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封建社會pdf

封建社會pdf

發布時間:2023-05-17 10:27:52

Ⅰ 誰有《英國封建社會研究》全本電子書下載百度網盤資源

《英國封建社會研究》網路網源滾談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63oO5poY71OfgghLOyVdEA

提取碼:f74f

《英國封建社會研究》是2005年7月北京大備渣學出版社出版的圖雹碰書,作者是馬克垚。

Ⅱ 《在歷史的表象背後對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探索》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在歷史的表象背後》(金觀濤)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仔氏彎

鏈接:https://pan..com/s/1uY6oOXRajqTxQ7TOtZl35g

提取碼:1234

書名:在歷史的表象背後

作者:金觀濤

豆瓣評分:8.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念悶年份:1984

頁數:193

作者簡介:

金觀濤,現任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南山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

劉青峰,香核扒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前主編。

二人長期合作學術研究,合著的主要代表作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觀念史研究》等。

Ⅲ 封建社會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封建社會是從中國古代戰國時代中期開始,到清朝後期(鴉片戰爭前)結束的歷史時期,其起止時間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

西歐的王權集中後對資本主義的起源發展起了促進作用,而中國皇權集中的結果卻是扼殺資本主義因素。可見,西歐封建制度是阻礙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而在中國,封建制的確阻礙了經濟,但皇權制卻是有意扼殺經濟的發展。

原因在於,西方的王權在資本主義經濟產生之後才逐漸加強,使得王權成了社會的公敵;而東方中國的君權在奴隸制度經濟還在瓦解中就已經邁出了加強的步伐,這樣就枝碼李抑制了先進經濟方式的萌生。

近代以後,資產階級政治在產生模差之初,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鞏固統治,因而集中皇權成了歷史趨向;至於中國,就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了。



(3)封建社會pdf擴展閱讀:

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統治其他階級的根本即為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西方,所有土地屬於國王,國王把土地封給貴族、功臣,貴族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封給親信,如此下猛遲去。而在中國,自從商鞅變法起就實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對轄內土地擁有絕對支配權,可以任意買賣。

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地主佔有土地,趕走原來的土地所有者,然後把土地租佃給這些無地農民,由農民自行開發與耕種,繳納地租。

在西方封建社會時期,封建領主不僅佔有農田,還把原來生息在這片領地上的農民也囊括入自己的帳簿,使大批農民淪為農奴。中國封建社會里,農民們名義上有獨立的人身,但實際由於各種原因,農民根本沒有自由。在西方,農奴則被視為領主財產的一部分,與奴隸類似,但農奴只可使用不可買賣。

戰國秦漢時期,關中是士族政治形態和農奴制經濟形態,中原是卿大夫政治形態和隸農制經濟形態,南方是原始部落政治經濟形態,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卿大夫政治形態和隸農制經濟形態。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關中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態和佃農制經濟形態,中原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態和農奴制經濟形態,南方是卿大夫政治形態和奴隸制經濟形態,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態和農奴制經濟形態。

五代十國宋元明清時期,關中是自耕農政治經濟形態,中原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態和佃農制經濟形態,南方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態和農奴制經濟形態,中國的總體社會形態是庶族地主政治形態和佃農制經濟形態。

公元前300年匈奴帝國的形成到公元745年突厥的滅亡這一階段,中亞社會形態實現了從部落制到半部落半封建主義農奴制的變革;公元745年突厥滅亡直到近代這一階段,中亞社會形態實現了從半部落半封建主義農奴制到封建農奴制的變革。

Ⅳ 什麼是封建主義社會

封建廣義的定義涵蓋了西歐中前鍵世紀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關系,狹義的用法僅指具有貴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間的契約關系。區分封建社會與其他社會形態的關吵敏鍵是土慧碰巧地與治理權是否結合以及封臣是否擁有治理權。

Ⅳ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的基本特徵如下:
君主專制: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專制,即國家由一位皇帝掌控,並且皇帝享有最高的政治和軍事權力。皇帝的權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他的旨意。
宗法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是宗法制度,即社會結構是由各種大小宗族組成的。宗族是家族的延伸,由祖先的血脈聯系在一起,世代相傳。在宗法制度中,家族和個人的權悄埋利和義務都受到嚴格的規定和限制。
等級制度: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是基於官僚制度的,即官職的等級和地位是由皇帝任命和授予的。高官貴族享有更高的地位和特權,而普通百姓則沒有。
農業經濟: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經濟,農民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土地是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土地所有權和使用弊搭權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和控制。
儒家思想: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和思想體系是租運拿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秩序、尊重傳統、教化人民等價值觀念,是中國封建社會維持穩定的重要思想基石。

