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孝經pdf

孝經pdf

發布時間:2023-06-01 03:47:48

㈠ 求分享《孝經》書籍百度網盤下載

孝經.pdf基困

鏈接:https://pan..com/s/1TLBbM9Vr6_KKJoVh_Ci8yQ

輪液提取碼:搏桐念jeec

㈡ 十三經註疏(全文) 全集全本全文下載

《十三經註疏》是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部儒家經典註疏的匯編,共有四百一十六卷,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經常要查檢的作品。中國文籍,浩如煙海,存世約十多萬種,《四庫全書》是這些文籍的精華,其經史子集四部之中,經部又是其精華,而《十三經註疏》則冠列於為經部之首。

我一共收集了四種不同版的十三經註疏,都是非常高清的PDF格式電子版,

這些不同版的十三經註疏在圖中右下角都可獲得PDF電子版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01) 周易正義.pdf
十三經註疏(02) 尚書正義.pdf
十三經註疏(03) mao詩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註疏(04) 周禮註疏 (上、下).pdf
十三經註疏(05) 儀禮註疏 (上、下).pdf
十三經註疏(06) 禮記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註疏(07) 春秋左傳正義 (上、中、下).pdf
十三經註疏(08) 春秋公羊傳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09) 春秋穀梁傳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10) 論語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11) 孟子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12) 孝經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13) 爾雅註疏.pdf


《十三經註疏 繁體豎排》

01.周易正義(全一冊).pdf
02.尚書正義(全二冊).pdf
03.毛詩正義(全三冊).pdf
04.周禮註疏(全三冊).pdf
05.儀禮註疏(全二冊).pdf
06.禮記正義(全四冊).pdf
07.春秋左傳正義(全四冊).pdf
08.春秋公羊傳註疏(全二冊).pdf
09.春秋穀梁傳註疏(全一冊).pdf
10.論語註疏(全一冊).pdf
11.爾雅註疏(全一冊).pdf
12.孟子註疏(全一冊).pdf
13.孝經註疏(全一冊).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春秋左傳詁.清洪亮吉.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大戴禮記解詁.清王聘珍.中華書局.1983.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今文尚書考證.清皮錫瑞.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禮記集解.清孫希旦.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論語正義.清劉寶楠.中華書局.1990.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毛詩傳箋通釋.清馬瑞辰.中華書局.1989.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孟子正義.清焦循.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尚書今古文註疏.清孫星衍.中華書局.1986.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詩三家義集疏.清王先謙.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清人註疏.周禮正義.清孫詒讓.中華書局.1987.pdf
十三經註疏.清阮元校刻.中華書局.1980.pdf


《十三經註疏.三百三十五卷》

十三經註疏.01.周易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2.尚書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3.毛詩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4.周禮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5.儀禮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6.禮記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7.春秋左傳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8.春秋公羊傳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09.春秋穀梁傳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10.論語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11.孝經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12.爾雅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13.孟子註疏.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14.補脫.明嘉靖時期李元陽福建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pdf


《十三經註疏(藝文印書館影印)》

十三經註疏 第1冊 周易正義尚書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2冊 毛詩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3冊 周禮註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4冊 儀禮註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5冊 禮記註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6冊 春秋左傳正義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7冊 春秋公羊穀梁傳註疏 (藝文印書館景印本).pdf
十三經註疏 第8冊 論語孝

㈢ 《春秋左傳正義》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提取碼:l1i4

書名:春秋左傳正義

作者:[晉]杜預注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0年12月1版

內容簡介:出版說明

「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三傳》(《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種,歷代尊為儒家經典,故稱為「經」。其成書年代各不相同,上自上古,下訖秦漢。其內容極其廣泛,包括哲學、文學、歷史、政治、經濟、語言文字、倫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歷史文獻。

