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氣功,急
氣功不是不能自學,只是不能盲目瞎練。連基本的術語都不懂、練功中的反應如何處理都不知道,不出問題才叫奇怪了。
下面這個鏈接說了氣功的起源以及重大歷史失誤,客觀的描述了氣功是什麼。
http://hi..com/%CA%B1%C9%D0%D2%C2%B9%F12/blog/category/%C6%F8%B9%A6
對氣功有個大概印象後看一下呂繼唐著的《靜功養生的理和法》作為理論基礎不要盲目瞎練。至少要了解姿勢、意念、呼吸的關系,明白氣功中的術語比如什麼是含胸拔背、虛靈頂頸等,如何處理練功中出現的反應。這本書對只聽過氣功這個名詞的人非常合適,說明了氣功的本質就是「松」「靜」二字只要按照這兩個字去做就不會出問題。網路上可以搜得到,在豆丁網能看PDF格式的。
作為初學建議練無意念的站樁作為入門為好,安全簡單有效。安全是不容易出偏差,簡單是只要姿勢正確就有效,有效就是任何資質的人都能練出效果。
具體功法可以練《靜功養生的理和法》里的樁功,也可以自己找喜歡的。比如馬步站樁、武當自然外氣功等。
下面是為什麼推薦用站樁入門的帖子
入門首選-瑣議中下根器人練功(曾慶余)
人根有利鈍,道無而北祖
「大道修之有易難,須知由我也由天」——「天」,即「天生秉賦」、「根器」。這是客觀存在。有慧眼的老師父都願意收上乘根器人為徒。
上上根器人,對氣特別敏感,習經練任何一門氣功理法,不但得氣快、上功快,出功能也快。即使無師也能自能;「照本宣科」也能契入上乘佳境。這樣的天生靈根者較為稀少。百分這七八十都屬於中、下根器人。特別是下根器人,對氣遲鈍,練功得氣慢,上功慢,即使在「大師」的帶功報告場中也感覺不深,無動於衷。
筆者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下下根器」人,充分領略過這些「苦處」。好在並未因此而灰心,仍然像吃飯一樣,每天必須練上一陣。走過一些彎路之後,漸有所悟對氣遲鈍的中、下根人從基本命功起堅持不懈地練下去就等於「速成」,離「神、秘、奇」遠一點愈能較快地上進。經絡有寬窄人人各異之。
筆者常以「萬事萬物萬人萬書」為師,未拜過老師。進行氣功實踐以後,一兩年尚無明顯氣咸,再加一兩年,才逐漸進入功境。同時也體悟到,入門練功的「後天意識後天氣」旨在於「減少耗能,增加儲能」,強身健體,無成而成。再進一步,「始於有意,終於無意」,識神寂而元神顯、元氣生:玄關竅開,元氣激發,自動循經運行,進入「先天意識(無意識)先天氣」、「得其一,萬事畢」的更高功境,從一般的強身健體向脫胎換骨、永固命根的境界升華。
受了氣功的福澤,則發願以氣功的福慧潤澤四方,筆者在習練氣功的同時也教練氣功。各家功法,任君選用,因人施教,「徒弟」們當中開天目、出功能、結金丹者大大的有。
為探索氣功之秘與跡,常教開了天目的「徒弟「們進行透視,發現了氣功效應的許多秘密:凡是對氣敏感、很快出自發功的人,經絡都很寬粗,在5—10毫米之間;中等敏感型人其經絡寬粗度在2——5毫米之間;遲鈍型人的經絡不足2毫米。我的經絡粗度不足1毫米,像一根光亮的銀絲;而敏感型人其經絡似一條條閃光的亮帶。
經絡寬粗的人,其穴位大如蠶豆,對外界信息——特別是對「邪氣」極為敏感,故而容易罹病。但是這類人一旦練起功來,入門快、上功快、祛病快,出功能也快。可以說,凡是容易犯病的人,大都屬根器上乘的人。
經絡細小的人,穴位小如綠豆,對外界信息、包括「邪氣」也不敏感,因而不易犯病。但練起功來得氣慢,進展慢,更談不上出功能。這類人身體健康,性格堅強,很少生病,不大容易相信氣功。
筆者練功三年多,才初步有了氣咸,經多人透視,經絡已增寬至2毫米多一點了。五六年後,又增至5.5毫米,色澤也由白變紅。這時氣咸已悲常明顯,24小時都感到有氣體內周轉不息,精神、體質都有明顯變化。眼鏡已由400度減至150度,成天看書、寫字仍字跡清晰。有時也可不戴眼鏡,字跡的清晰度稍差一些。對於年近花甲的我,其視力比起十年前尤佳,自認為是不小的收獲。
百練不如一站。氣功下手功夫可謂浩如煙海,高、超、神、秘、速成——,令人目不暇接。在當前這種快節奏生活中的廣大在職者很難抽出富裕時間來練復雜的功法,筆者主張「百練不如一站」———「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站樁,式簡而效宏,外靜而內動;血液由內臟流向四肢,並遠達末梢微循環系統,且具整體效應。
站樁,以形引氣——擺好架勢既可激活經絡、引發真氣;加之閉目塞聽,不思不想,後天氣與先天氣兼練。以形引氣,重在架勢,對「入靜」程度要求不高,或不加要求。
筆者推薦高《馬步站樁功》:站與肩寬,腳呈八字(內八字),臂微後坐,腿微下蹲,雙掌指尖相對置於腹前呈抱球狀;輕閉雙目,自然呼吸。時間30——60分鍾以上。
內氣發動時,循經絡流注形成經絡磁場相互感應出現外動,這是在調治疾患、協調臟腑功能、平秘陰陽,就不要死站,而應順其自然———;直至氣機停運,隨機自然收功。
中、下根器人經絡不很寬粗,形成的經絡磁場也不太強,不會出現大而持續很久的外動儀態。即使出現較大的外動而又無人指導時,自己覺得難以把握可把眼睛睜開,「睜眼跑神」,能量釋放,外動很快就減小下來。
