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大神能給我講講DES的原理和步驟,
DES的基本原理是:(傳統的)循環(迭代)移位法進行信息位的替換/交換,打亂原信息(數據)位的順序從而達到信息加密的目的。
DES 的加密方法是:使用一個 56 位的密鑰以及附加的 8 位奇偶校驗位,產生最大 64 位的分組大小。這是一個迭代的分組密碼,使用稱為 Feistel 的技術,其中將加密的文本塊分成兩半。使用子密鑰對其中一半應用循環功能,然後將輸出與另一半進行「異或」運算;接著交換這兩半,這一過程會繼續下去,但最後一個循環不交換。DES 使用 16 個循環,使用異或,置換,代換,移位操作四種基本運算。
例如它採用下面的置換表對數據進行置換:
58,50,42,34,26,18,10,2,60,52,44,36,28,20,12,4,62,54,46,38,30,22,14,6,64,56,48,40,32,24,16,8,57,49,41,33,25,17,9,1,59,51,43,35,27,19,11,3,61,53,45,37,29,21,13,5,63,55,47,39,31,23,15,7,
即將輸入的第58位換到第一位,第50位換到第2位,...,依此類推,最後一位是原來的第7位。
同時用置換表把輸入的64位數據塊按位重新組合,並把輸出分為L0、R0兩部分,每部分各長32位。L0、R0則是換位輸出後的兩部分,L0是輸出的左32位,R0 是右32位,例:設置換前的輸入值為D1D2D3......D64,則經過初始置換後的結果為:L0=D58D50...D8;R0=D57D49...D7。
然後以同樣置換方式進行多次的迭代,比如說16次迭代,得出L16,R16組成的數列密文的輸出。
接收方只要用同樣置換表進行逆變換即可解密出原文。
② DES演算法加密的演算法步驟是
#define READFILESIZE 512
步驟:
1.從文件中讀取READFILESIZE個位元組的數據
2.,如果從文件中讀出的數據少於READFILESIZE個,以0補足,然後根據用戶指定的類型對這READFILESIZE個位元組的數據進行操作.
3.判斷文件是否結束,沒有則執行步驟1
4.把加密後的文件實際長度添加到密文的末尾
5.結束
採用一次只從文件讀取READFILESIZE個位元組是在為了防止由於需要加密或解密的文件太大導致內存不夠的情況出現。
③ 密碼學第一次實驗報告:DES演算法與差分攻擊
DES演算法與差分攻擊
了解DES演算法基本工作原理,體會並理解分組密碼演算法的混淆和擴散概念。了解Sbox工作原理及效果。了解DES的工作模式和填充方式。了解差分攻擊
的基本原理。
IP置換目的是將輸入的64位數據塊按位重新組合,並把輸出分為L0、R0兩部分,每部分各長32位。
表中的數字代表新數據中此位置的數據在原數據中的位置,即原數據塊的第58位放到新數據的第1位,第50位放到第2位,……依此類推,第7位放到第64位。置換後的數據分為L0和R0兩部分,L0為新數據的左32位,R0為新數據的右32位。
不考慮每個位元組的第8位,DES的密鑰由64位減至56位,每個位元組的第8位作為奇偶校驗位。產生的56位密鑰由下表生成(注意表中沒有8,16,24,32,40,48,56和64這8位):
在DES的每一輪中,從56位密鑰產生出不同的48位子密鑰,確定這些子密鑰的方式如下:
1).將56位的密鑰分成兩部分,每部分28位。
2).根據輪數,這兩部分分別循環左移1位或2位。每輪移動的位數如下表:
移動後,從56位中選出48位。這個過程中,既置換了每位的順序,又選擇了子密鑰,因此稱為壓縮置換。壓縮置換規則如下表(注意表中沒有9,18,22,25,35,38,43和54這8位):
壓縮後的密鑰與擴展分組異或以後得到48位的數據,將這個數據送人S盒,進行替代運算。替代由8個不同的S盒完成,每個S盒有6位輸入4位輸出。48位輸入分為8個6位的分組,一個分組對應一個S盒,對應的S盒對各組進行代替操作。
一個S盒就是一個4行16列的表,盒中的每一項都是一個4位的數。S盒的6個輸入確定了其對應的輸出在哪一行哪一列,輸入的高低兩位做為行數H,中間四位做為列數L,在S-BOX中查找第H行L列對應的數據(<32)。
S盒代替時DES演算法的關鍵步驟,所有的其他的運算都是線性的,易於分析,而S盒是非線性的,相比於其他步驟,提供了更好安全性
S盒代替運算的32位輸出按照P盒進行置換。該置換把輸入的每位映射到輸出位,任何一位不能被映射兩次,也不能被略去,映射規則如下表:
表中的數字代表原數據中此位置的數據在新數據中的位置,即原數據塊的第16位放到新數據的第1位,第7位放到第2位,……依此類推,第25位放到第32位。
末置換是初始置換的逆過程,DES最後一輪後,左、右兩半部分並未進行交換,而是兩部分合並形成一個分組做為末置換的輸入。末置換規則如下表:
置換方法同上
實際應用中,DES是根據其加密演算法所定義的明文分組的大小(64bits),將數據割成若干64bits的加密區塊,再以加密區塊為單位,分別進行加密處理。根據數據加密時每個加密區塊間的關聯方式,可以分為4種加密模式,包括ECB,CBC,CFB及OFB。
DES演算法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演算法有:矩陣置換、擴展、左移、異或、左右互換、s盒作用 。其中對攻擊者來說最麻煩的要說s盒一步,破解des體系關鍵在s盒。
乍一看六位輸入與四位輸出貌似沒什麼關系。但事實上,對於同一個s盒具有相同輸入異或的所有輸入六比特組的輸出四比特異或值有一定規律。
具體些說,對於輸入異或相同的明文對B,B*僅有32組,而這32組輸出異或卻並不是均勻分布,而是僅分布在很少的幾個四比特值中;也可以說具有相同輸入異或且輸出四比特異或也相同的六比特輸入數量不多且分布不均勻。正是這種輸入輸出輸出異或間的不均勻性可以被攻擊者利用並破解密鑰。
結果表格:
④ 如何使用java實現對字元串的DES加密和解密
java加密字元串可以使用des加密演算法,實例如下:
package test;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Cipher;
import javax.crypto.KeyGenerator;
import javax.crypto.SecretKey;
/**
* 加密解密
*
* @author shy.qiu
* @since http://blog.csdn.net/qiushyfm
*/
public class CryptTest {
/**
* 進行MD5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MD5(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md5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進行SHA加密
*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字元串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SHA(String info) {
