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經義述聞pdf

經義述聞pdf

發布時間:2023-05-28 08:51:19

『壹』 程炎震的《世說新語箋證》

1942年,《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第七卷第二、第三期上,連續刊載了近代學者程篤原先生的遺著《世說新語箋證》(按:今網路有電子書〔pdf版本〕,題《程炎震世說新語箋證(第一部分)》,編輯者為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委員會,發行者為國立武漢大學出版組,總發行者為四川樂山國立武漢大學,印刷者為文化印書館印刷,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十月發行。此稿與《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頗有異文而更為詳盡)。後來證明,這篇五萬余字的長篇考證著作,不僅是《世說新語》研究史上難得一見的力作,也是清末民初考據學的重要成果。廣受學界好評的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幾乎收錄了程氏箋證的絕大部分內容,足以證明這篇著述的價值和重要性。

程炎震(1886—1938),字篤原,號頓遲。安徽歙縣槐塘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貢生,入民國後客居北京,屢任要職。關於程篤原先生,可以稽考的材料甚少。根據其後人撰寫的家族回憶,可知一些端倪。又,《歙縣志》卷七《人物誌·文苑》雲:

程炎震,字篤原,恆生孫,光緒壬寅副貢。生而穎異,年十三,畢諸經,即博覽載籍。於四史、《通鑒》、《九章》、八線之術,六朝三唐之文,咸博稽而深究之。中歲以後,恫念時艱,更為經世有用之學。凡海西之譯編,時賢之名著,於政治哲理有發明者,靡不賅涉,觀其會通。入民國,累任要職,清操自厲,不名一錢。炎震長於古文辭及詩歌,凡所著作,必殫精極思,無一凡近語。所著有《自訂詩橐》二卷、文若干卷。晚好《世說新語》,為之補箋,最稱精核。又校《晉書》,稽其地理,業未竟而卒。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對程炎震先生其人其文的研究很不充分,筆者所見,對於程氏的《世說新語箋證》,幾乎還沒有一篇像樣的研究論文。這是讓人感到遺憾的。今就《世說新語箋證》之體例及成就,略論其對於《世說》研究的貢獻。

《世說新語箋證》篇首有《世說新語箋證略例》,其文雲:

葉氏刻本《世說新語》據明人浦江周氏紛欣閣本,卷首袁褧《序》之前有劉應登一序,檢惜陰軒翻周本及《四部叢刊》影印之袁本,皆無之,王世貞本則有,然不以置於袁序之前,未知葉氏何所本也。據其序雲:「精劃其長注,間疏其滯義。」則劉氏本對於孝標之注必有增刪,而今乃與影印之明本相同,何也?

京師圖書館有清光緒間武昌崇文書局刊本,經前清國子監收藏,上有印記,又有朱筆校宋本一過,不知何人,亦別無跋識,惟末頁錄舊跋一通雲:「康熙庚子五月,蔣子邁校本,悄稿略加是正。子邁記其後雲:『戊戌正月,得傳是樓宋本校閱,淳熙十六年刊於湘中者,有江原張跋。舊為南園俞氏藏書。有耕雲俞彥春識語,上黏王履約還書一帖,雖多脫誤,然紙墨絕佳,未知放翁所刊原頌孝本視此何如也。並抄之使余兒知所自來。老民孟公。」凡一百十一字。此所稱宋槧亦出於傳是樓,則與涵芬樓所印吳春生過錄沈寶硯所校之宋本相合。核其所校,亦多符同,亦有沈校未及者。茲並取之目為別。一宋本雲其書眉上別有識語,今採用《文學》六十八「鬼彈」,《排調》六十一「淅米」,《輕詆》三十三「蒸食」三條寫入書中,因不知名氏,題曰某氏雲。

熱河四庫全書本今曰館本,清湖北崇文書局刊本今曰鄂本,涵芬樓影印明嘉靖乙未袁氏嘉趣堂本今曰明本,孫毓修曰袁本有淳熙十五年戊申陸游跋,則重開放翁本也。

《銅熨斗齋隨筆》卷七沈西邕曰:「黃伯思《啟櫻孝東觀餘論·跋世說新語後》曰:『本題為《世說新書》,段成式引王敦澡豆事以證陸暢事為虛;亦雲今覽《世說新書》,而此本謂之《新語》不知孰更名也。濤案《太平御覽》引王導、桓溫、謝鯤諸條皆雲』出《世說新書》,則宋初本尚作《新書》,不作《新語》。然劉義慶書,本但作《世說》,見《隋志》《藝文類聚》《北堂書鈔》諸類書所引,亦但作《世說》,知《新書》《新語》皆後起之名。」

民國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程炎震識。

這段文字就其所見《世說》版本略作描述,而未詳述其箋證體例及宗旨。欲了解其研究理路及成果,尚須對《箋證》做一番梳理。

程炎震箋證繼承了乾嘉學派的治學方法,即重視歷史考案,尤其注重校勘及考證。其箋證之初,頗有今之所謂「問題意識」。

一是考證書名。《世說》之書名到底為何,歷來聚訟不已。程炎震顯然認同沈濤的判斷:「劉義慶書,本但作《世說》,見《隋志》《藝文類聚》《北堂書鈔》諸類書所引,亦但作《世說》,知《新書》《新語》皆後起之名。」(見前引《略例》)循此路徑,程氏幾乎窮盡了唐宋類書中徵引《世說》之情況,一般用「某書引此文作《世說》」或「稱《世說》」出之,如《德行》「陳仲舉言為士則」條,程氏曰:「《御覽》四百七十四《禮賢》引此文作《世說》。」「客有問陳季方」條:「《御覽》五百十八《子門》引此作《世說》。」「荀巨伯遠看友人疾」條:「《御覽》四百九《交友四》引此作《世說》,多刪節。」「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條:「《御覽》三十三《臘》引此稱《世說》。」等等,似此不下四十餘例。蓋程氏相信文獻有徵,鐵案如山,追尋事實真相可以解決所有爭議。

