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詩有名的作家
中華詩庫::現代詩庫
共有613位詩人,8744首詩歌,1582個文檔
作品匯編
中國現代詩歌流派
中國現代詩歌史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概述
中國現代詩人年表
中國現代詩歌作品詩集
中國現代詩人索引
電子書庫
現代詩歌電子書庫
--------------------------------------------------------------------------------
--------------------------------------------------------------------------------
--------------------------------------------------------------------------------
作品匯編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概述
20世紀20年代:
嘗試派 文學研究會(人生派) 創造社(早期浪漫主義) 湖畔詩派 新格律詩派(新月派) 中國早期象徵詩派 20世紀30年代:
中國現代派詩群 漢園三詩人 七月派 20世紀40年代:
中國新詩流派 九葉詩派(九葉詩人) 20世紀50年代:
中國現實主義 新現代主義(現代派詩群) 藍星詩群(藍星詩社) 創世紀詩群(創世紀詩社) 20世紀70年代:
朦朧派(今天派) 白洋淀詩群 中國新現實主義 20世紀80年代:
新邊塞詩派 大學生詩派 第三代詩群(新生代) 莽漢主義 整體主義 海上詩派 圓明園詩派 撒嬌派 他們詩群 丑石詩群 非非主義(紅色寫作) 神性寫作 新鄉土詩派 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20世紀90年代:
網路詩歌(網路詩人) 民間寫作 第三條道路寫作 中間代 信息主義 70後詩人 21世紀初:
下半身寫作 荒誕主義 靈性詩歌 新江西詩派 垃圾派 80後詩人
中國現代詩人年表
20世紀20年代:
劉大白 魯迅 沈尹默 周作人 胡適 劉半農 郭沫若 徐玉諾 劉延陵 康白情 徐志摩 宗白華 王統照 王獨清 邵洵美 朱自清 聞一多 何植三 徐雉 穆木天 冰心 俞平伯 劉夢葦 應修人 李金發 馮乃超 汪靜之 潘漠華 於賡虞 饒孟侃 梁實秋 馮雪峰 梁宗岱 馮至 孫大雨 韋叢蕪
20世紀30年代:
方令孺 馮文炳 胡風 林徽因 鍾鼎文 朱湘 戴望舒 施蟄存 臧克家 李廣田 蘇金傘 阿壠 方瑋德 殷夫 艾青 卞之琳 林庚 陳夢家 何其芳 金克木 辛笛 覃子豪 光未然 李白鳳 紀弦 魯藜 徐遲 田間 鄒荻帆 杜谷 彭燕郊 南星
20世紀40年代:
王佐良 陳敬容 杭約赫 蔡其矯 杜運燮 穆旦 羅寄一 唐祈 唐湜 鄭敏 袁可嘉 綠原 馬逢華 曾卓 牛漢 聞捷 屠岸 張志民 公劉 文曉村 宋穎豪
20世紀50年代:
郭小川 周夢蝶 陳秀喜 羊令野 林亨泰 夏菁 孔孚 方思 李瑛 洛夫 羅門 蓉子 餘光中 麥穗 楊喚 流沙河 張默 瘂弦 邵燕祥 林希 昌耀 李魁賢 林泠 岩上
20世紀60年代:
方寬烈 向明 管管 大荒 商禽 辛郁 鄭愁予 劉湛秋 非馬 白萩 任洪淵 葉維廉 陶里 朵思 張香華 楊牧 黃翔 雷抒雁 綠蒂 啞默 李元貞 方含 李敏勇 張燁 莫渝 食指 鍾玲
20世紀70年代:
敻虹 張學夢 張新泉 張錯 汪啟疆 楊牧 周濤 章德益 羈魂 黃國彬 依群 韓作榮 羅青 葉延濱 北島 江河 林莽 蘇紹連 芒克 根子 白靈 李小雨 多多 海上 胡寬 劉自立 葉輝 舒婷 田曉青 艾農 王添源 嚴力 梁小斌 楊煉 顧城 孫大梅
20世紀80年代(上):
姚振函 席慕容 楊遠宏 傅天琳 徐敬亞 零雨 伊蕾 李鋼 周倫佑 鍾鳴 馬麗華 呂宗林 於堅 唐曉渡 匡國泰 劉立雲 王小妮 翟永明 阿堅 邵揶 梁平 柏樺 藍馬 歐陽江河 童蔚 汪國真 張曙光 呂貴品 王家新 雪迪 姜宇清 庄宗偉 彭國梁 楊克 大解 楊平 島子 葉世斌 陳德錦 廖亦武 石光華 馬高明 楊然 侯吉諒 吳明興 葦鳴 貝嶺 大仙 彭一田 孫文波 十品 湯養宗 郭密林 余剛 黑大春 牛波 秦巴子 肖開愚 莫非 瀟瀟 趙野 黎明鵬 吉狄馬加 陳東東 陳克華 殷龍龍 呂德安 韓東 駱一禾 孟浪 李霞 王良和 於小韋 王明韻 蔡麗雙 黃海鳳 老巢 江堤 張耳 胡冬 丁當 普珉 林雪 陸憶敏 小君 楊黎 海男
20世紀80年代(下):
張棗 清平 唐亞平 王寅 凸凹 紫薇 譚延桐 林耀德 胡剛毅 陳雲虎 蕭沉 指紋 麥城 萬夏 馬松 周澤雄 張遠山 車前子 李亞偉 何小竹 宋渠宋煒 西川 鄭單衣 李德武 吉木狼格 黃燦然 遠村 飛沙 席君秋 郭志傑 渭波 林童 陳惠芳 黃梵 中島 梁曉明 張敏華 海子 顏溶 劉偉雄 默默 小安 徐東明 劉漫流 恆平 瓦蘭 小海 尚仲敏 王琪博 燕曉東 雁西 謝宜興 盧衛平 祿琴 汪峰 韓高琦 宮哲 李青松 京不特 蔣藍 劉立桿 李森 邱勇 吳新宇 龐清明 張志 夜林 周瓚 宋曉傑 劉文旋 陽陽 刑天 李尚朝 葉匡政 路也 馬莉 代薇 阿翔 徐柏堅 唐朝暉 海嘯 柯平 洛湃 南野 沈奇 沈睿 宋琳 夏宇 李輕松 張真 伊路 鄧詩鴻 老刀 雷默 葉舟
20世紀90年代(上):
詩陽 簡寧 蔡天新 楊小濱 JH 魯鳴 祝鳳鳴 丁泓 非楊 夢冉 藍角 臧棣 李南 梁元 潘維 杜馬蘭 林東威 吳晨駿 藍藍 莫雅平 宋曉賢 伊沙 戈麥 余怒 侯馬 陳先發 朱文 若風 桑克 西渡 徐江 楊鍵 李少君 韓國強 君兒 祁國 牧野 譚五昌 寒煙 殷常青 鐵梅 安琪 萊耳 陸蘇 謳陽北方 傅旭華 徐勇 黃小名 獨孤九 王艾 劉澤球 牧斯 江子 陶春 林家柏 楊拓 張祈 馬非 南人 朵漁 胡續冬 范想 沈浩波 韓博 古馬 於洛生 席亞兵 樹才 巴音博羅 施瑋 宋非 章平 鄭文斌 周偉馳 朱朱 巫昂 沈方 沈葦 孫磊 麥芒 馬蘭 馬永波 李元勝 劍楓
20世紀90年代(下):
龐培 程維 虹影 唐欣 趙麗華 格式 張小雲 非亞 啞石 譙達摩 馬策 凌翼 葉玉琳 唐捐 平林舟子 文虯 張海峰 趙紅塵 李曉君 佛手 唐果 三子 艾龍 呂約 簡單 尹麗川 白鶴林 謝湘南 盛興 阿九 道輝 曉音 陳安安 滕雲 曾蒙 靈石 圻子 白連春 北村 陳魚 大車 高曉濤 谷禾 何房子 蔣浩 姜濤 賈薇 康城 亢霖 雷子 冷霜 廖偉棠 李紅旗 林北子 林木 666 李偉 魯西西 呂葉 木朵 娜夜 彭凱雷 青杏小 森子 施茂盛 唐丹鴻 王順健 王雨之 雯子 楊子 楊宗翰 岩鷹 祥子 雨田 俞心焦
21世紀初(上):
張岩松 於懷玉 張玉明 藍野 小引 於貞志 管黨生 林子 夢亦非 符馬活 劉春 龐華 羅西 譚克修 李拜天 馬驊 穆青 昊飛泓 魏風華 宋尾 魔頭貝貝 墓草 李師江 南蠻玉 劉川 胡亮 溫冰然 李賢平 蘭馬 天樂 周公度 烏青 胡正勇 曹疏影 小荒 樓河 牛慧祥 鄒洪復 梅花落 謝華麗 穀雨 唐不遇 蘭逸塵 阿斐 熊盛榮 田蕎 肖水 李傻傻 蔣峰 莫小邪 瀟瀟楓子 張小靜 朵孩 南渡 劉東靈 張進步 馮昭 湯成偉 春樹 蘇小乞 澤嬰 王珍 克萊兒 蘇淺 柳亞刀 柳下影 山上石 疼痛 九歌 易行 半秋 小雲 朵朵 川美 匪君子 黃禮孩 黃沙子 遨笛 水晶珠璉 燕窩 諾然 機車 成郭 木樺 皮旦 豎 通宵達旦 弈江南 軒轅軾軻 羊 山葉 侯珏 李冰 陸輝艷
中國現代詩人拼音索引
A 阿斐 阿堅 阿九 阿壠 阿翔 艾龍 艾農 艾青 安琪 遨笛
B 巴音博羅 白鶴林 白蓮春 白靈 白萩 柏樺 半秋 北村 北島 貝嶺 卞之琳 冰心
C 蔡麗雙 蔡其矯 蔡天新 曹疏影 昌耀 陳安安 陳德錦 陳東東 陳惠芳 陳敬容 陳克華 陳夢家 陳先發 陳秀喜 陳魚 陳雲虎 成郭 程維 車前子 川美 春樹
D 大車 大荒 大解 大仙 戴望舒 代薇 道輝 島子 鄧詩鴻 丁當 丁泓 杜谷 杜馬蘭 杜運燮 獨孤九 多多 朵朵 朵孩 朵思 朵漁
F 范想 方含 方寬烈 方令孺 方思 方瑋德 非馬 非亞 非楊 飛沙 匪君子 馮乃超 馮文炳 馮雪峰 馮昭 馮至 佛手 符馬活 傅天琳 傅旭華
G 高曉濤 戈麥 根子 格式 公劉 宮哲 管黨生 管管 光未然 谷禾 穀雨 古馬 顧城 郭密林 郭沫若 郭小川 郭志傑
