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隋唐史小感
最近專題讀了隋唐史。
書單
首先上書單:
《東晉門閥政治》 田余慶
《唐代藩鎮研究》 張國剛
《隋唐史》 岑仲勉
《隋唐五代史》 王仲犖
《危機與重構》 李碧妍
《唐代基層文官》 賴瑞和
《中國通史》 呂思勉
以上是按照自己讀的順序來的,讀完覺得不應該這么讀。
下面就按照推薦的閱讀順序,對這些書一一介紹。
《中國通史 》,文字內容簡練,閱讀的目的在於對中國歷史脈絡的梳理。呂思勉先生不愧是大家,全書是很宏觀的,對歷史細節沒有多餘描述,恰到好處。我讀完的評價四個字:兼總條貫。這本書適合反復讀。
《隋唐五代史》,可以作為隋唐五代歷史的教科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像個網路全書,適合初學者,歷史史實基本介紹的比較全面,也有作者的一些分析。但總體感覺是深度不夠,比如對「甘露之變」的介紹引用的史料內容不全,造成了我閱讀時候理解上有些偏差。
有網友說,「王仲犖先生寫《隋唐五代史》的時候正值抗戰,他在重慶大後方,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不說,資料都不齊全,只有《資治通鑒》,兩《唐書》《唐會要》《五代會要》手頭都沒有,所以這部書在史料引用上有局限性。這一點王仲犖先生自己也承認。另外這部書相對而言寫得很淺顯,目前隋唐史研究比較深入的問題都沒加以探討,最多當教科書。」
我基本是認同的,但是瑕不掩瑜,這本書總體還是很不錯的。對於不了解隋唐歷史的讀者來說,這是不錯的入門教材,讀完對歷史有個基本的了解,坦團消然後再轉讀其他書。
另外,提一下呂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評價相當高,但是全書是文言,所以我直接放棄了。水平高的朋友可以嘗試。
《唐代基層文官》介紹了唐朝一個文人剛步入仕途的官讓知職,對各類官職作了說明,比較近似於現代的科級、處級。作者賴瑞和是台灣人,治學嚴謹,考證比較全面的,有豐富的例子,史書、唐詩、墓誌等等。你會看到許多熟悉的唐朝詩人、宰相都是怎麼樣步入仕途,都當過什麼官。比如白居易很年輕就當上了校書郎,讓人羨慕。書中也寫了官至宰相的張九齡、元稹的起步。所以讀著還比較有趣。
另外,提一下作者還寫了《唐代中層文官》,與本書齊名,我還沒開始讀。
《隋唐史》,岑仲勉先生本來是想作教材才編這本書的,所以文章都是分專題分節編的。觀點深刻、引證也全面,適合與對隋唐通識有一定了解的讀者,深度研讀。另,文言內容也比較多。
《唐代藩鎮研究》,可以作為藩鎮的教科書了,對藩鎮研究系統而深刻。對於藩鎮的梳理、分析客觀,見解鮮明獨到。啟發思考,感覺收獲非常大。從中學習了對一個社會現象的研究方法。
《危機與重構》,評價很好,但可能自己水平不夠,還沒讀懂。最大的感受是:「博士論文」水平就是高。到現在還沒看完。建議如果對唐朝藩鎮問題興趣不大,就不要去看了。
《東晉門閥政治》,因為不是隋唐史,所以最後單獨講。田余慶經典之作。閱讀難度大,裡面不少文言,我讀的時候速度極慢。但是每讀一次,都有不小的收獲。寫作的思路非常清晰,通過東晉時期幾大家族(門閥)的興衰,展現了東晉朝的權利斗爭。根據史料進行推理論證,最後得出結論,是這本書的特色。
如果你像我一樣,通識性的問題都沒或敗掌握好,那就找一本教材先閱讀(比如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了解隋唐的基礎知識,然後再進行專題學習。如果你對隋唐五代史通識性的知識已經有大體了解了,就可以開展專題閱讀,比如把隋唐五代史劃分為隋代開國與統一的鞏固、隋末農民起義、唐代開國與玄武門之變、貞觀政治、廢王立武與關隴集團、武周革命、開元之治、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等專題,分別閱讀。
韓熙載夜宴圖
「非虛構類」讀物
看歷史的目的,一定是要運用於實踐,指導實踐。歷史其實是在不停地重復,許多問題和矛盾的背後,本質的、主要的原因就那麼兩條。我讀史書或者非虛構類書籍,一個目的是要通過閱讀,啟發思考。這個是過程導向。因為你是知道整個的歷史發展過程,你就可以分析判斷前人做的什麼事情,結果怎麼樣,鍛煉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個是要從前人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擴充知識儲備,增加自身積淀。這個是結果導向。如果說要去指導實踐,我認為前者更重要。