《十三經註疏》明代有監本和汲古閣本,因輾轉翻刻,訛謬百出。清嘉慶中,著名學者阮元裒集宋本重刊,並廣校唐石經等古本,撰校勘記附於諸經卷末,成為一代精校本,素為世重。我社現以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江西書局重校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阮元主持校勘重刻宋版《十三經註疏》本,採用四拼一形式影印出版。經文句讀則採用近代著名國學大師蘄春黃季剛(侃)先生《白文十三經》斷句。黃季剛先生治學嚴謹,深諳文字、聲韻、訓詁之學,於《十三經》章句之學用功尤深。平生曾數次校讀清刊《十三經註疏》,又於一九一四年商務印書館刊印之《白文十三經》上施加句讀章句。黃氏句讀,深究古訓,審度辭氣,探其義旨,反覆推究,允稱精確。惜其《十三經註疏》校讀原本已佚,幸《白文十三經》校讀本尚存。一九八三年,本社曾據其原稿影印出版,今復據其經文句讀,過錄斷句於《十三經註疏》中,以助閱讀。原書句讀,施用多種符識,為簡便計,均改用圈號為斷。又《儀禮》一書,黃氏據舊注分章析段,並加標題,頗與清刊本不同,亦標記今本之上。謹此說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7月


㈣ 《禮記·孝經》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禮記·孝經》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dzeYrQRFms7KHfOLYpcg

提取碼:ns5x

書名:禮記·孝經

譯者:胡平生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年份:2007-12

頁數:281

內容簡介:

《禮記•孝經》作者對之作精心注譯和今譯,使之判然明暢,為閱讀這部典籍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對研究者亦有參考價值。《禮記》和《孝經》是中華經典藏書,《禮記》共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該書為西漢時期的戴聖所篡輯,是研究中國古代禮制或研究儒家學術思想史的必讀書籍。其中有許多關於攜搏學習、教育、生活、修養身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精闢深刻,對今人仍有教益。由於《禮記》內容駁雜,除少數篇外,大部分很少有突出的中心清備內容,而且缺乏邏輯聯系,因此殊為難讀。

《孝經》是《十三經》之一,相傳為孔子所作,又說為孟子答隱毀或孟子門人所作。是字數最少(總字數不過一千八百餘言),內容最淺,而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著作。其宗旨,在於宣揚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宋太宗御書《孝經》賜給李至,說「於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

㈤ 哪位有完整的《四庫全書》電子版(pdf)和《永樂大典》電子版(pdf)的下載地址

這大龐大的東西。電子版基本收集不齊。原書都會不齊。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了。

㈥ 論語文言文pdf

1. 【初中文言文《論語》原文】

《論語》十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歲知液?」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乎物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 古文PPT〈〈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

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

「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猛弊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靈公》) 孔於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並)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3. 幫找幾本書的免費pdf 詩經 論語人 間詞話 孫子兵法 周易 唐詩三百首

新浪愛問共享資料下載:

《詩經》參考書目:

1、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2、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3、程俊英《詩經譯注》

4、高亨《詩經今注》

5、袁愈荌譯詩、唐莫堯注釋《詩經全譯》

《論語》參考書目:

1、王素《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

2、李方《敦煌論語集解校證》

3、皇侃《論語義疏》

4、劉寶楠《論語正義》

5、程樹德《論語集釋》

6、錢穆《論語新解》

《周易》參考書目:

1、張文智《周易集解導讀》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學》

3、高亨《周易古經今注》

4、高亨《周易大傳今注》

5、李鏡池《周易通義》

6、張立文《帛書周易注釋》

7、黃玉順《易經古歌考釋》

8、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

4. 論語,全文,及翻譯

學而篇第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

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

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

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

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

《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

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

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

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

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

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

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

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

5. 古文《論語》PPT

學而第一『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為政第二『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5』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6』孟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7』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子曰:「君子不器。」『13』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8』子張學干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19』哀公聞曰:「何為 *** 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 *** 服;舉枉錯諸直, *** 不服。

」『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勤。」『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見義不為,無勇也。」八佾第三『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三家者以雍徹。

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齊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6』季氏旅於泰山。

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7』子曰:「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微之矣。

」『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11』或問□之說。

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6. 初中文言文《論語》原文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㈦ 四庫未收書輯刊 肆輯·貳拾柒冊pdf版的,有沒有,謝謝!

