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ID卡加密方法
左側數字後八位是十進制,轉換為十六進制,轉換得到6位16進制數字即位右側數字後六位。
㈡ 什麼NFC支持ID卡加密
不能支持加密。
ID卡攜帶的信息固定,其數據無法進行修改,手機NFC功能並不能夠加密ID卡。只能找物業解決。
㈢ ID卡如何加密,要用什麼 軟體,加密的流程
id卡是不能加密的,因為id卡內只有一個序列號。如果說要加密,只有應用系統加密。控制號段。具體的樓主可以參考: www.mind.com.cn 相關卡廠有講解
㈣ ID卡會不會消磁
1、 IC卡在使用時,必須要先通過IC卡與讀寫設備間特有的雙向密鑰認證後,才能進行相關工作,從而使整個系統具有極高的安全保障。所以,就必須對出廠的IC卡進行初始化(即加密),目的是在出廠後的IC卡內生成不可破解的一卡通系統密鑰,以保證一卡通系統的安全發放機制。
2、 IC卡初始化加密後,交給用戶使用時,客戶通過IC卡發行系統,又將各用戶卡生成自己系統的專用密鑰。這樣,就保證了在其它用戶系統發行的用戶卡不能在該系統使用,保證了系統的專一性,從而保證了系統的安全使用機制。
3、 ID卡與磁卡一樣,都僅僅使用了「卡的號碼」而已,卡內除了卡號外,無任何保密功能,其「卡號」是公開、裸露的。所以說ID卡就是「感應式磁卡」,也就根本談不上需要還是不需要初始化的問題。
4、 初始化過程為什麼不交由用戶自己做呢?這是因為:
A 如果由用戶自己初始化,就不能防範用戶內部人員作弊。因為用戶在使用一卡通系統時,若有員工用社會上買來的卡隨意初始化,便可隨意發行成住戶才能使用的住戶卡,甚至可隨意給卡充值消費,這不僅將造成嚴重作弊後果,也將導致一卡通系統的安全出現使用機制上的嚴重漏洞。
B 另外,若用戶買到劣質出廠卡自己初始化,而在系統上不能使用,則會使系統使用性能不良或癱瘓,這將造成事故責任不清。
C 初始化過程在廠家執行,主要是IC卡安全密鑰認證機制的基本需要,也是IC卡系統集成商的行規。就像城市公共交通IC卡一樣,這些卡在交給公交系統使用前,每張卡的密鑰都要進行出廠加密控制。
D 如果因用戶缺乏專業性管理而萬一丟失了初始化授權用的密鑰卡,用戶和廠家將無法補用該卡。所以,初始化工作由廠家做,才有安全保障,當然也可依用戶的實際情況來處理。
三、IC卡系統與ID卡系統的比較
1、安全性:
IC卡的安全性遠大於ID卡。ID卡內的卡號讀取無任何許可權,易於仿製。
IC卡內所記錄數據的讀取、寫入均需相應的密碼認證,甚至卡片內每個區均有不同的密碼保護,全面保護數據安全,IC卡寫數據的密碼與讀出數據的密碼可設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級管理方式,確保系統安全。
2、可記錄性:
ID卡不可寫入數據,其記錄內容(卡號)只可由晶元生產廠一次性寫入,開發商只可讀出卡號加以利用,無法根據系統的實際需要制訂新的號碼管理制度。
IC卡不僅可由授權用戶讀出大量數據,而且亦可由授權用戶寫入大量數據(如新的卡號、用戶的許可權、用戶資料等),IC卡所記錄內容可反復擦寫。
3、存儲容量:
ID卡僅僅記錄卡號;而IC卡(比如Philips mifare1卡)可以記錄約1000個字元的內容。
4、離線與聯網運行:
由於ID卡卡內無內容,故其卡片持有者的許可權、系統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賴於計算機網路平台資料庫的支持。而IC卡本身已記錄了大量用戶相關內容(卡號、用戶資料、許可權、消費余額等大量信息),完全可以脫離計算機平台運行,實現聯網與離線自動轉換的運行方式,能夠達到大范圍使用、少布線的需求。
5、一卡通擴展應用:
ID卡由於無記錄、無分區,只能依賴網路軟體來處理各子系統的信息,這就大大增加對網路的依賴;如果在ID卡系統完成後,用戶欲增加功能點,則需要另外布線,這不僅增加了工程施工難度,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資。所以說,使用ID卡來做系統,難以進行系統擴展,難以實現真正的一卡通。
而IC卡存儲區自身分為16個分區,每個分區有不同的密碼,具有多個子系統獨立管理功能,如第一分區實現門禁、第二分區實現消費、第三分區實現員工考勤等等。充分實現一卡通的目的,並且可以做到完全模塊化設計,用戶即使要增加功能點,也無需再布線,只需增加硬體和軟體模塊,這便於IC卡系統以後的隨時升級擴展,實現平穩升級,減少重復投資。
6、智能化系統的維護和運行:
比如:電腦發行了一張新的用戶ID卡,就必須通過ID卡系統的網路,用人工方式將所有ID卡號一個個下載到各ID卡讀卡控制器中,否則ID卡被作為無效卡而不能使用;若要更改用戶許可權,則需在每個ID卡控制器上輸入有許可權的ID卡號。又比如:在系統投入使用後經常要新增ID卡,則每新增一張卡或修改了某一張卡片的許可權,就必需在該卡可用的所有控制器上輸入該卡片號碼,這就大大增加了人工操作和維護的工作量和時間。另外,如果多幾個一卡通子系統,或子系統稍大一點時,系統維護管理的復雜程度將是呈幾何級數增,將直接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行。