H 海男 海上 海嘯 海子 韓博 韓東 韓高琦 韓國強 韓作榮 寒煙 杭約赫 昊飛泓 何房子 何其芳 何小竹 何植三 黑大春 恆平 虹影 侯吉諒 侯珏 侯馬 黃燦然 黃梵 黃國彬 黃海鳳 黃禮孩 黃沙子 黃翔 黃小名 胡冬 胡風 胡剛毅 胡寬 胡亮 胡適 胡續冬 胡正勇
J 機車 吉木狼格 羈魂 簡單 劍楓 江堤 江子 江河 蔣峰 蔣浩 蔣藍 姜濤 姜宇清 簡寧 賈薇 金克木 京不特 九歌 吉狄馬加 紀弦 JH 君兒
K 康白情 康城 亢霖 克萊兒 柯平 孔孚 匡國泰
L 萊耳 蘭逸塵 蘭馬 藍角 藍藍 藍馬 藍野 老巢 老刀 雷默 雷抒雁 雷子 冷霜 李白鳳 李拜天 李冰 李德武 李鋼 李廣田 李紅旗 李金發 李魁賢 李敏勇 李南 李青松 李輕松 李森 李尚朝 李傻傻 李少君 李師江 李偉 李霞 李賢平 李曉君 李小雨 李亞偉 李瑛 李元勝 李元貞 黎明鵬 梁平 梁實秋 梁小斌 梁曉明 梁元 梁宗岱 廖偉棠 廖亦武 林北子 林庚 林亨泰 林徽因 林家柏 林泠 林莽 林木 林童 林耀德 林希 林雪 林子 凌翼 靈石 零雨 劉半農 劉川 劉春 劉大白 劉東靈 劉立桿 劉立雲 劉漫流 劉夢葦 劉偉雄 劉文旋 劉延陵 劉澤球 劉湛秋 劉自立 666 流沙河 柳下影 柳亞刀 樓河 魯藜 魯鳴 魯西西 魯迅 祿琴 陸輝艷 陸蘇 陸憶敏 路也 洛夫 洛湃 羅寄一 羅門 羅青 羅西 駱一禾 盧衛平 呂德安 呂貴品 呂葉 呂約 呂宗林 綠蒂 綠原
M 馬策 馬非 馬逢華 馬高明 馬驊 馬蘭 馬莉 馬麗華 馬松 馬永波 芒克 麥城 麥芒 麥穗 梅花落 孟浪 夢亦非 夢冉 莫非 莫小邪 莫雅平 莫渝 默默 魔頭貝貝 墓草 木朵 木樺 穆旦 穆木天 穆青 牧斯 牧野
N 娜夜 南渡 南蠻玉 南人 南星 南野 牛波 牛漢 牛慧祥 諾然
O 謳陽北方 歐陽江河
P 潘漠華 龐華 龐培 龐清明 彭國梁 彭凱雷 彭燕郊 彭一田 皮旦 平林舟子 普珉
Q 祁國 圻子 譙達摩 秦巴子 清平 青杏小 敻虹 邱勇
R 饒孟侃 任洪淵 蓉子 若風
S 桑克 三子 森子 山上石 山葉 商禽 尚仲敏 邵洵美 邵燕祥 邵揶 沈方 沈浩波 沈奇 沈睿 沈葦 沈尹默 石光華 盛興 十品 詩陽 施茂盛 施瑋 施蟄存 食指 舒婷 樹才 豎 水晶珠璉 宋非 宋琳 宋渠宋煒 宋尾 宋曉傑 宋曉賢 宋穎豪 蘇金傘 蘇淺 蘇紹連 蘇小乞 孫大梅 孫大雨 孫磊 孫文波
T 譚克修 譚五昌 譚延桐 覃子豪 唐不遇 唐丹鴻 唐果 唐捐 唐祈 唐湜 唐曉渡 唐欣 唐亞平 唐朝暉 湯成偉 湯養宗 陶春 陶里 疼痛 滕雲 天樂 田間 田蕎 田曉青 鐵梅 通宵達旦 童蔚 屠岸 凸凹
W 瓦蘭 王艾 王獨清 王家新 王良和 王明韻 王琪博 王順健 王添源 王統照 王小妮 王寅 王雨之 王珍 王佐良 汪峰 汪國真 汪靜之 汪啟疆 萬夏 韋叢蕪 葦鳴 渭波 魏風華 溫冰然 文虯 文曉村 聞捷 聞一多 雯子 巫昂 吳晨駿 吳明興 吳新宇 烏青
X 向明 祥子 小安 小海 小荒 小君 小引 小雲 肖開愚 肖水 蕭沉 瀟瀟楓子 瀟瀟 曉音 夏菁 夏宇 西川 西渡 席君秋 席慕容 席亞兵 謝華麗 謝湘南 謝宜興 辛笛 辛郁 刑天 熊盛榮 軒轅軾軻 徐柏堅 徐遲 徐東明 徐江 徐敬亞 徐勇 徐玉諾 徐雉 徐志摩 雪迪
Y 啞默 啞石 瘂弦 嚴力 顏溶 岩上 岩鷹 燕曉東 燕窩 雁西 羊 羊令野 陽陽 楊喚 楊鍵 楊克 楊煉 楊黎 楊牧 楊牧 楊平 楊然 楊拓 楊小濱 楊遠宏 楊子 楊宗翰 姚振函 夜林 葉輝 葉匡政 葉世斌 葉維廉 葉延濱 葉玉琳 葉舟 弈江南 伊蕾 伊路 伊沙 依群 易行 殷夫 應修人 尹麗川 殷常青 殷龍龍 遠村 袁可嘉 於賡虞 於懷玉 於堅 於洛生 於小韋 於貞志 余剛 餘光中 余怒 俞平伯 雨田
Z 臧棣 臧克家 曾蒙 曾卓 澤嬰 翟永明 張錯 張耳 張海峰 張進步 張敏華 張默 張祈 張曙光 張新泉 張香華 張小靜 張小雲 張學夢 張岩松 張燁 張遠山 張玉明 張棗 張真 張志 張志民 章平 章德益 趙紅塵 趙麗華 趙野 鄭愁予 鄭單衣 鄭敏 鄭文斌 指紋 中島 鍾鼎文 鍾玲 鍾鳴 周公度 周倫佑 周夢蝶 周濤 周偉馳 周瓚 周澤雄 周作人 庄宗偉 朱文 朱湘 朱朱 朱自清 祝鳳鳴 紫薇 宗白華 鄒荻帆 鄒洪復
中國現代詩歌作品詩集
《郭沫若詩集》 《徐志摩詩集》 《朱自清詩集》 《戴望舒詩集》 《穆旦詩集》 《餘光中詩集》 《北島詩集》 《海子詩集》 《戈麥詩集》
電子書庫 Poetry eBooks
中國現代詩歌大全 519位詩人 [ZIP] 中國現代詩歌精品資料庫 308位詩人 [ZIP] 中國現代詩歌三百首 (新詩筆會) [RAR] 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 (詩歌報) [pdf] 胡適:嘗試集 (撫琴居) [影印][PDF] 郭沫若:女神 (撫琴居) [影印][PDF] 新月詩選 (撫琴居) [影印][PDF] 徐志摩名作欣賞 [TXT] 徐志摩詩選 [PDF] 聞一多:死水 (撫琴居) [影印][PDF] 馮至十四行集 (撫琴居) [PDF] 戴望舒詩集 (E書時空) [EXE] 戴望舒:望舒草 (撫琴居) [影印][PDF] 卞之琳詩選 (撫琴居) [PDF] 九葉集 (撫琴居) [影印][PDF] 穆旦詩集 (撫琴居) [影印][PDF] 餘光中詩集 (E書時空) [EXE] 鄭愁予詩選 (撫琴居) [PDF] 食指詩集 (E書時空) [EXE] 北島詩集 (E書時空) [EXE] 北島詩集 (撫琴居) [PDF] 舒婷的詩 (撫琴居) [PDF] 顧城詩集 (E書時空) [EXE] 顧城詩歌全集 [TXT] 海子詩集 (E書時空) [EXE]
--------------------------------------------------------------------------------
中國詩歌庫 中華詩庫 首頁
2. 《吻火》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吻火》(梁遇春)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Mg97dCsEk2cpDoqKCuxCVg
書名:吻火
作者:梁遇春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8月1日)
出版年份:2013-8-1
頁數:240
內容簡介:
《吻火/學生萬有文庫》收錄了三部分梁遇春的作品,第一部分是《春髂集》的全部內容,第二部分是《淚與笑》的全部內容;第三部分是他的代表性雜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國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紀英國散文大家查爾斯蘭姆,承襲一種悲劇式的幽默,又因紮根於中國古典文學的土壤,從中 汲取養分,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作者簡介:
梁遇春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師從葉公超等名師。其散文風格另闢蹊徑,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寫多篇著作,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
廢名: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稍縱即逝。
胡適:一個極有文學興趣與天才的少年作家。
我愛過的人。
廢名悼念梁遇春
