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丁戊奇荒pdf網盤

丁戊奇荒pdf網盤

發布時間:2023-02-15 15:17:37

① 平遙縣志上關於「丁戊奇荒」的一段文字(白話譯文——太荒痴人)

上天的心思最不可猜測的,莫過於這次三晉大地的災荒了。如果說上天是仁愛的,那麼,為什麼要吝惜點膏雨瑞雪,來澤被蒼生呢?況且,這里還是陶唐故地,風俗素來崇尚勤儉,並且,這里的百姓,其秉性一貫是循規蹈矩,遵紀守法,即使到了困窘之中,也不會去干違法亂紀的事情。那麼,為什麼無辜地遭受這種奇荒大災呢?想來是不如此就不足以彰顯皇恩的高厚,不如此就不足以彰顯民氣的醇良(真是屁話)。

光緒二年(1876)全山西境內,糧食減產,飢饉接踵而至。這種情況延續到光緒三、四年時,由於連年乾旱,終於釀成巨大的災難。

平遙是個蕞爾小區,而十幾萬極其貧困的災民,之所以能夠得到生命再造,實在是有賴於朝廷廢寢忘食、焦思苦慮地調派救濟和撫恤,才存活了這些殘余的生命。

迄今為止,已經從國庫發下來了幾百萬兩救濟白銀。

已經轉撥來了幾百萬斛(一斛等於十斗)南方通過水路上交的稅糧)。

另外,朝廷還累次頒發詔書,連年免去各個屬地的錢糧。並把詔書刊刻謄寫,公告張貼,使家喻戶曉。朝廷再簡派一位姓閆的侍郎,周歷災區,認真視察災情 ,從而免除國家應收的田賦,拯救災民垂死的生命。有八十餘個村莊的窮困百姓,無不感激涕零!都想以涓滴微薄之力,回報朝廷的湧泉宏恩於萬一啊。

② 清末「丁戊奇荒」發生了什麼最後是怎樣處理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馮小剛導的《一九四二》,這部電影是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萬百姓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進行改編拍攝的。看過這部電影後,很多人都對災荒和人生有了新的感悟。而比起1942年的河南旱災來,發生在光緒年間的“丁戊奇荒”更令人恐慌。


那這場災情是如何平定的呢?主要靠的是民間賑濟。

當時清政府已經千瘡百孔,自身財政十分困難,所以江南士紳便自發到重災區進行賑災,而他們賑災的重點對象則是兒童。除此之外,一些外國傳教士也在災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當數百萬災民湧入江南時,江南官紳們竭盡全力將他們留在此地,同時開設“粥廠”賑災。朝廷派軍隊進駐災區進行戒備,抓收容、抓鎮壓。次年,李鴻章命各地官府發給災民路費和糧食,將他們遣送回鄉,安排災區的春耕播種。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是平定了災情。

③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可怕

大自然是一個整體,沒有什麼事情是孤立發生的,比如說古代經常的旱災可能就和太平洋的水溫有著極大的關系,海水的溫度一直和氣候息息相關,如果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升高,那麼就會導致,乾旱和暖冬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對地球來說不算什麼,就像人被太陽曬久了皮膚乾燥而已,但是對人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這場災害之所以造成上千萬的遇難,其中除了清王朝的昏庸統治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這一年還發生了其他的天災,比如地震、洪災等。其實也有官員是比較負責的,比如說江蘇巡撫吳元炳,在沒有任何經費的情況下,自己籌款,開設粥廠。正因為有了他們這場大旱災才最終挺了過去。

