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健按摩的老年家庭保健按摩14法
保健按摩是用自己的雙手在身體某些部位或穴位上進行揉搓、提拿、拍打,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功能,強壯筋骨,提高抗病能力。這種按摩簡單易學,使用方便,適合於家庭保健。老年人如能每天做幾回,可達到預防感冒、防治腰腿痛的目的。
下面介紹幾種按摩方法:
1、 乾洗臉:兩手掌心相搓,搓熱後像洗臉那樣反復摩擦臉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直至臉部發熱。
2、梳抓頭:兩手五指分開放在頭兩側,像梳頭那樣從前向後,從外向內梳抓頭皮。
3、 揉擦眼眶: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內向外,先上後下,反復擦揉眼眶。
4、揉太陽穴: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反復按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5、 揉擦鼻根:兩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兩側上下反復揉擦。
6、揉風池穴:兩手拇指放在枕後風池穴處,其餘四指自然分開放在頭兩側,反復按揉。
7、 擦頸項:兩手掌心搓熱後,放在頸後部來回揉擦,直至頸項部皮膚發熱。
8、捏拿肩:一手放在對側肩部,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反復揉捏、提拿肩部肌肉。兩側交替鎮模廳進行。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對側臂上,上下反復揉捏,先內側後外側,兩側交替進行。
10、按揉腹部:兩手重疊放在腹部,反復按揉,范圍由小到大,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11、 捶打腰:兩手分別放在同側腰部,由上而下反復搓揉。然後,變掌為拳,反復捶打腰部。
12、捏小腿: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兩手拇指向內,四肢向外,上下反復揉捏,兩側交替進行。
13、 搖動踝: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復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轉動踝關節。兩側交替進行。
14、揉捏足: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復揉捏足底,兩側交替進行。
注意事項:
1. 按摩一般取坐位,按摩前先靜坐片刻,全身放鬆。
2.按摩輕重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頭面部應輕,四肢及腰背部稍重。
3. 按摩時可以做全套,也可以選幾個動作。一般以早晨起床按摩頭面部,晚上休息前按摩全身為好。
抗衰老按摩5個部位
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排毒清體,從而達到強身健體、抗衰老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此外,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按摩技巧:兩手重疊,按於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小提醒:對於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養成在閑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鍾一次)中下腹部20分鍾,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二:耳部——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腎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並能起到健腎壯腰、養生延年的作用。
按摩技巧:
1.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鍾。
2.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碼滑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3.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等功效。
特區三:前胸——增強心肺功能
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
按摩技巧: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擦摸50次;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後,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後背,每次拍100餘下,早晚各做一次。
特區四:背部——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按摩技巧: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採取背部按摩理療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小提醒: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
特區五:脊柱——促進消化,預御隱防脊柱常見病
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最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
按摩技巧: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拔火罐、輕輕拍打。
❷ 家庭按摩有哪些手法及技巧
按法:按法是用拇指或掌根等部按壓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深壓捻動掘蔽。以拇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者,稱為指按法;用掌按壓者,稱為掌按法。健康物語按法有安心寧神、鎮靜止痛、開通閉塞、矯正畸形的作用。適用於全身各個部位及穴位。常用於心絞痛、胃脘痛、腹痛、筋骨勞傷等症。