秋心之死,第一回給我喪友的經驗。以前聽得長者說,寫 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無的,我們所可以文字表現者只是 某一種情意,固然不很粗淺但也不很深切的部分,今日我始有 感於此言。在戀愛上頭我不覺如此,一晌自己作文也是興會多 佳,那大概都是做詩,現在我要來在亡友的遺著前面寫一點文 章,屢次提起筆來又擱起,自審有所道不出。人世最平常的大 概是友情,最有意思我想也是友情,友情也最難言罷,這里是 一篇散文,技巧俱已疏忽,人生至此,沒有少年的意氣,沒有 情人的歡樂,剩下的倒是幾句真情實話,說又如何說得真切。 不說也沒有什麼不可,那麼說得自己覺得空虛,可有可無的幾 句話,又何所惆悵呢,惟吾友在天之靈最共嘆息。古人詞多有 傷春的佳句,致慨於春去之無可奈何,我們讀了為之愛好,但 那到底是詩人的善感,過了春天就有夏天,花開便要花落,原 是一定的事,在日常過日子上,若說有美趣都是美趣,我們可 以「隨時愛景光」, 這就是說我是不大有傷感的人。秋心這位 朋友,正好比一個春光,綠暗紅嫣,什麼都在那裡拚命,我們 見面的時候,他總是燕語呢喃,翩翩風度,而卻又一口氣要把 世上的話說盡的樣子,我就不免於想到辛稼軒的一句詞,「 倩 誰喚流鶯聲住」, 我說不出所以然來暗地嘆息。我愛惜如此人 才。世上的春天無可悼惜,只有人才之間,這樣的一個春天, 那才是一去不復返,能不感到摧殘。最可憐,這一個春的懷抱,洪水要來淹沒他,他一定還把著生命的槳,更作一個春的掙扎, 因為他知道他的美麗。他確確切切有他的懷抱,到了最後一刻, 他自然也最是慷慨,這叫做「無可奈何花落去」。 孔子曰,「朝 聞道,夕死可矣。」我們對於一個聞道之友, 只有表示一個敬 意, 同時大概還喜歡把他的生平當作談天的資料, 會怎麼講 就怎麼講,能夠說到他是怎樣完成了他,便好象自己做了一件 得意的工作。秋心今年才二十七歲, 他是「齎志以歿」,若何 可言,哀矣。 若從秋心在散文方面的發展來講,我好象很有話可說。等 到話要說時,實在又沒有幾句。他並沒有多大的成績,他的成 績不大看得見,只有幾個相知者知道他醞釀了一個好氣勢而已。 但是,即此一冊小書,讀者多少也可以接觸此君的才華罷。近 三年來,我同秋心常常見面,差不多總是我催他作文,我知道 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處處閃眼,然而沒有一個線索,稍縱即 逝,他不能同一面鏡子一樣,把什麼都收藏得起來。他有所作, 也必讓我先睹為快,我捧著他的文章,不由得起一種歡欣,我 想我們新的散文在我的這位朋友手下將有一樹好花開。據我的 私見,我們的新文學,散文方面的發達,有應有盡有的可能, 過去文學許多長處,都可在這里收納,同時又是別開生面的, 當前問題完全在人才二字,這一個好時代倒是給了我們充分的 自由,雖然也最得耐勤勞,安寂寞。我說秋心的散文是我們新 文學當中的六朝文,這是一個自然的生長,我們所欣羨不來學 不來的,在他寫給朋友的書簡里,或者更見他的特色,玲瓏多 態,繁華足媚,其蕪雜亦相當,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特有, 秋心年齡尚青,所以容易有喜巧之處,幼稚亦自所不免,如今 都只是為我們對他的英靈被以光輝。他死後兩周,我們大家開 會追悼,我有挽他一聯,文曰,「 此人只好彩筆成婪,為君應是曇華招魂,」 即今思之尚不失為我所獻於秋心之死一份美麗 的禮物,我不能畫花,不然我可以將這一冊小小的遺著為我的 朋友畫一幅美麗的封面,那畫題卻好像是潦草的墳這一個意思而已。
3. 《春醪集「五四」最美的散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醪集》(梁遇春)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XH6N8e8fo4KcWn2yfanwBg
書名:春醪集
作者:梁遇春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1
頁數:224
內容簡介:
現代中國散文的奇異之作,深得英國小品文神髓。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梁遇春的作品依然無出其右,他的寫作風格在當代並無傳人,坊間許多的所謂的隨筆基本上是形似而神不似。也許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梁遇春(1906-1932)是個短命的文學天才,在這個世上他僅僅活了短短的28年。他留下來的作品並不多,除了二十餘種外國文學作品譯著外,他自己的文字主要就是本這本書了,這也是他《春醪集》和《淚與笑》兩個小冊子的集合。是作者用情感、學識和思想醞釀而成的春醪。廢名普說過:「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稍縱即逝」。在文中,他談讀書,論學問,聊愛情,議朋友,引經據典,而毫不迂腐嘮叨,是純粹文學的議論,也屬於文人的清談。在小冊子中,我們看到的作者是如此熱愛生命、贊美人生的,他對待這個美與丑、善與惡、正與邪交織在一起的世界並沒有用「拍案而起」的態度來批判,而是一種冷漠而鄙夷的方式揭露。
4. 急!我要寫畢業論文,關於沈從文[邊城]的,專家,高手幫我指點下寫作方向,是文學方面,非語言方面,
http://www.teachcn.net/zxyw/html/2005/25992.htm
渡船悠悠 情愛涓涓——淺析《邊城》中的人性美
中篇小說《邊城》自問世以來,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註:贊者認為這是「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園詩的傑作」;貶者說它是「掏空了人物的階級屬性」「有意無意地迴避尖銳的社會矛盾」;還有人認為文壇「總有一天會對沈從文作出公正的評價:把沈從文、福樓拜、斯特恩、普羅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倘若我們拋開社會政治經濟的因素,從文學本身的自然魅力(即倫理道德)來審視沈從文的作品,就能明白人們盛贊沈氏的根由了。他的作品「以其獨到的思想認識和藝術表現方式,繪制了一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社會生活的恢宏畫卷」。作品中那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異的湘西邊陲,作為構築善與美的「神廟」的地基。人性,作為文學創作的永恆主題在沈從文筆下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因為在沈從文看來:「一部偉大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慾望。」故表現人性便是他創作的中心。沈從文神往於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牽的原始古樸的人性,他創作時往往去除現實生活中嚴酷的政治經濟關系,而在古老的生活節奏與情調中塑造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種「優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離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在文學的大道上另闢蹊徑,以抒寫自然的人性為題材,從而寄託作者對社會、人生的反思。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說《邊城》就是這類內容的代表。
小說《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追求以及與這追求相呼應的田園牧歌情調。這種情調若和當時由卑鄙的人渣組成的動盪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小說《邊城》正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祖孫之間的親愛、鄰里之間的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
