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范疇pdf

范疇pdf

發布時間:2023-03-29 10:07:31

1. 《理性的邊界人類思維和世界的復雜關系》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理性的邊界》(諾桑·亞諾夫斯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1KlZp7s20o-oJfReI6kxxg

提取碼:e2lm

書名:理性的邊界

作者:諾桑·亞諾夫斯基

譯者:王晨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份:2019-11-1

頁數:424

內容簡介:

我們對世界了解得越多,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就越清楚,發現可能之局限的方式,就是比可能走得更遠!

一本比肩《世界觀》和《為什麼》的科學哲學通識,探索科學的極限,挑戰人類對宇宙、理性和自我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歐洲數學學會、得克薩斯大學哲學系、麥吉爾大學計算機系、伯爾尼大學哲學研究所推薦閱讀!

從亞里士多德、牛頓到愛因斯坦、玻爾,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源自科學家對人類知識極限的不斷探索,對客觀、理性和自我的深刻問題的一次次挑戰。

有許多書解釋了人類已知的科學,而這本書則聚焦於我們不知道的知識。研究領域橫跨數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美國科學家諾桑·亞諾夫斯基,希神世望通過探索未知,指出人類知識邊界,並找到突破極限的方法。

亞諾夫斯基解讀了量子的奇異性、相對論的意義、混沌理論的誕生過程、無限大的不同層次、無法用正常方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正確但無法證明的事游李肢實,為我們展示了知識的極限,並找到了制約人類認知的核心原因——隱藏在思想、邏輯和語言中的矛盾性。亞諾夫斯基認為,總結這些矛盾的共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結構,找到突破知識極限的方法。

讓我們閱讀《理性的邊界》,順著亞諾夫斯基的筆觸,遙望理性邊界之外的未知領域,跳脫現有的科學體系,重新思考世界,認識自身,理解人類思維與世界的復雜關系。

作者簡介:

諾桑·亞諾夫斯基,美國數學擾沖家、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紐約城市大學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教授。他繼承數學大師塞繆爾·艾倫伯格「范疇論」的衣缽,並在量子力學、哲學和語言學方面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獲得了美國科學和數學界的多個獎項。他還著有《元范疇》和《計算機科學中的量子計算》等書。

2. 請問微軟雅黑和宋體字體用於linux系統生成pdf報表使用,這樣侵權嗎

這個你最好問問律師。

從版權角度來說,應該是你復制過來字體就已經是違法的了。後面生成算作違法行為似乎也已經是違法後的違法。
不過一般說來,這種字體一般的授權都是只有「顯示」的權利,你用這種字體去嵌入某些文件裡面,都需要特殊授權的。
詳細看看這里,有提供 eula 下載:

http://www.microsoft.com/typography/fonts/family.aspx?FID=350
但是注意這個頁面裡面有句話:
Purchase & Download Microsoft fonts for personal, professional or business use on workstations.
「on workstation 」這一點我覺得應該還是表示只能用來顯示。你這個輸出到 PDF 應該是屬於嵌入字體的范疇,不是「顯示」的使用范疇。
我覺得你可以參考這個:
http://rpsh.net/archives/font-licensing-for-the-web/
應該類似的方式。

那麼按照上面我的想法,也就是說,你在 Windows 下面輸出 PDF 嵌入字體應該也是違反版權的。
除非你列印出來只能用於「顯示」這種「嵌入」才能算是豁免。當然你不能用這種列印出來的字做 LOGO 這種含有藝術成分的內容,不然也不算單純的「顯示」。

但是你不嵌入字體,在用戶的機器上調用用戶機器裡面的字體就不算侵權。當然在 XP 機器裡面是沒有雅黑的。這樣是因為你的 PDF 裡面沒有「嵌入」字體,只是指定了「顯示」字體。「顯示」的生成是由讀者計算機進行調用他自己存儲的字體實現的「顯示」,和你們沒關系。

所以,你們這個項目選擇這個字體從一開始就需要授權。
我建議你們換字體,現在有真正完全免費的字體。記得 Droid Font 和 谷歌 & Adobe 合作的思源黑體都可以,前者是 Apache License 的(不知道版本),後者明確是 Apache License 2.0 的。
不過具體這個 APL 到底要求什麼內容,建議你們還是研究一下。
絕對不要用文泉驛的字體,他不購買是 GPL 的,這會讓你們輸出的 PDF 被 GPL 協議污染。購買文泉驛的授權和找方正、文鼎什麼的公司買授權的價格也差不多了。

還有,微軟雅黑和宋體都是方正的。微軟只是買了版權。你們要是買這兩個字體,應該是聯系方正。

以上內容是我的分析,本人非法律專業,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本人不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3. pdf格式的文件算不算圖形文件,如果算,是矢量圖,還是點陣圖

PDF全稱Portable Document Format,譯為可移植文檔格式,是一種電子文件格式。這種文件格式與操作系統平台無關,也就是說,PDF文件不管是在Windows,Unix還是在蘋果公司的Mac OS操作系統中都是通用的。這一特點使它成為在Internet上進行電子文檔發行和數字化信息傳播的理想文檔格式。越來越多的電子圖書、產品說明、公司文告、網路資料、電子郵件開始使用PDF格式文件。PDF格式文件目前已成為數字化信息事實上的一個工業標准。
Adobe公司設計PDF文件格式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跨平台上的,多媒體集成的信息出版和發布,尤其是提供對網路信息發布的支持。為了達到此目的, PDF具有許多其他電子文檔格式無法相比的優點。PDF文件格式可以將文字、字型、格式、顏色及獨立於設備和解析度的圖形圖像等封裝在一個文件中。該格式文件還可以包含超文本鏈接、聲音和動態影像等電子信息,支持特長文件,集成度和安全可靠性都較高。
PDF文件使用了工業標準的壓縮演算法,通常比PostScript文件小,易於傳輸與儲存。它還是頁獨立的,一個PDF文件包含一個或多個「頁」,可以單獨處理各頁,特別適合多處理器系統的工作。此外,一個PDF文件還包含文件中所使用的PDF格式版本,以及文件中一些重要結構的定位信息。正是由於 PDF文件的種種優點,它逐漸成為出版業中的新寵。
准確得說PDF格式是ADOBE公司為了將文件跨平台,跨系統而設計的一種格式,屬於文檔格式。
但它同時又可以被photoshop處理,在ps中它具有點陣圖屬性。