二是參校同異。主要是將不同版本,如葉德輝刻本、四庫館本、鄂本及袁氏嘉趣堂本等加以比勘,尤其注重與唐宋類書互勘,辨別異同,正本文。如《言語》88「顧長康從會稽還」條,程氏校雲:「此條館本別作一條,葉本因明袁氏嘉趣堂本,每行二十字,故致誤。」同篇90「孝武將講《孝經》」條,程氏考證雲:「袁喬從桓溫平蜀,尋卒。在永和中,安得至孝武寧康時乎?此必袁虎之誤。上註明引袁宏,此注乃指為袁喬。數行之中,便不契勘,劉注似此,非小失也。彥升,晉書作彥叔,名字相應,則升為是。」

此外,還與《晉書》校勘。如《德行》篇「王長豫為人謹順」條,程炎震校雲:「《晉書》『恆與曹夫人並當箱篋』作『又恆為母曹氏襞斂箱篋中物』,『登車後哭至台門』作『自悅常所送處,哭至台門』,『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開』作『其母長封作篋,不忍復開』。『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後』,『行未』二字,明本倒,非也。」

三是訓解名物。如前引《德行》篇「王長豫為人謹順」條,程炎震箋註:「台,謂尚書省也。導時錄尚書事,故雲『還台』。《通典》尚書省總謂尚書台,亦雲中台。」再如《言語》篇「謝靈運好戴曲柄笠」條,程炎震釋雲:「古文註:曲,蓋太公所作也。武王伐紂,大風折蓋,太公因折蓋之形而制曲蓋焉。戰國常以賜將帥。自漢朝乘興用四謂為蓋,有軍號者賜其一也。《晉書·藝術·陳訓傳》雲:『周亢問訓以官位。訓曰:「酉年當有曲蓋。」後亢果為金紫將軍。』」再如《政事》篇「山公以器重朝望」條之「嬲」,程炎震廣引諸書釋雲:「《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曰:『足下若嬲之不置。』善注曰:『嬲,擿嬈也,音義與嬈同,奴了切。』胡氏紹煥《箋證》卷二十八曰:『按《說文》,嬈,苛也。段注謂嬲乃嬈之俗。』《眾經音義》三引《三倉》:『嬲嬈同,乃了切,嬲嬈一字。』孫氏星衍以為:『嬲即草書嫋字之訛。本書《洞簫賦》『憂嬈嬈以婆娑』,註:『嬈嬈,柔弱也。』《廣韻》:『嫋,弱也。』《集韻》:『嫋,乃了切。』是嬈又作嫋,蓋嬈為本字,別作嫋,草書作遂誤而為嬲。」又,同篇「殷浩始作揚州」條,程氏釋「襥」字雲:「《玉篇》:『襥,布木切,裳削幅也。』《廣韻》一屋:『襆,博木切。同襥。』《爾雅》月:『裳,削幅謂之襥。』《晉書·魏舒傳》:『襥被而出。』《音義》曰:『房玉切。』《陸納傳》:『為吳興太守,將應詔,臨發,只有襥被而已。』」

四是辯誣指謬。因為《世說》乃纂輯舊文之小說家言,雅好新奇,故不少記載難免與史實不合。有些記載以訛傳訛,弄假成真,非史眼如炬者不易發現。程炎震諳熟魏晉歷史,故能旁徵博引,以證其失。如《世說·德行》「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條,程炎震曰:「據《華嶠譜敘》,是獻帝在長安時,王朗方從陶謙於徐州,不得同行也。」又如《言語》篇「鍾毓、鍾會」條,程氏曰:「此似謂毓、會年並十三也。考《毓傳》雲:年十四為散騎侍郎,機捷談笑,有父風。太和初,蜀相諸葛亮圍祁山,明帝欲親西征,毓上疏雲雲,則太和之初,年出十四矣。會為其母傳,自雲黃初六年生,會則十三歲,是景初元年不惟不及文帝,繇亦前卒七年矣。此語誣甚。」又如《規箴》「陳元方遭父喪」條,程氏曰:「林宗之沒,乃先於太丘二十餘年。范《書》、蔡《集》皆明著之,此之誣謗,可謂巨謬。」今人龔斌考證稱:「據蔡邕《陳太丘碑》,太丘與中平三年(186)卒。《後漢書》六八《郭泰傳》注引謝承書,謂泰以建寧二年(169)卒。則林宗之死先於太丘十七年,此條所記誠為巨謬。」(龔斌《世說新語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又《文學》42:「支道林初從東出,住東安寺中。王長史宿構精理,並撰其才藻,往與支語,不大當對。王敘致作數百語,自謂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謂曰:『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王大慚而退。」程炎震箋證雲:「王濛卒於永和三年,支道林以哀帝時至都,濛死久矣。高僧傳亦同,並是傳聞之誤。下文有『道林、許、謝共集王家』之語,蓋王濛為長山令,嘗至東耳。」似此,其例甚多。

對於劉注之失,程氏亦不放過。如《言語》90「孝武將講《孝經》」條,劉註:「袁羊,喬小字也。」程氏考證雲:「袁喬從桓溫平蜀,尋卒。在永和中,安得至孝武寧康時乎?此必袁虎之誤。上註明引袁宏,此注乃指為袁喬。數行之中,便不契勘,劉注似此,非小失也。」