剛才我提到了非虛構類書籍。這里的「非虛構類」可以理解為「客觀」。不過,史書也未必完全真實客觀,但是想想除了學術論文、科學著作外,能夠更加客觀的讀物也就歷史、傳記、哲學之類了。「虛構類」讀物相應就是「主觀」,許多虛構的小說也非常優秀。
讀非虛構類讀物確實是會讓人思想上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但是歷史有時太過於滄桑、冰冷,常常繞不開戰爭、權力、政治、殺戮等等,總感覺缺了點溫情。虛構類書籍則更加感性,讀的時候有喜怒哀樂,能感受到溫度和激情。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所以讀隋唐歷史期間,我同時還讀了馮唐的《萬物生長》,充滿了青春荷爾蒙。姑且算作平衡吧
萬物生長電影劇照
鑒別力
這段時間,通過專題閱讀,一下子讀了同一主題的多本讀物。對比之下,這些書的水平高下立判。由此引發了我對鑒別力的思考。
記得一個故事,王國維喜歡收藏,有次請溥儀到自己家裡面做客,還給溥儀展示了收藏的一些寶貝。溥儀看了一圈之後,委婉地跟王國維說:「東西是假的。」王國維不信,專門去找了專業人士鑒定。結果確實是贗品。為什麼溥儀簡單看一眼就能辨別真假?溥儀說:「這些寶貝和宮里的有些不一樣,感覺上就是假的。」確實,他從小到大看到的寶貝太多了,再看劣質的贗品,自然一眼看出。
收藏品需要鑒別真假,文字信息就更加需要鑒別真假。收藏品假只是虧了些錢,但是虛假、冗餘信息影響我們的思維、注意力,也可能引起誤判,導致嚴重後果。Rubbish in,Rubbish out。輸入什麼樣的信息,就會造就什麼樣的精神。
但是現在問題是,不少人的信息鑒別力不夠高。例子太多了,前些天,雙黃連口服液的「鬧劇」,還有微博、微信上各種熱點事件謠言網友的反應等等。
為什麼現在人很容易被微博、微信上的謠言帶著走?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那些文字有煽動性,作者帶有強烈情緒。這類文字大多是有誇張的描述,鼓吹危險,刺激正義情緒、民族情緒等等。這就是我剛才說的「虛構類」文字。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自身原因——鑒別力弱。
這就是為什麼人要讀經典。只有讀過經典,見識過好的,才懂得什麼是更好的。這里有個悖論,鑒別力低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鑒別力不高的。唯有不斷嘗試和探索更好的,才會突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己的辨別能力。
三個建議:
1、更多地閱讀經典。老師從小到大都讓我們讀經典,老師不會騙我們的。
2、考慮到大多數人讀的虛構類讀物多(有情緒、情節,比較生動,讀起來爽啊),非虛構類讀物較少(因為讀起來枯燥,費腦),可以更多嘗試非虛構的文字、文章、書籍。包括且不限於:知名報紙、雜志,優秀的歷史、傳記、哲學類書籍等。
3、最後,辨別日常信息的「三看法」。可以讓自己避免被微博、微信上的謠言帶著走。來自一位新聞專業朋友的分享。
先看真假。 看到的信息,自己先打個問號,不要著急做評論。
再看是非。 即便是對的,自己思考,判斷是非。
後看目的。 自己揣摩下作者寫這個信息、文章的目的,希望你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㈡ 唐代的藩鎮割據是怎麼形成的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時期﹐由於均田制瓦解,建立於其基礎上的府兵制亦隨之瓦解,開始實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惡性發展形成了藩鎮割據。為防止周做虛仿邊各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賦予軍事統領﹑財政支配及監察管內州縣的權力﹐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見天寶十節度使)。其中特別是北方諸道權力的集中更為顯著﹐經常以一個兼任兩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就是憑藉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而發動叛亂的。