《四庫未收書輯刊》是在《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之後出版的又一部巨型叢書,啟動於1995年,200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是書由劉享龍先生個人出資2600萬元,古文獻學、版本學、目錄學家羅琳先生擔任主編,根據20世紀20年代羅振玉等30多位學者擬定的《四庫未收書分類目錄》,收集清四庫館臣未見與乾隆以降至清末問世的書籍,襲《四庫全書》體例編纂而成。總計301冊(含索引1冊),收書1328種。其中經部288種,史部278種,子部249種,集部513種,共分十輯精裝出版。版本上,盡量選用《四庫未收書分類目錄》著錄之版本。


這套《四庫未收書輯刊》在圖中紅色印章處有全套的電子版、、、、、印章上什麼字我不說你應該能認出來吧

四庫未收書輯刊目錄(十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冊 孔易七卷 (清)孫承澤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冊 周易匯統四卷圖一卷 (清)佟國維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冊 周易本義闡旨八卷 (清)胡方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冊 蒙泉山館周易本義補說六卷 (清)蔡紹江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冊 漢儒易義針度四卷附近科文式一卷諸法指要一卷 (清)朱昌壽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易卦私箋二卷 (清)蔣衡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易經補義十二卷雜記一卷 (清)葉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周易闡象五卷 (清)蔡首乾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學易討原一卷 (清)姚文田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湘鄉漫錄二卷附易經集說一卷 (清)查彬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冊 芸窗易草五卷 (清)閻斌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冊 書經章句訓解十卷 (明)尹洪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冊 尚書副墨六卷 (明)楊肇芳撰 楊胤奇刪補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4冊 毛詩鄭箋纂疏補協二十卷附詩譜一卷 (明)屠本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4冊 詩經胡傳水二卷 (明)胡紹曾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4冊 毛詩訂詁八卷附錄二卷 (清)顧棟高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周禮會通六卷 (清)胡翹元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周禮就班二卷 (清)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儀禮大要二卷 (清)任兆麟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讀禮條考二十卷 (清)王曜南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逸禮大誼論一卷附逸齊論語一卷 (清)汪宗沂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古經服緯三卷 (清)雷鐏撰 雷學淇釋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四禘通釋三卷 (清)崔適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律呂原音四卷 (清)永恩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5冊 律音匯考八卷 (清)邱之稑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6冊 春秋質疑十二卷 (明)魏時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6冊 麟旨明微十二卷 (明)吳希哲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7冊 孝經述二卷附辯義一卷 (清)賀長齡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7冊 重刊補釘四書淺說十三卷 (明)陳琛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7冊 四書也足園初告六卷 (明)王宇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8冊 四書明儒大全精義三十八卷 (清)湯傅榘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9冊 四書五經字考十一卷 (清)毛錫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9冊 十三經拾遺十六卷 (清)王朝璖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9冊 五經文字偏旁考三卷 (清)蔣騏昌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9冊 同聲千字文十卷續六卷 (清)朱紫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詩韻輯略五卷 (明)潘恩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韻略易通二卷 (清)李棠馥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古今韻略五卷 (清)邵長蘅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韻學原委三卷 (清)王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韻字辨同五卷 (清)翁方綱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歧疑韻辨五卷口音辨訛一卷 (清)杜蕙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0冊 韻字旁通一卷轉音撮要一卷字形匯考一卷 (清)杜蕙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1冊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之一 (明)凌稚隆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2冊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之二 (明)凌稚隆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2冊 史記半解 (清)湯諧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3冊 後漢書旁證 (清)王先謙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3冊 後漢書補表八卷 (清)錢大昭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4冊 宋元資治通鑒六十四卷 (明)王宗沐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5冊 通鑒韻書三十二卷 (清)沈尚仁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5冊 通鑒紀事本末前編十二卷 (明)沈朝陽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5冊 欽明大獄錄二卷 (明)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6冊 國語九卷 (明)閔齊伋裁注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6冊 戰國策十二卷 (明)閔齊伋裁注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6冊 張陸二先生批評戰國策抄四卷 (明)王篆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6冊 粵氛紀事十三卷 (清)謝山居士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6冊 戡定新疆記八卷 (清)魏光燾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7冊 補續群輔錄八卷 (清)吳連焜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7冊 初月樓聞見錄十卷 (清)吳德旋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7冊 希有錄春集二卷夏集二卷秋集二卷冬集一卷閏集一卷 (清)朱稑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7冊 讀史正氣錄十八卷 (清)姚德鈞 劉秉衡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7冊 太學坊表八卷 (清)朱百穀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8冊 成仁譜二十六卷 (清)盛敬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8冊 宋名臣言行略十二卷 (明)劉廷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8冊 皇明異姓諸侯傳二卷表依據一卷 (明)鄭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8冊 東林同難錄一卷列傳一卷附傳一卷 (明)楊坤 (清)繆敬持補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9冊 前明忠義別傳三十二卷 (清)汪有典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9冊 薴籮志八卷 (明)張夬 路邁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19冊 詞科掌錄十七卷余話七卷 (清)杭世駿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0冊 晉書纂六十卷援據一卷 (明)蘇文韓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1冊 史評小品二十二卷 (明)江用世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1冊 看鑒偶評五卷 (清)尤侗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1冊 兩漢萃寶評林二卷 (明)焦竑輯 李廷機注 李光縉匯評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1冊 明史斷略四卷 (清)彭而述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1冊 為可堂初集十卷 (清)朱一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2冊 遼東疏稿四卷 (明)畢自肅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2冊 疏草三卷附錄一卷 (明)黃宗昌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2冊 孫文定公奏疏十二卷 (清)孫嘉淦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2冊 國朝名世宏文八卷 (清)平漢英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3冊 壇廟祀典三卷 (清)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3冊 在官法戒錄四卷 (清)陳弘謀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3冊 漕運則例纂二十卷 (清)楊錫紱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4冊 河東鑒法備覽十二卷 (清)蔣兆奎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4冊 山東鑒法志十四卷圖考一卷 (清)莽鵠立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4冊 兩淮鹽務考略十卷 (清)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5冊 賑紀八卷 (清)方觀承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5冊 欽定八旗則例十二卷 (清)鄂爾泰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5冊 王儀部先生箋釋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明)王肯堂原釋 (清)顧鼎重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6冊 大清律集解附例三十卷圖一卷服制一卷律例總類六卷 (清)朱軾 常鼎等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6冊 新例要覽八卷附現行處分一卷 (清)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7冊 月日紀古十二卷 (清)蕭智漢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7冊 江西考古錄十卷 (清)王謨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7冊 蜀故二十七卷 (清)彭遵泗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8冊 九華紀勝二十三卷首一卷 (清)陳蔚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8冊 石鍾山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李成謀 丁義方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8冊 河渠紀聞三十卷·之一 (清)康基田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29冊 河渠紀聞三十卷·之二 (清)康基田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0冊 金石存十五卷 (清)吳玉搢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0冊 焦山鼎銘考一卷 (清)翁方綱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0冊 歷朝史印十卷 (清)黃學圯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0冊 唐朝藝文志注四卷 (清)佚名