不惟為《世說》及劉注指瑕,還為唐修《晉書》糾謬。《言語》69「劉真長為丹陽尹」條,程炎震考證雲:「劉惔為尹,《晉書》不著何年,《德行篇》雲:『劉尹在郡,臨終綿惙。』《惔傳》亦雲『卒官』。《傳》又記孫綽詣褚裒,言及惔流涕事。按,裒以永和五年卒,則惔不必先於裒,而簡文輔政在永和二年,知惔之為尹亦在二年以後、五年以前矣。《晉書·王羲之傳》敘此事於永和十一年去官之後,殊謬。」又同篇98「司馬太傅齋中夜坐」條,程氏雲:「《御覽》卷四『月部』引《晉書》雲『謝太傅庭中夜坐』雲雲,亦與今《晉書》傳重異,蓋以道子亦為太傅,誤及為安石耳。」《方正》46「王中郎年少時」條,程氏雲:「《晉書·虨傳》雲『代王彪之為尚書僕射』,則在昇平三、四年間,坦之年已出三十,不為少矣。《晉書·坦之傳》敘此於為撫軍掾之前,蓋誤。」又《文學》64「提婆初至」條,程氏雲:「僧彌,王珉小字也。《晉書·珉傳》亦取此事。然珉卒於太元十三年。至隆安之元,首尾十年矣。《高僧傳》作王僧珍,蓋別是一人。因珍、彌二字,草書相亂,故誤仞為王珉耳。法岡,《高僧傳》作法綱。」此則考兼之以校,甚精當,余嘉錫照錄,蓋默認其結論也。

五為補證劉注。如《言語》篇66雲:「王長史與劉真長別後相見,王謂劉曰:『卿更長進。』答曰:『此若天之自高耳。』」劉孝標於此條末章節附註引《語林》曰:「仲祖語真長曰:『卿近大進。』劉曰『卿仰看邪?』王問何意?劉曰:『不爾,何由測天之高也。』」而於劉惔所謂「天之自高」,則未注出處。按,此語出自《莊子·田子方篇》:「老聃曰:『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至高,地之至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程炎震簽證雲:「『天之自高』,用《莊子·田子方篇》語,劉氏失注。」又如《雅量》29「桓公伏甲設饌」條,程炎震於「浩浩洪流」下加按語雲:「嵇康《贈秀才入軍詩》:『浩浩洪流,帶我邦畿。』劉氏失注。」

程炎震亦有失誤。如《世說·容止》28:「王敬倫風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鳳毛。』」程炎震釋「鳳毛」曰:

《雅量篇》「王劭王薈共詣宣武」條注引《劭、薈別傳》曰:「桓溫稱劭為鳳雛。」然則有鳳毛者,猶鳳雛耳。

余嘉錫箋疏雲:「《金樓子》梁元帝所撰。據其所言,是南朝人通稱人子才似其父者為鳳毛。元帝已不能知其出處矣。《劭、薈別傳》言桓溫稱劭為鳳雛,彼自用龐士元事,與此意同而語異,不必即出於一時。雖可取以互證,然不得謂鳳毛即鳳雛也。若雲『大奴固自有鳳雛』,則不成語矣。」按,余說是。「鳳毛」比喻人子孫有才似其父輩者。如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清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呂本中》:「曾元嗣贈公詩:『呂家三相盛天朝,流澤於今有鳳毛。』」

總之,程炎震的《世說新語箋證》內容豐富,考辨精審,對《世說》學多有發明,其考證成果多為後來學者所取資,其人雖一生落寞,但其名字必將與《世說》同其不朽。

(作者單位:上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貳』 《經濟發展理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經濟殲銷歲發展理論》([美]約瑟夫·熊彼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YPJO67lL5X14emSbhRnLlw

提取碼: hevu

書名:經濟發展理論

作者:[美]約瑟夫·熊彼特

譯者:氏睜何畏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20-8

頁數:313

內容簡介:

本書是熊彼特早期成名作。在書中,他以「創新理論」解釋了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從而聞名於資產階級經濟學界,影響頗大。 全書共六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對從靜止狀態的「循環流轉」到經濟發展的根本現象,包括從「企業家」的特點和功能、「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創新」的涵義和作用,直到資本主義的產生進行了開創性的論述。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則進一步分別闡述了信貸與資本、企業家利潤以及資本的利息等問題。第六章運用「創新理論」分析了經濟周期的形成和特點。

作者簡介:

熊彼特(1883-1950年),20世紀最受推崇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經濟學史上的卓越地位與亞當·斯密、馬歇爾、凱恩斯等宗師同列。熊彼特的理論是經濟學的重要遺產,他首先提出「創新」學說,不但是知識經濟的先驅者,斗閉其思想更是21世紀的主流思潮。

『叄』 文言文小故事.pdf微盤

1. 文言文小故事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

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文徵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

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

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二)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

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

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

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

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四)司馬光好學《三朝名臣言行錄》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譯文】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

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五)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原文】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

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

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

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六)張無垢勤學《鶴林玉露》 【原文】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

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譯文】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

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還隱約可見。

(七)王冕僧寺夜讀《宋學士文集》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

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譯文】王冕是諸暨縣人。

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

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由是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

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凶惡,令人害怕。

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八)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發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 趨百里外,從。

2. 文言文小故事+注釋+譯文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舍: 家.

嬉: 游戲.

所以: 用來.

處子: 安頓兒子的地方.

墓間之事: 指埋葬, 祭掃私人一類的事.

賈人: 商販.

炫賣:沿街叫賣.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

揖讓進退:打拱作揖,進退廟堂等禮節.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游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游戲,他母親說:「這里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3. 三則有哲理的文言文小故事(包括原文,譯文,啟示)大神路過,求秒

多行不義必自斃。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一之為甚,其可再乎。

——《左傳》 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國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辭》 客有歌於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國中囑而和者數千人;…… 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囑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管晏列傳》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滑稽列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貨殖列傳》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以上司馬遷《史記》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 司馬遷《報任安書》 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者也。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王羲之《蘭亭集序》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閣序》 人非堯舜,誰能盡善。

——李白《與韓荊州書》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原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韓愈《馬說》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沉浸濃郁,含英咀華。 ——韓愈《進學解》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韓愈《送孟東野序》 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柳宗元《種樹郭橐tuo駝傳》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 之心而寓之酒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是靈。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有動乎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

——歐陽修《秋聲賦》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蘇洵《心術》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 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凡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佞。

——蘇洵《辨奸論》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蘇軾《前赤壁賦》 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 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 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蘇軾《三槐堂銘》。

4. 二十個淺顯的文言文小故事

自相矛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5. 求5篇文言文小故事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毛 遂 自 薦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愚 公 移 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6. 文言文小故事