4. 《啟蒙的時代十八世紀哲學家》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啟蒙的時代》((英)以賽亞·伯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nUUoWI-S2YfIiYv6lPiv8Q

提取碼: 2y8h

書名:啟蒙的時代

作者:(英)以賽亞·伯林

譯者:孫尚揚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8

頁數:271

內容簡介:簡介:

十八世紀的哲學家們試圖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不可改變的物理定律,從而把哲學變成一門自然科學。在本書中,伯林廣泛摘選了洛克、貝克萊、休謨、托馬斯·里德、孔狄亞克、拉美特利、哈曼和利希滕貝格等人的重要著作,並以富於洞察力的導言和評論解釋了這些哲學家的核心概念,他們的思想和時代,揭示了他們在十八世紀和今日的意義。本書堪稱十八世紀哲學的最佳入門……用心的讀者不僅會從中獲得信息,還會受到啟蒙。

導讀:

本書堪稱十八世紀哲學的最佳入門……用心的讀者不僅會從中獲得信息,還會受到啟蒙。

——《紐約時報書評》

導 論

當人們提出有關自己或他人的問題時——盡管這些問題迥然相異,卻具有一些共同特徵——哲學問題便應運而生。這些問題往往是非常一般性的,包括一些原則問題,並且很少或者根本不關心實際功用。但是,使這些問題更具特徵的是:似乎沒有明顯的普遍為人接受的程序以便回答這些問題,也沒有任何我們可以自動求助的專家能解決這些問題。的確,關於這些問題本身,有一些獨特的東西;那些反躬自問的人對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答案,甚或對怎樣著手去發現這些答案似乎沒有任何把握。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問「1955年在冰島發現了大烏鴉嗎?」,我們知道如何開始回答這個問題——正確的答案必須基於觀察,而博物學家正是我們能夠求援的專家。但是,當人們問「宇宙中有物質客體嗎?(或者,也許相反,它是由種種心靈及其狀態構成的嗎?)」,我們採取什麼步驟解決這個問題呢?表面上,這兩個句子仍有一種相似性。再者,如果我問「滑鐵盧戰役發生在十七世紀嗎?」,我們知道怎樣去尋求相關的證據。但是,當被問及「宇宙在時間上有開端嗎?」,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曉得怎麼回答「你敢肯定他認識你嗎?」,但是如果有人想知道「我能永遠明了另一個人頭腦中所發生的一切嗎?」,我們怎樣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呢?回答「為什麼愛因斯坦的理論優於牛頓的理論?」比回答「為什麼科學家的預言比巫士的預言更為可信(或者相反)?」容易;回答「等式x=2的正數根是多少?」比回答「有無理數嗎?」容易;回答「『蒙昧主義者』一詞的精確意義是什麼?」比回答「『如果』一詞的精確意義是什麼?」容易;回答「我應該怎樣修理這台損壞的打字機?」比回答「我(或者一般意義上的人)應該怎樣生活?」容易。

在上面各例中,試圖回答每對問題中的第二個似乎都要遇到障礙。正如每對問題中的第一個都有證據充分、廣為接受的求解方法一樣,第二個問題卻沒有這種方法。然而,這些問題似乎相當明確,而且對一些人來說,這類問題已經表明它們是令人迷惑不解的,而且著實使人縈懷煩惱。那麼,為什麼要得到一勞永逸地解決這類問題的答案有如此之多的困難,並且這些問題世世代代總是不斷以新的形式出現呢?想提供明確的答案卻又屢試不得,由此而產生一種印象:哲學中沒有進步,而只有意見的主觀分歧,沒有發現真理的客觀標准。

這些問題及用來提供答案的方法的歷史,實際上即是哲學史。不同時代的不同思想家們都試圖在各種觀念的構架中,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關於這些問題的真理,而這些觀念的構架和方法,即這些問題本身得到解答的方式自身,由於眾多力量的影響而遞嬗變化。這些力量中有年代稍早的哲學家所給的答案,時下流行的道德、宗教和社會信仰,以及科學知識的狀態,最主要的還有當時的科學家們所運用的各種方法,尤其是當他們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並因而使他們的理解影響他們自己及後代的想像時。

這些問題的一個基本特性是——這一點似乎只是在我們的時代才變得更加顯著——無論如何,它們都既不是經驗的問題,也不是形式的問題。也就是說,哲學問題不能像經驗的問題——無論是科學的還是常識性的——那樣通過引證觀察結果或經驗來予以回答。諸如「什麼是至善?」或者「我怎麼能肯定你的感覺與我的感覺相似?」或者「我怎麼能肯定在任何時候都真正地理解你所說的一切,而不只是在我看來是這樣?」,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是不能由人類知識的兩個偉大工具中的任何一個來予以回答的,這兩個工具一個是以經驗為根據的研究,另一個是用於形式科學的演繹推理——比如說出現在數學或者邏輯或者語法規則中的那類論證。

確實,幾乎可以說,與科學相關的哲學史部分地存在於把那些要麼是經驗的(歸納的)要麼是形式的(演繹的)問題從大量充塞著人們頭腦的問題中清理出來,並且把它們歸在與之相關的經驗或者形式科學的名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諸如天文學、數學、心理學、生物學等才從哲學的母體中分離出來(它們曾經是哲學的一部分),並開始了作為獨立科學的富有成果的事業。只要這些科學解決它們的問題的各種方法尚不明晰,因而易於與其他和它們相對而言少有共性並且彼此間的區別也尚未充分辨明的問題相混淆,它們便滯留於哲學的領地。科學和哲學二者的進展似乎與經驗的和形式的成分在其適當領域的累進分配密切相關。然而,由於通常留下沒有得到解決(主要是沒有得到分析)的問題的核心,這些問題的普遍性、模糊性,最主要是其顯著的(或真實的)在經驗或形式上的不可解性,賦予它們一種特有的狀態,我們傾向於稱之為哲學的狀態。