byte[] digesta = null;
try {
// 得到一個SHA-1的消息摘要
MessageDigest alga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SHA-1");
// 添加要進行計算摘要的信息
alga.update(info.getBytes());
// 得到該摘要
digesta = alga.dig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將摘要轉為字元串
String rs = byte2hex(digesta);
return rs;
}
// //////////////////////////////////////////////////////////////////////////
/**
* 創建密匙
*
* @param algorithm
*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 @return SecretKey 秘密(對稱)密鑰
*/
public SecretKey createSecretKey(String algorithm) {
// 聲明KeyGenerator對象
KeyGenerator keygen;
// 聲明 密鑰對象
SecretKey deskey = null;
try {
// 返回生成指定演算法的秘密密鑰的 KeyGenerator 對象
keygen = KeyGenerato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生成一個密鑰
deskey = keygen.generateKey();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匙
return deskey;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加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info
* 要加密的信息
* @return String 加密後的信息
*/
public String encryptToDES(SecretKey key, String 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可用 DES,DESede,Blowfish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可以不寫)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 定義要生成的密文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 參數:(ENCRYPT_MODE, DECRYPT_MODE, WRAP_MODE,UNWRAP_MODE)
c1.init(Cipher.EN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加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info.getBytes());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返回密文的十六進制形式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
/**
* 根據密匙進行DES解密
*
* @param key
* 密匙
* @param sInfo
* 要解密的密文
* @return String 返回解密後信息
*/
public String decryptByDES(SecretKey key, String sInfo) {
// 定義 加密演算法,
String Algorithm = "DES";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sr = new SecureRandom();
byte[] cipherByte = null;
try {
// 得到加密/解密器
Cipher c1 = Cipher.getInstance(Algorithm);
// 用指定的密鑰和模式初始化Cipher對象
c1.init(Cipher.DECRYPT_MODE, key, sr);
// 對要解密的內容進行編碼處理
cipherByte = c1.doFinal(hex2byte(sInfo));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byte2hex(cipherByte);
return new String(cipherByte);
}
// /////////////////////////////////////////////////////////////////////////////
/**
* 創建密匙組,並將公匙,私匙放入到指定文件中
*
* 默認放入mykeys.bat文件中
*/
public void createPairKey() {
try {
// 根據特定的演算法一個密鑰對生成器
KeyPairGenerator key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DSA");
// 加密隨機數生成器 (RNG)
SecureRandom random = new SecureRandom();
// 重新設置此隨機對象的種子
random.setSeed(1000);
// 使用給定的隨機源(和默認的參數集合)初始化確定密鑰大小的密鑰對生成器
keygen.initialize(512, random);// keygen.initialize(512);
// 生成密鑰組
KeyPair keys = keygen.generateKeyPair();
// 得到公匙
PublicKey pubkey = keys.getPublic();
// 得到私匙
PrivateKey prikey = keys.getPrivate();
// 將公匙私匙寫入到文件當中
doObjToFile("mykeys.bat", new Object[] { prikey, pubkey });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利用私匙對信息進行簽名 把簽名後的信息放入到指定的文件中
*
* @param info
* 要簽名的信息
* @param signfile
* 存入的文件
*/
public void signToInfo(String info, String signfile) {
// 從文件當中讀取私匙
PrivateKey myprikey = (Private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1);