摩法:摩法是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面附著於體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環形的有節律的撫摩。一般將掌面撫摩者,稱為掌摩法;指面附著於一定部位之上者,稱之為指摩法。健康物語運用摩法要注意肘關節微屈,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著力部分要隨著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盤旋活動,用力自然,每分鍾120次左右。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本法刺激輕柔緩和,是按摩胸腹、脅肋部常用手法。常用於脘腹冷痛、食積、脹痛、厥心痛、肺氣腫、氣滯及胸肋迸傷等症。有理氣和中、消積導滯、行氣和血、消瘀散腫等作用。
擦法:擦法是用手掌面、大魚際或小魚際部分著力於一定部位上,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擦法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開,注意著並神力部分要緊貼皮膚,但不能硬用壓力,以免損傷皮膚;擦時應直線往返,用力要穩,動作要均勻連續,一般速度每分鍾100~120次。本法刺激柔和、溫熱,適用於胸腹、腰背、四肢。常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胃脘冷痛、頸項酸、手臂僵硬麻木等症。
擦法:擦法是用手掌面、大魚際或小魚際部分著力於一定部位上,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擦法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開,注意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但不能硬用壓力,以免損傷皮膚;擦時應直線往返,用力要穩,動作要均勻連續,一般速度每分鍾100~120次。本法刺激柔和、溫熱,適用於胸腹、腰背、四肢。常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胃脘冷痛、頸項酸、手臂僵硬麻木等症。
滾法分為側掌滾法和握拳滾法。通過腕關節的屈伸、外旋的連續活動,使產生的力持續作用於治療部位上,稱之為側掌滾法;握拳,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關節凸起部著力滾動,稱之為握拳滾法。健康物語滾法壓力較大,接觸面較廣,適用於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豐厚的部位。滾法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肌筋痙攣、增強肌筋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常用於風濕疼痛、麻木不仁、肢體癱瘓、運動功能障礙等症。
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擠患者肌肉,叫做推法。操作者放鬆上肢,肘關節微屈下垂,腕關節自然微屈,拇指著力,以螺紋面螺旋式向前推動,向後迴旋,壓力均勻,一推一回,動作靈活。健康物語運用推法要注意推時用力要穩,速度要緩慢,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本法可在人體各部使用。常用於外感頭痛、神經性頭痛、脾胃不和與風濕疼痛等症。有消積導滯、解痙鎮痛、消瘀散結、通經理筋、消腫活血等作用。
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貼在患者皮膚等有關部位、壓痛點或穴位處不移開,進行左右、前後的內旋或外旋揉動,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組織隨著施治的指或掌轉動的方法,叫做揉法。健康物語運用本法要注意手腕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一起作同旋活動,腕部活動幅度可逐步擴大,壓力要輕柔,一般速度每分鍾120~160次。本法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等作用。
搓法:搓法是用雙手的掌面挾住一定部位,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並同時上下往返移動。運用搓法要注意雙手用力對稱,搓動要快,移動要慢。本法具有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的作用。適用於腰背、脅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為常用,一般作為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
抖法:抖法是用雙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遠端,微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的上下顫動,使其關節有松動感。運用抖法時抖動幅度要小,頻率要快。本法可用於四肢部,以上肢為常用,常與搓法配合,作為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本法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松解粘連、疏理肌筋、滑利關節的作用。常用於急性腰扭傷、椎間盤突出,以及肩和肘等關節的功能障礙。
搖法:搖法是用一手握住關節近端的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遠端的肢體,作緩和迴旋的轉動。搖法根據所搖部位有頸項部搖法、肩關節搖法、髖關節搖法、踝關節搖法等。搖法用力要柔和,不可使用暴力和超過生理限度。本法適用於四肢關節及頸項等。有滑利關節、增強關節活動功能的作用。常用於關節強硬、屈伸不利等症。
掐法:用手指甲尖,在患處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兩手指絕散虧同時用力摳掐,同時又不刺破皮膚的手法,叫做掐法。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臨床急救常以指甲掐來代替針,為了避免刺破皮膚,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處墊塊薄布,為增進療效,緩解疼痛,掐後再輕揉一會。
捻法:用拇指與食指末端捏住施治的部位,著力於對合的左右或上下或前後的旋轉捻動,稱為捻法。健康物語操作者腕部要放鬆,動作要靈活連貫,用力要柔和,不可呆滯。捻動時,拇指、食指的搓揉動作要快,頻率為每分鍾200次左右,但移動要慢,即所謂緊捻慢移。捻法刺激量較輕,一般適用於四肢小關節,具有滑利關節、暢通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