Ⅵ 《最後的輝煌中古時代明》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後的輝煌 中古時代》(白至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PdxcjhTuiDtDAQLWY35ng

提取碼: ysu4

書名:最後的輝煌 中古時代

作者:白至德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0

頁數:288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老時期——明代的歷史。明代,起於洪武元年(凳森1368年),亡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它是繼秦漢、隋唐、宋元之後又一個統一的皇朝。

明朝是由一個草根皇帝開創的王朝,也是一個極具性格的朝代,既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又有權臣當道、閹人瘋狂的治亂相雜。本書真實記錄大明王朝興亡歷程,再現二百十七六年的風雲變幻。

作者簡介:

該系列為白壽彝之子白至德根據白壽彝史學論著整理編著而得。

白壽彝,歷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民族理論工作者。河南開封人,早年就讀於中州大學、文治大學和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曾為雲南大學、重慶中央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隱粗信他的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史學概論》《史學論集》《中國文學史》《中國交通史》《中國通灶輪史綱要》等;總主編《中國通史》。

Ⅶ 為什麼叫「封建」社會

在中國,「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個不同的對象∶第一是指中國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國從古代延續到近代的「封建社會」,久訟不已的中國何時進入封建社會與中國封建社會為何長期延續等問題即由此而來;第三是指歐洲中世紀的一種社會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種封建社會的參照原型。我們在上一章已考察了第一種「封建」概念,下面我們將分別論列和比較中、西「封建社會」的概念。
一、「封建社會」概念在中國的由來

中國自從十九世紀中葉被敲開國門,有關中國古代封建的思想性爭論便成了絕響。不滿現狀,立意改革的人們越來越不再矚目於古代,而是效法西方,信仰「進步」,矚目未來。但是,「封建」這個詞卻並未消失,而是反而漸漸獲得了新的含義而流行於社會。

「封建時代」的概念

「封建時代」的概念是在將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比較中提出來的。1899年,梁啟超在《清議報》的第17冊(6月8日)和第26冊(9月5日)上,刊出了一篇名為「論中國與歐洲國體異同」的文章。梁啟超認為∶中國與歐洲國體的相同點在於∶它們都依次經歷了家族時代、酋長時代和封建時代這樣三個時代,其間中國周代國體與歐洲希臘國體的相同點最多,即同為封建時代與貴族政治、列國分立。此時政府(即貴族)的權力甚重,過於國君,就像歐洲所謂「少數共和政體」或「寡人政體」,尤其是接近於古希臘的斯巴達。又由於作為此社會中之一部分的貴族於平民也甚相親,所以也可以視這一貴族政治時代為民權稍伸時代。

中國與歐洲國體的相異點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顯著不同是歐洲自統一的羅馬帝國崩潰以後仍為列國處在分裂狀態,而中國自兩漢以來卻永為一統。中國與歐洲的國體在春秋以前大略相同,而從春秋以後則截然相異。秦廢封建置郡縣以後,二千年循其軌而不易。雖然西漢有七國之反,晉有八王之唯緩帆亂,明有燕王、朱宸濠之變,但都為時不長,不構成列國之形。至於漢末的州牧,唐代的藩鎮,也都是涌亂一時。所以,中國自秦漢以來就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統一時代」。考察其原因,一是因為儒教被定於一尊;二是因為種族的界限在中國不嚴,不同種族之間可以互相通婚,漸漸就沒有了差別。至於一統與列國孰優孰劣,則前者利於安民,後者則由於競爭而能發揚民氣。

中國與歐洲國體的第二個顯著不同是∶歐洲有分國民階級之風而中國卻沒有。與世界萬國不同,中國歷來此風不盛,至漢以後,尤絕無之。布衣卿相之局已是司空見慣。魏晉九品中正制雖然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的流弊,但這並不是創立這種制度的本意。至於唐以後設科取士,下層平民更是可以「平地青雲」。雖然還有皂隸奴才不許登哪虧仕版之禁,但這些人其數甚微,不能目為一種階級。產生這一差別的原因是由於戰國時各國不能不延攬人才,敬禮處士,招致客卿,從而破除了世卿的藩籬,而孔子、墨子等聖哲,又都大倡平等之義,孔譏世卿,墨明尚賢,他們的門人弟子多出身微指雹賤,遂使天然階級之陋習一掃而空。然而,中國無階級這一情況也是有利有弊,利在國民比較平等幸福,弊在沒有競爭,相博而不能使「民氣日昌,民智日開」,又由於「被治之民」中的潛在不滿者有渠道可以上升為「治人之人」,得到富貴,所以「民氣不聚而民心不奮」。