一俟站樁理法、要領掌握純熟,並有明顯氣咸,已經入門以後,形式就不那麼重要了,隨時隨地、不拘任何姿態、一放鬆膝部站著氣咸就會出現,此時盡可因地制宜地站練。這樣站練下去,持之以恆,再遲鈍的人,三五個月,一年兩載,即會「有意練功,無意成功」。
動以練氣靜以養氣。中、下根器人下手即坐練靜功,很難過「入靜關」。久坐無氣咸,容易生厭煩,極易導致放棄。
當練樁功得氣以後,再坐(卧)練靜功,體內即有感應,興味自然就濃了。有興趣者不妨試練命蒂呼吸法。(註:此法在上篇已介紹)
隨著練功的深入,內景日益豐富,漸次進入「心境一如、心息相依」境界,雜念不排而自排,從此漸入佳景,妙覺橫生。
廣大中下根器人內氣尚不充足之時,暫時放一放秘法、神通、法術之類,堅持以既不奇也不秘的站樁功入門,「持之以恆,就是速成」。「萬事起頭難」,入門得氣以後,深造就容易了。中、下根器人只要真通氣功義理,練功方法得當,仍有希望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里(放下出奇跡的期望)契入甚深境界,取得相應的成就。
② 中國文學論叢怎麼樣
原文見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f46f701018kbx.html 此處看不到演示的Flash及部分高亮格式。 最近在公司(聯科集團)內部電子郵件討論某些話題時提到了「錢穆」以及他寫的一些書,於是CEO讓我和CJ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讀書心得。這里我將我的分享演示及文本貼到這里,與各位分享。 錢穆先生(Ch'ien Mu),本來我以為很多人知道他的大名,後來發現並不是。他的具體生平我就不介紹了。一位中學肄業的人能有如此大的成就,非常人毅力。顧頡剛、胡適、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司徒雷登、香港中文大學、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與他都有好多說不完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從網路、谷歌、維基網路、互動網路等八卦一下。我想,八卦得越多,你也許會越佩服他。 以下內容都是我寫的,或者我摘抄的。如有錯誤,盡請賜教。 分享會標題:讀書會——小窺歷史與文學之美 內容提要: 歷史在於求真,文學在於求美。卡夫卡說:「人們真正需要的書,應該是一把能擊破我們心頭冰海的利斧。」我想,錢穆先生的書就是其中一把利斧。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興替,波譎雲詭。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精神》一書中以其淵博的史學涵養,敏銳的剖析能力,使人得窺中國歷史文化之堂奧,深入瞭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從而認清我們這一代中國人所背負的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的方向。《中國文學論叢》原本名為《中國文學講演集》,集結了錢穆先生數年來在中國各地有關中國文學的講演稿和少數筆記,分享了先生對中國文學的精妙見解。 我們希望通過對此兩本書的閱讀分享,讓大家「知之」;藉以講座,引各位「樂之」;結束之後,能使諸君「好之」,那麼歷史和文學或許能讓我們發現 「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苑之下」的生趣,並幫我們「盡其可能地保留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 分享演示(使用Prezi.com製作): 註:Prezi.com對繁體中文支持好過簡體中文,但仍然有些字顯示不了,所以某些地方(比如繁體的「歷」、「黃」、「說」等等),我用拼音替代。不影響閱讀。 若下面的Flash演示看不見,可以訪問此鏈接:http://prezi.com/wuitfuqxd5rz/clustertech-/ ClusterTech 讀書會 --《中國文學論叢》(錢穆) on Prezi 《中國文學論叢》原文摘抄(演示中我轉換成了繁體,而且根據主題不同,內容先後順序有所調整): 1. 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42頁 中國文學之理想境界,並非由一作家遠站在人生之外圈,而僅對人生作一種冷靜之寫照。亦非由一作家遠離人生現實,而對人生作一種熱烈幻想之追求。中國文學之理想最高境界,乃必由此作家,對於其本人之當身生活,有一番親切之體味。而此種體味,又必先懸有一種理想上之崇高標準的嚮往,而在其內心,經驗了長期的陶冶與修養,所謂有「鑽之彌堅,仰之彌高」之一境。