達到對這一真理的認知(如果它是一個真理的話)歷時甚久。自然的傾向乃是將哲學問題與其他問題一視同仁,並認為哲學問題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尤其是通過在回答這些「其他問題」時甚為成功的方法予以解答。事實上,這些「其他問題」要麼呈現為經驗的問題,要麼呈現為先驗問題,盡管二者的區別並不總是被自覺地劃分開來。當人類探究的一些分支比如物理學或生物學通過運用這種或那種新的收獲豐富的方法,從而贏得令人注目的成功時,總有人試圖也將類似的方法用於解決哲學問題,其結果難料。這種企圖是人類思維史中一個持久的因素。因此,十七世紀數學方法所取得的史無前例的成功影響了哲學,這不僅是因為當時數學沒能明確地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而且因為數學方法也被用於哲學,這種方法即是按照固定的規則從「自明」的公理出發所進行的演繹、內在一致性的驗證、先驗的方法,適於數學的明晰而嚴格的標准;這種方法用於哲學的結果是,上面這種特定的模式在這時期的哲學中,也在當時的自然科學中占據統治地位。它導致了引人注目的成功和失誤,因為對這些方法的狂熱和盲目的運用在一個領域里能取得豐碩的成果,但當它被機械地用於另一個領域里時,並不必然類似於第一個運用這些方法的領域那樣產生相同的結果。如果說統治十七世紀的是數學模式,那麼,在十八世紀到處被模仿的則是力學模式,更准確地說,就是牛頓的理論體系。事實上,哲學問題是獨具特色的,它之類似於力學問題並不多於它類似數學(或生物學,或心理學,或歷史學)問題;然而一個模式與另一個模式對哲學的影響卻是非常不同的。正是這一點形成了本書收錄的所有非常不同的哲學家的共同特徵。

十八世紀也許是西歐歷史上認為人類的無限知識這一目標唾手可得的最後一個世紀。上世紀物理學和數學的空前發展改變了普遍持有的關於物理世界的本質,甚至關於真實知識的本質的看法。這種轉變是如此之甚,以至於這個時代仍然像一道關卡一樣橫亘於我們和在它之前的年代之間,並且使得中世紀甚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觀念看起來遙遠模糊,奇異怪誕,有時甚至不可理喻。將數學的方法和語言運用於感覺所揭示的可測性質一時成為發現與解釋的惟一可靠的方法。笛卡爾和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和霍布斯,全都期求賦予他們的論證以數學式的結構。一切能說的必定可以用帶有數學性質的語言陳述出來,因為缺乏精確性的語言可能會隱含謬誤和含糊性、大量混亂的迷信和偏見,這些正是令人生疑的神學和其他形式的關於宇宙的獨斷學說的特點,而新科學已逐漸清除並取代它們。牛頓的影響是最強有力的惟一因素,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十八世紀。牛頓完成了解釋物質世界這一沒有先例的任務,這一任務也就是通過相當少的幾條關於宏觀領域和力的基本規律,使得至少在原則上去確定宇宙中每一物質實體的每一質點及其運動狀態成為可能,並且還要一定程度的精確性和簡明性,這是此前人們不曾夢想過的。現在,秩序和明晰性君臨物理科學的王國了:

自然和自然規律隱沒在黑暗中。

上帝說,要有牛頓!萬物俱成光明!

然而,形而上學、邏輯學、倫理學,以及所有與人類社會生活相關的古代學科卻仍停留在一片混亂之中,臣服於以往冥頑不化的時代的思想和語言的混亂。那些被新科學解放出來的人們理應尋求將他們的方法和原理用於那些顯然比外在世界更加急需秩序的課題上去,這是自然的,也確實是幾乎不可避免的。的確,這一任務至關重要:因為如果沒有一幅關於人類心靈的基本「能力」及其運用的可靠、清晰的圖畫,我們就不能確定應該怎樣去界定人類知識的來源及其限度,也不能確定知識的各種形式之間的關系。除非弄清這些問題,否則無法徹底揭穿不學無術又假充內行者之流的主張,也不能將關於物質世界的新圖畫與對人類甚為重要的其他問題——道德行為、美學原則、歷史和社會政治生活的規律、情感和想像的「內在」活動方式,以及其他一切對人類具有頭等重要性的問題——充分地聯系起來。一種關於自然的科學已被創立,而關於精神的科學也得以創立。二者的目標必須保持同一:在觀察(「向內的」或「向外的」)的基礎上,必要時在實驗的基礎上形成一般規律;當形成了這些規律時,由此出發演繹出一些特殊的結論。對每一個真實的問題都有過眾多的錯誤解答,但只有一個是正確的,一旦發現了這個正確的解答,那它就是最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最需要的乃是一種可靠的發現答案的方法,而舉世無雙的牛頓先生已經運用過與這種描述相符的一種方法,如果他的仿效者遵循同樣的箴言,也將在人類精神領域里獲得並不亞於牛頓的豐碩成果。如果諸種規律是正確的,它們賴以立腳的觀察是可靠的,推理是合理的,那麼,正確而且無可辯駁的結論將提供關於這迄今為止尚無人探究的王國的知識,並將一改目前無知而又毫無根據地加以推測的混亂狀態,從而獲得一種各個因素在邏輯上互相關聯的明晰而又首尾一致的體系——自然的神聖和諧的理論版本或者類似的東西。而這種神聖和諧對出於人類的無知或懶散或任性的觀察是隱而不現的。對一個理性的動物來說,理解它即是在他的所有信念和行動中遵從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幸福、合乎理性並且自由無拘。

