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綁扎中各種箍筋加密的情況詳細有知道的么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地下室鋼筋混凝土底板、牆的鋼筋綁扎。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作化學成分檢驗。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 2.1.2鐵絲:可採用20~22號鐵絲(火燒絲)或鍍鋅鐵絲(鉛絲)。鐵絲的切斷長度要滿足使用要求。 2.1.3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砂漿墊塊、塑料卡、各種掛鉤或撐桿等。 2.1.4工具:鋼筋鉤子、撬棍、扳子、綁扎架、鋼絲刷子、手推車、粉筆、尺子等。 2.2作業條件: 2.2.1 按施工現場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將鋼筋堆放場地進行清理、平整。准備好墊木,按鋼筋綁扎順序分類堆放,並將銹蝕進行清理。 2.2.2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及加工配料單相同。 2.2.3當施工現場地下水位較高時,必須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2.2.4 熟悉圖紙,確定鋼筋穿插就位順序,並與有關工種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線、防水施工與綁扎鋼筋的關系,確定施工方法,作好技術交底工作。 2.2.5根據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採用內貼法或外貼施工),底板鋼筋綁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層及保護層;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護牆,做好防水層)。當地下室外牆防水採用內貼法施工時,在綁扎牆體鋼筋之前砌完保護牆,做好防水層及保護層。 3.1工藝流程: 劃鋼筋位置線→運鋼筋到使用部位→綁底板及梁鋼筋→綁牆鋼筋 3.2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算出底板實際需用的鋼筋根數,一般讓靠近底板模板邊的那根鋼筋離模板邊為5cm,在底板上彈出鋼筋位置線(包括基礎梁鋼筋位置線)。 3.3綁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 3.3.l 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一般情況下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 3.3.2 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每點都綁扎,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綁扎,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如採用一面順扣應交錯變換方向,也可採用八字扣,但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 3.3.3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梅花型擺放。如基礎底板較厚或基礎梁及底板用鋼量較大,擺放距離可縮小,甚至砂漿墊塊可改用鐵塊代替。 3.3.4底板如有基礎梁,可分段綁紮成型,然後安裝就位,或根據梁位置線就地綁紮成型。 3.3.5基礎底板採用雙層鋼筋時,綁完下層鋼筋後,擺放鋼筋馬凳或鋼筋支架(間距以1m左右一個為宜),在馬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 3.3.6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採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3.3.7由於基礎底板及基礎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層鋼筋斷筋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3.3.8根據彈好的牆、柱位置線,將牆、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採取措施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
希望採納
⑵ 梁中箍筋加密區可不可以有綁扎和焊接呢
1、梁中箍筋加密區可以有綁扎和焊接,主要看設計文件。
2、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斗渣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空餘悄般用於毀念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3、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如塑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⑶ 梁縱筋搭接范圍內箍筋加密怎麼設置
梁縱向受力筋(純架立筋除外)綁扎搭接范圍內的橫向鋼筋(箍筋)受規范最大間距控制,見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4.6條「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范第8.3.1條的要求......。 (8.3.1條......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於d/4;對梁、柱、斜撐等構件間距不應大於5d,......且均不應大於100mm......)。d為縱向鋼筋直徑。
其基本概念不是『加密』,而是間距規定。
⑷ 框架樑上部鋼筋採用綁扎方法,綁扎區域是否要箍筋加密
框架梁主梁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方式連接時,搭接區域內需要進行箍筋加密。
1、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9.4.5條 規定
9.4.5 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其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當鋼筋受拉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當鋼筋受壓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當受壓鋼筋直徑d>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2個鋼筋。
2、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也稱綁扎搭接,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
3、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⑸ 綁扎搭接鋼筋加密區長度多少
樑柱箍筋加密區長度的確認
(1)一級抗震等級框架梁是大於等於2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二~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是大於等於1.5倍梁高或大於等於500MM,均取大值。
(2)抗震柱:底層剛性地面的柱根部加密區為該層柱凈高的1/3,柱頂部加密區為大於等於1/6的柱凈或大於等於500MM取其最大值,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二層以上為大於等於1/6或大於等於500MM,或大於等於柱子長邊尺寸,如果是園柱子為大於等於直徑。
鋼筋搭接長度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圖紙上註明的按標注確定,未註明的:
C20
C25
高於C25
一級鋼筋
35d
30d
25d
二級鋼筋
45d
40d
35d
三級鋼筋
55d
50d
45d
冷拔低碳鋼筋
不小於300mm
在03G101裡面
還有關於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計算=修正系數×錨固長度
修正系數按縱向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確定:≤25%時取1.25
50%
1.4
100%
1.6
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小於300mm;
而受壓鋼筋搭接長度按0.7倍受拉鋼筋搭接長度計算
⑹ 梁箍筋加密100、150怎麼規定的
100是加密區的間距,200為非加密區的間距。
⑺ 樑上鋼筋搭接處箍筋需要加密嗎
梁,柱,縱向鋼筋搭接處箍筋都是需要加密的,加密規范統一按下圖施工,明白了請採納!