④ 丁戌奇荒的內容

晚清時期,災荒頻發。從1840年到1911年短短的70幾年中,可以說是年年遭災、歲歲都是災年。就其中的重災年份來看,40年代,黃河連續決口,隨後是秦豫大旱,緊接著是接連3年的東南各省的大水;50 年代,旱蝗嚴重,瘟疫流行,黃河改道;60年代,洪水泛濫,永定河多次決口;70年代,北方持續乾旱,「丁戌奇荒」慘絕人寰;80年代,發生全國性大水災,黃河連年漫決;世紀之交則乾旱嚴重,赤地千里。
在上述的各種災害中,水災可能最常見且危害較大。就拿我國第二大河、歷史上決口、泛濫最多的黃河來說,據不完全統計, 自1840 —1911年,黃河較大決口的年份剛好佔了三分之一,有的地區幾乎年年決口,有的年份多處同時或先後決口。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就水患程度來說,歷來輕於黃河,正如魏源所說「歷代以來,有河患無江患」(註:《魏源集》上冊,「籌河篇」,中華書局,1976年,第388頁。)。 但晚清長江水災日益劇烈,發生30多次漫決,其中特大洪水3次。 位於京師附近的永定河,據統計,晚清時期發生漫決33次,平均近兩年一次,其中,同治年間連續9年決口11次,其頻率之高令人難以置信。 其他如淮河、遼河、珠江、海塘等也是經常潰決,泛濫成災。再來看旱災,如果我們把晚清時期的旱災分為旱、大旱、特大乾旱幾個等級,把旱區超過一省甚至遍及幾省、重災區面積超過一半以上、乾旱持續兩年或兩年以上、有「赤地千里」「人相食」等描述的旱災稱作特大乾旱的話,那麼,1846—1847年的秦豫大旱、1876—1879年的「丁戌奇荒」、1899—1901年的北方大旱等都算得上特大乾旱,其發生間隔只有二、三十年,周期是相當短的。具體到某個省區,情況也是這樣,比如說山東、廣東、直隸、安徽等省水旱災害發生的頻率都是相當高的。由於抗災能力的薄弱,自然災害對社會造成的破壞也是十分嚴重的。首先是人口的死亡,比如「丁戌奇荒」當時因飢餓、疫病而死者達一千萬人以上,其中重災區的死亡率在半數以上,有的地區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除此之外,自然災害往往破壞房屋建築,毀壞道路、橋梁;還直接制約農業的發展,導致土地荒蕪、農業生產衰退;災後飢民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逃荒乞食,嚴重危及社會安定。
應該說,災荒的發生,首先是受自然環境某些具體條件的影響,比如宇宙天體、地質、地形、氣候、雨量等等。但能否構成災害以及災害程度如何,通常還取決於其他多種因素,主要是社會內部的經濟、政治條件。晚清時期,災荒發生頻率高、破壞性大,就與當時政治腐敗、戰爭頻繁有明顯的關系。 對於政治腐敗與災荒發生的關系,晚清時期的有識之士有所認識。比如說魏源,他就把黃河泛濫、水災頻繁的重要原因歸結為政治腐敗。孫中山更為明確地說:「中國人民遭受四種巨大的長久的苦難:飢荒、水患、疾病、生命和財產的毫無保障」,「所有的一切的災難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統的貪污」,「貪污是產生飢荒、水災、疫病的主要原因」。(註:《孫中山全集》卷1,第89頁。 )這些說法不無道理,尤其在河政和荒政中,表現得更為直接。
從河政方面來看,這一時期,盡管清政府仍然很重視河防,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但由於河務官員嚴重腐敗,致使河政中弊竇叢生,大量河防經費被治河官員以各種手段貪污、揮霍,河防工程質量每況愈下,全國各大河流得不到有效治理,連年漫決,泛濫成災。
清廷所用的河防經費,超過以前的任何一朝,且不斷增加。道光以後,河工支出動輒600萬兩以上,三河每年開支常在700—800萬兩, 計劃外的另案開支也日趨頻繁,堵決口、啟閉塘壩等大工程費用呈逐年增加趨勢。比如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東河祥工用600萬兩,1844 年(道光二十四年)修築東壩1 190萬兩,咸豐初年豐工400萬兩,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鄭工1096萬兩。就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來看,道咸時期是4000萬兩左右,同光以後也不過7000—8000萬兩,而「河工幾耗三分之一」,(註:周馥:《河防雜著四種》,「黃河工段文武兵夫記略序」。)幾乎是「竭天下之財賦以事河」。(註:《魏源集》上冊,「籌河篇」,中華書局,1976年,第388頁。)然而開支越大, 黃河決口的次數越多,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大量河防經費並沒有真正用於河防,而是被河官揮霍掉了,也就是說,河官的奢侈糜費是大部分河防經費的主要流向。據記載:「南河歲費五、六百萬金,然實用工程者,什不及一,余悉以供官吏之揮霍」。(註:《清史記事本末》卷45,「咸豐時政」。)那麼,河官的生活起居又是怎樣的情形呢?道光末年兩江總督李星沅的幕僚金安清說:「各河員起居服食與廣東之洋商、兩淮之鹽商等」(註:金安清:《水窗春囈》,「金穴」。)。《庸ān@①筆記》中記載:作者曾遇見一文員談南河之風氣,據他說「凡飲食、衣服、車馬玩好之類,莫不鬥奇競巧,務極奢侈」。河官宴客,「往往酒闌人倦,各自引去,從未有終席者」。一次宴客,有道「豚脯」,大家覺得味道鮮美,席間,一人起身如廁,「忽見數十死豚枕藉於地,問其故,則向所食之豚脯一碗,即此數十豚之背肉也。其法閉豚於室,每人手執竹竿追而@②之,豚叫號奔繞,以至於死,亟取其背肉一片,萃數十豚僅供一席一宴。蓋豚被@②將死,其全體菁華萃於背脊,割而烹之,甘脆無比……余盡委之溝渠」,宰夫說,他來此僅幾月,已@②千豚。其他如鵝掌、猴腦、魚羹等菜的做法,也都是讓人瞠目結舌。(註:薛福成:《庸ān@①筆記》。)河員廳署就是過著這種錦衣玉食的生活,終日里嬉遊歌舞,各廳「必蓄梨園」,「自元旦至除夕,無日不演劇,自黎明至夜分,雖觀劇無人,而演者自若也」(註:薛福成:《庸ān@①筆記》。)。河防經費還被用於招養食客、饋贈親友、賄賂官員,據記載:「凡春闈榜下之庶常及各省罷官之游士,皆以河工為金穴,視其勢之顯晦,為得饋之多寡,有隻身南行,自東河至南河至揚州至粵東四處,獲一二萬金者」。「大工一舉,集者數十萬人,至使四方游士、滑商、倡優、無懶之流,無不奪走輻輳於河干」。「新點翰林,有攜朝貴一紙書謁河帥者,河帥為之登高而呼,萬金可立致,舉人拔貢有攜京官一紙書謁庫道者,千金可立致」,「京官過浦(清江浦)者饋遺甚厚」(註:《水窗春囈》第34頁;《庸ān@①筆記》第70頁;黃鈞宰:《金壺浪墨》卷5「十二紅」,卷1,「河工」。)。這就是當時所謂的「南河習氣」。
奢侈糜費的生活背後就是貪污,手段有向上虛報、多請公款、偷工減料、層層剋扣等。河防中的虛報浮冒一直存在,晚清時期更為嚴重,誇大險情、多請公款已是司空見慣。《水窗春囈》的作者金安清不無憂慮地說:「河患最盛,而水衡之錢亦最糜。東南北三河歲用七八百萬,居度支十分之二,……其中浮冒冗濫不可勝計」。他提出了一個為期十年的改革方案,他以為,即使在十年之後,「歲需一百萬,仍可永慶安瀾」,這一百萬中,50萬用於工程,其餘50萬用「贍公中之私」,由此可以想見,河防經費浮冒的嚴重程度。同光年間歐陽昱的《見聞瑣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蘇廷魁擔任河道總督期間,黃河在河南境內決口,與河南巡撫奏請100萬兩堵塞。蘇是一位正直的官員,他「親督工, 買料俱親經手」,工程結束後,還剩30萬兩,巡撫主張瓜分,蘇不肯,奏繳還部。結果,巡撫「未遂其欲,恨甚,……奏彈之」,戶部因為「向來河工告成,無不浮冒虛報者,外得十分之七,大小瓜分,以三分賄部,遂不駁。今蘇公繳還余銀,除此陋規,部中亦恨」。於是,部里想方設法在蘇的奏摺里挑出「不合例數條,同參」,這位不同流合污的官員竟「革職歸」。後來,任道róng@③為河南巡撫,「亦值某處決口,其請繳銀」,結果也是「被奏劾,革職去」。作者感慨地說,「蓋河工積弊,以誇張其事,多請公款為能事,開報虛數,各飽私囊為長策。而二公於污穢之中,獨欲顯其清廉,宜乎犯眾忌而不得安於其位也」。(註:歐陽昱:《見聞瑣錄》,第91頁。)當時流行一句話:「糜費罪小,節省罪大」。(註:《魏源集》上冊, 「籌河篇」, 中華書局,1976年,第388頁。)
在具體的工程中,管工者偷工減料積習相沿,有「文官吃草、武官吃土」的說法,前者指文職在采辦物料時貪污中飽,後者指武職在堤工中中飽私囊。1868年(同治七年)黃河在河南榮澤決口,當時的口門不過30餘丈,由於管工者「查料及買土者,通用作弊,上下交欺」,「錢糧料物不湊手,以至水淹嚴重,形勢大變」,一月後,決口不僅未堵上,反而刷寬達200餘丈。(註:李文海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73頁、第364頁。)1887年(光緒十三年),黃河在鄭州決口,洪水淹及幾省,數百萬災民無家可歸,這次決口就是由一個鼠穴(一說獾洞)引起的。當初,夫頭估計200仟就能填實, 河署管理工料的李竹君私吞了大部分,工人只到手40仟,只用樹枝架入穴內、蓋上土了事,結果大溜頂中,由此處決口。再加上李「平日剋扣侵漁,以致堤薄料缺」,出現險情時「河幹上曾無一束之秸,一撮之土」。(註:李文海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73頁、第364頁。)這可以說是政治腐敗導致黃河決口的典型事例。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河決口,黃金萬斗」。貪官污吏為了侵吞中飽,甚至希望黃河決口,「以有險工有另案為己幸」,「久不潰決,則河員與書辦及丁役,必從水急處私穿一小洞,不出一月,必決矣,決則彼輩私歡,謂從此侵吞有路矣」。(註:《魏源集》上冊,「籌河篇」,中華書局,1976年,第388頁。)
黃河治理中如此,其他河流及海塘也是這樣,我們由此便不難理解晚清時期水災頻繁的社會原因所在了。 政治腐敗直接或間接引發災荒,不僅僅表現在河政中,荒政中的種種弊端也是災荒(主要指飢荒)頻發的重要原因。