必具有此種心靈感映,然後其所體味,其所抒寫,雖若短篇薄物,旁見側出,而能使讀者亦隨其一鱗片爪而隱約窺見人生之大體與全真。 43頁 人生不能脫離大群, 而人群亦復不能脫離自然。故個人人生,不僅當與大群人生融凝合一,而又須與大自然融凝合一,此即中國思想傳統中之所謂"萬物一體"與夫"天人合一"。 2. 中國散文 71頁 宋明理學注重人格修養,這正如韓愈所說:"我非好古之文,好古之道也。"尤其如朱子、陽明,是理學家中能文的。他們的文章,也都能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切事物及對外應接都裝入其詩文中去。從這里,我們更看得清楚些,所謂文以載道,其實是要在文學里表現出作者的人生。 72頁 他(姚鼐)又特別提出八個字來作為衡評文學的主要標准。此八字為神、理、氣、味、格、律、聲、色。此八個字遂為桐城派做文章的依據。我們可說神、理、氣、味四字, 偏在文學的人生方面。格、律、聲、色四字,則偏在文學的技巧方面。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者兼重,而桐城派言義理,其實有些即已涵在他們所舉神、 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之內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主張。此神、理、氣、味、格、律、聲、色八字,即是文章與義理兼通互用融化合一了。因此桐城派 主張文章的每一辭句,都得含有道德意味在內,都得慎細考慮,從嚴檢別。這樣的寫作態度,可算得是很嚴肅的。 73頁 從這一觀點,章氏(章學誠,《文史通義》)又申述"讀書養氣之功,博古通今之要,親師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諸語。照這樣做來,則可成為如古代諸子,成一家之言,而不專限在文學中去學文學。 3. 中國文學中的散文小品 82頁 相傳清代乾隆下江南,路遇雪景,脫口唱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這是俗謅,不成詩,下面又沒法接得下,但紀曉嵐從旁接道:"飛入蘆花皆不見。"這一句也成為畫龍點睛,使上三句全都生動了,這就有了詩境和詩味,勉強 也算得是詩了。此事固非實有,只是了解文字的人捏造來譏笑乾隆。但我們正可借來說明,一段文字,如何便不成為文學,如何便可被目為文學之所在。 4. 談詩 124頁 我們學做文章,讀一家作品,也該從他筆墨去了解他胸襟。我們不必要想自己成個文學家,只要能在文學里接觸到個較高的人生,接觸到一個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 125頁 故中國人學文學,實即是學做人一條徑直的大道。 130頁 我這些瑣碎話,只說中國文學之偉大有其內在的真實性,所教訓我們的,全是些最平常而最真實的。倘我們對這些不能有所欣賞,我們做人,可能做不通。因此我希 望諸位要了解中國文學的真精神。中國人拿人生加進文學里,而這些人生則是有一個很高的境界的。這個高境界,需要經過多少年修養。但這些大文學家,好像一開 頭就是大文學家了,不曉得怎樣一開頭他的胸襟情趣會就與眾不同呀!好在我們並不想自己做大文學家,只要欣賞得到便夠了。你喜歡看梅蘭芳戲,自己並不想做梅 蘭芳。這樣也不就是無志氣。當知做學問最高境界,也只像聽人唱戲,能欣賞即夠,不想自己亦登台出風頭。有人說這樣不是便會一無成就嗎?其實詩人心胸最高境 界並不在時時自己想成就。大人物,大事業,大詩人,大作家,都該有一個來源,我們且把它來源處欣賞。自己心胸境界自會日進高明,當下即是一滿足,便何論成 就與其他。讓我且舉《詩經》中兩句來作我此番講演之結束。《詩經》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不忌刻他人來表現自己,至少也應是一個詩人的心 胸吧! 5. 再論中國小說戲劇中之中國心情 180頁 人不能獨立營生,必群居以為生。既相群居,則必求其同。而相與群居者,則仍屬各個人。個人與個人間,終必有異。故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乃為人生一大藝術。 6. 品與味 215頁 次言地利,中國全國之錦綉河山,乃為中國人陶冶品格一大溫床。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人山水之樂,其性其情,固本天賦,亦屬地成。東岳泰 山,西嶽華山,積朝野數千年之經營,有天然,亦有人文。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以及其他如四川之峨眉,雲南之括蒼,湖北之武當,安徽之黃山、九華,江西之廬山、青原,山西之太行,浙江之天台,更如兩廣福建等諸省各有名山勝景,亦莫不有人文薈萃。而河濟江淮四大瀆,則又流貫其間。又如江之有漢,河 之有渭,西南之有瀾滄江、珠江,東北之有黑龍江等,古人著有《水經》。水又匯而為湖泊,如雲南大理有洱海,昆明有滇池,湖南有洞庭,江西有鄱陽,蘇浙有太 湖。