代的學習和研究當中在已經被抹殺掉了,幹嘛還要去看呢?我想也許正是如此,中醫也才這么磕磕絆絆的發展到了今天,也正是因為人們在對中醫理論不斷的質疑與研究,中醫學才取得了十分輝煌,豐碩的成果.我們看古書不僅僅是學習歷代醫家的精彩論述,更要學習他們那種敢於質疑,敢於探索的治學態度.相對於今人對於學習中醫學的態度,或者一些所謂"名家",學術上的沽名釣譽者,深感悲憂.不知道照這樣下去,中華醫學在當今的混亂環境下還能走多久..............
在此,希望各位同道以及中醫愛好者們積極努力,學好中醫理論,可以更好的在應用臨床上,發揮出中醫學應有的療效,以修身利人!
注意:如果直接用"記事本打開txt文檔會出現排版錯誤或者亂碼.請用寫字板,WORD,WPS或者其他txt閱讀軟體打開.在手機和PSP中一切正常.
特別是584-《醫學衷中參西錄》清---張錫純著。集《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之精華。此書辯症精準,用葯簡單,而又大膽,突破了傳統中醫書籍的只有葯方,而沒有實例病案,方便讀者可對症而用葯。
現代中醫師有高達70%受此書深遠影響。
張錫純中國醫學家。中西匯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壽甫。河北鹽山人,是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
目錄:
000-神農本草經.txt
001-吳普本草.txt
002-本草經集注.txt
003-新修本草.txt
004-食療本草.txt
005-海葯本草.txt
006-本草圖經.txt
007-本草衍義.txt
008-湯液本草.txt
009-飲膳正要.txt
010-滇南本草.txt
011-本草品匯精要.txt
012-本草蒙筌.txt
013-本草綱目.txt
014-本草乘雅半偈.txt
015-本草征要.txt
016-本草易讀.txt
017-本草新編.txt
018-本草備要.txt
019-本經逢原.txt
020-本草經解.txt
021-本草從新.txt
022-神農本草經百種錄.txt
023-本草綱目拾遺.txt
024-本草崇原.txt
025-本草求真.txt
026-神農本草經讀.txt
027-本草述鉤元.txt
028-食鑒本草.txt
029-本草思辨錄.txt
030-本草綱目別名錄.txt
031-本草便讀.txt
032-本草撮要.txt
033-本草問答.txt
034-神農本草經贊.txt
035-本草擇要綱目.txt
036-得配本草.txt
037-本草害利.txt
038-本草分經.txt
039-雷公炮炙論.txt
040-炮炙全書.txt
041-炮炙大法.txt
042-雷公炮製葯性解.txt
043-瀕湖炮炙法.txt
044-要葯分劑.txt
045-珍珠囊補遺葯性賦.txt
046-葯鑒.txt
047-葯征.txt
049-五十二病方.txt
050-名醫別錄.txt
051-千金翼方.txt
052-孫真人海上方.txt
053-外台秘要.txt
054-醫心方.txt
055-太平聖惠方.txt
056-蘇沈良方.txt
057-博濟方.txt
058-史載之方.txt
059-太平惠民和劑局方.txt
060-聖濟總錄.txt
061-雞峰普濟方.txt
062-洪氏集驗方.txt
063-楊氏家藏方.txt
064-千金寶要.txt
065-衛生易簡方.txt
066-全生指迷方.txt
067-仁齋直指方論(附補遺).txt
068-瑞竹堂經驗方.txt
069-世醫得效方.txt
070-奇效良方.txt
071-醫方集宜.txt
072-醫方考.txt
073-增廣和劑局方葯性總論.txt
074-普濟方.txt
075-肘後備急方.txt
076-普濟本事方.txt
077-嚴氏濟生方.txt
078-葯征續編.txt
079-仁術便覽.txt
081-祖劑.txt
082-古今名醫方論.txt
083-種福堂公選良方.txt
084-湯頭歌訣.txt
085-急救便方.txt
086-奇方類編.txt
087-醫方集解.txt
088-絳雪園古方選注.txt
089-醫方論.txt
090-串雅內外編.txt
091-成方切用.txt
092-時方妙用.txt
093-時方歌括.txt
094-長沙方歌括.txt
095-金匱方歌括.txt
096-醫方證治匯編歌訣.txt
097-驗方新編.txt
098-十劑表.txt
099-經驗丹方匯編.txt
101-葯性切用.txt
102-退思集類方歌注.txt
103-華佗神方.txt
104-集驗方.txt
105-大小諸證方論.txt
106-奇效簡便良方.txt
107-神仙濟世良方.txt
108-是齋百一選方.txt
109-小品方.txt
110-惠直堂經驗方.txt
111-絳囊撮要.txt
112-經驗奇方.txt
113-古方匯精.txt
114-外治壽世方.txt
115-文堂集驗方.txt
116-回生集.txt
117-本草簡要方.txt
118-增訂醫方歌訣.txt
119-濟世神驗良方.txt
121-醫方歌括.txt
122-醫方簡義.txt
123-女科切要.txt
124-傅青主女科歌括.txt
125-產寶.txt
126-女科百問.txt
127-錢氏秘傳產科方書名試驗錄.txt
128-婦人良方大全
129-沈氏女科輯要.txt
130-濟生集.txt
131-嬰童百問.txt
132-女科證治准繩.txt
133-小兒葯證直訣.txt
134-幼科切要.txt
135-嬰兒論.txt
136-活幼心書.txt
137-兒科要略.txt
138-兒科萃精.txt
139-痧疹輯要.txt
140-小兒推拿廣意.txt
141-幼科證治准繩.txt
142-女科旨要.txt
143-女科折衷纂要.txt
144-女科指要.txt
145-女科指掌.txt
146-女科要旨.txt
147-女科秘旨.txt
148-女科秘要.txt
149-女科經綸.txt
150-女科精要.txt
151-女科撮要.txt
152-小兒痘疹方論.txt
15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txt
154-內府秘傳經驗女科.txt
155-幼幼集成.txt
156-幼幼新書.txt
157-幼科心法要訣.txt
158-幼科折衷.txt
159-幼科指南.txt
160-幼科推拿秘書.txt
161-幼科發揮.txt
162-幼科概論.txt
163-幼科類萃.txt