// 從文件中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mykeys.bat", 2);
try {
// Signature 對象可用來生成和驗證數字簽名
Signature signet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簽署簽名的私鑰
signet.initSign(myprikey);
// 更新要由位元組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update(info.getBytes());
// 簽署或驗證所有更新位元組的簽名,返回簽名
byte[] signed = signet.sign();
// 將數字簽名,公匙,信息放入文件中
doObjToFile(signfile, new Object[] { signed, mypubkey, info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讀取數字簽名文件 根據公匙,簽名,信息驗證信息的合法性
*
* @return true 驗證成功 false 驗證失敗
*/
public boolean validateSign(String signfile) {
// 讀取公匙
PublicKey mypubkey = (PublicKey) getObjFromFile(signfile, 2);
// 讀取簽名
byte[] signed = (byte[]) getObjFromFile(signfile, 1);
// 讀取信息
String info = (String) getObjFromFile(signfile, 3);
try {
// 初始一個Signature對象,並用公鑰和簽名進行驗證
Signature signetcheck = Signature.getInstance("DSA");
// 初始化驗證簽名的公鑰
signetcheck.initVerify(mypubkey);
// 使用指定的 byte 數組更新要簽名或驗證的數據
signetcheck.update(info.getBytes());
System.out.println(info);
// 驗證傳入的簽名
return signetcheck.verify(signed);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false;
}
}
/**
* 將二進制轉化為16進制字元串
*
* @param b
* 二進制位元組數組
* @return String
*/
public String byte2hex(byte[] b) {
String hs = "";
String stmp = "";
for (int n = 0; n < b.length; n++) {
stmp = (java.lang.Integer.toHexString(b[n] & 0XFF));
if (stmp.length() == 1) {
hs = hs + "0" + stmp;
} else {
hs = hs + stmp;
}
}
return hs.toUpperCase();
}
/**
* 十六進制字元串轉化為2進制
*
* @param hex
* @return
*/
public byte[] hex2byte(String hex) {
byte[] ret = new byte[8];
byte[] tmp = hex.getBytes();
for (int i = 0; i < 8; i++) {
ret[i] = uniteBytes(tmp[i * 2], tmp[i * 2 + 1]);
}
return ret;
}
/**
* 將兩個ASCII字元合成一個位元組; 如:"EF"--> 0xEF
*
* @param src0
* byte
* @param src1
* byte
* @return byte
*/
public static byte uniteBytes(byte src0, byte src1) {
byte _b0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0 }))
.byteValue();
_b0 = (byte) (_b0 << 4);
byte _b1 = Byte.decode("0x" + new String(new byte[] { src1 }))
.byteValue();
byte ret = (byte) (_b0 ^ _b1);
return ret;
}
/**
* 將指定的對象寫入指定的文件
*
* @param file
* 指定寫入的文件
* @param objs
* 要寫入的對象
*/
public void doObjToFile(String file, Object[] objs) {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ull;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for (int i = 0; i < objs.length; i++) {
oos.writeObject(objs[i]);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返回在文件中指定位置的對象
*
* @param file
* 指定的文件
* @param i
* 從1開始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ObjFromFile(String file, int i) {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ull;
Object obj = null;
try {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fis);
for (int j = 0; j < i; j++) {
obj = ois.readObjec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oi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turn obj;
}
/**
* 測試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ryptTest jiami = new CryptTest();
// 執行MD5加密"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經過MD5:" + jiami.encryptToMD5("Hello"));
// 生成一個DES演算法的密匙
SecretKey key = jiami.createSecretKey("DES");
// 用密匙加密信息"Hello world!"