主人公翠翠是一個迷人的形象,是全書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一個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一雙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給了她一顆絕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載滿了她那少女的悠悠歲月。祖孫倆在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邊、小船上、白塔下相依為命。一不貪財,二不羨貴,三不嫌貧,四不偷懶,願守清貧,甘於助人,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勤勞、善良、淡泊。幼小的翠翠正是在這種祥和而又古樸的小屋裡,從爺爺那裡繼承了自己應該繼承的東西,弘揚了本該弘揚的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變化:少了一點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歡笑,多了一份羞澀。由少時爭著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轎,學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縛在頭上,裝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頭聽那迷人的鼓聲,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後來便有了青春期少女們同有的心事。面對著那突如其來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緒,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應該快樂,還是應該憂愁。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頭上,站在渡船上沉靜地慢慢地咀嚼著人生的酸澀苦甜,吞咽著自己為自己釀造的人生苦酒。
後來,翠翠路遇了剛剛在劃船比賽中中了頭獎的儺送,兩顆年輕的心靈撞擊在一起,那種朦朧的愛意便在翠翠心中萌發。從此她覺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種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當別人「無意中提到什麼時」,她會臉紅,在內心深處卻又在盼望著聽到與之有關的內容,等到這種盼望日久天長在心中紮下根之後,她那少女的純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兩年後端午節前夕她又見到了儺送,情不自禁地對爺爺說:「那個人很好。」以至在看劃船時無意間聽到別人議論儺送婚事時,一向沉穩的翠翠心中也便亂作一團,甚至儺送和她說話也忘了應答。後來,儺送在月下為翠翠唱歌,酣夢中的翠翠竟被儺送的情歌所吸引,靈魂也浮了起來。可惜的是她卻不知道這月下唱歌的年輕後生就是自己愛著的儺送。不久,天保為愛離家出走落水而死,儺送尋兄歸來過溪時,又得不到翠翠的一點暗示,便賭氣遠走他鄉。老船夫也溘然長逝。翠翠忍受著親人離去之痛、愛人負氣出走之苦,仍決定留在渡船上翹首期盼心上人的歸來。
��翠翠與儺送這對深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駭世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裙帶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有的只是「遵從古禮」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蘊的東方的傳統美德。作者著重表現了他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在作者的筆下,翠翠是個天真無邪的山區女孩,她聰明、美麗、乖巧、純朴、善良。儺送是個童稚無欺的鄉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熱情、勤勞。在這人傑地靈的偏僻之地,兩顆年青的心靠攏了,他們按照自己的標准同時選擇了對方。一切顯得那麼自然,而在這自然之中卻顯示了「人性」在這塊尚不開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過這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反映了人性美。
��作品展現人性美的第二個方面是通過老船夫對女兒、對孫女的摯愛來體現的。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說中盡力刻畫的另一個人物。在作者的筆下,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他善良、勤勞、朴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幹人」「年紀雖大,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凡事求個心安理得」。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背著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死於暴病,女兒為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起了撫養外孫女的責任。隨著歲月的流逝,轉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夫的心裡又多了一層心事:為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為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旋於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置了一些障礙,導致了一系列的誤會,最終釀成了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他帶著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彷彿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化身;他對女兒、外孫女無私的愛彷彿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緣紐帶。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朴的人性之美。
��小說正是通過老船夫這個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現親子之愛的人情美。
��《邊城》中的人性美還表現在鄰里之間的互愛中。船總順順便是這一類的總代表。他「大方灑脫」「歡喜交朋結友,慷慨又能濟人之急」。對「因船隻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退伍兵士、游學文人墨客」,「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狹隘,少了商人聚斂錢財的貪婪與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陰險奸詐;多了一副兩里人的寬闊豪爽的胸懷,多了一顆仗義疏財的仁義之心,多了一種鄉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這種美德影響著鄉鄰,從而在這塊不顯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裡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風,而且這種「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的淳樸民情在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著一代又一代,演義著一個又一個傳奇式的田園牧歌故事。面對著風雨中喪親失業、無依無靠的翠翠,他盡釋前嫌,忙前忙後。就連城中楊馬兵也趕來幫忙,並重新擔負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雛——翠翠。這就是湘西的風土人情,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這份濃濃的人情、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為知書達禮、寡心靜欲者為之汗顏。在這里沒有什麼地位的尊卑之別,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在這里沒有勾心鬥角、強取豪奪,有的只是心與心的交換、血與血的對流。