晚清時期的「荒政」主要包括報災與核查,即災情的呈報與調查;蠲緩錢糧,即蠲免、緩征土地所有者的部分或全部應繳的田賦和丁役;賑濟災民,即根據災民的貧困程度發放錢糧。除了蠲緩、賑濟這兩項最主要的救災政策之外,還有撫恤、安緝、借貸、除疫、以工代賑、調粟、收養耕牛、施放棉衣、醫葯等。此外,倉儲制度也是一項重要的備荒救災措施,包括常平倉、社倉、義倉等。
這樣一套較為完備的「荒政」在防災、救荒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呢?按照規定,災害發生後,地方要及時上報。但在很多情況下,明明境內發生自然災害,有時還很嚴重,而地方卻匿災不報。為什麼呢?掩蓋災情,必然是災年「照常催征」,地方官正是為了「照常催征」而匿災不報的。這不僅可以給地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逃避責任、粉飾太平;有的則擔心手續煩瑣,延誤時期受到處罰。從一些史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由於匿災不報而引發或加重飢荒的情形,比如「丁戌奇荒」前,山西等地已連續兩年亢旱,但「在上者惟知以催科為考成,在下者惟知以比糧為報最,故雖連年旱災,盡行匿而不報,田雖顆粒無出而田糧仍須照例完納」,致使1877年(光緒三年)「倉庫所存無幾,而待賑之民無算」,大量災民束手待斃,奄奄一息,曾國荃上任後雖請賑救,「然而晚矣」。(註:《申報》1877年11月23日。)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江蘇北部大水,災民達數十萬之多,據統計,「賑務所活災黎不過十之二三」,余則「轉徙道jìn@④」,「城縣村落,十室九空」。有位叫鄭思贊的御史分析其緣由認為,災象已顯,地方縣官「自顧考成,竟以中稔上報」,等到災情十分嚴重仍「徵收無異往日」,以致「籌款之緩」,災民得不到及時救濟,餓死無數。他因此說:「溝壑之民不死於天災而反死於人事」。(註:《錄副檔》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初四,鄭思贊折。)
在各地的辦賑中,一向有「清災」、「渾災」的說法。所謂「清災」,是指地方官在辦賑中奉公守法、清正廉潔、照章辦事,賑款能完全發放下去,使災民得到救濟。所謂「渾災」,是指貪官污吏往往「視辦災為利藪」(註:《清實錄》,宣宗朝卷472。),挪用、剋扣賑款。 1882年(光緒八年)安徽發大水,直隸候補道周金章領取賑銀17萬兩,赴皖南辦賑,到了災區,他僅拿出2萬兩充賑,餘下的15 萬兩則「發商生息」。(註:《清實錄》,德宗朝卷168。)1885 年(光緒十五年),御史恩隆彈劾福山縣令剋扣賑款一事,據他說,該縣遭水災之後,朝廷「令與沖塌民房每間發大錢三千文,該縣僅發三百文」,只是規定數額的十分之一(註:《錄副檔》光緒十年十一月十日恩隆片。)。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山東境內河堤多處決口,30多州縣被水,但地方延不放賑,及至朝廷派人查賑,才草草發放。放賑中,「所派委員與首事人等溝通,從中分肥。十戶之中領者一二,逼令全村具領賑甘結」,致使「餓斃者不計其數……嗷鴻遍野」。(註:《錄副檔》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陳秉和。)
「救荒之策,備荒為上」,而「備荒莫如裕倉儲」。(註:寄湘漁父:《救荒六十策》。)應該說,清代的倉儲制度是相當完備的。但是,晚清時期吏治敗壞,倉儲制度的各種弊端也越來越突出。比如,地方官無視倉谷是否充足,領銀後不及時采買;受自然災害、戰爭破壞以及年久失修的倉廒不能得到修復,倉谷霉爛;倉內所存之糧被變賣、挪用、侵盜等等。由於這些「積弊日久且深」,各倉的虧空十分嚴重。很多地方的倉儲已名存實亡,「或谷空而倉存,或倉圮而地在」。(註:《皇朝政典類纂》,卷37,戶政14,倉儲。)這樣一種情形之下,倉儲自然起不到預防災荒的作用。我們再以「丁戌奇荒」為例,就其旱災程度而言,「略與道光丙午(1846年)相仿」,但飢荒卻嚴重得多,「不特無樹皮、草根可挖,抑且無糧可購」。(註:李文海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73頁、第364頁。)河南巡撫請借外省糧食,戶部質問道:按照定額,河南當地應有95萬石倉糧,為何舍近求遠?倉內是否有95萬石糧不得而知,即便有也是杯水車薪。災後,朝廷企圖以此為契機整飭倉儲,山西巡撫曾國荃似乎也下了很大的決心,但據後任張之洞奏報,各地倉谷雖經買補,「通計買至七成,分散畸零,僅備一區,無裨全局」。(註:《皇朝政典類纂》,卷37,戶政14,倉儲。)另外,常平倉的基本作用是適時糶糴、平抑糧價,不僅可以調節季節性的糧價變動,還能抑制災荒引起的糧價騰漲。但實際上,很多史料表明,這種作用並不明顯。晚清時期,一遇災歉,米價大漲,以至於人們產生一種心理恐慌,「偶見偏隅蝻孽,遂雲四境災荒,或謂陽為旱征,或謂雨為水兆,一唱眾和,頃刻騰漲」。(註:《皇朝經世文編續編》,卷43,戶政43,倉儲。)
飢荒中,飢餓至極的災民往往吃一些原本不能當作食物的東西,比如糠bǐ@⑤、樹皮、野草、觀音土以至吃人,這樣的事例在晚清屢屢發生,不勝枚舉。 晚清,戰爭頻繁,兵連禍結。1840—1911年七十幾年裡,至少有一半時間是處在戰亂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晚清重大災荒也大都發生在戰爭期間或之後。事實表明,頻繁的戰爭對社會的巨大破壞也是導致晚清災荒頻發的重要原因。
第一,頻繁的軍費支出、戰後巨額的賠款使清政府財政經常處於入不敷出的危機狀態,根本拿不出足夠的資金用於防災、救災,這正是一些地區災荒頻發的原因。順直地區的情況就很說明問題。直隸總督李鴻章在《復陳直隸河道地勢情形》折中說:「道咸以來,軍需繁巨,更兼顧不遑。即例定歲修之費,亦層層折減。於是河務廢弛日甚」(註:黃彭年:《畿輔通志》卷84,第52頁。)。就拿黃河來說,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在河南祥符決口,當時清政府忙於戰事,浩繁軍費已無從籌措,面對決口後水圍開封達8個月之久的危急形勢,好不容易才湊夠500萬兩,幾經周折,直到第二年才將決口堵合。不料,幾個月後,黃河又在桃源決口,大水過後,有人建議在決口以下進行築壩、挑河等工程以治理下游水患,但剛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清政府已被軍費、賠款壓得喘不過氣來,又哪裡顧得上治河工程。1855年(咸豐七年)黃河又在銅瓦廂決口,當時東南半壁江山被太平天國佔領,大半中國處於戰火之中,岌岌可危的清政府在「度支萬分窘迫軍餉無從可籌」的情況下又怎能騰出精力堵築決口呢?清政府在上諭中說:「現值軍務未平,餉@⑥不繼,一時斷難興築」。(註:《清實錄》文宗朝,卷173。 )由於無力堵築,只能任黃水橫流,其結果是黃河改道,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山東等省飽受黃水之災。
第二,長期的戰亂造成農業生產衰退,農民生活困苦,再加上清政府為了支付戰費、賠款加緊搜刮,農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以往更加脆弱,稍遇災荒便會出現飢民遍野、餓殍塞道的悲慘局面。比如,鎮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戰爭之後,「民力尤癉,十室九空,不待歲jìn@⑦而已難支」,「歲值水旱,家口嗷嗷」。(註:轉引自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人民出版社,第840頁。)據載, 「自甲午庚子兩次賠償兵費以來,歲去之款驟增四五千萬,雖雲未嘗加賦,而各省無形之搜刮已罄盡無疑。……在富饒者力可自給,中資之產無不節衣縮食,蹙額相對。至貧苦佣力之人,懦者流離失所,強者去為盜賊」。(註: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三聯書店,1957年,第913頁。)
第三,戰爭還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戰後的很多地區森林被砍光,樹皮草木被剝食殆盡,到處是荒山禿嶺,大片土地荒蕪。比如,經過50—70年代戰火洗劫,原來經濟發達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黃河流域就是一片廢墟,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很多,這里僅擇一二。就拿蘇南來說,戰前「民稠地密,……炊煙相望」,戰後則「一望平蕪,荊榛塞路」,「遍地荊棘,……渾似沙漠」。(註:《李鴻章全書》奏稿,卷3。 )曾國藩在一封信中說:「近年從事戎行,每駐扎之處,周歷城鄉,所見無不毀之屋,無不伐之樹」。(註:《曾國藩全集》,書札。)另外,帝國主義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伐木築路,很多地區森林被砍伐殆盡,導致生態系統失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這就加大了水旱災害發生的頻率。
第四,兩次鴉片戰爭後,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鴉片貿易合法化的特權,鴉片的大量輸入導致國內鴉片種植之風日盛。到了60—70年代,全國各省幾乎都有種植,甘肅、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成為罌粟盛產之地。這些地區由於種植鴉片,佔用了大量的勞力、耕地,糧食減產成必然之勢。山西巡撫曾國荃從地利、人力等方面分析了鴉片種植給當地帶來的種種惡果,他說:「此次晉省荒歉,雖曰天災,實由人事。自境內廣種罌粟以來,民間蓄積漸耗,幾無豐歲之種,猝遇凶荒,遂至無可措手。……查晉省地畝53萬余頃,地利本屬有限,多種一畝罌粟,即少收一畝五穀。小民因獲利較重,往往以膏腴之田,biàn@⑧種罌粟,而五穀反置諸磽瘠之區,此地利之所以日窮也。……罌粟將收之際,正農功吃緊之時,人力盡驅於罌粟,良田反荒蕪而不治,此人力之所以日弛也。地利既差,人力又減,因而時之在天者,上熟僅得中稔,中稔便苦無麥禾;一遇天災流行,遂至疲瘼不可救葯。」(註:《曾忠襄公奏議》,卷8。)