《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一輯總目錄 第30冊 文選樓藏書記六卷 (清)阮元撰 李慈銘校訂

第二輯總目錄 第1冊 易蔡二卷系傳三卷節錄一卷 (明)蔡鼎

第二輯總目錄 第1冊 周易本義引蒙十二卷首一卷 (清)姚章

第二輯總目錄 第1冊 增訂周易本義補四卷 (清)劉祈榖

第二輯總目錄 第2冊 周易說宗十六卷 (清)閻鋅

第二輯總目錄 第2冊 周易平說二卷 (清)郭程先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讀易偶鈔一卷 (清)蔣學鏞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易學一得錄三卷附猶賢編一卷 (清)胡澤漳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周易輯要初編四卷 (清)盧兆鰲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周易輯要續編四卷 (清)盧兆鰲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周易無忘錄三卷 (清)蔣珣

第二輯總目錄 第3冊 周易異同商十卷 (清)郭嵩燾

第二輯總目錄 第4冊 刻嘉禾鍾先生尚書主意傳心錄十二卷 (明)鍾庚陽

㈧ 道家有什麼經典書籍

《道德經》、《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莊子》、 《列子》、 《六韜》 、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九主》、《明君》、《德聖》)、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物則有形圖》、《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易傳》、

《擊壤歌》、《金人銘》、《巾幾銘》、(《語叢四》說之道)、《鬻子》、《鬼穀子》、《恆先》、《彭祖》、《三德》、《用曰》、《伊尹書》、《太公》、《辛甲》、《周訓》、《凡物流形》、《尹文子》、《慎子》、《素書》、《孫子兵法》、《守白論》、《鶡冠子》、《屍子》、