又如杭州有西湖,濟南有大明湖,川瀆湖澤,幾乎遍地皆是。豈能盈篇累幅,逐一稱舉。中國乃如一幅大山水,一山一水,又必有人文點染。 故游中國山水,即如讀中國歷史,全國歷史盡融入山水中。而每一山水名勝之經營構造,亦皆有歷史可稽。如西湖,自唐之白樂天,吳越之錢武肅王,北宋之蘇東 坡,循此以往,上下一千年,西湖非由天造地設,乃有人文灌溉。故此中國一幅大山水,不僅一自然,乃由中國人文不斷繪就,其多情多味有如此。 220頁 中國山水園亭亦不宜辟為近代之觀光游覽區。近代之觀光游覽必廣攬游眾,乃可贏利。故凡屬勝境,惟求通俗化,遂使群客奔波盡興。實則人看人,倘兼以歌唱舞 蹈,愈撩亂,則愈活躍,心神無片刻安頓處,斯為觀光之成功。凡屬觀光,乃求動,不求靜。乃求熱鬧,不求清凈。此乃近代人心一大趨向。中國風景皆求清賞," 鳥鳴山更幽",始覺此山中之深趣。"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倘亦男女雜沓,喧嘩擁擠,轉眼即過,則七日亦在一瞬間。此始是近代觀光客游覽客所要求,如 此才感快意。 7. 讀書與游歷 240頁 中國書讀不完,中國地也走不完。而更所遺憾的,當吾世之中國人,似乎心不愛中國,不愛讀中國書,亦不愛游中國地。更主要的,是不愛中國古人,因此中國古人所活動的天地,也連帶受輕忽,受厭棄。像是天地景物都變了,總似乎外國的天地景物,都勝過了中國。 243頁 故中國地理,得天既厚,而中國人四千年來經之營之,人文賡續自然之參贊培植之功,亦在此世獨占鰲頭。計此後,在中國欲復興文化,勸人讀中國書,莫如先導人 游中國地。身履其地,不啻即是讀了中國一部活歷史,而此一部活歷史,實從天地大自然中孕育醞釀而來。不僅是所謂天人合一之人文大理想,而實具有幾千年來吾 中華民族躬修實踐之大智大慧而得此成果,可以有目而共睹。求之歷史,不易驟入,求之地理,則驚心動魄,不啻耳提而面命。 我讀的版本是由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出版,ISBN 7-108-01720-2/K.362 《中國文學論叢》這本書可以從這里看到簡體中文全文。其他的著作網上多半都有PDF提供下載。 其實,有關錢穆,我最想寫的是他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的艱辛過程。 拖了估計有一年了吧,下次單獨寫,一定。 哦,對了,差點忘記說了。有關文章中寫的孔子的那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演講時發錯音,被香港同事指出,我們CEO Dr. Suen給出了非常准確的解釋。 令人汗顏的是,我們當時在座的大陸同事,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字還有三種發音,都以為只有兩種。 各位知道是哪個字,發的什麼音么? 答案參考這里吧:http://culture.163.com/06/0510/16/2GPC17FR00280003.html
③ 一些有才華的人:如:孫子\孫子\姜子牙\等等他們的才華學識從哪兒學的
才華是上天賦予的。這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也是千真萬確的!
簡單介紹一下鬼穀子的從事傳說。
鬼穀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繫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繫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穀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穀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鬼穀子的主要著作有《鬼穀子》及《本經陰符七術》。《鬼穀子》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本經陰符七術》則集中於養神蓄銳之道。
《鬼穀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穀子》的版本,常見者有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經陰符七術》之前三篇說明如何充實意志,涵養精神。後四篇討論如何將內在的精神運用於外,如何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
《鬼穀子》一書,從主要內容來看,是針對談判游說活動而言的,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也被稱為兵書。書以功利主義思想,認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運用。它講述了作為弱者的一無所有的縱橫家們,運用謀略口才如何進行游說,進而控製作為強者,握有一國政治、經濟