重要的是,在相信研究結果之前必須保證其手段的效力。這一認識論上的偏好成為從笛卡爾提出懷疑方法一直到十九世紀歐洲哲學的特點,並且在十九世紀哲學中仍是一種強烈的傾向。將有關人類知識的各種形式及其范圍的研究成果直接用於政治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神學等傳統學科,旨在一勞永逸地結束它們的困境,是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們竭力完成的規劃。他們嘗試運用的原理乃是十七世紀新的科學規范:如果沒有實驗證據,就不會有來自在中世紀被奉為金科玉律的「自然的」原理的先驗演繹,諸如「所有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將漸趨靜止」,或者為了自我完滿天體運行的「自然」軌道必然是圓形的。建立在觀察(如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搜集的大量資料)和實驗(伽利略自己進行的)基礎上的開普勒或伽利略定律與這些「自然的」原理是矛盾的。這種對觀察和實驗的運用需要採用精確的測量方法,並且導致將許多不同的現象用非常精確的、以數學術語普遍地形成的定律聯系在一起。其結果是:只有實在的可測量的方面才被認為是真實的,即被認為是可以用方程式描述出來的,這些方程式將現象的某一方面的變化與其他現象的可測量的變化聯系起來。認為自然是由不可化減的特性與不可逾越的「自然的」品種復合而成的整個觀念最終被拋棄了。亞里士多德的終極因范疇被當做不科學的東西拋棄了,而且實際上在涉及到沒有意志和目的的無生命實體時,這一范疇被當做不可理喻的東西拋棄了——終極因范疇是根據每一個客體實現自己的內在目的或外在目標的「自然」傾向而對現象所作的解釋。這種解釋也是對客體為什麼存在及它試圖履行什麼樣的功能等問題的回答——而對這些觀念在原則上不能找到任何經驗的或實驗的證據。那些形成現象的並存狀況的規律——各種事物和事件之間被觀察到的秩序和聯系——足以描述宇宙中一切可以描述的東西,預測一切可以預測的東西,而不必引入不可感觸的實體和力。空間、時間、質量、力、動量、靜止等力學術語逐漸取代了終極因、實體形式、神聖目的和其他形而上學概念。中世紀的本體論和神學那套玩意兒被完全拋棄了。人們轉而支持有關宇宙被呈現給感覺或以其他方式被測量或推論的方面的符號論。

這種態度不僅在洛克和休謨的著作中,而且在貝克萊的著作中都是極其清楚的。洛克和休謨對自然科學敬重備至,貝克萊則深切地關注著否定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預設。對牛頓,實際上是對牛頓以前的物理學家來說,物質世界可以根據統一的微粒加以描述,而微粒運動的規律即是它的相互作用的規律。洛克對這些物理學家的著作可能相當了解。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們的著作逐漸統治了歐洲人的思想,這些哲學家們採用了心靈這一概念,心靈被認為彷彿是一個盒子,其中包含了與牛頓的質點相似的精神等價物。這些精神的質點被稱做「觀念」。這些觀念是清晰的、獨立的實體,是「簡單的」,沒有任何可被分離的部分,就是說,它們是字面意義上的原子,來源於外在世界,就像沙粒落入沙漏一樣降臨於心靈之中。在心靈中,這些簡單觀念或者繼續保持獨立,或者被復合而形成復雜觀念,就像外界的物質客體是被分子或原子的復合物化合而成的一樣。洛克試圖弄清我們心靈中觀念起源的歷史,並對心靈中觀念的活動及諸觀念彼此之間的結合與分離加以解釋,就像一個當代化學家分析化合物的成分及其物理運動一樣。對洛克來說,思維,至少是反省的思維是一種與接納外在世界的有形的眼睛相對應的內在的眼睛。當洛克把知識界定為「對觀念的聯結和符合或不符合及不相容性的知覺」時,他把這種「知覺」設想成能分辨兩個觀念——就好像它們是可分辨的微粒一樣的某種東西,而內在的眼睛因此便能看清這些觀念是否符合,及斷言這些觀念的聯系的命題是否正確,正如外在的眼睛能辨別兩個有色物體並能看清二者的顏色是否相稱一樣。當貝克萊批判洛克抽象的一般觀念理論時,他主要攻擊的是這樣的想法:既然觀念是實體,那麼就會存在一個並不是絕對確定的印象的觀念;而且,在貝克萊看來,洛克為了解釋一般名詞怎樣具有意義而援用的「抽象觀念」在字面上就是矛盾的,因為如果它們是觀念,它們必定就是具體的實體,而不能同時又是抽象的——即不確定的,沒有任何呈現給感覺和印象的具體的性質。不論貝克萊對洛克的攻擊公正與否,兩人(和休謨及許多其他同時代的經驗論者,特別是法國的經驗論者們)的共同特點是假定心靈是個容器,在這個容器中觀念就像籌碼一樣,在一個復雜的吃角子老虎機中滾動並構成圖案。牛頓的三維空間在心靈的內在「空間」中有了它的副本,這副本由內在的眼睛即反省的能力所統轄。