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多年直至唐朝滅亡。其發生是由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添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朝中央政府本以為,可以通過藩鎮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藩鎮就是導致唐朝混亂乃至滅亡的總根源。
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譽盯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純纖割據。
實際上,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的乾符年間,大約110多年時間里,藩鎮的形勢是比較穩定的,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
唐末黃巢之亂,才開始出現大量藩鎮割據。
㈢ 誰有唐朝藩鎮的詳細資料,包括藩鎮下面的有哪個州
唐代藩鎮具體呈現出什麼樣的特點呢?各大藩鎮都是一個模式一種類型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由於各大藩鎮所在區域的經濟、政治狀況、地理、軍事力量各不相同,因此它們也呈現出千差萬別的特點。
唐代藩鎮可分為四大類型——「一是河北藩鎮,割據跋扈;二是中原地區的河東、汴、徐等鎮,防遏河朔;三是西北藩鎮,式遏戎夷;四是吳越荊楚等南方藩鎮;盡鏟其財富『以啖兵戎』。」
(1)河北藩鎮,即河朔藩鎮,位於成德、魏博、淄清、淮安、幽州等地方,這些地方皆是態配唐王朝重要的軍事要地。在經濟上,這里富饒繁榮,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物質條件也給河朔藩鎮奠定了強大的基礎;在政治上,節度使不由中央遣派,而由本鎮擁立;在財政上,賦稅可以拒絕上供中央而截留本鎮。這些條件都是河朔藩鎮囂張跋扈的因素。不過,這也不能絕對地認為,河朔藩鎮已經完全脫離中央了,因為唐朝的政策法令都有在河北地區施行,例如「河北地區的州縣行政區劃的改易和廢置、官吏員額的增減,唐廷的赦令就有一定作用。帆盯指」另外,唐廷在河朔各大藩鎮設置了監軍院,各鎮在首都長安亦有進奏院,這些機構都是藩鎮與唐朝中央聯系的紐帶和橋梁,發揮了重大的政治作用。盡管河朔藩鎮並不完全叛離中央,但是河朔藩鎮是唯一與唐廷割據的藩鎮,也是最令唐廷頭痛的割據勢力,甚至,唐廷設置的中原藩鎮竟是為了遏制河朔藩鎮。
(2)中原藩鎮,其所在地區是宣武、武寧、忠武、澤潞、河陽、義成等,這些地方藩鎮在安史之亂經過整頓之後,它們有了另外一種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唐廷防遏河朔藩鎮。「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但是,中原藩鎮不是完全聽命於中央的,因為它們自認為中央依靠本鎮遏防驕藩二擁兵自重,自覺功德無量,有時會無視中央調遣。盡管這樣,在關鍵時刻,中原藩鎮還是唐廷的一道重要屏障。
(3)邊疆藩鎮,它的所在地包括西北(京西京北)和西南兩部分。這些地方土地貧瘠,人煙稀少,在這里藩鎮不像河朔那樣富饒可以自給,軍餉自然耗費大,但是唐廷後期財政上也嚴重不足,加上某些軍帥的苛刻暴斂,曾經引起邊軍動亂,這成為了西北藩鎮騷亂的重要原因。但這與河朔藩鎮的割據不能混為一類,因為這些騷亂並沒能對唐廷構成嚴重威脅,並且他們還是為防遏蠻夷進犯的主要力量。可見,邊疆型藩鎮只是唐廷的一種不穩定因素,總體來說,這些藩鎮屬於不割據藩鎮。
(則鏈4)東南型藩鎮,位於浙東、浙西、淮南、江西、福建、湖南、荊南等地區。由於這里經濟發達,是唐廷財賦的重要來源地,幾乎成了唐中央賴以存延的經濟基礎,所以唐朝必須牢牢控制好東南藩鎮,限制東南諸道的軍隊兵力。因此,東南藩鎮的軍隊甚少,這里的藩帥多為儒士而少武人。軍隊少軍餉也少,財賦多上供朝廷的賦稅自然多,中央對東南型藩鎮的控制自然牢固,因此「天下藩鎮,東南最寧。」