��沈從文正是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
��作者正是通過老船夫對子女的摯愛親情,去和當時社會的你爭我奪、弱肉強食形成對照,去呼喚那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去追求那「無侮無憂」的遠古社會,去保存那「遵從古禮」的美德。
��小說《邊城》正是通過「鄰里之愛」來展示這塊凈土上的人們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從而體現作者拒絕「現代」,厭惡「文明」,以此來寄託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管窺蠡測不足以道萬一。從以上三個方面的陳述,我們可看見作者那「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精緻,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的「希臘小廟」中所供奉的「人性」之美。
http://over.tngs.tn.e.tw/forums/91/91-kh-m/1985.htm?zone=kh&ename=rssh&cname=市立瑞祥高中&fnum=1985&laddle=9111
一●相關書訊:
<邊城>是一本短篇小說,像是在敘述一處被世界所遺忘的寶地,在那寶地上很平凡的生活正在上演,親情、愛情及鄉民之間互相幫忙、互相關懷的情感,平凡到幾乎快令人遺忘這就是生活。難得的是,作者從未踏進學校的大門,全靠自修成為一流作家,尤其故事的細膩感人絕對超出想像的細密,除此之外,作者想表達在社會變動之下被大家所遺忘的、放棄的關懷之情,他希望帶領一些人一起走進對社會的省思,作者也不諱言這本書只預備給小人物看,並無刻意要給文學批評者或理論家看,他只是將他的關懷寫在書上並傳播給關心社會的人。
二●內容摘錄:
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和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兒薄薄的凄涼。於是,這日子成為痛苦的東西了。翠翠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p.103-104>
三●我的觀點:
沈從文,他的作品向來氤氳著一種與世隔絕的調調,像長長的詩篇,吸引人的不是華麗的外表,而是淳樸的靈魂。看多了現代都市小說,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遺忘了些什麼,就在周遭很近很近的地方。在一次偶然翻閱中,我被沈文從的作品給震住了,原來被我所遺忘的就是關懷社會,忘了去關心一個我生長的國家、我周遭的環境,總是覺得那是大人們的事,政治人物們自己在玩的游戲,與我無關。然而我卻忘了人生很苦很苦,因此尋找感動成了維持生命意義的重要動力,有了感動它可以美麗,它也可以多采多姿,但是,感動的前提就是要付出關心,一直一直付出,即使可能不會有回報。
在<邊城>一書中,我看見了鄉下人的質朴、勤奮、正直,還有他們的寬容,這使我倏然的心酸,從前從前台灣人的歷史也曾經是這麼述寫著,一切的一切彷佛看過、聽過,甚至這氣息也是這麼的熟悉,強烈的撼動我的內心,啊!真懷念小時後的一切,想想從前的台灣也處處蘊育著最美最美的人情味,最濃最濃的鄉土情,所以它曾是座名叫福爾摩沙的寶島,這讓我不禁思考著:如果在文明富有卻彼此生疏和文明落後卻彼此關懷之間只能擇一,我會選哪一個?社會會選擇哪一個?難道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然而這好像是一種世界無奈的趨勢。
本書描寫的愛情,有著若即若離的飄飄感,將鄉下人的含蓄描寫的淋漓盡致,而作者對孫女<翠翠>情竇初開的情事描寫,宛如爺爺低喃著一篇長長的詩,美麗而凄涼,自從那晚美麗的夢在翠翠靈魂深處發了酵,那美妙的歌聲就一直眷戀在翠翠的心窩,就像質朴的鄉下小姑娘,相對於現代社會紛亂的男女關系,可愛多了也簡單多了。但結局是翠翠心愛的人因氣憤蒙蔽雙眼而看不清事實產生誤會來作句點,雖然這誤會增加了故事的美卻更加的殘忍,人和人之間總是會發生這些事,它保留一個故事美感,但它終究是個遺憾、缺陷,一個不完美的句點。再者<祖孫情>也是撼動人心的情節之一,祖父與翠翠的細膩互動強烈散出的親情,令人心生羨慕,反觀,現今社會可以散發出如此強烈親情的家庭正一滴一滴的減少,居然還有女兒告母親上法庭,孩子弒雙親、打父母的,三四十歲的人伸手向父母要錢不成砍死雙親的,試想,這個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難道文明油氣又與親情犯了沖,還是社會在改變,人的觀念也在變,最後連人心也都丟了,這是算社會進步還是退步呢?然而書中的祖父因為愛的太深所以處處尋找他以為對翠翠是最好的選擇,卻不幸弄巧成拙,以致於翠翠的人生由一顆閃亮的水晶,因一時的失手,頓失光彩成了一顆普普通通的石子,乍看之下祖父的行為挺令人氣惱的,但,想想這塊閃亮的水晶是誰一點一滴琢磨出來的呢?縱使這顆水晶成了石子不再閃亮、晶瑩透徹,但是石子仍擁有自己獨特的光亮,就算失去了一切翠翠仍有活下去的慾望,她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即使她可能一直孤獨,也可能下一秒她就能得到幸福,雖然在愛情上它可能是個完結篇,但是對翠翠的人生而言,它絕對是個序曲,因為她走出了一條與母親不一樣的路,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直處於順境的,就算在逆境,也要活的有特色,至少是很認真的在過生活,但總覺得現今社會承受壓力的能力太小,看看從前台灣清苦的生活,喊苦的沒幾個更不會有人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反倒是現在,社會富裕了許多,但失去的似乎更多。
本書另一特點,就是它的景色描寫,沈從文先生所描繪的四川湘西茶峒擁有著與現代都市文明所不同的魅力,吸引我的是它的遼闊還有那深幽的氣息,像對著山谷唱歌般,我的內心也產生了回響,稚盪在空氣中隨著微風飄出雲河,緩緩蔓延至天際,就是這種可以包容一切的舒暢,也許是因為台灣太小的緣故,因此要感受到大自然的澎湃氣勢有點難,但總覺得如此壯觀遼闊的景象會為人帶來感動,和莫名的滿足。
這本書最最難得的地方,就是它總是巧妙的啟發我思考一些社會問題,它在情感方面的描寫雖然是淡淡的,但卻意外在我體內卻產生強烈的共鳴,那是一種因懷念平凡而產生的情緒,深深感動著它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就像站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等待即將沒入沙中的夕陽,靜靜的,悄悄的,感受它的永恆。
四●討論議題:
現代社會在各方面不斷的進步、革新,然而人類對許多事情處理的方法、態度卻好像一直在退化,是哪方面出了問題呢?雖然大家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卻不多人去真正的正視這個問題,它一直都存在,並且惡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但人類處理它的速度卻很遲緩,它有益加嚴重的趨勢。