String str1 = jiami.encryptToDES(key, "Hello");
System.out.println("使用des加密信息Hello為:" + str1);
// 使用這個密匙解密
String str2 = jiami.decryptByDES(key, str1);
System.out.println("解密後為:" + str2);
// 創建公匙和私匙
jiami.createPairKey();
// 對Hello world!使用私匙進行簽名
jiami.signToInfo("Hello", "mysign.bat");
// 利用公匙對簽名進行驗證。
if (jiami.validateSign("mysign.bat")) {
System.out.println("Succes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Fail!");
}
}
}
⑤ DES加密演算法原理
網路安全通信中要用到兩類密碼演算法,一類是對稱密碼演算法,另一類是非對稱密碼演算法。對稱密碼演算法有時又叫傳統密碼演算法、秘密密鑰演算法或單密鑰演算法,非對稱密碼演算法也叫公開密鑰密碼演算法或雙密鑰演算法。對稱密碼演算法的加密密鑰能夠從解密密鑰中推算出來,反過來也成立。在大多數對稱演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鑰是相同的。它要求發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個密鑰。對稱演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密鑰,泄漏密鑰就意味著任何人都能對消息進行加密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鑰就必須保密。
對稱演算法又可分為兩類。一次只對明文中的單個位(有時對位元組)運算的演算法稱為序列演算法或序列密碼。另一類演算法是對明文的一組位進行運算,這些位組稱為分組,相應的演算法稱為分組演算法或分組密碼。現代計算機密碼演算法的典型分組長度為64位――這個長度既考慮到分析破譯密碼的難度,又考慮到使用的方便性。後來,隨著破譯能力的發展,分組長度又提高到128位或更長。
常用的採用對稱密碼術的加密方案有5個組成部分(如圖所示)
1)明文:原始信息。
2)加密演算法:以密鑰為參數,對明文進行多種置換和轉換的規則和步驟,變換結果為密文。
3)密鑰:加密與解密演算法的參數,直接影響對明文進行變換的結果。
4)密文:對明文進行變換的結果。
5)解密演算法:加密演算法的逆變換,以密文為輸入、密鑰為參數,變換結果為明文。
對稱密碼當中有幾種常用到的數學運算。這些運算的共同目的就是把被加密的明文數碼盡可能深地打亂,從而加大破譯的難度。
◆移位和循環移位
移位就是將一段數碼按照規定的位數整體性地左移或右移。循環右移就是當右移時,把數碼的最後的位移到數碼的最前頭,循環左移正相反。例如,對十進制數碼12345678循環右移1位(十進制位)的結果為81234567,而循環左移1位的結果則為23456781。
◆置換
就是將數碼中的某一位的值根據置換表的規定,用另一位代替。它不像移位操作那樣整齊有序,看上去雜亂無章。這正是加密所需,被經常應用。
◆擴展
就是將一段數碼擴展成比原來位數更長的數碼。擴展方法有多種,例如,可以用置換的方法,以擴展置換表來規定擴展後的數碼每一位的替代值。
◆壓縮
就是將一段數碼壓縮成比原來位數更短的數碼。壓縮方法有多種,例如,也可以用置換的方法,以表來規定壓縮後的數碼每一位的替代值。
◆異或
這是一種二進制布爾代數運算。異或的數學符號為⊕ ,它的運演算法則如下:
1⊕1 = 0
0⊕0 = 0
1⊕0 = 1
0⊕1 = 1
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參與異或運算的兩數位如相等,則結果為0,不等則為1。
◆迭代
迭代就是多次重復相同的運算,這在密碼演算法中經常使用,以使得形成的密文更加難以破解。
下面我們將介紹一種流行的對稱密碼演算法DES。
DES是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數據加密標准)的縮寫。它是由IBM公司研製的一種對稱密碼演算法,美國國家標准局於1977年公布把它作為非機要部門使用的數據加密標准,三十年來,它一直活躍在國際保密通信的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DES是一個分組加密演算法,典型的DES以64位為分組對數據加密,加密和解密用的是同一個演算法。它的密鑰長度是56位(因為每個第8 位都用作奇偶校驗),密鑰可以是任意的56位的數,而且可以任意時候改變。其中有極少數被認為是易破解的弱密鑰,但是很容易避開它們不用。所以保密性依賴於密鑰。
DES加密的演算法框架如下:
首先要生成一套加密密鑰,從用戶處取得一個64位長的密碼口令,然後通過等分、移位、選取和迭代形成一套16個加密密鑰,分別供每一輪運算中使用。
DES對64位(bit)的明文分組M進行操作,M經過一個初始置換IP,置換成m0。將m0明文分成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m0 = (L0,R0),各32位長。然後進行16輪完全相同的運算(迭代),這些運算被稱為函數f,在每一輪運算過程中數據與相應的密鑰結合。
在每一輪中,密鑰位移位,然後再從密鑰的56位中選出48位。通過一個擴展置換將數據的右半部分擴展成48位,並通過一個異或操作替代成新的48位數據,再將其壓縮置換成32位。這四步運算構成了函數f。然後,通過另一個異或運算,函數f的輸出與左半部分結合,其結果成為新的右半部分,原來的右半部分成為新的左半部分。將該操作重復16次。
經過16輪迭代後,左,右半部分合在一起經過一個末置換(數據整理),這樣就完成了加密過程。
加密流程如圖所示。
DES解密過程:
在了解了加密過程中所有的代替、置換、異或和循環迭代之後,讀者也許會認為,解密演算法應該是加密的逆運算,與加密演算法完全不同。恰恰相反,經過密碼學家精心設計選擇的各種操作,DES獲得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性質: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演算法!