軍事大權的諸侯國君主。
此書,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斗爭謀略權術的書,弱者的謀略寶典,因此可以說,《鬼穀子》的智慧也就是一部「治人兵法」.(後附有鬼穀子原文譯文)
鬼穀子傳說
鬼穀子出世
相傳,鬼穀子是村夫慶隆和東海龍女的兒子。慶隆和龍女雖被東海龍王壓死在雲夢山中,化作一道山嶺和龍泉,但陰魂不散,要借體繁衍,為後人造福。
兩千多年前,朝歌城南王莊王員外的夫人懷孕三年之久而不分娩。初春一天之夜,突然狂風驟起,電閃雷鳴,大雨如注。人們都為這不正常的天象說長道短,驀地從空中飛來一個火球,直飛到王夫人慶前,正反各轉三圈,變作一條小花蛇,慢悠悠鑽入王夫人的被窩,隨之聽得嬰兒的呱呱哭泣。家人掀開被窩,王夫人生下一個滿頭紅發,容貌醜陋的丫頭。王員外十分沮喪,長嘆一聲,拂袖而去。王夫人見老爺如此煩惱,也暗暗抽泣。正在這時,小女嬰突然坐起,拉著王夫人的手細聲細語地說:「媽媽,別難過,我會變美麗的。」話音見落,這女嬰就倒下咽了氣,又捋脖子,口中不住喊叫:「兒呀,快醒醒,娘不嫌你長的丑。快醒醒吧!」拍了一次又一次,捋了一遍又一遍,眼淚哭幹了,嗓子喊啞了,整整折騰了一個夜晚。黎明時分,只聽女嬰哇的一聲蘇醒過來。王夫人喜出望外,定睛一看,小女滿頭黑發,唇紅齒白,十分可愛。王夫人忙讓丫環請來老爺。王員外一見大吃一驚,心中不住思忖:三年不墜,火球助催,紫氣東來,醜女變美,是大福大貴之兆,王家的好氣數。想著想著,不禁大笑不止,走到床前說:「夫人,晨曦吉辰,迎霞聚瑞,我看女兒必有大福大貴,咱就取名霞瑞,你看如何?」夫人點頭稱是。
歲月流逝,轉眼十八個冬春過去,霞瑞姑娘身居閨房,學習針線,攻讀詩文。她越長越俊俏,白皙的杏仁臉上嵌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兩個酒窩之間夾著一個小櫻桃小嘴,令人喜愛。但她性格倔強,不拘於舊的禮節,善於言談,又講直理,對於父母的話也不是百依百順。日漸壓惡閨中生活,常常在丫環小雲陪伴下到花園嬉戲。有時還背著父母到田間去問農桑。是年朝歌奇旱,河溪斷流,水井乾枯,大地龜裂,五穀不收。王員外家一塊三頃地的穀子,只留下一棵禾苗,但長勢卻十分喜人,谷桿如蘆葦,葉子賽高粱,谷穗像狼尾,沉甸甸,金燦燦,微風吹拂,點頭搖曳,而且還散發出噴噴香味。霞瑞姑娘聽說自家地里長了這棵奇谷,就讓家奴收來,放到綉樓,頓時閨房之內香氣四溢,使人陶醉。姑娘對丫環說:「如此好的穀子,要好好保存起來,來年多種一些。」丫環把谷穗放在手中揉搓著變成了一顆熠熠透明的珠子,而且香味更加濃郁。姑娘接過珠子,正想聞一下,這珠子一下鑽進口中,欲吐出,又溜進喉嚨。霞瑞咽下珠子不久,頓覺腹內舒暢,筋骨蘇軟,渾身乏困,一頭倒下就睡著了。
一個月之後,姑娘不思飯食,身體漸漸消瘦。主僕二人都不知何故。快嘴的丫環告訴了夫人,王夫人見女兒如此消瘦,心疼萬分,問明情由,忙著請名醫調理。連吃兩個月草葯,仍不見效,卻見女兒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王員外得知消息,恰似五雷轟頂,把夫人叫到客廳,怒氣沖天地說:「你養的好女兒,竟如此傷風敗俗,我乃赫赫大戶,叫我如何做人?」夫人忙陪笑臉:「老爺息怒,家醜不可外揚,你要想個兩全之策才是呀!」兩人如此這般商量半天,決定把女兒連夜趕出家門,免得事後別人說三道四。
霞瑞姑娘,蒙冤受屈,在丫環陪同下,毅然離開家門。路漫漫何處奔走,天蒼蒼哪裡安身?姑娘看看丫環,丫環望望姑娘,兩人心如火焚,悲困交加;姑娘緊咬嘴唇:「雲妹,咱走,走到天涯海角,讓天下人知道我王霞瑞是清白之人。」主僕二人離開王家莊,朝著北斗星的方向走去。
兩個弱小女子,哪裡經過這樣的風霜。尤其是霞瑞姑娘,腹中已有三月的嬰兒,行走更是艱難,雙腳都磨成血泡,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一天中午,她們走到黃河邊,又飢,又渴,寸步不想挪動,就坐在河邊歇息。剛一坐下,就進入夢鄉。待她們一覺醒來,面前站著一位和善可親的老太太,籃子里盛著熱騰騰的白蒸饃,沒等她們開口,老太太就把饃送到她們手中。二人連個「謝」字都沒來得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老太太坐下來問道:「兩位女子如何這樣狼狽,你們要到哪裡去?」霞瑞搖搖頭,沒說話,直爽的小雲把姑娘的隱情一五一十講了出來。老太太啟唇一笑:「這就是了。你們既然對我講了真話,我也把真話告訴你們。我乃西天老母,在這里等候多時,專門來點化你們。霞瑞姑娘,你雖是母親所生,但不是你母親的骨血,而是東海龍王女兒的化身。你和慶隆相愛,情真意切,雖未遂願,上天有眼,來世相逢。你所吞食的珠子正是慶隆的精髓。腹中嬰兒就是你和慶隆的後代。」霞瑞和小雲雙膝跪地,連連叩頭,感謝西天老母的指點。快嘴的小雲又問:「既是這樣,請問老母,我們主僕該到哪裡存身才好?」老母沒有正面回答,信口念了小詩一首讓小雲琢磨:
朝曦吳天似血染,
歌舞昇平誰人歡?