《行氣玉佩銘》、《關尹子》、《子華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管子》 、《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衡論》、《世說新語》、《苻子》、《無君論》、《劉子》、《元次山集》、《王無功文集》、《唐玄宗文集》、《天隨子》、《宗玄先生文集》、《化書》、

《玄真子》 、《無能子》、《伯牙琴》、《逍遙詠二百首》、《須溪先生全集》、《易龍圖序》、《東坡易傳》、《道家佚書輯本十七種》、《郁離子》、《庄元臣文集》、《傅山全書》、《老藏(《老子集成》)》、《各道家諸子典籍註疏》、《道藏》等等。

(8)孝經pdf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㈨ 誰有中華再造善本,百度雲,求地址。

《中華再造善本叢書》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分為五編進行,自唐迄清為《唐宋編》、《金元編》、《明代編》、《清代編》、《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編》,每編下以經、史、子、集、叢編次。《中華再造善本》一期首先推出750種兼具文物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的古籍善本影印出版


注意看圖中右下角處,此處PDF高清格式的中華再造善本全套


《中華再造善本-金元編》部分目錄

ZHSY000443 十三經註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44 魁本大字詳音句讀周易 元至正十二年梅隱書堂刻本
ZHSY000445 周易 元相台岳氏荊溪家塾刻本
ZHSY000446 伊川程先生周易經傳 元刻本
ZHSY000447 晦庵朱文公易說 元刻本
ZHSY000448 周易程朱傳義音訓 元至正六年虞氏務本堂刻本
ZHSY000449 周易程朱先生傳義附錄 元延祐二年圓沙書院刻本
ZHSY000450 程朱二先生周易傳義 元至元二年碧彎書堂刻本
ZHSY000451 東古鄭先生易翼傳 元大德十一年廬陵學官刻本
ZHSY000452 易學啟蒙通釋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3 周易象義 元刻本
ZHSY000454 周易本義啟蒙翼傳 元刻本
ZHSY000455 易纂言外翼 元刻本
ZHSY000456 周易系辭述 元刻本
ZHSY000457 周易本義集成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8 學易記 (元)李簡撰 元刻本
ZHSY000459 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纂注 (元)董真卿撰 元刻本
ZHSY000460 周易經義 (元)塗溍生撰 元刻本
ZHSY000461 周易鄭康成注 元至元六年慶元路儒學刻本
ZHSY000462 尚書註疏 蒙古刻本
ZHSY000463 書集傳 元至正十一年德星書堂刻本
ZHSY000464 書集傳 元刻本
ZHSY000465 書集傳輯錄纂注 元延祐五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
ZHSY000466 朱子訂定蔡氏書集傳 元刻本
ZHSY000467 尚書通考 元至正刻本
ZHSY000468 書義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69 直音傍訓尚書句解 元敏德書堂刻本
ZHSY000470 詳音句讀明本大字毛詩 元至正二十七年盱南孫氏刻本
ZHSY000471 魁本大字詳音句讀毛詩 元刻本
ZHSY000472 附釋音毛詩註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73 詩集傳 元刻本
ZHSY000474 詩童子問 元至正三年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本
ZHSY000475 詩集傳附錄纂疏 元泰定四年建安劉君優翠嚴精舍刻本
ZHSY000476 詩集傳通釋 元至正十二年建安劉氏日新書堂刻本
ZHSY000477 明經題斷詩義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78 詩經疑問 元至正七年建安書林劉錦文刻本
ZHSY000479 直音傍訓毛詩句解 元刻本
ZHSY000480 詩經旁註 元羅祖禹刻本
ZHSY000481 詩經旁註 元羅祖禹刻本