DES加密和解密唯一的不同是密鑰的次序相反。如果各輪加密密鑰分別是K1,K2,K3…K16,那麼解密密鑰就是K16,K15,K14…K1。這也就是DES被稱為對稱演算法的理由吧。
至於對稱密碼為什麼能對稱? DES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本文附錄中將做進一步介紹,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去讀一讀探個究竟
4.DES演算法的安全性和發展
DES的安全性首先取決於密鑰的長度。密鑰越長,破譯者利用窮舉法搜索密鑰的難度就越大。目前,根據當今計算機的處理速度和能力,56位長度的密鑰已經能夠被破解,而128位的密鑰則被認為是安全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也遲早會被突破。
另外,對DES演算法進行某種變型和改進也是提高DES演算法安全性的途徑。
例如後來演變出的3-DES演算法使用了3個獨立密鑰進行三重DES加密,這就比DES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如果56位DES用窮舉搜索來破譯需要2∧56次運算,而3-DES 則需要2∧112次。
又如,獨立子密鑰DES由於每輪都使用不同的子密鑰,這意味著其密鑰長度在56位的基礎上擴大到768位。DES還有DESX、CRYPT、GDES、RDES等變型。這些變型和改進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大破譯難度以及提高密碼運算的效率
⑥ des加密演算法
des加密演算法如下:
一、DES加密演算法簡介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目前最為流行的加密演算法之一。DES是對稱的,也就是說它使用同一個密鑰來加密和解密數據。
DES還是一種分組加密演算法,該演算法每次處理固定長度的數據段,稱之為分組。DES分組的大小是64位,如果加密的數據長度不是64位的倍數,可以按照某種具體的規則來填充位。
從本質上來說,DES的安全性依賴於虛假表象,從密碼學的術語來講就是依賴於「混亂和擴散」的原則。混亂的目的是為隱藏任何明文同密文、或者密鑰之間的關系,而擴散的目的是使明文中的有效位和密鑰一起組成盡可能多的密文。兩者結合到一起就使得安全性變得相對較高。
DES演算法具體通過對明文進行一系列的排列和替換操作來將其加密。過程的關鍵就是從給定的初始密鑰中得到16個子密鑰的函數。要加密一組明文,每個子密鑰按照順序(1-16)以一系列的位操作施加於數據上,每個子密鑰一次,一共重復16次。每一次迭代稱之為一輪。要對密文進行解密可以採用同樣的步驟,只是子密鑰是按照逆向的順序(16-1)對密文進行處理。
⑦ 簡述DES演算法與RAS演算法加密與解密的思想
DES是一種單一密鑰加解密演算法.通信主體只有一個密鑰,該密鑰部隊第三方公開.RSA則是公鑰/私鑰系統.該系統比DES系統更原子化,具有普遍應用意義. nDES演算法利用一個56+8奇偶校驗位(第8, 16, 24, 32, 40, 48, 56, 64位)=64位的密鑰對以64位為單位的塊數據進行加解密. 第一步:生成16個子鑰(48位)第二步:用子鑰對64位數據加密RSA具體演算法如下:隨機選定兩個大素數p, q.
⑧ 如何使用RSA 和 DES 演算法 對數據加密
一、混合加密的理由
a、前面提及了RSA加解密演算法和DES加解密演算法這兩種加解密演算法,由於隨著計算機系統能力的不斷發展,DES的安全性比它剛出現時會弱得多,追溯歷史破解DES的案例層出不窮,一台實際的機器可以在數天內破解DES是讓某些人相信他們不能依賴DES的安全性的唯一方法。而相對於DES,RSA的安全性則相對高些,雖然破解RSA的案例也有,但其所付出的代價是相對大的(相對DES),如今RSA的密鑰也在升級,這說明破解RSA的難度也在增大。
b、在RSA加解密演算法中提及到RSA加密明文會受密鑰的長度限制,這就說明用RSA加密的話明文長度是有限制的,而在實際情況我們要進行加密的明文長度或許會大於密鑰長度,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得不捨去RSA加密了。對此,DES加密則沒有此限制。
鑒於以上兩點(個人觀點),單獨的使用DES或RSA加密可能沒有辦法滿足實際需求,所以就採用了RSA和DES加密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數據的加密。
其實現方式即:
1、信息(明文)採用DES密鑰加密。
2、使用RSA加密前面的DES密鑰信息。
最終將混合信息進行傳遞。
而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後:
1、用RSA解密DES密鑰信息。
2、再用RSA解密獲取到的密鑰信息解密密文信息。
最終就可以得到我們要的信息(明文)。
二、實現例子:
結合前面RSA和DES加密:
/// <summary>
/// RSA和DES混合加密
/// </summary>
/// <param name="data">待加密數據</param>
/// <param name="publicKey">RSA公鑰</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Param Encrypt(string data, string publicKey)
{
//加密數據
DESSecurity DES = new DESSecurity();
string DESKey = DES.GenerateKey();
string encryptData = DES.Encrypt(data, DESKey);
//加密DESkey
RSASecurity RSA = new RSASecurity();
string encryptDESKey = RSA.Encrypt(DESKey, publicKey);
Param mixParam = new Param();
mixParam.DESKey = encryptDESKey;
mixParam.Data = encryptData;
return mixParam;
}
/// <summary>