這個局面一直維持了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唐廷也沒有因此滅亡,相安無事地堅持了那麼久。其實,這是多種復雜的因素綜合起來而導致的奇怪局面。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只能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原藩鎮的軍隊去遏防河朔藩鎮,又依靠邊疆藩鎮重兵來防守邊疆。河朔藩鎮過於強大而偶爾不聽從中央調遣的中原藩鎮確實是唐廷手中唯一用來防遏驕藩的一張王牌,邊疆性藩鎮和東南型藩鎮就更不用說了,在邊防和財政方面還得靠兩者。這樣說來,其實藩鎮林立還是唐王朝得以支撐下去的客觀原因。因為林立的藩鎮與唐廷形成了互相抗衡互相依賴的關系,在這錯綜復雜、利益交錯相融的網路中,任何一方都還沒到瀕臨崩潰的端點。另外,藩鎮之亂其實大多數不是反叛中央的動亂,恰恰相反,大多數的動亂時發生在藩鎮內部,而且都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暴發的變亂。只要雙方沒有過激的觸犯雙方根本利益的行為,那麼兩者就可以相安無事。所以,才有了宋人尹源的一句話「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㈣ 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是什麼歷史事件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指的是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長恨歌》指的是唐代唐玄宗荒淫無道,沉迷酒色而導致發生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4)唐代藩鎮研究pdf擴展閱讀: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安史余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仆固懷恩追擊,仆固與唐王朝有矛盾。
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虧雹知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肆讓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
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銷消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的專著《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㈤ 唐朝藩鎮
唐史大家張國剛的博士論文就是《唐代藩鎮研究》,你可以去網上買一本大約21塊錢。因為唐代的藩鎮太多,我給貼一張地圖吧。唐代藩鎮本是邊境作為防禦四夷而設置的,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在各地建立了大量藩鎮,最著名的有河朔三鎮,盧龍鎮(范陽),成德鎮,魏博鎮,另外還有位於山東的平盧鎮(淄青),此四大藩鎮自安史之亂,一直到五代中期,始終扮演者重要的政治角色。藩鎮割據也最終導致了五代十國局面的形成。比如五代朱溫的後梁是宣武節度使出身,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都是是河東節度使出身,前蜀王建是西川節度使,後蜀孟知祥也是西川節度使,吳楊行密是淮南節度使褲嘩則,吳越錢鏐是鎮海節度使,楚馬殷、閩王潮、南漢劉、南平高季興等都是由一方藩鎮割據而形成。如果你很有興趣,可以讀一下唐玄宗末期胡棚到五代部分的《資治通鑒》,不難讀,讀完之後,肯蘆穗定大有收獲。
㈥ 好來在宋朝什麼意思
好來在宋朝什麼意思
宋朝的㞞、宋朝的弱都是宋朝自己造成的。 宋朝確實弱,軍事弱,對外弱,而且是宋朝自己造成的。
某些給宋朝洗地的人好意思跟漢唐明比國祚? 漢朝、唐朝、明朝任何一個朝代從前期到後期的疆域都包括中原與南方。而宋朝才約160年就被外敵打的丟了中原,還收復不了。南宋那約150年是沒有中原的。 宋朝約一半時間沒有中原,有臉跟從前期到後期疆域都包括中原與南方的漢朝、唐朝、明朝比國祚?