《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部分目錄

ZHSY000055 春秋集注 宋寶祐三年臨江軍庠刻本
ZHSY000056 春秋集注 宋德祐元年衛宗武華亭義塾刻本
ZHSY000057 春秋繁露 宋嘉定四年江右計台刻本
ZHSY000058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論語 宋劉氏天香書院刻本
ZHSY000059 論語集說 宋淳祐六年湖頖刻本
ZHSY000060 孟子或問纂要 宋刻本
ZHSY000061 中庸輯略 宋刻本
ZHSY000062 四書章句集注 宋嘉定十年當塗郡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遞修本(論語孟子)及宋淳祐十二年當塗郡齋刻本(大學中庸)
ZHSY000063 經典釋文 宋刻宋元遞修本
ZHSY000064 爾雅 宋刻本
ZHSY000065 爾雅疏 宋刻宋元明初遞修公文紙印本
ZHSY000066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解 宋慶元六年潯陽郡齋刻本
ZHSY000067 群經音辨 宋紹興九年臨安府學刻宋元遞修本
ZHSY000068 說文解字 宋刻元修本
ZHSY000069 新集古文四聲譜 宋刻本
ZHSY000070 隸韻 宋刻拓本
ZHSY000071 隸韻 宋刻拓本
ZHSY000072 龍龕手鏡 宋刻本
ZHSY000073 廣韻 宋刻本
ZHSY000074 鉅宋廣韻 宋乾道五年建寧府黃三八郎刻本
ZHSY000075 集韻 宋刻本
ZHSY000076 切韻指掌圖 宋紹定三年越州讀書堂刻本
ZHSY000077 韻補 宋刻本
ZHSY000078 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 宋紹定三年藏書閣刻本
ZHSY000079 押韻釋疑 宋嘉熙三年禾興郡齋刻本
ZHSY000080 紫雲先生增修校正押韻釋疑 宋刻本

ZHSY000081 史記 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本
ZHSY000082 史記 宋淳熙三年張杅桐川郡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
ZHSY000083 史記 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刻本
ZHSY000084 漢書 北宋刻遞修本
ZHSY000085 漢書 慶元建安劉元起刻本
ZHSY000086 漢書 宋蔡琪家塾刻本
ZHSY000087 漢書 宋嘉定十七年白鷺洲書院刻本
ZHSY000088 後漢書 北宋刻遞修本
ZHSY000089 後漢書 北宋刻遞修本
ZHSY000090 後漢書江南東路轉運司刻本
ZHSY000091 後漢書 宋王叔邊刻本
ZHSY000092 後漢書 宋白鷺洲書院刻本
ZHSY000093 後漢書 黃善夫本
ZHSY000094 三國志 宋衢州州學刻宋元明遞修本
ZHSY000095 三國志 宋刻本
ZHSY000096 晉書 宋刻本
ZHSY000097 宋書 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ZHSY000098 南齊書 宋刻宋元明初遞修本
ZHSY000099 梁書 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ZHSY000100 陳書 宋刻宋元遞修本
ZHSY000101 魏書 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ZHSY000102北齊書宋刻元明遞修本
ZHSY000103 周書 (唐)令弧德棻撰 宋刻宋元明遞修本
ZHSY000104 南史 (唐)李延壽撰 宋刻本
ZHSY000105 北史 (唐)李延壽撰 宋刻本