⑻ 柱子和梁的鋼筋加密是怎麼算的
1、框架柱加密區:底層加密區高度時大於等於柱凈高的1/3,其它層加密區高度是梁板內高度加上下面以外部分(取柱邊長或直徑、凈高的1/6、500三者中的最大值);
2、設計要求全高加密的框架柱
3、底層剛性地面的上下各500
4、框架梁一級抗震時加密區長度取支座側的2倍梁高與500中間的最大值;二級至四級抗震加密區長度取支座側的1.5倍梁高與500中間的最大值;框架梁綁扎搭接區域進行加密;
⑼ 樑柱交界處的鋼筋加密是怎樣的
據《混凝土結構工程設計規范》及11G101圖集,框架結構樑柱節點區域柱子的箍筋應當做加密處理,加密區域為:
1、底層柱自嵌固部位Hn/3(Hn為凈高)。
2、其餘部位為Hn/6、hc(hc為柱子截面長邊尺寸或圓柱直徑)、500mm中的最大值。
見圖1:
但由於樑柱節點區域鋼筋密集,且由於施工順序問題,往往造成柱子加密區箍筋缺失的現象。針對樑柱節點鋼筋密集造成節點核心區加密區箍筋少放或漏放的現象,可考慮三種解決方法:
1、U形箍焊接法
在梁主筋放置後,未綁扎前,先把節點內柱箍筋按位置(梁下、梁內、樑上)和數量放置好,待梁鋼筋綁扎完畢,再勻開預先放置的柱箍筋,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若因節點鋼筋過密,預先放置箍筋確實困難,不得已可少放幾道,不足的在梁鋼筋綁扎完畢,用兩個開口箍筋(U形箍筋)焊接,為滿足抗震要求,可用相應規格焊條單面焊接一段(不小於10d)。
2、導筋——箍筋籠沉梁法
此方法是將核心區箍筋焊接成箍筋籠,其步驟是先配備所需節點核心區外圍箍筋,在外圍箍筋四邊外皮焊接導筋,按間距焊接成鋼筋籠,鋼筋籠套入柱縱向鋼筋內,然後鋼筋籠與梁鋼筋同時綁扎,最後綁紮好後梁鋼筋和鋼筋籠一起落入樑柱模板內,如果箍筋為復合箍,可以全部採用拉筋,拉筋須同時鉤住縱向鋼筋和外圍箍筋。
3、模板後封法
此方法側重細分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順序,要求木工和鋼筋工緊密配合,保證節點區域箍筋綁扎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做法是將柱的箍筋分段綁扎:首先木工鋪設梁底模,盡早給鋼筋工提供施工面,但不鋪設梁側模板和樓板模板,鋼筋工先將柱箍綁至梁底下;其次再穿好框架梁底筋後綁扎節點區箍筋;最後在鋼筋工綁完框架梁鋼筋和柱箍筋後,木工再鋪梁側模板、樓板底板以及柱側模板。這樣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綁扎框架梁鋼筋使用的操作架,這時可以用工具式腳手架來解決。如果樓板底模是用鋼管做頂撐,也可以先搭頂撐架,利用它來做綁扎梁鋼筋的操作架。
⑽ 梁箍筋的加密區長度是多少,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是多少
柱鋼筋的加密區是指柱子箍筋間距的加密。
柱子的箍筋間距是根據柱子的受力情況計算出來的,但有些段位箍筋的間距會加密。
柱加密區的一般規定:
一、首層柱箍筋加密區有三個(這里所說的首層是指基礎上的第一層):
下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1/3柱子凈高,如凈高3米,加密區就是1/3即1米;
2.
上部箍筋加密區長度取500mm,柱長邊尺寸,1/6凈高三者中的最大值;
3.
樑柱交接處柱子箍筋加密。
4.如果該柱縱向鋼筋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需加密。柱鋼筋的計算公式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三、底層柱(底層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的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於該層柱凈高的1/3,以後的加密區范圍是按柱長邊尺寸(圓柱的直徑)、樓層柱凈高的1/6,及500mm三者數值中的最大者為加密范圍。
梁箍筋加密范圍:
加密范圍從柱邊開始,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2倍的梁高,二、三、四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長度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滿足大於500mm,如果不滿足大於500mm,按500mm長度進行加密。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