哲學因此將被改造成一種自然科學。它要研究的事實將通過內省發現。正像任何一種別的真正的人類學問一樣,哲學必須始於經驗觀察。休謨這樣說道:「由於關於人的科學是其他科學的惟一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能賦予這門科學本身的惟一堅實的基礎必須基於經驗和觀察。」哲學實際上是一種科學的心理學;在這一學說的極端追隨者中,尤其是在法國的那些追隨者中,哲學變成了一種生理學——行為主義或「物理主義 」的一種早期形式。洛克和休謨的法國信徒們,如孔狄亞克、愛爾維修、拉美特利將這一點推向極端 。孔狄亞克致力於以「簡單」觀念重建各人的經驗——即最復雜深奧的思想或「心靈的運動」、想像的最精緻發揮、最微妙的科學思辨。而這些「簡單」觀念也就是被呈現給我們的某一個正常感官的可分類的感覺,實際上,在感覺之流中,每一個感覺都能被確定分派在它的恰當位置上。這一時代的偉大普及者們——由伏爾泰、狄德羅、霍爾巴赫、孔多塞領導,他們的著作影響了法國國界之外的許多國家的有教養的讀者——以及他們的追隨者們都一致贊同感覺主義研究的無比重要性,無論他們有多少別的分歧。在狄德羅和莫伯爾丟以及博爾德的著作中出現了「有機的」(反原子論的)思想,其中一些思想可能對康德產生過影響。但主流思想是支持將每一事物,不論它是物理的還是心理的,分析到終極的不可化簡的成分。休謨相信「數學科學和自然哲學(即自然科學)以及自然宗教依賴於關於人的知識」,原因是哲學的任務即是研究所有存在的終極成分。他關於心靈的理論是機械論的,是通過與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進行類比構想而成的,觀念的聯結在心靈中被委任去履行與萬有引力在物質世界中相同的功能。他把這種觀念的聯結描述為一種「吸引作用,這種作用在精神世界中將像它在自然界中一樣產生同樣奇特的功效,並表現於同樣多的、同樣富於變化的形式之中」。拉美特利將真正的哲學家設想成一種能將人類心靈這種裝置分解成片段的工程師。伏爾泰把真正的哲學家描寫成卓越的解剖學家,他能解釋人類的理性,正如他能解釋人體的活力一樣(在這一點上,伏爾泰贊揚洛克)。在法國的哲學家以及他們在外國的信徒們中,充滿著科學的想像。十八世紀初,巴特勒把自然設想成一種有機體,半世紀後,帕萊教長又將自然比做一座鍾表。像植物或動物的生命一樣,「自然道德」和「自然宗教」(人所共有的,但在最淳樸的——鄉村的或原始的——社會中更為明顯)可以得到科學的研究。狄德羅將社會生活比做一個巨大的製作工廠。

貝克萊非但不因為他是一個基督教徒和主教而覺得這種經驗主義不合口味,相反,他發現這種經驗主義與浸染著他的一切信念的唯心主義簡直一模一樣。在他看來,如果說洛克是一個經驗主義者的話,也並不是一個十足的經驗主義者。確實,在某種意義上,貝克萊是正確的。洛克推崇並試圖運用到精神現象之中的十七世紀科學決不是嚴格的經驗主義。相反,伽利略和笛卡爾認為感覺世界是模糊的、有欺騙性的、含混不清的,充滿了只能以定性詞彙描述的現象,也就是說,感覺世界不能容納恰當的、定量的、科學的世界圖式。科學所研究的「第一」性質本身並不是直接呈現給感官的。存在著兩個領域:定量的、可以精確測量的存在於空間的客體領域,具有諸如運動和靜止、一定的形狀、體積、作為微粒運動的特定溫度等性質;這與顏色、氣味和味道、冷暖程度、聲音高低等領域正相反對,後者是主觀的,因而是不可靠的。洛克從「除了來自感覺的知識外,我們沒有任何別的知識」這一原則出發,卻發現:對他來說,如果想保持一致的話,就難以解釋為什麼「第一」性質必須和「第二」性質一樣依賴於感覺的證據,然而又必須給予第一性質以似乎是物理學賦予它們的首要地位和權威。因此,他在下面二者之間必居其一:前後矛盾和半心半意地去嘗試著把第二性質描述為由第一性質以某種方式引起的,而第一性質與其說是明顯可感的,倒不如說是莫名其妙地在因果關繫上對感覺材料負責。關於物質實體,洛克也發現他陷入了類似的困難,對物理學家來說,物質實體當然不是直接呈現給感官的,也沒有任何事物能這樣直接呈現給感官,因而,對嚴格的經驗論來說,物質實體必定是不可接受的。貝克萊極其一貫地抵制物理學「姑息」的企圖,並且抵制一切與這種企圖的所謂要求妥協的努力。確實,他認為這種二元論與他所倡導的徹頭徹尾的經驗論是不相容的。主觀感覺與事物的客觀性之間的差別是似是而非的。感覺是知識的惟一來源。世界是由思想、情感、感覺——也就是由存在於上帝的代理者和他的創造物人的心靈中的「觀念」所構成的。至少就物質世界來說,觀念之外別無他物。他把關於物質世界的經驗論與對精神實體——永恆的靈魂和精神——能動的存在的實在性的信念結合起來,這種能動的實體的存在並不像被動的實體一樣依賴於被感知到,或者要不然就依賴於成為某人的經驗內容——對這種實體我們沒有任何「觀念」而只有(就像他的十七世紀先驅們稱呼這種不可感知的意識一樣)「概念」,既然這種實體也是明顯不可感知的,它也可能包含諸種關系。貝克萊在這一點上的觀點——對柏拉圖主義和感覺主義的一種獨特的結合——並非像自休謨以後批判他的人所認為的那樣是自相矛盾的。

對貝克萊來說,外界實體的概念與可能的感性經驗是如此割裂無關,以至於沒有任何關於這些實體的觀念能在原則上被形成,因而是不可理喻的。他既是個唯心主義者,也是個一以貫之的感覺主義者。他的整個論證立足於這樣的觀點:如果我們不想使自己迷惑於那些暗示不可感知的事物的存在的科學術語,而與此同時將我們所有的知識都建立在而且只建立在那些可以被感知到的論據的基礎之上,那麼,我們將達到一種正統的基督教立場,即宇宙在本質上是精神的。相反,對洛克和休謨來說,數學代表知識的最完美形式——確實,所有其他關於知識的主張與這種明晰性和不可辯駁的確定性的典型相比較而言都是有缺陷的——對貝克萊來說,數學則暗示了並不存在於世界中的虛構的實體的存在。對他來說幾何形體不是理想的實體,真實的實體必須通過經驗的觀察來證明它們自身的存在,而幾何形體卻無需這種證明,相反,幾何形體之為感覺的內容並不遜於任何別的東西。一條直線是由一定數量的、原則上可數的感覺極小點構成的——並且,如果它是由奇數的感覺極小點構成的話,那麼,無論幾何學家怎麼說,它也不能被精確地平分為二。只要它只是作為極端的經驗論和唯名論所能達到的結論的證明,這種偏執的思想就是有趣的。