雲海滾滾來天半,
夢境滋滋潤丹田。
小雲半天沒有品出味道,原來這是首藏頭詩。姑娘把四句詩的頭四個字一連,即為「朝歌雲夢」。雖說知道了老母指點的去處,但又不願到雲夢隱身,於是又懇求說:「再求老母點化,那裡離我家鄉太近,鑒於父母盛怒,眼下我實在不能從命。」老母思忖片刻:「也罷。你們可先到臨漳穀子村寄身,日後再作道理。」主僕二人連聲道謝,抬頭卻不見了老母。
不一日,她們來到穀子村,卻見一村婦在村頭迎接。村婦像接閨女似地把她們接人家中。從此,她們老少三個女性組成了一個家庭,朝朝暮暮,形影不離,勤快的小雲,把村婦和姑娘照料得十分如意。轉眼六個月過去了。冬去春來,夏天又到了。一天,姑娘正在院里給未來的孩子做衣服,頓覺腹內疼痛難忍,村婦和小雲忙把姑娘扶進屋,讓她躺在床上,一眨眼村婦變成了老母模樣,慈祥地說:「霞瑞姑娘,我們該走了,不到雲夢山,你的孩子不會出生的。」說話間,只聽一聲巨響,狂風驟起,老母忙讓小雲也上到床上,閉上眼睛。那床慢悠悠飄了起來,不知不覺來到雲夢上空,左轉三圈右轉三圈,悠然地落到地上。姑娘睜眼一看,好像來到人間仙境。峰巒疊翠,林木蔥郁,雲霧瀠瀠,氣象萬千,泉水潺潺,百鳥齊鳴,野花爭妍斗艷,主僕看得眼花繚亂。西天老母把她們帶到水簾洞口: 「姑娘請進,這就是你的安身之處。」舉目一看,青山參天,野藤漫漫,野花芬芳,蝶飛燕舞,串串晶瑩的水珠從洞口滴落,恰似一幅珠簾懸於洞口,頓覺心曠神怡,正要向西天老母說聲謝謝,卻不見了她的蹤影。她們二人漫步向洞中走去,只見洞頂琳琅滿目的鍾乳石千姿百態,景象奇特。洞的盡頭有一水潭,清澈見底,小雲舀了一瓢水,遞與姑娘,這水甘甜可口,姑娘一飲而盡,頓覺清爽。霞瑞對這個安身之地十分滿意,主僕二人拍手稱好。正值暑日,,知了聲聲,真所謂「鳴蟬躁林愈靜」。正當她倆欣賞這幽靜的環境時,霞瑞又覺腹內疼痛,小雲忙攙扶姑娘回到洞內,姑娘一陣頭暈目眩,腹中的嬰兒蹴呱呱墜地了。一看是個白胖的男孩,霞瑞、小雲喜出望外,熱淚盈眶。滿月之後,霞瑞把小雲叫到跟前甜甜地問道:「雲妹,這孩子該姓什麼,叫什麼呢?」「我說就姓你的姓,孩子降生時知了叫的正歡,取名叫蟬如何?」霞瑞一聽十分高興:「小雲,你說到我心坎上了。不過,我因吞食奇谷而生子,就叫鬼穀子吧!」因此後人有叫他鬼穀子的,也有叫他王蟬的。在他成年以後也有叫他王禪的。
洞府真仙
傳說鬼穀子本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
洞府就是洞天,是神仙住的名山聖境,又稱洞天福地。傳說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藏》中有一部專寫洞天福地的書叫做《洞天福地岳讀名山記》。浙江餘杭縣境內的「洞霄宮」就是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一,被稱為「大滌洞天」。元代的鄧牧專有《洞霄圖志》六卷,記敘該宮勝景。
真仙又稱真人,只有得道成仙後方可稱為真人。莊子稱老君為「博大真人」;唐玄宗稱莊子為「南華真人」,稱文子為「通玄真人」,稱列子為「沖虛真人」,稱庚桑子為「洞虛真人」;宋代道士張伯瑞被稱為「紫陽真人」;元太祖封丘處機為「長春真人」。
玄微真人鬼穀子住在鬼谷洞天,是為了在凡間度幾位仙人去洞天。無奈蘇、張、孫、龐諸弟子皆塵緣未盡,凡心未了。鬼穀子只好在暗中關注弟子,不時助正抑邪。
相傳鬼穀子有隱形藏體之術,混天移地之法;會投胎換骨,超脫生死;撒豆為兵,斬草為馬;揣情摩意,縱橫捭闔。
井中相會
相傳,鬼穀子的母親是天上彩霞星,托生在朝歌城南王家莊王員外家中,取名曰霞瑞。因食奇谷懷孕,被逐在雲夢山中生子,取名鬼穀子。
鬼穀子晚年歸隱雲夢山,一則聚徒講學,二則孝敬老母。一日,王霞瑞把鬼穀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娘為你飽受人間疾苦,如今為娘兩鬢斑白,風燭殘年,娘無他求,我死後,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龍聚匯的地方。兒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從井水中可以看到為娘的身影。」話剛說完,就謝世歸天了。
鬼穀子悲痛不已,眼含熱淚在九龍聚匯之處安葬了母親。為早日再見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親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他母親的容顏。朝看母親十八九,暮觀老母鬢如霜。從此鬼穀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邊瞻仰母親的遺容。星轉斗移,天長日久,鬼穀子又發現了此井的一個奧秘,根據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氣陰晴變化。井水上升,天陰有雨,井水下降,則無雨天晴,因此這口井又被稱為「井中洞天」。
此井是鬼穀子為懷念其母而鑿,故曰「鬼谷井」。
夜識無字天書
相傳,鬼穀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穀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盪盪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捲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捲起,捲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松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穀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