164-幼科鐵鏡.txt
165-竹泉生女科集要.txt
166-兒科醒.txt
167-保幼新編.txt
168-保嬰撮要.txt
169-活幼口議.txt
170-胎產心法.txt
171-胎產指南.txt
172-胎產秘書.txt
173-家傳女科經驗摘奇.txt
174-婦人規.txt
175-婦科心法要訣.txt
176-婦科秘方.txt
177-婦科秘書.txt
178-婦科問答.txt
179-專治麻痧初編.txt
180-張氏婦科.txt
181-產鑒.txt
182-陳氏幼科秘訣.txt
183-麻科活人全書.txt
184-麻疹備要方論.txt
185-麻疹闡注.txt
186-痘疹心法要訣.txt
187-評注產科心法.txt
188-慈幼便覽.txt
189-慈幼新書.txt
190-毓麟驗方.txt
191-經驗麻科.txt
192-達生編.txt
193-盤珠集胎產症治.txt
194-竹林女科證治.txt
195-原要論.txt
196-產後十八論.txt
197-腳氣治法總要.txt
198-濟陰綱目.txt
199-衛生家寶產科備要.txt
200-邯鄲遺稿.txt
201-鬻嬰提要說.txt
202-顱囟經.txt
203-嬰童類萃.txt
204-醫林改錯.txt
205-金匱翼.txt
206-養老奉親書.txt
207-醫門法律.txt
208-筆花醫鏡.txt
209-血證論.txt
210-外科精義.txt
211-立齋外科發揮.txt
212-外科樞要.txt
213-雜病心法要訣.txt
214-跌損妙方.txt
215-雜病廣要.txt
216-江氏傷科學.txt
217-傷科大成.txt
218-跌打秘方.txt
219-跌打損傷方.txt
220-外科集驗方.txt
222-跌打損傷回生集.txt
223-瘍醫大全.txt
224-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txt
225-瘍科心得集.txt
226-外科大成.txt
227-陰證略例.txt
228-發背對口治訣論.txt
229-集驗背疽方.txt
230-外科正宗.txt
231-中風論.txt
232-內外傷辨.txt
233-內科摘要.txt
234-少林真傳傷科秘方.txt
235-仙授理傷續斷秘方.txt
236-外科十三方考.txt
237-外科心法要訣.txt
238-外科方外奇方.txt
239-外科全生集.txt
240-外科啟玄.txt
241-外科理例.txt
242-外科傳薪集.txt
243-外科精要.txt
244-外科選要.txt
245-外科醫鏡.txt
246-正骨心法要旨.txt
247-正體類要.txt
248-何氏虛勞心傳.txt
249-周慎齋遺書.txt
250-奇經八脈考.txt
251-金瘡秘傳禁方.txt
252-金瘡跌打接骨葯性秘書.txt
253-青囊秘訣.txt
254-急救良方.txt
255-急救廣生集.txt
256-訂正太素脈秘訣.txt
257-症因脈治.txt
258-秘傳外科方.txt
259-秘傳劉伯溫家藏接骨金瘡禁方.txt
260-脈症治方.txt
261-脈確.txt
262-接骨手法.txt
263-救傷秘旨.txt
264-理虛元鑒.txt
265-虛損啟微.txt
266-診脈三十二辨.txt
267-傷科方書.txt
268-傷科匯纂.txt
269-傷科補要.txt
270-慎柔五書.txt
271-楊成博先生遺留穴道秘書.txt
272-痰火點雪.txt
273-萬氏秘傳外科心法.txt
274-解圍元藪.txt
275-劉涓子鬼遺方.txt
276-瘋門全書.txt
278-增訂十葯神書.txt
279-癘瘍機要.txt
280-醫學從眾錄.txt
281-瘍科綱要.txt
282-醫門補要.txt
284-仙傳外科集驗方.txt
285-外科十法.txt
286-脈訣乳海.txt
287-脈訣考證.txt
288-痰癘法門.txt
289-證治匯補.txt
290-外科證治全書.txt
291-眼科秘訣.txt
292-銀海精微.txt
293-審視瑤函.txt
294-目經大成.txt
295-針灸大全.txt
296-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txt
297-針灸易學.txt
298-針灸聚英.txt
299-針灸大成.txt
300-針灸逢源.txt
301-針灸甲乙經.txt
302-針經節要.txt
304-楊敬齋針灸全書.txt
305-宋本備急灸法.txt
306-刺灸心法要訣.txt
307-一草亭目科全書.txt
308-口齒類要.txt
309-子午流注針經.txt
310-子午流注說難.txt
311-尤氏喉科秘書.txt
312-尤氏喉症指南.txt
313-白喉全生集.txt
314-白喉條辨.txt
315-銀海指南.txt
316-普濟方·針灸.txt
317-灸法秘傳.txt
318-走馬急疳真方.txt
319-明目至寶.txt
320-金針秘傳.txt
322-重訂囊秘喉書.txt
323-重樓玉鑰.txt
324-重樓玉鑰續編.txt
325-原機啟微.txt
326-神灸經綸.txt
327-神應經.txt
328-秘傳眼科龍木論.txt
329-針灸神書.txt
330-針灸素難要旨.txt
331-針灸問對.txt
332-針灸集成.txt
333-針灸資生經.txt
334-針經指南.txt
335-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txt
336-推拿抉微.txt
337-理瀹駢文.txt
338-異授眼科.txt
339-眼科心法要訣.txt
340-眼科闡微.txt
341-喉舌備要秘旨.txt
342-喉科指掌.txt
343-喉科秘訣.txt
344-喉科集腋.txt
345-焦氏喉科枕秘.txt
346-黃帝明堂灸經.txt
347-經穴匯解.txt
348-經絡全書.txt
349-經絡考.txt
350-經絡匯編.txt
351-包氏喉證家寶.txt
352-炙膏肓腧穴法.txt
353-凌門傳授銅人指穴.txt
354-釐正按摩要術.txt
355-靈樞經脈翼.txt
356-廣嗣要語.txt
358-西方子明堂灸經.txt
359-友漁齋醫話.txt
360-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txt
361-吳鞠通醫案.txt
362-冷廬醫話.txt
363-柳洲醫話.txt
364-醫貫.txt