毫無疑問,通過把科學的方法運用於人事法則的謹慎的嘗試,已經做了大量有益的事情:減輕了人類的苦難,避免或者阻止了不公正,揭示了無知;教條得到了反駁,偏見和迷信成功地受到了公眾的嘲笑。人們日益確信求助於主義、無知和權威以證明專斷行為的合理性,全都是隱含著自私的利益或者理智的懶惰或愚昧的無聊的眾多托詞,這種信念通常能得到成功的證明。但是,主要的夢想,即證明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按照力學的方式運動,所有的災難都能通過適當的技術步驟而得到消除,在人類靈魂和肉體上都存在著工程師,卻被證明是虛妄不實的。然而,事實最終表明,這種理想與十九世紀通過同樣錯誤卻在理智上和政治上更為不祥和更具壓迫性的論證而對它發動的攻擊比較起來,卻更少引人誤入歧途。十八世紀天才的思想家們的理智力量、誠實、明晰、勇敢和對真理的無私的熱愛,直到今天還是無人可以媲美的。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人類生活中最美妙、最富希望的樂章。

作者簡介:以賽亞・伯林,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出生於俄國里加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9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懷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了日常語言哲學運動。二戰期 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向轉向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任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卡爾・馬克思》、《概念與范疇》、《自由四論》、《維柯與赫爾德》、《俄國思想家》、《反潮流》、《個人印象》、《人性的曲木》、《現實感》等。

5.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pdf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3學分,45學時):本課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基礎,主要講授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形成發展、基本范疇、過程方扮亂法及隊伍建設等內容。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務和原則方法,了解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必備的方法和技能,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做到專業化。

在此基礎上襲啟,《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2版)》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的一系列重要內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及其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原則、方法和藝術、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進行了富有新意的闡釋。

6. 福昕PDF編輯器打開文件後,一次只能顯示一頁,看下頁的話,就得手動翻頁~

全部顯示的方法如下▼
①第一種方法:
將福昕閱讀器正常鋪滿屏幕,右上角/關閉【×】符號下,有一個「…」樣式的圖標(即更多功能)。點擊「…」→選擇「查看」→選擇第一項「單頁模式」→取消第四項「連續顯示頁面」,即可。

②第二種方法:
按一下快捷鍵【P】或者直接滑動滑鼠,即可。

7. 《范疇篇解釋篇》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范疇篇 解釋篇》([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5ixoVgDawcQmCKDF1yxWg

提取碼:t44h

書名:范疇篇 解釋篇

作者:吵桐[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譯者:方書春

出版社:商務缺啟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8-11

頁數:96

內容簡升扮坦介:

范疇篇和解釋篇是亞里士多德「工具論」一書中較短的兩篇。


8. 《數學思維跨越抽象與現實的邊界》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學思維跨越抽象與判或現實的邊界》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qmrD082SH8mFG-kreSpWQ

?pwd=4qnk 提取碼:4qnk
簡介:數學是什麼?數學研究到底是怎麼做的掘悔伍?三個小朋友希望平分一個蛋糕和數學究竟有什麼關系?為了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破除「數學與生活無關」的迷思,帶領大家領略邏輯與數學之美,作者鄭樂雋將數學探索巧妙地融入了眾多生活化而富有趣味性的例子,比如,為什麼甜甜圈和咖啡杯可以被視為同一種形狀?為什麼按照食譜製作出一個美味的蛋糕證明了數學很容易,而生活很難?當然,這本書不僅僅關乎數學與烹飪,我們還將參加紐約市和芝加哥市的馬拉松比賽,近距離參觀聖保羅大教堂的三重頂結構,為灰姑娘找到她的水晶鞋,甚至弄清楚為什麼我們更傾向於認為西紅柿是一種蔬菜而不是一種水果。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將進一步探討范疇論—前扒—「數學的數學」。超yue具體的數字和公式,我們將藉助范疇論繼續探索我們是如何知道、理解和相信所有事實的。很多人都認為數學很難,但正如作者所說,數學存在的意義是讓困難的事情變容易,而范疇論存在的意義是讓復雜的數學變簡單。

9. 唐代美學范疇研究pdf在哪裡下載

唐代美學 - PDF圖書下載 - 王明居 - 免費PDF電子書下載 - 第一圖書網

10. 求推薦社會學、法學、哲學、邏輯學方面好書~

社會學:孔德、斯賓塞、馬克斯·韋伯的相關著作。這個我沒讀過原著,不妄下斷言了。

法學:《論法的精神》這本書的書評和介紹性的文章看了很多,原作沒讀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是一本經典的值得讀的好書。

邏輯學:金岳霖主編的《形式邏輯》(非常好的一本邏輯學著作,推薦。)

哲學:入門級的《蘇菲的世界》——以問題引導讀者的方式展開,以這種方式展開的著作適合所有哲學工作者和愛好者。笛卡兒的《談談方法》適合喜歡和善於思考的所有人,商務印書館那個版本翻譯的很好。比較專業和深入的,如鄧曉芒譯的《純粹理性批判》、賀麟譯的《小邏輯》適合想深入研究哲學的哲學愛好者,它的晦澀程度和它的思想深度(價值)是成正比的。不過,把書中的主要觀點和基本概念理清楚,其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