描述喻皓高超的建築技藝。在修建杭州梵天寺木塔時,由於各層之間不固定,因此人在塔上走動時,塔就會搖晃。喻皓用鐵釘釘實了各層木板,在各個方向上使其固定,構成了若干交叉的穩固平面,塔就不會再搖晃了。喻皓的設想是符合現代建築結構力學原理的。

在現存我國古塔建築中,山西應縣佛塔是早期木塔的代表。它建於北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距今九百多年,仍然完好無損,堅固異常。十分有趣的是,它也採用了類似於梵天寺木塔的結構,在它的每層都用梁、枋、斗拱組成平面網架,來加強它的穩固性。

它的譯文是:

錢氏割據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兩三層,錢氏帶人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匠師說:「沒有鋪瓦,上面輕,所以才這樣。」於是鋪上瓦,然而塔還是像原來一樣晃動。匠人無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贈送給她金釵首飾,詢問塔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每層鋪完了木板,便用鐵釘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匠師照喻皓說的辦法做,塔就穩定了。大概釘牢的木板上下緊緊約束,六個方位像箱子一樣相互連接,人走在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相護持,塔自然不能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練達。

7. 文言文小故事

歐陽修苦讀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

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

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

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

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

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管寧割席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 譯文:管寧和華歆在園子里一起刨地鋤菜。忽然,兩人看到地上有一塊金子。

管寧揮動鋤頭,對待金子和瓦塊礫石沒什麼區別。華歆拿起金子看了看,又扔掉了。

還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坐著軒車穿著冕服的人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扔了書跑出去觀看。管寧割開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一、郢書燕說。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

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翻譯: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

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僕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一點)可是,因為他在專心致志地寫信,嘴裡說著舉燭,也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聰明地說,這「舉燭」二字太好了。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

燕相把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並按燕相對「舉燭」的理解,選拔賢能之才,治理國家。燕國治理得還真不錯。

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現在的學者,大多像這樣(斷章取義,穿鑿附會)。

二、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

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

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

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翻譯:宋國有人得了塊玉,拿去獻給當權的大官子罕。

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給做玉器的師傅看過,說是件寶物,才敢貢獻的。」

子罕道:「你的寶物是這塊玉,我的寶物是『不貪』;我若是收下你這塊玉,你和我的寶物豈不都喪失了嗎?還不如各人留著各自的寶物好啊!」 那人聽後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么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於是在本城找個地方讓其住下,介紹加工買賣玉石的商行幫他把玉琢磨好,賣了個好價錢,然後讓他帶著錢回家做老闆去了。 三、工人善琴。

萬曆末,詹懋舉者守潁州。偶召木工。

詹適彈琴,工立戶外,矯首畫指,若議其善否耳。呼問之曰:「頗善此乎?」曰:「然。」

使之彈,工即鼓前曲一過,甚妙。詹大驚異,詰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見一老人貿薪入城,擔頭常囊此,因請觀之。

聞其彈,心復悅之,遂受學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賤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貽,今以獻公。」果良琴也。

詹乃從竟學,一時琴師莫能及。 翻譯:萬曆年間,詹懋舉任潁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正在彈琴,木工站在窗外,抬頭畫指,好像在評價好壞。

叫來問他:「你很擅長彈琴嗎?」木工答說「是」。讓他彈,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剛才詹懋舉彈的曲子,彈得很好。

詹很驚訝,問從哪學來的。木工回答說:「家在西郊外,見一老人進城賣柴,總把琴裝在口袋裡掛在擔頭,於是請讓看看。

聽他彈奏,心裡很高興,於是向他學琴。」詹給他錢,他不要,說:「我,貧賤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勞。」

又說:「您的琴是下品,我有琴,是老人贈的,現在獻給您。」果然是把好琴。

詹懋舉於是跟著木工學琴,學完以後,當時的琴師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 執竿入城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

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里說:「我並不是聖賢,只不過是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依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肆』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蘇世民》([美] 蘇世民)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KOcUPf1eHZJjCoU9ajmCfA

提取碼:7n82

書名:蘇世民

作者:[美] 蘇世民

譯者:趙燦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1

頁數:427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投資、管理類圖書,是一部關於成功創業的書,還是一部處世哲學。

蘇世民創立的黑石集團是全球私募股權資產管理公司和房地產管理公司的巨頭。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黑石管理的資金總額超過5500億美元。黑石集團人均利潤是高盛的9倍,過去30餘年平均回報率高達30%以上。美國排名前50的公司和養老基金中,70%以上都有黑石的投資。

蘇世民以其嚴謹的投資流程、創新的交易方式、多樣的業務領域、做好每一件事而聞名。他以獨樹一幟的投資原則和管理原則帶領著黑石集團一步步成為全球私募股權和房地產投資公司巨頭。他花費一生時間去學習、去思考如何成功、如何實現夢想,他將這些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與教訓都濃縮在這部書中。

這本書沒有高深的概念和理論,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敘述,但其中深藏精妙而深厚的投資管理技巧,以及取得成功的經驗與教訓,也不乏人生信條、人生感悟。投資、管理領域的專業人士,學生、研究人員、企業白領等大眾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並發揮自己的潛能。

作者簡介:

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

全球私募巨頭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耶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他與彼得·彼得森以40萬美元創建黑石集團,並將其發展為華爾街真正的私募之王。他被媒體稱為「華爾街的新國王」「私募界的巴菲特」「美國房東」。他還是坐擁億萬財富的慈善家,2020年1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9年美國慈善捐贈榜,蘇世民以1.88億美元的捐款排名第6。他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美元,用於支持清華大學建設蘇世民書院和創辦全球學者項目,該項目是中國大學迄今為止從境外獲得的*大單項慈善捐款。

『伍』 黃帝內經文言文pdf新浪微盤

1. 求黃帝內經文言文全文

啟玄子王冰撰夫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贏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

孔安國序消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淑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

《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

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咸田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真經,式為龜鏡。

而世雄比纓,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是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並吞,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本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閥。

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效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升岱嶽,非運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

乃精勤博訪,而並有其人,歷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群疑冰釋。

恐散於求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平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

