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痛苦的七堂哲學課》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關於痛苦的七堂哲學課》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5ZLFiPqaGRCRGvn7WVWuTg
2. 《黑羊與灰鷹巴爾干六百年,一次苦難與希望的探索之旅》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黑羊與灰鷹》((英) 麗貝卡·韋斯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WC8O2s5RPslJcXvfpcEeQ
書名:黑羊與灰鷹
作者:(英) 麗貝卡·韋斯特
譯者:向洪全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4
頁數:1134(全三冊)
內容簡介:
◆史詩級的紀實文學典範 逾半世紀歷久不衰的巴爾干必讀文本
◆蘭登書屋、《衛報》、《國家評論》一致評選為「20世紀百佳非虛構作品」
···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新舊歐洲的轉折點,作為歐洲火葯桶的巴爾干,在氏賣 20 世紀 40 年代前後的命運截然不同。 本書觀照了自 14 世紀中葉至「二戰」爆發這漫長歲月中的巴爾干歷史。 這片土地經歷過什麼?為什麼會蛻變為浸透鮮血和仇恨的信仰之地?一連串難解的謎團和苦難又是否有跡可循?
本書以作者巴爾干之行的沿途見聞為線索,追溯了巴爾干歷史上緣於民族、宗教、地緣等因素的內外政治糾葛與軍事沖突;也在對當地居民生存現狀的見證中,力圖揭示當地各民族命運的悲劇之謎——巴爾干苦難之人的內心始終涌動著一股為神聖犧牲的、如鷹般洶涌的渴望,他們祈盼著,猶如被獻祭的羔羊以毀滅的姿態達至永恆。 這種獨特的精神稟賦,指引巴爾幹人超越苦難,也滑向了悲劇的深淵。
···
20 世紀不可不讀的游記作品。
——羅伯特·D. 卡普蘭(作家、地緣政治學家,獲評「100 位全球頂級思考者」之一)
能稱得上偉大的游記鳳毛麟角,《黑羊與灰鷹》足以名列其中。
——《紐約書評》
這本書是對世界上一個尤為紛繁復雜的地區的深入調查。其見解之深刻、視角之獨特,必將使讀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和同情巴爾干。
——《華爾街日報》
文學巨匠麗貝卡·韋斯特……其優雅而充滿洞見的作品如此耀眼,20 世紀幾乎沒有人能夠超越。
——《紐約客》
深具才華的現代英語小說家、評論家(麗貝卡)不僅極大地拓展了「旅行文學」的寫作范圍和形式,也為這種寫作注入了深度的思考。可以說,《黑羊與灰鷹》是這一文學領域的扛鼎之作。
——《紐約時報》
對於任何對巴爾干有興趣的讀者,這都是一部必讀之作。
——《紐約先驅報》
處處閃現激情、睿智、愛與恨,以及對生命本能的渴望……這絕對是一部不會在時間中褪色的永恆史詩。
——《觀察家報》
百萬字的描寫與觀察、分析與前瞻,在今天這個閱讀僅限於潦草與匆忙的時代,看起來是那麼奢侈、那麼自信、那麼驕傲,卻是那麼強有力地活著。
——陳丹燕
在韋斯特筆下,「二戰」前的巴爾干,如同「總是處於酣睡與清醒的國度」。酣睡與清醒,彷彿仇恨和寬恕的隱喻,幾百年來帶著迷戀與犧牲的雙重精神,讓我們看到殲鎮逗了巴爾干悖謬性的宿命般的厄運。
——柴春芽
對我的寫作影響最大的作家,如果只能選一位,那就是《黑羊與灰鷹》的作者麗貝卡·韋斯特。
——傑夫·戴爾(英國國寶級作家)
···
【編輯推薦】
◆ 相比旅行文學,《黑羊與灰鷹》更近於一部史詩。三度游歷之外,作者投入了五年時光,「殫精竭慮」,將盤根錯節的歷史和現狀、不同視野下的記憶與情感,連同最幽邃的精神剖析一同編入旅派這部宏大的文本,構成一幅闊大的、層次豐富的圖景。韋斯特的寫作是一股思想的洪流,觀察與玄思無時無刻不錯雜而行,其間更深藏著對人類及其無盡的愚蠢和悲劇的理解與同情。
◆ 它也是一幅「二戰」邊緣的歐洲畫像。從作者的游歷到成書,世界歷史從「一戰」後的暗流涌動最終滑入了新一輪戰局;就在作者寫作的收尾時刻,巴爾干深陷納粹炮火,再次經歷苦痛抗爭和各方抉擇。它以強烈的在場感,見證了一個一切要素彼此撞擊的時刻。
◆ 作為一份對世界上民族、地緣狀況最復雜地區的調查,這部巨著不僅記錄了遙遠過去,也照亮了正在發生的歷史。今日再讀,我們不只是在遠望斯拉夫人身畔濃厚的陰影,也是在檢視當下世界裡那些斗爭的陰雲、仇恨的火種。
◆《黑羊與灰鷹》是巴爾干歷史與民族志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成為其後的寫作者、研究者反復回溯的文本。半個世紀後,著名地緣政治學家、作家羅伯特·卡普蘭將此書視作自己巴爾干之行的隨身指南,並在書中以專文致敬,「我的那本《黑羊與灰鷹》已被翻閱了無數次,寫滿了注釋,我寧願丟失護照與金錢,也不願意把它給弄丟了。」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麗貝卡·韋斯特(Rebecca West,1892—1983)
英國文學家、文學評論家、記者、旅行作家。韋斯特終身致力於女權與自由主義的社會改革運動。2004年以來,其生平事跡兩次被改編並搬上話劇舞台;1959年憑借文學成就獲封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勛章,1950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榮譽院士。
韋斯特著作等身,另有《叛逆的意義》《溢出的泉水》《思想的蘆葦》《真實的夜晚》《士兵的歸來》。《黑羊與灰鷹》被公認為韋斯特的代表作品,《士兵的歸來》於1982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其作品被譯為多國文字暢銷世界
3. 《山坳上的中國問題·困境·痛苦的選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山坳上的中國》(何博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6n4TBU4u1fGx7Dvk9NrDSA
書名:山坳上的中國
作者:何博傳
豆瓣評分:8.5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9-6
頁數:558
內容簡介:
該書在1988年問世,立即引起轟動,還曾一度被列為禁書,但17年過去了,該書作者的許多觀點已經得到驗證。2005年,《山坳上的中國》被三聯書城推薦為對中國近20年影響最大的圖書之一。
內容提要:是一曲呼喚憂患意識的醒世歌……有關當代中國發展中面臨種種最緊迫的現實問題、疑難、困境和危機盡在嗀中。
目錄大概:經濟大地震;工業的困難與農業的隱患;第三產業難產;新窗口的紛爭;速度與區劃戰略;大桶上的兩塊短板;最可怕的一個沖擊波;生態危機;中國幹部的水平能排世界的第幾位;教育的困境;十大危機的報復……羅素說:「提到過去,每個時代都承認它是事實。提到當前,每個時代都否認它是事實。」