⑤ 丁戊奇荒是什麼有多麼的嚴重

丁戊奇荒說的是在1875年的時候發生的自然災害。當時這場自然災害給清朝的百姓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據統計當時總共有1000萬百姓死於這場自然災害當中。當然在這一年中,除了這些百姓遭遇到飢荒之後,同樣也遭遇到了旱災和地震,這三種不同的自然災害無疑讓整個華北地區的百姓遭受到了噩夢般的折磨。

當時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貧困的,雖然清政府也曾撥下來了一些賑災款項,但是政府的這些銀兩用作周發放給這些災民,也依然救不了太多人的生命。到最後人們只能通過磨石子面來維持生命。即使是這樣,但是這種面畢竟沒有營養反而還有損百姓的身體健康。古代百姓應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手段是非常弱的,所以接連遭受到這些自然災害之後,當地的百姓就相繼死亡。


⑥ 晚清最大的一場天災,造成一千多萬人慘死,致使大清從此一蹶不振

1875年光緒繼位之初,北方地區的降水就明顯少於往年,到了冬天依舊雨水稀少。短短一年後,旱情加重。

受到乾旱缺水影響,華北地區農作物直接減產,嚴重地區全面絕收。這場旱災歷時三年多,為大清兩百年未遇的旱災,史稱「丁戊奇荒」。

由旱災帶來的飢荒人數,多達1.6億到2億,相當於全國人口一半,如此嚴重的災情,直接導致1300多萬人死亡,僅山西就超過500萬人死亡。

一些地區十室九空,「人食人」的慘劇發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無情旱魔,把災區變成了人間地獄!「餓殍載途,白骨盈野」。

時任山西巡撫曾國荃向朝廷上奏山西旱災報告,「晉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餘里,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祲(jìn)奇災,古所未見」、「詢之父老,咸謂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後來在這場災難中倖存的清朝人寫了一本回憶錄,叫《晉災淚盡圖》,書中寫道:一個來自南方的客人,自己的妻子被活活餓死,他趴在妻子身上嚎啕大哭,結果身邊的人立馬把他拉開,讓他不要再哭了,因為再哭下去,周圍的災民全都知道這里有死人,就會一擁而上,分屍而食。聽完這些話,客人停止了哭泣,含著淚把自己的妻子埋在了院子里,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發現院子里的屍體被人挖出來吃得只剩骨頭了。