365-古今醫案按.txt
366-侶山堂類辯.txt
367-臨證指南醫案.txt
368-存存齋醫話稿.txt
369-丹溪治法心要.txt
370-醫經溯洄集.txt
371-葉天士醫案精華.txt
372-一得集.txt
373-丁甘仁醫案.txt
374-三家醫案合刻.txt
375-上池雜說.txt
376-也是山人醫案.txt
377-客塵醫話.txt
378-王氏醫案繹注.txt
379-市隱廬醫學雜著.txt
380-未刻本葉氏醫案.txt
381-先哲醫話.txt
382-回春錄.txt
383-何澹安醫案.txt
384-吳醫匯講.txt
385-奇症匯.txt
386-知醫必辨.txt
387-肯堂醫論.txt
388-花韻樓醫案.txt
389-證治心傳.txt
391-眉壽堂方案選存.txt
392-研經言.txt
393-重訂靈蘭要覽.txt
394-重慶堂隨筆.txt
395-凌臨靈方.txt
396-孫文垣醫案.txt
397-塘醫話.txt
398-馬培之醫案.txt
399-張聿青醫案.txt
400-張畹香醫案.txt
401-曹仁伯醫案論.txt
403-寓意草.txt
404-程杏軒醫案.txt
405-慎疾芻言.txt
406-葉選醫衡.txt
407-對山醫話.txt
408-質疑錄.txt
409-叢桂草堂醫案.txt
410-歸硯錄.txt
411-醫原.txt
412-醫暇卮言.txt
413-醫學課兒策.txt
414-醫學讀書記.txt
415-醫醫醫.txt
416-續名醫類案.txt
417-讀醫隨筆.txt
418-醫學源流論.txt
419-王旭高臨證醫案.txt
420-邵蘭蓀醫案.txt
421-八十一難經.txt
422-內經博議.txt
423-素問六氣玄珠密語.txt
424-醫經讀.txt
425-醫經原旨.txt
426-素問玄機原病式.txt
427-類經.txt
428-類經圖翼.txt
429-內經知要.txt
430-黃帝內經素問集注.txt
431-黃帝內經靈樞集注.txt
432-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txt
433-六因條辨.txt
434-素問靈樞類纂約注.txt
435-黃帝素問直解.txt
436-素問經注節解.txt
437-黃帝內經素問.txt
438-黃帝內經素問校義.txt
439-黃帝內經太素.txt
440-中西匯通醫經精義.txt
441-內經評文.txt
442-內經葯瀹.txt
443-醫效秘傳.txt
444-讀素問鈔.txt
445-靈素節注類編.txt
446-古本難經闡注.txt
447-難經正義.txt
448-素問識.txt
449-靈樞識.txt
450-難經經釋.txt
451-黃帝內經素問遺篇.txt
452-素問要旨論.txt
45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txt
454-難經集注.txt
455-難經古義.txt
456-萬氏秘傳片玉心書.txt
457-傷寒論.txt
458-傷寒捷訣.txt
459-傷寒總病論.txt
460-類證活人書.txt
461-註解傷寒論.txt
462-傷寒九十論.txt
463-傷寒百證歌.txt
464-傷寒發微論.txt
465-傷寒明理論.txt
466-仲景傷寒補亡論.txt
467-傷寒尋源.txt
468-傷寒直格.txt
469-傷寒標本心法類萃.txt
470-傷寒六書.txt
471-傷寒論條辨.txt
472-張卿子傷寒論.txt
473-傷寒證治准繩.txt
474-傷寒論注.txt
475-重訂通俗傷寒論.txt
476-傷寒溯源集.txt
477-傷寒括要.txt
478-傷寒纘論.txt
479-傷寒貫珠集.txt
480-傷寒法祖.txt
481-傷寒大白.txt
482-傷寒懸解.txt
483-傷寒論類方.txt
484-傷寒論辯證廣注.txt
485-傷寒論輯義.txt
486-傷寒醫訣串解.txt
487-傷寒審證表.txt
488-傷寒補例.txt
489-敖氏傷寒金鏡錄.txt
490-傷寒舌鑒.txt
491-增訂葉評傷暑全書.txt
492-傷寒論翼.txt
493-傷寒附翼.txt
494-傷寒指掌.txt
495-中寒論辯證廣注.txt
496-河間傷寒心要.txt
497-劉河間傷寒醫鑒.txt
498-金匱要略淺注.txt
499-金匱要略方論.txt
500-金匱要略心典.txt
501-金匱玉函經二注.txt
502-金匱玉函要略述義.txt
503-脈訣.txt
504-脈經.txt
505-診家樞要.txt
506-瀕湖脈學.txt
507-診家正眼.txt
508-三指禪.txt
510-形色外診簡摩.txt
511-金匱玉函要略輯義.txt
512-脈理求真.txt
513-脈訣刊誤.txt
514-脈訣匯辨.txt
515-高注金匱要略.txt
516-臨症驗舌法.txt
517-望診遵經.txt
518-診宗三昧.txt
519-醫燈續焰.txt
520-察病指南.txt
521-察舌辨症新法.txt
522-溫疫論.txt
523-千金食治.txt
524-溫熱暑疫全書.txt
525-疫疹一得.txt
526-溫病條辨.txt
527-溫熱逢源.txt
528-時病論.txt
529-溫病指南.txt
530-女丹合編選注.txt
531-運氣要訣.txt
532-備急千金要方.txt
533-食療方.txt
534-心醫集.txt
535-西池集.txt
536-性命要旨.txt
537-松峰說疫.txt
538-壽世傳真.txt
539-陸地仙經.txt
540-寧坤秘笈.txt
541-溫病正宗.txt
542-壽世保元.txt
543-溫熱經緯.txt
544-溫熱論.txt
545-達摩洗髓易筋經.txt
546-廣瘟疫論.txt
547-養生秘旨.txt
548-養生導引法.txt
549-重訂廣溫熱論.txt
550-養生導引秘籍.txt
551-隨息居重訂霍亂論.txt
552-修昆侖證驗.txt
553-壽世青編.txt
554-養生類要.txt
555-飲食須知.txt
556-瘴瘧指南.txt
557-華氏中藏經.txt
558-三因極一病證方論.txt
559-扁鵲心書.txt
560-玉機微義.txt
561-明醫指掌.txt
562-明醫雜著.txt
563-此事難知.txt
564-金匱鉤玄.txt
565-衛生寶鑒.txt
566-校注醫醇剩義.txt
567-脈因證治.txt
568-雜病治例.txt