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

篇論吞並,義不相涉,閻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

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

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讀。龐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凈送,鱗介咸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仰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

時大唐寶應元年歲農壬寅序 。卷第一上古天真論篇第一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

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 *** 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

『陸』 素女經文言文pdf

1. 素女經白話文,黃帝內經白話文,電子做粗書

/link?url=-PlZx4Q9tWLUJPV_7LVX44S5zV_7vJOZr3r6M6JQCU1_rTaohZnk8rEC9Du素女經白話文,/link?url=rwFLyKBfap6NNW4ZIJWMJRk-_GtFc4Bh6PUte8_uGsBLJIZeNg5RntEQ4-HBSe3黃帝內經白話文。

2. 《黃帝內經·素女經》譯文誰有

要解除疾病的纏繞和痛苦,保全人體的真氣,通導人體的元氣,拯救百姓使他們都得到長壽,幫助瘦弱有病的人獲得平安,離開了古聖賢的醫學理論就不能達到這個目的。

孔安國為《尚書》作的序文里說:「伏羲、神農、黃帝的書,稱為『三墳』,談論的都是天、地、人的重大道理呀。」班固《漢書·藝文志》說:「《黃帝內經》十八卷。」

《素問》就是這部經書中的九卷,加上《靈樞》九卷,就是那個數目了。雖然經過了歲月的推移,朝代的變遷,可是由於一代代地傳授學習,使《內經》的學術還是保存下來了。

在歷代醫家的傳授教學中,由於擔心遇到那不適合的,不是真可以傳授的人,因而有時候對有些內容,就有秘而不傳的情況。因此,如第七這一卷,就是被主管醫學教育的官員秘藏起來的。

如今遵從施行的,只有八卷罷了。雖如此,可是《內經》的文字精練,內容廣博,理論精深,意味深長。

天地間的很多現象被分析到了,陰陽變化的各種徵候被列舉出來了,各種變化的原由被表述清楚了,死和生的預兆被敘述明白了。因此,人們在掌握了《內經》的理論以後,不用商量,對於遠近各處的事物,認識都自然相同;不用相約,對於不論是幽暗無形的事物,還是明顯有形的事物,看法就很容易相合。

考察它的理論有證據,用治療實踐來檢驗它,不會有差錯。的確可以說是醫學理論的本源,養生之學的理論基礎。

假如天資聰明,可助認識通曉玄妙深奧的道理,當然,完備周密的見解雖說要靠有聰明的資質,但正確理解《內經》高深的學術內容的准則,也還要藉助於前賢的遺訓和注釋,如同不曾有走路不從路上走,出入不從門戶行的人一樣。然而專心一意地研究它的精神實質,探求其中微妙的含義,研索其中深奧的道理,如果認識並掌握它的精髓要旨,那就能達到純熟高超的境地了。

因此,只要一行動就有成效,如同有鬼神在暗中幫助一樣,而聞名於世的傑出的醫學家,也就時時間隔地由此產生了。周代有秦越人,漢代有淳於意,魏有張仲景、華佗,他們都是掌握了書中精妙理論的人,都能代代不斷地創新發展它的妙用,廣泛地救助人民大眾,使醫學事業像鮮花和綠葉一樣相繼繁榮,這些醫家的聲譽和他們的實際技能是相稱的。

這些大概都是《素問》哺育教化的顯著成果,也是天資給他們的幫助吧! 我年青時就嚮往醫學,一向愛好養生之道。幸運地遇到了這部真經,就用它來作為判斷是非得失的借鑒和解決疑難的依據。

可是世上流脊哪行的版本錯誤很多,有篇目重復,前後沒有條理,文章的內容前後遠隔不連貫等問題。施用它於治療實踐很不方便,披閱領會它的意思也很困難。

年深日久,沿襲下來就造成多種弊端了。有的是同一篇文章重復出現,卻另立兩個篇名;有的是兩論並在一起,卻歸總在一個題目之下;有的篇中君臣的問答還未完畢,就將下文另設篇題;有的地方脫簡缺文沒有寫明,純野鎮卻說歷代都是殘缺不全。

還有,把《經合篇》重復出現,而加上《針服》二字為篇名;把《異法方宜論》合並到《咳論》篇中;把《通評虛實論》割裂開,而並入《四時刺逆從論》;把《經絡篇》並入到《玉版論要篇》;把《皮部論》節解分開,而加入了《經絡論》,把有「至教」等內容的《上古天真論》退向後,而把論述針法的諸篇移向前。諸如此類的問題,難以全部列舉。

況且,如要去登泰山,沒有路徑,怎麼能上去?要到扶桑國去,沒有船,怎麼能去成?我於是就專心一意地鑽研,廣泛地訪求當今名流,而全都找到了那些精通《內經》的高人。經歷了十二年的編次整理,方才達到有條理有要領的程度。

反復考慮自己編次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深深地完成了我向來的心願。 當時在郭先生的書房裡,得到了已故老師張公的秘藏之本,文章的字體清楚明白,經義的理論全面而周密,一旦用它來參閱詳考,各種疑難都像冰水一樣消融了。

恐怕它流落到末流無才之輩的手中,斷絕了那傳授《內經》的範本,於是就編寫注釋,以便使它永傳不朽。加上原藏卷數,合起來共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匯總集中為一部書。

希望人們研究後面的注文就能明了前面的內容,運用註解去領會經義,使初學醫者得到啟發,使這高深的理論,能廣泛流傳。 其中竹簡脫落、文句斷絕、內容不相連接的地方,搜求經論中所有的內容,把它遷移過來補在這里;有的篇名遺失短缺,所指的事理不明白,估量推敲它所指的意思,增加文字而使文章明晰;有的這一篇跟那一篇合並在一起,內容不相關聯,還有缺漏篇名的,就區別分開所論事情的類屬,另立篇名而放在篇前;君臣之間回答的內容,在禮節、儀式上有違背、錯亂之處,就考察出地位的高低而予以校正,或加說明而使文意明顯;文字顛倒錯亂,文句零碎不全,或者前後重復,就詳細辨別其中所指的意思,刪去繁雜的文字,而保存其中的要點;文理深奧,難以粗淺論述的地方,就另外編寫《玄珠》一書,以便陳述其中的道理。