書中還記載了另一個故事,有一個村民半夜聽到外面有動靜,出來發現有兩個人背著自己母親的屍體正在往外跑,他連忙跟了過去,一直追到那兩個人住的地方,他發現對方有斧頭和砍刀,自己一個人萬萬不是敵手,於是回村去叫人,沒想到等到他返還的時候,自己的母親已經被那兩個人放在鍋里煮熟了。

見此狀況,村民們勃然大怒,一怒之下將那兩人砍死,兩人死前還放聲大喊:寧做村中死鬼,不做縣中活人。

後來,村民們環顧屋子四周,發現全是死人骨頭,也不知二人已經吃了多少人了。

然而,當時的清廷國庫早已一貧如洗,各地糧倉無糧可調。糧倉無糧除了官員貪污變賣外,還因為當時全國良田幾乎都種上了鴉片。

罌粟種植究竟多到什麼程度呢?老農說:「家有一頃地(100畝)者,必以五十畝種罌粟;有三十畝者,必以二十畝種之;即有五六畝者,亦以三畝種之!」

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良田都用來種罌粟,糧食產量自然急劇下降,有學者據此認為,晚清頻頻飢荒,大面積種植罌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為鴉片的大量種植,造成糧食嚴重不足,同時老百姓吸食鴉片又造成勞動力不足,陷入惡劣循環。

而鬧旱災的地方,如山西、山東、河北等良田,都是鴉片種植的重要基地。

為了防止民變,清廷一度同意賣官籌款,籌集賑災款達到了500多萬兩,同時,清廷還派人去香港、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地進行募捐活動,效果也比較明顯。

當時西方傳教士也參與了這場大旱災的救災活動。比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他於1877年倡導成立了山東賑災委員會,後發展為中國賑災基金委員會。

「丁戊奇荒」讓清朝元氣大傷,內憂外患的大清,從此一蹶不振,短短十幾年後就壽終正寢。你覺得「丁戊奇荒「是該歸咎於天災還是該歸咎於人禍呢?

⑦ 浣洋訣4.3.8丁戌奇荒---無法退休的宿命

老人微微點頭,聲音洪亮而深沉:「不錯。我就是袁世凱。」

小武抬手微笑道:「小子今日有幸,能有機會拜見中國第一位總統、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幸何如之!」

小武之說、也算是肺腑之言。因為張勛之類的復辟皇帝並不算數;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算數的,但後來被日本人捧為偽『滿洲國』皇帝也不做數。所以在1915年底,袁世凱當上的『中華帝國』皇帝、的的確確就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雖然時間短了一點、只存在了83天。

再者談到總統---當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之前,孫中山已先被革命軍所推舉、成為了非常大總統。只不過孫氏當時只是個非常時期的臨時大總統、並未得到全國的公認,當南北和談後便即撤銷。故袁世凱才是第一位得到全國公認的、正式的中國大總統。

老人面色略微有些尷尬,但很快恢復原樣,舒然道:「哪裡哪裡,俗世間的一切,不過都是些浮雲而已。」

小武眨了眨眼,道:「有個問題我很好奇。當我用星野定位法來找您的時候,原以為你會在北方,畢竟您大半事業都在北京、天津。」

「然而最終,我卻在中州大地、偏北一點點之地便找到了你。那裡究竟是什麼地方?為何你卻在此處?」

老人的神情越發緩和,微笑道:「你找到我的地方正是安陽。那裡地處河南省的最北部,也是我的家族根基所在地。」

小武恍然大悟,點頭道:「原來是安陽呀!夏朝的故都!中國七大古都之一!難怪會有又古又新的感覺!然則,你不是河南項城人么?不回項城、卻在安陽做什麼?」

老人微微一笑,點頭道:「或許你對項城袁家的內情還不夠了解,我倒是可以說上兩句。」

小武雙手合十,謙虛道:「請說,請說,在下洗耳恭聽。」

袁世凱微笑開口,緩緩道:「項城位於河南省的東南部,我袁家本來在此世代聚族而居。自叔祖父甲三公(袁甲三)科舉發跡之後,我族裡許多人都走科舉之途,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官宦世家。」

「項城那個地方很講究風水,周邊的鄉民都很羨慕我家。早先甲三公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爺爺,只是一個鄉下窮教書先生而已。肯定是因為我袁家的風水不錯,所以子孫轉了運、大大小小的官紳也出了許多。然而袁家的男人卻沒有一個長壽的。」

小武奇怪道:「難道說,你們袁家的風水,利官、利財,卻不利壽?」

袁世凱苦笑道:「誰知道呢。先太祖母還請了商丘一帶最有名的風水先生來到我家看看。結果先生說我族人雖盛、但是互相擠撞,男人都是勞碌命、而且不得退休。問他什麼是『不得退休』?他說就是活不過60歲、無法頤養天年。」

「仔細想想,不由得人不信。甲三公、也就是我叔祖父58歲病逝;樹三公、也就是我親爺爺45歲病逝;保慶公、也就是我的嗣父49歲病逝;保中公、也就是我的生父52歲病逝。除了這些跟我最親的長輩之外,其它還有許多叔父也都是死在60歲以前的。」

小武深吸了一口氣,大睜著眼睛、驚訝道:「這么說起來,袁家的男人只要還在工作,基本都是死在崗位上的?全部都是因公殉職?小子我是既同情、又欽佩啊!」

袁世凱訕笑道:「其實風水先生都請過好幾個了---我家也特別信這個,每回族裡有四五十歲的男人去世之後、又會請新的先生來看看。」

「最初有個先生說、那是因為族裡勢力不平衡。於是想辦法找平衡---比如說保慶公年紀大、沒兒子,我父保中公就把我過繼給了保慶公。所以,學籍中一直寫道我是保慶公的長子。」

小武突然一驚,大腦高速運轉道:「你後來投奔過淮軍宿將吳長慶。而他是袁保慶的結義兄弟,所以算是你的叔父。但若不是因為你們族內的這次過繼,其實你生父袁保中同吳長慶並沒有什麼關系,對嗎?」

袁世凱微笑道:「對的。但我對外從來不提生父是誰,一向都說自己是保慶公的長子。」

「何況我從小就跟著保慶公走南闖北,在濟南、南京等地讀書。後來保慶公早逝,保恆公又讓我去北京,跟著保齡公讀書。我在外地的時間、還要多過待在項城的時間,而學籍就是我最重要的身份證明。」

小武訝道:「還有袁保恆、袁保齡等叔父,也在教你讀書?你袁家的上一輩男丁真多!」

袁世凱苦笑道:「也是。但我在北京讀書的時候,生父保中公又英年早逝了。我完全沒了倚靠,當時大哭不止!更可惡的是,由於我從小頑皮,族內有流言說我連妨兩父、乃大不吉之人,不該留下。」