我個人比較喜歡哲學思考。讀過的並覺得很不錯的哲學類著作有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楊壽堪的《黑格爾哲學概論》、《金剛經》、《心經》(這個很短很經典)、《道德經》、《中國哲學簡史》(很好,馮友蘭寫的)。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目錄:
A哲學類
A哲學類\A0101形而上學.pdf
A哲學類\A0102懺悔錄.pdf
A哲學類\A0103對笛卡爾《沉思》的詰難.pdf
A哲學類\A0104倫理學.pdf
A哲學類\A0105人類理解論.pdf
A哲學類\A0106人類理解研究.pdf
A哲學類\A0107人是機器.pdf
A哲學類\A0108狄德羅哲學選集.pdf
A哲學類\A0109袖珍神學.pdf
A哲學類\A0110先驗唯心論體系.pdf
A哲學類\A0111精神現象學 上.pdf
A哲學類\A0111精神現象學 下.pdf
A哲學類\A0112邏輯學 上.pdf
A哲學類\A0112邏輯學 下.pdf
A哲學類\A0113哲學史講演錄 第二卷.pdf
A哲學類\A0113哲學史講演錄 第三卷.pdf
A哲學類\A0113哲學史講演錄 第四卷.pdf
A哲學類\A0113哲學史講演錄 第一卷.pdf
A哲學類\A0114美學 第二卷.pdf
A哲學類\A0114美學 第三卷 上冊.pdf
A哲學類\A0114美學 第三卷 下冊.pdf
A哲學類\A0114美學 第一卷.pdf
A哲學類\A0115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pdf
A哲學類\A0116物種起源.pdf
A哲學類\A0117實用主義.pdf
A哲學類\A0118善的研究.pdf
A哲學類\A0119西方哲學史 上.pdf
A哲學類\A0119西方哲學史 下.pdf
A哲學類\A0201物理學.pdf
A哲學類\A0202物性論.pdf
A哲學類\A0203人性論.pdf
A哲學類\A0204人類理智新論.pdf
A哲學類\A0205導論.pdf
A哲學類\A0206法哲學原理.pdf
A哲學類\A0207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df
A哲學類\A0208文明論概略.pdf
A哲學類\A0209一年有半 續一年有半.pdf
A哲學類\A0210實驗心理學史.pdf
A哲學類\A0211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pdf
A哲學類\A0301巴曼尼得斯篇.pdf
A哲學類\A0302論原因、本原與太一.pdf
A哲學類\A0303健全的思想.pdf
A哲學類\A0304判斷力批判 上卷.pdf
A哲學類\A0304判斷力批判 下卷.pdf
A哲學類\A0305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pdf
A哲學類\A0306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pdf
A哲學類\A0307基督教的本質.pdf
A哲學類\A0308我的哲學的發展.pdf
A哲學類\A0309論靈魂.pdf
A哲學類\A0310勸學篇.pdf
A哲學類\A0311原始思維.pdf
A哲學類\A0312軀體的智慧.pdf
A哲學類\A0313發生認識論原理.pdf
A哲學類\A0314藝術的起源.pdf
A哲學類\A0315邏輯哲學論.pdf
A哲學類\A0401理想國.pdf
A哲學類\A0402回憶蘇格拉底.pdf
A哲學類\A0403范疇篇 解釋篇.pdf
A哲學類\A0404新工具.pdf
A哲學類\A0405培根論說文集.pdf
A哲學類\A0406第一哲學沉思集.pdf
A哲學類\A0407思想錄.pdf
A哲學類\A0408知性改進論.pdf
A哲學類\A0409全部知識學的基礎.pdf
A哲學類\A0410小邏輯.pdf
A哲學類\A0411自然哲學.pdf
A哲學類\A0412人類的由來.pdf
A哲學類\A0413感覺的分析.pdf
A哲學類\A0414美學史.pdf
A哲學類\A0415精神分析引論.pdf
A哲學類\A0416基督何許人也.pdf
A哲學類\A0417科學的社會功能.pdf
A哲學類\A0501論有學識的無知.pdf
A哲學類\A0502野性的思維.pdf
A哲學類\A0503哲學史教程.pdf
A哲學類\A0504科學與近代世界.pdf
A哲學類\A0505人類的知識.pdf
A哲學類\A0506科學與假設.pdf
A哲學類\A0507哲學的改造.pdf
A哲學類\A0508精神分析引論新編.pdf
A哲學類\A0509邏輯與演繹科學方法論導論.pdf
A哲學類\A0510自然宗教對話錄.pdf
A哲學類\A0511基督教並不神秘.pdf
A哲學類\A0512自然哲學.pdf
A哲學類\A0513人有人的用處.pdf
A哲學類\A0514科學史.pdf
A哲學類\A0515時間與自由意志.pdf
A哲學類\A0601笛卡爾哲學原理.pdf
A哲學類\A0602哲學辭典.pdf
A哲學類\A0603人類知識起源論.pdf
A哲學類\A0604歷史理性批判文集.pdf
A哲學類\A0605蘇魯支語錄.pdf
A哲學類\A0606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pdf
A哲學類\A0607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pdf
A哲學類\A0608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 上冊.pdf
A哲學類\A0608十八世紀科學、技術和哲學史[下]([英]沃爾夫).pdf
A哲學類\A0609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pdf
A哲學類\A0610科學哲學的興起.pdf
A哲學類\A0701天象論 宇宙論.pdf
A哲學類\A0702靈魂論及其他.pdf
A哲學類\A0703斯賓諾莎書信集.pdf
A哲學類\A0704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pdf
A哲學類\A0705純粹理性批判.pdf
A哲學類\A0706實驗醫學研究導論.pdf
A哲學類\A0707 最後的沉思([法]彭加勒).pdf
A哲學類\A0708純粹現象學通論.pdf
A哲學類\A0709釋夢.pdf
A哲學類\A0710 性心理學([英]靄理士).pdf
A哲學類\A0710性心理學(三聯版).pdf
A哲學類\A0711 人生的親證([印]泰戈爾).pdf
A哲學類\A0712佛教邏輯.pdf
A哲學類\A0713神聖人生論.pdf
A哲學類\A0714邏輯與知識.pdf
A哲學類\A0715哲學研究.pdf
A哲學類\A0716形而上學導論.pdf
A哲學類\A0717結構主義.pdf
A哲學類\A0801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pdf
A哲學類\A0802詩學.pdf
A哲學類\A0803新系統及其說明.pdf
A哲學類\A0804泛神論要義.pdf
A哲學類\A0805自然的體繫上.pdf
A哲學類\A0805自然的體系下.pdf
A哲學類\A0806道德情操論.pdf
A哲學類\A0807實踐理性批判.pdf
A哲學類\A0808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pdf
A哲學類\A0809數理哲學導論.pdf
A哲學類\A0810尼耳斯•玻爾哲學文選.pdf
A哲學類\A0811歷史與階級意識.pdf
A哲學類\A0812面向思的事情.pdf
A哲學類\A0813多元的宇宙.pdf
A哲學類\A0814物理學和哲學.pdf
A哲學類\A0815人類理智研究.pdf
A哲學類\A0901談談方法.pdf
A哲學類\A0902道德原則研究.pdf
A哲學類\A0903算術基礎.pdf
A哲學類\A0904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pdf
A哲學類\A0905路標.pdf
A哲學類\A0906 心的概念([英]吉爾伯特•賴爾).pdf
A哲學類\A0907計算機與人腦.pdf
A哲學類\A0908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pdf
A哲學類\A0909卡布斯教誨錄.pdf
A哲學類\A0910聖教論.pdf
A哲學類\A1001薄伽梵歌論.pdf
A哲學類\A1002尼各馬可倫理學.pdf
A哲學類\A1003論老年 論友誼 論責任.pdf
A哲學類\A1004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英]牛頓).pdf
A哲學類\A1005宗教經驗之種種.pdf
A哲學類\A1006 權力意志[全2卷]([德]尼采).pdf
A哲學類\A1007拓撲心理學原理.pdf
A哲學類\A1008在通向語言的途中(修訂譯本).pdf
A哲學類\A1009科學社會學.pdf
A哲學類\A1010哲學和自然之鏡(三聯版).pdf
A哲學類\A1010哲學和自然之鏡.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1政治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2大洋國.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3政府論 上篇.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3政府論 下篇.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4馬布利選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5愛彌兒.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6拿破崙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7對勞動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108勞動組織.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1烏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2太陽城.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3溫斯坦萊文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4傅立葉選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4傅立葉選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4傅立葉選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5政治正義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6伊加利亞旅行記 第二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6伊加利亞旅行記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7祖國在危急中.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8和諧與自由的保證.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09阿奎那政治著作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0為英國人民聲辯.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1神學政治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2論法的精神 上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2論法的精神 下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3社會契約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4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5雪萊政治論文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6拿破崙文選 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6拿破崙文選 上[82].