凡是增加的文字,都用紅筆書寫,使它和古書原文明顯分開,不相混雜。希望這樣能使上古聖人的旨意清楚明白,使那深奧的理論得到充分的陳述和闡發,就像天上眾星高掛,次序井然,有條不紊;又像那深徹的泉水清。

3. 《素女經》是本什麼書

《素女經》,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學著作。

唐代以前,中國曾流傳過《素女經》、《玄女經》、《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許多房中性學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後已經失傳。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著作早已流傳到了日本,因而在該國尚保存著部分中國古代房中著作。

日本人丹波康賴於公元982年編成《醫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錄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學者葉德輝從《醫心方》等書中分別把有關的引文輯錄出來。

收入所編《雙梅景暗叢書》之中,才使國人得以部分地窺見上述房中著作的風貌。 在戰國時期卻有一本房中術著作《素女經》流傳下來了。

這本書據後人考證,可能是在戰國至兩漢之間完成,並在魏晉六朝民間流傳修改的。 關於《素女經》 的流傳至今, 也有一段頗為曲折的過程。

清人葉德輝在所編《雙梅景閛叢書》中說: 《隋書·經籍志·子部·醫家類》有《素女秘道經》一卷,注雲:並《玄女經》又有《素女方》一卷。新舊《唐志》均不著錄,惟日本寬其中見在書目有《素女經》一卷,而無《玄女經》、《素女方》,疑其時合為一書,不復分列也。

寬平當中國唐昭宗時,其時彼國齎書之使,絡繹於道途,故五代亂後亡書,彼國皆有傳者,此經雖未有刊本,而載在彼國永觀二年丹波康賴所撰《醫心方》廿八卷中,首尾貫通,似是完帙。永觀二年為宋太宗雍熙元年,去唐未遠,其中所采《玉房秘訣》、《玉房指要》、《洞玄子》並此經皆言房中之事;又載《養陰》、《養陽》諸篇,大抵漢、隋兩志中,故書舊文,十得八九。

以上敘述的意思是,《素女經》一書,在《隋書》中還提到過,宋以後就沒有見到。但那時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日本在寬平年代的書目中卻提到這本書,而日本的寬平年代正值中國的唐昭宗時代,時為公元889年至904年之間,看來是那時傳至日本的。

以後,日本在永觀二年,相當於中國宋太宗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有個叫丹波康賴的人編了《醫心方》二十八卷,載有《素女經》,現在所見的《素女經》正是由此而來,這真是「外轉內銷」。

4. 誰有素女經的內容

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學著作。

此書據後人考證,可能是在戰國至兩漢之間完成,並在魏晉六朝民間流傳修改的。書名最早出現在晉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遐覽》中,作者不詳。

此書原已失傳,但後來發現日本人丹波康賴於982年編成的《醫心方》一書中曾收集此書,現在人們所見到的《素女經》就是《醫心方》所收集而經清代人葉德輝輯入《雙梅景暗叢書》。素女是中國古代文獻中一再記載的一位 *** 女神,是傳世的房中術著作中經常稱引的人物。

傳說她在公元前21世紀的遠古黃帝神話時代就經常和黃帝討論男女 *** 問題,給黃帝傳授房中術。漢朝的《論衡.命義》說:「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

漢朝的張衡寫過一首《同聲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 *** ,有「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之句,說明素女的影響已深入民間,夫妻過新婚性生活都要以素女的論述為參考。《素女經》強調, *** 和人的身體強弱是相互影響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

提出了初步的優生道理,強調「愛樂」是兩 *** 合的目的,也是為要生育「賢良而長壽」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種情況下不宜 *** ,同時也提出了如何易於懷孕。

《素女經》在男女 *** 方面,提出了較系統的論述。首先提出了後世道家大力倡導的所謂「延年益壽」之法,即鞏固精關,「莫數泄精」。

又提出了 *** 應使男女雙方同享 *** ,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然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最忌諱的是「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悅心」。

在男權社會中,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女性的性權利。該書有些方面還涉及性心理,強調男子在 *** 時就有自信心,「當視敵如瓦石,自視若金玉」。

《素女經》認為 *** 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 *** 、杜絕 *** 是有害的;但 *** 要掌握節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規律蠻干則會「漸以衰損」。為此,書中提出了節度在於「定氣、安心、和志,三氣皆至,神明統歸」。

在 *** 技巧與性反應方面,提出了「五征」、「五欲」、「十動」、「七損八益」等,還詳細闡述了關於 *** 具體姿勢的「九法」。該書主張男子少 *** ,但並不主張每次 *** 都不 *** ,「久而不泄,致癰疽」。

究竟多長時間可身精一次,該書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畢,閉精勿復更泄也,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所以,《素女經》實為一本較為詳細和全面論述房中術的古代性學著作。

『柒』 求《經義考》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經鏈虛義考》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ux7q-yztU6GeP6SzNBfyFg

?pwd=zl95 提取碼:zl95
簡介:本書據中華書局1936年版《四部備要》本縮印而成。全書三百卷,著錄伏螞了從漢至清初一千多年間,所有有關儒家經典的注釋和研究等著作。全書除十三經分別立目外,還設有群經、四書、逸經、毖緯、擬經、承師、刊石、書壁、鏤板、著錄、通說等專目。對以易、書、詩、禮、樂、春秋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經籍的注釋、研究和發揮,在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清初大學者朱彝尊,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其所撰《經義考》,共三百卷,將其所見聞的歷代諸儒說經之書,無論其是存是佚,均將其書名分類列出,並盡可能提供該書的內容、作者、版本,乃至書棚廳燃訊的來源等資訊,它對於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思想,至今仍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捌』 金陵刻經處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4卷1冊)([明]祩宏述,[明]古德演義)(清光緒18年[1892]金陵刻經處刊,佛家系列,總大小為165M,古籍屋收藏,更過佛家系列看列表。