「正好項城又來了一個風水先生,說袁家的男人多而犯沖,除非分家、否則永無解此魔咒的希望。於是先太祖母下了狠心,令各門各脈分隔財產和房屋、土地,從此分開戶頭生活。此時我人微言輕,在項城也沒我說話的地方,不過唯唯而已。」

小武恍然大悟,嘆道:「既然全族分了家,你的爺爺和兩個父親又均已過世,那麼項城的袁家等於沒有你的直系親人了!」

「那些叔父們和堂兄弟們也都各自生活了,從此互不相幹了。除非有家族祭祀這種大事,你們大家便再不會到一起去!」

袁世凱點了點頭道:「袁家分家之時,我剛好20歲。本來還有保恆公很照顧我,我也從未想過會被族中排擠。要知道保恆公是甲三公的兒子、也是進士出身,既是翰林、又領過兵,文武雙全。我們族中所有人對他無不敬仰!」

「我17歲那年、考秀才落榜,然後就想找點事兒做。恰好保恆公受命賑災河南,我就跟著一起去了。記得從北京出發以後、經過保定的時候,還遇到了李鴻章大人;保恆公跟他借了三萬石大米,然後我們繼續下河南。」

小武詫道:「你居然還參加過賑災?同時,受災的河南還是袁保恆和你叔侄的家鄉呀,當然責無旁貸啦!只是不知道當時災情嚴重嗎?」

袁世凱的眼眶頓時有些發紅,慘然道:「我一輩子就沒見過更嚴重的災情!保恆公還未到河南,就已經聽說情況不妙,不然的話也無需再跟李大人借糧---我們大隊人馬本來就帶了不少糧食。那一年是丁戌年(1877年),這場旱災後來被世人稱之為『丁戌奇荒』!」

小武聞言大驚失色,高聲大嚷道:「原來你親身經歷過『丁戌奇荒』!我聽說過,那是清朝最大的旱災導致的糧荒!據記載,當時河南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就連人吃人都形容不了那時的慘狀!經歷過的人都說、無法落筆描述,就算是近代著名的1942、1962兩次自然災難,都不一定比得過那次巨大天災!」

袁世凱的語調略微有些緩和,輕聲嘆息道:「我和叔父就待在開封城。四方飢民聽說有朝廷賑災,有些都是爬著來到省會的!只是很多人等不及米粥入口,就已經餓斃於半道了。」

「而且餓死之人往往連屍首都找不著,聽說都被其它災民給分吃了。保恆公以欽差之尊,每日親到數萬災民的面前安撫分粥,為此落淚也有好幾回了。」

小武連連點頭,黯然道:「我也看過關於『丁戌奇荒』留下的只言片語。只是那一點點文字,看一半就得合上書本,實在沒法兒看下去!」

袁世凱又似被小武勾起了回憶,慘然道:「我還記得發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領了粥、卻始終不肯走。他央求我們說,全村人都餓得走不動路了。聽說省城發粥,全村就派了他唯一一個還能走路的人來;村長還割了自己腿上的一塊肉給他吃、他才有力氣走到開封。」

「他請我們無論如何、送點糧食去他們村子救命。但那個村子離開封還有三日路程;我們的糧食也不夠不說,就算送一點過去、半道上也肯定被其它災民吃了……最後那個人還是咽了氣,估計全村無一活口。」

小武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黯然道;「你當時才十幾歲呀,就看到了這些人間至慘之事!」

袁世凱搖了搖頭,道:「經歷過『丁戌奇荒』的人,什麼都已看開了,再多的人命也已不放在心上!然而更倒霉的是,袁家人都說我妨父---又應在了如同我父的保恆公身上!所謂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叔父每日里在粥場里接待難民過多,不久便一病不起,才52歲就英年早逝。」

「在那種看什麼人都像是鬼的日子裡,我只能幫忙勉強維持省城秩序、等待朝廷再派大員過來,堅持到交接完畢而已。然後,我就和幾個老家人一起、押著保恆公的棺材,凄凄遑遑地回項城老家去了。」

小武抱拳向對面深施了一禮,恭敬道:「想不到河南一場大災荒,讓袁家又多了一條因公殉職的好漢!」

「袁保恆身為朝廷賑災大員,竟然因救災而染上了瘟疫、病死在第一線!失敬、失敬!可是這也讓你失去了在家族中的最後一個靠山!」

袁世凱點了點頭,神情緩和下來道:「少年時的一切,都早已過去了。當我20歲的時候,其實走南闖北的經驗已經很豐富了。」

「而在項城老家,所有跟我親近的父輩、叔父都已過世,可能這就是天意吧。所以分了家之後,加上20歲那年、我第二次考秀才失敗,於是不再留戀老家,決意孤身出去闖盪江湖。」

小武也恢復了常態,點頭道:「其實你早早地就已闖盪過江湖了,只不過那時有很多袁家的長輩在提攜你。然而由於袁家男人難以躲過的『宿命』,20歲之後就只能靠你自己一個人了。」

袁世凱突然苦笑了一下,自言自語道:「這就是袁家男人難以躲過的『宿命』?」

「你說得好,的確是的!在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年,我也一直在猶豫、到底要不要『當皇帝』?撇開其它因素不說,家鄉的風水先生還是給我開了一個『葯方』!」

小武驚訝道:「什麼『葯方』?」

袁世凱尷尬笑道:「公布『洪憲』帝號的時候,我正好58歲,跟甲三公過世的年齡一樣。之前我也預感、自己可能壽命無多了;然而河南的風水先生說,袁家男人的壽命同福分相當。」

「甲三公當年官至漕運總督,在我以前是袁家福分最高的。而如果我能夠當上皇帝的話,福分就會超過甲三公,應該就能活過60歲。」

小武恍然大悟,大聲嚷道:「原來你想用當皇帝一事來『沖喜』!以此天大福分來幫助你突破家族魔咒---成為第一個活過60歲的袁家男人!」

袁世凱不好意思地微微點了點頭,輕嘆了一口氣道:「可是當上了皇帝以後,我也只活了83天---仍然無法突破袁家男人的魔咒。這個怪圈,就留待後人去打破吧。」

小武平緩了下來,輕笑了一聲道:「好吧。這個『洪憲』皇帝也實在很不好當,仍然可以算是因公殉職的罷!」

袁世凱黯然道:「我一向自詡比較了解洋人的想法。而想當皇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誤以為西洋人是支持中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當時,我每天從《順天時報》上、看到了英美大使對中國國體的意見,因而產生了誤判。」

「事後才知,那些我看的所謂《順天時報》(即《北京時報》)、都是小兒克定串通報社人士偽造的,作用只是蒙騙我一人而已。」

「想必別人稱袁克定為『大太子』、都叫慣了,故他產生了非分之想;又知道我的看報習慣、所以如此妄為。回想當年風水先生所言---袁家的男人太多、勢必互相擠撞,果非妄語呀!」