http://8.wmban.net/a.asp?a=b2lO7.html
《邊城》新論——對「牧歌情調」說的批判
《邊城》是沈從文小說中一部極富詩意、極美的抒情中篇,是他對極推崇的屠格涅夫「揉游記散文和小說故事而為一」的創作方法的成功嘗試,也就是常被人們認為最具有牧歌情調的表現作者理想世界的作品。
要全面正確地評價一部文學作品,准確把握一個作家的創作風格,僅就作品特定的環境、情節等的探討是很不夠的。要正確地分析沈從文反映湘西獨特風貌的文學作品,准確把握他「那作品背後隱伏的悲痛」,決非易事。他不是將認識、道理、倫理觀念粘附於作品外部,而總是將道理和情感傾向隱蔽在現象描繪中,用那種笨拙而獨特的文字句式,那種舒緩從容的敘述節奏,那種真切而又含蓄的抒情姿態,傳達他那「鄉下人」的獨特感受,讓意象展示生活的全部豐富性、復雜性和微妙性。只有深入地探究他生活的歷程,他的文學觀點以及文化價值取向等等,才可能比較全面地理解他何以獨樹「人性」大旗,甘受不為「多數人」理解的寂寞與孤獨,矢志走完了自己的文學歷程。
沈從文青少年時代生活的地方,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的「鎮簟」。一那裡有一條曾經為屈原溯江而行的長年澄清的沅水,在那塊充滿了原始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是正直的,誠實的,生活有些方面極其偉大,有些方面又極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極其美麗,有些方面又極其瑣碎。」二「人人潔身信神,守法愛官。」三這是他魂系神往一生的地方。
但是,當二十歲的沈從文,滿懷了對新生活的嚮往,奇跡般「呆頭呆腦」地出現在北京街頭的時候,他首先得到的是城裡人對「鄉巴佬」的愚弄。「從湘西到北京,沈從文跨越的不只是幾千里的地理距離,他同時跨越了一個甚至幾個時代的歷史空間。」四求學願望的不能實現,日常生活的拮據和困難,譏餓與寒冷,磨礪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全面地認識了社會,認識了人生。他看到了都市上流社會紳士階級人物的虛偽與卑鄙,愚昧與貪婪,道德的淪喪與人性的墮落。他常常感嘆:「血管里流著你們民族健康血液的我,二十七歲的生命,有一半為都市生活所吞噬」,「所有值得稱為高尚的性格,如象那熱情,與勇敢,與誠實,早已完全消失殆盡。」五他說:「我真願意到黃河岸邊去,和短衣漢子坐在黃土窖里,面對湯湯濁流,寢饋在炮火鐵雨中一年半載,必可將生命化零為整,單單純純的熬下去,走出這個瑣碎、懶惰、敷衍、虛偽的衣冠社會。」六其厭惡、憎恨之情溢於言表。
城市對他的輕慢,逼迫他回首,他的內心深處翻湧起無法遏止的思鄉情緒。那澄澈的河水,青翠的山巒,那老少無欺的淳樸,自生自滅的自在狀態,喚醒了他的夢,他所體驗過的親切和快樂。「我喜歡同『會朋』那種人抬一籮米到溪里去淘,看見一個大奶肥臀婦人過橋時就唱歌。我羨慕『夫婦』們在好天氣下上山做獃事情。我極高興把一支筆畫出那鄉村典型人物的臉同心。……在那上面我解釋我生活的愛憎……」七這種感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的一種共同的趨向,羅素說過:「正象所有開化得很快的社會一樣,希臘人,至少是某一部分希臘人,發展了一種對原始事物的愛慕,以及一種對於比當時道德所裁可的生活方式更為本能的,更加強烈的生活方式的熱望。」八因而,他不惜用盡筆墨,和著心血去嘔歌,去展示那充滿了宗教神秘,剽悍和原始的,與清水流雲,青山秀林融為一體的湘西世界。以此來反襯那腐敗、沒落的城市文明。作家努力實現著這目的,以便能使讀者越過形象的主體,「越過那條間隔城鄉的深溝,從一個鄉下人的作品,發現一種燃燒的感情,對於人類智慧與美麗永遠的傾心,康健誠實的贊頌,以及對於愚蠢自私極端憎惡的感情。」九
沈從文這個身上流淌著苗族血液的作家,在那凄風楚雨的世界裡,性靈受到陶冶。對上下求索,百折不悔的屈原的尊崇,對以柔勝剛,以退為進的老莊的認可,鑄成他酷愛虛空靜美,向人的「生命」底蘊探索,企圖尋回現今世界失去的「生命」的自然本質的倔強性格。他廣泛地接觸了外國優秀的文學作品,文化傳統,但都被他所具有的本位文化同化了,他顯得不卑不亢 ·····
5. 《如此愉悅,如此憂傷20世紀文學經典漫讀》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如此愉悅,如此憂傷》(吳曉東)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1Yq3VOOjWFbouvzeG-MLjQ
書名:如此愉悅,如此憂傷
作者:吳曉東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份:2018-9
內容簡介:
在任何一個時代小說都是自我和世界的關系的一個隱喻。想要了解20世紀人類的生存世界,認識20世紀人類的心靈境況,讀20世紀的現代主義文學經典是最為可行的途徑。我們可以從卡夫卡那裡領悟先知的深邃和隱秘的思想、孤獨的預見力和寓言化的傳達;從青年加繆那裡感受什麼是激情方式,學習什麼是反叛;從昆德拉那裡了解現代主義作家對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本身的無窮追索;從博爾赫斯的大網路全書那裡領悟世界的總體圖式…… 正是這些帶來了對文學性的經驗,對經典的領悟以及對人類生存圖景的認知。同時,在中國文學的視域內,「狂人」的絕望、廢名的鄉土記憶、張愛玲的感性世界、北島的心靈歷程又再次帶領我們去感知那些夢想、感性、反叛、失落以及苦難。如此愉悅,如此憂傷。
作者簡介:
吳曉東,黑龍江省勃利縣人。1984年至1994年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陽光與苦難》、《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史》(合著)、《記憶的神話》、《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鏡花水月的世界》、《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漫讀經典》、《文學的詩性之燈》、《廢名·橋》、《二十世紀的詩心》、《文學性的命運》、《臨水的納蕤思——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藝術母題》等。
6. 《民國清流3大師們的中興時代》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民國清流3》(汪兆騫)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kFJHzuSFXkfs0FPbVtF5Rg
書名:民國清流3
作者:汪兆騫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7
頁數:296
內容簡介:
隱匿山林還是出世救亡?且看民國大師們的非常抉擇!
★葉辛、何建明、張抗抗、梁曉聲、李敬澤、葉廷芳、張頤武、王躍文、余世存、孫郁、解璽璋、岳南、李建軍等眾名家傾情推薦!
本書系民國清流大師們的集體傳記系列之三。
本書沿襲《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的風格,承接前兩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30年),講述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五年(1931年至1936年)再次成為文化主戰場的北平呈現出的中興景觀。期間,國共兩黨合作破裂之後,政治斗爭激烈而嚴酷,日寇逐步開展侵華活動。民族內憂外患的危急關頭,中國知識分子如何抉擇?