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面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閹、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先抑制一下對方的勢頭,誘使對手反駁,以試探對方實力。有時也可以信口開河,以讓對方放鬆警惕,傾吐衷腸;有時專聽對方陳說,以考察其誠意。要反駁別人就要抓牢證據,要不讓人抓到證據,就要滴水不漏。對付對手有時要開放,有時要封鎖,能把放開與封鎖靈活運用就可以滔滔不絕,變化多端。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運用反復的手法。反過去可以知其過去,復回來可知其現今。如果反反復復地試探,沒有摸不到的底細。有時可以運用反辭來試探對手,要想聽到聲音就先沉默,要想張開,就先關閉;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奪取,就先給予。
第三篇大意是說:要掌握進退的訣竅,這訣竅就是抓住君主的愛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獨往獨來。如能順著君主的情緒去引導或提出建議,就能隨機應變,說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說:凡事都不是鐵板一塊,都是有裂痕的。在辯論中要能利用別人的裂痕,同時,還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樣的裂痕,可以發展為泰山那樣大。所以當裂痕小時要補住,大點時要切斷裂縫,當大到不可收拾時就乾脆將其打破,裂痕也就消滅了。
第五篇大意說:與人雄辯要設法鉤出對方的意圖,用飛揚之法套出對方的真話,再用鉗子鉗住,使其不得縮回,只好被牽著走。這樣就可縱可橫,可南可北,可東可西,可反可復。
第六篇大意說:要想說服他人,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才能長短,比較優劣,自身才質不如他人,就不可能戰勝他人。
第七篇大意說:要游說天下人君,必須會揣測諸侯真情,當人極度興奮時,就無法隱瞞真情,當人極度恐懼時也無法隱瞞真情。在這時才能有效地游說和說服人。
第八篇大意說:善於摩意的人就象釣魚一樣不動聲色,讓魚自動上鉤,「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對方,讓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鉤。把事情辦成功,使人不知不覺。
第九篇大意說:要游說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權,要比較各諸侯國的地形、謀略、財貨、賓客、天時、安危,然後才能去游說。
第十篇大意說:。要做大事,就要有一個向導,就像指南針一樣,游說的向導是謀略,要先策劃好,再按著策劃的目的去游說。
第十一篇大意說:游說要先解疑,解疑的好辦法是讓對方道出實情。
第十二篇大意說:耳朵要善於聽,眼睛要善於看,用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目看,則無不明;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只有對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無不驗,言無不聽。
第十三篇大意是:游說要靠巧辭,要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話就要採用什麼辦法和說辭。不要簡單直言,要研究講話的對象,講究講話的技巧。
讀完這十三篇,鬼穀子不禁拍案叫絕,平素與真人辯論從未有主動之時,原來真人有如此金書,不知者怎可與之爭強。不禁想起與師父一起生活研習的時光,一股股暖流,一陣陣的心酸,不時又加幾分孤寂。於是,息了明火,鑽進被窩睡去。夜間少不得夢見金書在手游說天下。
第二天醒來覺得十分困頓,但還是放心不下金書,又打開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又一字皆無。鬼穀子從頭翻至書尾還是一字不見,更覺此書乃師父至寶,要十分珍重,走進內洞將其攤在卧榻之上。然後走出洞門照師父所囑練功,作法,一日三餐雖不香甜,倒也好打發日子。不覺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穀子走人內洞上榻休息,只見金書閃著金光,字跡依稀可見,鬼穀子越覺奇了,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至此鬼穀子發現這金書原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真仍曠世奇書。
鬼穀子走出內洞,到石桌邊,掌上燭明火把,又讀將起來。
怎麼換了文章,昨天讀的本是縱橫之言,如今怎麼成了兵法?於是把竹簡細細翻一遍,還是兵法,並無縱橫之術。這書更加奇了。於是一口氣讀將下去,仍然是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說:縱橫捭闔乃萬物之先,是方略、圓略、出入的門戶。治世安民,一統天下,兵非良策。擁力而避戰,交言而弭兵,不戰而屈人,以戰而止戰才為上策。
第二篇大意是說:兵機大事在知己知彼,要有致勝之謀,必須審其情,定其基。掌握敵隋要快、要全,暴露給敵人的要少、要慢,陰謀與陽謀,陽謀與陰謀,方略與圓略,圓略與方略,要交替運用,不可固守一端。兵無定策,策無定形,使人無可乘之機,這就是「天神」。
第三篇大意說:君臣上下之事,有親有疏,有遠有近,君臣之間遠遠聽到聲音就思念,那是因為計謀相同,等待他來決策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重用,將帥就要出仕,建功立業。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計謀不合,在這個時候卸甲歸田才是上策。