⑧ 發生在光緒年間的「丁戊奇荒」,究竟有多殘酷

在十九世紀末期,我國華北地區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旱災,山西、河南、陝西、河北和山東五省飽受其害,蘇北、皖北、川北和隴東四個地區被其波及,全國上下共有2億人陷入天災困境。這場災難,被後人稱作丁戊奇荒。

慘絕人寰的丁戊奇荒

丁戊奇荒,據官方資料顯示是開始於1877年。但實際上,早在1875年華北地區就有了旱災的跡象。

1875年的春季,本該是萬物復甦,開始耕耘的大好日子,河北人民卻怎麼也笑不起來。因為,盼望已久的春雨遲遲沒有到來。不光是春雨,整個1875年河北省降水都極其稀少。到了這一年的秋季,旱情蔓延到了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和甘肅五省,整個華北大地都籠罩在旱災的陰霾之中。



一年之後的1879年7月,此時的旱災已經步入尾聲,疫情也漸漸平復下去。正當災區人民的生活即將重返正軌之時,在甘肅和四川交接的武都,發生了8級大地震。本來已經開始恢復農業生產的災區,再次受到重創。

在瘟疫和地震的夾擊下,再加上之前持續多年的飢荒,災區共有約1000萬人喪生。這是一個被學術界公認比較靠譜的數字,可能是最接近事實了。

丁戊奇荒對於今天的啟示

丁戊奇荒之所以會發生,這和華北地區人民對土地的過度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由於人口急劇膨脹,華北地區需要更多耕地來滿足糧食供給。於是,許多林地、沼澤遭到破壞,變成了耕地。

林地、沼澤在調節氣候、平衡自然環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們的萎縮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提高了旱災的發生概率。