文化主將們嚴重分化後,紛紛從上海回歸北平,新的知識分子成長起來,「天才成群地來」,胡適、周作人、老舍、廢名、章太炎、劉師培、劉半農、俞平伯、沈從文、冰心、金岳霖、蕭乾、張恨水、朱自清、錢穆、傅斯年、陳寅恪、梁實秋等大師,或選擇振臂高呼,團結民眾,救亡圖存,或選擇滅跡山林,躲進小樓成一統,追求個人成就。民國學界一時雲蒸霞蔚,是為中興時代。
作者不囿於故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民國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他們獨特而復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作者簡介:
汪兆騫:生於194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原《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中國作協會員。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門內客》《記憶飄逝》《紫塞煙雲》《張騫》等,新近出版有《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文壇亦江湖:大師們的相重與相輕》,深受讀者好評。
7. 現代詩有名的作家
中華詩庫::現代詩庫
共有613位詩人,8744首詩歌,1582個文檔
作品匯編
中國現代詩歌流派
中國現代詩歌史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概述
中國現代詩人年表
中國現代詩歌作品詩集
中國現代詩人索引
電子書庫
現代詩歌電子書庫
--------------------------------------------------------------------------------
--------------------------------------------------------------------------------
--------------------------------------------------------------------------------
作品匯編
中國現代詩歌發展概述
20世紀20年代:
嘗試派 文學研究會(人生派) 創造社(早期浪漫主義) 湖畔詩派 新格律詩派(新月派) 中國早期象徵詩派 20世紀30年代:
中國現代派詩群 漢園三詩人 七月派 20世紀40年代:
中國新詩流派 九葉詩派(九葉詩人) 20世紀50年代:
中國現實主義 新現代主義(現代派詩群) 藍星詩群(藍星詩社) 創世紀詩群(創世紀詩社) 20世紀70年代:
朦朧派(今天派) 白洋淀詩群 中國新現實主義 20世紀80年代:
新邊塞詩派 大學生詩派 第三代詩群(新生代) 莽漢主義 整體主義 海上詩派 圓明園詩派 撒嬌派 他們詩群 丑石詩群 非非主義(紅色寫作) 神性寫作 新鄉土詩派 知識分子寫作詩群 20世紀90年代:
網路詩歌(網路詩人) 民間寫作 第三條道路寫作 中間代 信息主義 70後詩人 21世紀初:
下半身寫作 荒誕主義 靈性詩歌 新江西詩派 垃圾派 80後詩人
中國現代詩人年表
20世紀20年代:
劉大白 魯迅 沈尹默 周作人 胡適 劉半農 郭沫若 徐玉諾 劉延陵 康白情 徐志摩 宗白華 王統照 王獨清 邵洵美 朱自清 聞一多 何植三 徐雉 穆木天 冰心 俞平伯 劉夢葦 應修人 李金發 馮乃超 汪靜之 潘漠華 於賡虞 饒孟侃 梁實秋 馮雪峰 梁宗岱 馮至 孫大雨 韋叢蕪
20世紀30年代:
方令孺 馮文炳 胡風 林徽因 鍾鼎文 朱湘 戴望舒 施蟄存 臧克家 李廣田 蘇金傘 阿壠 方瑋德 殷夫 艾青 卞之琳 林庚 陳夢家 何其芳 金克木 辛笛 覃子豪 光未然 李白鳳 紀弦 魯藜 徐遲 田間 鄒荻帆 杜谷 彭燕郊 南星
20世紀40年代:
王佐良 陳敬容 杭約赫 蔡其矯 杜運燮 穆旦 羅寄一 唐祈 唐湜 鄭敏 袁可嘉 綠原 馬逢華 曾卓 牛漢 聞捷 屠岸 張志民 公劉 文曉村 宋穎豪
20世紀50年代:
郭小川 周夢蝶 陳秀喜 羊令野 林亨泰 夏菁 孔孚 方思 李瑛 洛夫 羅門 蓉子 餘光中 麥穗 楊喚 流沙河 張默 瘂弦 邵燕祥 林希 昌耀 李魁賢 林泠 岩上
20世紀60年代:
方寬烈 向明 管管 大荒 商禽 辛郁 鄭愁予 劉湛秋 非馬 白萩 任洪淵 葉維廉 陶里 朵思 張香華 楊牧 黃翔 雷抒雁 綠蒂 啞默 李元貞 方含 李敏勇 張燁 莫渝 食指 鍾玲
20世紀70年代:
敻虹 張學夢 張新泉 張錯 汪啟疆 楊牧 周濤 章德益 羈魂 黃國彬 依群 韓作榮 羅青 葉延濱 北島 江河 林莽 蘇紹連 芒克 根子 白靈 李小雨 多多 海上 胡寬 劉自立 葉輝 舒婷 田曉青 艾農 王添源 嚴力 梁小斌 楊煉 顧城 孫大梅
20世紀80年代(上):
姚振函 席慕容 楊遠宏 傅天琳 徐敬亞 零雨 伊蕾 李鋼 周倫佑 鍾鳴 馬麗華 呂宗林 於堅 唐曉渡 匡國泰 劉立雲 王小妮 翟永明 阿堅 邵揶 梁平 柏樺 藍馬 歐陽江河 童蔚 汪國真 張曙光 呂貴品 王家新 雪迪 姜宇清 庄宗偉 彭國梁 楊克 大解 楊平 島子 葉世斌 陳德錦 廖亦武 石光華 馬高明 楊然 侯吉諒 吳明興 葦鳴 貝嶺 大仙 彭一田 孫文波 十品 湯養宗 郭密林 余剛 黑大春 牛波 秦巴子 肖開愚 莫非 瀟瀟 趙野 黎明鵬 吉狄馬加 陳東東 陳克華 殷龍龍 呂德安 韓東 駱一禾 孟浪 李霞 王良和 於小韋 王明韻 蔡麗雙 黃海鳳 老巢 江堤 張耳 胡冬 丁當 普珉 林雪 陸憶敏 小君 楊黎 海男
20世紀80年代(下):
張棗 清平 唐亞平 王寅 凸凹 紫薇 譚延桐 林耀德 胡剛毅 陳雲虎 蕭沉 指紋 麥城 萬夏 馬松 周澤雄 張遠山 車前子 李亞偉 何小竹 宋渠宋煒 西川 鄭單衣 李德武 吉木狼格 黃燦然 遠村 飛沙 席君秋 郭志傑 渭波 林童 陳惠芳 黃梵 中島 梁曉明 張敏華 海子 顏溶 劉偉雄 默默 小安 徐東明 劉漫流 恆平 瓦蘭 小海 尚仲敏 王琪博 燕曉東 雁西 謝宜興 盧衛平 祿琴 汪峰 韓高琦 宮哲 李青松 京不特 蔣藍 劉立桿 李森 邱勇 吳新宇 龐清明 張志 夜林 周瓚 宋曉傑 劉文旋 陽陽 刑天 李尚朝 葉匡政 路也 馬莉 代薇 阿翔 徐柏堅 唐朝暉 海嘯 柯平 洛湃 南野 沈奇 沈睿 宋琳 夏宇 李輕松 張真 伊路 鄧詩鴻 老刀 雷默 葉舟
20世紀90年代(上):
詩陽 簡寧 蔡天新 楊小濱 JH 魯鳴 祝鳳鳴 丁泓 非楊 夢冉 藍角 臧棣 李南 梁元 潘維 杜馬蘭 林東威 吳晨駿 藍藍 莫雅平 宋曉賢 伊沙 戈麥 余怒 侯馬 陳先發 朱文 若風 桑克 西渡 徐江 楊鍵 李少君 韓國強 君兒 祁國 牧野 譚五昌 寒煙 殷常青 鐵梅 安琪 萊耳 陸蘇 謳陽北方 傅旭華 徐勇 黃小名 獨孤九 王艾 劉澤球 牧斯 江子 陶春 林家柏 楊拓 張祈 馬非 南人 朵漁 胡續冬 范想 沈浩波 韓博 古馬 於洛生 席亞兵 樹才 巴音博羅 施瑋 宋非 章平 鄭文斌 周偉馳 朱朱 巫昂 沈方 沈葦 孫磊 麥芒 馬蘭 馬永波 李元勝 劍楓
20世紀90年代(下):
龐培 程維 虹影 唐欣 趙麗華 格式 張小雲 非亞 啞石 譙達摩 馬策 凌翼 葉玉琳 唐捐 平林舟子 文虯 張海峰 趙紅塵 李曉君 佛手 唐果 三子 艾龍 呂約 簡單 尹麗川 白鶴林 謝湘南 盛興 阿九 道輝 曉音 陳安安 滕雲 曾蒙 靈石 圻子 白連春 北村 陳魚 大車 高曉濤 谷禾 何房子 蔣浩 姜濤 賈薇 康城 亢霖 雷子 冷霜 廖偉棠 李紅旗 林北子 林木 666 李偉 魯西西 呂葉 木朵 娜夜 彭凱雷 青杏小 森子 施茂盛 唐丹鴻 王順健 王雨之 雯子 楊子 楊宗翰 岩鷹 祥子 雨田 俞心焦
21世紀初(上):
張岩松 於懷玉 張玉明 藍野 小引 於貞志 管黨生 林子 夢亦非 符馬活 劉春 龐華 羅西 譚克修 李拜天 馬驊 穆青 昊飛泓 魏風華 宋尾 魔頭貝貝 墓草 李師江 南蠻玉 劉川 胡亮 溫冰然 李賢平 蘭馬 天樂 周公度 烏青 胡正勇 曹疏影 小荒 樓河 牛慧祥 鄒洪復 梅花落 謝華麗 穀雨 唐不遇 蘭逸塵 阿斐 熊盛榮 田蕎 肖水 李傻傻 蔣峰 莫小邪 瀟瀟楓子 張小靜 朵孩 南渡 劉東靈 張進步 馮昭 湯成偉 春樹 蘇小乞 澤嬰 王珍 克萊兒 蘇淺 柳亞刀 柳下影 山上石 疼痛 九歌 易行 半秋 小雲 朵朵 川美 匪君子 黃禮孩 黃沙子 遨笛 水晶珠璉 燕窩 諾然 機車 成郭 木樺 皮旦 豎 通宵達旦 弈江南 軒轅軾軻 羊 山葉 侯珏 李冰 陸輝艷