《中華再造善本-明清編》部分目錄

├─明清001-050
│ 五經文字+(唐)張參撰+清初席氏釀華艸堂影宋抄本.pdf
│ 儀禮+(漢)鄭玄注+明嘉靖吳郡徐氏刻三禮本.pdf
│ 六藝論+(漢)鄭玄撰(清)陳鱣輯+清乾隆四十九年陳氏裕德堂刻本.pdf
│ 剪綃集+(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吳中水利通志++明嘉靖三年錫山安國銅活字印本.pdf
│ 周禮+(漢)鄭玄注+明嘉靖吳郡徐氏刻三禮本.pdf
│ 唐中興閑氣集+(唐)高仲武輯+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宋)黃升輯+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唐秦隱君詩集+(唐)秦系撰+清影宋抄本.pdf
│ 回回館譯語+清初刻本.pdf
│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清影元抄本.pdf
│ 大明一統志+(明)李賢、萬安等纂修+明天順五年內府刻本.pdf
│ 大明會典+(明)徐溥等纂修+明正德六年司禮監刻本.pdf
│ 字鑒+(元)李文仲編+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元抄本.pdf
│ 孝經列傳+(明)胡時化編集+明萬曆刻本.pdf
│ 小學五書+(宋)張時舉編+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建文朝野匯編+(明)屠叔方撰+明萬曆刻本.pdf
│ 新刊眞楷大字全號縉紳便覽++明萬曆十二年北京鐵匠衚衕葉鋪刻藍印本.pdf
│ 新刊金文靖公前北征錄新刊楊文敏公後北征記+(明)金幼孜撰(明)楊榮撰+明弘治十七年劉氏安正堂刻本.pdf
│ 春秋國華+(明)嚴訥輯+明萬曆活字印本.pdf
│ 春秋存俟+(明)餘光余颺撰+明弘光元年文來閣刻本.pdf
│ 李羣玉詩集+(唐)李羣玉撰+清道光四年黃氏士禮居影宋抄本.pdf
│ 梅花衲+(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楚辭+(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pdf
│ 武經七書++清影宋抄本.pdf
│ 殿閣詞林記+(明)廖道南撰+明嘉靖刻本.pdf
│ 毛詩稽古編+(清)陳啟源撰+清抄本.pdf
│ 汗簡+(宋)郭忠恕撰+明弘光元年馮舒抄本.pdf
│ 汴京遺跡志+(明)李濂撰+明嘉靖二十五年自刻本.pdf
│ 河防一覽+(明)潘季馴撰+明萬曆十八年自刻本.pdf
│ 班馬字類補遺+(宋)李曾伯撰+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皇明職方兩京十三省地圖表+(明)陳組綬撰+明崇禎九年刻本.pdf
│ 碧雲集+(南唐)李中撰+清道光四年黃氏士禮居影宋抄本.pdf
│ 台閣集+(唐)李嘉祐撰+清初影元抄本.pdf
│ 虛齋樂府+(宋)趙以夫撰+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西湖游覽志+(明)田汝成撰+明嘉靖二十六年嚴寬刻本.pdf
│ 西番譯語++清初刻本.pdf
│ 詩外傳+(漢)韓嬰撰+明沈氏野竹齋刻本.pdf
│ 讀易餘言+(明)崔銑撰+明崔氏家塾刻本.pdf
│ 通雅+(清)方以智撰+清康熙五年姚氏浮山此藏軒刻本.pdf
│ 鄭學十八種+(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清抄本.pdf
│ 酒邊詞+(宋)向子諲撰+清光緒十四年王□刻宋名家詞本.pdf
│ 重續千字文+(宋)葛剛正撰並篆注+清影宋抄本.pdf
│ 雕菰樓易學+(清)焦循撰+稿本.pdf
│ 雞肋編+(宋)庄季裕撰+清初影抄元抄本.pdf
│ 高昌館課++明抄本.pdf
│ 高昌館譯書++清初刻本.pdf
│ 髙常侍集+(唐)高適撰+清初影宋抄本.pdf
│ 鮑氏集+(南朝宋)鮑照撰+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pdf
│ 黑韃事略+(宋)彭大雅撰(宋)徐霆疏證+明嘉靖二十一年抄本.pdf

㈩ 國學常識pdf

1.國學方面的書籍
《老子》 朱謙之 《老子校譯》 中華書局 比較深,適合專業研究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譯注的是王弼的傳世本 有字詞解釋、整段翻譯 適合普通讀者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中華書局 非傳世本,是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版本的註解,漢朝埋進去的。

廖明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清華大學出版社 非傳世版本,郭店出土的,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老子版本。 《論語》 劉寶楠(清朝)《論語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程樹德(清朝)《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集成舊注,發表新見 適合專業人士研究使用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屬於此類書中經典力作 《孟子》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 適合專業人士閱讀 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此類書中經典力作,適合普通讀者 《周易》 對於周易的研究和闡述主要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

周易此書的原本功能,啟旅檔也即占卜的功能,其實早就沒人懂了。現在所謂的用周易來算命,其實都是胡謅。

張善文 黃壽祺《周易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這是最好的版本,但是很難找 周振甫《周易譯注》 中華書局 《詩經》 對詩經的註解,自古以來分歧很大 程俊英 蔣見元《詩經譯注》 中華書局 比較淺顯,適合普通讀者,以白話詩翻譯詩經,朗朗上口 周振甫《詩經譯注》中華書局 《左傳》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大部頭,四本書。 對於古代的制度、文化、風俗有詳細的解釋,來龍去脈說的很清楚,正本清源。

通讀此書,能夠對中國古代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大大提高你的底蘊。此書可謂同類書中最經典最值得閱讀的作品。