梁啟超認為∶盡管統一與分裂,有階級與無階級各有利弊,但如果按照文明的公理,則還是以「合邦統一」與「無階級」為優,所以說,中國的進化,實際上遠在歐洲人二千年以前。但為什麼現在拿中國與歐洲文明相比卻有了天壤之別呢?這是因為在春秋以前中西相差不遠,在這之後卻是∶初期中國驟進而歐人如舊,後期則是歐人驟進而中國如舊。比方說,西方在古希臘即有民選代議之制,而中國則從來沒有聽說過,民眾也從不自伸其權,這就是由於一統閉關和無階級而自安之故。因而初看起來,恰恰是學理上的文明阻礙了事實(物質)上的文明。但實質上,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善用此學理。梁啟超最後說∶

「此後社會上之變動,將有不可思議者,數千年之無階級,俄變為有階級矣。二千年之停滯,既不可以得進步,今日當於退步求進步,或者我中國猶有突飛之日乎?」i

這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在上世紀末發出的對於本世紀的相當准確的預告。中國不久就進入了一個廣泛動員,進行激烈的階級斗爭和徹底的社會革命的時代,而在經歷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社會變動」之後,直到今天——在已經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紀門檻的今天,我們也許才可以說,中國看來已經在退出這一過渡時代,而走入一個比較平靜相安,經濟發展和自然分流的時代。

在梁啟超看來,封建時代與他所處的時代是不銜接的,這中間隔了兩千多年,這兩千多年可以名之為「統一時代」或者說「無階級時代」。嚴復的看法稍有不同。1904年,嚴復出版了他翻譯的英國學者甄克思(E.Jenks,1861-1939)的一本書,該書原名為《A History of Politics》(直譯為《政治史》),嚴復易名為《社會通詮》,這還是有道理的,因為該書主要是從社會史的角度來談政治。在為該書譯本寫的「自序」中,嚴復感嘆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的歷史差異。他接受甄克思的觀點∶認為社會進化都是由圖騰社會(Totemistic Society )或「蠻夷社會」,進到宗法社會(Patriarchal or Tribal society),再進到今天歐洲的軍國社會或「國家社會」,而在宗法社會與軍國社會之間,還有一個封建時代。驗之於中國歷史,嚴復認為∶中國從唐虞以來直到周代,這兩千多年「皆封建之時代」,而宗法也於此時最備,而秦「郡縣封域,阡陌土田」,雖然是侵奪民權,屬「霸朝之事」,但「跡其所為」,還是要由宗法社會轉向軍國社會。然而,由秦至今又過了二千多年,今天中國的政治、風俗以及思想文化,都還是未脫宗法。這樣,嚴復就實際上認為中國有四千多年是處在宗法社會之中,而宗法社會又可分為兩個時代∶周以前是封建時代,秦以後則是一個向軍國社會轉變,卻仍未脫離宗法社會的時代。ii 中國有史以來的四千多年為一純粹、完整的單元以及中國社會長期停滯的觀點,於此都能發見端倪。

總的說,「封建時代」的概念直接產生於中西比較,並且主要是由西觀中;它基本上還是一個歷史學上的時代概念,未離史學范疇;它也基本上是從政治(國體)的角度觀察,而未涉經濟形態;觀察比較者的意思雖然是有感於中國相對於西方來說的不進或緩進,但並不是 要為直接行動提供理論指導;最後,在這里所用「封建」的含義與古義基本相合,並無意義上大的轉折,所以,論者對西周為封建時代決無疑義,只是上、下限略有不同。

「封建社會」概念的提出

由於我們不是要探討「封建社會」概念偶爾和個別的使用,iii 而是要探討在對「封建社會」這一概念進行認真說明的基礎上,提出對中國社會歷史的一種系統解釋,所以,我們發現,在這一意義上,「封建社會」概念的首先提出是在1929年,而恰恰是在這一年提出這一概念應當說是耐人尋味的。

1927年國民黨實行「清黨」,國共分離,農運、工運等群眾運動遭到壓制,革命轉入低潮,大批熱血者不得不重返書齋。1929年,陶希聖在《新生命》1929年第2卷第3-5期上發表「中國封建制度的消滅」,亡命日本的郭沫若以「杜�」的筆名在《東方雜志》1929年第26卷第8-12期上發表「詩書時代的社會變革與其思想上之反映」,當年陶希聖還在新生命書局出版《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一書,由此揭開討論中國社會歷史的一幕。iv

陶希聖在其書中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國的革命,到今日反成了不可解的謎了。革命的基礎是全民還是農工和小市民?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還是幾個列強和幾個軍閥?」v

為此,他希望首先研究中國社會的狀況和性質,在此的兩個中心問題是∶1.中國社會目前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2.帝國主義勢力的侵入是否使中國社會變質,變質又達到什麼程度?