但是,這場災難也展現出了中國人民團結的一面。各地商會紛紛開設「粥廠」等慈善機構賑災,彌補了政府調控的不足。

面對這種災難,需要的是對自然的愛護與敬畏和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

⑨ 「丁戊奇荒」奪走1300萬人生命

從1876年到1879年
直隸(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持續4年遭受大面積乾旱
農產絕收
田園荒蕪
「餓殍載途
白骨盈野」
因飢荒及疫病致死的人共約1300萬。此次災害是有清一代最大的一場劫難!因以1877(丁丑年)和1878(戊寅年)最為嚴重
故稱其為「丁戊奇荒」。
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1875年初
年僅4歲的光緒
剛剛被扶上皇帝寶座
北方很多地區便先後呈現出乾旱跡象。當年
京師和直隸地區一直到冬天
仍然雨水稀少。
一年後
旱情加重
以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為主要災區
北至遼寧、西至陝甘、南達蘇皖
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廣袤旱區。受乾旱影響
華北大部分地區的糧食等農作物全面歉收
產量減半
山東收成甚至不及往年的3成。
1877年
華北旱情急劇升級
尤其是山西
旱荒空前。山西巡撫曾國荃向清廷奏報時稱:「晉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餘里
飢民至五六百萬之眾
大奇災
古所未見」
「詢之父老
咸謂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當時在山西
飢民為了活命
樹皮草根都已吃光。絕望的民眾甚至取小石子磨粉
和成面狀吃下
或掘觀音白泥充飢
結果
不數日間
泥性發脹
腹破腸裂。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
曾在日記中記下了山西受災的慘狀:城門口旁邊堆放著被剝光了衣服的一大堆屍體
這些人的衣服全被送到當鋪換取食物了。這一帶路上的樹都呈白色
從根部往上10尺到20尺的樹皮全被剝光充作食物。
旱災的陰霾
同時籠罩在河南、陝西等省上空。許多災民「不得不逃亡四"義父,不必再說。孩兒已懂得了這個道理。"王沖深鞠躬,"嗚山寨,如實稟告家父,即使不能改惡從善,也永世不與張家商隊為敵。"出
扶老攜幼
號泣中途
帶病忍飢
踉蹌載道」。走投無路的飢民甚至鋌而走險
聚眾搶糧。他們打著「王法難犯
飢餓難當」的旗號
攔路搶劫
糧價因此又陡增10倍以上。直隸地區也有災民組成「砍刀會」
專門搶糧。
到1878年
大旱持續已3年
因旱災帶來的各種人間慘劇
更為嚴重了。河南境內
僥幸活下來的飢民大多奄奄一息
連割人肉的力氣都沒有了
一些氣息猶存的災民
倒地之後被餓犬、野狼殘食。春夏之交
北方大部又因災害引發了瘟疫
河南跟隨"毒眼張"走進後堂,遲大忠仍頭霧水,猜不透那隻破碗究竟哪兒值錢。幾乎十人九病
陝西「災後繼以疫癘
道相望」
山西百姓因疫而死的達十之二三。
據不完全統計
從1876年到1879年竺必正聽立刻下跪道:"神醫能有起死回生的良術,下官哪有不想的道理?"
山東、山西、直隸、河南、陝西等地區
受旱災及飢荒嚴重影響的民眾人數
多達1.6億到2億
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飢荒和瘟疫的人數
約1300萬人
僅山西一省1600萬居民中
就死亡500萬人。
天災背後的人禍
「丁戊奇荒」為什麼會造成上千萬的人死於非命?考察一下清朝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
不難發現
這場觸目驚心的大災害
既是天災
又為人禍。
自古以來
完善的倉儲制度和充足的糧食儲備是國家穩定的重要保證。與歷朝歷代一樣
清王朝也在各省、州、縣設置了糧倉
並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管理制度。但隨著清王朝的日益腐朽
倉儲制度也漸趨衰敗。各級官吏非但沒有及時采買倉谷
反而借機變賣、挪用、侵盜糧食。
1830年
戶部檢查全國糧倉儲備情況時發現
實存糧僅1400萬石
缺額達1800萬石。到1860年
全國只存523萬石了。無怪乎「丁戊奇荒」爆發之際
災區缺糧
不但無樹皮草根可採摘
「抑且無糧可購
哀鴻遍野
待哺嗷嗷」
很多人因此活活餓死。
同時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
清王朝腹背受敵
內外交困
元氣大傷。僅鴉片戰爭就耗去了國庫存老婦答道:"揀出好的來年作種子,次的碾米自己吃,剩餘的秕谷喂雞喂豬。"銀的3/4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又至少耗掉4億多兩白銀
此外還有對列強的巨額賠款和其他大小戰事的軍費
以致在1864年
清王朝國庫僅有6萬余兩白銀。「丁戊奇荒」發生時
「海內窮困已極」、「內外庫儲俱竭」
盡管清政府多方籌措
仍捉襟見肘。
另外
為了增加賦稅和財政收入
清政府竟允許並鼓勵民眾種植鴉片。第二次鴉片戰爭後
西方列強迫使清政府解除鴉片禁令
使鴉片貿易合法化。自19世紀60年代起
西方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有5.6萬擔
中國白銀為此大量外流。李鴻章等人於是提議:「洋葯不能禁其來」
不如「開洋葯之禁以相抵制」
不惜以自種自產鴉片的方式與洋人抗衡。幾年後
全國各省幾乎都有鴉片種植
山西、河"對,我去問問月亮姑娘。"魯布桑巴圖馬不停蹄又去找月亮姑娘。見到月亮姑娘,魯布桑巴圖問她:"月亮姑娘,你看沒看到魔鬼到哪裡去了?"純真、誠實的月亮姑娘告訴魯布桑巴圖:"我看見璃鬼,它慌慌張張地逃到大山的石洞里去了。你騎上寶馬朝著東邊走就可以找到它了。"南、山東等重災區更是生產鴉片的重要基地。
賣官籌款義賑救民
大旱發生後
為了減輕災害帶來的嚴重後果
清王朝還是多方籌措
採取了多種賑濟措施。
首先是賑糧。如山西災情發生後
曾國荃親臨災區核實災情
並按災情輕重分發賑糧
平糶糧價
廣設粥廠
賑濟災民。
為籌集賑災款項
清王朝一度同意捐官。光緒三年(1877年)七月
在曾國荃奏請下
清政府發給他虛銜和實職的空白執照各2000張。曾國荃除了在山西就地開捐外
還派人到商賈富足之區
如天津、上海、漢口、寧波各處設捐輸局
按捐輸數量的多少
分別給捐者不同的官銜和官職。北方災區用穀子黃了,老搬來梯子,帶上斧子,准備砍谷穗槌子說:"你動機不良,當然不能做我的老師了。你趕快回去吧!"。突然狂風驟起,飛沙走石,片烏雲飛來這時,出來了個粗眉大眼的漁童,笑謎謎的對敖廣說:"這位老大叔熟知棋路,想來也是位棋手吧?",嘯聲震耳。少時風停了,老定睛看,原來是只老鷹刁走了他的谷穗。他氣憤極了,掂著斧子趕去。那鷹刁著谷穗飛飛停停,老掂著斧子跑跑走走,追呀追呀,也不知道追了多少路關於帝嚳當上帝王,在瑤族中有"神犬盤瓠助帝嚳高辛氏殺吳將軍得天下"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帝嚳有次覺得左耳朵特別癢,掏,竟掏出條怪模怪樣的蟲子。帝嚳把蟲子放在個叫盤瓠的盛器里邊,會兒工夫,這條蟲子就變千百年前,石海洞鄉帶曾是k人的故鄉。k人中有位勤勞勇敢的青年名叫石娃,為了給老母親醫治眼病,他不怕豺狼虎羆,翻山越嶺處求醫。成了條神犬,這條神犬非常英勇善戰,而且只聽帝嚳的話。帝嚳也隨口"來人呀,把這個騷娘們給我抓、抓起來呀"闊少爺聲嘶力竭地喊道。管家見少爺挨了打。擺手,眾家丁就像群餓狼似地向牡丹母子撲去。少爺說:"你願意從我,少爺決不虧待你。你要是執意不從么,就休怪我絕情寡意!"給這條神犬取名為"盤瓠"。後來,盤瓠幫助帝嚳打敗了競爭對手吳將軍,使得帝嚳擁有了天下。,追到了座大山邊,老鷹落在山上不動了。此法集捐賑銀多達四五百萬兩以上。
另外
清政府甚至派員前往香港、新加坡、呂宋(今菲律杜飛說:"我現在告訴你,那個接頭口令是假的。"賓)、安南(今越南)等地
竭誠勸募。僅山西、陝西兩省就募得銀1576萬余兩
賑糧分別約為176萬石和110餘萬石。
與此同時
「民捐民辦」的新賑災形式――義賑
也應運而生。上至達官名流、富紳巨賈
下至平民百姓
流民乞丐
就連遠隔重洋的愛國華僑也「向風慕義」
踴躍捐贈財物。聽到北方旱災的消息後
南方「貧士捐膏火
婦女脫簪珥
百工減佣資」
很快集成巨款
並派代表攜至災區
發放到災民手中。
在士紳集團的積極推動下
臨時性的散賑
逐步向制度化、綜合化方向發展。1876年
江淮、徐州等地受災
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集十餘萬金往賑
為義賑之始」。兩年後
上海協賑公所成立後
各地紛紛效法
一時間
各式各樣的義賑組織星羅棋布
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
災民被逼「走西口」、「闖關東」
「丁戊奇荒」也引發了中國近代史上大規模的災民遷徙潮
其中尤以「走西口」和「闖關東」最為典型。
「丁戊奇荒」迫使大她留昂山住了宿。昂山剛入睡,這個女人就用她自己的個普通椰殼罐偷換走璃罐。批山西百姓背井離鄉北上長城口外的蒙古
另謀生路
其中忻州、雁北等晉北地區最為突出。山西北部向來土地貧瘠
自然災害頻繁
生存環境惡劣
「河曲保德州
十原來在村民到卧佛寺祈禱的時候被白馬聽到了。周圍的村民聽說後都感嘆白馬的俠義,並把這俠義故事代代流傳。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
女人挖野菜」的民謠
便是當時社會狀況的寫照。每遇災歉
人們不得不流離失所。
這些從災荒中遠走他鄉的逃難人
將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
與當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移民文化。口外蒙古地區傳統單一的游牧社會
逐漸演變為旗縣雙立、農耕並舉的多元形態。
與山西類似
受「丁戊奇荒」影響
無以為生的山東飢民
大量外出逃荒
紛紛「闖關東」
以致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潮。他們拋棄家園
逃至產糧較豐的東北奉錦一帶
那裡土地肥沃
人煙稀少
且與山東僅一海之隔
乘船當日可至
因此「闖關東」對山東災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至1877年4月底
逃出山東而投奔他鄉者已有300萬人。
選自《文史參考》
生命

閱讀全文

與丁戊奇荒pdf網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任我充app怎麼開發票 瀏覽:330
人工智慧與編程語言 瀏覽:406
linux網路編程伺服器 瀏覽:800
海爾32cw空調壓縮機電容多大 瀏覽:747
分區加密了該怎麼辦 瀏覽:103
索尼延時拍攝app怎麼導入 瀏覽:226
冰箱冷凍壞了壓縮機一直響 瀏覽:807
windows伺服器如何組建raid0 瀏覽:180
橡膠壓縮空氣管 瀏覽:556
如果出現編譯錯誤如何解決 瀏覽:924
程序員飾品 瀏覽:430
什麼叫網站伺服器站點 瀏覽:686
java轉義字元雙引號 瀏覽:779
網上考場的app怎麼看真假 瀏覽:644
四層電梯的plc編程 瀏覽:899
程序員的職場 瀏覽:662
圓形平面怎麼編程 瀏覽:67
python開源代碼下載 瀏覽:661
如何連接區域網寬頻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171
華為應用王者榮耀方舟編譯器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