/// RSA和DES混合解密
/// </summary>
/// <param name="data">待解密數據</param>
/// <param name="key">帶解密的DESKey</param>
/// <param name="privateKey">RSA私鑰</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string Decrypt(string data, string key, string privateKey)
{
//解密DESKey
RSASecurity RSA = new RSASecurity();
string DESKey = RSA.Decrypt(key, privateKey);
//解密數據
DESSecurity DES = new DESSecurity();
return DES.Decrypt(data, DESKey);
⑨ des演算法加密解密的實現
本文介紹了一種國際上通用的加密演算法—DES演算法的原理,並給出了在VC++6.0語言環境下實現的源代碼。最後給出一個示例,以供參考。
關鍵字:DES演算法、明文、密文、密鑰、VC;
本文程序運行效果圖如下:
正文: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為了適應社會對計算機數據安全保密越來越高的要求,美國國家標准局(NBS)於1997年公布了一個由IBM公司研製的一種加密演算法,並且確定為非機要部門使用的數據加密標准,簡稱DES(Data Encrypton Standard)。自公布之日起,DES演算法作為國際上商用保密通信和計算機通信的最常用演算法,一直活躍在國際保密通信的舞台上,扮演了十分突出的角色。現將DES演算法簡單介紹一下,並給出實現DES演算法的VC源代碼。
DES演算法由加密、解密和子密鑰的生成三部分組成。
一.加密
DES演算法處理的數據對象是一組64比特的明文串。設該明文串為m=m1m2…m64 (mi=0或1)。明文串經過64比特的密鑰K來加密,最後生成長度為64比特的密文E。其加密過程圖示如下:
DES演算法加密過程
對DES演算法加密過程圖示的說明如下:待加密的64比特明文串m,經過IP置換後,得到的比特串的下標列表如下:
IP 58 50 42 34 26 18 10 2
60 52 44 36 28 20 12 4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4 56 48 40 32 24 16 8
57 49 41 33 25 17 9 1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1 53 45 37 29 21 13 5
63 55 47 39 31 23 15 7
該比特串被分為32位的L0和32位的R0兩部分。R0子密鑰K1(子密鑰的生成將在後面講)經過變換f(R0,K1)(f變換將在下面講)輸出32位的比特串f1,f1與L0做不進位的二進制加法運算。運算規則為:
f1與L0做不進位的二進制加法運算後的結果賦給R1,R0則原封不動的賦給L1。L1與R0又做與以上完全相同的運算,生成L2,R2…… 一共經過16次運算。最後生成R16和L16。其中R16為L15與f(R15,K16)做不進位二進制加法運算的結果,L16是R15的直接賦值。
R16與L16合並成64位的比特串。值得注意的是R16一定要排在L16前面。R16與L16合並後成的比特串,經過置換IP-1後所得比特串的下標列表如下:
IP-1 40 8 48 16 56 24 64 32
39 7 47 15 55 23 63 31
38 6 46 14 54 22 62 30
37 5 45 13 53 21 61 29
36 4 44 12 52 20 60 28
35 3 43 11 51 19 59 27
34 2 42 10 50 18 58 26
33 1 41 9 49 17 57 25
經過置換IP-1後生成的比特串就是密文e.。
下面再講一下變換f(Ri-1,Ki)。
它的功能是將32比特的輸入再轉化為32比特的輸出。其過程如圖所示:
對f變換說明如下:輸入Ri-1(32比特)經過變換E後,膨脹為48比特。膨脹後的比特串的下標列表如下:
E: 32 1 2 3 4 5
4 5 6 7 8 9
8 9 10 11 12 13
12 13 14 15 16 17
16 17 18 19 20 21
20 21 22 23 24 25
24 25 26 27 28 29
28 29 30 31 32 31
膨脹後的比特串分為8組,每組6比特。各組經過各自的S盒後,又變為4比特(具體過程見後),合並後又成為32比特。該32比特經過P變換後,其下標列表如下:
P: 16 7 20 21
29 12 28 17
1 15 23 26
5 18 31 10
2 8 24 14
32 27 3 9
19 13 30 6
22 11 4 25
經過P變換後輸出的比特串才是32比特的f (Ri-1,Ki)。
下面再講一下S盒的變換過程。任取一S盒。見圖:
在其輸入b1,b2,b3,b4,b5,b6中,計算出x=b1*2+b6, y=b5+b4*2+b3*4+b2*8,再從Si表中查出x 行,y 列的值Sxy。將Sxy化為二進制,即得Si盒的輸出。(S表如圖所示)
至此,DES演算法加密原理講完了。在VC++6.0下的程序源代碼為:
for(i=1;i<=64;i++)
m1[i]=m[ip[i-1]];//64位明文串輸入,經過IP置換。
下面進行迭代。由於各次迭代的方法相同只是輸入輸出不同,因此只給出其中一次。以第八次為例://進行第八次迭代。首先進行S盒的運算,輸入32位比特串。
for(i=1;i<=48;i++)//經過E變換擴充,由32位變為48位
RE1[i]=R7[E[i-1]];
for(i=1;i<=48;i++)//與K8按位作不進位加法運算
RE1[i]=RE1[i]+K8[i];
for(i=1;i<=48;i++)
{
if(RE1[i]==2)
RE1[i]=0;
}
for(i=1;i<7;i++)//48位分成8組
{
s11[i]=RE1[i];
s21[i]=RE1[i+6];
s31[i]=RE1[i+12];
s41[i]=RE1[i+18];
s51[i]=RE1[i+24];