追溯中國社會的來龍去脈,陶希聖認為∶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社會史的一個關鍵,中國社會在這時候結束了封建制度,而破壞了的封建仍然在另一個基礎上又重建起來,所以,再「叫做封建制度也不確,」而「否認封建勢力也不許」。總之,秦漢以後的中國還是在「前資本主義時期」,或者說是一個變質的封建社會,在數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看見許多類似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又看見了許多和嚴正的封建制度相同的現象。家族本位和個人主義的法律,權力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觀念,相互錯綜。

陶希聖所據以判斷的標准「封建制度」,在他看來有兩個特徵∶1.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制度之上,它的基礎是在農村;2.在封建制度下面,土地的領主和掌握治權的是封建貴族。由於這兩個特徵,所以,在封建制度的時候,沒有都市的集中和發達的貨幣,沒有官僚而只有貴族,而中國在戰國時就有了相當力量的商業,有了官僚、平民能夠作官,所以可以說封建制度已崩壞了。井田壞使土地可以私有,就有了非貴族的地主,後又產生「士大夫而官僚而地主的一個身份」,這些人很保守,不願都市發生,還是以農村為經濟基礎,進而壓迫商人,故中國遲遲不進。

綜上所述,陶希聖由此得出的四點結論是∶1.封建制度在春秋時已經崩壞,中國早已不是封建的國家,只有對外藩的統治仍然是取封建的形式;2.中國政府是地主官僚政府,不獎勵商業,商業絕對不發達,尤其是禁止國人從事國外的貿易;3.所以,中國是封建制度崩壞以後,資本主義發達以前以士大夫身份與農民的勢力關系為社會主要構造的社會;4.我們若以這一士大夫身份及以這個身份為背景的官僚政府為封建勢力,則我們提出打倒封建勢力的口號是可以的,而且是應當的,但非打倒封建制度,因為這一制度已經不存在。他還提出,「在此時來解決土地問題,可以打倒士大夫的殘余勢力,不過不能解除帝國主義通過官僚政府的對中國的統治。」vi

我們由此可以看到,陶希聖所提出的「封建制度」「封建社會」的概念雖然比古代的「封建」概念更重經濟而不是政治,即它們主要是從經濟上定義的,但是,至少從作者的理解來說,這些概念的涵義與「封建」的古義並無大的違拗,與西方的「封建」概念也基本相同。陶希聖認為∶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與歐洲的封建制度只是小異而大同,中西封建制度的共同點均是以土地制為基礎,建立了一種人身隸屬與保護關系和身份等級制,至於差別則在於∶西周封建比歐洲封建的中央權力似要更大些,卿大夫邑內的人民對諸侯的義務也比對卿大夫義務似要重些。換言之,也就是分裂割據的情況還不那麼嚴重。

陶希聖把戰國以後的中國社會稱之為「前資本主義社會」或「先資本主義社會」,這不僅反映出他對經濟因素的重視,而且反映出他也受到數種社會形態依次遞進的「客觀發展規律」的影響,按照這一規律,中國封建社會之後的社會(戰國之後)必然是資本主義社會,然而它又很不象資本主義社會,無以名之,陶希聖只好稱它是「前資本主義社會」,後來還有人稱它是「後封建社會」,無論「前」「後」與否,總之它很難得到自己一個獨立的名稱。馬克思主義學者則免去這些麻煩,直接稱這一戰國至清的漫長時期的中國社會為「封建社會」(郭沫若等),或「封建領主社會之後的封建地主社會」(範文瀾等),以便它與「資本主義社會」銜接。