而採用IC卡的一卡通系統,IC卡發行後,卡本身就是一個數據信息載體,即使通訊網路不通,讀寫控制器照常實現離線讀寫卡運行。若更改用戶許可權,可將用戶的許可權直接寫在IC卡內,新增用戶更改許可權只需修改卡片即可,完全不必對各個控制器進行修改,從技術機制上避免了管理者到處更改控制器卡片使用許可權的問題,達到了提高管理效率、實現智能化管理的目地。
7、性價比:
雖然ID卡片及ID卡讀卡器較IC卡卡片及讀卡器便宜,但從整個一卡通系統的構成(布線成本、結構組成)上看,兩個系統的價格相當,而只有IC卡系統運行才能穩定、可靠,因而IC卡系統的性價比要遠高於ID卡系統。
另外,考慮到當今各實施單位硬體環境不很成熟,系統維護人員對電腦知識不很熟悉的現實情況,不可能建立或維護一套完備的網路系統,來支持ID卡一卡通系統的24小時不斷網運轉。所以,滿足聯網和離線運行互相適應的智能IC卡一卡通系統,是當今用戶的唯一選擇。
8、一卡通行業有兩個定論:
ID卡不可能做成一卡通(如上所述),ID卡不可能做消費,除非能接受其不足之處(如上下所述):
ID卡不能做消費的最大原因是「信用」問題。因ID卡無密鑰安全認證機制,且不能寫卡,所以消費數據和金額只能全部存在電腦的資料庫內,而電腦是靠物管人員來管理的,從道理上及機制上完全存在作弊空間,另外,萬一因電腦問題而導致消費數據崩潰,則將出現災難性後果。
因此,要使消費者認同管理中的ID卡的權威性(即信用)是不可能的,太多的金錢糾紛只能使ID卡消費系統無法使用,尤其是公用系統中,如小區管理系統。
而IC卡消費系統,因為它的高可靠性、不可被破解的符合ISO9001國際安全認證機制,更主要因為 「電子錢包」即IC卡就在用戶手中,每筆消費金額都由用戶自已「掌握」在手中,所以說IC卡消費系統是極有「信用」的消費系統。當然,聯網狀態下,電腦內還存有與用戶IC卡內一致的數據,對系統而言,這也是實現了雙安全數據備份。
9、IC卡當成ID卡用的「奇怪」現象:
有些ID卡設備、系統廠商,迫於IC卡的強大優勢,對外也宣稱它的系統可用IC卡,但其實與使用ID卡一樣,僅用了IC卡公共區的卡號,並無更改其ID卡的系統結構,更不具有IC卡所擁有的密鑰認證、讀寫的安全機制。所以從實質上推斷出其仍是ID卡一卡通系統,與傳統的ID卡系統相比只是更浪費資源,更具有期騙性而已,同樣無法具有IC卡一卡通系統的優勢,而我司的消費系統則不存在此問題。
㈤ IC卡和ID卡有什麼區別
IC卡和ID卡在安全性、可記錄性、存儲容量、離線與網路運行和應用范圍等方面有區別。
1、安全性:
眾所周知IC卡的安全性是遠遠高於ID卡的,因為ID卡的內部數據沒有訪問許可權,所以很容易能夠仿製一張ID卡,但是IC卡的防禦能力好,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不易於仿製,所以IC卡安全性更高。
2、可記錄性:
ID卡不可寫入數據,其記錄內容只可由晶元生產廠一次性寫入,使用者只能對原有數據加以利用,不能寫入心得數據。
IC卡不僅可由授權用戶讀出大量數據,而且亦可由授權用戶寫入大量數據,IC卡所記錄內容可反復擦寫。
5、應用范圍:
ID卡由於無記錄,無分區,只能依賴網路軟體來處理各子系統的信息,這就大大增加對網路的依賴;如果在ID卡系統完成後,用戶欲增加功能點,需要另外再布置新的使用點,從這一方面來說,ID卡的使用是不得到大規模推廣。
而IC卡存儲區自身分為16個分區,每個分區有不同的密碼,具有多個子系統獨立管理功能,如第一分區實現門禁,第二分區實現消費,第三分區實現員工考勤等等。充分實現一卡通的目的,並且可以做到完全模塊化設計,用戶即使要增加功能點,也無需再布線,只需增加硬體和軟體模塊。
㈥ 門禁鑰匙扣id卡和和IC卡的區別以及常見
區別:ID卡只能讀不能寫,而IC卡可以讀寫數據,並且IC卡是可以加密的。IC卡有讀寫功能,有16個扇區是可以加密,ID卡可以被人復制,IC涉及扇區密碼,相對於安全性能要高一些,不容易被克隆,所以市場上面IC卡比ID卡的價格要貴點。
㈦ id卡只知道號能加密嗎,是一卡通的卡,商家說只把號發過去就行,可以嗎
可以的,把卡號發給廠家做個授權。
㈧ 什麼NFC支持ID卡加密
小區門卡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ID卡,一類是IC卡。ID卡較為落後,攜帶的信息固定,不能夠對其數據進行任何的修改,手機NFC功能並不能夠復制ID卡。IC卡更為常用,通過配套設備可以更改IC卡中的數據,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安全性較高等特色。IC卡又細分為加密卡、半加密卡、不加密卡,因為IC卡加密的原因,我們手機真正能夠復制的只有IC卡中的不加密卡!不要迷信手機NFC功能可以復制加密卡,小區安保的升級使得並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