|    ├──《般若燈論》(15卷1冊)(龍樹菩薩偈本,分明菩薩釋論,[唐]波羅頗蜜多譯,慧賾序)(清光緒24年[1898]金陵刻經處刊.pdf          261M
|    ├──《大乘起信論等八種合刊》(疏•沙門法藏述,疏記會本•梁•三藏真諦譯,義記別記•沙門法藏述,纂注•梁•三藏ǜ.pdf          406M
|    ├──《六祖壇經》(曹溪古本,[明]憨山大師堪校並序,[清]虛雲老和尚囑咐江伯昭收藏)(香港實業公司2014年影印).pdf          61M
|    ├──《密宗道次第論,密宗論》(克主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唐]日本金剛空海撰)(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1997年影印.pdf          60M
|    ├──《妙法蓮華經句解》(【宋】景定辛酉年[1261]釋聞達序)(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影印).pdf          403M
|    ├──《普庵手書加頌金剛般若波羅蜜》(【南宋】乾道已丑年[1169]普庵述)(杭州春光文教印刷廠2014年影印).pdf          31M
|    ├──《釋迦方誌》(【唐】道宣撰,施貲1924年刻)(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影印).pdf          51M
|    ├──《四分比丘尼戒本》(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寶華山傳戒比丘讀體依藏重刻,光緒二十一年[1895]金陵刻經處識ϼ.pdf          28M
|    ├──《天目中峯和尚廣録》([明]張子華重刊,洪武20年[1387]徐一夔序)(香港佛教惠泉寺倡印,福島製作公司2005年承印).pdf          88M
|    ├──《維摩詰集注》(李翊灼校輯)(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1992年影印).pdf          191M
|    ├──《新刪定四分僧戒本》(【唐】貞觀二十一年[647]釋道宣撰,序。天津刻經處1930年謹識)(觀音寺倡印,宏大印刷制本Ņ.pdf          26M
|    ├──《閱藏隨筆》([清]雍正3年[1725]元度編,太穆襌師節解,光緒9年[1883]汪國鳳序,1883年沙門聽潮真修謹撰序)(香港中華.pdf          129M
|    ├──《證道歌注》([唐]永嘉襌師著,彥琪注)(合發印刷有限公司2014年印).pdf          15M
|    ├──《梵綱經古跡,葯師經古跡,攝大乘義章,菩薩戒本記,百法明門論疏,菩薩戒羯磨記,菩薩戒本宗要合刊本》([唐]遁.pdf          141M
|    ├──《梵綱經菩薩戒本——誦戒儀式注附》(觀音寺倡印,宏大印刷制本公司2014年影印).pdf          40M
|    ├──《毘尼日用,沙彌十戒威儀録要》(毘尼日用切要——寶華山宏戒比丘讀體匯集,沙彌十戒威儀録要——金陵刻經處)ϼ.pdf          29M
|    ├──《毘尼止持會集•下冊》(全二冊)(讀體大師撰)(泰京甘露寺1959年印).pdf          148M

『玖』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三卷本)》([波蘭] 萊澤克·科拉科夫斯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0vpAVTed5T1VBlu_B9aiew

提取碼:b65s

書名: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三卷本)

作者:[波蘭] 萊澤克·科拉科夫斯基

譯者:唐少傑 等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黑龍江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年份:2015-12-15

頁數:1554

內容簡介:

科拉柯夫斯基這三卷書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權威書籍。全書三卷於1978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洋洋130萬言。該書闡述了自19世紀40 年代至20世紀70年代間馬克思主義諸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學說的理論發展,是迄今為止西方學術界論述馬克思主義史的體系最龐大、內容最豐富的一部著作,奠定了作者在當今西方「馬克思學」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

這套書從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史到馬克思,恩格斯過世後的馬克思主義各階段的演變,都有清楚的交代。科拉柯夫斯基本人在這三卷書中也有他本人獨特的見解,所以它們不單是一套研究馬克思主義史的書籍,更是一套解釋馬克思主義史的書籍。

該書是目前國際范圍內最有影響的關於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著作,不僅佔有文獻翔實,理論分析系統,而且是各種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史中收錄流派和人物最多的著作。因此,該書出版後,很快就被譯成德文、荷蘭文、義大利文、塞爾維亞文、西班牙文、波蘭文、法文、日文等多種文字的版本,是國際上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影響重大、被普遍關注的文獻。

著名分析哲學家艾耶爾在論述20世紀哲學時,對於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及其代表,輟筆略過,原因就是他認為自己無法再改進柯氏上述著作中所作的有關闡釋了。

作者簡介:

萊謝克·柯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 1927-2009 ),20世紀波蘭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和宗教史學家,也是作家和翻譯家,享有國際聲譽。先後任教於華沙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1970年起在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任高級研究員。

曾在華沙大學任教,以批判基督教哲學而聞名。兼任《哲學研究》雜志主編和《新文化》雜志編輯。蘇共20大後,曾發表文章批判所謂「馬克思主義思維的蛻化」,試圖「革新」馬克思主義。1966年在「波茲南事件」十周年時,發表了《十月的總結》一文,公開批評波蘭政府限制言論自由,認為社會主義只有從官僚主義、異化世界中擺脫出來才能重新恢復聲譽,被開除出黨。1969年起,先後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美國伯克利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77年聯邦德國圖書業授予他和平獎,表彰他是「為自由和民主而斗爭的戰士」。

上世紀50—60年代,科拉科夫斯基積極從事「批判意識形態」活動,發表了《現代神話》、《同魔鬼的對話》、《升天之道》、《沒有選擇權的人》、《實證主義哲學》、《理性之死》、《論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等著作。他認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理論,它的發展不依賴任何政治需要,而要遵循客觀原則由社會和理性來檢驗。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卻成了適應官方政治需要隨時變化的意識形態,成了不依據客觀原則,而通過口號、法令、訴諸權威、感情、習慣和偏見作用的神聖力量。結果,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就被非科學的意識形態所破壞。他批判這種「科學的意識形態的神話」,反對把馬克思主義「制度化」為「一切生活領域中的絕對獨裁者」,主張要爭取「科學逐步擺脫意識形態的控制」,發展一種「理智的馬克思主義」。但是,在他看來,真理也不是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是勞動、社會需要和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烏托邦不但無害,而且是革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沒有烏托邦的思想,就不可能有任何進步活動。每個人應以道德責任感來約束自己,而不應「盲目崇拜」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他主張以「倫理社會主義」來取代科學社會主義。