漢朝曾擴張占據中原、南方、安南、河西、隴右、青海、西域、河套、漠南、遼東、朝鮮半島,漢朝後期仍然有中原、南方、安南、河西、遼東; 唐朝曾擴張占據中原、南方、安南、河西、隴右、青海、西域、河套、漠南、漠北、遼東、朝鮮半島,唐朝後期仍然有中原、南方、安南、遼東、河套、部分漠南;明朝曾擴張占據中原、南方、安南、河西、隴右、青海、西藏、河套、部分漠南、遼東,明朝後期仍如有中原、南方、遼東。
(事實上,在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唐朝中原與南方大部分地區是服從唐朝中央號令的,絕大部分藩鎮是不割據的。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的專著《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何況,唐朝後期的割據藩鎮也仍然是唐朝的一部分,沒有被外敵占據。)
而宋朝直接篡取了後周的中原(後周已經統一了中原的大部分),宋朝自己擴張占據的是南方。但是宋朝長期沒能占據幽雲十幾州這中原的一部分,還丟了靈州,長期沒能統一。 宋朝中間被外敵打的連中原都丟了還收復不了,宋朝後期那約150年連中原這漢人核心疆域都沒有,最後宋朝還被外敵打的連南方這漢人的核心疆域與大後方也丟了,華夏王朝首次完全亡於外敵。
宋朝前期的疆域遠小於漢唐明前期的疆域,宋朝後期的疆域仍然遠小於漢唐明後期的疆域。
宋朝後期約150年連中原這漢人核心疆域都沒有,拿來的臉用310年跟漢唐明比國祚? 要比的話,最多用宋朝前半段那約160年來比。宋朝那統一(其實是接近統一)的時間,遠短於漢朝、唐朝、明朝里任何一個的統一時間。
某些人拿漢朝、唐朝、明朝的對外失敗來給宋朝洗地。然而事實是,宋朝對外勝利遠少於並且小陸衡於漢朝、唐朝、明朝的對外勝利,跟漢朝、唐朝、明朝的對外勝利相比,宋朝的對外勝利微不足道;而宋朝對外恥辱遠超過漢朝、唐朝、明朝對外恥辱數百倍,跟宋朝的對外恥辱相比,漢朝、唐朝、明朝的對外恥辱微不足道。 而且,漢朝、唐朝遭遇對外恥辱之後,漢朝、唐神桐朝能再取得足夠大的對外勝利,殺死、俘獲大批外敵,勝利之大足以對外報仇雪恥了;而宋朝遭遇對外恥辱之後,卻沒能對外報仇雪恥。
宋朝軍事確實弱。實際上宋朝對外戰爭是勝少負多。不是謠言里吹的勝多負少。
漢、唐、明的強盛階段,與外敵的戰爭通常是發生在遠離中原與南方這游悉坦漢人核心疆域的地區,不會破壞華夏百姓生活的安寧。即使漢、唐、明的衰弱階段,也沒把中原與南方丟給外敵。
而宋朝,即使在宋朝的強盛階段,也多次在中原與南方這漢人核心疆域發生與外敵的戰爭,破壞了華夏百姓生活的安寧,一些在其他朝代強盛階段是安寧地區的中原地區,在宋朝反而成了戰區。而且宋朝才過了約160年就被外敵打的丟了中原的地盤與百姓,外敵金人殺掠、奴役了宋朝中原地區與百姓,還搜山檢海殺掠了宋朝江南部分地區的百姓。 宋朝再也沒能收復中原,還被外敵蒙古打的連南方的地盤與百姓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