當然,陶希聖的如此稱謂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謹慎的態度,甚至理解為是一種類似於對本質的「現象學的懸置」,即在難於探明現象的本質或性質之前的一種暫時擱置——僅以一種外在的形式標定它或僅僅提出它。王禮錫一度更接近於這種態度,他說∶「自秦代至鴉片戰爭以前這一段歷史,是中國社會形態發展中的一段謎的時代。」vii 我們在陶希聖那裡可以發現一種困惑和猶豫不決,由這種態度也就產生出一種使他屢屢遭到批評的「豹變」或「模稜兩可」,所以,就在《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這同一本書中,我們又在第50頁讀到∶「中國社會是什麼社會呢?從最下層的農戶起到最上層的軍閥至,是一個宗法封建社會的構造,其龐大的身份不是封建領主,而是以政治力量執行土地所有權並保障其身份的信仰的士大夫階級。」在第190頁緊接與上文同樣的一段話之後是∶「這個階級的生存賴土地所有權和國家政治地位的取得,而與宗教無關。所以它和農民的勢力關系,與封建領主和農民的勢力關系是一樣。因此,可以叫它作封建勢力,又因此可以叫中國社會作封建社會。」在第247頁上一個作了進一步區分的結論是∶「八十年前的中國社會是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封建社會,八十年來的中國社會是帝國主義侵略下的半封建社會」。viii

這種種解釋可以反映出動員和革命的需要和西方社會理論的籠罩性影響。不過,我們通過陶希聖對士大夫身份的重視仍可發現,在西方理論與中國歷史之間,他還是相當注意中國歷史的特殊性,雖然由於革命時代的眼光,所有這類身份及其派生物自然都要在被掃盪和打倒之列。

與今天中國的政界越來越強調「中國的特色」與「國情不同」迥異其趣,郭沫若在1930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的「自序」中,卻是高度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性的,他認為那種說「我們的國情不同」的看法為「民族的偏見」,認為就象一個人體,無論紅黃黑白,發展都大抵相同一樣,由人所組成的社會也是如此。他以一種發現了科學真理,一下子通體透亮的興奮心情和昂揚、上升的姿態,批評羅振玉、王國維僅僅是「整理」史料,胡適也摸不著「邊際」。他承認自己的研究方法是以恩格斯為向導,但同時也認為∶「清算中國的社會,這也不是外人的能力所容易辦到。」「事實是中國的史料、中國的文字,中國人的傳統生活,只有中國人自身才能更貼切的接近」。「在這時中國人是應該自己起來,寫滿這半部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頁。」ix

明顯地不同於陶希聖的曖昧,郭沫若斬釘截鐵的斷定「中國的社會固定在封建制度之下已經二千多年」。x 他認為∶事實上不是在西周,而是在周室東遷以後,中國社會才由奴隸制度漸漸轉入了「真正的封建制」,春秋的五伯,戰國的七雄才是「真正的封建諸侯」,秦只是名目上廢封建而為郡縣,事實上中國的封建制到最近百年都很巍然的存在著,秦始皇才是在中國社會史上完成了封建制的元勛。xi

郭沫若顯然認識到他所說的「封建」與古代的「封建」含義截然不同,所以他反復說「真正的封建制」,「真正的封建諸侯」。他認為∶古人用「變封建而為郡縣」來表示周、秦之際那一很大的社會變革,完全是皮相的觀察,周時並不是沒有郡縣,秦以後也並不是沒有封建,這些都不必說,而關鍵在於∶西周事實上完全是奴隸制的國家,而自秦以後的經濟組織在農業方面是成了地主與農夫的對立,工商業是師傅與徒弟的對立。「秦以後的郡縣制實際上就是適應於這種庄園式的農業生產與行幫制的工商業的真正的封建制度。……所不同的只是封建諸侯的世襲與郡縣官吏的不世襲罷了。這可以說是一種封建制度的變體,然而每每都有傾向到世襲的危險,…… 」xii

「封建」的古義在此就發生了一種根本的轉折,而這種轉折是由郭沫若發其端的, 嵇文甫曾談到過當時一般學者的感覺∶「郭先生有一個最奇特的論斷,就是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完成者。他不承認西周的封建制度,他說東周才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而秦漢以後才完成是真正的封建社會。我們知道,現在所有各派論中國社會史的,不管他們說秦始皇以後中國已經是商業資本主義社會也好,說秦始皇並未曾破壞封建的基礎也好,但是秦始皇對於封建制所起的作用,是破壞的而不是完成的,這一點他們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現在郭先生根本翻過來了。」xiii 何干之在1937年7月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的《中國社會史問題論戰》中也說∶「在中國過去的八九年間,附和他的人極少,反對他的人卻極多。……但是自從1935年以來,郭沫若的中國歷史觀,好象復活起來。」xiv 十五年以後,郭沫若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也回顧了這一轉折,他說∶「舊時說夏、殷、周三代為封建制,以別於秦後的郡縣制,這是被視為天經地義的歷史事實,從來不曾有人懷疑過,也是不容許人懷疑的。但近年來周封建制被賦與了新的意義,因而三代是封建制之說便發生了動搖。」xv