70年代,科拉科夫斯基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史著述,出版了《馬克思主義主流》》(MainCurrents ofMarxism )。他從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人道主義和異化概念出發,概括整個馬克思主義。斷言「哲學人類學」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馬克思是「一位人道主義者」。馬克思預期的共產主義就是「異化的超越」,是「人的本質的復歸」,從而實現「人類生活的本質與存在的和諧一致」。他認為馬克思的這個原理有合理之處,但消除異化的不可避免的階級斗爭觀點也為「獨裁政權」提供了理論依據。恩格斯在晚期著作中背離了「以人為『根本』和『自然界人化』的概念」,直接強調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以及對自然辯證法的論述,在理論上具有「實證主義」性質,在政治上更帶來了不少「消極後果」。此外,他還指責列寧關於「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的著名論斷是「違背馬克思本人意願的」,認為馬克思從前人那裡接受了「烏托邦——浪漫主義」,「決定論——理性主義」和「普羅米修士式的契機」。他把馬克思描繪成一個折衷主義者,從而想重建一門「關於人的整體哲學」。在他看來,「斯大林主義」乃是馬克思主義走向「衰落」的開始,是馬克思主義的「終結」。

80年代後,科拉科夫斯基公開否定馬克思主義。他說:「當代文明世界的所有社會進程都在走著與馬克思所預見的完全不同的道路」,「從本質上講,他的學說不能用來分析當代社會」。「馬克思主義已完全死了」。「共產主義只是一種烏托邦」。他承認自己過去相信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是「很大的失誤」,完全「錯了」。

柯拉柯夫斯基一生發表了三十多部著作,最主要著作有:《馬克思主義主流》(1976—1978)、《宗教,如果沒有上帝……》(1982)、《形而上學的恐怖》(1988)等。文學方面,有三本短篇故事集最為著名,在世界上廣泛流傳:《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1963)、《天堂的鑰匙》(1964)和《與魔鬼的談話》(1965)。

《關於來洛尼亞王國的十三個童話故事》在莊重而幽默的語氣下,嘲笑了那些缺乏自知、卻又自鳴得意的人,他們無視淺顯明了的道理,硬是沒完沒了地在荒唐、愚蠢的怪圈裡自我陶醉。十三個故事短巧有趣,卻是發人深思、意味深長。

《天堂的鑰匙》雖是故事新編,卻是站在無神論的立場上對《聖經· 舊約》作出解釋,並且為每一篇故事得出結論,或者說「教訓」,保持著超然的、爭辯的、欲言又止的態度和不動聲色的面孔。

《與魔鬼的談話》敘述的題材都是我們——或者說歐洲文化背景下的人們與魔鬼的關系。基督教教義所指的魔鬼(Devil),本來是上帝創造的天使之一,但是他妄想和上帝比高下,因為反叛上帝而墮落,變成魔鬼。但是他依然具有超人的能力,專門抵擋上帝,引誘人作惡、犯罪。八篇短篇故事用詼諧的口吻講述與魔鬼相關的人和故事,充滿了諷刺批判的力量。

「撒旦的王國不僅僅是陰暗的中世紀,在今天,惡也在我們周圍設置陷阱,不斷地把我們拖拉進去。

『拾』 《論語講記(套裝共9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論語講記(套裝共9冊)》(鍾茂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pwlWQbwoTwv8bEQuQ8q2zA

提取碼:be4z

書名:論語講記(套裝共9冊)

作者:鍾茂森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

頁數:328

內容簡介:

《論語講記(套裝全9冊)》內容簡介:《論語》一書,乃孔夫子與弟子講學之語錄,著筆始於春秋末期,編輯成書在戰國初期。輯錄者有孔子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也是研究孔子學說最重要的文獻。細講《論語》是鍾茂森博士研習儒釋道三家經典的又一心得報告。本次細講,前後歷時三年,累計二百八十二小時,博士「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把歷代古聖先賢對《論語》的記述、開解,撮取精要呈獻給今人,把自己的心得、感悟報告給大家。

在本次講習中,訓詁方面的參考,主要依朱熹的《論語集注》,義理闡發方面,主要依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蕅益大師的《論語點睛》以及江謙先生的《補注》。在沒有說得很詳盡之處,也兼采眾家之長。宋代大儒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又曰:「學者須將論語中諸弟子問處便作自己問,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意在強調讀書重在變化氣質,虛心涵泳,內化成自己的人格,才有讀《論語》的真實受用。

《論語講記》整理成書共計九冊。

閱讀全文

與經義述聞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ubg用什麼伺服器 瀏覽:526
田漢pdf 瀏覽:661
記錄儀如何安裝安卓系統 瀏覽:594
python求灰度均值 瀏覽:756
c編譯器是系統軟體嗎 瀏覽:694
獲取伺服器內網地址 瀏覽:536
新手媽媽如何帶新生兒APP 瀏覽:157
java日程管理 瀏覽:376
高清視頻鏈接加密 瀏覽:407
新買的阿里雲伺服器怎麼配置 瀏覽:612
在線編譯器為什麼刷新還在 瀏覽:212
雲伺服器系統盤可以裝資料庫 瀏覽:906
php繪制圖形 瀏覽:588
支付伺服器異常怎麼辦 瀏覽:76
java撥號 瀏覽:868
er5200如何設置虛擬伺服器 瀏覽:572
網路中心伺服器叫什麼 瀏覽:459
isplay單片機下載器 瀏覽:482
怎麼查看伺服器地址和埠 瀏覽:187
加密朋克ai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