力薦!力薦!力薦之! 《國語》 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 很遺憾,此書尚沒有合適的版本供普通讀者進行通俗閱讀。 《逸周書》 這部書特別古,據說是編尚書時候剩下的東西,很有價值,學術地位很高,但不怎麼出名。

黃懷信 張懋鎔 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不適合大眾閱讀 《墨子》 《墨子》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是傳的,歷史上都找不到。 宋以後搞道藏,因為墨子中有科技和邏輯的東西,所以就把《墨子》收到道藏里了。

後來在道藏中發現了它。關於墨子的研究很不充分,分歧很大。

有些地方很難理解,里邊錯字也很多。 可以說《墨子》是古書中最難讀的。

輕易勿讀墨子。 吳毓江《墨子校注》中華書局 2006 譚家健《墨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 2009 《莊子》 其難讀程度僅次於墨子。

本來《莊子》不是經,唐朝以後成經典了,悄亂叫《南華經》。大概因為唐皇帝也姓李,所以要弘揚其祖宗的名聲,以便光耀自己。

郭慶藩《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王先謙《莊子集解》中華書局 以文言文寫成,適合研究使用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 通俗讀本,適合普通讀者。 但陳鼓應有個毛病,就是如果他認為某個字是錯字,就徑自改掉了,也不說明一下。

按照慣例,是不能隨便改動原文的,如果認為某處有錯,應當註上「存疑」等字樣,以供後來者甄別。清朝人常說「明人刻書而書亡」,就是因為明朝人總是徑自改字。

《商君書》 此書雖很薄,但文采很好。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中華書局 比較深,非大眾閱讀版本。

《韓非子》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中華書局 《荀子》 荀子是大部頭,很難讀,其邏輯不連貫,並且大量使用齊魯方言,所以同一個字在《荀子》里的意思常常和別人的不同。總之就是研究起來很困難。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管子》 稷下學派的論文集,基本上是法家和道家的東西。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 《管子集校》科學出版社 1956年出版 戴望《管子校正》中華書局 1954年出版 系列套書: 中華書局的一套《新編諸子集成》質量很好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過一套:《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把中國幾乎所有的古籍都翻譯了一遍,工程很大,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根本沒法看,也有好的,像《商君書》、《韓非子》等就很不錯。
2.國學知識
【四大名綉】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鎮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 *** 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3.國學知識
其實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節,不值得花大力氣,有一些太難找,這其實只是查看記性好壞,有否看過,不算真正學國學,當然賞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於學國學,還是一點點看,比如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學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後看的,可當復習。國學許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長文言知識。

我推薦一些書吧,《文心》,這是夏丏尊和葉聖陶用故事給青少年介紹一些文學知識的,經史子集適當看看,選代表性的。《古文觀止》,我想不是因為選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這本來就是給初選者看的,這類蒙學書也可看看,比如幼學瓊林這類的,書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許多可看。其實可以從耳熟能詳的書籍看起,許多書都是從這些書延伸的。

學國學不一定要中國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證,比如修辭,有些是他們簡潔;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東西很好,可當看故事。最後一步步來,希望你不要成為萬精油,可對感興趣的鑽深。

閱讀全文

與孝經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密思維幣 瀏覽:688
魅族訪客文件夾 瀏覽:50
添加的文件夾怎麼找 瀏覽:615
程序員涉黃 瀏覽:698
maven編譯resources下的js 瀏覽:519
ubuntu文件移動命令 瀏覽:227
安卓i怎麼查找蘋果手機 瀏覽:949
雲伺服器宕機概率 瀏覽:231
在線買葯用什麼app知乎 瀏覽:813
ubuntu解壓xz文件 瀏覽:674
宏傑加密時電腦關機 瀏覽:388
自己寫單片機編譯器 瀏覽:598
單片機按鍵閃爍 瀏覽:380
為什麼icloud總是顯連接伺服器失敗 瀏覽:888
如何設置域控伺服器 瀏覽:740
想在上海租房子什麼app好 瀏覽:186
編譯程序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嗎 瀏覽:887
編程不超過十行 瀏覽:765
數電編譯器的作用 瀏覽:339
時間演算法與現在有什麼區別 瀏覽:164