中國現代詩人拼音索引
A 阿斐 阿堅 阿九 阿壠 阿翔 艾龍 艾農 艾青 安琪 遨笛
B 巴音博羅 白鶴林 白蓮春 白靈 白萩 柏樺 半秋 北村 北島 貝嶺 卞之琳 冰心
C 蔡麗雙 蔡其矯 蔡天新 曹疏影 昌耀 陳安安 陳德錦 陳東東 陳惠芳 陳敬容 陳克華 陳夢家 陳先發 陳秀喜 陳魚 陳雲虎 成郭 程維 車前子 川美 春樹
D 大車 大荒 大解 大仙 戴望舒 代薇 道輝 島子 鄧詩鴻 丁當 丁泓 杜谷 杜馬蘭 杜運燮 獨孤九 多多 朵朵 朵孩 朵思 朵漁
F 范想 方含 方寬烈 方令孺 方思 方瑋德 非馬 非亞 非楊 飛沙 匪君子 馮乃超 馮文炳 馮雪峰 馮昭 馮至 佛手 符馬活 傅天琳 傅旭華
G 高曉濤 戈麥 根子 格式 公劉 宮哲 管黨生 管管 光未然 谷禾 穀雨 古馬 顧城 郭密林 郭沫若 郭小川 郭志傑
H 海男 海上 海嘯 海子 韓博 韓東 韓高琦 韓國強 韓作榮 寒煙 杭約赫 昊飛泓 何房子 何其芳 何小竹 何植三 黑大春 恆平 虹影 侯吉諒 侯珏 侯馬 黃燦然 黃梵 黃國彬 黃海鳳 黃禮孩 黃沙子 黃翔 黃小名 胡冬 胡風 胡剛毅 胡寬 胡亮 胡適 胡續冬 胡正勇
J 機車 吉木狼格 羈魂 簡單 劍楓 江堤 江子 江河 蔣峰 蔣浩 蔣藍 姜濤 姜宇清 簡寧 賈薇 金克木 京不特 九歌 吉狄馬加 紀弦 JH 君兒
K 康白情 康城 亢霖 克萊兒 柯平 孔孚 匡國泰
L 萊耳 蘭逸塵 蘭馬 藍角 藍藍 藍馬 藍野 老巢 老刀 雷默 雷抒雁 雷子 冷霜 李白鳳 李拜天 李冰 李德武 李鋼 李廣田 李紅旗 李金發 李魁賢 李敏勇 李南 李青松 李輕松 李森 李尚朝 李傻傻 李少君 李師江 李偉 李霞 李賢平 李曉君 李小雨 李亞偉 李瑛 李元勝 李元貞 黎明鵬 梁平 梁實秋 梁小斌 梁曉明 梁元 梁宗岱 廖偉棠 廖亦武 林北子 林庚 林亨泰 林徽因 林家柏 林泠 林莽 林木 林童 林耀德 林希 林雪 林子 凌翼 靈石 零雨 劉半農 劉川 劉春 劉大白 劉東靈 劉立桿 劉立雲 劉漫流 劉夢葦 劉偉雄 劉文旋 劉延陵 劉澤球 劉湛秋 劉自立 666 流沙河 柳下影 柳亞刀 樓河 魯藜 魯鳴 魯西西 魯迅 祿琴 陸輝艷 陸蘇 陸憶敏 路也 洛夫 洛湃 羅寄一 羅門 羅青 羅西 駱一禾 盧衛平 呂德安 呂貴品 呂葉 呂約 呂宗林 綠蒂 綠原
M 馬策 馬非 馬逢華 馬高明 馬驊 馬蘭 馬莉 馬麗華 馬松 馬永波 芒克 麥城 麥芒 麥穗 梅花落 孟浪 夢亦非 夢冉 莫非 莫小邪 莫雅平 莫渝 默默 魔頭貝貝 墓草 木朵 木樺 穆旦 穆木天 穆青 牧斯 牧野
N 娜夜 南渡 南蠻玉 南人 南星 南野 牛波 牛漢 牛慧祥 諾然
O 謳陽北方 歐陽江河
P 潘漠華 龐華 龐培 龐清明 彭國梁 彭凱雷 彭燕郊 彭一田 皮旦 平林舟子 普珉
Q 祁國 圻子 譙達摩 秦巴子 清平 青杏小 敻虹 邱勇
R 饒孟侃 任洪淵 蓉子 若風
S 桑克 三子 森子 山上石 山葉 商禽 尚仲敏 邵洵美 邵燕祥 邵揶 沈方 沈浩波 沈奇 沈睿 沈葦 沈尹默 石光華 盛興 十品 詩陽 施茂盛 施瑋 施蟄存 食指 舒婷 樹才 豎 水晶珠璉 宋非 宋琳 宋渠宋煒 宋尾 宋曉傑 宋曉賢 宋穎豪 蘇金傘 蘇淺 蘇紹連 蘇小乞 孫大梅 孫大雨 孫磊 孫文波
T 譚克修 譚五昌 譚延桐 覃子豪 唐不遇 唐丹鴻 唐果 唐捐 唐祈 唐湜 唐曉渡 唐欣 唐亞平 唐朝暉 湯成偉 湯養宗 陶春 陶里 疼痛 滕雲 天樂 田間 田蕎 田曉青 鐵梅 通宵達旦 童蔚 屠岸 凸凹
W 瓦蘭 王艾 王獨清 王家新 王良和 王明韻 王琪博 王順健 王添源 王統照 王小妮 王寅 王雨之 王珍 王佐良 汪峰 汪國真 汪靜之 汪啟疆 萬夏 韋叢蕪 葦鳴 渭波 魏風華 溫冰然 文虯 文曉村 聞捷 聞一多 雯子 巫昂 吳晨駿 吳明興 吳新宇 烏青
X 向明 祥子 小安 小海 小荒 小君 小引 小雲 肖開愚 肖水 蕭沉 瀟瀟楓子 瀟瀟 曉音 夏菁 夏宇 西川 西渡 席君秋 席慕容 席亞兵 謝華麗 謝湘南 謝宜興 辛笛 辛郁 刑天 熊盛榮 軒轅軾軻 徐柏堅 徐遲 徐東明 徐江 徐敬亞 徐勇 徐玉諾 徐雉 徐志摩 雪迪
Y 啞默 啞石 瘂弦 嚴力 顏溶 岩上 岩鷹 燕曉東 燕窩 雁西 羊 羊令野 陽陽 楊喚 楊鍵 楊克 楊煉 楊黎 楊牧 楊牧 楊平 楊然 楊拓 楊小濱 楊遠宏 楊子 楊宗翰 姚振函 夜林 葉輝 葉匡政 葉世斌 葉維廉 葉延濱 葉玉琳 葉舟 弈江南 伊蕾 伊路 伊沙 依群 易行 殷夫 應修人 尹麗川 殷常青 殷龍龍 遠村 袁可嘉 於賡虞 於懷玉 於堅 於洛生 於小韋 於貞志 余剛 餘光中 余怒 俞平伯 雨田
Z 臧棣 臧克家 曾蒙 曾卓 澤嬰 翟永明 張錯 張耳 張海峰 張進步 張敏華 張默 張祈 張曙光 張新泉 張香華 張小靜 張小雲 張學夢 張岩松 張燁 張遠山 張玉明 張棗 張真 張志 張志民 章平 章德益 趙紅塵 趙麗華 趙野 鄭愁予 鄭單衣 鄭敏 鄭文斌 指紋 中島 鍾鼎文 鍾玲 鍾鳴 周公度 周倫佑 周夢蝶 周濤 周偉馳 周瓚 周澤雄 周作人 庄宗偉 朱文 朱湘 朱朱 朱自清 祝鳳鳴 紫薇 宗白華 鄒荻帆 鄒洪復
中國現代詩歌作品詩集
《郭沫若詩集》 《徐志摩詩集》 《朱自清詩集》 《戴望舒詩集》 《穆旦詩集》 《餘光中詩集》 《北島詩集》 《海子詩集》 《戈麥詩集》
電子書庫 Poetry eBooks
中國現代詩歌大全 519位詩人 [ZIP] 中國現代詩歌精品資料庫 308位詩人 [ZIP] 中國現代詩歌三百首 (新詩筆會) [RAR] 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 (詩歌報) [PDF] 胡適:嘗試集 (撫琴居) [影印][PDF] 郭沫若:女神 (撫琴居) [影印][PDF] 新月詩選 (撫琴居) [影印][PDF] 徐志摩名作欣賞 [TXT] 徐志摩詩選 [PDF] 聞一多:死水 (撫琴居) [影印][PDF] 馮至十四行集 (撫琴居) [PDF] 戴望舒詩集 (E書時空) [EXE] 戴望舒:望舒草 (撫琴居) [影印][PDF] 卞之琳詩選 (撫琴居) [PDF] 九葉集 (撫琴居) [影印][PDF] 穆旦詩集 (撫琴居) [影印][PDF] 餘光中詩集 (E書時空) [EXE] 鄭愁予詩選 (撫琴居) [PDF] 食指詩集 (E書時空) [EXE] 北島詩集 (E書時空) [EXE] 北島詩集 (撫琴居) [PDF] 舒婷的詩 (撫琴居) [PDF] 顧城詩集 (E書時空) [EXE] 顧城詩歌全集 [TXT] 海子詩集 (E書時空) [EXE]
--------------------------------------------------------------------------------
中國詩歌庫 中華詩庫 首頁
8. 《廢名·橋》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廢名·橋》(吳曉東)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qLK1M3QXM1lHrtDnQpV-uA
書名:廢名·橋
作者:吳曉東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5
頁數:115
內容簡介:
《廢名•橋》是對廢名《橋》一書的詩學解讀,統觀乃一部詩化小說研究,散讀則為一組文化散文。廢名堪稱是中國現代詩化小說的鼻祖,他花了十年光陰精心創作的《橋》被朱光潛稱為「破天荒」的作品,是詩化小說的代表作。《橋》中充滿了鏡花水月的幻美色彩,它的烏托邦般的田牧歌情調是通過對女兒國、兒童樂園、鄉土的日常生活與民俗世界等幾個層面的詩性觀照體現的,最終使小說生成為一個東方理想國的象徵圖式。在技巧上,《橋》運用了「唐人寫絕句」的手法。這種詩化特徵又使它成為一個晦澀難讀的文本。《鏡花與水月》從詩學的角度對廢名這部小說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試圖從語言和手法的層面切入《橋》的世界,通過對「心象」范疇的捕捉和辨析,揭示了小說的詩學獨特性,並展示了一個學界尚未充分觸及的微觀詩學的研究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