569-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txt
570-丹溪心法.txt
571-諸病源候論.txt
572-儒門事親.txt
573-古今醫鑒.txt
574-醫說.txt
575-醫宗金鑒.txt
576-醫經國小.txt
577-醫學入門.txt
578-醫學啟源.txt
579-醫學綱目.txt
580-醫壘元戎.txt
581-蘭室秘藏.txt
582-韓氏醫通.txt
583-醫學正傳.txt
584-醫學衷中參西錄.txt
585-衛濟寶書.txt
586-三消論.txt
587-石室秘錄.txt
588-丹溪手鏡.txt
589-古今名醫匯粹.txt
590-軒岐救正論.txt
591-痧脹玉衡.txt
592-醫學三字經.txt
593-辨證錄.txt
594-醫學指歸.txt
595-醫學實在易.txt
596-醫學摘粹.txt
597-馮氏錦囊秘錄.txt
598-簡明醫彀.txt
599-醫述.txt
600-辨症玉函.txt
601-醫學心悟.txt
602-類證治裁.txt
603-醫碥.txt
604-醫學真傳.txt
605-張氏醫通.txt
606-中國醫籍考.txt
607-脈象統類.txt
608-丹台玉案.txt
609-傷寒論綱目.txt
610-幼科釋謎.txt
611-婦科玉尺.txt
612-古今醫徹.txt
613-葯症忌宜.txt
614-脾胃論.txt
616-洗冤集錄.txt
617-古今醫統大全.txt
618-格致余論.txt
620-推求師意.txt
621-褚氏遺書.txt
622-諸病主病詩.txt
623-醫旨緒余.txt
624-醫宗己任編.txt
625-醫學妙諦.txt
626-醫學見能.txt
627-顧松園醫鏡.txt
628-醫醫小草.txt
630-醫學傳燈.txt
632-證治准繩·類方.txt
如有需要請及時留言,24小時內發送,謝謝
H. 中醫養生的認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
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
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簡述 所謂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
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
」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 *** 、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
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
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
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
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編輯本段歷史古代中醫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
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
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
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
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
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
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
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
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
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
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
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
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
唐 *** 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
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
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
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
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現代中醫 1、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葯物豐富了治病手段。
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
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
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
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
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戶,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
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說:「研究中西醫葯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
」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
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現在醫學的沖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 *** 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
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 *** 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
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衛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沖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
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3、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 *** 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
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
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沖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
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
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說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
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
因此,聶文濤先生認為,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為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4、中醫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醫界眾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嘗試用現代科學來理解中醫學。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
影響了一代學者。
比如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
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編輯本段理論基礎 中醫具有深度的養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
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
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
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
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
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
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
身體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
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生命、預防衰老和擁有健康。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
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
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
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編輯本段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
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
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
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
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
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
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
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
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
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夠幫到你!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