作者簡介:
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國問題學專家
4. 《疾痛的故事苦難、治癒與人的境況》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疾痛的故事》([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leinman))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u2PMQnGFsM5f1MR0r53NA
書名:疾痛的故事
作者:[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leinman)
譯者:方筱麗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04
頁數:324
內容簡介:
鼻塞、腹痛、關節疼痛,這些對身體異常和不適反應的切身感受,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生命體驗。
疾痛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給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難。腰酸背痛使我們分神,影響工作效率;頭痛會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成績下降;而有些疾病引發的性無能,甚至會導致婚姻破裂。
對一位單身母親而言,高血壓不僅意味著要少吃鹽,還跟女兒的失學和早孕有關;而作為一位弱勢群體的成員,社會的歧視、不公以及孤立,或許才是其身體持續疼痛的根源。長期緊張的父子關系,導致病患的雙腿突然麻痹癱瘓;而換一個壓力不那麼大的工作環境,也會使一度惡化的哮喘慢慢痊癒。
然而,在大多數醫生眼中,疾病才是問題所在。現代醫療系統,將我們鮮活的疾痛經驗,解釋為一種生物結構或是生理功能的變異,僅僅與身體有關。
對此,哈佛精神病醫師與人類學家克萊曼博士,從其20年來的臨床治療和數百個真實病案中發現,疾痛不僅屬於身體,而且連接著自我與社會。講述這些疾痛故事,不但對於病患、家屬和醫護人員有著極大的使用價值,而且,對於認識醫患關系和人性化的醫療體系改革,意義深遠。
作者簡介:
阿瑟·克萊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凱博文),1967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部主任和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現任哈佛研究生院及醫學院終身教授。
作為國際醫學人類學界和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他於1980年獲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醫學人類學勛章。1983年起,任美國科學院醫學部終身委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院士、美國社會科學委員會顧問、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和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資深顧問,並曾獲美國人類學學會的最高獎項——博厄斯獎。
5. 《苦難的時代:美國奴隸制經濟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苦難的時代:美國奴隸制經濟學》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iFwHEfCi3iLGBMnW0M62A
6. 《悲慘世界》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悲慘世界》([法] 維克多·雨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H193yFB071u-VZmPorYrSg
書名:悲慘世界
作者:[法] 維克多·雨果
譯者:李玉民
豆瓣評分:9.3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6
頁數:1104
內容簡介:
這是法國十九世紀浪漫派領袖雨果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創作的又一部氣勢恢宏的鴻篇巨著。全書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國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期間,法國近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輝煌畫卷,最大限度地體現了雨果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才華,是世界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小說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飽含了雨果對於人類苦難命運的關心和對末來堅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這是羅曼·羅蘭對雨果的評價。青少年的羅蘭保存一期《堂吉訶德》畫報,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畫:蒼蒼白發罩著光環,他正撫弄著豎琴,為苦難的民眾引吭高歌。《悲慘世界》的作者留下的這副形象,也許是大眾更樂意接受的。
捧讀《悲慘世界》,最突出的感覺,當是厚重之感。同樣是傑作,同樣又厚又重,讀《約翰·克里斯托夫》,或者讀《追憶似水年華》,都沒有這種感覺,這種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壓在心頭,感到的是人類的苦難厚厚而沉重的積淀。不是寫苦難深重的書,都能當得起這「厚重」二字。而《悲慘世界》獨能當得起,只因這部大書壓在作者心頭,達三十年之久。