s61[i]=RE1[i+30];
s71[i]=RE1[i+36];
s81[i]=RE1[i+42];
}//下面經過S盒,得到8個數。S1,s2,s3,s4,s5,s6,s7,s8分別為S表
s[1]=s1[s11[6]+s11[1]*2][s11[5]+s11[4]*2+s11[3]*4+s11[2]*8];
s[2]=s2[s21[6]+s21[1]*2][s21[5]+s21[4]*2+s21[3]*4+s21[2]*8];
s[3]=s3[s31[6]+s31[1]*2][s31[5]+s31[4]*2+s31[3]*4+s31[2]*8];
s[4]=s4[s41[6]+s41[1]*2][s41[5]+s41[4]*2+s41[3]*4+s41[2]*8];
s[5]=s5[s51[6]+s51[1]*2][s51[5]+s51[4]*2+s51[3]*4+s51[2]*8];
s[6]=s6[s61[6]+s61[1]*2][s61[5]+s61[4]*2+s61[3]*4+s61[2]*8];
s[7]=s7[s71[6]+s71[1]*2][s71[5]+s71[4]*2+s71[3]*4+s71[2]*8];
s[8]=s8[s81[6]+s81[1]*2][s81[5]+s81[4]*2+s81[3]*4+s81[2]*8];
for(i=0;i<8;i++)//8個數變換輸出二進制
{
for(j=1;j<5;j++)
{
temp[j]=s[i+1]%2;
s[i+1]=s[i+1]/2;
}
for(j=1;j<5;j++)
f[4*i+j]=temp[5-j];
}
for(i=1;i<33;i++)//經過P變換
frk[i]=f[P[i-1]];//S盒運算完成
for(i=1;i<33;i++)//左右交換
L8[i]=R7[i];
for(i=1;i<33;i++)//R8為L7與f(R,K)進行不進位二進制加法運算結果
{
R8[i]=L7[i]+frk[i];
if(R8[i]==2)
R8[i]=0;
}
[ 原創文檔 本文適合中級讀者 已閱讀21783次 ] 文檔 代碼 工具
DES演算法及其在VC++6.0下的實現(下)
作者: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四室 朱彥軍
在《DES演算法及其在VC++6.0下的實現(上)》中主要介紹了DES演算法的基本原理,下面讓我們繼續:
二.子密鑰的生成
64比特的密鑰生成16個48比特的子密鑰。其生成過程見圖:
子密鑰生成過程具體解釋如下:
64比特的密鑰K,經過PC-1後,生成56比特的串。其下標如表所示:
PC-1 57 49 41 33 25 17 9
1 58 50 42 34 26 18
10 2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0 52 44 36
63 55 47 39 31 23 15
7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1 53 45 37 29
21 13 5 28 20 12 4
該比特串分為長度相等的比特串C0和D0。然後C0和D0分別循環左移1位,得到C1和D1。C1和D1合並起來生成C1D1。C1D1經過PC-2變換後即生成48比特的K1。K1的下標列表為:
PC-2 14 17 11 24 1 5
3 28 15 6 21 10
23 19 12 4 26 8
16 7 27 20 13 2
41 52 31 37 47 55
30 40 51 45 33 48
44 49 39 56 34 53
46 42 50 36 29 32
C1、D1分別循環左移LS2位,再合並,經過PC-2,生成子密鑰K2……依次類推直至生成子密鑰K16。
注意:Lsi (I =1,2,….16)的數值是不同的。具體見下表:
迭代順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左移位數 1 1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1
生成子密鑰的VC程序源代碼如下:
for(i=1;i<57;i++)//輸入64位K,經過PC-1變為56位 k0[i]=k[PC_1[i-1]];
56位的K0,均分為28位的C0,D0。C0,D0生成K1和C1,D1。以下幾次迭代方法相同,僅以生成K8為例。 for(i=1;i<27;i++)//循環左移兩位
{
C8[i]=C7[i+2];
D8[i]=D7[i+2];
}
C8[27]=C7[1];
D8[27]=D7[1];
C8[28]=C7[2];
D8[28]=D7[2];
for(i=1;i<=28;i++)
{
C[i]=C8[i];
C[i+28]=D8[i];
}
for(i=1;i<=48;i++)
K8[i]=C[PC_2[i-1]];//生成子密鑰k8
注意:生成的子密鑰不同,所需循環左移的位數也不同。源程序中以生成子密鑰 K8為例,所以循環左移了兩位。但在編程中,生成不同的子密鑰應以Lsi表為准。
三.解密
DES的解密過程和DES的加密過程完全類似,只不過將16圈的子密鑰序列K1,K2……K16的順序倒過來。即第一圈用第16個子密鑰K16,第二圈用K15,其餘類推。
第一圈:
加密後的結果
L=R15, R=L15⊕f(R15,K16)⊕f(R15,K16)=L15
同理R15=L14⊕f(R14,K15), L15=R14。
同理類推:
得 L=R0, R=L0。
其程序源代碼與加密相同。在此就不重寫。
四.示例
例如:已知明文m=learning, 密鑰 k=computer。
明文m的ASCII二進製表示:
m= 01101100 01100101 01100001 01110010
01101110 01101001 01101110 01100111
密鑰k的ASCII二進製表示:
k=01100011 01101111 01101101 01110000
01110101 01110100 01100101 01110010
明文m經過IP置換後,得:
11111111 00001000 11010011 10100110 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等分為左右兩段:
L0=11111111 00001000 11010011 10100110 R0=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經過16次迭代後,所得結果為:
L1=00000000 11111111 01110001 11011000 R1=00110101 00110001 00111011 10100101
L2=00110101 00110001 00111011 10100101 R2=00010111 11100010 10111010 10000111
L3=00010111 11100010 10111010 10000111 R3=00111110 10110001 00001011 10000100
L4= R4=
L5= R5=
L6= R6=
L7= R7=
L8= R8=
L9= R9=
L10= R10=
L11= R11=
L12= R12=
L13= R13=
L14= R14=
L15= R15=
L16= R16=
其中,f函數的結果為: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f16=
16個子密鑰為:
K1= K2=
K3= K4=
K5= K6=
K7= K8=
K9= K10=
K11= K12=
K13= K14=
K15= K16=
S盒中,16次運算時,每次的8 個結果為:
第一次:5,11,4,1,0,3,13,9;
第二次:7,13,15,8,12,12,13,1;
第三次:8,0,0,4,8,1,9,12;
第四次:0,7,4,1,7,6,12,4;
第五次:8,1,0,11,5,0,14,14;
第六次:14,12,13,2,7,15,14,10;
第七次:12,15,15,1,9,14,0,4;
第八次:15,8,8,3,2,3,14,5;
第九次:8,14,5,2,1,15,5,12;
第十次:2,8,13,1,9,2,10,2;
第十一次:10,15,8,2,1,12,12,3;
第十二次:5,4,4,0,14,10,7,4;
第十三次:2,13,10,9,2,4,3,13;
第十四次:13,7,14,9,15,0,1,3;
第十五次:3,1,15,5,11,9,11,4;
第十六次:12,3,4,6,9,3,3,0;
子密鑰生成過程中,生成的數值為:
C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 D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
C1=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 D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
C2=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0 D2=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0
C3=0000111111111111111110110000 D3=0011011101100000011010001000
C4=0011111111111111111011000000 D4=1101110110000001101000100000
C5=1111111111111111101100000000 D5=0111011000000110100010000011
C6=1111111111111110110000000011 D6=1101100000011010001000001101
C7=111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 D7=011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
C8=1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 D8=1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
C9=11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 D9=0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1
C10=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11 D10=0000110100010000011011101100
C11=1111110110000000011111111111 D11=0011010001000001101110110000
C12=1111011000000001111111111111 D12=1101000100000110111011000000
C13=1101100000000111111111111111 D13=0100010000011011101100000011
C14=011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 D14=00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
C15=1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 D15=0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
C16=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011 D16=1000001101110110000001101000
解密過程與加密過程相反,所得的數據的順序恰好相反。在此就不贅述。
參考書目:
《計算機系統安全》 重慶出版社 盧開澄等編著
《計算機密碼應用基礎》 科學出版社 朱文余等編著
《Visual C++ 6.0 編程實例與技巧》 機械工業出版社 王華等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