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6拿破崙文選 下.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7戰爭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8 論自由([英]約翰•密爾).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19潘恩選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20聯邦黨人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221什麼是所有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1遺書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1遺書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1遺書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2自然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3聖西門選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3聖西門選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3聖西門選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4歐文選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4歐文選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4歐文選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5公有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6人類幸福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7皮佑選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8回顧.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09社會主義神髓.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10笛福文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11羅馬盛衰原因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12古代法.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13代議制政府.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314互助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1論世界帝國.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2君主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3利維坦.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4塞瓦蘭人的歷史.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5盧梭懺悔錄.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6革命法制和審判.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7聖西門學說釋義.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8格雷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09現實的人類和理想的人類 一個貧苦罪人的福音.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10社會命運.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11烏有鄉消息.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12民族主義.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13保守主義.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414人口問題.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1法學總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2為平等而密謀 上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2為平等而密謀 下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3論出版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4布朗基文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5麵包與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6唯一者及其所有物.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7奧本海國際法 上卷 第二分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7奧本海國際法 上卷 第一分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7奧本海國際法 下卷 第二分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507奧本海國際法 下卷 第一分冊.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1基督城.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2法的形而上學原理.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3論特權 第三等級是什麼?.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4論平等.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5論美國的民主.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607人文類型.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1論宗教寬容.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2政府片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3女權辯護 婦女的屈從地位.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4關於國家的哲學理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5俄國社會思想史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5俄國社會思想史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5俄國社會思想史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6政治中的人性.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707自由主義.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1雅典政制.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2自然政治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3論實證精神.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4社會靜力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5海軍戰略.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6社會學方法的准則.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7政治學.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808儒教與道教.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1國家篇 法律篇.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2法國革命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3自殺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4形而上學的國家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5司法過程的性質.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0906意識形態與烏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2自然法權基礎([德]費希特).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4法律的道德性.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5菊與刀.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6 街角社會([美]懷特).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7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8人類婚姻史.pdf
C政治•法律•社會類\C1009 馬基雅維里主義([德]邁內克).pdf

閱讀全文

與范疇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符號表達式 瀏覽:32
威馳壓縮機繼電器 瀏覽:869
華為手機怎麼設置移動數據app 瀏覽:957
空調壓縮機哪的廠家多 瀏覽:388
手指速演算法24加7怎麼算 瀏覽:137
如何用python寫vlookup函數 瀏覽:796
社保加密狗廠商 瀏覽:214
php編譯運行說法 瀏覽:955
程序員說喂 瀏覽:256
抖音直播雲伺服器 瀏覽:627
一加7pro文件夾data 瀏覽:424
程序員淋雨 瀏覽:965
python輸出數字序列中的空格 瀏覽:78
怎麼將pdf文件大小 瀏覽:734
氧原子相對分子量演算法 瀏覽:988
加密機為什麼是安全的 瀏覽:451
單片機拼音輸入法 瀏覽:807
蘋果筆記本t2加密晶元怎麼打開 瀏覽:798
安卓如何把手機投屏至電視 瀏覽:759
方舟編譯器現在可提速哪些軟體 瀏覽: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