郭沫若並在此文中繼續補充了他的理由,他認為∶古時所說的「封建」是「封諸侯、建藩衛」的事,要在這種含義上說三代或至少周代「封建」是可以說得過去的。但由於古時所謂「國」本是等於部落的意思,所謂「封建藩衛」也不過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種殖民地而已。異姓之國大抵是原有的部落,同姓之國則多系從新建設的。《孟子》、《王制》中的五等爵祿、《禹貢》、《職方》中的畿服制,都在周代金文中找不到證據,當時諸侯稱謂並無所謂等級,足見等級之制只是後世儒家的依託。王國維更有一個重要發現,便是古諸侯在其國內可以稱王。而即便周代確有五等諸侯或五等畿服,「也和我們現代所說的封建社會的觀念完全不同。在這兒不容許我們的新舊觀念鉸線。」xvi

也就是說,這里關鍵的是,如果「封建」不再被理解為一種「事件」,甚至不再僅僅被理解為一種「制度」,而是要被理解為一種「社會」的話,這樣,「封建」就不能只是在一個或一些歷史朝代的意義上去理解,而是要在社會結構及其變遷的意義上去理解,而且,它還不是發生在一個社會內部的演變,而根本就是以一個新的社會形態代替舊的社會形態,這樣一種變化自然有如天翻地覆,而中國所經歷的這種大變動除了近代之外,最令人矚目的自然是屬春秋戰國時期,而如王國維、範文瀾等人所認為的殷周之際的變化顯然比不上這一變化,而且資料不足,至於魏晉之際,唐宋之際更不必說。所以,可能不是別的,而正是抓住社會形態的根本變遷,才是郭沫若等倡導的「春秋戰國之際封建說」比較起「西周封建說」、「魏晉封建說」等古史分期說來更吸引人的一個秘密所在。

那麼,這一新的「封建社會」的概念是什麼含義呢?郭沫若在1930年《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的回答還比較簡陋。他說∶「封建制社會和奴隸制社會並沒有多麼大的懸殊∶只是直接生產者在奴隸制下可以公開地大量屠殺,而在封建制下的屠殺起初是不公開,其後是法律上禁止(當然偷偷打殺仍然是不免的)。又奴隸社會是氏族社會的延續,多量地含有血族的成分,而封建制則是多量地含有地域成分的奴隸制」。xvii 在1945年的《十批判書》中,郭沫若給出了比較完整的「封建社會」的定義∶「現代的封建社會是由奴隸社會蛻化出來的階段。生產者已經不再是奴隸而是被解放了的農工。重要生產工具,以農業而言,便是土地已正式分割,歸為私有,而有剝削者的地主階層出現,在工商方面則是脫離了官家的豢養,而成立了行幫企業。建立在這階層上面的國家是靠著地主和工商業者所獻納的稅收所維持著的。這是我們現代所說的封建社會。」

Ⅷ 中國封建社會從什麼時候開始 pdf

萌芽在東周的戰國陵棚物時代,開始在秦朝。
其實也可以說封建始於戰國。只尺液不過第一個當皇帝的是秦始皇,而皇權正是中國封建歷史的重要標志。 公元前475年(春秋戰國時期)算和悉起

閱讀全文

與封建社會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編教師用什麼app 瀏覽:189
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 瀏覽:902
炒股密碼pdf 瀏覽:661
差分演算法有哪些 瀏覽:563
佳明怎麼配對安卓 瀏覽:245
用什麼app校對試卷 瀏覽:101
基於單片機的光控路燈 瀏覽:33
為什麼說安卓平板適配的軟體少 瀏覽:680
三國志下載pdf 瀏覽:689
為什麼單片機c語言 瀏覽:429
演算法一定有一個或多個輸入 瀏覽:252
浪潮伺服器貴州銷售雲主機 瀏覽:850
amdlinux顯卡安裝 瀏覽:570
泰海科技雲伺服器如何卸載 瀏覽:124
有密碼打開excel加密 瀏覽:822
java生成重復字元 瀏覽:282
串口伺服器有什麼用 瀏覽:330
linux安裝red5 瀏覽:295
單片機中斷時入口地址作用 瀏覽:150
程序員的工作是重復性的嗎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