第四篇大意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的。聖明君主,見到世事有了裂痕,就要設法去抵住,而抵法有幾種,世可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抬則抵而得之。五帝的政權就要奪取,諸侯之間的征伐是不可勝數的,這時參與爭霸才是上策。
第五篇大意說:凡要決定遠近征伐,就要權衡力量優劣。要考慮敵我雙方的財力、外交、環境、上下關系,那些有隱患的就可征服。征服的上策,是靠實力去威攝。然後,令其或縱或橫,或南或北,或東或西,或反或復,聽我擺布。
第六篇大意說:各國之間或聯合,或對抗,要成就大業,需有全面計謀,。要能攜四海包諸侯。不是聖明君子,不能通過深層的智謀,則不能統帥國家,沒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要正確確立聯合誰,打擊誰,關鍵在於自己要有才能智慧,比較雙方長短遠近,然後才能可進、可退、可縱、可橫,把兵法運用自如。
第七篇大意說:要策劃國家大事,就必須會揣測他國的想法,如果不會揣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也是沒用的。揣情是計謀的根本。
第八篇大意說:主持練兵,使軍隊能打勝仗而士兵又沒畏懼感,使軍隊常在不動兵器、不花費錢物的情況下就能取得勝利,這才算「神明」。,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謀略,而謀略是否成功,關鍵又在於周密。
第九篇大意說:善於爭霸天下的人,必須權衡天下各方的力量,要度量各國的土地人口、財富、地形、謀略、團結、外交、天時、人才、民心等國事。然後才能做出重大決策。
第十篇大意說:凡兵謀都有一定規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
第十一篇大意說:凡是要做出決斷,都是因為有所疑惑,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通過分析來決斷的。而軍中大事,各方面頭緒十分復雜,難於決斷時,可以用占筮的方法決斷大事。
第十二篇大意說:在用兵將之時要賞罰嚴明,用賞最重要的是公正。賞罰嚴明才能無往不勝。
第十三篇大意說:舉事欲成乃人之常情,為此,有智慧的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寧可用愚人的長處,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寧用愚人所擅長之處,只有這樣才不會窮困。
鬼穀子的這十三篇兵法與後世所傳孫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為表裡,相輔相成,鬼穀子所傳為文兵法,而孫武所傳為武兵法。鬼穀子主張以圓略致強兵,孫子則主張以方略而致全勝。兩部兵法都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
鬼穀子從發現了金書的奧秘以後,每夜讀一遍,則每夜可得一書。
第三夜得的是致富奇書,裡面講些養殖方法,貿易原則,講』「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講「世無可抵則深隱以待時」。此法由鬼穀子傳給計然、范蠡(即陶朱公)及呂不韋、白圭等人。
第四夜讀到的是《養性修真大法》,裡面主要講述《本經陰符七術》,講盛神靠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術。五氣要靠志、思、神、德等精神因素。這四者不衰,靜和養氣才能成為真人。鬼穀子以此秘訣傳茅瀠、徐福,以後又傳陶宏景諸人。
第五夜讀到推命相面術,裡面講天武經;命數、面相及人生禍福,此法亦由鬼穀子傳給茅瀠,以後又傳給司馬季主、李虛中等人。
第六夜、第七夜……,鬼穀子每夜必讀一遍,每次一部新書,天上人間、治國安邦、仕途經濟、天文地理、星命術數、丹葯養生,無所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鬼穀子視為珍寶,愛不釋手。
④ 請問如何學習黃帝內經
張景明黃帝內經
鏈接: https://pan..com/s/10RgC975cgAXSXQK707__ww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⑤ 可以教教我易經筋么我想學。強身健體的。想學氣功,擔心沒有師傅帶,自入誤圖了。我QQ是1587127263謝謝
想太多了兄弟,易筋經這個東西,太高深的我沒見過,可能有吧,我是不會。
網路上的版本,基本我還是都看過地,按圖操作完全可以自學,一點難度沒有,根本沒有太深奧的東西,說白了我個人的感覺就是養氣和鍛煉筋骨的功夫,你看的如果是繁體的話,有些字、詞還是有仔細看的,當然不會誤入歧途,可能鍛煉效果會沒那麼明顯,所以字里行間的一些東西,還是很重要滴。現代聞言的版本的話,就完全沒必要了,按步就班基本就可以了。
大概說一下,它和八段錦、五禽戲是一個套路的東西,健身氣功,懂嗎,就是大眾化,誰都可以練,也就是說你說的誤入歧途啊,「氣」的走向不對啊,基本是不可能。另外提一下,網上傳言的又孤本又秘傳的,一是和大眾的基本一樣,二是根本不靠譜,真正的好東西,可能有,但你根本看不到,網上也不會出現,功夫的真傳也好,內臟的修煉也好,上點檔次的在網上也要過千,免費的有,但都一般。
易筋經這個東西,強身健體、鍛煉筋骨、養五臟的,不過效果來的很慢,堅持個十天八天沒用,時間久了自然出效果,所以我說太多,等於白說。。。。
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