歷時三十餘年,從一八二八年起構思,到一八四五年動筆創作,直至一八六一年才終於寫完全書,真是鬼使神差,這在雨果的小說創作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一件事實:一八0一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一八二八年,雨果又開始搜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一八二九年和一八三O年間,他還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到了一八三二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礎上,寫了《死囚末日記》(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長篇小說,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會現實,並嚴厲譴責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還發表了紀念碑式的作品《巴黎聖母院》(1831年),以及許多詩歌與戲劇,獨獨沒有動手寫壓在他心頭的這部作品。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直到一八四五年十一月,雨果才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順利寫完第一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捲入政治漩渦,於一八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停止創作,一擱置又是十二年。《苦難》一書遭逢苦難的命運,在胎兒中也要隨作者流亡了。 設使雨果也像創作其他小說那樣,構思一明確便動筆,那麼以他的文學天才,他一定能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又有一部姊妹篇問世了。或者在一八四八年書稿寫出五分之四的時候,再一鼓作氣完成,那麼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懲惡勸善的力作;雖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學寶庫存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數的稱得上厚重的鴻篇巨制。
這三十餘年,物非人亦非,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如果說一八三0年,在他的劇本《艾那尼》演出所發生的那場斗爭中,雨果接受了文學洗禮,那麼一八四八年革命,以及一八五二年他被「小拿破崙」政府驅逐而開始的流亡,則是他的社會洗禮。流亡,不僅意味著離開祖國,而且離開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壇領袖的頭銜、參議員的地位等等;流亡,不僅意味著同他的本階級決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價值觀念、文學主張決裂;流亡,給他一個孤獨者的自由:從此他再也無所顧忌了,不再顧忌社會、法律、權威、信仰,也不再顧忌虛假的民主、人權和公民權,甚至不再顧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藝術追求。流亡,把他置於這一切之外,給他一個大解脫,給他取消了一切禁區,從而也就給了他全方位的活動空間,使他達到歷史、現實和未來所有視聽的聲音。
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就是從這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審視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還大量增添新內容,終於續寫完全書,定名為《悲慘世界 》。整部作品煥然一新,似乎隨同作者接受了洗禮,換了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熔煉出來的靈魂,它無所不在,絕不代表哪個階層、哪些黨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義,反對世間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東西,不管是多麼神聖的、多麼合法的東西。
世間的一切不幸,雨果統稱為苦難。因飢餓偷麵包而成為苦役犯的冉阿讓、因窮困墮落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巴黎流浪兒伽弗洛什,以及甘為司法鷹犬而最終投河的沙威、沿著邪惡的道路走向毀滅的德納第,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所經受的苦難,無論是物質的貧困還是精神的墮落,全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為人類生存狀況和命運的思考者,能夠全方位地考察這些因果關系,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己力量,從而表現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永恆性矛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人類苦難的「網路全書」。
一八六二年七月初,《悲慘世界》一出版,就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如飢似渴地閱讀,都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態度的人則從反面證實這部作品的特殊分量:居維里耶·弗勒里稱雨果是「法國第一號煽動家 」,拉馬丁撰文贊賞作家本人的同時,抨擊了他的哲學觀點:「這本書很危險……灌輸給群眾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責他喜歡龐大,喜歡誇張,喜歡過分。然而,他這種放誕的風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慘世界」中奮擊沖盪,恰恰為人類的夢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吶喊長嘯。
時間和歷史和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人類思想產生的一部偉大作品,已為全世界所接受,作為文學巨著的一個豐碑,也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無可爭議的不朽地位。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其文學創作有詩歌、小說、戲劇、政論、散文隨筆以及文學評論,卷帙浩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海上勞工》、《悲 慘世界》及《九三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